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物流存在的问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物流存在的问题

传统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1

当前国际贸代企业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当中正处于一个相当关键的时期,在此时期之中实现企业的全面转型,对于后续的工作建设发展将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分析了国际贸代企业向现代化物流转型的一些基本问题,为后期企业的建设和向现代化物流转型的建设工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国际贸代企业;研究分析;方案研究;物流企业

0 引言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建设发展趋势,我国不少企业在建设过程当中已经开始了积极的转型工作。根据相关统计分析和数据报告,我国当前在全球范围之内的出口总额已经超过了四万亿美元,在当前庞大的、大规模的全球进出口货物行业之中,我国的相关企业可谓是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1 国际贸代企业的现状及挑战

针对当前国际贸代企业工作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同时以此为基础对发展建设的现状加以研究,是开展后续工作的关键点,故应加强重视。

首先,从目前的情况加以分析,我国不少国际贸代企业都面临相当普遍的价格竞争激烈市场以及存在自身服务单一的现状。我国的国际贸代企业大多数都属于中小型的企业,所以企业自身的规模限制也导致了服务质量的不足,不少企业的服务功能相对单一,存在有分散式经营和各自为政的情况,业务的发展也因此存在有较为严重的局限性,缺乏必要的网络体系结构,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及核心竞争力不强。另外,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和研究分析,随着当前现代化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和新型的经营管理方案和各项政策的出台.当前现代化的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加快向物流的转型成为发展的内在和外界需求。为了更好的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好的面对企业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挑战和难点,现代化的企业在服务模式方面也有转变的必要。因此,广大国际贸代企业在建设过程当中也将面临着巨大冲击,针对这一点,应当加以明确。从另外一个方面加以分析,我国国际贸代企业也受到了外企加入的影响,业绩和服务质量都受到了挑战。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更多的经济活动都处于相对开放的状态,诸如传统物流行业也不断受到了不断的冲击。由于现代化经济体制的影响,当前物流讲究的是全过程一体化的服务政策,广大国际贸代企业不仅需要切实的解决供应链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对物流过程进行优化,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以全面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故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不少国际贸代企业也都面临着较为严酷竞争的市场局面。

与此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加以分析,我国的国际贸代企业还扮演着承运人的角色,相关业务的延伸,也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就目前的形势加以分析,不少企业都实施着运输、货运等不同的角色,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当前不少企业已经设立了属于自己的货运机构,这样的工作模式个工作现状在很大程度上对传统的经济形势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使得传统产业的基础受到了直接的威胁。

上述种种因素均导致了当前国际贸代企业的市场份额处于一个急剧下滑的现状,在行业之内的竞争也可谓是日趋激烈,价格的竞争相当残酷,这使得企业的最终利润和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当前,对于我国的广大国际贸代企业而言,都处于一个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不断的摸索和发展中,应当抓紧明确今后的建设发展道路,找寻出适合本企业建设发展的工作模式,以加强现代化物流服务商的建设,优化企业的政策以及规划方案制定为重点,使得企业可以逐步走上发展的正确道路。

2 国际贸代企业转型方案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当前国际贸代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以及工作的现状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可以明确工作的重难点。在今后,还需要结合当前现状,制定出可行的发展政策,不断的探寻出全新的服务模式,开拓出更新的更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贸易模式,为企业的长久性规划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2.1国际贸代企业服务模式的拓展

首先,对于当前国际贸代企业而言,在发展的初期应当以提升服务的附加价值为基本建设目标,不断的开拓出更加切合市场需求的物流服务模式,这一点对于促进国际贸代企业积极转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总体来说,当前企业工作之中包装、仓储、运输以及分拨等物流环节,是最为主要的业务之一,同时也是企业相关系统工作执行的首要环节,这同时也是物流企业的建设的基本组成。上述业务在转型的初期容易进行掌控。所以企业应当将发展的重点集中在运输服务之中,其中包含有出口的集运服务以及进口集运服务等两个层面,将服务的站点从国内延伸扩展至海外地区,注重多种业务并联的业务形式,且着重新型服务框架的构建,使得企业的发展得以呈现全新的姿态。

2.2国际贸代企业第三方物流模式的发展

其次,通过实现对传统国际贸代企业工作模式的创新及改良,还应当逐步的建设起科学化的第三方物流工作模式。在企业建设发展的历程之中,应当积极的寻求不断降低服务成本的基本对策,且不断的寻求增值服务的发展机遇,以此为基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当前国际贸代企业信息共享的基本环境之下,还应当共同的制定出物流发展解决方案,例如订货计划、货物的库存管理、货物的销售计划制定、企业生产发展计划制定等等内容。所有的工作都应当紧密的衔接在一起,这一点对于企业不断加强买卖关系有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正如上文分析的,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和研究分析,当前现代化的企业在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还应当加快向物流的转型,以更好的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好的面对企业建设过程当中存在的挑战和难点。除此之外,在当前国际贸代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信息技术是核心环节,是保证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积极拓展信息技术,加强信息共享是确保国际贸代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密切合作的关键点。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还应当努力与客户协调合作,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发展出长期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

2.3国际贸代企业全新供应链模式的发展

最终以实现产业转型为目标的现代第四方物流服务即供应链管理。第四方物流企业与其他物流企业相比,更专注于提供物流策划、优化企业业务流程、供应链管理这些全新领域。第三方物流重在执行物流操作,向客户提供部分物流筹划。他们在货物流方面处理经验丰富,但资金流方面涉及较少。而第四方物流企业融汇采购、税赋、关务、进出口、保税、外管、核销、外贸、供应链等服务。第四方物流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客户运营情况,开出一张“药方”。为客户提供一个精益供应链方案,以最佳方式解决诸如一般贸易采购退税税差、转结贸易进项税抵扣、便捷低成本物流方案、贸易流程优化等问题。通过对客户物流进程的策划和商务流程的优化,达到帮助客户节约成本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物流服务不是一种定型的东西,上述的物流服务模式仅仅代表了三种方向,货代企业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设计出自己的综合物流服务产品。

3 国际贸代企业向物流转型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我国国际贸代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之中基本转型方案的政策制定进行分析,可以对今后工作开展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向有所明确。但是,在实践的企业建设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诸如常见的风险问题以及服务的质量问题等等关键问题需要进行重点的解决,所以还应当加强对工作现状的研究,全面的促进国际贸代企业迈向转型的道路,实现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准的同步增长。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国际贸代企业业务重组和相关业务流程的问题。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国际贸代企业与传统物流服务之间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业转型和发展,广大国际贸代企业还应当结合企业实际现状,结合企业业务重组的规划和需求等,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的制定。总的来讲,国际贸代企业一般按照的是传统运输方式进行运作,其基本的工作基础是物流的功能管理,诸如空运进口运输、海岸进口运输以及海关运输等等,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广大国际贸代企业可以顺利的、完善的转型,还应当在现有服务流程的基础之上保证后期的建设规划原则,设立起基本的资源开发建设部门,结合企业发展的需求,对仓库、港口、机场、码头等工作进行重新规划,通过部门的设置,采取统一的、正规的管理方式,以有效降低企业各种物流资源,实现对供应商的全面考核管理,进一步提升物流的服务质量。

此外,还应当设立专门的信息技术处理部门,注重于开发各种类型的技术平台,增强有针对性的定制性的物流服务,增强方案设计能力,为国际贸代企业各项工作以及企业内部的基本运作提供基础的物流信息跟踪处理技术,进而为企业额转型和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除了以上几点还需要注意的是国际贸代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物流的各个环节均涉及到了相关法律问题,诸如合同的关系、运输的责任制度以及服务的合同关系等等,尤其是整个物流合作部门的信息处理,应当通过外包来实现,所以,从整体上加以分析,物流的环节较多分属于不同的部门,相关工作如果缺少统一的规范管理,结果则必然导致一团混乱。故在实践的国际贸代企业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双方的权益,严格的遵守法律规定,从业务主体利益角度出发,充分的满足现代化物流企业建设发展以及合作的需求,达到共赢的目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国际贸代企业在建设和发展历程当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和问题的难点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从实际角度着手,对问题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缺陷等进行了综合性的思考。以此为基础制定出了详细的解决处理方案,通过对国际贸代企业向现代化物流转型的基本对策进行研究,旨在为后续工作的开展作出积极贡献。努力争取攻克国际贸代企业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不断的开拓出更完善的建设发展模式,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和当前全球经济趋势的变化,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周志霞.加快山东省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J].商场现代化. 2007(04).

传统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对策

一、我国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物流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物流管理本应该是一个一体化的流程,但现代企业由于部门设置等方面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企业对原材料库存管理、用料库存管理、产品库存管理、产品运输与配送等环节的管理,由不同部门分管,各个部门之间的活动分别对上级部门负责,各部门各自为政,未能全面兼顾企业利益和市场需求,最终导致企业物流活动的联动性、共享性较差,对市场的响应不积极。

(二)专业型人才的缺失

企业物流管理的专业型人才,即强调其所具备的业务能力,也强调科研能力。我国企业物流起步晚,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尚未更新,缺乏培养和引入专业物流人员的意识,致使企业的物流人员整体素质较低,在主持企业物流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统筹计划、风险识别的能力,也无法正确处理道德危机,未能为企业的物流管理提供有效支撑。

(三)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缺失

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的运用在西方国家已经非常普遍,但在我国企业由于资金、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对其运用还相对较少。另外,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待优化。近些年来,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逐渐觉醒,部分企业已经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但无统一标准,导致网络系统构建受阻,物流管理信息的使用率也相对较低。

(四)企业物流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理念落后,传统的等额分配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企业维护自身经济收益。另外,现代企业以质量和利润为重心的管理模式,未能将物流管理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部分企业虽然设立了物流管理的部门,但权责不明确,且未能发挥真正作用,职能仅停留在采购、仓储、运输管理等方面。

二、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物流管理理念

转变企业物流管理理念,具体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坚持顾客需求为导向原则,抛弃以往规模经济效益获取经济利润的传统观念,走客户化、全面化、多元化道路。其次,重视供应链管理思想,集中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业务效率,做好擅长的业务,将不擅长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同时,强调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确保供应链条上动作的统一。最后,搭建现代化物理管理系统,协调好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顾客等各方的利益,实现商品的快速传递。

(二)重组企业物流组织流程

企业物流管理的制度和组织上还存在问题,影响了企业物流管理的效率。因此,企业有必要对物流的组织流程进行重组,以自身业务特点、发展核心为依据,简化物流流程,将非核心业务交由其他部门负责。转变传统的“金字塔”式职能划分方式为网络或平面化职能划分,方便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

(三)培养和引进专业化人才

专业化物流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和政府形成合力,企业要发挥先导作用,明确自身的人才需求,政府则需要发挥协调和辅助的作用。就企业而言,企业的经营者需转变经营理念,将企业物流管理摆在正确的位置。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人才需求计划,构建招聘、录用和培养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现有人才和未来引进人才的综合素质。另外,企业要制定竞争上岗机制,为物流人才的晋升和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环境。就政府而言,一方面要出台扶持政策,帮助企业物流管理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将企业的人才需求,准确、及时传递给各大院校,加速人才培养。

(四)提升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社会,企业物流管理也必须要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一方面,企业内部要互相协调和统一,另一方面,要确保与其他企业的沟通。高效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共享的功能。数据的收集具有代码化和数据化的特点,信息的处理和存储也表现出电算化和计算机化的特点,数据的共享表现为无纸化的特点。充分发挥条形码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革新现有的物流管理装备,促使物流管理系统的升级和优化。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物流管理,要坚持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强调政府部门的扶持和引导,也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必须要从转变物流管理理念、重组企业物流组织流程、培养和引进专业化人才、提升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等几个方面入手,相信通过以上努力,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必然能向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洁.论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对策.[J]商业故事,2015(22)

[2]孙丹,姚宇.浅析我国农产品物流特点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4(17)

[3]王晔.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15(38)

传统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贵州;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及电子商务的稳步发展,从当下引发的狐狸王驱动形式来看,其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相关体系结构,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特别是对地方农村经济)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贵州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研究上,可结合当下的时代研究背景,对贵州农特产品电子商务目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进行简要探究分析。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贵州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贵州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栽培的粮食、油料、经济作物有30多种,水果品种400余种,可食用的野生淀粉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主要种类500多种,天然优良牧草260多种,畜禽品种37个,有享誉国内外“地道药材”32种,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也是茶叶的原产地,贵州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独具特色的的原生态民族工艺品品种众多,市场前景较好。鉴于贵州丰富的原生态农特产品资源,为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确保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和营造相应的互联网+生态链,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农村物流现代化水平、加强平台建设及人才培养将成为农村电商主要的推动力。同时贵州农特电商发展相对落后,互联网+、大数据在农村电商应用不多,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体系不建全等一系列因素仍然存在,现从贵州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策略进行一系列探究分析。

二、贵州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贵州农特产品在电子商务经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电商平台不完善

平台不完善,针对农特产品的标准化和品牌层次分布不突出,在平台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不完善。本地具有特色的农特产品品牌建设问题,平台对品牌的推动问题,股权及承包制等问题对农户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2.电商意识不足物流不全面

电子商务的意识不足,从贵州各乡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程度来看,其乡镇农特电商发展的探索过程中,和传统销售模式,差别不大,并没有真正的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相融合,从而导致传统产业在实际的应用上,并未真正发挥互联网+优势。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看,其创造的价值和潜力问题依然存在,更多的增值产品及服务都有待开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地方农特电子商务物流的开发问题,高成本问题,我们需要从现有的电子商务企业规模,物流现状以及技术等方面采取龙头企业物流的带动示范性作用,在标准的要求、规模和技术上,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问题。急需要解决农特电商发展中的最后一公里、降低农特电商的运营成本、物流现代化水平也是突出的问题。

3.传统商业模式、农特产品物流未适应互联网+时代新需求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还有待提升。农特产品信息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不够完善,仍处于起步阶段。针对现有的农特产品特别是生鲜农特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冷藏、运输及人力投入等还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需要建设更加庞大的现代化物流体系,且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4.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

对于电子商务的管理人才来看,贵州还存在一定的空心化,从而导致专业电子商务人才紧缺,并严重影响其农村电商的正常运行。而从电商人才的年龄分布结构来看,也出现不均衡现象,这将会造成电子人才需求断层,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农特产品电商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无法适应时代需求,那么,就会影响农特电子商务的推动。

5.地区相关联动发展意识、创新意识不强

目前在贵州部分农商也在探索互联网+发展模式,但对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发展意识不够,各自为政,没有联动发展。农特电商创新意识不强,部分农商虽也试水电商,但仅停留在电子商务的初级阶段,并没有结合地区特点、产品特点来创新发展,更有部分农商经营者照抄照搬其他行业的发展模式,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三、贵州农特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分析

为保证贵州农特电商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经济转型,加强农特产品品牌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贵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对贵州农特电商发展从平台建设、物流体系、人才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策略分析。

1.建设完善的物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需要建设更为完善的电商物流体系结构,根据地区产品特点,完善农特产品物流体系。在进行相关的物流产业园建设中,提高政府引导职能,建设一套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并依照地区需求,产品需求进行层级拓展,实现对市级、县城和乡级的之间的分级联动,强化物流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并完成对多触点,高节奏化、高层次化上的现代物流体系研究,并以此来完善对物流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进一步加强与现有物流企业合作,借现有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加强现代化物流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农特电商物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传统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 银企关系 信息不对称 预算软约束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11-052-05

一、引言

银行与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经济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运行良好的银企关系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和防止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发生,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而运行不畅的银企关系会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企业效益不好,银行不良债权居高不下,不断积累的信贷风险容易引发金融风险,导致整个经济的动荡与停滞不前。一直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于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紧密型银企关系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松散型银企关系中哪种模式更有利于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存在着激烈的争论(马宏,2007)。实际上由于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而且都有成功的范例,因而并不存在着一种广泛适用的银企关系模式,只要符合本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有效地减轻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不良影响,防止由此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减轻预算软约束问题,就有助于推动商业银行的稳定性经营,加快整体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为近年来银行业最为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供应链金融对于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拓展银行业的盈利空间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发展非常迅速,已成为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重要方式。Demica在2008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08年5月,全球最大的50家银行中有46家向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剩下4家也在积极筹划中(Demica,2008)。在国内,以较早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深圳发展银行为例,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累计授信超过8000亿元(供应链金融课题组,2009)。供应链金融以供应链上的商业交易为基础,有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能力作保障,与传统的信贷模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必然会为我国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带来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与优势出发,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中银行与不同企业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上构建并完善新型银企关系的主要策略。

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与优势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从整个产业供应链的角度出发,通过综合授信,将供应链上的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提供灵活、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与传统信贷模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改善传统信贷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决策更为科学

在传统信贷模式下,银行的信贷决策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以财务报表、抵押资产和信用评级等“硬”信息为基础的交易型融资,其二是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关系获取的“软”信息为基础的关系型融资。不管是何种方式进行融资决策,银行针对的都是单个企业,分别为供应链体系内的核心企业、上下游非核心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融资与其他金融服务的(如图1),而供应链金融强调的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交易的背景以及购买方企业的实力与信用水平,是以对供应链体系的整体评价为基础的,此时银行将供应链体系内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视为一个整体来做出信贷决策(如图2)。

供应链体系中的核心企业往往是大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能力,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商业关系,一方面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其他非核心企业会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可以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延伸到这些企业,另一方面核心企业在选择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时存在着一定的筛选机制,并倾向于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因而进入供应链的企业本身也会具有相对较低的信用风险。这样一来,银行通过对供应链整体的评价分析,在评估核心企业的实力与行业地位以及对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效率的基础上,再从成员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及以往的交易历史来评价是否应对这些企业提供融资,因而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决策更为科学。

(二)还款来源更有保障

由于供应链金融是围绕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进行的,因此具有封闭性、自偿性和连续性特征(胡跃飞和黄少卿,2009)。从资金运用的角度来看,银行可以对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贷款操作流程进行设计来保证专款专用,防止借款人将资金挪作他用,可见供应链金融具有封闭性的特征。从融资基础来看,供应链金融以供应链系统中的商业交易为基础,而这些交易自身产生的现金流就构成了借款人的还款来源,可见供应链金融具有自偿性的特征。从整个供应链系统来看,由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因而以此为基础的融资必然具有连续性的特点。

(三)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一直以来,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都是银行信贷活动中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以对供应链的整体评价为基础,内在的一系列机制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一方面,供应链中的交易信息可以弥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充分,信息获取成本相对高的缺点,银行可以通过来自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各种交互信息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信、盈利能力等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另一方面,对于作为供应链金融的资产支持的预付账款、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商业交易中的资金流和物流,银行可以通过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进行有效的监控,以获取充分的相关信息。

三、供应链金融中银企关系的特点

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以对整个供应链的评价为基础,向供应链上下游众多中小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参与主体更多,因而必然会形成与传统信贷融资模式截然不同的银企关系。

在传统信贷融资中,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银行根据财务报表、固定资产价值、信用等级等“硬”信息以及通过长期稳定关系获得的“软”信息与企业形成了不同形式的银企关系,一般与信息相对不透明的中小企业保持紧密型关系,而与信息相对比较透明的大企业则建立松散型关系。由于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规模、实力、信息透明度等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必然会导致银企关系的两极分化,形成银行加强对大企业客户的争夺,而忽略中小企业的局面。而在供应链金融中,银行的融资决策是以对整个供应链的评估为基础的,而且还需要核心企业与物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而银行与供应链上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特点的企业以及作为第三方的物流企业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尽管供应链金融涉及了更多的经济主体,银企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但只要银行能融入到供应链资金流的各个环节,与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物流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推动供应链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可以为银行带来稳定的收益,并为进一步拓展盈利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

从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关系来看,供应链金融为两者之间融资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途径。在传统信贷方式下,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违约风险和授信成本高,收益则相对有限,因而银行会优先选择大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同时由于我国诚信体系尚未完善,银行内部监控体系亦存在一定的问题,因而难以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建立紧密型关系,以关系型借贷的方式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为银行解决中小企业信贷关系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可以将核心企业的良好信用延伸到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而供应链的自我筛选机制与物流企业、核心企业的监督形成了一定的风险规避机制,这样一来使得一直以来相互割裂的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企关系两极分化的局面。

(二)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关系

在供应链金融中,第三方物流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可以提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易信息,有助于银行更准确地评价供应链体系,在提供融资后得以更好进行监督与控制;其二,由于存货、仓单等动产或权利凭证是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保障,而银行对这些动产的监督和控制主要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完成,这样银行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形成了委托关系,这种合作监管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加强两者之间的合作,一方面保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顺利运转,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也可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及其他的金融服务。

(三)银行与核心企业的关系

对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有效缓解了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有助于推动整个供应链的健康稳定发展,这对于核心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体系中物流与资金流的枢纽,是供应链金融顺利实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主要体现在:其一,在供应链金融中,由于银行对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授信实际上是将核心企业的信用嵌入授信风险管理的函数之中,因而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与经营业绩是供应链金融融资能否安全回收的重要基础,如果核心企业不及时履行供应链系统中的各种付款义务,必然会导致上下游企业难以及时回收资金,从而可能出现违约;其二,核心企业还掌握着大量供应链体系的交易信息,同时在选择上下游企业时存在着一定的筛选机制,这对于银行的融资决策与风险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一方面核心企业是银行对于供应链体系进行评价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核心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对于保障供应链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四、供应链金融中银企关系存在的问题

对银企关系问题的分析侧重于缓解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可能出现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从而降低银行信贷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传统银企关系中存在的这两个问题,但供应链金融银企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会引发新的信息不对称与预算软约束问题,这对于以供应链金融为基础,构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尽管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供应链的交易信息提供更多的信息,核心企业与物流企业的积极参与还可以进行有效的监控,但实际上随着融资过程中参与者的增加,供应链交易信息的获取与对贷款的监控都需要依赖于物流企业与核心企业,由此形成了委托关系,必然会引发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给银行信贷带来风险。

1.供应链金融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商业交易为基础,银行授信是基于企业间的实质易来发放贷款的,这就决定了交易的可控性、真实性成为贷款能否收回的重要保障,如果企业虚构交易信息而银行又没有及时发现,就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信用风险,而银行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处于被动地位的。

2.由于供应链实质上只是一种未签订协议、松散的企业联盟,各个企业依然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那么在供应链规模扩大、结构日趋复杂的情况下,供应链上发生错误信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这种信息传递错误会导致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给商业银行传递一种不准确或带来偏差的信息,影响银行的判断,导致风险的产生。

3.核心企业凭借其竞争力和规模,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在经济交往中可能会采取有利于自己的行动,以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如可以在交货、价格、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中小企业提出苛刻的要求,占用供应商大量的资金,导致供应链资金紧张,迫使供应商和分销向银行融资,在银行提供贷款,供应链资金紧张情况得到缓解后,核心企业可能进一步丧失支付货款的积极性,使供应链出现不稳定,导致风险的产生。

4.在存货融资的模式下,银行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和控制,银行作为委托人主要从物流企业提供的信息中获取质押存货的全部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融资与否的决策,然而银行往往无法观测到物流企业对存货的管理行为,物流企业可能无法正确评估存货的价值而提供错误数据,也可能与贷款企业进行串谋,提供虚假的信息,这样就导致银行面临较大的质押物风险。

(二)供应链金融的预算软约束问题

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融资关系往往会受到预算软约束问题的影响,作为资金提供方的银行,可能会出于某种原因而未能坚持最初的商业约定,使企业资金的运用超过了其当前收益的范围,或从跨时期的维度来说,使企业的支出超过了其将来收入的现值所确定的范围(平新乔,1998)。对于计划经济与转轨经济国家,政府对金融活动干预以及企业存在的政策性负担往往是预算软约束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贷款者往往会有积极性对未完工的无效率投资项目追加投资,其边际收益可能大于放弃项目的边际成本,同样会导致预算软约束问题的产生(Dewatripont和Maskin,1995)。

从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机制来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传统意义上的预算软约束问题:首先,供应链金融融资往往都具有自偿性的特点,以真实的商业交易为基础,主要是以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存货及相应的仓单等商业信用品作为抵押的,这些动产回收的速度往往较快,因而可以迅速回收融资,一旦某个中小企业不能及时归还贷款,那么可以迅速将其排除出供应链金融融资的范围;其次,供应链体系本身具有一定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一些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企业会及时被排除出供应链体系,这样银行可以及时优化融资对象,避免产生预算软约束的问题。

然而,由于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的实力和信用作为基础的,银行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实际上是在为核心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一方面核心企业对于各种应付款项的拖延会影响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偿还能力,另一方面如果银行与核心企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政策性负担或项目追加投资激励等原因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预算软约束问题,那么银行就可能不得不继续保持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支持,以维持供应链系统的正常运转,来保证核心企业的发展基础。由此可见,如何处理银行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关系是解决供应链金融中预算软约束问题的关键。

五、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新型银企关系的构建

供应链金融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供应链系统内在的交易、筛选等机制有助于银行缓解传统信贷融资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预算软约束等问题,然而随着参与主体的增加,这些机制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引发了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特别是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的道德风险可能会为供应链金融的顺利开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要保障供应链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就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定的信任、激励和监督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

(一)建立与完善供应链金融的信任机制

要解决供应链金融引发的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信任机制。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看,应建立以法制为基础的信任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信任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外部评级体系,对企业的资信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估。从供应链金融的参与各方来看,银行应通过加强与核心企业、物流企业的合作,通过业务等各方面的合作密切双方关系,形成长期稳定的紧密型关系,从而获取更多的供应链系统的相关信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企业和核心企业的道德风险,同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让物流企业和核心企业分享供应链金融发展所带来的收益,从而促使他们充分发挥其信息优势,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建立与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效率

供应链金融自身的风险规避机制的有效运转需要参与各方充分分享各自的信息,特别是银行的供应链金融融资决策需要准确及时地获取各种供应链系统的相关信息。由于供应链系统的规模日趋扩大,结构日趋复杂,物流企业、核心企业与银行之间出现信息传递错误的可能性也会日益扩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建立与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效率。首先,应在参与各方之间建立相应的信息传递制度,规范各方之间的信息传递行为;其次,可考虑将参与各方的信息管理系统连接起来,充分共享供应链运转的各种相关信息;再次,可建立专门的供应链金融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效率,从而为银行的融资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供应链金融的稳定健康发展。

(三)加快物流业的整合,推动物流企业的规范化经营

作为供应链金融中的合作监管方,物流企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物流行业的规范性也比较差。要充分发挥物流企业的信息和监督作用,提高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效率,降低风险,就应最大限度地发挥物流企业的积极性,这需要物流企业具备较强的实力,因而必须加快物流行业的整合,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并推动物流企业的规范化经营。

(四)构建银企战略联盟,加强银行与核心企业的合作

由于核心企业的实力和信用是供应链金融建立的基础,因此核心企业承担信息沟通与信用担保的意愿与能力如何就成为供应链金融风险规避机制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建立银行与核心企业之间互惠互利,互相信任的新型合作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由银行和核心企业组成的战略联盟,形成一致的利益目标,实现信息共享,相互监督,从而最大限度地规避道德风险,提高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并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

注:

本文为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金融市场信用违约预测与违约风险补偿的不完全信息模型研究”(编号:07BGJ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研究”(2009SM0005)

参考文献:

1.马宏,我国银企关系与企业融资约束分析[J],经济问题,2007(6):60-63

2.Demica, Demand and supply: supply chain finance [R], Demica Report Series, May 2008

3. 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年1月

4.胡跃飞、黄少卿,供应链金融:背景、创新与概念界定[J],金融研究,2009(8):194-206

5.平新乔,“预算软约束”的新理论及其计量验证[J],经济研究,1998(10):70-80

6.Dewatripont M., E. Maskin. Credit and efficiency in centralized and decentralized economies [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5 (62-4): 541-556

作者简介:

传统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物流运输;市场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7185

1引言

众所周知,企业开展经营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得更高收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减少生产成本,通过降低產品售价来提高客户关注度。对于企业商品成本来说,其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营销成本等,如果一味地降低生产成本并不会取得价格优势,这就需要从运输成本出发,加强物流管理质量和效率,提高商品竞争力。

2企业物流管理概述

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正式营销前,需要将产品运输到各个地区,这就需要物流。从狭义企业物流管理层面分析,主要是指生产企业物流的整个流程,包括包装、存储、运输、配送等;从广义层面来说,也就是企业在日常物流管理中,对商品的运输过程,也就是企业产品回收和营销都是广义范畴。因此,想要强化企业物流管理质量,还需要从广义、狭义两个方面出发,从多个层面上实现物流管理的优化配置。

物流管理构成要素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其主要表现在:第一,运输。也就是将商品从一个地区运输到另一个地区。第二,存货。考虑到市场需求,需要对生产产品进行存货处理。第三,包装。通过商品包装是提高商品竞争力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包装可以有效吸引消费者眼光,不仅可以提高销售量,缩短资金周转期,这也是保障物流运输安全的重要渠道。第四,搬运。物流需要多个中转站,并且会采用铁路运输、陆路运输、航空运输相结合的方法,这就需要进行搬运。第五,流通加工。加强物流流通过程中的顺畅性,保证在指定时间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上。第六,信息。在商品运输过程中需要对商品流通信息进行跟踪,并对物流运输进行协调。

3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1物流管理基础条件不完善

第一,物流运输网线不科学,很多企业在规划物流运输网线中,对物流工程缺乏应有的认识,一味地提高硬件设施建设,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先进硬件的积极性,同时也无法保障物流运输的有效性。第二,物流管理缺乏人才。当今复合型人才需要同时具备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虽然当今高校中的物流专业非常多,但是所学知识过于理论化,与企业物流管理人才需求有出入,操作技能方面上还有待提升。第三,物流管理机构设置缺乏科学性,这也是导致物流管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因素。如果只是让物流管理部门全权管理,无法全面保证整个物流运输网的协调性,物流信息更新也存在滞后性,严重影响客户体验。

32物流管理理念滞后性

当今很多物流企业无法对一些偏远地区提供上门服务。但是近些年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发展尤为迅速,农村等偏远地区对各种商品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企业依然不扩大经营范围,缺乏管理理念创新,会导致很多市场资源丢失,将市场机遇拱手让给同行企业。再者,由于运输管理不当,导致运输货物损坏问题,甚至丢失包裹,这样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影响企业的社会效益。

33缺乏健全的物流管理制度

当今我国企业正处于改革关键阶段,大部分企业的物流管理制度都有待完善。一旦物流管理制度缺乏约束力,就会导致物流管理工作开展中随意性较强,严重影响物流管理效率和质量。同时,物流管理作为市场经济下企业的一项特色工作,专业管理人才是提高物流管理质量中的一环,并且提供人才支持可以发挥管理制度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并不关注物流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导致物流管理制度也无法进一步完善。

34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从当今企业物流管理形式来看,大部分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传统物流管理方法已经与信息时展相违背,在物流运输中的效率会大大降低。再者,很多企业没有对物流运输网进行优化布局,导致整个运输线路非常混乱、复杂,甚至会导致商品丢失或运输错误问题,并且货物的调配数据和统计数据也缺乏精准性,调动非常频繁严重影响物流管理水平。

4针对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由于物流管理问题会影响企业发展进程,这就需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完善物流管理体系,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1树立先进物流管理理念,构建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

第一,树立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现代化物流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空间和时间位置移动,而是超越企业界限、提供客户服务质量的一项活动。第二,构建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结合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包括经销商、分销商、提供商、顾客等众多利益,保证利益分配的均衡性,实现企业产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转移,从而满足当今“快餐时代”时发展要求。因此,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前提下,之后企业能够树立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构建现代化物流管理系统才能够推动企业物流管理健康发展。

42更新物流管理技术手段,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通过改进物流管理技术手段,走出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需要企业能够不断引入更加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从而推动物流管理朝向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提高物流运行水平和管理质量。基于此,需要企业从思想上重视物流信息化技术,将企业内部有限的人力资源投入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当中。同时,需要配合物流管理信息存储工作构建数据库,让物流管理朝向数字化、代码化方向发展,从而为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不断加快企业物流管理网络化建设,通过网络管理平台自动实现信息数据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等,减少对人工劳力的依赖性。通过构建与现代化物流发展相匹配的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将网络信息平台传递到全国各个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绝大部分农村都具备网络),这样既可打破传统粗放式物流管理模式,同时也能够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市场占有率。

43完善物流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培养

现如今,随着电子商务不断发展,交通更加便利,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不仅局限于国内,同时也要与外企竞争。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物流管理制度,从国际角度加强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工作,结合当今物流管理制度现存问题,并结合行业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对物流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求包装、装卸、运输、存储等各个环节都要以国际标准进行规定。当然,制定完善的制度离不开人才支持,这就需要企业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人才,并且在企业内部制定培训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加强与当地高校合作,从而强化人才储备。

5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物流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重点从制度、人才、基础条件、技术等方面分析了企业物流管理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伟伟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营销(下),2017(9):57-58 

[2]幸继承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14):53-54,57 

[3]孙晓俊我国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20):74 

[4]吴宜纯论我国企业供应链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7(10):14-16 

[5]苏宇欣浅析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及未来发展远景[J].中国市场,2017(34). 

传统物流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网购现状 网购中存在的问题 网购解决方案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为7666亿元,年增长66.3%,在社会零售总额中占4.2%。网购已经成为国内零售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网民在享受网上购物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网购现状及网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剖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我国网购现状

1.1 网购行业中淘宝(不包含B2C)、天猫、京东商城优势凸显

(1)2012Q1中国C2C(不含C2C推出的B2C商城)网购市场中淘宝网占比95.2%,占据绝对优势;

(2)天猫在B2C市场中占比保持在50%以上,而京东在自主销售为主B2C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1.2 B2C份额快速提升,是未来网购核心

2009年至今,B2C交易额占中国网购市场交易额比值逐年上升,而C2C交易额占比逐年降低。2011年淘宝商城(不含机票酒店、不含广告和联盟)销售额为920亿元;京东商城2011年实现了200%的增长,交易额超过300亿元;苏宁易购、QQ商城、一号店、易迅网和库巴网等交易额都较去年上升。

1.3 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是大势所趋。

许多传统企业如李宁、苏宁电器、波司登、ThinkPad、帮宝适等都在网上开店。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加入电子商务应用的大军。

近年来我国网购市场取得突破性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网购水平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并存在一些问题。

2、我国网购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的80%发生在美国,美国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是以其资金、技术的高投入和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的。与发达国家的高投入及密如蛛网的信息高速公路相比较,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很差,我们在光缆铺设、电脑普及以及网络建设方面明显落后,许多边远贫困地区至今不能上网或者即使能上网,网速也不快,这成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盲点”或“荒漠”。另外通信服务质量和资费仍然是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的阻碍因素。

2.2 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当消费者和商家的买卖协议达成时,商家需要把商品及时、准确、快速地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就需要合理健全的物流体系。而我国目前的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2.1 物流系统效率比较低、响应时间慢,尤其在节假日表现更明显

2011年淘宝商城为了应对“双11”活动,早在8月份就开始与中通、圆通、顺丰等9家快递企业达成协作。这些快递公司调集了40万名快递员、2000人的客服团队,并设立了超过300条货物运送绿色通道专门负责狂欢节的物流。在如此“严阵以待”的局势下,物流还是有些难以应付。一位刘姓消费者就表示,他购买的商品一直出现暂缓发货的情况,最后遭到强制退款,也不知道是否物流出现了问题。更严重的问题是,这9家快递公司加起来几乎等于国内全部的快递运力。快递业人数就那么多,所有的快递员都忙着“双11”这茬事,其他快递业务单子谁来接?

2.2.2 物流公司配送地区限制

我国一些知名的物流公司如申通、圆通、顺丰等都存在着配送地区限制的问题。例如在网购时,我们可以看见这样的描述“小店默认申通,不到地区请转E邮宝,如需发其它快递,请联系客服说明”。

2.2.3 物流成本高

据媒体报道,2010年中国物流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8%左右。这个比例远远高于贸易发达的欧美国家。物流成本高作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增长的隐患早已是行业共识。消费拉动的需求也好,电子商务的需求也好,改变这种现状是物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3 网络安全存在隐患

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没有网络交易的安全,就不会有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电子签名和数字认证等安全手段尚没有健全,再加上电子商务系统本身的缺陷以及网络攻击,这些都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安全隐患。例如,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世界就上演了一出史上规模最大的泄密事件。泄密事件涉及范围从CSDN、天涯等论坛社区,到人人网、开心网、多玩网等多个社交、游戏网站,再到京东商城、当当网、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传闻还波及支付宝、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及交通银行等支付和金融机构。一时间,各大网站及互联网用户人人自危,“今天你密码泄露了吗”成为流行网络的问候语。

针对网购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3、加快发展我国网购的主要措施

3.1 加快电子商务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还很差,必须加速建设高速宽带互联网,尤其是加速建设农村地区高速宽带互联网,使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具备良好的网络平台和运行环境。另外,通信服务质量和资费仍然是电子商务活动开展的阻碍因素。?互联网运营商应无条件降低互联网资费,使互联网收费更贴近成本、贴近市场,贴近网民。 让消费者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3.2 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较为突出。而物流是电商企业成本较大部分,也是直接关系用户体验的网购环节。因此,采用物流标准化进行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及加大物流仓储设施建设,扩大物流服务范围、降低物流成本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

3.2.1 采用物流标准化进行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效率

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订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设备等各个分系统的技术标准。制订系统内各个分领域如包装、装卸、运输等方面的工作标准,以系统为出发点,研究各分系统与分领域中技术标准与工作标准的配合性,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企业采用物流标准化进行物流管理,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如现有托盘标准与各种运输装备、装卸设备标准之间能有效衔接,就大大提高了托盘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通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货物运输、储存、搬运等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了物流效率。

3.2.2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对网购模式下的物流配送来说,第三方物流更专业化的服务可以减轻甚至消除企业在物流配送方面的顾虑,使其能够专心经营网络商品,同时又可以降低企业物流配送的成本。

针对上述物流配送地区限制问题,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分别采取不同的策略。中通、申通、圆通等物流公司应加大物流仓储设施建设,扩大物流网络。尽量运用发达的交通工具,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低价快速的物流服务。而中国邮政物流体系非常完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它的收费比较高,速度也比较慢。随着中国邮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邮政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服务资费下调、响应速度提升。

3.2.3 降低物流成本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切实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中间成本,真正让生产者和消费者获益。另外,企业可以从改善企业自身业务流程和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提高物流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

3.3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提高网民的安全意识

为了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平稳地发展,网络安全除了需要网络安全公司及其专家的努力外,还需要网民提高安全意识。从2011年互联网大规模的数据库泄露情况来看,安全意识不足是造成本次事件的主要原因。2011年互联网泄密事件中被曝光的数据显示,高达21万网民的账户密码是简单的12345678。还有7万用户的密码为8个11111111的用户。网民的安全意识提不上去,等于失去了安全的第二道堡垒。

4、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网购市场蓬勃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相关政府部门、物流企业、网络安全公司及电子商务专家对网购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施不同的解决方案,最终为网购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购物环境。

参考文献

[1]宋文官,李小可.电子商务基础知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