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支付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支付概述

电子支付概述范文1

【关键词】电子支付;网络安全;问题;对策

电子支付的出现,极大的便利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因此依托网络,进行安全的电子支付工作,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1电子支付网络安全概述

1.1电子支付概述

电子支付是人们进行电子商务、日常生活消费的一个关键环节,其主要指的是电子交易的当事人,例如: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这三者之间,通过网络电子支付的手段,对货币、资金进行的流通,进而实现支付的一种形式[1]。

1.2电子支付带来的网络安全概述

目前电子支付带来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技术层面、非技术层面两个方面。技术层面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对于具有电子支付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的静态数据攻击(口令猜测、IP地址的欺骗、制定路由进行信息的发送),以及动态数据攻击(主动对其数据进行攻击、攻击者对于资金信息进行监控,进而被动的信息破坏),如图1所示。非技术层面的安全隐患主要是:网络交易支付款项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且未及时加强监督管理;基于网络的电子交易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进行支付安全的保护

2基于电子支付时代下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及改进对策分析

目前电子支付下网络安全问题频发,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了隐患,本文以第三电子支付平台-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例,分析了当前形势下的网络支付安全对策。支付宝是我国目前最受欢迎的电子支付形式之一,它可以为资金交易的双方提供代收、代付的中介服务,以及资金交易的第三方担保服务。微信支付,其是基于微信开放平台,发出支付申请的。

2.1密码保护

在现有的支付模式下,无论是支付宝电子支付、微信平台支付,还是其他的借记卡交易方式,都需要用户对其设置密码,保障资金的安全,因此加强用户的密码保护,可有效的规避支付中的安全问题。在电子支付的环境下,用户成功与商家进行资金交易的关键,就是密码的输入,因此可以使用数字签名的方法,进行网络支付。我国的银行机构,目前多使用了RAS算法,进行数字签名保护的。用户可以向银行提出申请,之后银行可以对用户发放一个数字证书,证书中包含着用户的个人信息,其在进行电子支付时,通过证书,可以向银行发送一个签名。比对一致后,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网络电子支付。支付宝的款项支付也是如此,用户依托网络进行支付宝资金交易时,可以将需要支付的款项,从银行卡支付到第三方平台中去,由其代为保管,之后客户收到商家的货物且满意之后,可以通过支付宝账号,发出支付的指令,将货款支付给商家。微信支付,使用的B2C即时到账的接口,发出支付请求的,其还可以进行线下的POS机支付,即就是微POS。本地的生活服务商家,通过服务端口,输入相应的支付金额之后,就会生成二维码,用户使用微信扫码,即可进入支付页面,之后输入自己的密码,即可进行款项的支付。因此通过这样的数字签名的形式,极大的保证了用户电子支付的安全性.

2.2病毒预防保护

用户在进行网络电子支付时,常会遇到盗窃用户银行网银/支付宝账户/微信支付账户密码的行为。攻击者利用木马病毒,对用户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使其能够对用户的访问页面、个人网银登录界面、微信登录界面、输入银行账号/支付宝账号/微信支付账号、输入的支付密码,进行监视,进而通过技术手段,伪造出相应的登录界面,诱骗用户在含有木马病毒的页面进行相应支付信息的输入,之后将其个人信息窃取。针对此种情况,用户需要对计算机系统加强病毒的预防维护。在计算机中可以安装病毒查杀应用软件,及时更新系统。在应用聊天工具时,如果接收到陌生信息或者邮件、网页时,切忌点开,或者是与发送方核对无误后,再进行点击处理。用户尽量不要在公共电脑上,打开个人的支付登录界面,或者是登入,避免公共电脑中病毒,对于用户支付宝/微信支付账户的入侵攻击。针对手机支付宝用户,其在接到陌生支付信息、电话时,要保持警惕,避免登入钓鱼网站,造成个人支付信息的泄露,给资金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2.3法律保护

针对第三方交易平台中,存在的诸种资金使用问题,我国虽然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法律规范条文,但是由于其在具体的使用中,依靠的是用户对于平台的信赖,以及用户与该平台之间的约定,来进行业务处理的,因此在很多方面,用户的个人资金权益,一旦遭遇到信任危机或是其他的问题,用户的个人权益,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第三方平台,对于用户的大量资金代为监管,存在着资金被挪用、资金利息计算等问题,这些问题缺乏相关的法律保护,将会对用户的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例如支付宝,其主营业务是用户网络交易资金的代收、代管、代付,用户在使用资金的代管功能时,与该网站达成了以下的协议:用户可以向本平台,支付一定的资金,并且可以委托本平台对其资金进行保管。使用代付功能时,约定:用户可以要求本平台,使用存入的资金,对其交易项目,进行支付,如果是非经法律程序,以及非由于本条款约定事宜的交易,该项支付形式,不可逆转。这些协议,虽然符合当前用户、第三方支付的现状,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讲是存在着缺陷的。微信支付中,存在着未按照法律的相关要求,与用户签署相关的协议,也没有对安全验证的有效性,进行规定,其存在着交易金额超额准许的情况。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立法部门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有效的约束。此外,基于我国目前的电子支付形式,还缺乏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认证体系。

3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电子支付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支付安全问题,因此需要支付平台、银行等各个机构以及用户,对电子支付的安全问题加强关注,及时找出改进对策,加以改进,避免安全问题出现。

参考文献

[1]刘剑.电子支付及其网络安全研究与实现[D].天津工业大学,2005.

电子支付概述范文2

 

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很多商业模式与创新型企业,而这一产业在积极发展以及拓展范围的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便是支付问题。通过手机终端移动电子支付方式付费是完成电子化及移动化钱包的理想抉择。

 

一、移动电子支付概述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3G网络建设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一部手机走天下的愿望。发展到目前,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手机的作用十分重要,综合了MP3、照相机、电视机等各种功能,还可以令人们在各类消费的支付过程中不需要携带钱包。这一将金融与信息技术互相结合的产物,促使银行业务实现了电子化,称其为移动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组成电子商务系统的主要部分,其是构建在金融电子化与网络化的前提下,将商用电子化工具与各种交易卡作为媒介,将计算技术与通信技术作为手段,通过电子数据形式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并且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完成支付。同时移动电子支付是无线电子商务的基础。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基于有线网络的电子支付向无线网络延伸。在未来移动电子支付势必很好补充传统支付手段。

 

二、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移动电子支付概念在2008年在我国真正出现,从此逐步进入了这一领域。2010年有关移动电子支付的各项技术也日趋成熟,形成了产业初级形态。2013年是中国移动电子支付发展最为重要的一年,其一是移动电子支付行业标准真正形成,生态系统初具模型,创造了一个有关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其二是资本和产业链逐渐在移动电子支付领域科学布局,产生了大量的解决方式;其三是积极发展的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技术,使电子商务等真正增加了移动电子支付需求;其四是产业链的大规模发展壮大,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银行等积极加入到手机支付领域,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目前移动电子支付获牌企业有34家,分别是三大运营商、互联网支付巨头、银行和移动支付独立企业。移动电子支付在市场中表现的形式有:手机钱包、手机支付宝、财付通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知,中国移动电子支付市场在2014年达到了1512.5亿元,同比增加了89%,预计中国移动电子支付交易规模在2016年将会冲破万亿元大关。

 

通过分析移动支付市场业务结构可知:移动近端和远程支付分别是2.6%、97.4%。远程支付比例明显比短信支付大。通过分析移动电子支付市场份额了解到,支付宝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31.5%,紧随其后的便是联动优势,见图4。

 

三、移动电子支付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移动电子支付优势

 

1.相较于网上支付,移动电子支付体现出两优势。其一是手机便于携带。移动支付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的限制从而影响交易。其二是客户群体在积极扩张。在人们平常的生活工作中手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促使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桌面互联网,并且人们已经无法预期其巨大的应用规模。

 

2.对网络营销平台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支付宝手机钱包为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关于淘宝的统计数据可知,支付宝无线支付在2014年春节时期交易量同比增加了20倍。40多万用户在一天利用手机进行支付,增加速度非常惊人,有效支撑了庞大的手机淘宝交易,逆向驱动了2000万人通过手机对淘宝实行访问。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超过八成都是实物。新型支付方式促使交易虚拟物品的发展,虚拟商品市场规模在淘宝中已经达到了千亿元,同时还在逐步增加。

 

3.形成了移动支付产业的结盟,借助于打破支付、通信、智能卡等行业壁垒,统一组建一个能够互通有无、密切协作的沟通平台。结合各方积极推出基于金融账户、利用ISO相关非接触通信的国际化智能手机卡支付业务,并且统一编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移动支付平台与技术措施。

 

(二)移动电子支付存在的问题

 

1.移动电子支付安全度极低。由于移动电子支付是用户和商家利用无线网络传输,势必会对人们造成安全困扰。针对这一问题,我国也正在逐步解决,例如通信产业与金融机构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保证信息安全,保障交易业务的过程中,逐层保护金融系统和通讯系统,积极比较用户资料、发送和接收的信息,任何可能产生的错误或者可疑信息都会被认为无效而终止交易。

 

2.移动电子支付信誉风险。在我国调查手机用户的过程中,超多40%的用户怀疑移动电子支付,65%的用户不会应用移动电子支付发送自己的相关资料,超过90%的手机用户均收到过诈骗类短信。由于手机是随身携带的设备,经常会出现丢失和损坏问题,因此泄露个人信息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移动电子支付业务最关心的问题。事实上,由于许多移动电子支付通过绑定信用卡的形式进行支付,使信用卡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加,且处于多变的使用环境中,这样形成了巨大的泄密和丢失风险。

 

3.有关法律制度的缺乏。当前,由于我国移动电子支付业务还是发展初期,竞争日常激烈、利益关系复杂,缺少完善的法律法律保护措施,交易彼此的权利义务也是模糊不清,导致移动电子支付出现了法律风险。

 

四、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发展前景

 

全球范围内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但是我国的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大量因素限制了移动互联网支付消费。相信伴随着人们不断成熟的消费心理,移动电子支付业务势必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能够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帮助人们尽情享受高速移动互联网生活的乐趣。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是可以有效解决移动支付业务终端问题。还需要手机充分达到智能化并且价格低廉,从而保证了移动电子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可以看出,移动电子支付要想发展,需要获得各产业链之间的密切配合,同时强化政府支持以及社会的信任,才可以实现真正的利国利民。

 

五、结束语

 

随着手机用户的大量激增,一种创新的支付方式应运产生了,这就是移动电子支付。其有效继承发展了传统金融非接触、安全性能、多应用等优势,并且突出了存储空间巨大、计算能力较强、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特征,很好糅合了智能移动终端、移动通信技术和金融受理网络,进一步产生了全新的移动金融服务,这也是金融“互联网+”的一种展现。本文通过认真研究移动电子支付的发展情况,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详细进行了梳理,最终畅想了移动电子支付的发展前景。

电子支付概述范文3

关键词: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243-02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是高校电子商务类专业主干专业课程之一,其主要阐述了电子货币的产生、发展、各种类型电子货币的特点,电子支付的方式、手段、性能特点及业务流程,电子支付工具的使用、电子支付涉及的相关协议和法律法规等。同时介绍了网上金融机构、网上金融业务、网上银行模式、网上银行的形式、工作方式、服务内容及发展趋势等问题,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其目标是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对电子商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电子结算与支付的起源、掌握基本概念及其特性和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理解电子结算与支付基本模型;了解电子结算与支付对现代社会在文化、生产、生活及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电子支付工具等方面的基本业务与技术的特性、功能和流程,理解电子结算与支付的技术标准及其安全协议与管理特点;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与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理解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作用,网上电子支付存在的安全问题和相关的法律问题。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更新快,运营模式不断变化,实践发展速度超过了其理论建立和成熟的速度。然而传统教学理念重视理论灌输式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较差。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又恰恰是目前最主要的培养形式,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教师努力地教、学生被动地学。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该课程往往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同时也容易引起教师的授课困扰。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现在多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实践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很多传统行业都纷纷网络化,而电子结算支付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必然成为传统行业运作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课程内容更新变化速度加快,而理论教学又往往滞后于实际发展,造成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所脱节。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创新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感到理论知识抽象,结构原理难懂。尤其是对教材中各种单元网站、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等在实际中有何用途,如何用以解决实际生活的一些问题,更是感到茫然,往往处于想学又怕学的矛盾心理状态。针对这种现状,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方法,尽可能少讲深奥的电子商务理论,多讲一些电子商务网站、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的实际的应用,多给学生提供网上操作,实际操作的动手机会。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具体思路做法如下。

(一)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

为了提高《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接触到目前最新的相关技术、手段。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把职业能力要求引入教学,使教学目的性更明确,缩短与工作实际距离,采取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合、课堂教学与项目实践相结合、专业教学与人才认证相结合等。教学过程中应当理论结合实践,采用多种方式。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依据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二)完善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使主要教学内容均安排有对应实践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电子支付与结算基本模型;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网上其他电子支付工具、网上金融和网上电子支付安全等方面的基本业务与技术的特性、功能和流程,理解这些网上支付与结算的技术标准及其安全协议与管理特点;掌握网上银行电子支付系统与网上第三方电子支付系统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为学生后续的学习以及切实提高电子商务支付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学内容的设置遵循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对电子商务师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化、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电子支付概述、电子支付工具、第三方支付系统、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电子支付安全技术、电子商务认证、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的法律保障等内容,并根据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三)强调理论,重视实践,注重素质教育

重视实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提高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应使实践课时达到总课时60%以上。为保证实训教学质量实施小班化、分组式教学,实践实验课程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由教师进行分组指导。通过综合运用案例教学,试验教学,实习基地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学生专业的应用能力。在教学环节,力求把传授知识、锻炼技能、提高素质三者结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提倡学生为主动方地交互式教学模式,着重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授课中注意介绍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动态,介绍重点文章,开展讨论。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课堂理论讲授形式

1.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

理论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制作本门课程的教学课件,采用综合分析软件、校内实验室平台、各金融机构网站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等进行网络实验教学,使学生及时了解网络金融发展状况及宏观经济环境与政策变化等。通过大学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完成综合实践应用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营造全新视听感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2.教学实验方式

在每一次理论课后都辅助一次上机实验,学生可以在专业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操作过程中强调课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开展角色扮演教学

《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这门课程里流程的知识较多,这部分知识就可以采用任务,然后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通过角色的扮演,并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把流程生动的演示出来,学生在扮演和观看中知识得以传播。可组织学生开展实际网上操作,使其亲自参与电子商务活动,锻炼实际操作技能。鼓励学生进行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支付实验。比如,开通网上银行、购物支付、相互转账、为手机充值、短信还款、手机钱包等,要求学生承担相应角色进行支付管理活动。让学生在设定的商业背景下,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4.深化案例教学

在每部分内容讲授前,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课下先进行熟悉和思考,要求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具体案例做成课件,上台讲述。学生通过精心准备相关内容,在课前查阅大量资料,设置提问与回答环节,台上与台下进行互动。此种学习方式的开展使学生真正成学习的主人,主动查阅资料、做课件,学习积极性增强。

5.推进项目化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教学方法采取项目教学法后,将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创设教育情景,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把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分成概述、电子支付工具、第三方支付、网上银行、网上证券保险、电子支付安全技术与认证、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的法律保障等七大模块。每一模块都明确标识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教学目标,力求覆盖每一模块教学的所有重点、难点问题。

(五)加强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在教材上联合企业开发相关校本教材,充分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案例的选取科学,具有可操作性。教材呈现方式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规范、正确、科学,确保教材理论与实践的前瞻性。同时编制校内实训指导书作为实践教学教材。

(六)发展职业资格认证教育

电子支付概述范文4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立法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0119-02

据信息产业部的数据,2005年中国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总金额达到15.7亿,同期增长率高达130%以上,预计2007年将会达到88.8亿元人民币。在调查中有超过90%被访者愿意尝试网上购物,但是,高达80%的被访者对网上购物表示信心不足。我们不禁要问网上支付到底安不安全?如何保证网上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

一、网上支付概述

(一)网上支付的概念和特征

电子商务是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商业信息业务流程、物流系统和支付结算体系的整合构成的新的商业运作模式,是一套完整的网络商务经营及管理信息系统[1]。其核心问题是如何确保网络交易中的电子支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网上支付,是指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手段,将负载有特定信息的电子数据取代传统的支付工具用于资金流转,并具有实时支付效力的支付方式。网上支付作为新的网络交易支付方式,它的应用和发展给传统支付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当我们分析这种支付模式的特征时,不难发现由事物本质属性影射出其潜藏的不安全因素。网上支付是采用先进的技术通过数字流转来完成信息传输的,其各种支付方式都是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款项支付的,于是人们就开始质疑信息数字化后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丢失、重复、错序、篡改等安全性问题;网上支付的工作环境是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之中,交易双方的身份置于虚拟世界中,这无疑增加了电子支付的风险;网上支付使用的是最先进的通信手段,对软硬件设施的要求很高,技术软件不成熟就为黑客等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研制出一套无懈可击的互联网支付系统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二)网上支付主体间的法律关系

网上支付的主体包括网络银行、客户和认证机构。网络银行指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网上支付、资金转账、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的银行[2]。在网上支付中,作为支付中介的网络银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支付的依据是银行与电子交易客户所订立的金融服务协议。客户通常包括消费者和商家,消费者与商家和银行间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合同关系,即买卖合同和金融服务合同。认证机构独立于认证用户(商家和消费者)和参与者(检验和使用证书的相关方),以第三方身份证明网上活动的合法有效性。认证机构与证书用户之间的法律关系是基于双方签订的认证服务合同而形成的一种在线认证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其权利义务应当由协议来决定[3]。

网上支付是交易双方实现各自交易目的的重要一步,也是电子商务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可是,网上支付的风险并不仅限于消费者购物支付过程中的问题,还包括纠纷出现后银行或其他发行机构的责任问题以及网上支付工具资金划拨系统等问题。明确参与主体间的法律关系才能更好地解决纠纷,进而预防纠纷。那么我们在法律上该如何界定网上支付的完成呢?这也是划分法律关系主体风险转移责任承担的依据点。我认为以受益人银行决定接受贷记划拨时作为网上支付完成时间比较合理。

以上所述只是网上支付风险存在的宏观因素。从微观上看,电子商务的不安全隐患无非来源于三个层面:技术层面、人为因素和法律缺陷。

二、网上支付系统的技术风险

(一)支付系统的安全性受到质疑

为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目前国内外出现了许多保障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安全的协议,然而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是否有足够的科技能力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完美的技术抵御来自全球各地对交易系统的可能入侵?是否有能力提供消费者难以伪造的身份认证?传统的书面交易不容易涂改,但网上银行的电子支付是在无纸化环境下进行的,这就必须从技术上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保证交易数据不被窃取篡改。为了应对不法分子,目前,各开办网络银行业务的银行纷纷出台各种技术措施应对不安全因素。然而技术支持与保障不可能自然延伸到交易人的真实与可靠,难以有效地防止欺诈。支付第三方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易欺诈的发生几率。这种模式最开始是由支付宝提出的,只是很遗憾支付宝更多的只是使用于B2C领域的小额资金支付,把这种模式照搬到B2B领域必然有排斥反应。而且我不禁要问:非金融机构性质的支付服务第三方是否有从事电子货币支付清算业务的资格呢?如果有,是什么法律法规赋予它的权利,由哪个机构来监督管制?如果没有,它的合法性就受到质疑。

(二)安全认证机构不规范增加网上支付风险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各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安全认证机构,在金融界具有高度权威性和公正性。认证机构有权要求用户提供认证所必须的正确相关信息,并随时检查用户使用证书的情况,证书机制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私密性和不可否认性,从而保证电子支付安全。然而,我国没有统一的权威立法来规制认证机构市场准入机制、运作的程序、相关责任人的义务等,缺少有效的监督。作为公正和权威象征的认证机构如果本身机制运作缺乏公开、公正、公平的话,怎么给广大消费者网上支付足够的信心?

三、网上支付法律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商业信用危机冲击网上支付安全,网上支付的信用问题是不可根除的隐患,信用机制严重缺乏制约了中国B2B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很多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网站采取站内买卖双方互评的方法反应信用程度,但这项指标只能作为一项辅助的参考,无法从根本上防止骗子互相作弊,无法保证交易过程中双方的信用。同时,法制的不健全助长网上支付风险,我国法律对网络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网络立法主要停留在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运行、域名注册、网络安全等网络发展初期的层面上,有关电子商务交易的立法几乎是一片空白。2005年《电子签名法》的颁布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上的里程碑。我们必须在加强技术保障、建立社会信用机制的同时,加强网络法制观念的培养和网络法制环境的建设,期待更专业化法规以及配套规范的出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完善我国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的建议

(一)加快立法进程,制定《电子支付法》

我国电子商务立法还不够,我国没有专门的电子支付制定法,仅有一些行业规范效力等级不高,传统支付法律体系中关于现金与票据清算的规则并不能完全适应网上支付的出现与发展;在电子资金划拨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确立的是以纸质票据为基础的结算支付制度,没有针对电子资金划拨进行立法,这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2005年6月公布的《电子支付指引》被看做是继《电子签名法》之后,政府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而实施的又一重大措施。我们应当趁着势头加快《电子支付法》等立法进程,完善有关配套法规制度。

(二)提高危机意识,应对网络犯罪

网上支付出现后,为洗钱等新型犯罪活动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犯罪行为人利用各种先进的电脑技术来盗取信用卡信息、私人资料及金融财政内部资料,然后进行网上金融诈骗等犯罪。我国现行新刑法虽然对计算机网络犯罪等做出了相关规定,但从广度和深度来说都还不够,而随着国际网络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扩展,对突现的新型犯罪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相关立法来制裁此类犯罪,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三)加强社会信用机制建设

法律为保障网上支付必须推动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发达的商业社会对社会包括个人的信用有着很高的要求,并通过一系列公开透明的制度来维护和保障信用制度体系。我国目前在对信用概念内涵的理解、信用信息公开的方式和程度、信用服务企业的市场发展程度,以及对失信者的惩戒制度方面都还十分落后,甚至存在空白。应当承认我国还属于非诚信国家,信用制度还很不健全。我们应当着手网上支付信用机制的建设,建立个人社会信用体系,网络交易采用实名制,普及CA认证,及时收集和反馈用户信息并做出相应解决方案,促进用户建立网络信用。

(四)加强对网络银行、认证机构的监管

加强电子商务行业的监管,规范市场主体行为。首先要加强对网络银行的监管:网上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应该制定新的准入条件,加强对客户开户的监管,落实责任审查客户资料等信息,明确网上银行业务终止条件、清算办法等,制定电子货币退出机制,规范电子货币市场;其次要加强对认证机构的监管:政府主管机关必须对认证机构进行监管,认证机构应制定严格的认证操作规则、定期审查制度以及信息控制制度,保证程序上的合法性,对于认证机构的违反行为要给予惩罚;最后,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受银监会监督,第三方无权动用客户资金,必须确保资金安全和支付的效率。而支付中介的仲裁功能还未受到任何监管,其公正性应得到保证,因为其决策将直接作用于电子商务本身,影响交易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1] 夏露.电子商务在线支付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2001,(5).

电子支付概述范文5

【关键词】电子 五道口 支付平台

一、调研基本情况概述

笔者于2017年1月4日~2017年1月14日,在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周边对商家和消费者分别发放不同的问卷进行相关调查。具体商家地点包括:五道口华联商厦、超市发及附近商店、金码大厦及附近商店、学院路各大高校内部商店等。消费者包括:学院路高校自习室、家属区及宿舍楼、公交车站、超市出口等。

二、调研成果

首先,本次问卷调查计划发放商家问卷50份,消费者问卷150份。实际收回商家问卷43份,消费者问卷122份,其中,已收回问卷全部有效。

(一)商家问卷分析

本次调查商家主要集中在服饰、商超、餐饮等方面,约70%的商家全面支持支付宝、微信、银联等支付方式。从支付方式开通的广泛程度上看,各支付平台的开通程度已与传统的现金非常接近。这说明了应用支付平台进行结算的支付方式已被店家广泛采用。

在对商家为什么选择电子支付的原因调查中,有53%的店家选择了收款效率得到提高,60%的店家选择了便于结账计算。通过从店家了解到的各类电子支付和现金支付方式的收入额。可知支付平台的使用频率已高达68%,为现金使用频率的两倍多。可以得出当前支付平台在各类支付方式中拥有最高的市场占有率的结论。其对整个支付市场的渗透程度令人惊讶。

根据店家对支付平台满意程度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店家对于支付平台的反映是积极的,都选择了十分满意和基本满意。所以。从店家问卷的调查结果综合来看,支付平台受到了广泛使用,渗透到了各个领域的店家,消费者也愿意通过支付平台进行消费,从而对店家的经营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消费者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的男女性别比约为2:1,其次由于周边的大学较为密集的缘故,本次调查问卷发放对象年龄范围多集中在18到30岁这一区间,占到了调查对象的75%,能有效代表当前使用支付平台最为频繁的人群分布,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

关于使用支付平台支付的主要领域,在餐饮消费方面,支付平台的普及使用率最高,占到总体的57%,已超过总体的一半。占比紧随其后的是娱乐消费和出行消费,占比为29%和26%。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餐饮、娱乐和出行方面支付平台给予消费者的优惠力度较大,优惠政策较为广泛。

通过对支付平台的使用频率的统计,得出占总调查对象63%的问卷填写人将支付宝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支付方式,有50%的消费者将微信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支付方式。所以,支付宝是所有支付平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支付方式,微信其次。其中消费者青睐最高频率支付方式的主要原因是创立时间较早以及被多数商家的所选用。而受个人选择偏好和环境影响的因素较小。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已对像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支付平台产生了路径依赖,且在支付平台的选择上也受到羊群效应的影响。

关于支付平台最主要的优势:其最基本的功能体现在免去了携带现金、银行卡的不便,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对于支付平台给予的优惠、推出的配套完善服务功能以及时尚等优势占比都非常小。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支付平台最关注和看好的大多全都集中在便捷性方面,这也与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使用者愿意用支付平台提供的余额储蓄增值功能代替银行储蓄的调查对象有39%,不愿意的占29%,持无所谓态度的占32%,这一占比结果结合之后的关于安全性问答的结果统计,可以得出由于支付平台属于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的虚拟性,消费者对于使用它存有安全顾虑,53%的支付平台使用者对支付平台的安全性有所顾虑甚至不满。这一因素导致近三分之一的使用者不愿意使用支付平台的这一功能,而使用与之相较利率低,但安全性高的银行储蓄。

三、研究结论

(一)问卷结论

1.几乎所有店家都开通了电子支付平台,其开通的广泛程度已接近现金。其使用频率已超过现金。

2.支付平台带给店家和消费者最大的好处在于便捷性。最能体现电子支付平台特点的支付方式是支付宝和微信。

3.某些新兴的支付平台功能还尚未让大众广为知晓,推广和宣传力度尚待加强。

4.使用者特别看重支付平台功能的实用性以及对个人信息保密方面的安全性,这是支付平善和改进的方向。

(二)其他结论

1.KTV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其支付方式。KTV只开通微信和银联两种支付方式,原因在于KTV的运作和经营方式决定了其打折优惠活动频繁,为了降低甚至避免收银员的道德风险,使得KTV公司的账单透明而准确,故其不采用现金支付方式。

2.店家开通支付方式的数量与店家的知名度并不当然相关。譬如麦当劳等知名连锁店,开通如支付宝等支付平台需要安装设备和开发电子账簿,这必定会导致支付平台开通的成本高昂。而对于一般的个体经商户,由于业务量较小,资金的收付简单明确,故开通支付平台几乎没有成本。

3.支付平台并不当然给予店家补贴。支付平台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对有名的商店进行补贴,会激励商店积极开通该种支付方式。从而在一方面进行平台推广的同时,也可以从海量的支付交易中获取大数据和佣金。只要收益大于成本,支付平台就愿意补贴。而往往个体工商户就没有补贴。

4.老年人对电子支付方式缺乏需求。对于月消费支出较低的老人,其不需要借助支付平台的便捷性,也对支付平台开通的各类衍生功能没有需求;而对于月消费支出较高的老人,其一般舍弃安享晚年而花费时间使用支付平台的机会成本极高,故也对支付平台没有需求。

四、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次的实地调查,结合市场的发展需求,针对各类电子支付平台提出下列建议:支付平台可以与企业接轨,与企业达成一致的合作;同时可以增加际业务服务,与国外知名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探索国外的消费者群体,为之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除此之外,支付平台还可以同银行展开积极合作,虽然支付平台与传统银行业是竞争关系,但通过与银行合作可以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使平台的盈利方式得以改善。由此可见,支付平台未来发展的道路是多元化的、国际化。同时,电子支付也必将成为未来资金转移和融通的最主要方式,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也会相应降低,创新带给人们福利水平的提高将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荆林波,刘波.我国电子支付工具与传统支付方式的竞争分析[J].经济管理,2008,(11):28-32.

[2]杨涛.新支付时代[J].新理财,2015,(09):37-39.

电子支付概述范文6

【关键词】 移动电话 NFC 电子支付 门禁

一、概述

随着NFC技术的发展,NFC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近场通信技术的应用范畴,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1)随触即通:身份识别与电子票证的应用,例如门禁管制、登录资讯系统、公文签收、打卡系统、车票或门票等。2)随触即购:移动商务付款机制的应用,近场通信装置储存信用卡数据、储值卡数据或电子钱包数据等,消费者以近场通信装置作为电子支付卡靠近读卡器,根据读取的信息来完成交易。3)随触即连:两个近场通信装置相连结,可以进行点对点的数据传送,如下载音乐、交换影像等。

二、专利分析

为了了解在移动电话中应用NFC技术的相关申请情况,在数据库CNABS和VEN中检索,检索的关键词包括:移动电话,手机,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话,近场通信;mobiletelephone, smart phone, portahle telephone, NFC, near fieldcommunication等,筛选出相关专利。

图1为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领域在世界上申请的主要分布情况。由图l所示,榆索到的专利申请中,占比重比较大的国家有中国37%、美国13%、加拿大13%、H本9%、韩国8%、瑞典5%、芬兰5%、法国5%,其余各国均1%。图2为在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领域世界申清量年份分布情况,自2003年飞利浦半导体和索尼公口J联合兼容当前IS01443非接触式卡协议的无线通讯技术,即NFC,该领域的申请量逐年增加,并在2011年达到一个高峰期。图3为在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领域中国专利申请人申请量分布情况,可以发现该领域的主要申请人是中兴、TCL、东莞宇龙、广东欧珀等,中兴通讯计划将NFC芯片整合到其发展迅速的全球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中。图4为在移动电话中NFC技术的应用领域按技术分支在全球申请中的申请量分布情况,通过对检索专利的阅读,将相关HI请主要分为以下五种:NFC终端的实现、控制技术、随触即通、随触即连和随触即够,其中随触即连相对较多,例如,允许电子没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互数据,只需要碰一下,便可在不同的电子产品问交换数据。并日.含NFC技术的手机可以直接用于电子消费、下载优惠券和电子票,还可在商店和旅游景点作为会员卡使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