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体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管理体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管理体系

生产管理体系范文1

【关键词】机修钳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0.前言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每个企业有责任有义务去保护劳动者们的自身安全与健康问题,企业的负责人也要对安全生产问题倍加重视。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一般包括四个程序,这也是保证企业顺利经营的关键环节,当然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要与时俱进的,是要不断的更新与完善。本研究以机修钳工为例,介绍我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现状与体系完善。

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安全生产的管理方法,这种方法是要企业结合自身的情况不断去改变的,更是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与相关的负责人员针对企业自身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一种方法模式,在不同的时期,同一企业内部可能会有着不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因为它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是要不断的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改良创新的,否则,管理体系便会跟不上企业技术整体的革新,这会导致企业内部生产的不协调,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目前我国的企业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是专业人员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具有多样性与较强的执行性,并且体系会随着时间不断地完善更新。

为了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本研究以机修钳工为例分析了我国的机修钳工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它主要分为四个管理程序,以此来保障安全的生产运营。四大程序主要内容为:(1)安全生产管理的总则与目标;(2)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文件与制度;(3)安全生产的工作职责与操作规范指导;(4)对生产活动中的安全记录与相关表单。企业只有不断的健全该项体系,做到有奖有罚,做好责任的准确落实制度,才能有条不紊的做好安全工作,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机修钳工的安全生产体系

2.1安全工作综述

为了改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环境与条件,保护劳动者们在运营生产中的自身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的运营生产能够良好的进行下去,同时根据有关的劳动法以及劳动保护权益的相关法令、法规规定,各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身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首先,企业必须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管理方针,并做好安全方面的预防工作,这主要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进行总体的负责,当然各级负责人也要坚持重安全的原则来进行生产工作,保证在安全的提前下进行生产,从而实现企业的生产安全与文明;其次,对于那些在安全生产或安全管理等方面有着突出贡献与成就的个人或者团体,企业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对于那些违反安全制度以及违反安全管理操作规章乃至造成安全事故的当事人或团体,管理者要给予他们严肃的处理与相应的罚款,严重触及到刑法的,要交给司法部门对其进行处理,同时企业应该成立正式的安委会,专门负责企业的生产安全工作,组织领导企业的安全方面,该组织一般由企业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共同构成,它负责的主要内容是:领导企业的安全工作,制定出合理的安全劳动保护方案,检查并监督生产,调查解决发生的安全事故等等;最后,企业下属的生产单位也要必须成立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小组,来负责对企业工人们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制定安全生产的具体管理方案与实施细则并对工人们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培训,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

2.2机修钳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中,负责人员必须要明确机修钳工安全操作规范,机修钳工也必须要掌握规定的安全操作程序,只有按照正确的规定操作,才能确保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有:(1)钳工在工作之前必须要检查自己的手用工具是否无损正常,手用工具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安全规定允许的操作进行,在使用手钻时一定要穿戴好绝缘的防护,戴好专用防护镜,注重每个操作细节;(2)在拆装机床之前,首先要了解每个机床自身的性能、功能以及机床各零件的关联性与重要性,一定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机床的拆装,在把轴类的零件插入机床进行组合时,严禁用手去引导、去探测或者将手插入孔槽内部;(3)机修钳工的工作环境要常常保持干净整洁,关键的信道不允许放置其他物品,以免妨碍正常的生产运行;(4)钳工在拆卸机床的时候应注意那些有弹性的部件,这些部件由于弹性较大,严重时会突然弹出,产生安全隐患,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钳工可以在拆卸冲压床之前放下锤头并提高注意力,这样事故的发生率会降低很多,确保人身安全;(5)钳工在拆卸机件之前,首先要拉掉电源保险的总开关,切断和电有相连的部分,在保险总开关处贴有警告标识,以免造成误开机床的事故发生,在使用各电器时要严格按照规章进行,保证使用的电器是在允许的安全电压电流下进行的,各个电器都有固定的插座街头,使用时也要保证接地装置良好,对用电方面的操作要求机修钳工给予足够的重视;(6)在进行协同的作业时钳工们必须互相密切配合,禁止自我盲目的操作行事,组员们在递接工具或者小零件时严禁相互乱扔,在拆装机床时,组员们的手脚严禁放在亦或踏在机床上的转动部位,组员们一定要相互配合,来保证工作高效率的顺利完成;(7)钳工在使用三角吊架时,一定要加以小心,用绳子固定好三脚,以免滑倒跌伤;同时,在导轨上进行拆装道、主轴箱或在箱体下面操作时,务必要将导轨上的零部件吊起垫好,以免部件坠落造成事故;(8)使用笨重、较大的机械设备或者电动设备时不要人力强行移动,要按照严格的安全生产操作规定进行作业。

2.3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其是做好机修钳工的人身安全保障工作,需要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作为依托,根据不同的安全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灵活应变,有效的解决生产安全问题。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首先要求负责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积极的参加相关的比如机修钳工方面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潜心刻苦的钻研钳工业务,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安全生产操作技术方面的规程,以及对钳工种岗位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管理者及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做到得心应手、应知应会,每个操作环节都符合正规的程序要求;再者,安全体系要落实好责任分配制度,相关部门要各尽其职,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多的配合场内其他安全工作,各个部门的责任人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分管各下属部门的具体的安全生产任务,严格遵守相关的劳动法规;最后,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并选取负责人的安全员,专管企业整体的设备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工作,也负责定期去组织召开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进行全员的安全专题讨论与安全布置工作,每位负责人以及机修钳工都要严格按照体系要求进行作业。

3.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法律责任

企业的负责人要对安全生产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认真地履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职责,企业也要把职工是否认真地履行了安全生产操作规范作为一项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那些工作失误、未能履行安全生产操作规范的负责人以及员工予以批评教育,产生严重后果的要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4.结束语

本研究以机修钳工的安全生产工作为例,介绍了我国目前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首先对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探讨了机修钳工的安全操作规程与如何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最后总结了该项体系要求当事人承担的法律责任。 [科]

【参考文献】

生产管理体系范文2

1.实行安全生产日巡检制:由专职安全员负责对全线各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纠正违章、限令整改和记录。

2.实行安全生产综合月检制:由安委会指定项目领导负责,项目安质部、工程管理部、设备物资部、综合办公室、机电部共同对项目属各施工队、施工作业区进行综合安全检查,时间为每月28日-29日。

3.实行安全生产综合考核季检制:由项目领导对各施工队进行安全生产综合考核,时间与季末一期安全月检同步。(安质部负责提供被检单位日常安全生产运行资料)

4.实行施工人员安全考核半年检制:由项目经理、总工对项目各部门、施工队主要负责人进行个人安全生产综合考评(安质部负责提供被检各人日常安全生产行为资料)

5.由机电部派专人对各施工队安全用电情况进行日常巡检,对各用电部位避雷及接地设施进行月检测,并记录。

6.由安质部负责固定检查计划以外的各项随机专项或综合检查,完成检查记录和各项上报工作。

7.由设备物资部负责每月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检测、记录和填报工作,时间与月检日期同步。

8.由安质部、综合办公室负责对综合队各施工队、生活区、施工区进行消防、日常巡检,完成检查记录。

9.进入汛期后,根据防汛预案安排防汛检查工作,实行日观测、记录制度(每8小时一次),遇阴雨天气或连续阴雨天气或强降水,实行每1-2小时记录一次制度。

10.针对专项整治排查工作安排,由安质部对专项整治重点项目进行随机专项检查,工程技术部负责配合进行整改和监督工作。

生产管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构建

电力安全生产是每个保证每个电力企业正常运营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比其他的企业都要重要,不仅关乎着企业的发展还关乎着国家能源安全和电网安全。电力企业的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虽然已经渐趋完善,但是仍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阻碍着安全管理体系的成熟。

一、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地位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是该企业能够存活的关键。重视生产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永恒主题,安全生产是保证员工积极工作的保证。当电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以后,电力企业的发展就影响了社会能否和谐、稳定发展。“安全第一、预防为先、综合治理”是无论哪种企业都必须去信守的。电力企业的高速发展,推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使其发展成为了我国发展的支撑企业。电力企业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狠抓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完善的立体化安全生产体系,才能促进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及电力企业的发展。

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电力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更不仅仅是之前由于技术部到位而存在的问题,更多的由于人为的违规操作而出现的安全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习惯性违章操作、安全责任难以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方面。

(一)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

电力企业在高速的发展中,早已建立起了一整套安全的操作体系。有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操作规程、有作业指导书、有“现场十个规定动作“等用来确保电网、设备、人身安全的制度体系,但电力生产中,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现场作业中,由于人员安全意识不高,作业人员整体素质不均等因素,习惯性违章仍然时刻威胁着电力的安全生产,导致发生事故事件。例如,作业现场验电及装设接地线时,操作人员不清楚佩戴绝缘手套的作用或者是嫌弃麻烦,从而出现验电及装设接地线时没有戴绝缘手套的情况;操作人员没有考虑到配变的反送电风险,同时也为了减少工作量或是节省停电时间,从而忽视了对工作地点的配变进行停电操作。作业人员为图省事,人为的省去了一些环节,导致实际操作时候的安全系数降低,危险性增高,往往导致发生事故事件。

(二)安全责任制传递机制不完善,安全责任难以落实

就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但是仍有部分企业传递机制不够完善,安全责任没有层层落实,安全责任难以落实。另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但却只是纸上谈兵,从不付诸行动,缺乏行动力和执行力,“安全第一”成了一句空话。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和监管人员,没有安全生产制度落到实处。例如,安全意识薄弱、现场的风险辨识能力不强、履职能力不高、履职不到位、安全教育及培训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安全责任难以逐级落实。造成了在出现安全事故后,责任难以落实,出现责任互推的情况。

(三)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电力企业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更多的企业把精力放在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规模扩展上,而忽视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领导没有对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很多管理工作难易具体的实施下去,甚至难以着手工作的开展。个别电力部门对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走过场”现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屡查屡犯,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另外,对电力设施的管理不到位。电力设施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基本工具,其安全性取决于本身的运行状况,某些电力企业没有重视设备管理,不对机器进行定时的检修,甚至不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增加了很多的安全隐患。最后,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没有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以及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生产权责不明确,奖惩制度难以实行。这样就造成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三、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能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电力企业的发展之路会更为顺畅,其潜力也更容易激发,整体上会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针对以上在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相关安全责任在安全关系体系中都有详细的划分,但由于各级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安全责任难以划分,最后造成了人人推卸责任的状况。为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每一个部门、小组及领导都应该划定自己的责任范围,在责任范围内行事,在责任范围了承担责任,事故出现时,要将责任落实到人。

(二)建立安全监督体系

目前各大企业还很少有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想要完善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督体系也具有必然性。安全监督体系提出了对整个生产国产进行监督的措施。建立安全监督体系,首先要设立相应的监督小组,权责分明的对生产进行监督。同时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把安全检查作为常态化开展,由电力各专业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对安全管理方面、电网安全管理方面、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基建安全管理方面、用电安全管理方面、物资安全管理方面、交通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等进行安全检查,排查隐患,将还未燎原的不安全之火扑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安全教育和通过不同宣传形式,印发安全知识相关资料,组织学习会,播放生动的事故事件警示视频,安全生产分析会、安全大讨论、事故事件反思会和对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的“三不一鼓励”等活动,使安全意识入心入脑,灌输安全意识,促进各级人员提升安全意识。最后,各施工单位,都要配备至少一名安全监督人员,专门负责该施工队的安全监督工作。通过以上措施搭建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

(三)完善安全生产奖惩体系

现在大部分电力企业的奖惩体系相当不完善,完善企业的安全奖惩体系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各企业在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应该设立相应的奖惩资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细化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从履职能力、服从安全监督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和激励。表彰、奖励在安全生产中的模范、先进人员,同时对实际操作中发现违章作业的人员进行通报、惩罚。通过这些奖惩制度督促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使各自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己。

四、结语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电力企业若是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其发展就无从谈及,不仅如此,电力企业的安全还决定着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重要性无法比拟。本文正是从安全管理制度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出发,找出安全管理体建立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于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文龙. 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13,08:162.

生产管理体系范文4

关键词:电力安全 安全生产 风险管理 管理体系 电力风险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确保企业安全及优质用电的基本保障。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电网的安全管理压力逐步增大,电力企业要利用安全生产技术,建立风险管理体系,提升供电安全,控制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风险管理的内涵以及在电力行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其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押后处理。但现实情况里,这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定,因为风险和发生的可能性通常并不一致,所以要权衡两者的比重,以便作出最合适的决定。因此,随着风险管理这一理念的革命式的普及,其自然也被引入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在电力企业中,通说观点是指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处置风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纵览我国电力安全管理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电力企业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指导下,逐步在总结事故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比如,以行政正职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级安全网、建立、健全了安措与反措计划、两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规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紧急救灾预案等一系列安全保证制度。同时,为保证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了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事故调查、定期安全活动、隐患整改、事故演练、监察违章作业等落实、检查、监督和评价体系。采用现代风险管理后,将会进一步对固有的体系进行有效整合,传统管理系统中的合理成分不仅不会被丢弃,而且会在系统化的风险管理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学、系统。

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观念陈旧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仅仅要求技术进步,各项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和重视。安全生产重于泰山,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责任观,安全生产的全局观。但是现在好多电力生产企业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墨守成规,对于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常处于被动状态。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远未实现标准化、正规化

现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离正规化、标准化的目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安全生产观念并不陌生,但是很少有哪一个企业能够切实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奖惩制度相结合、培训教育相衔接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其次,电力生产企业中还缺乏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也缺少自下而上的反馈,各级管理机构缺乏有效地协调和配合,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管理。

3.安全生产意识薄弱

在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不能有效处理安全和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片面的追求业绩,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缺乏对操作程序的重要性的认识,往往存在着严重的违章操作,检修的时候,监督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都严重导致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出现。

4.基层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只重视对大型作业的管理工作重视,而忽视了企业的日常管理。据调查显示,近几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多是出现在企业的小型作业和分散作业时发生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企业的管理层管理观念存在偏差,平时的管理工作时紧时松、管理松懈;企业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尤其是在跟踪检查和指导帮助这方面做的不好;对于企业的检修记录和报告管理不妥当,操作人员不能真实了解情况,导致设备在存在隐患的时候违规运行;对于发生的事故处置不当,尤其是对那些安全生产责任人,在发生问题后,纵容姑息、处理不当,不能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5.安全工具管理不当

性能良好的安全工具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一些安全工具质量不达标,尤其是一些小的电力生产企业,在基层供电时用的工具质量标准不高;此外,一些企业不重视对安全工具的检修,检修意识不强,往往是等到工具严重毁坏的时候才直接换掉,对于一些小的破损根本无视,往往导致这些工具负伤上岗,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技术

1.辨识风险。

辨识风险是实现风险管理的基础,建立有效的生产作业过程风险评估准则,实现有效的风险源辨识,逐步改善人机料法环,应用规范、动态、系统的方法去识别及评估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风险的超前控制,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进而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流程、标准是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点。应开展作业风险辨识。以防控人身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和误操作等典型事故风险为重点,组织开展输电、变电、配电和调度等专业领域典型作业项目的危险因素边式,通过建立静态风险数据库、典型作业风险辨识范本库和编制标准化监督检查表,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风险源评估。

电力生产作业具有显著的多专业、多工种特点,决定了风险因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要集中的不利因素也因此而来,如电气设备多、高温高压设备多、危化品及废料多、势能设备多、特种设备多等。 

 电力生产风险分类:(1) 通过对电力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接触的直接风险因子进行排列集合,危害类别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能源危害等九个类型。 (2) 电力企业生产作业对上述九个类型的风险接触,在特定条件下引起暴露就会触发安全生产事故或事件,依电力企业事故事件的分类可将风险源划分为电力企业的五类风险,分别为人身风险、电网风险、设备风险、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社会影响风险,其中,前四类风险都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产生社会影响风险。

五、建立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措施

安全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这些因素的存在就是安全风险、就是事故隐患。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辨识和控制这些隐患和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失控导致事故发生。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控机制,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事故风险、提升企业安全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电力行业的基本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切生产工作的进行必须是要在保障生产安全的前提下,以人为本,围绕人的安全来开展工作。目前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祸”,包括对安全生产的落实不够,预防工作没能够扎实的开展,安全措施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因此我们必须要强化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健全完善各级的安全措施,并且要强力执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安全思想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能够在全体电力职工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2.建立风险评估体制保证安全管理制度。

结合已有的安全制度规定,经过风险评估后,逐步发现风险与防护制度之间的差距,对于发现的实际问题,如高风险低对策问题,需要根据风险评估情况采取替代、改进、或者利用修改技术规程、修订工艺标准等措施进行风险预防。根据风险评估对原安全保证制度进行评价,根据逐项评价结果,检查保证和防护制度更加系统、有效,以真正达到预防的目的,进一步丰富安全保证制度的内容。

3.安全风险管理责任。

现代企业管理的关键是执行,而执行的前提是有相关的责任制度,风险管理责任制就是按照风险评估后作出的,以风险项目为基础划分的项目责任制,同时辅以区域责任制内容,风险管理的项目责任制根据风险值的高低进行树状式分级管理,风险高的项目由企业安全管理核心负责。以此类推,分别由部门、班组、专责员工负责。发生危险状况后根据风险级别进行不同的处置,这种责任制的落实方式不仅提高了管理效能,而且体现了企业分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有责。特别是将安全管理工作细节化,细致化,从而使所有危险源的管理都能落实到位,确保了各项保证制度和评估、监察制度的有效实施。

4. 完善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直属部门领导要遵循“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对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健全本部门安全管理组织,同时要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量化、细化、具体化,要明确规定班组成员在安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责任,实现一岗一责,形成健全的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层层落实,把基层的工作现场当成抓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并且要有计划的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意识,使各岗位职工能够在生产实践中把安全生产的科学方法体现出来。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奖罚制度来提高全员的参与积极性。企业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及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度、教育制度、检查制度、考核制度、监察制度、奖惩制度,以及职业健康监护、女工保护规定等,并定期检查。要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做到安全监管有章可循。同时,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一是安全生产要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不断完善和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坚持行政第一负责人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计划,将线路、设备划分区域,以线路及配变台区为单位,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各级承包。二是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

5. 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即超前做好预防工作,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但在实际工作中事故仍不断发生,究其原因,一是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不尽相同,有的还很低;二是电网设备的运行状况不一样,有的隐患还未被掌握;三是外力破坏和事故防不胜防。因此,电力企业应树立风险忧患意识,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和快速机制,把问题设想得复杂些,后果设想得严重些,措施考虑得周全些。

6. 加强安全管理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一定要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明确管理思想。树立切合本所工作实际的变电管理思想。在职工中长久地坚持宣传贯彻,要使之成为全所职工的共识。结合不同的时期,提出阶段性目标,加强目标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认真实践这一思想。安全是生命。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认认真真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这些,都是电力系统长期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变电所必须认真贯彻。近些年来,由于变电所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更新,所以应及时修订变电所的现场运行规程,自查并完善各种记录,利用机自动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把好自己的关口,以确保变电站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为管理的规范化提供制度基础。变电站规范化管理应该注意两点:首先要从运行值班记录抓起,要做到清晰完整、方便查询。其次要把加强技术管理作为运行管理水平升级的根本,为设备升级改造,技术改进提供依据。班组不但要强调熟悉安全规程,更应注重规程的掌握和正确运用。值班质量关键是认真监屏、巡视设备、交接班的检查、班上的检查、值班人员的精神状态等等。值班质量提高了,事故处理自然就能灵活快速,倒闸操作准确快捷。

六.结束语。

电力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多层次、全方位等特点,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供电安全。

参考文献:

[1]蒯狄正.基于风险理念的电力技术管理[J].江苏电机工程,2003,22(6):13-15.

[2]唐群.供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2.

[3]郎夙.基于威胁分析的电力信息网风险态势评估和预测[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2.

生产管理体系范文5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X820.4 文献标识码:A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基础,是电力企业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特别是在当前电力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确保电网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变电运行值班员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执行者。在电网运行维护中,任何不规范的行为都有可能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1 变电运行的含义和基本状况

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它的安全经济运行对电力系统有着重大的影响,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变电运行是电网运行管理,倒闸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执行机构。变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电力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一旦发生变电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

2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中国南方电网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南方电网公司通过近5年的研究与实践,在结合电网企业特点,总结多个供电局试点企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应用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编制的。整个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包含了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与事故控制、作业环境、生产用具、生产管理、职业健康体系、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和考核等9个管理单元与51个管理要素、159个管理节点和480条管理子标准。所提出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与方法,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一个管理平台,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好安全生产中“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为提高安全生产风险控制水平,确保电力生产安全和电网安全稳定,提高设备精细化管理水平,云南电网公司按照“体系化、规范化、指标化”的安全生产战略思想,应用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结合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编制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和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核心业务流程,完善标准和规章制度,深入探索适用各层面的规范化生产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生产管理模式的规范和统一,实现安全生产的集约化、流程化、精细化管理,为安全生产风险的有效控制提供坚实基础。

3 变电运行存在的安全风险

3.1 变电运行存在哪些安全风险

变电运行中经常发生的故障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设备故障和系统故障。设备故障可能发展为系统故障,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而系统故障又能使某些设备损坏。

3.2 存在安全风险的原因

现代安全管理理念认为,所有安全事故的根源都在于安全管理的不完善或不到位,缺乏控制,缺少科学性,因此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管理失误。大多数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完全依靠工程技术上的改进来预防、 解决安全是不现实的,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就安全管理而言,安全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

3.2.1 管理不到位。管理中对有些重要工作未引起高度重视,并层层弱化管理要求。未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工作许可制度、 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间断制度,现场安全措施未得到落实,在工作中未进行认真有效的过程监督。例如:a.操作人员思想麻痹,精力不集中,缺乏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操作的严肃性;b.无票操作,不开票或者开了票也不带到现场,或操作后补开票以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c.不唱票,不复诵,不核对名称编号,监护制流于形式。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错位,不履行各自的责职,实际上变成单人操作,失去监护;d.未执行逐项打钩、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e.操作时不核对保护定位,不检查保护压板;f.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没有按模拟图核对设备的运行方式;g.未认真审核上一班移交的未完成操作票,未认真核对调度令和操作票;h.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

3.2.2 防范措施不到位。企业管理者贯彻落实防止误操作事故的措施未到位,如值班员可以不经车间管理人员许可就使用接地刀闸机构箱的机械挂锁的钥匙。在执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工作方面存在流于形式、应付检查的现象,并没有真正落在实处。

3.2.3 缺少员工安全培训。职工培训中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职工安全素质及专业技能难以满足工作要求,没有真正使安全制度、 要求和措施深入职工日常工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过去长期养成习惯性违章行为未得到根本性纠正。

3.2.4 设备老化,未能及时更新。电气设备从出厂到安装投人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老化,超过使用寿命年限,设备的隐患威胁着变电运行的安全。变电运行涉及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新改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潜在隐患。

4 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以上我们已经描述了变电运行容易出现的安全风险和其原因,下面就要讨论如何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加强变电运行的安全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4.1 提高变电操作人员的素质

生产管理体系范文6

【关键词】油田采油;管理模式;生产经营一体化

生产经营一体化主要指的是将原来独立的系统个体以某种标准或因素进行整合,使之形成单一的主体,以达到多系统在同一的管理模式下运行,其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随着国家对油田事业的不断重视,这种管理方式也逐渐深入到油田采油的管理中来。其中包括质量一体化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一体化管理体系、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企业文化一体化管理体系等等。

一、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油田采油的管理主要面临着缺乏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不能随时掌握市场的发展动态、投资成本高,且收益少等缺陷。基于我国油田开采的管理现状决定了我国的油田开采要采用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其次,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自身也具有优势,具体有以下几点:①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整个单位的运行系统起到整合、优化作用,使得原先零散的、单独的部门系统集中统一到一个管理模式中,将单位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进行整体考虑,避免出现因各系统分别管理而出现的决策失误,提高了单位整体的运营效率和运行质量,增强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②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专业的工作人员提高生产积极性,明确生产的发展方向,减少工作失误。③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位的冗余建设,避免了各部门职权的混乱和重复,造成资源浪费以及执行能力差等问题。④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不仅消除了单位内部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还是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化各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将管理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

二、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建构

针对油田采油生产管理的特殊性,结合油田生产程序繁杂、生产技术专业性强,技术指标高等客观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构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进行逐一分析。

1、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剖析

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强调要切实从采油厂自身建设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做到由生产模式向经营模式转变的新思路,从生产建设向依市场建设而迈进。同时,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要符合生产与经营共同发展的机制,具体表现在:生产和经营要进行统一的预算;生产和经营要进行统一的评估和检测;生产和经营要进行统一的规则和方法;生产和经验要进行统一的额外资金预算;生产和经营要进行统一的兑现。建立从上到下,从部分到整体,从分支到整合的整体运营体系和经营管理制度,真正将经营的理念贯彻到各个环节之中。另外,所有的管理人员要转换思路,快速从生产建设的指挥者转变为企业经营的决策者,加大自身的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做好整体工作的权衡和决策。

2、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特点

(1)系统性。石油成本管理一直都是管理中的一个盲点,在生产经营一体化中单独为石油成本管理设置专门的研究和剖析。其中,构建完善的系统成本的管理机制,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防止与原有的成本管理造成冲突。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系统性主要强调了贯彻全过程的思想理念和经营方式,明确地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从系统中把握规律,形成完善有序的系统组织。

(2)科学性。科学性是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特色,主要指企业加大对专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培养,使工作人员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在生产经营一体化中发挥相应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编制效益,做出科学的决策,展现各方面的优势。

(3)持续性。生产经营一体化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是持久的、长期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制定、考察、、实施以及监督等程序。

3、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基础框架

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中,生产是基础环节,经营是基于生产之上,对于生产活动的服务、评价以及审核等,使之各项环节都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只有正确的了解生产经营一体化模式的具体内容才能更好体现和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真正将油田采油的管理落实到实处。见图1。

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主要分为生产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考核三部分的基础环节和制度、执行、评估的运行环节以及科学决策、过程管理、持续改进的保障环节。

(1)基础环节。基础环节包含生产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生产管理主要针对生产过程来设置的,强调规章制度,标准以及管理监控的实施和制定,确保在生产建设的顺利实施;成本控制注重对于经营管理的过程来设置的,即做出合理的预算,制定成本标准,控制成本目标等;绩效考核主要指在生产经营一体化的过程中建立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强化考核力度,以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2)运行环节。运行环节包括制定制度,执行制度以及评估三个环节。制度环节主要是员工在生产、工作中所遵循的办事准则和办事规范。作为企业的员工的行为准则,其实施的力度以及实施的效果直接关系着最后企业收益的高低,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执行环节是依照制定规定的内容而遵循的过程,是实现制度制定的载体和环节,更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真正实际实施的关键步骤;评估环节基础制度环节和执行环节的基础之上,对所执行和所计划的最终检测。

(3)保障环节。保障环节包括科学决策环节、过程管理环节、持续改进环节三部分。科学决策是不仅是采油厂运行的关键环节,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指明道路,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浪费资源、重复应用的现象;过程管理主张将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实施统一的管理,做到有效地控制,完善企业在生产经营一体化中的执行能力和实施能力;持续改进是基于整个运行状态而言的,强调动态的跟踪企业发展状况和发展历程,将生产经营一体化从具体实施转化为发展运动的过程,针对市场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

总结

针对国内外对资源需求力度的不断增长,油田采油的管理模式必须从原先单纯的生产模式转化为生产和经营并存的模式,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生产经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的优势,将生产和经营真正做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瑞华.油田采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管理模式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