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特点

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特点范文1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的概念最先从美国提出,即将电子工具应用于商务活动中,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并在电子化的购物市场中,提供售前、售后等各个环节的支撑。电子商务本质是商务,其核心的操作历程为交易,商品的交易一般会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货币的支付、相关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商品的转交,而商品的转交就是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可见,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是电子商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电子商务改变着物流管理的运作方式。在传统的物流管理过程中,其本质都是以商流为中心,而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是以信息为中心的,利用网络上信息的传递实现对物流的实时控制。第二个方面,电子商务改变着物流管理企业的运营状态。传统的经济条件下,物流往往是从某一企业来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而电子商务则要求物流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进行系统的组织管理,打破传统的物流分散状态。第三个方面就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将督促物流基础设置的建设以及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物流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产物,物流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发展变化。

(二)物流管理的含义

物流管理从专业的角度定义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生成点到消费点进行有效率的、正向的或者逆向流动存储的供应过程。物流管理是一个综合的应用过程,它包括产品生产、经营、销售等的各个过程。一般来讲,物流管理活动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对于物流活动的管理里,其中包括运输、存储等环节;第二方面,对于物流系统的管理,如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设备等;第三方面,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如物流计划、物流质量、物流技术等。

(三)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体系特点

电子商务的时代特征使得物流管理系统具备了新的特点,其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信息化。物流的信息化主要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以及物流存储信息的数字化等。二,自动化。当下正在投入使用的物流自动化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存取货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三,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输网络媒介,通过网络才可以实现供应商与制造商、卖家与顾客之间的联系。四,服务化。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将会主键倾向于第三方,以服务为发展目标的物流管理才能在将来赢得市场。五,快速化。传统的物流管理的效果不高,顾客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货物的运输速度,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系统,不仅提高了运输的速率,同样也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二、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模式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电子商务的主要物流模式还是以第三方物流为主。所谓的第三方物流,顾名思义就是产品的物流管理交由第三方进行管理,第三方本身并不具备产品的拥有权,产品的供应商与第三方物流机构只是按照协议规定进行协作或者结成合作联盟,因此,第三方物流又被成为“契约物流”。第三方物流的管理模式适合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同时,它具有着独特的优势。第三方物流往往具有较为先进的技术、配送体系比较完善,这同样也是社会大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具体表现。

国外的电子商务起步比较早,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也比较完善,我国与之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的经济市场虽然比较活跃,但是其中有大量的小型生产企业,他们往往采用独立的物流形式,形成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并存的状态。这种现象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但是它影响着第三方物流模式的推广。

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发展至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行业,未来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不会在技术层面,物流的管理将会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物流管理的定义中已经指出,物流管理是以服务为中心的,因此,未来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服务将会面临着更加严苛的要求。对于一些普通的商品而言,客户可能只是需要其安全高效的运输到目的地即可,而对于一些高端的商品而言,客户不仅仅需要其运输到目的地,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用户希望可以全面的了解产品各个方面的信息,如生产过程。另一个方面,对一些大公司、大企业而言,其可能设有众多的分公司和分厂,各个分公司或者分厂的物流管理往往是独立进行的,这样一来,不仅使得物流的管理变得混乱,而且大大增加了整体的物流成本。

四、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改进策略

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在要求这物流管理模式的革新,对于上述问题而言,第四方物流就是一个良好的改进策略。

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特点范文2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 研究; 瓶颈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0-0164-01

电子商务的崛起,使物流配送越来越成为众多商家关注的焦点,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物流配送系统的滞后状况,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瓶颈。物流配送系统的效率高低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想突破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建立社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产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见端倪,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这说明,我国物流活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公司一方面为其原有的跨国公司客户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依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多样化的服务手段、科学的管理模式在竞争中赢得了市场地位,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1、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尚不完善。

物流理论还不够系统,物流技术还很落后。当今世界,物流管理得到了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物流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而我国物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刚刚接触这些新理论,还没有完全消化、吸收并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实际操作的理论。同时,我国在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方面的相关制度或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国家和各级政府正在积极研究和制定更为全面的制度。当前,关于税收、产权转让、融资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制度法规还处于旧的营销模式下,不能适用当前的网络营销需求,也不利于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物流配送覆盖全国各个地区,范围较广,但是往往容易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困扰,一旦发生经济纠纷,由于每个省市的金融法规及行业标准不同,容易造成企业难以确认和追究当事人的经济责任等问题。

2、大部分物流企业电子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发展迅速,在短短几年间电子商务的消费模式已经深入到普通消费者人群,但是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电子信息化程度不高,网站仅限于介绍企业状况、业务范围、查询物流信息等,但没有提供运费支付、在线转运等功能,与联邦快递和美国联合包裹服务相比,物流的信息化程度差距很大。电子商务的发展要依赖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物流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是决定电子商务物流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

3、缺乏电子商务物流人才。

近些年,一些高校和职业院校相继开办了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但是由于物流业目前本身发展的瓶颈和毕业生素质的良莠不齐,还是缺乏大量的从事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缺乏既懂Internet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才;缺乏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上述几类人才的短缺将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瓶颈解决方案

1、提高全社会对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认识,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逐步发展成一种崭新的运作方式和商务模式,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实现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的同时,物流业也应该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应当显示出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

同时,硬件设施的建设同样重要。应当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我国国情,对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政策、设施等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关于港口、码头、铁路、公路、水路、海关、航空等枢纽的部门职权分割和政策指导问题。在我国大中城市要规划综合性的物流中心,减少仓储运输的散乱现象。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基础建设较差,因而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设备和模式,而是要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物流之路,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物流企业的目标,积极发展物流配送业务,开发储运服务。

2、大力发展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指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它是物流领域中社会分工、专业分工进一步细化之后产生的。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新的技术和管理手段不断应当尽快应用到配送中心上来,一是进一步完善配送网络,合并改造现有的运输、储运企业,运用这些企业已有的地域、设施、管理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集货、分货、仓储、运输、包装、咨询等服务功能结合起来,使其成为现代化的配送中心;二是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根据产品的种类,引进先进的搬运、拣选、加工、包装等设备,以提高配送作业自动;此外,也可以通过协议或是入股等方式与已有配送中心合作,在有较多零散客户需求的地方建立配送中心,通过这些方法来补充和完善配送网络。

3、注重多层次人才培养

目前,物流人才的培养问题容易被物流企业所忽视,随着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物流企业的信息密集度越来越高,对物流人才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加强物流信息技术人才和物流从业人员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要求亦更加严格。政府应加大对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支持力度,鼓励物流企业和各大院校开展各方面、多层次的培训工作,加快培育该领域的信息技术人才,着重培养既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也懂IT技术,又懂现代物流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萍,郭海霞: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4(12):46.

[2] 陈国斌: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问题的探讨[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54.

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特点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跨境电商;生态圈;竞争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使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使得进出口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深入分析当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基本类别,发现当前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对于跨境电商来说,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当彻底放弃传统企业发展过程中依赖自身构建企业竞争力的方式,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基本作用形成合适的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电商生态圈,继而在国际市场上形成较强的企业集团贸易竞争优势。相对于传统国际贸易业务,跨境电商业务中企业在国际化竞争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已经产生了明显变化,其自身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在自身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以及组织构架等多个方面实现系统优化,继而实现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一、分析建立跨境电商生态圈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国化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也获得迅速的发展。目前来说跨境电商划分为两类,即跨境电子商务与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国内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B2B对外贸易模式。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社会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跨境电子商务的衍生,人们开始将发展目光投入跨境电子商务。但是当前国际政治发展不稳定,导致国际贸易环境非常恶劣,国际贸易规则也随着变化,导致国际市场频频出现新状况,跨境电子商务既是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新契机,同时又给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消费者购买商品有了多样化的选择,极大拓展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市场,提高企业的市场经营利润,同时还能与许多优秀的企业伙伴进行合作和学习,譬如国际贸易创新思维和管理理念以及电商运营能力等。此外,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我国进出口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分析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物流系统不健全导致跨境电商发展缓慢

从互联网与现代物流系统角度来看,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业务操作主要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商流与物流,健全的物流系统是推动跨境电商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建设交通枢纽和物流仓库以及物流中心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已有的物流系统无法满足跨境电商发展的需求,因此物流系统不健全是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一重大因素。同时已有的物流系统在基础设施与专业化标准上不够统一,从而使得多种运输方式无法实现衔接,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2.已有的通关模式导致跨境电商运营成本升高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满足国内外用户群体的商品需求和服务需求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业务核心,但是由于客户群体商品需求量无法明确,因此导致跨境电商的业务营运困难重重,无法对市场需求做出准确判断,只能根据相关数据制定货物运输方案,直接导致供需不平衡,为了满足跨境客户群体的需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只能支付高昂通关费用进行补货,若是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还需要将多余的货物运输回本国,这样会产生大量的关税,对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其不利。为了有效减少供需不平衡现象实施了保税区制度,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减轻客户群体和货物数量需求差异的矛盾,但是由于保税监管制度过于复杂和繁琐,因此导致跨境电商的运营成本急剧升高,影跨境电子商务的稳定发展。

3.跨境电商企业缺少专业化运营人才

一是跨境电子商务缺少充足的专业化市场运营人员。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始终和企业运营息息相关,而企业运营与专业化的运营人员紧密相连,因此跨境电子商务若想快速发展就需要吸纳优秀的专业化市场运营人员,但实际上目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缺少充足的专业化人才。再加上跨境电子商务主要是进出口贸易,所以对于运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就需要吸收外语功力深厚和熟知国家进出口贸易法律的人才,减少跨境电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加强对运营人才的培养,保证电商运营人才熟知跨境电商和跨境物流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运营人才的综合素质,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二是缺少对国外客户群体消费文化和营销理念的认知。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客户群体是国外用户,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应当充分了解国外客户群体的消费文化与营销理念,迎合客户群体的需求,提高国外用户群体对电商产品的认可。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引领人员应当要充分了解国外的法律法规和发展政策,通过国际认可的法规体系来引导用户购买电商产品和服务,避免出现各种国际矛盾和冲突。

三、建立跨境电商生态圈的有效策略

1.不断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运营体系

一是形成满足进出口业务快速响应的商业模式。传统商业模式过于合注重规模效应,跨境电商应当要不断转变商业模式,形成适应进出口业务的商业运营模式。相对于传统生产型商业模式来说,跨境电商是结合市场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来向上游企业提交生产订单,通过订单生产模式确保证商品生产数量和客户需求量保持一致。为了有效满足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跨境电子商务应当加强对品牌推广与设计研发的重视,准确判断市场需求来制定商品营销计划,从而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是跨境电子商务应当要不断加强进出口商品和商品服务的品牌建设力度,提高进出口商品的品牌影响力。不断创新技术不但能够满足国际对于商品和商品服务的需求,还能够全面提升跨境电子商务的产品影响力和服务品质,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力,拓宽跨境电商产品的发展途径。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还应当树立良好的绿色生态型品牌形象,汲取国外先进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不断完善已有的生产系统,结合国际市场的要求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构建生态文明的品牌形象,从而全面提升品牌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提高跨境电子商务的经济利润。

2.不断完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系统

一是跨境电子商务遵循国家商业发展法规,建立完善的互联网生态圈系统。在建立跨境电商生态圈过程中应当要重视电商产业网络空间的集中性和电商生态圈企业的个性化。 跨境电商需要充分重视电子商务运营平台的地位和作用,跨境电商需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销售,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向上游供应商提交生产订单,向下游销售企业提供销售产品。通过电子商务运营平台,跨境电子商务能够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并逐步形成经济影响力,从而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跨境电子商务应当充分吸收优势资源建立优秀的电商业务集群。以组织学角度来说,跨境电子商务应当要充分结合成员企业的优势来明确主营业务,从而建立起企业核心业务集群,并逐步构成将核心业务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将关联产业作为企业重要支撑力量的电商核心业务集群。其中,跨境电商核心业务集群中的所有成员企业都属于独立法人,电商业务集群中的成员企业互相共享资源,互相补给,从而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国家的社会经济有着促进的作用。

3.全面提高跨境物流的运营水平

一是利用商流和物流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全面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各项业务都需要依靠互联网国际贸易商流活动,而国际贸易业务需要商流和物流相互协调才能顺利发展。相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来说,跨境物流的主要特点是业务过于复杂,货物流通风险高,跨境物流是影响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跨境电子商务应当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积累用户群体,不断完善商流系统,同时还要结合用户群体的消费体验和消费反馈优化商品和服务体系。根据用户群体的需求信息来改善物流配送策略,全面提高用户群体的满意度,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

二是跨境物流应当要不断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全面提升跨境物流和跨境电商的契合度。结合当前跨境物流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含物流配送时间规划、运输风险高以及物流成本高等问题,跨境物流企业应当要积极投入海外仓储和海关通关等资源,构建良好的物流运输体系,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4.优化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流程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海关监督管理部门应要加强建设跨境电商诚信体系,根据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信用等级构建合适的分级监督管理制度。对于按照国家法制法规经营和诚信经营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海关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将其称为诚信通关企业,在通关流程上可以提供绿色通道服务,采用抽检和免检等方式来全面提升企业的通关效率。针对于一些缺少诚信的跨境企业,海关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纳入失信名单,通过强制监督等方法来提升失信企业的通关成本,减少失信现象的发生,促进跨境电商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子商务得到快速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市雒骋椎姆⒄购蜕缁峋济增长。所以,加强对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发展的深入研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国际贸易市场发展状况,不断优化国际贸易理念和贸易模式,推动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ィ徐向阳.打造最优跨境电商生态圈实现“唯一”向“第一”转变[J].杭州(周刊),2016,(12):44-45.

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特点范文4

不同于传统的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更加职能、便捷、快速,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具有优化作用。借助于此平台,加快商品的流通,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的方向是由客户需求支配的,帮助企业制定能保证效益的采购方案。并通过与生产企业沟通,制定订货计划,确定库存数量和存货地点,对流转信息收集、分类、共享,加强库存数量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①库存管理。为了尽可能提高企业利润,企业应尽可能降低库存量和不理要的周转,而库存管理能帮助企业在降低库存量和不理要的周转的同时,保证提高尽可能好的服务。②仓库管理。仓库管理包括产品的挑选、接收、存放、分配管理以及质量的监督,是商品的集散枢纽。③运输管理。运输管理的对象是运输工具,目的是为了在运送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工具的作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运输成本。

2、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2.1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通讯设施、货物搬运、仓储、交通运输等方面,制约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商品运送速度不断提高,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除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重复建设、设施兼容性差则进步影响了物流的效率,影响基础设施的使用效果。

2.2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是物流管理能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不断创新的前提条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分割管理是当前物流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同属物流行业的物流投资融资、物流投诉监督、物流运输监督、物流产业政策、物流设备管理、物流产业布局、物流税收标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却分属不同职能部门管理,这种由政府主导建立起各个部门使得物流管理十分混乱,不仅造成了政府部门人员的庞大冗杂,还使得政府对物流行业的监督管理的力度大打则扣,极容易造成物流行业各部门的不协调,甚至出现相左的决策,严重影响物流管理的创新。

2.3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技术综合实力不高、发展晚、缺乏政策支持是造成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而信息化是物流管理创新的方向之一。信息化技术可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相互和配合,对物流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而较低的信息化使得物流行业的操作过多地依赖手工,无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交换数据有限、信息化管理应用技术较少、资源稀少的电子数据共享平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还处于初级水平,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2.4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统计资料表明,到2015年,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缺口将达到60万,从一个侧面也突显了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员的缺乏,比如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研究人员、物流管理人员、物流师资力量。相对于硬件、政策、信息的缺乏,人才的缺乏将是致命的。造成这样现状的因素是多方面,其中从业人员待遇不高、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少、政府引导不力是最主要的因素。

2.5专业化服务水平低下现阶段,大多数企业只注重简单的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很少注重物流成本控制、流通加工、信息资料平台建设、物流信息服务、物流仓库管理、物流中的增值服务,导致综合集成的协调能力较差,影响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很难达到规范化、专业化的服务要求。而欠层次、低水平、全局性差的物流运输的设计方案则进一步影响服务水平的提高。

3、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B2B、C2C、B2C以及C2B的逐步成熟,电子商务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促进、加快商品流通的同时,也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陈旧、滞后,极不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化、网络化,所以说物流管理的创新刻不容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要逐步实现信息化、专业化、网络化、人性化、多功能化,否则物流企业将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甚至被淘汰。

3.1培养专业物流创新管理人才一个企业只有储备了足够多的人才,才能保持持续的创新活力,才能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对于物业企业更是如此,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物流管理创新的主力军,是实践创新理念的急先锋,有利于企业的推陈出现更新换代,使企业轻装上阵。对于物流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应以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为主,涉及以下领域:机械工程、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运输学、信息技术专业、通讯技术、经济管理、情报学、包装学。此外,应从生源着手,提高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政府,应加大对物流行业的重视程度,引导高校增加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增加相关教师的编制;向物流协会放权,促进物流协会参与到物流相关专业的建制中。对于高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增设相关专业,积极优化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专业物流创新管理人才稀少的问题,促进物流管理的创新发展。同时,物流企业应积极组织内部员工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培训员工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为物流管理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加强对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立法,明确政府各主管部门的权限,使得各部门在行使职能不相互推诿、不相互扯皮,保证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区分物流企业能为和不能为,使得物流管理的创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由于法规和政策不清触碰雷区,打击物流企业在管理上创新的积极性。相关的立法应保证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真正做到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加强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我们的物流行业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指导,导致整体布局不合理,对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政府应加强对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利用铁路、航空、公路、水路的阻碍,甚至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保证商品运送的畅通无阻,促进物流的发展。基础设施是物流管理创新实验和实施的物质基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原有的基础实施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物流管理的需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的过程中,应以大城市为中心,使大城市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卫星城、小城市甚至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基础设施逐步规模化、规范化、集团化,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奠定基础。

3.3健全物流管理的创新体系如果所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物流管理创新的外部环境,那么企业的物流管理创新体系则是内部环境,二则缺一不可,缺乏前者,创新无法长久,缺乏后者,则无法创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创新体系应建立在物流配送方式、配送信息管理上,逐步实现操作的自动化、机械化,保证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保证物力管理在网络化和信息化上创新的可能,尽快实现物流配送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提高配送效率,适应电子商务环境。

3.4引入现代化技术,实现物流企业智能化处理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对物流管理的智能化要求较高,是当前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国外,支持物流管理的智能化的技术已非常成熟,我们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相关技术,为物流管理的智能化创新提供技术支撑,缩短自身研发所需的时间和资金,尽可可能快递实现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智能化。技术的引进主要设计以下一个方面:仓储技术、批发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管理的创新也主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展开。同时,应积极构建人工智能系统、专家系统,加强对创新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处理力度,缩短问题处理所需的时间。

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特点范文5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生产是农业的本质需求,它的发展反而取决于市场与流通。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但在农业现代化水平方面却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发达国家早已实现现代化农业,而我国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过渡时期。如今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人民大众都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充分发挥“叠加效应”和“乘倍效应”,促使农业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广大民众的关注,因为其作为新兴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农产品贸易。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活动主要适应何种商业模式,什么样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这些问题成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是否可行,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并且根据近几年所总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以求在现有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上寻找到最合适的又很有发展前景的模式,这样能够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下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比较可行,因此本文在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策略及建议。旨在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农业企业提供理论借鉴,以深入研究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二)文献综述。全世界都着重关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与开发,并赋予了超高的关注力以及投入了大量的支持。美国在1970年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随着理论上的研究日趋成熟,对其的实际运用也达到一定水平。而对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研究,法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也十分关注,并且将其进行了推广及付诸行动。近几年,国内许多研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程度上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电子商务技术、金融贸易、物流等。陈天宝(2015)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且必须加大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建立示范体系,培养新一代“电农”。吴玉刚(2016)则研究了在贸易领域应用中其可行性,并指出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实现全面农业信息化,发展相关的众多参与者和中介机构,努力培养网上交易的客户群体,必须从法律、技术方面确保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安全实施。尹艳冰(2015)在其毕业论文中便提出了这个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电子商务整体的规划方案。胡天石(2014)在研究电子商务模式的过程中,指出产业价值链是目前而言最适合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式。在分析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麻茵萍(2014)讨论了政府应采取的公共政策。上述的这些研究比较侧重于电子商务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方面的应用,反而在生产领域上的运用方面农产品电子商务设计的很少。随着现在网络越来越普及,全社会应用水平的提高,理论界深化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研究的研究水平,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宽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与农业信息化是无法分割的,这么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政策优先发展工业等产业,使农业产业薄弱,也导致其信息化相对落后。据CNNIC 于2015年初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农村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78亿,网民普及率是27%,并且在同一时间内,乡村网民数量是城市网民数量的20%,普及率与城市相差甚远,而这个概率与全球网民普及率最低的非洲相同。在我国,农林牧渔的农民上网人数在总人数中只占1.39%,还是有大部分农民没有参与过网络销售的,农民得到农业网站的信息,还是需要通过其他的网络设施或者凭借其他方法。由于信息化水平落后,使得农民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并利用信息。此外,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导致信息素质也不够高,缺乏对市场消息的灵敏反映能力。因此,他们在农业生产上就只会一味地模仿他人,缺乏目的性和独特性。根据一些资料调查结果可以得知,我国有大半的农民根本就不知道一些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大部分都是依据自身的直觉或者以往的经验来决定种植生产什么,或者是随大流,这就导致了出产的农作物与市场上所需求的完全不匹配,进而导致供求矛盾的产生。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供求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典型平台为中国农业信息网,政府部门建设的涉农网站都包含其中,这些网站里也包括B2B、B2C形式;二是各大企业所设立的商务服务网站。这些企业商务电子化服务的主要内容,便是安排农产品的生产、供货、销售等,其主要的客户便是一些大型企业。此类网站发展快速,基本上就是用上述两种形式。从如今的发展程度来看,北方区域没有南方区域发展得快,东部沿海地区相对于内陆来说则发展更迅速一些,在不同的地区,农民在电子商务上所表达出来的意识、捕捉以及利用能力都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于绝大多数农村人而言,在网络上销售农产品这一方式还是比较陌生的。但是,那些沿海居民却早早实行在网上销售,他们就很好地利用了信息化社会这一点优势,并很快进入了实战阶段,现在已经初步形成规模。从其应用的形式上可以看出,我国既有期货市场(如小麦、大豆、棉花之类的),也有现货交易(比如一些时节农产品等)。而且,网上销售的品种也是多样化的,不再只是粮食、油类、化肥等,还增加了家禽、蔬菜、土特产、花卉、水果、水产品、茶叶之类的货品。基于价值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分析价值链是指企业为创造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这种活动的性质是经济性的,利益对象主要为客户、员工、股东等,最早是由美国的迈克尔•波特先生提出,其具体概念提及出现在《竞争优势》这一书籍中。他提出众多增值环节的价值链的结合体便是一个企业,并将价值链定义为:企业的价值实现,是由众多活动共同建立而成的,这些生产经营活动各不相同却有紧密联系,而由此便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构建过程。经济学家Kaplinsky R.在企业价值链模型中融入企业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即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存在链接关系的集合地,该集合地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企业满足需求的依据是某种核心技术。完整的产业价值链体系上,各环节上参与的角色不一,所呈现出来的作用也不同,并且各自获取着相对应的利益。其最终的目的“创造价值”在产业价值链上便显现得尤为突出,产业价值的传递、转移以及增值过程更清晰地展现了价值的创造。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业价值链主要是指在农户至最终消费者这一完整价值链中创造价值的过程,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经销商、物流企业、网络平台、支付平台、认证机构、监管机构以及消费者构成了其价值链主体(见图1)。在该价值链上,各主体被组合在同一产业价值链体系中,紧密联结了主体之间的价值,相互作用下创造更大的协同效应和价值。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中,部分价值链主体可以直接参与电子商务,创造以及配置价值,直接参与主体为网络平台、农户、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和经销商。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网络平台是其核心部分,间接参与电子商务的主体为支付平台、认证机构以及物流企业,他们主要提供基础设施以从产业链价值中获得报酬。价值分配的间接主体还包括监管机构,但其并不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价值链之中获得对应的回报,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农产品电子商务制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具体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价值链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及困境

(一)价值链视角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有机农产品价值链。在上文笔者分析的有机农产品网销模式中,可以看出,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配送依托于一个复杂的产业链,在该产业链中涉及的主要企业有:有机产品(企业)认证一产品生产一产品加工一产品销售一产品物流一质量监控-产销集成服务。在这条有机农产品价值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整个农产品产销过程中,科研、物流、咨询等工作始终贯穿其中。盈利分析。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能够实现盈利的根本原因在于,该模式对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了更好的满足,并且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稳定供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有效缩短了物流的中转距离和时间,建立了紧密配合的线上与线下合作模式,具有较良好的消费者体验和较高的消费者信任。电子商务平台有效地将农产品和分散的农户整合在一起,利用全国物流配送方式打破了地域限制,进一步为消费者提供了稳定的供应源。如图2所示,本文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分析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总结发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盈利主体包括平台使用者、消费者、流量使用者等,盈利来源主要包括销售提成、增值服务以及农产品商品。(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困境。主体之间的信息严重不准确。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较为杂乱,参与的主体数量较多,而这些都是可以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价值链模型中观察出来的,不过由于每个主体接入互联网平台的能力不一样,对信息技术的理解程度也不一样,这样就会造成所得信息不准确,会对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价值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关键是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价值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了生产与消费,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但是当前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相对落后,部分企业至今还未建立与客户之间交流的信息管理系统。主体之间发展不协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价值链体系上各环节必须相互组合和作用。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农产品价值链素质低下、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人才和技术不到位等,并没有出现各利益集团之间的信息和知识共享平台这种相互关系。因此,没有从根本上使加工企业、农产品生产以及电子商务的龙头企业获得帮助。另外,政府缺乏对农产品流通的指导与管理,并未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和监管作用。物流配送体系不协调。目前各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是导致物流配送体系薄弱的重要原因,有效整合无法形成,从而客户的价值也不能创造,直接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保鲜的特殊需求需要物流配送的大力支持,以此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数量和品质,根据客户的要求,运用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将农产品送到客户的手中。农产品商品化不够标准。我国农业生产的经营主要是采用农户型经济生产模式,造成了低下的生产加工能力和分散的农民组织程度,严重影响其效率,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另外,较宏观的农产品概念、复杂的生产销售链条以及内容各异的加工服务都使得农产品商品化缺乏标准。价值链视角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分析宏观政策积极引导。政府应该积极发挥其在农产品和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指导作用,在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制定农产品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通过财政和政策的支持,制定适合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政策,以此明确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和战略目标。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加大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组织和农产品相关企业的支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与繁荣是一体的,形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与先进的基础设施有关。农村基础设施包含了农产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应该在国家公共机构组织提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强调政府在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各级政府从各种投资渠道着手,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着重建立资源共享和应用于各级网络的平台,这样可以节省资本,打破资本约束的现象。加强参与主体之间协调力。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价值链主体之间是一个合作的关系,要让人们重视产业价值链整体的价值就要加强价值链主体之间的合作,使各方之间呈现共赢的局面,不能只关心短期的利益,这样才能建设和谐的利益关系。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将行业内有价值的品牌作为核心,对其进行整合,来发挥品牌对价值增值的作用,同时根据行业的核心业务联系和配套系统的相吸作用,将品牌的农产品企业作为主体,对行业间的价值链进行整合。其次,要降低投资成本,就要通过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电子商务之间的作用来提高农户的能力。然后可以通过对订单农户和农产品贸易机构的发展,来制定服务化管理以及增强集约化管理。最后,加快创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产业价值链先要改变农民的支付和购买观念,以此实现产品的丰富多样化、服务的个性化、交易的便捷化、支付的安全化和渠道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交易平台基本功能。农产品电子商务若要顺利发展必须借助其电商平台,电商平台既是前提也是基础,且能够缩短农产品供应链。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功能是需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加强并创造核心的竞争力:第一,网络上的交易实行安全化管理。网络交易要想持续发展下去,首先要让人们了解网络交易的好处,知道什么是网络交易,在此基础上开发更为安全的网络技术,以提供更为可靠的网络交易平台。第二,加强网络信息和进行交流平台的管理。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讨论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给那些不能实际聚在一起的人们提供了好的场所,这样人们才能在一起讨论,获取有用的信息,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第三,提供个。通过客户管理体系获取每位客户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并以此加强企业的品牌价值。第四,提高网站功能层次。在电子商务购买平台增加支付功能可以解决客户好多问题,让客户愿意在此平台买东西。建立完整的产品标准管理体系。目前来看对农产品的要求有许多,其中包括了新鲜度、环保程度以及毒害问题,因此,只有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农产品好的质量。而覆盖农产品价值链的一系列标准体系都应该严格按照质量的标准来进行体系的认证,这一系列标准体系包括农产品的称谓、包装、运输、存储、生产加工、质量标签、集装箱包装和食品添加剂等等,要具有统一样式的标签。现在的农产品已经逐渐被农户所认知,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企业、园区、农户一体的生产方式来完善产品的标准管理体系,利用农产品企业品牌的效应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建造高效物流配送体系。首先各级政府应不断加强农村道路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金融折扣、扶持的方法,将现有运输、仓储和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相结合,建立起农村到城市的配送以及运输功能为一体的配送体系,建立物流中心和交易中心。其次,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鼓励更多的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同时建立配送系统,实行资源共享。最后,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可以自行创建物流,也可以与其他流通企业合作,加强对物流配送人员的管理,在确保配送安全的基础上满足客户对包装完好的特殊需求。扩大涉农电子商务队伍。首先,加大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农户的培训,这样可以在农户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同时,提高对电子商务的可信度。 其次,加强农产品和电子商务的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信息化建设的能力与自身的水平,也能提高农户的总体素质,还能使高校建立农产品企业与电子商务的培训基地。最后,要培养出新一代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主力军,对其进行培训让其了解农产品的相关信息,建立优秀的电子商务服务团队,以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建设水平和服务水平。

电子商务物流的主要特点范文6

一、逆向物流和供需网概述

1.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是伴随着正向物流的商务流通而产生的,与正向物流息息相关。因顾客的潜在需求,正向物流流到哪里,哪里就会存在逆向物流。上世纪90年代,逆向物流理论在美国、荷兰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开始兴起。随着逆向物流的发展,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主要是:

(1)从流动对象看,逆向物流包括原材料、中间库存、产成品、包装物及相关信息等。

(2)从流动方向看,逆向物流是从消费地到起始地的流动过程。

(3)从流动目的看,逆向物流是为了重新获得废弃产品或有缺陷产品的使用价值,或使其得到正确处置。

(4)从活动构成看,逆向物流包括对产品或包装物的回收、再处理、重新利用、维修和再制造、废气处理等流程的物流活动。总体看,逆向物流包括两部分:一是退货物流,是指下游顾客将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退回上游供应商;二是回收物流,是指将最终顾客所持有的废旧物品回收到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以废弃物的再加工、再利用为目的,主要包括回收、分捡、储存、拆分处理,再次使用处理后的材料,或填埋没有使用价值的废弃物等环节。本文所述的退货逆向物流主要是指在BtoC交易中,下游客户将不符合其订单要求的产品退回给上游的供应商,其流程与正向物流的流程相反。

2.供需网

多功能开放型企业供需网(SupplyandDemandNet-workwithmulti-functionalandopeningcharacteristicsforenterprise-SDN,以下简称供需网)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以全球资源获取、全球制造、全球销售为目标,相关企业之间由“供需流”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多功能开放型的供需网络结构。其内涵主要包括:

(1)供需网具有网络结构性。网络节点以组织、个人、组织的动态联盟等形式存在,任何节点之间都有可能存在供需关系。

(2)供需网具有多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供需流”的多样性上,而“供需流”是流动于供需网节点之间的供应和需求介质,包括物料、产品、知识、人才、管理理念、技术、资金,乃至企业文化等显性和隐性的供需。这种多功能性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可提高系统的营运绩效。

(3)供需网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它突破了局限于动态联盟内部的有限开放性,开放的范围已扩展到全球,增强了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合作能力。随着供需网理念和技术日益成熟,为推广逆向物流提供了更完善的条件和支撑。BtoC退货逆向物流的特点供需网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括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虽然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运作起始点完全相反,但是前者绝不仅仅是后者的简单逆行,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供需网环境下,BtoC退货逆向物流的主要特点是:

1.退货比例高消费者在传统的商店购物可以看见实物,并在确认合适与否的情况下再作购买决定。而在线购物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消费者不能对实物进行鉴定并存在信息上的偏差,因此常常发生实物与当初的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而且,在线商家虚假信息还增加了消费者退货的可能性。统计资料显示,一般零售商的退货率是5%~10%,而通过产品目录和网络销售的产品的退货率则高达35%。

2.退货的不确定性更强由于退货逆向物流的需求往往来源于例外事件,而不是来自客户的主动需求,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因此它与正向物流相比,更难计划和预测。

3.退货渠道多样在供需网环境下,在线商家应对的是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退货。目前存在着多种退货物流渠道,商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及顾客的便利性,选择合适的一种或多种退货渠道,尽可能减少由渠道多样性带来的开支。

4.信息采集更困难物流的来源分散,涉及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退货逆向物流的信息系统结构复杂,其本身的开发、维护难度大,信息技术和企业现状难以负担,使得退货逆向物流的信息难以获取,从而造成整个退货流程的监测和跟踪更加困难。退货逆向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退货管理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既复杂并且环节多。例如,淘宝商城经营女装和化妆品,客户主要是女性,特别是对服装,她们常常会因为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退货。根据调研得知,在售出的所有商品中,有15%存在退货的可能,即客户对产品存在不满需要售后协调,最终退货率在7%左右、换货率在5%左右。不论是处理退货还是换货,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特别是在节假日、举办促销活动之后,工作量更大。在对客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后,发现退换货的主要原因是实物与图片不符。此外,商品的尺寸不合、质量有缺陷等,也是造成客户不满的重要原因。

目前,商家在处理退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商品无缺陷退货率上升例如,淘宝商城实行了“七天无理由退货”政策,显然这对客户会产生诱惑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需求,有利于增加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和回头率。对于最终客户来讲,无缺陷退货能够确保他们将不满意的商品及时退回,消除后顾之忧,使购买风险最小化。同时,由此引发的商家除了销售额增长外,还有大量的退货及其所产生的成本。因此,实施“七天无理由退货”既有利也有弊,怎样既获得客户的信任又降低退货率,成了许多商家的难题。

2.商家只能被动地单独处理每一件退货,浪费了人力物力多数商家的退货流程是:客户若要退货,需在规定的时间限制前,提出退货申请,并在网上填写退货说明;商家接收请求后,处理退货退款协议,如果协议不能达成一致,需要客户服务部门介入,帮忙协调直至达成一致意见;而后,客户将商品连同原包装盒、说明书和其他附件一起寄回指定地点;商家收到退货后进行检验,如果符合退货规定,就按照流程给客户退款。在运费承担方归属上,如果是因产品质量有缺陷所发生的退货,就给予客户全额退款并承担运费;因客户对商品主观不满而退货的,由客户承担运费。倘若不符合退货规定,还需与客户再协商。可以看出,整个处理退货的流程,周期较长,极易导致客户不满意,而商家也需处理额外的业务,并且通常要承担一定的亏损。许多客户也因退货流程过于繁锁而放弃退货,转而选择给予商家中差评,这对商家的信誉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退货逆向物流问题的解决对策

1.从事前、事中、事后多方位进行控制,尽量减少退货(1)有能力的商家可开设一些体验店,顾客可去体验店试用商品,确定是否合适后再作出购买决定。(2)在正向物流方面,商家对各物流企业应进行专业、效率等方面的比较,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3)商家可提供在线咨询回复,配备多个售前售后客户服务部门,及时地为客户答疑解惑,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同时为客户提供有关产品信息和物流咨询。(4)对在线图片应进一步精心制作,并附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减小图片与实物的差异,让客户从不同侧面详细了解商品。(5)商品应每周更新、定期下架,以减少客户对商品不必要的误会。(6)商家可尝试建立客户“粉丝群”,为客户提供沟通、发表意见的平台,便于收集反馈信息并改进服务。

2.建立集中退货中心,保障退货逆向物流高质量运作所有退回的商品都要先送到集中退货中心,经过分类、处理后再送回其最终的归属地。为了降低自建集中退货中心所产生的高昂成本,几家地理位置较靠近的BtoC企业可联合委托一家信誉良好、服务可靠周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退货逆向物流业务,并授权该企业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物流配送终端作为集中退货中心。客户如果有退货要求,可以将商品和发票单据送到处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在线查询相关企业的退货信息和处理意见,确定是否符合退货条件;对不符合退货条件的商品,应及时向客户作出合理的解释。集中退货中心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商家无需自行建立退货仓库,无需单独处理每一件退货,既可减少退货处理时间,还可降低退货处理成本;二是委托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缩短了退货周期、提高了效率,有利于提高客户满意度。供需网环境下BtoC企业如何管理退货逆向物流在供需网环境下,客户对商品的选择余地更大,可能也会更加挑剔。《2010年度电子商务投诉统计报告》指出,2010年1~10月份,网络购物投诉占电子商务总投诉量的70%以上,达3.6万多宗。绝大多数客户一旦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必然要求退货。

随着退货商品的不断增加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有效管理BtoC的退货逆向物流,已成为许多在线经营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1.规避BtoC交易中退货逆向物流退货逆向物流会给在线经营企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和经营成本,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BtoC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客户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商品的质量和配送环节,所以BtoC企业应从源头上加强控制,减少不必要的退货。

(1)保证商品的质量。商品质量永远是客户最关注的焦点,企业得到客户认可的首要条件就是优质的商品。因此,BtoC企业一定要选择正规的进货渠道,保证商品的质量。

(2)降低信息不对称。网上购物的最大弊端在于实物与图片存在偏差。对此,BtoC企业除了提供可靠的照片外,同时也要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减少客户因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退货。另外,提供在线客服也可使客户能够随时参与交流。

(3)抑制客户冲动性购买行为。有些客户退货可能是因为他们出于一时的冲动而购买商品,所以网站应更多地站在客户的角度处理。当一份订单在网上被创建后,为了让客户对自己的购买决定考虑得更成熟,可在“购买”键旁设置“取消”按钮,以使客户可在一定时间内取消订单。

(4)从正向物流入手,减少不必要的退货逆向物流。在选择物流企业的时候,不能只注重物流价格,更要重视服务质量。在通过收集其他BtoC企业和客户对各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意见后,进行综合评价。应选择规模较大、覆盖范围广、配送能力强、人员素质高、服务态度好、管理规范、信誉良好的物流企业,进行长期合作。

2.BtoC交易中退货逆向物流的实施策略退货逆向物流虽然已成为困扰BtoC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同时也是一个转机。如何顺利、高效地实施退货逆向物流,是每一个BtoC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1)充分认识退货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及其价值。销售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退货逆向物流的管理不仅与利润有关,还会影响信誉。一次成功的退货处理,不仅可赢得客户的好感,还可避免同类退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