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视觉传达设计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视觉传达设计报告

视觉传达设计报告范文1

关键词:数字媒体 视觉表现 设计 多元化 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04-02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了数字信息化社会。数字化信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传达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信息时代的冲击和影响:原有的表现形式由二维向三维和四维延伸和发展,而呈现载体也由传统媒体转向更为广阔的数字媒体。数字化信息时代改变了视觉设计的传达形式和艺术理念,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设计语言。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视觉设计必须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

一、自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在这份报告中,美国人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We Media”(自媒体)这一概念,并作出如下阐释:“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而国内有关专家则将自媒体定义为,“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邮件、手机、博客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个体传递信息的新媒体。”

从国内外对自媒体的阐释可以发现,与传统媒体专业化的传播方式不同,自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加平民化和自主化,传播内容时更加注重的是普通大众的主导与参与,是一种兼具提供信息生产、传播,公开性与私密性并存的传播方式。因为没有传播主题和传播空间形式的约束,因此自媒体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发挥空间也更加自由。同时,传播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微信、微博、博客、电子邮件等都可以作为自媒体内容的展示平台。

二、视觉设计的特点

视觉设计是当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视觉效果表现的冲击力,吸引并引起受众群体的注意,进而实现信息传达目的、增强印象的设计图像生成和交流活动。根据有关心理学调查显示,人类对信息的接受途径85%来自于视觉,因此研究以传达信息为最终目的的视觉设计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视觉设计的概念最早流行于上世纪60年代,当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印刷美术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包含影视图像在内的信息传播时,视觉设计应运而生。与传统设计不同,视觉设计是以文字、图形、造型等视觉符号向受众群体传播信息,它同时具有设计和传播两种功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设计的表现空间开始从二维向三维、四维等多维空间发展延伸,表现和传达方式由静态转为更加立体的动态空间,同时,传达媒介开始由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媒体转化。

三、自媒体为视觉设计带来新机遇

人类的视觉识别特点决定了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多是通过视觉,而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则为视觉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表现形式,创造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设计表达手段和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受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接收方式和更加新鲜的视觉享受和审美趣味。

1.网络媒体成为视觉设计的新载体

与传统媒体对比,网络媒体具有许多非常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多样化、容量大,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力,人机在线互动性强;同时,网络媒体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传播特点,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这些优势和传播特点,不仅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和依托于传统媒体的广告业、印刷业带来巨大冲击和压力。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对设计行业介入的不断加深,一名优秀的视觉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各种软硬件技术,还要熟悉掌握网络媒体的视觉表现形式和语言,才能创造出符合网络时代的网络视觉设计作品。

2.网络媒体为视觉设计带来机遇与挑战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信息的传达。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形式灵活、设计手法多样的网络媒体显然更适合视觉设计的表现和发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和广阔:传播形式越来越灵活,设计方式由单一静态的表现形式转为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于一体的视觉呈现。互联网时代动态化的视觉设计带给受众不同于传统传媒的全方位、多感官的视觉体验,既拓宽了视觉设计者的思路和表现形式,也给新时期的视觉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网络技术促进了视觉设计新的表现手法的形成,而视觉技术也促进了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

四、自媒体展示平台的视觉设计特征

(一)编排方式灵活自由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设计在表现方式上实现了在同一个平面上同时显示多个或多层信息,同时浏览者可根据浏览的需要显示屏幕内容或显示尺寸。浏览者根据个人阅读习惯和喜好,对同一个信息或多组信息进行阅读和比较。在实现了传统媒体新闻的有效表达的基础上,自媒体视觉设计又结合网络特点和信息内容发展了独特的、灵活的编排方式。

(二)图像的视觉张力强

与传统媒体重视文字表达不同,自媒体的视觉设计经常运用能快速吸引大众眼球的背景图片和颜色鲜艳的色块。这些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像之所以能快速引起受群体的注意力,不仅在于它们使自媒体的画面充满了张力,还在于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唤起受众者的互动体验,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各种具有视觉张力的图片、图形快速引起受众注意力,使其对信息产生兴趣,是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一种常用方式,并且随着信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而在自媒体设计中被应用的越加广泛化。

(三)信息表达简洁化

与传统媒体设计重视内容的深度和延伸性不同,在信息海量化的数字化时代,“少就是多”是视觉设计师一以贯之的做法。从大量化、同质化严重的信息中提炼出最精炼、最具有意味的内容给予最简单化的设计,不仅是减轻网络传送负担的需要,也是自媒体视觉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叙事方式动静结化

数字化媒体的阅读方式与传统媒体相同,即都以视觉呈现为主,但在表现方式上却多用与日常生活经验相似的影像进行信息传播,信息呈现空间也由静态转化为能与受众群产生互动的动态空间:受视觉识别系统的影响,人们在接受信息速度上,动态的视觉设计显然要优于静态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自媒体视觉设计以时间和空间同时呈现的叙事方式,不仅是传播信息并达到预期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视觉设计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信息传达即时更新和互动性强

数字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信息选择的同时,也为媒体的视觉呈现提出了更快的要求。在自媒体环境中,受众群多通过视觉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因此设计者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媒体的整体视觉效果,还要根据不同信息的内容及特点,对视觉要素加以调整和修改,以便呈现的图像与传播新信息更契合贴近。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信息海量化和同质化的特点,也使信息视觉呈现更加的丰富和复杂,为了能吸引受众者的注意,使其在浏览网页时能对者的信息产生兴趣,视觉设计必须依据新闻特点进行快捷而完善的导航设计,提供不同角度、足够吸引的链接,帮助受众在各个网页浏览跳转进行选择时,在视觉上对者提供的海量信息在视觉产生好奇和清晰的视觉接受。

建立在发达的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自媒体,在传播媒介上具有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因素,这些因素意味着受众对媒体传播的信息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而是多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接受和阅读信息时,更多选择自媒体的重要因素。

(六)呈现方式多元化

目前数字化媒体呈现信息的视觉方式主要为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等。这些具有个性的传达方式,不仅丰富和满足了受众对传播信息的获取方式和审美品位,也改变了数字媒体的视觉设计方向和形式表现。与传统媒体重视图文形式的表达不同,网络的视觉设计更注重通过视觉传达的艺术规律,运用更加先进和多元化的设计手段,创造更加自由和富有想象力的视觉空间,帮助受众从网络信息中获得艺术想象和视觉审美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媒体的视觉设计在表现手法和传达方式都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表现。本章节研究和分析的六个特征在本质区别与传统媒体的视觉设计,但同时又为新媒体的视觉设计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借鉴,同时又促进了新媒体视觉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五、结语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因此,视觉设计与数字化媒体之间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自媒体给了视觉设计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它又影响和约束着视觉设计的发展;视觉设计的本质永远都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传达媒介始终无法离开媒体,而它的表现空间又是媒w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在数字化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保持视觉设计的活力,促进视觉设计表现形式的创新,将是未来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金.数字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1.

[2]王海波.新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与电子输出的对接[J].大众文艺,2013(8).

[3]高娴.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4]刘云玲.新媒体视觉传达的特征理论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

[5]蒋运生.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2).

视觉传达设计报告范文2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一线式

中图分类号:R339.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2-0052-02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的应用性较强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只有做到集知识、技能于一身才会具有竞争力,才能符合市场的人才需求。研究和探索合理、高效、实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

(一)专业跨度广

《2012教育部新颁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视觉传达设计提升为艺术学下的一个独立专业,同时列出了一些核心课程,其中除了艺术设计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外,包含了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这里所列出的每一门课程几乎都代表了一个专业方向,有的甚至代表着一个设计行业。由此可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跨度非常广。

专业跨度广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是,专业的跨度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选择,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也因此成为艺术学科中择业范围最广的专业之一。不利的一面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众多的专业方向使得教学效果难以达到“专”与“精”,教学中很容易造成“蜻蜓点水”的结果。

(二)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艺术与技术结合最为紧密的设计专业之一。视觉传达设计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设计视觉上的审美诉求方面,例如,标志设计、版式设计、插画设计、包装设计,都要求在视觉美感上能够普遍得到受众的认同。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技术性是实现视觉信息传达的依托,不熟悉印刷工艺与流程、界面应用环境、软件功能等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设计师,就无法实现较理想、较完美的设计。

(三)应用性强

视觉传达设计是应用性很强的设计专业,其主要是针对商业领域,设计理论的产生实际上就是生产与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因此,视觉传达设计非常强调设计者的动手能力,强调实际操作能力。以版式设计为例,报纸的版式、杂志的版式、户外广告牌的版式编排应有所不同,设计师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版式的自身特征与环境应用,包括版面面积、视距与诉求等因素,而这些知识都是从实际工作中得来的。

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多,教师少

就当前的设计教学模式而言,多采用一对多的班级授课制。由于近些年的扩招,学生人数剧增,教师数量变化不大,这就造成了很多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生师比超标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设计教学的质量——很多学生难以从教师那里得到深入的讲解、示范与辅导,因而无法获得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旧时手工艺人的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我们今天的教育体系所遗弃,但过去师傅和徒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也并非一无是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实践教学为主的模式,这也是知识、技术的一种最佳的传承方式。

(二)众多的课程门类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

作为设计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又细分了诸多的子专业。除装饰与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企业形象等类设计课程之外,如今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还增加了像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策划等类课程,这些《2012教育部新颁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所列出的视觉传达专业课程里又可以细分出多个具体的课程,这给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学习都带来不小的压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众多课程门类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修完全部的课程就已经很辛苦了,更不要谈学得精。

如此众多的课程给学生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如果只是通过课堂教学来解决知识和技能掌握的问题,对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三、我国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一)从业人员多,从业人才少

近些年,企业为了提升竞争能力以及扩大市场份额,对市场营销、广告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增。然而,与就业人员人数的急剧增加相比,我国设计行业的从事人员并没有满足行业的需求。2006年和2012年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广告、设计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中显示,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剧增不但不能满足设计行业的需要,反而增添了人才筛选的难度。实际情况是,从业人才的增长率远远低于从业人数的增长率。

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根源是我国的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对头,我们的多数高等院校只注意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却没有注意培养“好用、可用”的毕业生。

(二)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招聘中普遍拒绝应届毕业生

在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招聘信息中,“不招收应届毕业生”经常被作为一项条款放置在招聘信息中,这也似乎成了设计行业默认的行规。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应届毕业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一般刚都需要重新培训,而此行业的人员流动率又很高,很多培训后的员工又有可能会跳槽,给公司带来损失。其次,应届毕业生的“性价比”不高,即对实际工作缺乏认识,对薪水和待遇的期望值却比较高。而建设合理、高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四、“一线式”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当下的高等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很难在学校的学习中获得设计实践的经验。如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学校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入手。而研究与探索“一线式”实践教学体系,就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所谓“一线式”,就是将教学设置在第一线,通过实战来锻炼学生。“一线式”实践教学体系就是将课堂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完全真实化、实战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经验等各个部分完整地组装好,应用到设计生产中。使学生在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之前,充分地得到从知识积累到实践培训的一体化培养。“一线式”实践教学是真正连接视觉传达设计高等教育与设计行业的桥梁,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捷径。

(一)让设计教学走出课堂

“一线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第一步是让设计教学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枯燥、抽象的课堂讲授,让学生进入设计行业中、进入到企业中、进入设计生产的第一线。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加入到设计劳动中,才能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才能知道书本里的知识如何应用于实际的设计工作。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企业实地的实践学习,能够接触到高效可行的工作流程并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特别是与团队成员协作的工作习惯。此外,通过校外实践,学生还可以在具体的工作中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包括遇到难以处理和解决的状况、与客户或团队成员沟通等。

企业会以带领学生实习、参观、为学生安排实习工作岗位等方式来为学生提供工作与实践的机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校外实践建设,可以考虑与广告公司、设计公司、企业或商业实体的设计部门合作定期输送学生参加实践学习。

(二)让设计实践步入课堂

“一线式”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第二步是让行业设计实践步入校园、走进课堂,也就是让广告设计公司、出版设计单位、印刷设计单位等企业将他们的设计部门或者制作部门设置在高等院校内,与设计教学融为一体。

让设计实践走进课堂有以下几点好处。第一,学生在校园参加实践工作,既节省了学生外出的交通时间,又便于管理;第二,这种合作方式有利于高等院校将横向科研与教学进行有机地结合;第三,高等院校在实验空间和实验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减少运营资产的投入; 第四,企业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学生又能得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勤工俭学的机会,可谓一举两得。

(三)建立预就业体系

所谓预就业体系,就是学校与行业中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企业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来发现人才并有目标地培养人才。这其实借用了当代职业教育所广泛应用的培养模式。在这一环节中,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检验效果的重要标准。

(四)在行业中建立就业信息反馈体系,根据反馈调整教学与实践的侧重点

当前的高等院校,招生数量巨大,这给实践教学带来的极大的挑战。所有的实践方式都难以满足大批量的学生共同参与,学生的数量与实践效果成反比,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实践效果会降低。其实无论哪一种实践方式,与企业的实际运营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些实践教学往往不能完全达到学生就业时公司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学生在就业时仍需从实践工作方式向企业的工作模式转变。此外,任何一种教学模式要想赶上时代和行业的变化都不能一劳永逸、一成不变,都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进。

“一线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在行业中建立成熟的就业信息反馈系统。将一些行业动态与学生就业后的状况信息不断收集起来,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不断改进实践教学的结构与内容。这样,才能使实践教学建设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过程,才能使教学体质建设有机地、健康地运行。

视觉传达设计报告范文3

关键词:网络媒体;标志;多维化;成因

一、标志设计

在视觉传达中,标志又称标识或标徽,即以特定而明确的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表示、象征某种事物。与图案设计不同,标志设计具有极强的语义性。标志设计具有识别性、传达性、审美特征性这三个方面的设计特征。识别性,即标志设计需要做到特征明确,便于识别。其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标志设计必须与其他标志区分开来,即与其他标志相比具有较强的识别特点。其次,标志设计需要考虑到标志在其所处视觉视觉环境中的突出性,即标志明显地区别于视觉环境中其他视觉元素。传达性,即标志需具有一定的传达效果。标志的传达效果可分为语义性传达和非语义性传达两个方面。语义传达,即通过视觉元素的“能指”传达一定的符合语义学内容的“所指”。如,医院的标志设计通过加入红十字以表现其行业特征,食品店运用其原材料或成品的图形作为标志。非语义性传达则是指标志设计通过视觉元素传达出某种心理影响或印象。审美特征性,即标志设计必须符合一定的审美观。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标志设计在具备适当的审美特征以吸引特定目标人群的同时,亦具有一定的传达性。如,某电脑公司标志中使用色彩渐变以模仿金属浮雕的视觉效果,以便迎合其主要消费群体的审美需要。

二、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即以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信息平台,以计算机、移动设备、数字电视等设备为终端,运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形式的多媒体传播媒介。随着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2015年3月,“零点调查”的关于民众信息获得模式的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在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96.4%的大学生、90.7%的白领群体和78.8%的中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为互联网;58.7%的城市务工人群和53.7%的县城民众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为互联网;城市中老年群体也有25.4%以互联网为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对于标志设计,网络媒体以终端设备为媒介呈现其视觉形态,通过网络获取实时信息的运作模式,为标志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并提供了新的设计空间。

三、网络媒体中多维化的标志设计形式

1.虚拟空间的表达

标志的虚拟空间表达,即利用色彩、形态等视觉元素的安排,使平面形态的标志获得立体的视觉效果。标志设计的立体化手法并非为网络媒体所首创,在网络媒体普及之前,即有公司采取这一手法设计其标志。如,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公司的标志就是用渐变的浅灰色和绿色,组成一个由金属材料和透明绿色材料镶嵌而成的球体视觉形象。在网络媒体中,标志立体化的趋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很多公司在保留其标志轮廓的同时,在标志中加入渐变的色彩以取得更丰富的视觉效果。

其一,模拟浮雕效果。标志设计的浮雕效果,即利用渐变色彩和形态模拟出浮雕的视觉效果,这种设计手法常用于老标志的现代化改造,即在原有标志的轮廓线内用色彩和形态模拟出立体材料的效果。这样的设计手法在当今的标志设计中十分常见,多运用于电子、软件和房地产公司的标志设计。如,苹果公司的标志从早期的由平面色带水平排列的“彩虹苹果”,发展为利用色彩渐变以模拟透明材料浮雕和金属材料的“水晶苹果”。

其二,平面形态的空间模拟。平面形态的空间模拟,即运用平面形态的扭曲变形模拟空间形态。与在平面轮廓内添加渐变色彩以模拟浮雕空间不同,这种设计手法主要利用形态塑造空间感,如,利用点阵的变形塑造一个弯曲的平面。

其三,虚拟立体形态的雕塑效果。由于当今计算机辅助3D设计的发展,有些公司干脆将自己的标志设计成一个虚拟的立体形态。为全面地展示标志,这样的标志通常被做成动态或互动性标志投放在网站上。大部分时候,设计立体标志的同时还需要制作相应的平面投影图或相应的平面标志形态,以运用于传统印刷媒体或产品等不便于表现立体形态的情况。

2.时间维度的加入,动态化与节假日专用标志

标志设计中加入时间维度,是指标志设计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图形,随着时间的不同,标志设计的图形也不断发生变化。按照时间变换的形式,可将其分为动态化标志和节假日专用标志两类。

其一,动态化标志。动态化标志即将标志以动画的形式加以呈现。这种设计手法最早见于电视媒体,在网络媒体环境中,其运用范围和设计形式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阶段,这种标志设计手法多与静态标志设计相结合,即在静态标志的基础上进行组合、打散、变形等变化,且常与立体化标志和互动化标志等设计手法结合运用。

其二,节假日专用标志。节假日专用标志是在主标志的基础上添加相关节假日的元素,在节假日期间使用,节假日过后恢复为主标志的一种标志设计手法。现在,节假日专用标志已经不仅仅针对节假日和纪念日,重大时事新闻等题材、新闻人物等素材也被逐渐加入。1998年,Google网站开始使用节假日专用标志。现在,节假日专用标志在各大门户网站上已经很常见。

四、网络环境下标志设计多维化趋势的成因:网络条件下标志设计条件的改变

从网络媒体下标志设计的多维化趋势中,我们不难看出,标志设计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向多维化方向发展的原因在于网络媒体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同时,网络媒体中视觉环境的改变也对标志设计提出了新的设计要求。

1.网络媒体带来的新的表现空间

其一,网络终端设备的动态表现能力。网络媒体中的所有视觉信息都是通过终端设备的屏幕传达的,其与印刷媒介最大的不同,在于显示屏上所显示的信息具有动态性,即可以显示动态画面。在传统的印刷媒体上,动态化标志只能通过不同时间的快照进行表现,其视觉效果与系列化标志相当。而在网络媒体中,由于终端能够显示动态画面,因而使不停变化的动态标志设计成为可能。

其二,网络媒体突破了印刷技术与成本对标志设计形式的制约。在网络媒体中,显示的视觉元素内容对成本没有影响,在印刷媒介中,因技术、材料、成本等的限制而对标志形态与色彩的制约,在网络媒体中已经不复存在。如,在网络终端屏幕上显示黑白或单色的信息,与显示一幅色彩丰富的彩色照片,两者在成本上没有多大区别;在网络媒体中显示一个简单的纯色标志和显示一个造型精细的立体化标志,对于显示器来说没有太多成本上的区别。因此,在网络媒体中,标志设计可以抛开印刷成本、印刷精度、色彩表现范围等技术与成本的制约,采用更丰富的形式。

其三,网络媒体的快速更新能力。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作为平台,因此其信息更新的快捷程度是以往的印刷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如,一家公司希望在节日期间短暂更换其标志,这样的任务对于传统的印刷媒介来说较难完成。对于已经安装好的广告牌等设施,如果想对其上的标志进行更新,就必须重新制作,这样的工程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完成这样的更改十分简单,只需要在服务器上更新标志的样式,即可让节日期间访问网站的受众都看到新的标志,在节日过后再将其更改回来即可恢复,非常方便。网络媒体的快速更新能力不仅仅表现在时效性上,在更新成本上,网络媒体也具有传统印刷媒介难以比拟的优势。在传统印刷媒介中,印刷品中的图形和文字在印刷完成后便固定下来,如果想更改其中的内容,只能印刷新的印刷品将其替代。而在网络媒体中,只需要在服务器端对信息进行修改,就能使所有浏览该网站的用户看到新的视觉效果,再加上网站设计时预留了信息更换的空间,因此,在网络媒体中更新一个标志的成本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网络媒体的快速更新能力,使节假日专用标志的大量运用成为可能。在传统的印刷媒介中,节假日标志大多运用于节假日期间的店面装饰、宣传材料等方面,且投放成本较高。而在网络媒介中,节假日标志的投放几乎是实时且零成本的。如,Google希望在教师节推出新的节假日标志,只需要在服务器端进行修改,全球所有访问Google网站的受众就立刻能看到新的标志。

2.新的设计要求,网络媒体中视觉环境的改变,标志需要在复杂的平面化形态中突出自身

其一,视觉竞争的加剧与浏览速度的加快。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人们的阅读速度也不断加快。而在网络媒体中,阅读速度提高的情况更为明显。由于网络媒体以互联网作为信息交互平台,其信息总量十分巨大。同时,网络媒体中,受众获取信息的速度完全由自身掌握,因此,网络媒体不像电视媒体那样可以通过播放时间控制受众的信息接收速度。在网络媒体中,人们每天浏览的信息量远超通过传统纸质媒体接收的信息量。网络媒体中更大的信息量和受众更快的阅读速度,对标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识别率要求和信息量要求。识别率要求,即要求标志在版面中需要足够明显,方便识别。传统的简单图形构成的单色标志很容易受到版面中其他视觉元素的干扰,而更为复杂、信息量更大的立体标志,更容易在视觉环境中凸显出来。

其二,相对于传统印刷媒介,网络媒介对标志信息量要求更高。传统印刷媒介由于其印刷成本与技术的限制,在正文等对印刷质量要求相对较低的部分通常采用单色或套色印刷,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版面中的视觉信息量。而在网络媒介中,这种制约不复存在。同时,由于网络媒体能够传达多媒体信息,音乐、动画等元素的加入使网络媒体页面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而标志作为版面中一个重要的视觉中心,其所承载的视觉信息量不能过低,以免在版面中形成一个信息量上的“空白点”,影响人们的阅读感受。随着网络页面内容的丰富,结构简单的单色标志就显得与周边的版面有些不相匹配,因而需要设计形式更复杂、更精致的标志,以便与日渐丰富的网络版面相匹配。

五、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报告范文4

关键词:UED 产品设计 用户体验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0036-02

一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大生产、微机时代的到来、微机的普及化、大型机中型机陆续被淘汰,“科技以人为本”成为流行元素,UED作为企业或公司的部门团队逐步成为其市场竞争的利器,那些关注UED的企业得以在市场中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得以生存下来;而不太关注UED的企业则逐渐被淘汰。而UED则逐渐成为目前流行的元素,并不再局限于IT行业,渗透到了其他行业之中。

二 UED目的与作用

1.1 团队目标

UED是以用户研究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目标而进行的一种设计手段。设计过程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的概念从开发的最早期就开始进入整个流程,并贯穿始终。作为一个团队组织,基本特征就要有组织分工,也就是能为用户创造更好服务,以获取商业上的成功为目标。UED的存在正是在这个共同的基础上,形成让整个组织高效运作的一种分工形式,借助这个形式赋予的角色――用户体验研究、交互、视觉等更有效率地创造服务价值。UED除了分工还需要合理地组织结构将权力分化到每一个团队成员,进行决策间接参与,促进整个组织有序运作。

1.2 设计各阶段UED的主要工作

首先,根据目标用户群的特征、竞品系列的分析、业务具体要求等总结产品关键词;以确定设计方向及设计风格。在这个时期,调研报告和竟品分析都已大致完成,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通过各自的工作分析,都已对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有了较深的理解。这个时候交互和视觉首先要先做一个重要的工作――设定关键词。关键词有三个维度:产品定位、目标用户、产品传达。

其次,产品经理、用户研究、交互设计、视觉设计需要以这三个维度为标准,头脑风暴出各种关键词再进行筛选、归类。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以达成一致认识。使设计师非常明确产品的设计方向,避免因沟通问题而导致的修改返工。

接下来便是根据筛选出来的关键词来制作视觉情绪板,用以确定具体的色彩方案。这个过程也是大家共同完成的:根据上述关键词,每个人各自寻找一定数量的图片建立图片库;用户研究去进行简易昀用户访谈,好最终确定主要关键词。

最后通过对产品业务的理解,结合之前作的竞品分析、用研报告、集体讨论等内容,开始设计制作,完成可以交付给开发的各类设计产出物。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①基础的内容管理:字体库、图片库、案例库、品牌传达、用户模型等。

②方法论:竟品分析、VIRS、故事板等等。

⑧设计体系化:DPL、用例、设计工具等。

④设计产出:demo、原型、概念设计等。

三 UED团队内的职位与作用影响

2.1 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用户体验设计是一份执着于解决问题的工作,是通过设计具体的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这里,用户体验的设计原则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拆分用户的行为,来为他们设计最简洁的操作步骤。

2.1.1 户体验对产品的影响

①86%的用户在高峰期遇到糟糕体验后不再回来;

②90%的用户认为网站信息分类体验不好不可接受,这一比例由2009年的29%上升为11年37%;

③用户在电商网站糟糕体验比例达61%;新闻或信息站点50%,零售网站22%;

④体验不好后果:75%跑到竞争对手网站;43%对网站留下不好印象并告诉他人。

2.1.2 用户体验中数据分析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研设计已经不仅仅可以通过用户访谈的方法去了解用户了,更可以通过分析用户问卷调查数据以及网站页面数据等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而且,直接通过接触用户去进行调查,了解到的用户需求有可能只是个案。所以为了增强客观性,通常都会采用大样本调查,从数据实证的角度,进一步更准确和客观地找到用户的普遍需求。通过对数据分析结果与用户访谈所得到的定性分析结论,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这样设计师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2.2 交互设计

所谓交互设计,就是通过分析用户心理模型、设计任务流程、运用交互知识,把业务逻辑(功能规格或内容需求)以用户能理解的方式表达给用户,最终实现产品战略(公司需求和用户需求的最佳平衡点)的过程。交互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将产品定位与用户的真实需求深度融合”,深度融合并非一味满足,主要因为有时候一个新产品的定位并非理论化和理想化,需要考虑到创新,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开发时间限制、底层技术框架制约等,只能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

交互设计在项目中的作用

①节省其他环节的时间,更容易实现“术业有专攻”

②跟进各个环节,保证产出物质量

③提高设计质量,提升设计效率

④促使项目流程更合理,更有规划

⑤协助产品经理组织各个环节,是整个项目的有力推动者

从《用户体验的要素》中可以得知,设计的基础在于对用户需求(目标)和网站目标的综合考量。无论是功能、结构、还是界面,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去逐渐设计实现的。其中,用户目标是交互设计师无法忽视的重要前提:如何引导无目标用户,使之成为有目标的用户?如何平衡不同用户之间的目标?这些则是交互设计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2.3 视觉设计

通过词条解析可初步了解,视觉设计是针对眼睛官能的主观形式的表现手段和结果。主要针对被传达对象而有所表现,缺少对设计者自身视觉需求因素的诉求。视觉传达既传达给视觉观众也同时传达给设计者本人,因此深入的视觉传达研究已经关注到视觉的方方面面感受,所以亦称其为视觉设计。

2.3.1 视觉设计的目的

而在互联网行业中,视觉设计已经不仅仅只是针对眼睛官能的主观形式的表达了,其意义已经更加宽泛为产品的整个形象设计,即通过外在的设计等美化手法使人们通过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在大脑中形成对某事物或任务的整体印象,而且由于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头脑中形成的不同形象也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而其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产生符合设计期望目标的结果――为用户而设计。

当用户第一次使用一个产品时,会迫切需要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当逐渐熟悉产品后,还需要知道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其他功能的探索,而在解决用户体验的需求上,界面的视觉应满足:

①重要的信息易发现

②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清楚

2.3.2 视觉设计的作用

在此需要了解,优化信息的传递是对色彩差异化的设计,优化信息逻辑关系,是对形态差异化的设计。且视觉设计师还需要做到维系和突出公司的整体品牌形象,毕竟在体验经济时代,需要有相应的工具方法来管理、预测和设计用户如何期待一个产品服务,使用产品服务的体验以及使用之后产生的口碑。这一切更多的则是为了创造品牌价值。

视觉传达设计报告范文5

关键词:包装设计;品牌塑造;市场需求

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主义的迅速澎胀,产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交织在一起,它们不再是必需品而成为人们欲望的目标,产品的品牌也成了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及身份地位的象征。企业间的竞争也由此演化为品牌的竞争。科技的发展使产品的物理特征差异缩小,品牌的内在情感价值变成为品牌竞争的关键所在。包装设计是产品的直接外在形象,能将品牌内涵具体化、标识化,对品牌的塑造和品牌资产的建立具有战略意义。

一、包装设计蕴含的品牌观

包装设计是一种将形状、结构、材料、颜色、图像、排版式样以及其他辅助设计元素与产品信息联系在一起,进而使一种产品更适于市场销售的创造性工作。早在20世纪40年代,包装就被称作“沉默的推销员”。企业要生存,产品要畅销,就必须要外观精美、各具特色,并使消费者从产品的有形实体结构与视觉标识达到与企业品牌的情感联系。包装设计的核心是视觉传达,这种传达是产品的传达。包装设计通过视觉符号表达产品的表达,吸引目标市场关注,用实体元素与视觉元素协调配合,达到企业品牌承诺、文化及社会责任等的表达。

何为品牌,美国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为:“意在识别一个或一群卖主的商品或服务,并将其与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区分开来的名称、术语、标识、象征、设计或其总和”。品牌代表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属,是企业文化以及企业个性形象的总和。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包装设计即品牌,二者几乎不分。从品牌的角度看,包装是产品的外衣,“包装是品牌的脸”。今天的产品包装,已经不仅是产品的外层保护构造或孤立的形象包装,而是品牌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营销手段。据统计2009年在景德镇的2100家个体私营陶瓷企业中,只有14家使用了注册商标,商标的使用率不到1%,而且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1]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制品企业大多经济实力不强,缺乏资金用于企业形象与品牌宣传,不注重树立品牌形象的产品包装,产品质量差,缺少创品牌质量的基础,企业业主缺乏长远目光,品牌意识不强。由此看来,好的包装设计能塑造品牌形象,传达品牌承诺,并在消费者和产品之间建立稳固的情感联系。包装设计的责任也随之上升为推广一种品牌,帮助品牌成长,建立品牌资产的至关重要的战略手段。

二、包装设计与品牌的关系

包装设计与品牌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品牌价值决定包装设计的创意方向,包装设计的表达形式必须符合品牌定位和延伸。

(一)品牌决定包装设计构思

包装设计是品牌大范畴中的一部份,品牌是内容,包装是外在形式。品牌不只是代表产品的文字或符号,它还有其他更广泛的象征意义,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就不能天马行空,而应在品牌观念下寻找创意出发点,达到塑造个性、实现印象、建立地位,从而最终提高市场占有率。

如“谭木匠”在品牌标志的形象创意上就做了精心的设计。抓住顾客的潜在需求,设计中“谭”是由古隶书写成;“木”是由木工工具一个刨子和一把直尺组合而成,直接指明所属行业。“匠”配以木工作坊劳作图,极具浓郁的中国特色。从形象品牌商标的设计宣传的作用上看,就已经加深了品牌的传播力度。在产品包装设计上,也没有丝毫马虎。它独特的包装设计时而古色古香,时而让人感觉温馨,时而让人眼前一亮。它将中国传统的民族图案加以利用创新,用包装成功地传达了品牌的魅力和档次,强化了中国品牌的文化氛围,彰显了独特的品牌个性。

(二)包装是品牌的品质体现

今天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所追求的商品意义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的实现,是生活态度、生活品质的实现。而包装无疑是这种商品意义不可或缺的构筑者。商品的包装是与消费者直接面对的第一线,包装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的判断。同时,会对所属品牌产生连带效应,认为品牌的价值等同于产品品质,最终被归类于不值得信赖的品牌。如Marocmaroc化妆品,该品牌是奢侈化妆品,其包装设计从传统摩洛哥般的诗意美出发,充分传达了高贵、优雅、温柔、友好的品质特征。Marocmaroc的包装色彩丰富而柔和,让人能很快地融入到产品的氛围中,从而促进购买欲望。

(三)包装是深化品牌形象的重要渠道

兰德报告指出:一个企业要保持百年不衰,要有共有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共同协作高于独立单干,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而通过特定视觉符号的包装设计则能有机的将用户价值与企业品牌价值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并能随着时代变化,消费者审美情趣的变化,赋予品牌与时俱进的认知内容,使其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心灵的烙印。[2]品牌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战略的调整,产品的开发延展,包装必将长期服务于品牌的推广及产品销售,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要素。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包装设计的旷日持久的经典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包装设计,为品牌深化发展,增添价值强大功效。

三、包装设计在品牌塑造中的运用

马蒂-纽迈尔在《品牌魔力丸》一书中写道:“一个品牌就是人们对一种产品、一项服务或者一家公司的内心感觉。之所以说品牌是一种内心感觉,那是因为尽管我们竭尽全力去进行理性思考,但是我们终归是富于情感和直觉的生物。品牌之所以是一个人的内心感觉,那是因为品牌的定义终归取决于每个人的感受,而不是公司、市场或者所谓的普通大众所能左右的”。因此,包装设计在满足产品本身的需要外,还要满足商家通过包装设计达到促销产品,传达企业品牌的目的,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在包装设计上的情感归属和审美要求。这三者之间从理论上说,彼此是统一的。共同点都是为了使产品如何达到最大化的供给消费者。

(一)从包装的色彩、图案、版式等方面突出品牌的视觉冲击力

1.色彩指向

在大脑意识到以各种形状存在的影像、符号、文字或其它视觉元素之前,人眼最先感知到的就是颜色,正所谓“先看颜色后看花”,颜色是包装设计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它可以增强产品的意境,色彩比形状、其它设计细节和产品说明等更先映入眼帘,并能突显出一种产品的个性特色,吸引消费者去关注它的种种品质特征,进而使该种产品在纷繁复杂的零售环境中脱颖而出,做出购买的决定。经过多年的发展,包装设计的色彩逐渐开始成为对消费品种类进行定义的一种手段。在个人护理、健康和美容产品领域,普遍采用的都是一些柔和的色彩,如各种粉色、紫色、冷蓝、绿色以及各种中性色等;在谷类食品领域,包装设计则总是采用各种原色,让购买者感觉自然、健康。

如今,各种品牌层出不穷,颜色门类间的界限也已消解。要区分同一产品包装下的各类花色品种,并且使该系列产品在同类竞争中独具特色,就需要更多设计色彩的辅助,确保品牌的形象能够始终如一地通过特有的颜色设计而被诠释出来。如:可口可乐采用红色为主调,百事可乐采用蓝色为主调,“本是同根生”的二位兄弟,通过极其鲜明的色彩显示各自的品牌个性。在具体品牌包装设计中应注意:将色彩作为体现设计个性的工具而重点考量;在品牌系列包装中应对包装结构、材料和衬底运用统一协调的色彩搭配方案;最后将电脑显示色彩和印刷材料颜色对比,以达到最佳表现力。

2.图像传达

对图像的感知总是因文化而异。在设计中应注意,目标市场文化对某些特定事物的避讳,如当地的风俗、习惯、信仰等文化和亚文化因素,因而包装图案设计要注意,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采用图像设计的方法不止一种,要使图像获得最佳效果,就必须广泛调查,缩小选择范围,研究出适于当前设计的图案。在设计中还要注意图像的剪裁、呈现方式和上色的问题,确保图像符合品牌个性特征。

3.版式设计

包装的版式设计要在三维立体的基础上设计,并要考虑到包装形状及大小、产品说明、同类竞争、零售环境、货架上的位置和规定性要求在内的诸多因素,但总的指导原则还是整体性,协调性和生动性。

(二)从品牌定位着手,明确目标受众,确立包装设计风格

包装设计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文化兴起的各个阶段,因此包装设计应符合时代特征,符合不同消费形态下的审美价值取向。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不断的研发新产品、设计新包装,希望能将其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销售给大批顾客,但任何企业的产品都不可能遍布所有市场,因此确定一个具体的受众群体有助于市场营销及包装设计。宝洁公司的帮宝适纸尿裤设计最初以妈妈为受众群体,包装设计上则体现为关心妈妈,结果导致产品滞销。经市场调查,帮宝适纸尿裤重新定位,将受众目标转为宝宝,包装设计从呵护宝宝,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出发,结果迅速扭转市场,销量大增。[3]可见,在包装设计进行前设计者必须明确:消费者是谁?这种产品将要与对手展开竞争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将会采取哪种营销方式?包装设计创意则可以从体现该产品的独特之处;加强该产品在相关产品种类或门类中的独特地位;提升产品的魅力和价值等因素出发,设计出能够实现营销目标,突出品牌,符合消费者审美价值的成功而优秀的作品。 四、未来包装设计方向

科技不断进步,社会越来越先进,包装的数量与质量也将随之持续增长。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包装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企业间的激剧竞争导致包装过剩,致使社会面临严重的垃圾问题。面对浪费资源、破坏生态、污染视觉等现象,包装设计也从其社会责任中进行反思,未来包装设计将以健康、生态为主题。

地球的绿色环保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长期的、重要的课题,包装设计在控制污染源的缩减上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今后包装设计的环保目标体现在:减少过度包装,提倡简约;追求包装的最大回收,提高再利用率;创新形式,引导正确消费观等,充分发挥其社会使命。未来包装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迎合人们的健康消费观念,在设计中突出产品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柏定国主编.2009中国文化品牌报告[M] .北京:

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

[2]李慧娟译.[美]玛丽安.罗斯奈.克里姆切克 桑德拉.A.科

拉索维克编著.包装设计:品牌塑造――从概念构思到货

架展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

杨雪,1982年生,江西省抚州市人,2006年毕业于东华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助教,景德镇陶瓷学院在职硕士

视觉传达设计报告范文6

一、对于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认知

整合营销传播英文为:(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ns),简称:IMCoIMC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IMC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即营销传播的一元化策略。

二、营梢传播设计中企业的产品形象设计

产品的形象设计是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围绕着人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适合人的个体与社会的需求而获得普遍的认同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对产品形象的设计和评价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系统复杂而变化多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涉及到人的感官因素等,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笔者试图通过对企业形象的统一识别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人与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对产品形象设计及评价系统作有意义的探索。因此,企业以及产品的形象设计都是营销传播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产品形象设计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关系。对形象的研究大都基于企业形象统一识别系统(CorporateIdentitySystem简称cIS>,所谓企业形象,就是企业通过传达系统如各种标志、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运用视觉设计和行为展现,将企业的理念及特性视觉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来塑造具体的公众认可、接受的评价形象,从而创造最佳的生产、经营、销售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

企业通过经营理念、行为方式,以及统一的视觉识别而建立起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它是一种复合的指标体系,可以把它区分为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自身的评价和印象,外部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内部形象是外部形象的基础,外部形象是内部形象的目标。

产品的形象设计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形象目标的细化。它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对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的观念、原理、功能、结构、构造、技术、材料、造型、色彩、加工工艺、生产设备、包装、装磺、运输、展示、营销手段、广告策略等等进行一系列统一的策划、统一设计,形成统一的感官形象和统一的社会形象,能够起到提升、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的作用,使企业在经营信誉、品牌意识、经营谋略、销售服务、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显示企业的个性,强化企业的整体素质,造就品牌效应,赢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三、企业形象设计的组成

企业形象设计由基本要素与应用要素两大部分组成。企业形象设计中VI是指视觉认知,即企业的视觉识别(形象识别)。VI是以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系统的视觉传达体系。

VI是CIS的静态部分,通过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视觉识别设计。

基本要素系统一—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字体、企业标准色、企业标语、企业象征图形、宣传语言、市场行销报告书以及各部分的组合规范设计等。

应用要素系统—将基本要素系统中的设计运用到与企业相关联的各个领域。如:办公事物用品、生产设备、建筑环境、产品包装、广告媒体、交通运输工具、衣着服装、旗帜、招牌、标识牌、橱窗、陈列展示等。视觉识别VI在CIS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受众所认可,并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形象的直接传达系统,故被称为“企业的脸”。

四、曹销传播设计的经典案例

一个完美的企业形象传播设计就是一次与消费者心灵的沟通,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这就是营销传播设计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IBM充分发挥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优势,因此铸就了辉煌。IBM公司是美国最早导人CIS战略的企业之一。时任IBM公司总裁的Thomas"Watson认为,为了使公司成为享誉世界的大企业,就非常有必要改变企业的陈旧形象,在电子计算机行业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个形象不仅能体现出企业的理念,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特别是能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标志。于是,在设计大师保罗·兰德的建议下,把公司全称“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缩写成“IBM’’三个字母,形成统一的、易于识别的标志,为“IBM’’的发展制定出一整套的CIS战略;还以此设计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蓝色字体和富有灵感的造型,且选用明快的蓝色作为公司的标准色。从此,IBM公司通过CIS战略的导人塑造了企业形象,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大增,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蓝色巨人”的形象在公众中树立了起来。

然而,促使IBM公司成为计算机行业中首屈一指的霸主,却不仅是有一个良好的企业视觉识别VI,而且由于IBM公司树立了以“IBM就是服务”为宗旨的企业理念识别MI,并自始至终为之奋斗不息。

"IBM就是服务”—这句话清楚而又准确的阐明了企业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IBM公司提供的不仅是产品机器,而且还有使人信赖、热情周到的服务—公司在创办之初就要求对于任何一位用户提出的问题都必须在24小时内给予解决;公司免费为用户提供维修、咨询和培训的服务;甚至对IBM公司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还可以退回机器·IBM公司用这样的理念作为指导,使得公司在服务方面的工作可以说几乎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正因为IBM公司能为顾客提供如此周到的服务,这就使消费者确信公司在关心着每一位用户。所以,才能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留下如此美好的印象,才能使IBM公司在强手如林的计算机市场中一枝独秀、勇往直前。

至今,IBM公司给人的印象始终是“充满自信,永攀科技高峰的国际性大公司”,这都应归功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开发,特别是企业理念识别的成功策划,IBM公司已成为企业导人CIS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