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环境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环境概念范文1
关键词:智慧生态环境 作用机理 宁波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空间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伴随而来的是,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一系列问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如何协调发展,且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是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可持续发展考虑,人类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城市发展新思维,并陆续进行了实践。时至今日,国内外学者和政府对于生态城市理论内涵的界定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且各国在城市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各国在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各有侧重,但是在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仍然缺乏理论和实践论证。
国内众多专家学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不仅使城市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还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机遇,谋求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成为了当前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中之重。
研究概况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人类社会以自身为中心,认为环境可以理解为人类生活的外在载体或围绕着人类的外部世界。用科学术语表述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是人类的环境。人类环境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又称为地理环境,即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岩石等;社会环境则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断提高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人工环境,如城市、乡村、工矿区等。
生态环境最早组合为一个词需要追溯到1982年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由黄秉维院士提出的概念,最后形成了宪法第二十六条: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由于当时的宪法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没有对名词做出解释,所以对其涵义一直争论至今。
如钱正英院士(2005)转述黄秉维院士后来的看法,认为生态环境中环境污染和其他的环境问题都应该包括在内,不应该分开。杨士弘(2003)认为生态环境是指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或与生物体进行物质能量流动众多因素的集合。马世骏、陈德辉(1995,2000)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提出,生态环境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生态系统各要素的综合,以及主体对象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王孟本、邬江(2003,2005)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王如松(2005)认为,生态环境是人类及万物生灵得以生存、发展、繁衍、进化的必要条件。以上观点都在一定层面上认同生态环境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它不是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加和而是融合。
陈百明(2012)根据对宪法第二十六条中关于生态环境涵义的解读,以及这些年来使用生态表征人类追求的理想状态,经常被作为褒义形容词的实际情况,将生态环境定义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重大问题的、较符合人类理念的环境,或者说是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观点综述
从环境到智慧城市的不同阐述中,有其共性,论述如下:其一,各种学术观点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来谋求对概念的阐述和解析。其二,各种学术观点基于对追求人类理想状态的层面,对相关理念进行了解析。其三,各种学术观点都是基于一定的时空范围和相应的科技水平对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其四,各种学术观点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本。
不同之处在于:一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同时期的不同学者们对概念中包含的技术应用侧重点不同;二是不同的概念在应用上形成了从模糊到具体,再到更具体的层面。
智慧生态环境的内涵与外延
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智慧生态环境应该定义为,不包括污染和其他重大问题的,以人类与环境关系为主导的,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对生态系统各要素做出智能的响应,且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近10多年来,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由城市发展而导致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世界银行指出,环境危机每年会消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2%,这其中绝大部分环境损耗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所致。
智慧生态环境的外延,从空间范围上来说,智慧生态环境必须依托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阐述才更有意义,且这些空间范围必须抓住具体的空间范畴来进行针对性研究,可以具体到一个国家,也可以细小到一个城镇、乡村等。从时间范围上来说,智慧生态环境不能不顾地区发展的实情,盲目的以环保为中心,摒弃经济发展;反过来发展也不成立,必须结合某个空间范围具体实践阶段,以区域内大多数人追求的理想状态为目标,有条不紊的开展相应的工作。从技术范围上来说,智慧生态环境必须正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主导,重点在于增强生态环境各要素的智能响应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弹性自调节功能。
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环境构成
(一)城市生态环境构成
生态环境要素是基于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的要素。可以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两大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土地、矿物、海洋、河流、阳光、大气、水分等天然物质要素,以及地面、地下的各种建筑物和相关设施等人工物质要素。
杨上弘(2003)等认为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以人为主体的环境系统,那么,城市生态环境可以根据人类活动的参与程度分为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相关分类表如表1所示。
(二)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环境构成
基于生态环境概念发展起来的智慧生态环境,不仅需要继承生态环境的特性,同时也需要结合智慧生态环境的内涵,加入自己独特的要素,从而形成智慧生态环境的构成体系。
从图1可以看出,智慧生态环境要素构成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类、智慧信息技术等四大类要素组成,参考表1的具体分类,每个大类要素又可以细分成众多小类要素。
对比表1所示,可以认为社会环境对于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的概述更适合课题的研究,因此,后续研究以社会环境来替换对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的描述。
智慧城市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针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在内的各种信息需求,提供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的信息服务,智能化信息服务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从信息的特性来看,围绕着智慧城市的建设,由各种智慧信息技术挖掘的信息,靠着信息的作用机理,又形成了一个围绕着人类作用的环境,可以称之为虚拟空间,该空间充斥着智慧生态环境方方面面的信息流。
国内专家学者认为,“智慧城市”可以应对城市不断增长、资源日益短缺的内在需求。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们普遍认为,保护生态减少污染,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家都应该成为生态环保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人深受环境的影响,抛开环境论述人类的作用,意义和效用不大,必须强化环境的建设作用,进而通过环境影响人,在彼此的互动交互中,将智慧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到底。
结合上述论述,基于与人类互动的密切程度,可以将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环境构成具体分成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和虚拟空间环境等三大类,如图2所示。
智慧生态环境三大构成环境作用机理分析
生态环境的系统性,决定了研究的复杂性。因此,必须对智慧生态环境的三大构成环境进行分析,搞清楚彼此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而在后续建设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利用新一代智慧信息技术,给智慧生态环境建设带来智能响应,方便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和执政理念,进而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加快实施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的步伐,对于浙江宁波智慧生态环境建设而言,同样适用。
(一)三大环境围绕着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是虚拟空间环境,接下来是社会环境,最后是自然环境。人类是一个大的概念,包含多种分类。从代表者和被代表者的角度出发,课题组将人类分为政府和居民两类。作为居民代表者的政府,根据居民反映的需求,加上自己的意志,对自然环境进行了过度索取。作为生产和生活直接承受者的居民本身,在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忘记了节能环保式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遭受自然环境报复时,只能将满腔怒火倾泻到政府身上。作为代表者的政府,“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形成了自己根深蒂固的执政思维,如何做到既能发展经济,又能克服自然环境的保护成为了政府迫切需要改善的执政问题。
“适者生存”这一理念早已耳熟能详,人类在满足自己需求的过程中,不断的挑战自然环境的极限,人类早已将“适者生存”抛之脑后,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自然,使之符合自己的意愿。按照趋利避害的观念,人类通过社会环境的改造,直接施加于自然环境,进而获得自己在物质和精神财富上的满足,丝毫不顾及或者说,一点也不愿意去考虑自然环境的弹性自调节能力。
因此,如何做到平衡人类需求,成为了保护宁波生态环境的根本。平衡不意味着压抑人类追求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需求,而是如何做到改变人类只知向自然环境索取,不懂保护自然环境的观念。
(二)虚拟空间环境影响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知
如图2所示,从平面上来看,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反馈的信息要想被人类彻底感知,必须通过虚拟空间环境进行交互。从立体上来看,虚拟空间环境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作用,具有一种次序的效果,即虚拟空间环境依赖于社会环境反馈,而社会环境依赖于自然环境反馈,通过层层过滤,最后汇集形成虚拟空间环境信息。
从动态效果上来看,要想实现人类彻底的认知生态环境,必须对生态环境的各个环境构成进行全面覆盖。这就意味着,环绕人类周围的虚拟空间环境必须覆盖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即人类必须借助更先进的智慧信息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感知,进而在获悉全面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快速、及时、准确的反映,保护好自身所处的生态环境。
利用智慧信息技术监控和改造生态环境,可以很好的使相关利益方,及时的溯本追源,查询导致环境破坏的责任方。从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反馈功能来看,这样的技术结合只能是一种事后追查,只能使人类陷入被动的反应状态。可以借助智慧技术对社会环境的主动深入,尤其是对造成自然环境可能恶化的重点要素,如城市化、乡镇、产业、社区等风险点进行主动探查,可以在事前获悉自然环境有可能破坏的原因,及时的追踪处理,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保护自然环境的弹性自调节功能。
根据智慧生态环境建设的研究内容,浙江宁波在建设自身的智慧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正视智慧技术有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负效应。即借助科技的力量,在物质和能量方面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索取,造成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因此,浙江宁波在建设智慧生态环境过程中,必须清晰的知晓,使用智慧信息技术对自然环境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对社会环境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对虚拟空间环境作用的目的是什么?当目的明确之后,人类才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得更好。
(三)社会环境借助城市化、产业化的力量直接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从逻辑上来分析,社会环境基于自然环境之上,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工环境。人类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借助于自身依赖的社会环境来实现,而社会环境则又向自然环境进行了索取或过度破坏。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社会环境成为了“因”一环,而自然环境成为了“果”一环。智慧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相关方应该把侧重点放在改善社会环境上,而不是放在改善自然环境层面上。
作为生态环境构成要素之一的社会环境,包括了城市、乡镇和产业。浙江宁波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原来浙江宁波占地范围较小,到如今,已经包含了北仑区、江北区、江东区、鄞州区、镇海区、慈溪市、奉化市、海曙区、宁海县、象山县、余姚市等11个区县市。随着城市都市圈建设的兴起,可以预期的是,浙江宁波的城市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在这一过程中,原来的城乡之分逐步被打破,重新被整合。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城市面积范围扩大、原有自然景观被人工改造、土地性质被改变等,浙江宁波一系列的自然环境随之发生变化。
产业的发展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推动起来的,浙江宁波的产业发展布局,从原有的港口城市到港航物流集散中心、临港大工业,再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等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浙江宁波自然环境的变化。作为物质和能量需求大户的产业,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环境压力。
浙江宁波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发展对宁波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其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共性是,二者都压缩了浙江宁波自然环境的空间,对自然环境都带来一定的破坏作用。不同之处在于,城市化进程对自然环境改善的要求比产业对自然环境改善的要求更大,城市化进程不仅承担着生产区域对自然环境的索取,更承载着生活区域对自然环境的索取。二者的交织效果叠加,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建设浙江宁波智慧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必须对城市化和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清晰界定,避免为了发展而发展,进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更多破坏。
(四)自然环境仰赖于社会环境的停止扩张而维持自身脆弱的平衡
从静止的观点来看,如果把自然环境比作一个边界,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的不断扩张,破坏程度直至与自然环境重合,进而自然环境完全变成社会环境,人类失去自然环境的保护,成为发展与生态失衡的受害者。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满,体现在执政部门获悉的突出环境问题投诉上,对于生态环境而言,这些突出问题恰恰构成了宁波智慧生态环境的环境因子构成。建设智慧生态环境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自然环境而人为盲目的建设,而是为了更好的获悉造成已知自然环境因子失衡的原因,通过相关智慧技术获取的信息流的传递,使相关利益方及时获取预警信息,采取必要的手段,及时改善宁波自然环境中处于失衡状态的环境因子的弹性自调节功能,在人类的帮助下,使自然环境能够回归自然,从而按照自身的运作规律进行弹性自调节,给人类以青天绿水的回报。
人类之所以无视自然环境的报复,推动社会环境对自然环境的不断侵蚀,根本原因在于人类通过虚拟空间环境获得的信息认知度不足,对社会环境是否能够满足自身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能力的判断力不够,进而推动了社会环境的不断扩张。当招致自然环境的报复时,人类依托有限的信息资源,又开始了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口号之称的行动,加速了社会环境掠夺自然环境的边界。
对于浙江宁波建设智慧生态环境而言,必须借助新一代智慧信息技术,通过虚拟空间环境的信息流,获悉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方面足够决策的信息,借助科技的力量,提升社会环境系统中各构成要素效率的提升,进而促使更多的社会环境资源让位于自然环境,加大自然环境的生存空间,保护自然环境的弹性自调节功能。从而使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能够有各自的独立空间,相互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钱正英.建议逐步改正“生态环境建设”一词的提法[J].科技术语研究,2005(7)
2.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科学出版社,2003
3.马世骏.马世骏文集[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4.陈德辉等.从生态系统理论探析生态环境的内涵[J].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2)
5.王孟本.生态环境概念的起源与内涵[J].生态学报,2003,23(9)
6.邬江.探讨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的内涵[J].科技术语研究,2005,7(2)
自然环境概念范文2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理念;实现途径
引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但是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导致了很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的客观背景下,人们应充分认识生态理念对环境的重要性,寻求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将生态理念融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有效减轻环境破坏的状况,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生态理念概述
环境艺术设计将环境、艺术与设计三个概念结合在一起的整体概念,这三者既是独立的概念,又相互产生联系。因此,要整体把握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需要分别了解环境、艺术与设计三个的概念。首先,环境。环境是我们日常中经常使用到的一个词,它不仅有客观存在的空气、水以及土壤等自然因素,还有一些无形的准则、制度以及理念等非自然的因素,因此,环境是一个范围非常大的范畴和概念,世界万物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但环境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主体和内容。其次,环境艺术。是将环境视作一种自然于艺术的结合,通过对环境的改造让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最后,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考虑各种因素,比如环境中的光、力度等,对环境进行一定程度的开发与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是从环境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出发,强调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该贯彻生态理念。
二、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的重要意义
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不仅能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更是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状态,更影响着我们的生存质量。自然环境作为一种资源,虽然有着可再生的特点,但自然循环系统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造成严重后果。随着人们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现如今已经产生生诸如温室效应、雾霾等一系列恶劣后果。生态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并不破坏自然环境的重要方法。在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中一定要利用好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使生产生活能够和自然环境和谐并存发展,在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保护周围的环境。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实现途径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具体实践的指导原则
首先就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有效地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去,以此来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其次,在将生态理念贯彻到环境艺术设计中时,要同时兼顾艺术设计和艺术参与两个方面,使得设计出的环境设计产品既有艺术美感,同时又可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再次,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对已有的环境景观最大化地进行复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并且加大资源回收的力度,对资源进行循环使用;最后,就是要遵循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人工干预,尽可能地保持原有自然环境的风貌,为生物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保障。
(二)、开发污染系数低的能源
积极开发污染系数较低的能源,以便将其利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去。具体来讲,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以能源无污染为研发的最终目标,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去开发污染系数较低的能源,保证环境艺术设计能源的无污染性;其二,鼓励能源开发创新,强化创新力度,使得科技材料能够切实的被运用进去,使得能源污染降低到最小;其三,对于在能源开发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学者和专家,给予其相应的荣誉和奖励,以便营造良好的能源开发学术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
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也就是说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因此,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多样化的需求,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结果可以提供给人们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环境不仅要具有观赏价值,充分赋予环境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最重要的还要健康安全,因此,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美感、经济、构造、技术和功能等多个方面。经过设计之后的环境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还应符合自然、环保的生态理念。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标准要在满足人类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应充分体贴、关注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四)、合理配置自然资源
在生态系统中,绿地、水系等自然资源是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它们进行合理的配置有利于形成高价值的生态景观。所以,设计者要保证室外绿地的面积,确保其规模能满足生态系统长远发展的需求。例如,在户外房屋建筑的边角地带可以设计多块可供居民游玩活动的绿地,以使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进而改善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同时也给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又如,针对湖水河流等区域,设计者可以利用水陆两生植物、沙滩和山石来组成较为完整的水体结构,拉近人们与生态环境的距离,以满足人们享受乡野湖川美丽风光的渴望。
(五)、天然材料的应用
合理地应用天然材料是生态理念在现代环境设计艺术当中充分运用的具体体现,这对设计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各种天然材料的功能和特性,才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加工和制作。例如,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师对园林艺术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各种树木的特性,使所种植的树木既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又能够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要能够充分了解树木的习性,了解树木在当地环境中是否能够生存。天然材料的有效应用,有助于资源的节约,能够更好地体现生态理念。
结束语
当代社会,环保问题、生态问题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在内的多个领域内也都得到了广泛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更加广泛地运用天然材料,不断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来实现对生态理念的运用和呈现。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融合了生态理念的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更加契合时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冯涛.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吉祥文化及其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 周长积, 周雅, 傅娜. 我国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6):603-606.
自然环境概念范文3
论文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环境保护;自然环境
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建造绿色家园”的呼声日益高涨,对“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展开。“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概念在建筑行业成为了一种时尚,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人类理智和文明的升华。它要求当代人类重归自然的怀抱。返回生物圈中生生不息的有机联系中。建立起一种人类、自然和人工环境相融合的绿色文明。
l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在人类建造过程中,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人类为了达到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自然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然而。光有索取而没有回报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人类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
绿色建筑实际上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条件并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宜憩舒适的环境.同时又要严格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占有。确保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不但要反映在建筑设计和建造时所采用的合适方法及因地制宜的材料上.而且更为体现在它对资源的消耗利用程度和回报自然程度状态上。由此看来.可以这样说: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在使用中对精神层面的重要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全方位的关心使用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
2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深刻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望无际的森林被蚕食和毁灭.沙漠化风暴席卷了广阔的绿野,生物物种的生命力在人类前进的步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城市中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
建筑师们跳出曾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虽然这一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只限于纸上谈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建筑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绿色建筑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对于这些问题给予回答.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的最大意义所在。
3绿色建筑的价值观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事实上正是基于建筑领域中绿色人本主义价值的觉醒。然而从觉醒到占据主流的地位.这种价值观的确立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因此绿色人本主义只能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存在的动力。而在现阶段.在工业、后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论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不能仅仅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经济杠杆此时此刻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绿色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理由就是对运营费用的节省。一次性投资的回报将是长期的。积累的结果必将远远大于对初次投资成本的节约。这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理由。这显然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思想。事实上也正是目前支持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的主要经济动力。然而。无论是“长期回报”还是“绿色成本’当前来看都是虚无缥缈的。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任何形式和远期平衡表或是成本核算评价与初期投资与直接利润相比.恐怕都是不足以使人为之心动的.更不用说考虑到远期的各种变故或是灾难。考虑到长期回报是否还能落入投资者的腰包。这也正是为何“绿色建筑”在实践的道路上如此举步艰难的原因之一。
为此。国家对于建材选择每平方米所耗标准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规定乃至立法.对可持续技术的研究.对新的洁净高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方面增加投入的力度。都将成为推进绿色建筑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4绿色建筑在设计中的体现
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衡量标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但其基本原则不会改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省能源、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对使用者生活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考虑。
(3)对于沟通人类与自然环境创造条件。
(4)面向未来发展要有足够的发展弹性空间。
4.1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尊重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但要有满腔创作激情,而且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
(1)对建筑场地的充分考虑,其内容有:建筑物的朝向、方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植被的关注。
(2)对节省能源的考虑: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对自然界造成的主要间接危害之一。如何尽可能多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
(3)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地源热泵)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温湿度的控制等。
(4)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
(5)尽可能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
4.2对使用者给予更多的关照
作为人类每曰起居、生活、办公的微观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质量。绿色建筑在注重环保的同时还应给使用者以足够的关注,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宜人的温度湿度环境.在尽量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甚至提高其舒适性。
(2)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和谐、宜人的居住工作环境。
(3)良好的照明系统、合理的房间进深、宜人的光环境。
(4)合理的空间布局、宜人的空间环境。
(5)对不同使用者的全方位考虑。包括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关心。
(6)提高安全性,增强防灾能力。
(7)完善的通讯系统。让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与外界沟通。
4.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该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绿色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里建筑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空气来自树林与花园而非风扇与风机盘管:光线来自天空的太阳而非从各种发光顶棚与荧光灯管中洒落;人们耳边萦绕不绝的是鸟儿的啼鸣与泉水的流淌.而不是镇流器与各种马达的轰鸣。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与工作,更加舒适,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对于自然元素的引入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是绿色建筑追求的另一个主要目标。它的原则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建筑物内外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
(2)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
(3)建立水循环系统,尽可能将水引入~些容易让人疲劳的环境中。
(4)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净化小环境,改善小气候。
(5)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
4.4具有足够的弹性空间来满足未来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可持续的概念是一种动态的思想.体现在绿色建筑中就是建筑应具有足够的弹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这就体现在对建筑的结构、设备等灵活性的要求上。
(1)楼体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地板对承重的预考虑以及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
(2)预留的管道空间.包括给水、排水、强电、弱电、采暖、通风的发展空间。
(3)依据上述绿色建筑在设计中所体现的四条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建筑科学技术发展现状,绿色建筑的切入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方案设计的构思:
①处理好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充分考虑建筑的朝向以及地形地貌的特点.给自然环境予。
②为建筑内工作的人员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在建筑项层设计屋顶花园。其他工作层的共享空间集中设置阳光室并引入植被.建立高品质的绿色工作环境以及立体多层次的绿化系统。
③为了减少对能源的浪费与消耗,而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顶层设置太阳能吸收板。实现太阳能庭院灯及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墙面在符合规范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扩大窗面积,建立良好的建筑内外采光系统。
④最大限度控制水资源的消耗,在建筑内部设置中水设施,对各类废水进行处理,处理之后的中水用于冲厕和绿化灌溉;在建筑外部铺设透水性强的广场砖。同时对雨水进行有组织收集。
⑤利用自然冷源(地球)设置地源热泵,在大片的绿地中打百米管井.建立冷源场地.为建筑夏季提供冷源。
⑥建筑内部设置冰蓄冷系统,用电削峰填谷减少电网负荷和装机容量。
⑦采用高性能的保温材料,以及低辐射的玻璃进行外墙维护。
自然环境概念范文4
摘要:认知语言学学者认为隐喻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而非单纯的点缀语言的手段。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依据,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发现,词人李清照在表达“相思之愁”这一感情时,基于心理相似性而产生了“‘愁’是自然环境”这一概念隐喻,基于物理相似性又激发了“词人是花”这一概念隐喻。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情感隐喻;李清照
1、前言
情感是一种抽象的事物,作者或说话者在表达时为了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经常把它隐喻化,如,吓破了胆等。因此,要系统地研究情感的概念组织,从隐喻视角来研究关于情感隐喻必不可少。国内已有多位学者进行了研究,如周红(2001)、文旭(2004)、谭业升(2006)、陈家旭(2007)、罗玉枝(2008)、吕英莉(2008)等。也有学者作了关于李清照词隐喻机制的研究,但目前对李清照“愁”的研究还不系统,本文在参照傅德岷和卢晋主编的《唐诗宋词鉴赏辞典》选录的李清照十二首词的基础上,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尝试构建李清照词中“愁”隐喻概念化的组织系统。
2、隐喻
2.1认知隐喻观。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仅局限于语言层面,认为字面语言才是真实的,首要的,比喻性语言则是派生的,次要的;隐喻不过是添加在语言上的装饰,一种“附属物”(周红,2000),认知语言学学者认为人的思维是隐喻的。隐喻不单纯是词或语言表达式的问题,而是一个概念问题,即用一个概念去思考另一个概念的问题,隐喻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单向映射。
隐喻是基于两个域之间的相似性,包括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物理相似性可以是在形状上、外表上或功能上的相似;心理相似性是指由于文化、传说或其他心理因素使得说话人与听话人认为某些事物之间存在着某方面的相似。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相似性是认知主体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的共同特征或关系”(文旭,2004)。
2.2情感隐喻。基于身体构造和经验的相似性,人类在情感表达上共享着很多概念隐喻,如,(1)情感是物体。如,他们非常珍惜他们之间的友情。(2)情感是的液体。如,他心潮澎湃。(3)感情的主体是易碎的物体。如,她心碎了。“(4)情绪稳定是平衡。如,他心里不平衡。(5)心情的稳定是与地面的接触。如,她心神飘忽不定。(6)情感接近是身体上的接近。如,母亲去世的消息对他打击很大”(谭业升,2006)(1)“情感是物体”是最抽象的隐喻,(2)到(6)都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日常对话中这些情感隐喻俯拾皆是,人们在使用时甚至察觉不到它们是隐喻,这类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称为常规隐喻;另外一种隐喻是新奇隐喻,多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但两者之间的界线并不明显,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新奇隐喻被公众接受后会逐渐转化为常规隐喻。
由于人类体验的相似性,英汉两种语言对愁或悲伤的表达,也存在很多共同的有关愁的概念隐喻。如(7)“SADNESS IS DOWN如,这几天他情绪很低落。(8)SADNESS IS DARK如,She is in dark mood.”(罗玉枝,2008)(7)体现了方位隐喻,方位隐喻是指同一个概念系统内部参照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中心边缘之类的空间方位组织起来的。方位性情感隐喻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源自人类身体对基本空间方位的体验,如,人在愁闷时会提不起精神来的生理体验。这些方位喻词常用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喜悦”为“上”,反之为“下”。
由于文化模式的差异,英汉语在一些表愁或悲伤的概念隐喻中也存在差异:“在汉语中,我们有SADNESS IS PAIN IN HEART这个概念隐喻来表示悲伤。如:他听到这不幸的消息后心如刀割。”(罗玉枝,2008)在英语中用心里的疼痛映射心情低落的现象却不多见;但由于特定的文化模式,英语中“愁闷是蓝色”却是汉语中所缺失的隐喻现象;相对于英语来说,汉语中更多的用人体的具体器官表达愁闷悲伤,如:“她的心都碎了”(罗玉枝,2008)。
3、李清照词中关于“愁”的隐喻
根据Firth对“语境”概念的分类,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内部,言语语境,即一个结构各个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和一个系统内单位之间的聚合关系;另一种语境来自语言外部,情景语境。在诗词中,词人将自身独特的感觉和意义相融合,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构建一个语境,即理解诗词中隐喻的言语语境。李清照的生平也为我们分析理解其词中的“愁”提供了情景语境。对“愁”的表达,既有上文提到中的常规隐喻,又有基于中华文化模式和表达需求而产生的新奇隐喻。
4、李清照关于相思之愁的概念隐喻
4.1自然环境映射“愁”――基于心理相似。基于心理相似,李清照借用对环境的感受的描述,从始源域映射目标域,用可感知的自然环境作更抽象的“愁”的语言外衣。如始源域:自然环境(温度低季末;花落黑暗;萧条风雨;水)映射李清照词中的目标域:相思之愁(心冷,凄凉;青春流逝;孤独)。词人不着一个“愁”字,却将“愁”的情感氛围营造出来。由于中国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常寓情于景,也易于读者理解,可以归入常规隐喻的范畴。本文从傅德岷和卢晋主编的《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中摘录了李清照婚后表达相思之愁的词句,下面摘抄的句子具体呈现了“相思之愁是自然环境”这一概念隐喻:“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香冷金猊”(《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红藕香残绿簟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剪梅・红藕香残绿簟秋》);“萧条庭院”“被冷香消新梦觉”“又斜风细雨”“楼上几日春寒”(《念奴娇・萧条庭院》);“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点绛唇・寂寞深闺》)。词人借助夜的凉、炉的冷、花的谢、水的逝、春的亡等使人产生凄凉之感,既提供了凄楚的氛围,又基于相似的心理感受,用环境映射自己“愁”的情感。
4.2用“花”映射“词人”―基于物理相似。基于“感情的主体是易碎的物体”这一常规隐喻,词人李清照借用花的状态写人的境况,从而隐喻“愁”的情感。花在李照词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傅德岷和卢晋主编的《唐诗宋词鉴赏》中,所收的十二首李清照的词中有九首词中写到了花。由于花和人有物理相似性:词人从始源域花(发芽、成长、绽放、凋谢、纤瘦、枯死):映射到目标域词人(出生、成长、青年、衰老、消瘦、死亡),如:“几点催花雨”(《点绛唇・寂寞深闺》);“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红藕香残绿簟秋”(《一剪梅・红藕香残绿簟秋》)。
从第一句和第三句可以看出,词人在借用凋落的花来表达相思之愁的词时,借写的瘦弱外形喻指词人自己因思念丈夫而日渐消瘦。在中华文化中,花是作者们常用到的意向,一些花类也被赋予了独特的品质,如梅花有坚贞不屈的品质,这种人赋予给它们的特征反过来又可以指人的特征,这叫做“深源认知机制,即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在中华文化模式中既有清高的品质,又有孤独无助的特点,但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
结束语
认知语言学学者认为隐喻的产生是建立在心理相似性和物理相似性的基础之上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以认知隐喻观为理论支撑研究李清照“愁”的隐喻,我们发现词人李清照在表达“相思之愁”这一感情时基于心理相似产生了“‘愁’是自然环境”这一概念隐喻,基于物理相似性激发了“词人是花”这一概念隐喻。(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参考文献:
[1] 陈家旭.英汉语“喜悦”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
[2] 傅德岷,卢晋主编.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6.
[3] 罗玉枝.文化模式与英汉情感隐喻差异[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
[4] 谭业升,沈少剑.英汉情感隐喻系统与对比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
自然环境概念范文5
关键词:山地酒店、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山地酒店建筑的概念
山地建筑的特点是依山而建时,建筑由于受到地形的高差的限制较难串联在一起。即使通过连廊连接各个建筑,有的地方由于高差较大做室外台阶才能连接起来,但是这样因为客户走的路程不是平地,使用很不方便。针对酒店建筑尽量集中布置,而山地建筑单体间的联系通常较为独立。因此,山地酒店是“山地建筑+酒店建筑”的模式,既要满足酒店的功能要求,又要符合山地建筑的建筑形式。山地酒店的设计需解决这样的一个矛盾,使山地建筑成为酒店产品的一个理想的场所。
山地酒店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山地地形的特殊性,山地酒店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会与一般建筑有所不同,种种因素导致了山地酒店建设会存在一定问题。下面就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设计施工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阐述分析。
注意酒店选址和布局
山地酒店的选址应不改变基地的环境条件,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因素,顺应地形地貌,寻求有利的局部特定气候。
大多数的建筑师都对酒店建筑进行布局时都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比如清楚建筑布局不仅仅是简单的平面堆放,而是要注意各建筑之间,以及建筑和山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很多山地酒店展示的轮廓是多重叠加的,那就需要注意建筑轮廓与山脊的相生关系。对于人的视觉感受来说,对于山地酒店的整体协调性,往往是人对该酒店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山地酒店进行设计时,必须做到让每层建筑轮廓之间有序有层次,同时实现酒店底座和轮廓之间有互动关系,使之能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山地酒店的布局,可围绕山体这一背景,设计酒店的各个建筑呈现出一定的散点方式来与整个山体呼应,同时考虑酒店整体设计与山体间是否具有视觉协调性。
考虑因地制宜、节约土地
建筑的规划及设计应以因地制宜、节约土地为最基本的理念。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已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可随意浪费。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山地酒店时,应时刻注意以因地制宜、节约土地,特别是节约耕地。这就要求在设计山地酒店时,尽量使酒店的建筑外形能够傍山而建,巧妙利用地貌,避免大范围的挖方和填土;同时由于山地酒店设计和山地实际的地形有必然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区域内山地的坡度、山位等因素,才能保障山地酒店设计的集约性。
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保护自然环境”己成为当今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设计建筑时应注意尽可能利用建筑所处的地形地貌并与原有自然环境其相契合,以尽量不破坏原有山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建筑总是要坐落于特定自然环境之中,且受到这一环境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建筑的空间、形体和风格。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设计建筑实际上就是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反过来说,建筑创作又应体现为建筑与其所处环境共生共融、和谐共处,建筑成为新的环境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一个建筑作品的成败,往往最终取决于建筑师的环境意识和对建筑周围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建筑的设计应注重生态发展,始终将尊重当地自然生态作为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其顺应自然环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力求对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是建筑活动应对自然环境的协调适应。
结合当地地域文化
山地酒店的建设应以适应当地的文化传承为理念,结合当地地域文化进行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建筑在历史上有不少,且无论是的影响还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由地域文化对山地建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进行山地酒店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设计符合当地人文脉络的山地酒店,才能真正实现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的和谐,同时也能与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相统一。
采用合适的建筑技术
山地酒店时采用合适的建筑技术,并将其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是每个建筑师在山地酒店设计中的追求。对于山地酒店而言,由于山地地形的特殊性,对建筑技术的依赖性较一般平地酒店更加明显。比如在山地酒店的交通系统,为了适应山地地形的起伏多变,常常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交通技术(如设置架桥、隧道、倾斜电梯等),而这些交通系统既是酒店的交通设施,又是酒店建筑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构成了建筑群体空间的骨架。同时,山地地表也成了山地酒店的背景的组成部分,山地的绿化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山地酒店的景观效果。
另一方面,山地酒店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其难度也远超出一般平地酒店。一般的酒店设计中,建筑技术问题通常都由相关专业人员完成,建筑师关心甚少,因而可能会导致酒店设计的整体性欠佳。例如,山地的挡土墙既是建筑立面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是边坡处理稳定技术的具体体现,并在一定情况下能充当空间围合物的角色。挡土墙对于山地酒店的立面造型与空间形态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建筑师在酒店设计初期就做好规划,使酒店从宏观的构思到细部的技术能融为一体。
既有山地酒店实例研究,。德庆盘龙峡天堂度假区
盘龙峡天堂度假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的盘龙峡生态旅游区,坐落于肇庆盘龙峡谷2000万平方米被群山环抱的原始森林中,是南中国罕有的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生态度假区。
(1)规划理念
该项目在整体规划上可分为入口接待大楼,生态餐厅,不同主题的度假别墅群及水上娱乐设施。以科学、优化、改造的理念,将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尽量减少建筑的体量感和施工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营造一处远离城市喧嚣,让人静心享受鸟语花香的“桃源般梦幻乐土”。
(2)建筑设计
该项目的度假区主要包括:由原有建筑改造的设有中大型会议室的四层酒店,用以接待团体游客;高低错落、倚山而建的别墅群,使游客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山中美景;利用木屋形态上的可变性和运送以及建造方便等特点,建造形态不一的木屋群,隐藏在这片茂密的森林中。为了使游客更亲近大自然,在房间的设计上增加了大小不一的露台,将大自然的林木直接作为景观。
现代山地酒店设计要点小结
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到景观设计、建筑技术等方面,山地酒店建设应满足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使得山地酒店能够有独特而又舒展的建筑形象,融入到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中,营造出自然融洽的氛围。
(1)布局合理性。山地酒店设计要围绕山体这一特殊背景,布局酒店的各个建筑呈现出一定的形式来与整个山体呼应。
自然环境概念范文6
摘要: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它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减少能耗。本文对绿色建筑的概念、意义与价值观进行了阐述,对建筑设计中如何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建筑物内外的自然采光系统、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从供暖、供冷的热源、输送渠道及实现方式来节约能源,建立水循环系统等环保节能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环境保护;自然环境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在人类建造过程中,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人类为了达到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自然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然而,光有索取而没有回报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人类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矛盾,己成为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 绿色建筑实际上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条件并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宜憩舒适的环境,同时又要严格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占有。确保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不但要反映在建筑设计和建造时所采用的合适方法及因地制宜的材料上,而且更为体现在它对资源的消耗利用程度和回报自然程度状态上。由此看来,可以这样说: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在使用中对精神层面的重要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全方位的关心使用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 二、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深刻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望无际的森林被蚕食和毁灭,沙漠化风暴席卷了广阔的绿野,生物物种的生命力在人类前进的步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城市中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 建筑师们跳出曾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虽然这一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只限于纸上谈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建筑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绿色建筑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对子这些问题给予回答,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的最大意义所在。 三、绿色建筑的价值观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事实上正是基于建筑领域中绿色人本主义价值的觉醒。然而从觉醒到占据主流的地位,这种价值观的确立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因此绿色人本主义只能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存在的动力,而在现阶段,在工业、后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论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不能仅仅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经济杠杆此时此刻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绿色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理由就是对运营费用的节省。一次性投资的回报将是长期的。积累的结果必将远远大于对初次投资成本的节约。这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理由。这显然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思想,事实上也正是目前支持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的主要经济动力。然而,无论是“长期回报”还是“绿色成本”在当前来看都是虚无缥缈的。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任何形式和远期平衡表或是成本核算评价与初期投资与直接利润相比,恐怕都是不足以使人为之心动的、更不用说考虑到远期的各种变故或是灾难。考虑到长期回报是否还能落入投资者的腰包。这也正是为何‘绿色建筑’在实践的道路上如此举步艰难的原因之一。 为此,国家对于建材选择,每平方米所耗标准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规定乃至立法,对可持续技术的研究,对新的洁净高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方面增加投入的力度,都将成为推进绿色建筑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绿色建筑在设计中的体现 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衡量标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但其基本原则不会改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省能源、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 对使用者生活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考虑。 3对于沟通人类与自然环境创造条件。 4面向未来发展要有足够的发展弹性空间。 4.1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尊重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但要有满腔创作激情,而且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 (1)对建筑场地的充分考虑,其内容有:建筑物的朝向、方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植被的关注。 (2)对节省能源的考虑: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对自然界造成的主要间接危害之一,如何尽可能多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 (3)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地源热泵)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温湿度的控制等。 (4)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 (5)尽可能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 4.2对使用者给予更多的关照 作为人类每日起居、生活、办公的微观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质量。绿色建筑在注重环保的同时还应给使用者以足够的关注,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宜人的温度、湿度环境,在尽量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甚至提高其舒适性。 (2)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和谐、宜人的居住工作环境 (3)良好的照明系统、合理的房间进深、宜人的光环境。 (4)合理的空间布局、宜人的空间环境。 (5)对不同使用者的全方位考虑,包括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关心。 (6)提高安全性,增强防灾能力。 (7)完善的通讯系统,让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与外界沟通。 4.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应该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绿色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里建筑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空气来自树林与花园而非风扇与风机盘管;光线来自天空的太阳而非从各种发光顶棚与荧光灯管中洒落;人们耳边萦绕不绝的是鸟儿的啼鸣与泉水的流淌,而不是镇流器与各种马达的轰鸣。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建筑中生活与工作,更加舒适,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对于自然元素的引入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是绿色建筑追求的另一个主要目标。它的原则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建立建筑物内外高品质的自然采光系统。 (2)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 (3)建立水循环系统,尽可能将水引入一些容易让人疲劳的环境中。 (4)建立立体的多层次绿化系统,净化小环境,改善小气候。 (5)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使用者能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
(6)为了减少对能源的浪费与消耗,而利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顶层设置太阳能吸收板,实现太阳能庭院灯及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墙面在符合规范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扩大窗面积,建立良好的建筑内外采光系统。 (7)最大限度控制水资源的消耗,在建筑内部设置中水设施,对各类废水进行处理,处理之后的中水用于冲厕和绿化灌溉;在建筑外部铺设透水性强的广场砖,同时对雨水进行有组织收集。 (8)利用自然冷源(地球)设置地源热泵,在大片的绿地中打百米管井,建立冷源场地,为大厦夏季提供冷源。 五、结论 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探索、研究和尝试,这一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绿色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绿色建筑必将以自身的独特风格、千姿百态的建筑形态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