古代教育的弊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教育的弊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教育的弊端

古代教育的弊端范文1

我国古代没有“图案”的叫法,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人是一种感性的动物又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不管世界哪个人种亦如此.在人由低级逐渐向高级进化的过程中,开始产生一种美感需要,又会逐渐随着进化的提高而产生将这种美感转化为一种实体或实景的需要,这种需要的驱动使人类社会中出现了多种艺术形式。如果说绘画在当时可能还是作为一种情感宣泄需要的载体“艺”,那么图案则属于与人类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技”。“技”的教育具有实用性和物质性的特征,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的一类人。与“艺”的教育独倚绘画不同,其范围更为广泛。我国数千年广博的工艺美术历史中拥有非常丰富的图案、纹样装饰,尽管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图案教育,但技艺的传承不单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形成了一整套具有浓郁特色的工艺文化体系。一代代能工巧匠,只是习惯于按经验办事,只能满足于代代相传、世世相袭。这种师徒制的培训与传承形式毕竟与正规化的学校式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相对于现代教育其存在着诸多弊端与不足。这些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师徒制的发展受到手工业行会制度的严重束缚。因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存在与发展是与传统社会中手工艺生产密切结合的,所以手工艺领域师徒制的施行缺乏个体,而是受手工业行会的严格管束和监督。行会的这种约束作用主要有:严格限制学徒的学习年限;限制每个作坊的学徒人数以及吸收学徒的间隔时间;从种族关系以及地域关系出发控制生源等等。

其二,传统手工艺师徒制过于偏重经验的传授,知识传授单一、狭窄,教学方式、方法陈旧保守。由于口授心领的培训形式,也因为固守法度、轻视创新,造成了中国千百年的工艺美术实践留下了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却没有将其经验化为理性的认识和可供流传的图样,更难以升华为系统的理论。同行之间门户森严、互不相泄,敝帚自珍的心理使得各类手工艺经验往往只能在特定行业、特定地区和家族中以口头形式世代相传,行诸笔墨并能广为流传的堪称凤毛麟角。传统的师徒制教育其目的在于职业培训,因而师徒传授的一般仅限于本专业的技术、技能。

综上所述,传统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制技艺传授存在着很大的局限与弊端,但是几千年来,薪火相传、连绵不断。尽管手工艺人不曾受到真正重视,社会地位低下,但正是他们传承了我国的工艺文明,创造了中国文化美丽的工艺精神,同时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图案宝藏。这些图案、纹样中无不显示出一种中国式的形式规律。前辈雷圭元先生曾这样评价“太极图”(俗称“阴阳鱼”):“我想这个太极图形(民间称‘喜相逢’)应确定为中国装饰艺术的一个美的法则……我认为这一美的形式是我国独有的,而且发展的那么普遍,生命力很强,因为它蕴藏着我国民族的生活愿望……”正是因为古代的艺匠们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才会和人民大众的意愿融为一体,反映人民的愿望。而古代的手工作坊中师徒制的教授方法也并非没有其积极的地方。一方面,它有助于某些技艺向着精深圆熟发展;另一方面,古代经常强调体、用之分,即什么为“体”,什么为“用”。图案纹样要能“用”,但更重要的是要学到解决形式美的能力。形式美就是和谐,所以古代师徒制传授技艺时学徒要从师傅那里学来的“体”、“用”结合的造物原则。还有,古代工匠集绘制图案、纹样和制造器物于一身,对各种素材的性能特点都有一定了解,对于选择材料配合纹样、图案以使作品浑然天成,这种专业素质若非常年训练对各种材料的亲身接触是无法练就的。其次,造物、用物乃至惜物都与人的伦理道德相联系,在师傅传授技艺的过程中也对徒弟潜移默化着,而用物的人通过欣赏形成了一种沟通,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

古代教育的弊端范文2

关键词: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古代官办最高学府――洛阳太学的考核方式及毕业生去向

收录日期:2014年4月7日

高等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问题是当今国际公认的战略性问题。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我国自古至今就十分重视高等教育。没有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就没有我国现代的高等教育,要抓好现代的高等教育必须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渊源――我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有全面综合的了解和探析。

太学是我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的最高形式。通过官办高校的代表――洛阳太学,特别是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可以窥视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和概况,以史为鉴,以期对当代高等教育有所启发。

一、我国古代官办高等教育――洛阳太学发展简况

“太学”即现代我们说的大学,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学官”,这里的“学官”即大学。所以,夏商至西周时期可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汉代的官学由于受到当权者的大力提倡支持得到空前的发展。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拉开了兴办太学的序幕。东汉光武帝刘秀重视太学,建武之初,戎马未歇,公室未饰,便先兴文教兴建太学。及他儿子明帝时,尊师重造,提倡教道,昌明经学,盛况空前,洛阳太学声誉日高,达到太学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匈奴亦派人来洛阳学习。顺帝时,修缮太学,扩建房舍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梁太后执政期间,太学更获得迅速发展。自汉武帝创建太学至东汉,太学生由五十人扩到三万人,达到极盛,如此发达的太学教育在世界史上堪称奇迹。

自董卓之乱,太学被毁,魏文帝曹丕称帝后,才又重整太学,至晋武帝时太学再次进入发展时期。西晋灭亡之后,太学复又被毁。自孝文帝迁都洛阳,才又重建太学,直到北魏分裂,太学在洛阳才告衰落。之后历朝太学虽有所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再没有达到汉代的盛况。隋唐时期,国子监统领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辽南京(今北京)学有南京太学之称。金亦有太学及太学博士。元、明、清只设国子监。

二、太学的考试、毕业和毕业后去向

由于太学没有严格的授课和年级制度,考试作为一种督促、检查学生学习,衡量学生掌握经学程度的手段尤受重视。它不仅是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同时两汉太学的考试还是决定学生入仕与否的重要选拔制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考试是汉朝太学的命脉。太学考试最常用的形式是“设科射策”,所谓“射策”,即由学官将疑难问题书于简册,掩盖试题后由学生随意抽取其中一策进行解答。类似于现代的抽签考试。所谓“射科”,就是依据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西汉末时分为甲、乙、丙三科。甲科(上第)合格授郎中,乙科(中第)为太子舍人,丙科(下第)为文学掌故。太学考试的年限和设科也有所变更。西汉时考试通常每年举行一次,东汉时考试时间由一年一试改为两年一试。设科标准也以通经多少来定等第高下,即以通二经、三经、四经、五经来分别授以官职。以考试为教学管理手段自汉代太学始。太学考试以功名利禄奖励学习优秀者,引诱学生专心攻读,潜心于儒家经典。强化了“独尊儒术”意识,对太学生的发展及当时社会的发展曾经起过积极作用。但是,一味的以考试来管理学生,国家统治者以功名利禄来作诱士之饵,士以求学为入官之梯,也产生了许多弊端。

太学学生学习采取单科结业的方式,每家经典学完后,由博士主持答辩,严格按照各经家法要求,讲求师承。答辩为五十道论辩题,解释多者为上第,引文明者为高说。若不依先师,义有相伐者,皆以为非。这束缚了学生思想,但就整个学业教育而言,又是提倡不同学派之间争论和提高不同学派学术地位的保证。

学生的毕业分配,如上所述根据博士弟子成绩即通经多少随才而用。太学生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又不限于考试,还可以通过荐举、征辟或参加选举而取得官职。实际上太学生通过考试、推荐获得官职的多为公卿官宦子弟,太学中的贫寒子弟学生,学业满后很多都是回到乡里从事教学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洪纪.儒学的教育伦理与官学治教的承传[J].山西师大学报,1996.1.

[2]顾美玲.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前景探析[J].教育研究,1997.8.

[3]杜安国.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J].探求,2005.4.

[4]金玲.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与启示[J].教育探索,2000.10.

[5]卢奔芳.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漫谈[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1.

[6]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4.

古代教育的弊端范文3

关键词:家庭分工模式;人类学;辩证态度

一、 中国家庭男女分工模式“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合理性分析

程裕祯(1989:3-4)将文化分为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三个层次。家庭作为人类社会中一个天然的的基层细胞(江畅,1997:367),家庭文化则可视为是社会文化很好的一个缩影。关于中国传统家庭中男女的分工,汉语中有句俗语可做很好的概括,即“男主外,女主内”。这种模式自孔子作为儒家礼教的一部分提出后,逐渐纳入封建宗法制度,规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现代人类学,尤其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这一模式在古代也是具有合理性的。

  (一)符合、尊重男女生理差异。从生理角度看,女人生来在体力等方面比男人弱,在农耕等方面弱于男子。中国封建社会是农业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尤其汉族,以农耕为主,这需要家庭按照男女的生理差异做出合理的分工。

  (二)符合古代社会人口繁衍的现实需要。古代人口少,社会和家庭对妻子赋予的一种很大的期待或责任就是生育孩子。女人作为妻子,最大的责任就在于为家庭添丁,为社会和家庭增添劳动力。怀孕、哺乳等就使得她们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她们在养育幼小的同时如果需要的话也会尽可能的操持家务。

  (三)有助于孩子成长,为社会的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女主内”使得母亲有充分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培养和增强母子之间的感情,进行启蒙教育,这对孩子的心智都是很有好处。

  (四)奠定文化和道德基础。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罗康隆,2005:217-228),“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分工模式可算作是习俗的一种,因为它符合习俗的定义和特征,“习俗是文化系统中组织层面的非强制性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文化的自然延续去节制社会成员的生产、消费和人际关系的协调。

二、 中国现代家庭分工的弊端

现代西方“男女内外都主”有很多进步性和优点,对女性对社会的发展促进作用都是可以显而易见的,那是否意味着我们中国可以并且能够做套用这种模式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中西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差异,中国社会崇尚宗法家族文化,西方追求个人价值。这一差异的客观存在使得基于个人主义的“男女内外都主”模式要在中国普遍实行还是有困难的。其次,中西家庭伦理的重要性有别。在中国,家庭和家庭伦理对整个社会的伦理等非常重要,而在西方却非如此。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家庭伦理构成了‘客观精神’之伦理性的首要环节,是社会和国家伦理的首要环节。在这一点上,黑格尔的家庭伦理观与儒家伦理是相同的,但在‘思辨性’上,黑格尔把儒家伦理看得很低。”

    中西现代家庭中夫妇分工模式各有千秋,我们都应辩证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江畅(1994:589)所论述,中西文化中各有优劣,中西文化可以互补且必须互补。李桂梅(2006)也指出,“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精神是家庭本位,而西方的是个人本位,两者各有利弊和自己产生的背景”。概言之, 虽然中国传统的家庭夫妇分工模式有弊端,但不能否认其合理性一面,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两种模式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辩证的态度,以达夫妇幸福、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程裕祯(1989),《中华文化缆粹》,北京:学苑出版社。

[2]江畅(1997),《西方文化与当代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3]李桂梅(2005),中西家庭伦理产生之源探究,《伦理学研究》,第4期。

[4]罗康隆(2005),《文化人类学论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古代教育的弊端范文4

[论文摘要]在古代汉语的教育教学中采取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出现,特别是电脑和光盘技术的出现,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类设备的大容量、直观性和多功能性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光盘的大容量几乎可以储存所有的教学内容并体现所有的教学要求,发挥语言课本所无法发挥的作用。语言总是在现实环境中使用的,也只有在现实环境中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储存现实环境,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直观性同时带来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电脑,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目的和要求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对于占代汉语教学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信息量小、学习速度慢,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等。充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会给古代汉语教学带诸多益处。例如,古代汉语的文字教学,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会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教学印象,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如在讲授汉字的起源、“六书”、汉字的形体演变等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文字的甲骨文、篆书、隶书形体扫描在电脑中,在多媒体中播放出来,使学生对汉字的性质属性和形体演变产生深刻的印象和透彻的理解。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充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相比较,古代汉语教材中的文选毕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难以充分展示占代汉语的全部而貌,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为,大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便利。

多媒体技术是融文字、声音、图象为一体的现代科技,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先秦古文中经常出现鼎、鼐、爵、豆、笾等器物,仅靠语言的描述,往往会产生“一千个人眼里有‘千个哈姆莱特”的后果。而如果将这些器物精美的图片诉诸:视觉,再加上简洁的说明,那么学生对这些器物形制、大小、功用会有深刻的了解。“宫、商、角、徵、羽”是古人对五音的称呼,靠语言的叙述,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使人如坠云里雾里。而将其诉诸听觉时,这些枯燥无味的字眼就变成了灵动的乐符飞舞在耳边,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纸质原版古籍缺乏的状态下,扫描古籍片段,直观地再现古籍原貌,不仅使学生能在课堂上直接观察古籍的原貌,了解占籍版本等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利用未经断句标点的古籍进行句读练习,从而提高学生诵读能力、理解能力。应充分利用电子版和网上的古籍资源(如电子版《四库全书》,其内容极为丰富,包罗了乾隆以前四部范围内的我国古代重要著作),进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可以”的古今差异,完全可以利用电子古籍的检索功能,直接调印出备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著作,进行穷尽性地调查,展现其意义的演变过程(词汇化的过程),从而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这些与古代汉语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电子文献的检索与阅读,可以“培养他们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古代汉语的学习提供了有效的补充和支持”。古代汉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陆国内一些著名的中文学习网站,如“国学网站”(http://www.guoxue.com)、“国学数典论坛”(http://bbs.gxsd.com.Cn)、“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gov.el1)、“北大中文论坛”(http://www.pkucn.COm),等等。将现代科技引入古汉语课堂,让这门古老的学科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诚然,现代教育技术为古代汉语教学带来很多便利,‘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传统板书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对学生身心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传统意义上,板书即黑板字、板图即黑板画,这些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板书、板画虽常不被注意,似乎算不什么教学方法研究的课题,但它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教学设备的发展和革新,能否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传统板书教学已经成为少数老先生的专利,所谓现代性和前赡性,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并且束缚了年轻教师的全面发展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古代教育的弊端范文5

古代的民办大学带有点民间色彩、有远离官方腐朽科举制度的味道,无论是在教学体制、教学风格以及师资力量上,都可与今日国外著名大学相抗衡。比如在教学风格上,书院主要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采用问难论辩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即使在今天这个教育制度弊端频出的社会,如此教学风格也是很不错的。

古代的民办大学大都坐落在深山老林里,比如白鹿洞书院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上,嵩阳书院建在嵩山太室山脚。这样的学校地址,可以避开尘世纷扰,安静地做学问。“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理学大师朱熹曾向庐山发誓要把白鹿洞书院办好,并请了各方学者在此地讲学。

古代书院式的民间办学,起源于唐朝时期,到晚清时期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旧时书院主要是一些社会上的学者名士隐居山里,然后靠自己的资产办学府。南宋时期,许多民办大学就纷纷收入官府的编制当中。这种编制,主要是因为古代书院的办学力量来自于个人,未免显得单薄,因而长久下来难以支撑下去,必然要得到官府的救助。

古代的民办大学,对于入学者设置的门槛也是比较高的。岳麓书院,在南宋时期只招收定额的二十个学生,到后来才增加到三十个,这十个名额主要用于招纳远道前来求学的有才华青年学子。

进入学院后,一般也要穿校服,也有一定的请假制度,请假如果超过三个月就要受到停学处罚。吃住方面,一般都是学院提供。学习时间跟现在差不多,起床后会有晨读,然后是早饭后,午后以及晚上,共四段学习时间。学习内容一般都是儒家经典,教学方式往往以自学为主,兼以讨论和老师解惑。

对于在书院里讲学的人,古代一般称呼为山长。山长,一山之长,对于古代依山而居的民间学府,这个名字可谓非常合适。直至科举废除之后,山长的称呼才消失在历史的烟雾里。

古代教育的弊端范文6

[关键词] 职业教育;学徒制;学校教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08?04

自我国引进西方的班级授课后,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始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国早期的私塾教育已消失,不过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还有适当的保留,比如古时候的师徒授业教育模式在少数行业中还存在。师徒授业就是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获得技能。目前相声、京剧、厨师等行业还保留着拜师的习俗。师徒授业的方式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授技艺的方式。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至今,我国很多工厂仍然保留着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新职工进工厂之后,单位会安排认师傅,然后徒弟跟着师傅一起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可以独立工作。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很多优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理,西方教学模式也有他自身的缺欠,我们应该辩证的看问题,继承和发挥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使其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更好的为我国教育事业服务。

一、传统职教模式

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工匠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培养:其一为家传世学,即世代为手工匠艺人,子承父业,技艺绝不外泄;其二为学徒制,有技术的能工巧匠也会打破家庭的圈子,或设学收徒,专门培养弟子,或招收徒工,在工作中传授技艺;其三是拜师学艺师徒授业的方式。这些手工业工匠的培养模式是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这些模式有很多优点也有一些弊端。

(一)家传世学

家传世学的手工业教育在先秦时期非常广泛。由于“四民分业”的思想不断得到认可和普及,手工业者“世代为工”的情况相当普遍。我们可以从《国语·齐语》和《管子·小匡》中找到相关的史料和记载。《小匡》日:“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良材,审其四时,辨其功苦,权节其用,论比计,制断器,尚完利。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事,旦夕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通过家族传授手工技艺的方式在当时看来具有多种优点,能够使弟子潜心于此而不转移志向,因此使其技艺达到相当的高度。这种思想在战国其他的文献中也得到肯定和认同。如《考工记》中说:“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意思是说有技能的人能够将技术世代传授而不外泄,就可称之为能工巧匠。《苟子》中也说:“工匠之子,莫不继事。”这都说明,当时手工业者传授技术的主要途径是父子相传,而且严格保守秘密,绝不向外人泄露。

(二)学徒制

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家族内部的技艺传授,所谓学徒制也已经产生。可以说,祝、史、射、御、医、卜和百工技艺无不有师。《庄子·人间世》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

树。其大蔽数干牛,絮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椭,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这是木工师徒之间针对硕大无朋的树木可否作为原材料的问答,正可说明当时学徒制度的广泛存在,也说明师傅在传授弟子技艺的时候往往有所保留,所谓授人以规矩,而不授人以巧。此外,随着奴隶社会的崩溃,一些原来的畴人(职官)流散到民间,他们著书立说,组织学派,并开设私学收徒。畴人将本来密藏于官府的技术带到民间,又从民间生产实践中吸收养料,促进了技术本身的发展。“学徒制包含着大量经过精炼和检验的先人智慧”,[1]学徒制有很多值得今人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