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外国教育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外国教育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创业教育,国外;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8-3198(2009)10-0198-02
1 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及动因
国外较早就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就提出创业素质应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开展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创业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首创和冒险精神、创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都非常重要。要求高校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提升到与学术研究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内容: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进一步强调指出:高等教育应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鉴于创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国际劳工组织(ILO)、联合国等国际组织高度重视创业问题。国际劳工组织积极倡导创业,专门为创业者、微小企业量身定做了国际化的、标准的社会化创业全程扶持指导体系――SYB(Start Your Business,意思即“开创你的企业”)。针对严峻的青年就业形势,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专门开发了一个新项目――KAB(全称是Know About Business,即“了解经营”、“了解企业”的意思),这一项目由一系列培训资料与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所组成,项目内容是教育和培训青年怎样开办与经营企业。目前,该项目已经在全球20多个国家实施。针对青年就业率过低、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和世界银行于2001年组建了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Youth Em-ployment Network,简称YEN),目的是为创造青年就业机会和解决青年失业问题提供咨询和支持,明确要求把就业能力、青年男女机会平等、创业精神和创造就业机会作为所有国家行动计划的四个高度优先事项。这是应对快速全球化引起的就业挑战,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为青年创造新的、有质量的就业机会的一个平台,YEN把青年创业作为就业问题解决方案之一,并通过KAB项目对YEN活动给予技术支持。
2 国外创业教育的特点
(1)重视与发展小企业创业教育。小企业在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小企业创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小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解决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提高小企业经营素质,推动整个企业界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增长水平。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创业教育,不是针对某一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甚至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也不作深刻的研究,而主要是在教学内容上对小企业创业者与经营者本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要求,进行评定、启发和引导,对企业创业与经营知识与技能进行基础教育和综合论述,教育重点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在于能力挖掘和素质教育。
(2)师资专兼结合,教学内容模块化,办学形式多样化。亚太地区国家小企业创业教育已经开展多年,积累了成功经验。如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培训中的教师专兼比为4;6,其中绝大多数教师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
(3)注重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创业体验。求职者就业是自己需要雇主,在就业方面是被动的,创业教育要使学生将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并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美国的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上十分注重学生对创业教育有关内容的体验,通过这种体验让学生能够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教师组织学生设计商店店面。寻找商店地点,给商店取名,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开发广告等等活动,循序渐进,体验创业活动。
(4)创业教育渗透每一教学科目。美国创业教育涉及面十分广泛,所有教学科目均体现创业教育思想,因而所有科目的教师均须能够教授与创业教育有关的内容。英语教师要能够讲授企业语言或教授通过国际网络与其他国家作生意的方法,历史教师能够将企业家的过去和现在的状况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杰出企业家的事迹,并使学生了解企业家们失败之后获得成功的原因。在商业、市场和教学等学科中,创业教育单元包括商业成本,利润概念,资金流动计划。收入记录,价格结构,税收,市场分析和计算机软件设计等内容,将创业教育内容渗透至每一门教学科目中,使学生具备创业的基本素质,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目标。
(5)注重教师培训。创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创业技能。正因如此。美国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创业教育培训。这种培训表现在t首先教师参加创业模仿活动,获得创业体验;其次,对教师进行培训,使之能够了解有关创业教育教学知识;再次召开讨论会,互相交流创业教育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水平。自1982年以来,创业教育国际协会赞助了每年一次的创业教育研讨会。
此外,国外创业教育组织极为活跃。创业教育取得了社会部分资金的支持。
3 对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启示
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领域内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高等学校,理应对“创业革命”做出积极的、快速的回应,适应“创业革命”的创业教育应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课题。
(1)加强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首先,完善创业教育教材体系。在传统的重点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入以相关课程有机集成、整体优化的课群建设。要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原有课程结构和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重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次,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和弹性课程设置。实施创业教育,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就是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增加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份额,满足学生求职的欲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素质基础。
(2)改革教学管理体制。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确立强调素质教育并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立体教学模式。,转变学籍管理体制,由管理型、封闭型向服务型、开放型转变。我国教育界在本科教育阶段虽号称是“学分制”学籍管理体制,但实践中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分制”,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因为创业而推迟学习,几乎没有学生能因为创业在修够学分的情况下提前毕业。为方便学生创业,我国教育界应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甚至休学制、转学制等弹性学制。应该允许学生因创业而休学或转学。
(3)创建创业型师资队伍。
在创业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双主体的师从关系。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要真正行使名副其实的主导作用,除了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之外,还应具有特定的、适应创新的创业性素质,具有一定的跨学科综合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提高创业教育能力;同时,还应当积极引进人才,争取社会各界的参与,从企业及政府中聘请既有实际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一定管理理论修养的企业家、咨询师、创业投资家等担任兼职讲师。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创业课程。
外国教育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师职业发展 培训
【作者简介】 毛金波,研究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副主任;文鹏,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中图分类号】 G6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1-0040-02
一、美国高校教师职业发展
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组织提出的“大学教师发展五年计划”,将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前六年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博士生毕业前一年,实施“研究生管道项目”,主要是获得大学教师资格的培训;第二阶段是大学教师工作的第一年,采用“新教师入职培训项目”;第三阶段是大学教师职业生涯中的第二至第五年,该阶段将继续开展入职培训项目,并结合高级教师的督导制促进新教师的发展,同时,这一阶段新教师的经验和能力也有高级教师学习的地方,青年教师可对老教师进行技术方面的反向辅导。
第0年:研究生管道项目。该项目在博士生毕业前一年进行,完成培训课程的毕业生可获得一本“跨学科教师资格证书”。该教师资格证书在跨学科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获得,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理论和实践,包括介绍各种新技术使用的专题等。
第1年:新教师入职培训。美国的大学基本上都会为新教师提供一定形式的入职培训,内容一般是学习本校的使命、政策、办事程序和校园文化。比较典型的新教师入职培训项目是将相关主题模块化,集中在开学初的一两天进行。这些培训课程可以为新教师提供在本校的“生存技能”,但不能获得职业和其他方面的发展。为新教师提供一个时间更长、综合性更强、内容更深人的入职培训,不仅要求大学提供更多的资源,还要求新教师投入更多时间。
第2―5年:反向辅导。在美国大学,教师一旦确定其大学教师身份,大学就会邀请他们加入“21世纪大学教师教学和技术能力发展计划”,并为他们进入学术共同体提供支持。在这个阶段,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反向辅导”,即由具有更多技术知识的青年教师与更有经验的老教师合作,青年教师帮助老教师学习网络上新出现的网络工具,使他们更好地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教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中。事实上,在第二至第五年这段职业生涯中,青年教师和老教师都可以从对方的经验中得到益处。一方面,老教师向青年教师介绍本校传统、文化规范、实践和独特的历史等;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向老教师介绍新教学法、新兴技术、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等。
二、日本高校教师职业发展
名古屋大学重视充分发挥CSHE的支持作用。CSHE是名大为推进教师发展(简称FD)而专门设立的教育研发机构,其宗旨就是从国际视野出发开展有关高等教育战略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断改进大学教育水平,并发展与此相关的大学管理制度。在过去几年里,CSHE一直致力于通过研发教学TP、帮助教师设计教学大纲、出版研究刊物和信息报,参与组织FD实施活动等的方式支持名大的FD计划。在每学期结束时,为了掌握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识教育学部在通识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面向全校学生开展课程效果问卷调查工作。涉及教师个人教学评价结果部分只反馈给教师本人,并允许少数管理者了解。调查目的旨在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而不作为奖惩的依据。2006年,由CSHE组织了一次“名古屋大学各学部和研究科实施FD状况”的调查。目的在于增强相关学部的紧迫感,同时保证在正确的方向上实施各自的FD工作。
日本京都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开发推进中心实施的准教师培训(简称Pre-FD)项目也很有特色。Pre-FD是针对准备成为大学教师的博士生(包括博士后)的教育项目。京都大学的准教师培训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针对所有研究生进行的为期一天的名为“面向研究生的教育实践讲座”,包括小讲座、讨论、肢体工作(body work)等;另一个为“文学研究生院Pre-FD项目。文学研究生院Pre-FD项目是针对文学研究生院博士与博士后的项目。由文学研究生院的博士或博士后轮流授课,此课为公开性质,京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推进中心必有一名教师旁听,同时有4名教务辅助员参加,并进行录像。公开课结束后旁听者和学生分别填写反馈意见表。讨论会在公开课后进行,先由旁听者发表感想(10分钟)、授课者谈感想(3分钟)、教辅人员发表学生感想(2分钟),最后自由讨论。接下来授课内容和讨论会的讨论要点由教辅人员总结,以电子邮件发送给此项目的所有人。一学期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并召开研讨会,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教学内容的反省、授课录像的视听、学生的访谈结果的介绍、开发推进中心教授的小讲座与讨论等,最后颁发结业证。
三、国外经验对我国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启示
通过对部分国家及高校的教师发展的经验与做法的梳理,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发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大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对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1. 推行全员培训制度
笔者建议对高校教师实行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推行培训学时学分制度。建立不同培训层次、不同学习方式及跨区域的学时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将学习培训完成情况与教师考核、职务聘任、评优等挂钩,建立教师学习培训管理档案,逐步实现教师学习培训管理制度化、信息化。重视岗前培训,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对无教学经历的青年教师进行为期两年的导师制培养。根据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需要,结合青年教师的研究方向,确定青年教师参与的学术研究团队,由本学科或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担任其指导教师,负责其教学、科研的指导工作,使其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尽快成长成熟起来。
2. 构建教师职业发展培训体系
充分发挥已有的全国高校师资培训网络体系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主导作用。依托两大龙头中心、六大区中心和32个省级中心,引入市场机制,以招投标或购买的形式承担国家级和省级教师培训项目。加快建设教师发展中心等教师职业发展促进机构,发挥其校本培训基地的作用,对全国高校师资培训网络体系形成有益补充,构建全覆盖的专业化培训体系。学校根据发展规划目标、办学特色、办学定位、学校现实情况及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遵循成才育人规律,将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纳入学校培养体系;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业务培养与青年教师个人关怀相结合的激励机制;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全方位探索青年教师发展途径,做到分类指导、有的放矢;努力构建青年教师个人、学校及相关政策制度的联动机制,促进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学术道德观,树立继续教育观念、终身学习理念。
3. 创新培训形式和内容
建议研制教师职业发展培训课程标准。积极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各地各校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形势和特点,逐步建立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教师职业发展课程标准。成立教师职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的教师学习培训专家库,建设国家级、省级培训课程资源库,推行优质课程资源推荐与遴选制度,促进优质培训课程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合理流动和最大化利用。
4. 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应创造有利条件,鼓励青年教师自主开展创造性学术研究,提高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科研水平,逐步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和学术能力强的青年学术骨干。同时,推动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从而使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高。
5. 拓展海外研修途径
高校应积极创造有利机会,组织青年教师出国学习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相关科研项目,不断提高他们对国际交流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国际化进程中进一步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养。此外,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不仅可以开阔学术视野,还有利于他们对学生的培养和引导,这是双赢的过程。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国际化办学的深入,高校可通过多种途径,扩大青年教师海外研修规模,提高具备海外学习经历教师的比重,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稳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6. 切实引导青年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指导青年选择合理的职业路线,通过合理的途径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面提升自身教学和科研能力。在职业实践过程中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规划,以适应环境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既要帮助教师实现其职业计划,提供必要的政策与物质支持,也要加以引导,使青年教师职业计划的发展同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及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吻合,提高其职业规划的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许延宇.高校教师发展――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外国教育发展史范文3
关键词: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
一、国际上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定位
1.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
全人教育思潮是20世纪70年代从北美兴起的一种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教育思潮,后来传播到亚洲、大洋洲等地区,对各级各类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全人教育批评传统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学习的观点,倡导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国开始重视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幼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儿童”,呼吁纠正将幼儿的发展等同于智力发展的错误倾向,把幼儿教育从“智育中心”转向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2.幼儿教育的民主化
儿童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是儿童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儿童权利意识的不断提高,“教育机会均等”“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有效地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良好教育”成为一种社会需求,教育民主化的问题作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被提了出来。在教育民主化的浪潮中,从学前期开始,让不分种族、阶层、文化背景的儿童能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各国共同的理想。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内容。当前,国际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理解呈现出多层次性:由最初的入学机会均等,扩展到教育选择的自由、“资源分配的公平”,再延伸到教育过程的平等,重视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以及其他受社会教育机会的均等。因此,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内涵随着整个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周延。
3.幼儿教育“一体化”
世界各国在努力实现幼儿教育民主化和追求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同时,开始在“大教育观”的指导下,将幼儿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置于终身教育和全球化社会的背景下来思考。在这种背景下,“托幼一体化”“幼小一体化”和“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一体化”开始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变革和发展的趋势。
4.国家财政支持幼儿教育
19世纪中叶以前,幼儿教育一直是私人行为,但在20世纪逐渐发展成为公众的责任。国家的介入使幼儿教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政府介入幼儿教育的方式很多,制定政策、加强管理固然是重要方面(如严格幼教机构的审批制度,加强资产监控;制订幼教质量标准并监督执行;建立教师资格和培训制度等),但公共财政支持也是国家介入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其中,一些国家不论父母的就业状况和收入如何,幼儿教育都是免费的;另外一些国家则是采用国家财政支持和根据父母收入交费并行的方式,父母所支付的部分一般不多于费用的30%。
5.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许多国家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纷纷采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学前教育的地位。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出现了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倾向。如,美国1985年9月规定,5岁儿童的教育纳入学校公立教育中。这一规定,使得全国90%以上的5岁儿童进入学校的幼儿班接受学前教育。法国政府规定,学前教育与初等教育处于同一系统,属于初等教育的基础性或准备性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法国的4岁和5岁儿童的入园率已达到100%。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如比利时、英国等,也已经将学前教育作为一种不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实施。有的甚至明确规定5岁以后的幼儿教育就是义务教育,国家对该阶段的教育不仅在师资、设施、财政上给予保证,而且也要求家庭尽其保证5岁以后儿童接受教育的义务。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1.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学前教育的教育性,即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广为我国公众所认识,但其社会公益性却似乎没有得到认可。所谓“公益”,顾名思义是私利的反义,是“公共利益”。而所谓“公益性事业”,自然是“为了公共利益的事业”。与公共利益有关的事,尽管民间应该热心参与,但政府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然而,在一些人的眼里,学前教育是家庭私事,完全可以交由市场解决,政府无需承担更多责任。近年来,全国普遍存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不能不说与这种认识有着直接关系。
事实上,自世界上第一所托幼机构诞生的那一天起,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就是毋庸置疑的。从历史上看,最初的托幼机构(公共学前教育)原本就是慈善性、救的,以保护工人和贫困家庭的年幼子女的生命安全为目的,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公益事业。之后,一些国家开始视其为家长和儿童的福利而予以保障。近几十年,随着一系列有关学前教育效果的研究成果的出现,世界各国更是将它视为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未来的社会公益事业加以重视。2010年9月27日至30日,在莫斯科召开的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学前教育大会以“构筑国家财富”作为会议的主题,强调的就是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社会价值。
2.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为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对教育改革的要求,《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具体而言,要求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同时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1)普遍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
我国学前儿童入园率一直都处于比较低的水平,2009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为74%。针对这一现状,《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这一规划目标显然是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整体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各地学前教育的发展极其不平衡,有些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学前三年入园率70%的规划目标,而有些地区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则还远远落后于这一目标,两者差距较大。因此,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不同情况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不断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力争让有需求的适龄儿童都能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同时,随着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入园难”和“入园贵”的问题将不断得到缓解,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将有所缩小,有助于进一步实现教育起点公平。
(2)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然而近年来,一些幼儿园引入了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明显超越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幼儿从小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对其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些幼儿园甚至聘用了资质不合格的教师,连基本的教育教学条件都不达标,严重地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正是为纠正现实中的这种偏差和问题,《规划纲要》将保证幼儿园保教质量作为提高入园率的前提意义,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其质量监督与管理的职责,通过“制订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幼儿园准入和督导制度,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开展学前教育督导检查”,以保证新建幼儿园合格,符合质量要求。同时促进已有幼儿园的办园行为规范和质量提高。
外国教育发展史范文4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在法律中规定一定年龄的儿童必须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福利化的内涵包括两方面:首先要求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其次为教育对象提供必要的福利服务。在教育福利历史悠久的英国,义务教育福利化历经长期发展,迄今已成为惠及全体适龄儿童的完备的义务教育福利制度。
一、近代早期的民办初等教育:教育福利的雏形
17世纪之前,英国的贵族阶级垄断了受教育权,英国政府则恪守旧传统,不过问国民教育,故劳动人民的子女基本上无受教育的机会。自17世纪中期始,由教会及民间机构所控制的初等学校渐成规模。这些学校专门收容贫苦儿童,并免费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教学内容以教义为主,兼有初步的读、写、算知识。经费则主要来源于教会资助和慈善人士的捐款。此类学校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然其客观上将受教育权赋予部分下层阶级子弟,且满足其生存必要的、最低的需求,或许可视为朴素的教育福利形式。当然这种所谓的教育“福利”与现代意义的教育福利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二、《1870年初等教育法》:收费义务教育的推行
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爆发后,面对新兴劳工阶层在政治、经济上争取平等的诉求及大工业生产对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要求的持续提升,英国政府为整合民众意志、推进生产力快速发展,于19世纪初开始抛弃国家不管教育的旧传统,颁布了一系列支持民办初等教育的法规,国库也有配套措施,力图扩展教育对象的范围。然而直到1870年,英国6岁至10岁的儿童只有40%上了学,10岁至12岁的儿童只有33%上了学[1]。该年2月,议会通过了由教育署(DepartmentofEduca-tion)署长福斯特(WilliamEdwardForster)提出的《初等教育法》(TheElementaryEducationAct)。该法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学区,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SchoolBoard),管理本地区初等教育。在学校设施不足的学区,学校委员会还负有筹建公立初等学校之责。同时,法案授权学区学校委员会通过地方立法对5~12岁的儿童实施强迫教育,并规定公立初等学校每周的学费不得超过9便士。《初等教育法》的出台为义务性质初等教育的推行奠定了基础。至1876年,英国立法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地区占居民居住区的50%[2]。但是,该法案容许初等教育收费,这对于下层阶级子弟受教育权的保障是相当不利的。根据美国学者戴维•罗伯兹(DavidRoberts)的描述:“当时生活在贫穷线下的家庭一般每周只有20先令②的生活费,这20先令中有14先令用于饮食,3~4先令用于房租,其余则用于衣服、灯光、燃料……这样,许多人家就连买张半便士的报纸、到公共酒馆去喝一杯淡麦酒、买一张电车票或给孩子们一个便士的零花钱都没有了”[3]。经济生活实际上成为阻止下层阶级子弟接受初等教育的障碍之一。贫苦儿童出勤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皆由此衍生。英国教育史学家奥尔德里奇(RichardAldrich)就曾具体地描绘道:“虽然大批贫困儿被强迫按时去上学,但许多孩子是饿着肚子去学校的,而且整整一天就这样地饿着,有些孩子衣衫褴褛或者干脆不上学,因为他们没有可以在上学和放学路上穿的鞋和外衣”。值得一提的是,始于19世纪中叶的慈善团体为初等学校中的营养不良儿童免费提供食品的做法在《初等教育法》出台之后得到推广。然而,这一举措遭到时任教育视导员的菲奇(J.G.Fitch)的抨击。他指出“:办学校是为了教学,不是为了施舍新鲜牛奶。这会对许多父母产生道德败坏的影响,这些人还不是乞丐,但却打算为他们的孩子求得免费食品,而把更多的钱花在酗酒上。”[4]可见,在对义务教育福利化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的分歧亟待弥合。
三、1891年《免费教育法》:义务教育免费的开端
1880年,英国议会通过《芒德拉法》(Mundella’sAct),宣布对全国5~10岁的儿童实行义务教育。这意味着受教育权在国家法律层面上成为民众的一种普遍权利。然鉴于收费义务教育与经济生活的矛盾依旧尖锐,贫民家庭对该法案颇为抵触。各学区学校委员会为此做了大量劝谏工作。在这种状况下,英国学龄儿童入学率稳步上升,至19世纪80年代末,已达90%。1891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免费教育法》(FreeEducationAct),正式开启义务教育的免费进程。法案规定将以每所公立初等学校3~15岁的在校儿童的平均数目为基准,为每人每年拨10先令的教育补助费[5],并禁止接受补助金的生均年教育成本低于10先令的公立初等学校以任何形式向3~15岁的在校儿童收费。该法同时允许接受补助金的上述成本高于10先令的公立初等学校向学生收取差额。该法案进一步加速了义务教育的普及,至19世纪末,绝大多数儿童都能接受6~7年的正规教育[6],法定义务教育年限亦因此提高到12岁。《免费教育法》的颁布使得绝大多数贫民子弟受惠,但仍有约17%的公立初等学校在校生需交纳学费。
四、医疗膳食服务:关注学龄儿童的身体健康
19世纪至20世纪交替之际,随着在英布战争(theBoerWar,1899—1902)征兵工作中反映出的年轻一代体质下降的问题为英军少将莫里斯(FrederickMaurice)所披露,社会各界对贫民健康状况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地方教育当局③(LocalEducationAuthorities)开始向本地区公立初等学校儿童提供医疗服务。至1905年,已有48个地方教育当局建立起体检长效机制,85个地方教育当局雇佣了卫生干事。1906年,新上台的自由党政府(LiberalGovernment)颁布教育供膳法(SchoolMealsAct),允许地方教育当局为公立初等学校中家境最为贫寒的儿童免费供应膳食,从而使这一发端于上世纪的民间传统正式合法化。翌年,英国议会立法要求地方教育当局对全体公立初等学校儿童免费进行体检,并授权其在征得教育委员会④(BoardofEducation)认可的前提下,为体检不达标的儿童提供必要的治疗措施。为确保上述事宜落到实处,教育委员会还设置了医疗处,负责监督、协调地方教育当局的相关工作。以医疗与膳食服务为代表的福利服务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了消弭了“代际转让机会”⑤的匮乏对贫民子弟成长造成的消极影响,使其有机会平等地发展自身潜力。正如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说“:正义或公平即是要求,人们生活中由政府决定的那些状况,应该平等地提供给所有的人享有。”[7]然而,由于教育供膳法不具强制效力,致使许多地方教育当局迁延观望。至1914年,地方教育当局用于膳食的经费标准仅为每餐1/4便士,且供膳时段亦只限学期中。
五、《1918年教育法》:义务教育免费的真正实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行将结束之际,英国议会通过了教育委员会主席费舍(HerbertAlbertLawrensFisher)主持起草的议案,史称《1918年教育法》(EducationAct,1918)。法案将义务教育年限提升至14岁,规定地方教育当局为本地区11~14或16岁的儿童开设足量的继续学校(contin-uationschools),并禁止所有公立初等学校和继续学校收费。该法还要求地方教育当局向所属继续学校、中等学校在校生提供医疗检查。《1918年教育法》颁行后,义务教育全免费终于得以实现。这标志着教育权利的平等在最基础的层面成为现实,堪称英国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苏联学者拉普钦斯卡娅就曾表示该法案出台的“实际结果是实施了14岁以下儿童的义务教育”。但是,教育权利的平等仅意味着教育起点的平等,并不代表人人皆可享受同质量的教育。事实上,在义务教育年限已与中等教育年龄段部分重合的情况下,受制于学费的昂贵及初中等教育制度衔接途径过少,下层阶级子弟只能在继续学校中完成义务教育,其与1902年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公立中等学校基本无缘。对此,学者彼特•戈登(PeterGordon)曾评论道:“社会阶层是英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阶层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是英国教育制度中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8]同时,《1918年教育法》的出台有效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发展。教育委员会旋即制定章程要求地方教育当局为患轻微疾病以及视觉障碍、扁桃腺肥大症的儿童提供治疗,由此产生的费用须由家长承担,但经审核确实极端贫困的家庭可以免费。1920年起,受一战结果和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失业和贫困成为民众共同的问题,义务教育福利事业自此进入慢中有进的发展轨道。在20世纪30年代,营养学家约翰•博伊德•奥尔爵士(SirJohnBoydOrr)研究发现,英国儿童有1/4营养不良,其从食物中所吸收的营养,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不够的———包括热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该研究的指引下,英国政府于1934年批准给牛奶经销委员会(MilkMar-ketingBoard)拨款,用以支持其实施学校供奶计划(MilkinSchoolsScheme)。根据该计划,牛奶经销委员会须每天为每位学龄儿童以低于1/4便士的价格供应1/3品脱牛奶,贫困家庭的该项费用则由地方教育当局支付[9]。到1939年,地方教育当局所属学校的在校生,有50%受益于此计划。至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期间,此比例已逾70%。此外,膳食服务亦取得新进展。二战前,供膳的对象仅限公立初等学校贫困儿童,有机会享受免费午餐的儿童占初等学校儿童总数的比重绝少超过3%。据1939年的调查,仅半数地方教育当局提供膳食服务[10]。1941年,为在战争期间保障儿童的健康,英国政府出台了一项临时政策,要求地方教育当局为其所属学校所有在校生提供膳食,由此拉开了大规模供膳的序幕。至1945年,地方教育当局总计向学龄儿童提供160万顿午餐,其中14%免费,其余的按成本价收费[11]。
六、《1944年教育法》:福利服务系统化
为消除战前大规模失业与民生困顿的状况,英国政府于1941年任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W.H.Beveridge)为社会保障服务委员会主席,授权其对英国社会保障服务的现状进行调研,并就战后针对性的重建制订具体方案。次年,贝弗里奇发表了题为《社会保障和相关服务》(SocialInsuranceandAlliedServices)的报告。报告指出贫困、疾病、愚昧、肮脏和懒惰是影响英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五大障碍,同时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贝氏报告阐释的福利国家(welfarestate)的理念在1944年议会通过的由教育委员会主席巴特勒(R.A.Butler)提交的议案即《1944年教育法》(EducationAct,1944)中得到充分体现。《1944年教育法》的内容涉及面较广,它的核心条款是:将公共教育制度改组为三个逐次递进的阶段:初等教育(5~11岁)、中等教育(11~18岁)、继续教育。针对儿童福利问题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把义务教育年限提升至15岁,规定所有地方教育当局所属中等学校免收学费;其二,要求地方教育当局为所属学校在校生定期进行体检,并责成其对无故未接受体检的学生的家长处以不超过5英镑的罚款,规定地方教育当局应为所属学校患病在校生提供免费治疗;其三,地方教育当局必须为所属学校在校生提供牛奶、正餐及点心,并且可为此酌情收费;其四,允许地方教育当局为有相应需求的学生有偿提供服装;其五,要求有条件的地方教育当局负责所属学校在校生的接送,同时无条件承担该责任的地方教育当局应向所属学校在校生发放交通补贴。《1944年教育法》理顺了英国公共教育制度,确立了公立中等教育免费的原则,从而扩充了教育机会,使进入公立中等学校接受教育从少数人的特权转变为所有儿童平等的权利。至1950年,初等教育至中等教育的入学率由二战前的12%提升至75%,1960年,该比例为81%,1970年又增加为88%[12]。另一方面,《1944年教育法》设立了全新的福利服务项目,并扩展了原有福利服务的受益群体,由此开启了福利服务系统化、规模化的进程。1945年,教育部⑥(MinistryofEdu-cation)出台章程,将教育医疗服务(SchoolMedicalService)更名为教育保健服务(SchoolHealthService),并要求把牙齿健康服务(SchoolDentalService)列为该服务的子项目之一,规定每个地方教育当局必须指定一位首席医疗官和一位首席牙医官。同年出台的体育训练规程(PhysicalTrainingRegu-lations)许可地方教育当局为其所属学校在校生有偿提供运动服。194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家庭补助法(FamilyAl-lowancesAct),规定针对地方教育当局所属学校在校生的牛奶供应全部免费。随后颁行的全民保健服务法(NationalHealthServiceAct)授权地方教育当局与地区医院委员会(RegionalHospitalBoards)及教学医院合作,为其所属学校在校生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同时,膳食服务仍然保持贫困儿童免费的原则,针对其余儿童的收费标准约为每餐2便士。1954年,约45.8%的儿童在校就餐,至1965年,提升为62.2%[13]。
七、经济萧条:福利服务的缩减与调整
进入20世纪70年代,面对黯淡的经济前景,为兑现大选期间许下的减税承诺,爱德华•希思(EdwardHeath)的保守党政府开始采取措施紧缩各政府部门的开支。在这种情况下,时任教育和科学部⑦(DepartmentofEducationandScience)大臣的撒切尔夫人(MargaretThatcher)适时向议会递交了旨在削减教育福利开支的议案,主要内容包括:其一,停止为7岁以上儿童供应牛奶;其二,提高膳食服务的收费标准。议案一经披露,招致民众的强烈反对。然而,该议案仍于1971年6月以微弱多数在议会获得通过。保守党政府随即发表声明警告地方教育当局不要故意违反此项法规。随着该法案的生效,有机会享受免费牛奶的儿童总数由先前的500万降至200万。膳食服务的收费标准亦节节攀升,1972年,涨至每餐12便士,1973年升至14便士,1975年则达到15便士。至20世纪80年代,经济形势仍未见起色,于1979年上台的撒切尔政府延续了银根紧缩的政策。1980年,政府颁布法令免除了地方教育当局为非贫困儿童供膳的责任,规定供膳服务实行市场化的运行模式,允许地方教育当局把供应膳食的权利授予最具竞争力的私人企业。该举措将供膳服务转变成一项商业交易。社会各界普遍担忧私人企业忽视膳食质量,从而影响儿童的正常发育。然而市场化进程已不可逆转,针对赢利与质量的怀疑与争论也一直延续。在整个90年代,此种状况并无改观。福利服务的缩减与调整再次印证了教育阶段性的隶属于非教育问题———经济形势的规律。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政府削减教育福利事业的开支意味着由社会提供给儿童的教育机会的减少,同时代际转让机会成为儿童能否平等地发展自身潜力的关键因素,而这实质上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根源之一。
外国教育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 教学法
一、《展望未来》中词汇的特点
笔者认为,本校作为外国语学校而选用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朗文出版亚洲有限公司联合出版的《展望未来》教材,其编辑的要求掌握的词汇和课文涉及到的各类单词,不论是难度、深度还是广度,应是远远在新课标教程体系词汇教学目标之上。具体分析,特点如下:
1.教材词汇量较大,部分高中甚至大学词汇出现在了教材较低等级学生用书中。据笔者粗略估算,仅《展望》第一册书后词汇表中识记以及要求掌握的单词至少在900个左右, 且书后归纳的词汇表并不全面, 大量考试考查的词汇需要由老师在课堂上额外补充。
2.教材并未对词汇掌握程度作出明确要求,课堂上教授词汇的难度、深度和广度均由教师自己把握。在以往测验中都出现了由于教师把握水平不同,学生测试水平参差不齐的结果。
3.作为原版引进教材,《展望》所采用的单词贴近英国实际生活,但对于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而言,稍显难度偏大。一些生活化词汇的出现,给学生理解带来了困难。
4.该教材与中考词汇考查有一定差距。如一小部分单词在书中出现频率不高,然而这部分词汇却正是中考考查目标词汇。
二、探索词汇教学的新方法
概括讲来,笔者认为根据学生自身水平,由浅入深分别采用各种类型的词汇教学法,或者将某几项教学法相结合,能够较理想地完成词汇教学任务。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法也的确是行之有效的。
外国教育发展史范文6
(一)学前课程生活化
21 世纪初,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提出了以幼儿为中心,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主张。 如杜威在我的教育的信条 中指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将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即生活的主张将学前课程里的学校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三者有机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实现教育的一致性与完整性,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
(二)学前课程的游戏化
游戏化的课程认为游戏能激活幼儿思维的内部运算,是智慧的源泉和发展的基础,强调活动与游戏的教育价值,提倡活动教学。 游戏化的课程要求高度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倡导幼儿积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倡导发现学习,反对填鸭式教学。
当前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学前教育中心的转移、尝试不分年级的教育、发展多形式和多功能的学前教育机构、倡导多元文化教育。 幼儿教师应保证所使用的教具能符合多元文化的要求,具有教育性和可操作性。 在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时,尽量使用具有不同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图片,丰富课程的内容,这样有利于开阔幼儿的眼界等。 教师应该尊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幼儿,尊重其自身文化,并利用便利条件让其他幼儿了解这些不同的文化,促使他们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愉快交往,获得成长。 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注重幼儿的主体性,以幼儿为中心,鼓励幼儿从生活中发现事物,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自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经历了两次发展浪潮,第一次是向苏联学习以直接教学为主要形式的集体主义教学模式,第二次是向欧美学习以活动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自由主义教学模式。 我国一直在不断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有很多知名教育学者,如陈鹤琴、陶行知、张雪门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推动了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并且大力扶持学前教育的发展。 我国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课程模式,促进学前教育生活化、游戏化、多元化,不再采用以教师说什么,幼儿做什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而以幼儿为主,倡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主动建构知识。
(一)打破学前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定势,突破
传统学前教育的模式
国外学前教育的改革,有利于帮助我国的教育工作者打破原来的想法,提出更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 陈鹤琴曾提出我国幼儿教育的弊端是与环境的接触太少,在游戏室里的时间太多,功课太简单,团体动作太多,没有具体的目标。传统的学前教育模式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而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国外学前教育的改革将其游戏化、生活化、多元化,并提出以幼儿为主,我国借鉴国外的改革方案,但应该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合理利用国外的经验。
(二)把握学前教育发展契机
国外学前教育的改革启示我国加大学前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深入改革学前教育制度,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2002 年,我国颁布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2012 年,我国启动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事业。 国家的举措让人们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专业一度成为大学的热门专业,家长也逐渐开始重视幼儿教育。 国家的重视,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当前形势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本土的学前教育理念是极为必要的。(三)提升幼儿教师地位和专业素养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人将幼儿教师定位为看孩子的保姆,认为学前教育是看孩子的工作,这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主体是幼儿,教育幼儿既是幼儿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更是国家的责任。 学前教育应该纳入义务教育的行列,提高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以及幼儿教师的重视程度。 当前,国家加强了对幼儿教师在职培训,如实行国培计划,对各园优秀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