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管理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管理优势范文1
关键词:采油厂;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引言
采油厂的安全生产关系到油田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采油厂的生产安全,对基层班组进行管理,增加班组的团队意识,强化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基层班组长的作用,带领班组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素质,完成油田生产任务。
1采油厂班组的安全生产职责
采油厂是由若干个基层班组组合而成,采油厂的生产班组,是采油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采油厂的基层生产单位。基层的工作比较细微,通过班组长的鼎力工作,能够提高班组的管理水平。采油厂班组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保证班组的设备正常运转,完成采油生产任务。及时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排查设备的安全隐患,并对隐患进行处理,保证采油设备安全平稳地运行,完成采油任务。杜绝各级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从基层班组做起,提高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才能实施安全的操作,更好地完成班组的工作。在采油生产岗位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避免各种违章指挥现象的出现,杜绝违章操作,减少设备的故障率。积极开展班组的争先创优活动,班组成员团结协作,更好地完成班组的日常工作。积极开展班组的安全检查工作,不违反采油厂的安全管理规定,切实安全平稳地完成采油工作。
2采油厂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采油厂的安全生产才能达到采油生产的目标,完成采油生产任务。采油厂的任务指标分解给各个采油班组,通过强化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班组的运行效率,是完成采油厂生产任务的关键环节,促进采油厂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顺利实施,不断提高采油厂生产的经济效益。
2.1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班组是采油厂的基层生产单位,个别单位不重视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导致生产班组的工作不认真,生产效率下降。没有明确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班组成员互相推诿扯皮,出现安全事故,无人问津。导致班组的工作不达标,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到班组的安全生产。对于采油厂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没有明确的班组安全生产任务。班组长的表率作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的班组长还不如一个班组成员的积极性高。严重制约班组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不断改进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高采油厂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满足采油厂安全生产的需求。
2.2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为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合理控制采油班组的风险,保证采油厂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采油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机械设备,避免机械伤害事故风险,对采油厂的机械设备加强维护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或者检修期间,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人为的违规操作而引发安全事故。防止原油泄漏事故的发生,及时检查和管理生产工艺流程,避免发生跑冒滴漏的现象,减少油气的泄漏,防止发生火灾、爆炸及中毒的事故。加强对密闭集输流程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发生更大的安全事故。防止压力容器爆炸的风险,合理控制采油生产过程的各种压力容器,及时观察和记录液位及压力,防止压力容器超压运行,而引发爆炸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的损失。2.2.1落实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班组长是班组的第一责任人,通过班组长的组织协调,完成班组的各种工作。对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考核,建立考核制度,实施奖惩分明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岗位的职责,提高班组成员的责任心,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的习惯,练就真功夫,熟悉岗位专业技能,能够处于采油班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排查安全隐患,保证采油班组安全平稳地完成采油生产任务。确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制定采油厂及采油生产班组的安全管理规定,要求岗位员工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明晰自己的岗位职责,尽善尽美地完成本职工作。2.2.2强化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为了达到班组管理的目标,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对采油班组管理的安全生产风险源进行控制和管理,如采油班组的计量站、油水井、油田中转站等,实施安全风险管理,进行安全风险的评估,及时有效地控制风险点,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对班组成员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演练,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将损失降至最低。做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建立安全隐患的排查制度,及时检查安全隐患,记录造册,并将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防止发生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对班组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不留死角,发现安全隐患问题,立即进行处理,自己解决不了的安全隐患问题,逐级上报,需要得到上级部门的帮助,才能排除安全隐患。避免由于安全隐患的排查力度不够,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给采油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2.2.3加强班组的团队建设增加班组的团队意识,提高班组的竞争力。通过五星班组的建设,在采油厂内部进行优秀班组的评选。激发班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班组成员发挥正能量,不断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促进班组的安全管理上水平。班组是个有机的整体,无论班组成员的原始条件如何,形成一个班组,所有的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完成班组工作任务。增强班组的凝聚力,一个好的班组长的作用是巨大的。班组长能够带领班组成员完成班组的所有工作,不断提高班组工作水平。通过班组建设的规划,组织班组成员共同完成油田生产任务。如一个计量站的一个采油班组,需要管理计量站的所有的油水井和计量站,当油井出现跑油等事故的时候,需要班组成员一起处理,而不是个人管理的油井,自己一个人去工作,不仅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任务,而且心里也不舒服。如果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全班组的人员一起出处理跑油的事故,大家觉得是个小集体,心里特别温暖。采油厂为了提高班组的工作水平,优化班组的组合,以高素质的班组长,带领班组成员完成采油班组的工作。因此,班组的组成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对班组成员的优化组合,提高班组工作的积极性,不能将互相之间矛盾冲突大的成员安排在一个班组工作,使班组的团结成分受到限制。经过班组长的耐心工作,使班组成员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采油班组的生产任务,保证安全生产,促进采油班组的健康成长。2.2.4提高班组成员的素质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素质,使其掌握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的知识,提高安全操作的专业技能,学习班组管理知识。提高班组协作精神,在班组建设过程中,发挥个人的优势,将班组成员的特长发挥出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提高班组的竞争力,在采油厂的班组中占有一席之地。为采油厂的班组成员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的机会,不仅学习专业知识、安全知识,而且学习班组建设和管理的知识,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素质,建立一支作风精湛的高素质的采油生产班组队伍,提高班组的凝聚力,使采油生产管理水平上台阶,不断提高班组的生产效率。2.2.5强化采油厂班组的生产工艺管理在采油厂生产过程中,管理好油水井、计量间、转油站等设备和设施,实现油水井井场的规格化管理,班组成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管理目标。如抽油机井的管理,对抽油机井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得到解决和处理。实时录取抽油机井的生产数据资料,确定抽油机的正常运行状态,通过对抽油机井的测试,得到动液面及示功图的数据信息,以此判断井下抽油泵的运行状况,确定检泵周期。加强对抽油机系统的维护保养,每天都要进行紧固、、调整及防腐处理。及时检查抽油机的各部紧固螺栓,避免发生抽油机翻机等重要的安全事故。对抽油机进行操作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停机后,拉紧刹车,避免平衡块伤人。
3结论
通过对采油厂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研究,强化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提高采油厂的安全生产状态,不断提高采油厂的生产效率,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分析采油厂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素质,增强责任心,强化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操作水平,及时有效地排查安全隐患。增加团队意识,提高采油厂班组的凝聚力,以基层班组为单位,积极参加采油厂的各项活动,促进采油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米辉,王立江.浅谈采油厂夜班生产中的安全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24):90-90.
[2]杨帮朝.采油厂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研究,2014.
[3]杨勇,赵进.采油厂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分析[J].化工管理,2014(35):87-87.
[4]林忠宇.采油厂安全生产管理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22).
生产管理优势范文2
一、国内石油生产企业应对低油价的做法
1.着力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充分调动开发单位增收节支、专业队伍服务增效的积极性。近两年,中国石化中原石油生产企业根据集团公司部署,全面推行“以采油气管理区为甲方,生产辅助和后勤服务单位为乙方”的内部市场运行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是健全内部市场管理运行制度。中原石油生产企业制定了《内部市场运行管理办法》 ,明确内部市场价格体系,将测井测试、地质研究、技术应用、井下作业、生产准备、生产维修、生产运输、供电管理、治安保卫、后勤服务、信息管理等11大类380小项专业化服务业务,全部纳入内部市场机制。二是探索建立分公司和二级单位两个层面专业化管理体系。将石油生产企业层面的井下作业、特种车辆、准备、测试、供电等专业化队伍,整合至分公司层面进行专业化管理,在服务石油生产企业内部的基础上强化外部市场开拓。护矿护卫、车辆服务、加工维修等业务,仍保持厂内专业化管理不变。三是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开发单位和专业化队伍,实行以内部利润为主要指标的考核,按利润超缴额50%兑现(即上交利润超过考核利润的那部分金额,按50%的比例,发给上交单位,作为业绩效益奖金),调动了开发单位增收节支、专业化队伍服务增效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2015年中原石油生产企业油气主营业务生产成本降低了近10亿元,外部项目合同额达到2.9亿元。
2.探索实施经营自下放,增强扭亏增效的动力和压力。2014年以来,中国石油集团针对辽河、吉林等石油生产企业资源接替困难、效益持续下滑等问题,开展了下放经营自的试点工作。将投资成本一体化管理权限、方案审批权和物资采购权、市场化选择施工队伍等7项经营权下放给石油生产企业企业,以扭亏为目标实施承包经营试点。试点企业层层细化方案和配套措施,将经营压力传递至各单位和岗位。一是构建效益管控体系。按照权责匹配、包管并重,自上而下构建石油生产企业机关、二级单位、基层站队三级效益管控体系。石油生产企业机关作为“总业主”,是重大事项的决策中心和投资中心;所属单位是“承包商”,是运营管理主体和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基层站队是“工程队”,是生产经营创效主体。各层级单位扮演好自身角色,真正管住成本、提高效益。二是实施承包经营试点。石油生产企业分类开展采油承包,指标下达到班组,人员自由组合,倒班方式自主确定;实行作业承包,工作量和成本包干,根据效益兑现奖金;实行捞油承包、材料费修理费承包、燃料费定额管理。三是加大工效挂钩力度。月度业绩奖标准随单位利润浮动,年度效益奖全面浮动、不再保底。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辽河、吉林石油生产企业均实现了增储稳产、效益提升,吉林石油生产企业2015年单位完全成本80美元/桶,比上年下降9美元/桶,辽河石油生产企业2015年超额完成了考核利润。
3.合作开发低品位油气储量,盘活油气资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石油吉林、辽河石油生产企业积极探索合资合作开发低丰度、低渗透、低产出的“三低”石油生产企业,形成了项目产品分成、利润分成、成立合资公司等合作经营模式,在经济开采开发边界、低品位油气资源方面取得成效。目前,吉林石油生产企业有多个合资合作项目,产油量约占石油生产企业原油总产量的30%。在与外资合作的项目中,由合作方作为作业者,完全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钻井、压裂、测井等作业费用节支30%以上,在当前低油价形势下合作项目仍然实现了盈利。
二、低油价下石油生产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1.强化内部管理,营造精细化管理的环境。石油生产企业实施生产精细化管理,应该首先提高员工对生产精细化管理的认知度,所以首先要利用大众媒体加大对生产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在石油生产企业内实时精细化管理相关知识;其次,通过情况简报、会议纪要、季度情况分析等方式,整合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来所取得的成果,强化员工对精细化管理方式方法的信心,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营造全员参与、大力支持的有利环境。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是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够有效地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要让精细化管理成为石油生产企业的一种管理常态,并将它上升为成熟的管理制度;要对精细化管理经验不断总结、修正,并加以固化,上升到制度层面,形成文化。营造精细节约文化,实现低碳生产,在石油生产企业营造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文化,让石油生产企业的每位员工都按低碳准则进行生产和工作。石油生产企业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组织团队学习、进行系统思考的“五项修炼”的精细节约文化建设与培育,促使企业更加注重内部流程与细节,注重效率、效益、成本、质量。更加关注向内部管理要效率,而不在于扩大企业规模。
2.落实组织保障,成立专业管理项目组。在专业上,成立精细化管理活动专业组,分别是储量及发现成本组。产量及开发成本组、操作成本组、采油工程指标组、节能管理组、化学助剂组、石油生产企业开发指标组、创新创效组、清洁生产工作组、安全设备管理工作组,这些工作组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个单位和岗位,逐层管理,逐层监督,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链和考核链;在经济管理上,也是通过成立产能建设项目组、作业管理项目组、水电燃料项目组等,按照权、责、利等原则,成立项目组,实行项目经理风险抵押金制度,指标到人,责任到人确保经济安全。
3.完善用人机制,做好人才保障。推进“人才森林”建设,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规划,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服务保障机制,通过课题项目带动、产学研用结合、交流合作以及评选石油生产企业岗位竞聘和职称评审等途径,在企业范围内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通道,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围绕培训目标优化技能等级结构,加大技能实训力度。
4.细化和控制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石油生产企业要对油气生产过程的作业进行分解,确定目标作业成本,对各生产环节成本严格控制,重点控制源头;深入进行成本项目及成本动因分析,消除成本影响因素;杜绝内患,消除石油生产企业中的跑、冒、漏、滴,准确进行成本核算;成本信息要透明,以目标成本为限,全面进行成本考核。库存、事故、抱怨、缺陷等都会增大企业的成本。因此,在低油价时期,石油生产企业要精干瘦身减负,在生产运营中要推行精细化管理,真正做到生产零库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各类损耗,最大限度提升企业效益。
5.夯实石油生产企业稳产基础。精细油藏管理是石油生产企业开发的根本。要根据油藏静、动态变化,重新认识油藏、重新评价驱替体系、重构井网模式、重建地面系统,一要推行油藏目标管理。要根据各个油藏开发形势,制定分油藏开发目标,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专人负责,每月对标分析,及时治理;二要精细注采调控。剖面上持续开展“油层组、油层段、小层、微层”四级精细地层对比,平面上静、动态紧密结合,细分注水单元,通过注采调整,使油藏压力保持水平提升;三要精细注水管理。在注够水上,要从“管理、系统、措施”三方面开展工作,坚决杜绝管理原因欠注。通过加强采出水系统“前端、中间、后端”三个环节治理,打造水处理示范站点。有效注水上,要加大注采不对应、层间吸水差异的治理力度,要持续开展微层对比,确保油、水井注采对应。加大层内调剖和堵水调剖工作量。精细注水上,加快分注进度,该分注的要尽快分注到位。
生产管理优势范文3
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宏观上说,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制还不健全,现行法规标准的国际通用性较差。二是在安全投入方面,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导致安全投入严重不足,要想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局面,难度非常大。三是在安全生产管理的支持体系不健全,如工伤保险体系存在漏洞,安全生产检测市场不规范以及信息化建设相对缓慢。四是我国安全生产技术的整体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与国际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明显。五是我国石油工业员工的安全意识较差,安全理念有待加强。,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安全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提高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水平势在必行。影响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只注重事后管理,而轻视事前的监督。目前,我国石油工业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和只重视事故的处理,而对事故的预防并不重视。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才意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作用,一味采取“亡羊补牢”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能够引起员工注意,但在事故平息之后,安全意识逐渐淡薄,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现状。(2)缺乏事故教训及经验积累。在安全管理方面,由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事故经验的总结和积累,导致同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对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产生不利影响。(3)安全意识宣传不到位。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企业的经营理念不正确,经济效益成为石油工业的唯一价值追求。我国石油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现象,导致安全意识宣传不到位。在石油工业安全意识的宣传过程中,走过场的成分较多,而实际行动却较少,习惯性违纪违规现象经常发生。(4)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少石油企业并没有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已经制定的相关制度,但其执行力却大打折扣。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安全管理责任人,增加事故处理的难度。(5)员工的参与性不高。由于安全生产意识的宣传不到位,加之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不重视,导致安全生产管理的员工参与性不高。在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员工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安全问题,认为安全管理工作与自己没多大关系,安全管理的配合性较差,导致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工作难以开展。(6)安全技术落后。从我国石油工业的安全技术来看,技术理论并不成熟,重大事故的安全技术还比较落后。同时,设备维修成本和检查成本较高,导致安全生产技术的应用与石油工业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不相适应。加之石油工业安全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7)安全投入资金不足。如前所述,由于安全投入的历史欠账较多,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不足,导致安全管理的资金受到限制。同时,企业在安全投入方面,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型,对安全投入和安全效益没有进行科学分析,导致安全投入方案不合理,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效益。
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对策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可建立和完善责任问责制度,通过决策层、管理层、职能部门的层层负责、层层把关,加强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第一,决策层。在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是最高领导机构,主要负责石油工业的劳动安全、环保、技术改造、卫生等项目,制定安全生产管理规划,指导下属生产单位严格实施安全管理相关规范,由法定代表人负责石油工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为决策提供依据。第二,管理层。石油工业管理层是安全管理的直接负责人,也是安全管理的监督者和执行者,是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第三,职能部门。为保证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制定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在石油工业中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构建安全管理的模式,实行全过程管理我国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应将事前的预防与事后管理结合起来,保证石油工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顺利实施。预防型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种积极、主动预防灾难或事故发生的对策,其步骤如下:提出安全管理的目标,分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在具体的工作中落实方案,对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新的目标。事后型安全管理模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管理方法,其步骤如下:灾害或事故发生之后,调查事故的原因,提出整改的对策,在对策实施后进行评价,进而提出新的对策。预防型安全管理模式与事后型安全管理模式相比,能够通过事前的预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石油工业的发展有大好处。因此,加强事前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安全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在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中,有以下具体措施:第一,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根据生产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加强事故预防和监测。第二,强化危险系统的辨识。在安全管理中,应找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对安全状况进行综合性判断,形成动态约束机制,为安全管理部门提供依据。第三,合理开发安全事故资源。安全事故的发生,会使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阻碍我国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如果石油工业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安全管理问题,改善安全管理系统,合理开发安全事故资源,以新方法、新思路指导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第四,加强隐患整改和安全检查工作。在石油工业生产过程中,应实行动态化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为石油工业的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安全信息管理指的是安全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存储、传输的过程,石油工业安全管理的水平与信息化建设水平密不可分。石油工业安全管理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基础之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目标。因此,加强石油工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石油工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石油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通用的模块化结构,以预测和统计分析为核心,建立安全管理的数据库。该数据库能够实现信息录入、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维护、信息查询、报表生成、事故预测功能,建立一个管理系统框架结构,提升我国石油工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确保安全投资的合理性石油工业安全投资的合理性可以通过具体的评价模型来计算:投资合理性=(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事故发生可能性×危险作业程度)÷(事故纠正程度×经费指标)。因此,在确定石油工业安全投入时,应对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及后果,根据施工作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经费指标。石油工业安全管理费用主要包括宣传教育费、劳动保护费、安全技术费、辅助设施费、工业卫生费等,石油工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安全投入资金,提高投入资金的利用效率。
结束语
生产管理优势范文4
由于石油天然气的使用多集中在经济发展快的城市,而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地均远离城市,所以大多采用管道运输。石油天然气具有热值高、易燃、易爆、有毒的特性,所以在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储运中会出现管道腐蚀、资源损耗、设备使用的安全问题。
1.1石油天然气管道质量问题
由于石油天然气的储运管道比较长,管道焊接是不可避免的。油气管道的焊接影响着管道的质量。油气管道上方的不合理建设占压、石油天然气在储运过程中频繁受到不平衡的波动和冲击,都会使管道焊接口承受较大外力负荷,如果焊接质量不合格就容易导致油气管道裂缝甚至断裂。一些违法的在线带压开孔,盗采石油天然气,也会影响油气管道质量。
1.2石油天然气管道腐蚀问题
由于石油天然气的管道储运距离非常远,管道需要要通过很多不同的复杂的地质环境。管道埋在地下,会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如土壤的湿度、土壤酸碱pH值、土壤类型、土壤硫化物含量、土壤电阻率、土壤电流及植物根系干扰等情况都会对管道产生影响,长时间就会造成管道腐蚀[1]。管道腐蚀与管道应力水平及管道材质也密切相关,应力作用大于屈服应力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管道腐蚀;管道材质含硫和氢过量,也会导致管道腐蚀。如2013年11月22日,山东省青岛经济开发区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是岛经济开发区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3石油天然气损耗问题
石油天然气具有易挥发的特性,在储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一定的损耗。石油天然气通过挥发损耗一部分,这一部分挥发的石油天然气不断的在空气中积累,当油气含量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值后,就容易发生石油天然气爆炸的事故。所以石油天然气在储运过程中的损耗,不仅浪费能源,还存在安全隐患,且石油天然气爆炸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1.4石油天然气设备使用风险问题
石油天然气在储运中所用到的油气设备,对石油天然气储运的安全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石油天然气的特殊属性,所以对储运过程中用到的设备要求比较严格。石油天然气本身就是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物品,在储运过程中存在不可预知的潜在危险。石油天然气储运设备使用的安全,关系到油气储运的安全,所以在使用油气储运设备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择有正确防爆处置的设备,以防止油气泄漏爆炸事故。
1.5石油天然气储运中火灾问题
石油天然气也用油车储运,在储运过程中会经过摩檫产生静电,造成大量静电集聚。如果不能及时导险,会出现静电分离电位差放电,进而导致罐车口在计量作业过程中着火、摘卸油管时卸油口着火等。石油天然气有挥发性,在储运过程中如果有大量污染或渗漏,遇到皮带轮或电机长时间作业过热时会发生火灾爆炸,或车辆碰撞碰到容器会发生爆炸。
2石油天然气生产储运中采取的安全管理策略
2.1提高油气管道焊接技术
石油天然气安全生产储运中油气管道的质量是关键。加强油气管道焊接技术,制定标准的油气管道焊接工艺,严查油气管道的焊接质量。使油气管道的焊接质量得到提高,进而提高油气管道的整体质量,使石油天然气的储运过程更安全。同时要加强油气管道的安全排查工作,严禁在油气管道上违章建筑占压管道,防止非法的在线开孔,确保油气管道质量。
2.2加强石油天然气管道防腐技术
由于管道埋地环境的影响及管道材质的限制,使石油天然气在储运过程中管道腐蚀问题经常发生。管道防腐技术的加强是预防石油天然气管道腐蚀问题的关键,只有提高油气管道的防腐技术,才能有效的预防石油天然气在储运过程中因腐蚀而发生的事故。加强石油天然气管道防腐技术可以从管道内壁的缓蚀防腐、外表层的涂层防腐及阴极防腐等方面进行研究改进。
2.3加强石油天然气储运设备的设计工艺
石油天然气的储运中,油气损耗是不可避免的,是一个缓慢又隐蔽的过程。国内现阶段没有有效的技术方法能够完全消除油气损耗问题及其造成的安全隐患。为了石油天然气储运过程的安全,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的设计工艺,提高从通风、泄压、防爆及防火分隔等方面的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因油气损耗而引发的安全问题。
2.4加强石油天然气储运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
储运设备质量在石油天然气的储运过程中至关重要,在选材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质量问题。如避免管道材料中夹杂物过多,影响管道的耐腐蚀性。管道耐腐蚀性差,油气储运设备质量不合格会造成油气的泄漏,引发油气爆炸事故。所以要保证石油天然气储运的安全进行,就要严格设备质量控制,同时加大油气储运设备质量的管理力度。
2.5加强石油天然气生产储运中对细节的安全管理
石油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物品,且热值高还具有毒性,所以员工在石油天然气的储运中要注意对细节安全管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及对细节问题的注重,对管理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进行安全教育。如对石油天然气储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静电及时导除,严禁打火机及其他明火接近石油天然气生产储运过程中的装置及设备,严格控制与明火有关的作业;在油库附近严禁烟火,机动车辆接近油库时,要配备防火装置。
3结语
生产管理优势范文5
关键词:石油钻井;生产;安全管理
0 引言
石油钻井工程大部分在地下进行作业,隐蔽性很强,也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石油钻井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不仅责任大,而且难度也很大。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对于石油钻井生产的进度以及保障人员的安全都有很大的影响,确保生产的安全、人员的安全是保证石油钻井生产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的石油钻井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给整个钻井工程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加强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1 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现状
1.1 施工环境中存在安全隐患 石油钻井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些岗位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不安全因素较多,一旦某个环节出错,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这是由于石油行业的施工作业大部分都是在野外进行,地质条件相对复杂,施工环境和条件也比较恶劣,气候因素也是影响石油钻井施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石油钻井施工现场较为杂乱,而且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因此给施工工作带来诸多限制,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另外,在石油钻井施工现场设备众多,且分布比较散乱,设备的使用操作流程毫无规则,一旦施工设备管理不善就很可能造成触电等严重的安全事故。
1.2 石油钻井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只有确保各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才能确保石油钻井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加强安全管理尤其重要。但是,目前从事一线石油钻井工作的人员普遍综合素质较差,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主要表现为,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待安全管理工作不认真,缺乏对安全管理常识的深刻认识,平常没有对石油钻井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目前,很多石油钻井工作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石油钻井生产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专业素质偏低,而且也没有确立深刻的安全意识,因此容易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安全问题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另外,管理人员没有对石油钻井施工人员进行深刻的安全教育培训,不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对于自身的工作往往敷衍了事,心存怠慢,并没有将安全意识灌输到每一名工作人员心中。
1.3 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石油生产企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还远不能跟上石油行业发展的速度。石油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涉及石油生产的各个领域,但是,目前我国虽然意识到了安全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度建设实施方面的投入力度还不足,石油钻井施工过程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支撑,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导致安全管理人员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解决问题。
2 加强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2.1 提高石油钻井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导致错误操作而引发的,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给石油钻井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定要加强对石油钻井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引导石油钻井工人深入地学习安全生产相关的知识,深化安全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石油钻井的人员安全和施工安全。另外,还要不断提高石油钻井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他们树立强烈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深入了解现代化的安全管理观念和方法,并且能够根据单位具体的生产需求,对石油钻井工作人员开展专题教育、技术培训等教育形式,从而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2.2 加强钻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制度建设 目前,我国针对石油钻井的安全生产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制度体系,导致石油钻井生产过程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与否关系着石油钻井工人的生命安全,因此石油钻井单位必须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于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缺失,一定要结合石油钻井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加大力度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和完善,并且保证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3 创新石油生产企业安全监管工作理念 为了保证石油钻井生产工作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应该根据石油钻井生产的特点,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生产的企业文化和思想信念,创新石油钻井生产安全监管工作理念。首先,油田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专业的高技能石油钻井安全生产监管人才,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要求的技术和人员及时淘汰。其次,完善各项安全监管规章制度,并利用电视、网络媒体等传播途径,加强对石油钻井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理念的宣传,使其得到有效的落实。然后,油田企业还可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相关的活动,将安全监管理念、安全生产知识传递到每一名职工身上。
2.4 定期分析钻井安全的现状 针对目前石油钻井生产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钻井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减少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分析钻井生产工作环境及设备的安全现状,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避免安全问题引发安全事故。同时,还要根据安全管理需要,对石油钻井安全生产的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安全管理计划,从而保证石油钻井生产工作的安全进行。
3 小结
综上所述,针对现阶段我国石油钻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对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视,通过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石油钻井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要不断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定期分析钻井安全的现状,并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计划,从而提高石油钻井过程的安全系数,保证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梁丰.浅议石油钻井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09):212.
生产管理优势范文6
关键词:采油三厂 三维生产管理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239-02
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成立于1971年,生产区域横跨陕西、宁夏两省(区)6市15个县。近几年,采油三厂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三维生产管理,使原油产量每年净增长30万吨,连续10年领跑长庆油田。
一、三维生产管理的背景
1.适应独特的生产格局的需要。采油三厂10个油田、7000口油水井分布在2.25万平方公里的戈壁草原、黄土群山,自然环境恶劣。站点多、战线长、生产组织难度大。这种生产格局给信息传递、现场指挥带来难度。需要采取措施,持续加强生产管理,完善调度配套,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大幅度管理的需要。
2.油田生产的特殊性的需要。采油三低渗透油田开发有其特殊性,生产建设受产能建设、气候季节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边建边开发过程中,新区集输管网流程不完善、水电路讯设施不齐全,需要靠罐车拉油,遭遇雨雪天气,便会影响生产。
3.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需要。陕北地区油区治安较差、破坏生产、偷盗原油等现象经常发生。采油厂又属“没有围墙的工厂”。生产管理必须积极应对这一状况,妥善处理各种复杂的地企关系、工农关系等,研究和利用国家的有关法律、政策,维护油田正当权益。
4.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十一五”期间,采油三厂原油产量以每年30万吨速度快速增长,油水井、站点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持续扩大,给原有的生产管理体系带来挑战,需要转变思维,更新观念,探索生产管理的新途径,提高生产管理适应快速发展的能力,增强综合管理效能,实现原油生产“均衡、效率、平稳、协调、受控”。
二、三维生产管理体系的内涵
深入考察全厂生产管理的现状,认真分析影响和制约生产管理的关键性问题,以构建稳固的生产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为目标,从时间、数量、质量三个维度,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优化人、财、物、机、环等管理要素配置,构建一个时间超前、任务量化、质量受控的生产管理体系,确保生产管理的高效运行。
三维生产管理的特征:
1.只有提前才能按时,突出工作的超前性。结合原油生产的周期性特点,以行动超前、争分夺秒的措施,打破地域界限、缩短时空距离,构建全系统、动态化的管理体系,提升生产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2.只有超产才能完成,突出工作的定量性。采用量化管理的方法,科学分解下达目标任务,明细岗位权责,建立量化考核机制,斤斤计较,点滴入库,确保生产管理指令及时、有效落实。
3.只有管好才能建好,突出工作的优质性。按照系统优化的思路,整合管理要素,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管理精细化,做到增储上精查细找,开发上精雕细刻,经营上精打细算,管理上精益求精,夯实稳产基础,提高开发效益。
三、三维生产管理的主要做法
1.优化组织,完善配套,提升适应油田快速发展的能力。(1)优化生产组织架构。根据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建立高效、精干的前线生产指挥体系。(2)加快信息化建设。应用“无边界组织”理论,采用信息化技术,搭建覆盖厂、作业区、井区、站点的信息化网络。(3)推行机构扁平化。根据生产特点,将原有的厂、作业区、采油队、井区四级管理,压缩为厂、作业区、井区三级管理,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
2.超前筹划,提早储备,夯实产量快速增长的基础。(1)突出发展空间的超前性,强化石油矿权管理。严格落实矿权资源注册管理制度,构筑矿权维护组织网络体系,依法维护矿权,保证了矿权区域完整。采油三厂被授予“中国具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称号。(2)突出油田发展的超前性,抓好增储和早期管理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力支持勘探增储,紧跟评价搞产建,积极做好井位审批、试采评价,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甩出去、打下去,立足老油藏,主攻新层系,迎来了储量增长高峰。宁夏盐池、陕北定边、吴起等老油田滚动扩边、二次上产、剩余油开采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夯实了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3)突出技术储备的超前性,开展技术前瞻性研究。完善科技管理,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攻克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技术、加大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及完善,总结形成了“增储建产一体化、精细注采调控、提高单井产量”3大主体技术系列、11项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油田公司科技进步奖86项、国家专利12项,提升了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