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体传播形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体传播形式范文1
关键词:组织传播 新媒体 组织创新
组织传播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它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沟通保障。它们的传播具有不同的特点,二者在相互促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
一、传播是组织的基本属性
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信息传播,以至于我们很难说出一种与传播无关的组织活动。考察组织传播,也就是考察组织本身。
(一)组织与其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它包括信息输入与信息输出两方面
1、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信息输入,是组织为进行目标管理和环境应变决策而从外部广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活动。
2、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组织任何与外部有关的活动及其结果都带有信息输出的性质。主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
(二)主要类型有
1、公关宣传。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
2、广告宣传。广告是一种以付费形式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的大面积宣传活动,也是社会 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信息输出方式。
3、组织标识系统宣传。(CIS)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组织形象的活动。
(三)企业传播的功能及类型
具体就企业而言,企业外传播具有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和竞争力的功能。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是一种文化交流,是单向的文化输出。全面准确地对外展示、传播本企业的文化,最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美好印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对外传播的途径有:企业文化的主动输出式传播;企业文化的示范传播;企业文化的交流合作。
企业传播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传播的载体可以分为:
第一,产品传播。即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一般而言,企业通常是以畅销产品为主流载体,让消费者在认识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并由此使得企业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魏杰等,2001)
第二,人员传播。通过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的语言与行为等符号系统传播本国内公司的企业文化。
第三,媒体传播。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企业文化。
二、新媒体环境下,组织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一)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盛行,组织传播的方式、手段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平常所见到的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引入到媒体领域的技术及其传播方式。
新媒体实际不是媒体,而是一种新的传播介质和传播工具。具体如传统网络时代的即时通讯呼叫系统(IMS)、网络日志(BLOG)、以及社区 论坛 ( BBS ), 以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微博、微信、APP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大改变了组织的沟通方式、传播方式。
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以新媒体为主的大众传媒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近年来我国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方面有一定突破和创新,大众传媒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空间不断增大,突出表现在对空难、矿难等重大事故的报道明显增多,灾情信息的公开传播也相当迅速及时,如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河南、河北、陕西、山西、辽宁等地矿难,禽流感和奶粉事件等的报道。但在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的传播报道过程中,新媒体显示了它的强大优势。
尤其近年来,微博成为新媒体极具影响力的代表。
(二)微博是互联网的革命性变化
微博出现后,企业的直观感受是互联网上人人都可以信息,而且信息无比丰富。微博上除了有企业和媒体的信息,还有生活者自身和传播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既包含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也包含对企业不利的信息;既包括与企业传播内容相关的信息,也包含对企业不利的信息;既包括与企业传播内容相关的信息,还包括生活者自身所感受的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信息。
具体就组织传播中的企业传播而言,紧紧抓住“微博”这一机遇,小米以低成本的“微博营销”而拥有广泛的粉丝群,是成就小米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
传统企业如GE、ABB、碧浪等企业,也纷纷开通自己的微博,以鲜活的、有趣的、互动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粉丝,并且改变了他们在公众心目中严肃、传统、古板的形象。
了解新媒体沟通形态下大家普遍认为,小米在商业模式尤其是传播手段、营销手段上有很多“毁三观”的做法,所以造就了它现在的成功。在小米的内部管理中,一改以往企业开会讨论问题的形式,而是“不开会,甚至做出的决策都不发邮件,有什么事情就在米聊群里解决,连报销都在米聊截个图就可以了。”
新媒体时代,数字传播时代充斥着风险与挑战,也充满了机遇和期待,这种变幻莫测是一种魅力。直播时代和信息海啸的特点,使得企业作为生活服务者必须每时每记得迅速处理和分析海量的信息,发现危机,即时应对;挖掘机会(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是这个行业的价值,也是做任何事的动力。——通用电气中国区公关总监李国威 ),动态传播;发现可利用的资讯,支持企业的整体发展。
微博的迅速发展首先让企业感觉到的是“微”机四伏。
“微”机首先是危机。
对中国的企业来说,2009年以后有很多企业遭遇到了微博之“痛”,一些企业开始设立专门的高管负责应对微博。但“微”机同时还是前所未有的机会。已有一些企业敏感地意识到这个人间中蕴藏的机会,但是却发现现有的管理框架和传播思路不能得心应手,或者根本无法应对这种变化。
三、组织需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架构,充分发挥传播的价值
对企业而言,在新媒体环境下,危机随时可能形成,而传播随时要跟进,同时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
面对互联网的挑战,企业必须把传播提升到战略和管理层面,改变现有的管理框架,单独建立传播管理部门。
传播管理需要落实到企业的组织机制上,通过对传播管理的重新定位,调整现有的组织架构,提高传播管理在组织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带来的价值,支持企业的整体发展。
然而对于传统行业来说,组织创新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原来由工业文明时代引进的组织形式已经失效了,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二是任何一个组织不管处于什么时代,随着时间的变化,组织必然会变得官僚、涣散和僵化。这是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的,因为一个组织是很难自我改变的。
小米创始人雷军认为,相比互联网和工业时代,我们现在所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很大的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速度发生了变化。第一,在互联网时代,你还可以慢慢做一件事情,有了好产品再出去,但是如今你的产品两三个月不被人所接受,可能就死掉了。第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生产者和用户之间的界限被打通了,现在有一种新的说法叫 “先进用户引导型创新”。这意味着组织要更贴近用户,不是从上往下,也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融为一体。过去的工程师都是闭门造车,小米的文化是工程师必须面对用户,必须在微博、论坛、线下等渠道与用户沟通。
小米把管理员工的权力从老板身上转移到用户身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必然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要扁平化,每个部门要小巧且灵活。
参考资料:
媒体传播形式范文2
关键词 新媒体;网络媒体;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07-02
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都是飞速的,而网络媒体涉及的范围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网络媒体能够扎稳脚跟的原因和它本身的优缺点,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保证社会的稳定,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的前景,来进行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研究。
1 新媒体中的生力军——网络媒体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用超文本和超链接等完成的,这是一种新的传播模式,所谓的超链接,就是点和点之间通过一种关系链进行连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信息网络。信息的交换和存储与原来的那种具有顺序性和线性的限制不同,这种方式能够通过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个地方快速的到达另一个地方,这种方式比较方便快捷的检索。而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能够让网络媒体具有很大的特点,比如,在网络中的信息结构都是网状的,能够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来进行链接,这也是网络媒体强大的检索功能,另外,在网络中能够多个窗口进行编辑,能够是网络编辑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各种各样多种的元素。
综合而言,网络媒体就是依附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然后利用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来进行商业行为或者是公共行为的一种与传统的媒体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
2 网络媒体能够建立并且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传统传媒方式弊端的显现,政府也急于寻找新的传媒方式,而网络正是最好的对象,所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国家网络媒体有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2)传播对象的小众化。无论是传统的媒体还是新兴的媒体,其目的都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对象,传播信息,网络媒体依靠强大的网络资源,丰富了信息的多样化,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进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3)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比较强。和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信息传播不同,网络媒体有选择性和参与性,并且可以与参与者进行网络互动,增强了网络媒体的个性化,丰富了网络媒体的内容,跟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4)先进的技术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又具有强大的技术水平,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方式上更加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也能做出更加满足受众的信息,吸引受众的眼球。
3 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缺点
3.1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点
1)节约经费。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网络传媒既不需要发射塔也不需要建立转播站,更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消耗的能源特别的少,只是简单的升级和维护就可以保障基本的运营,这样大大的节省了经费,缓解了经济的紧张;
2)有利于人才的分配。看传统的传播方式不难发现,很多节目的制作大多采编播用的是同一个人,这样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这样会造成人才的富余。而网络传媒则可以更好的处理人才,比如可以让有采编能力的人担任网站的编辑,让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加入到编辑的队伍中,时刻保持整个媒体的创作活力;
3)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的网络媒体可以及时的把优秀的 作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很及时的转化成文字到网页上,做到信息资源的即时共享,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3.2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缺点
1)信息的复杂性,难以辨别性。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还没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它,这就造成了现在我国的网络充斥着很多不实的报道和虚假的新闻,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
2)受众的人数比较小。我国有着13亿人口,虽然人口众多,可是由于传统的媒体,比如电视,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网络时代还一下子难以被接受,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发展起来;
3)受众的知识水平达不到网络媒体发展的标准。由于网络媒体发展的时间段,技术先进,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以下部分具有一定文化的人身上还有学生的身上得到有效地利用。现在虽然网络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会使用网络媒体的人还是很多的。
4 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事物的建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型的科技也迅猛发展,有了互联网,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媒体,比如人人网、微博等等,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经验和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引领者社会的舆论走向,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和控制力度不够,所以网络上会出现很多误导人们价值取向的负面的言论,一些比较经典的建议和意见总是能够让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将舆论推向极端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通过网络的夸大描述和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的大力渲染之后,就会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和符合,随后在网络中就能够集合起来,然后迅速升温,人们受到网络上这些不良情绪和信息的影响,放弃了自主的判断力,盲目的效仿别人的言行,这也是网络媒体对人们的不利影响。
所以,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媒体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要正确认识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走势,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府加强互联网的管理体制,普及网络知识,大力提倡文明上网,鼓励人们理性讨论,引领网络的舆论导向向着正规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先进的网络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媒体传播形式范文3
关键词:口头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
从古希腊的马拉松赛跑到现在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体育运动始终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文化审美活动。今天,你坐在家里就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体育迷同时欣赏奥运赛事,而第一届古代奥运会还是通过长跑使者才得以把比赛结果传至希腊各地。从古至今,体育信息的传播离不开媒介的鼎力宣传,而媒介的发展繁荣也脱不了体育活动的帮忙,一路上二者不离不弃,互利互惠。正如人类社会不断由原始走向文明,人类传播也是不断由简单趋于繁复,即手段日趋复杂、形态日趋丰富、功能日趋强大、影响日趋广泛、地位日趋重要等,其中媒介形态的变迁与进化更带有至关重要不容忽略的意义。
一、第一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口头媒介;非语言媒介;文字媒介
有学者把人类有关体育活动最早的记载追溯至原始人类留下的岩画遗址。原始人类将他们的狩猎过程和歌舞游戏活动刻画在陡峭的山岩上,而当时的许多游戏都演变成了日后我们所熟知的竞技体育活动。史前的洞穴绘画等非语言的媒介形式已经为早期广播做下奠基,人类逐渐形成口语表达的逻辑能力和概念以及传播的技能。最终,口头语言给人类提供了一种将他们搜集到的知识、经验、信仰和文化传递给下一代的方式。文字的产生更是把人类带入了文明时代,也有了可以追寻的有关体育活动的文字记载。文字弥补了口语媒介在的失效性和短暂性,使信息和人类创造的文明在空间上传之广远和时间上传之久远。在古埃及和巴比伦地区,人们不仅将体育活动和游戏的内容记载在纸草上,而且刻画在各种精美的陶制器皿和金字塔石壁上。通过这些图画,后人可以知晓这些地区早期体育活动的发展情况。古奥运会共举办了293届,当时新闻官和长跑使者负责将奥运会赛况和比赛结果传递到古希腊各城邦,并以诗歌、散文、喜剧等体裁吟颂比赛的胜利者。在文字发明之后,人们在用它记录各种事项以免遗忘的同时,把一些重大的消息写下来,递送到遥远的地方便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后来,随着书法和阅读技艺的传播,便产生了一种以文字传递的载体,通称为手抄新闻或书写新闻,现知最早、最著名的手抄新闻就是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如古罗马时期,由执政官凯撒创办的《每日纪闻》中不时地刊登各种体育活动信息。手抄新闻与同时期存在的新闻信以新传播生态之萌芽的姿态,为西方书写传播历史画上了终结之际的终止音符。与此相反,新闻事业崛起在新文明渊源——大西洋地区。
二、第二次媒介形态大变化:印刷媒介;无线电媒介;通讯社
1450年,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法,是语言和文字之后第三块里程碑,标志着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印刷技术在德国诞生后不到半个世纪,就几乎传遍西方世界,15世纪下半叶,印刷的新闻传单流行,16世纪后,印刷的小册子和新闻书出现,信息容量大增,逐渐趋于定期发行,17世纪,显现比较完整的形态,历史半个世纪的英国清教徒革命,直接刺激了报业的发展,报刊数量激增,影响扩大,逐渐从原始形态向现代形态过渡。从19世纪开始,新闻传播进入迅速发展与空前繁荣的时期,新闻传播在19世纪有过三次大飞跃:第一次是商业报刊和杂志出现,第二次是无线电技术的诞生,第三是通讯社的产生。
(一)9世纪30到40年代,欧美很多学校和城市之间便开展了周期性的竞技运动比赛,并激发了大众对体育活动的强烈兴趣。1869年,美国组建了第一支职业棒球队——辛辛那提红袜队,随后又成立了全美职业棒球运动员联合会,自此职业体育运动在欧美各国发展起来。 同时期,廉价报纸也开始在欧美盛行起来,报刊从政党的宣传工具变成了大众化的传播工具。此时的报刊注重提供普通民众所喜爱的新闻信息,民众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就被提上了报道议程,各报刊开始争相报道体育活动。 1883年,美国著名的报业先驱普利策买下《世界报》之后,以敏锐的眼光注意到体育新闻及比赛新闻深受大众的关注,于是他在《世界报》中首次设立了独立的体育新闻部,并配备了全职的体育记者来进行专门的体育新闻采访报道。自此,体育新闻作为一个正式的新闻品种登上了大众传播媒介的舞台。《世界报》的体育新闻报道深受读者欢迎,发行量扶摇直上,因而这种做法很快为其他报刊所效仿。1895年,普利策的竞争对手赫斯特在《纽约日报》上开辟了第一个体育新闻专版。次年,有“报业拿破仑”之称的英国报业之父北岩勋爵创办了《每日邮报》,他将体育新闻作为重头戏推出,报纸上不仅开设体育新闻专栏,还别出心裁地设立了体育赛事有奖竞猜活动,此举大获成功,《每日邮报》的发行量一度攀升至一百万份。报纸上体育报道的风行也带动了体育类杂志的发展。杂志的起源几乎与日报同时,以信息的广博性著称,与书籍、报纸相比:出版快于书籍,内容广于报纸,既没有书籍之专精难啃,又免于报纸之蜻蜓点水。在书与报之间的结合处开辟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并最终发展成同书籍和报纸鼎足而立,蔚为壮观的一类印刷出版物。世界上第一份体育专业杂志是创办于1829年的《美国赛马与运动杂志》。19世纪后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体育杂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以钓鱼和户外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森林与溪流》杂志,综合性体育杂志《运动生活》等。
(二)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在通讯技术上引发一场革命,从此信息开始借助神奇的电波,以每秒三十万公里的速度传播,信使、信鸽、烽火、驿马的时代宣告结束。再如,1875年,美国从贝尔取得电话专利权,又为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更加迅捷而便利的工具。1866年大西洋海底电缆铺设完成,这条海底电缆不仅把古老的欧洲与美洲新大陆联结起来,而且,“从此时此刻起,地球仿佛在用一个心脏跳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能从地球的这一边同时听到、看到、了解到地球的另一边。”① 随着电话、电报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有了新的面貌,同时新技术也推动了体育新闻的发展。1899年,美联社雇用了马可尼,他用自己发明的无线电报发送了第一条国际赛艇比赛的消息。1916年,美联社第一次用电报从世界职业棒球联赛的赛场向美联社系统内部各报社发送了详细的比赛实况报道。
(三)世界大战以后,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体育运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开始走上了全球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发展之路,这些变化也改变了体育信息传播的面貌。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鉴于报刊对体育信息的需求逐渐增大,欧美各大通讯社都加强了体育报道的力度。通讯社诞生与19世纪出的欧洲,是一种以批量采集与批量供应新闻信息以及相关信息为主要职能的媒体。它同样改变了整个人类的传播方式。在农业文明时代,新闻传播领域同样受制于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法则,生产与消费往往也是合二为一。比如,新闻信、传单、小册子、报刊等媒体,无不是独自采写新闻,独自报道新闻,独自评说新闻,而且当时从采写到编辑,甚至从印刷到发行差不多都是一个人承担,所谓记者、编辑、主编等其实都是同一个人。而通讯社出现后,由通讯社一类的媒体专门负责“生产”,即采集新闻、供应新闻等,而报刊等媒体则是主要致力“消费” ,即购买新闻、刊登新闻等。就整个新闻传播的大格局、大趋势而言,通讯社以纯粹的生产者出现,而报刊等媒体一旦与通讯社发生联系,在新闻生产上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给自足了。于是,新闻传播领域的生产与消费,也开始呈现彼此分离的趋势。1956年第16届(墨尔本)夏季奥运会开始,世界七大主要通讯社联合成立了专门的奥林匹克新闻协会。欧美各国的报纸也纷纷采取革新措施,增扩体育报道版面。此外体育专业报刊的发展也令人瞩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体育专业报要属法国的《队报》。它以报道国内外体育运动为主,但最后一版固定报道汽车工业和赛车运动。该报在全世界发行量最高时可达五百万份。从70年代起,该报主办和组织了许多著名体育赛事,其中久负盛名的如环法自行车拉力赛、环法摩托车赛、世界滑雪杯赛等。该报的报道和评论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由其举办的各种评选和评奖活动也颇具影响力。
三、第三次媒介形态大变化;无线电广播;电视;网络
20世纪电子媒介的勃兴使这一世纪几乎成为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世纪。
(一)无线电广播的应用,1921年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第一次为听众提供了棒球比赛的消息。次年该电台记者在世界职业棒球联赛现场通过电话连接电台演播室,直接向公众即时直播比赛情况。广播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印刷媒体一统体育新闻的格局,而且开创了比赛现场即时直播的报道方式。
(二)电视的兴起,虽然它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比较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但是一经进入传播界便以新一代霸主的强悍和骄横,“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人类从此进入电视时代。值得一提的是1962年,通讯卫星“电星一号”发射成功,电视节目开始直接进行洲际传播,全球一村的局面开始形成。体育比赛现场从此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电视传媒的迅猛发展推动下,体育电视节目观众也成几何数增长。上期我们跟读者共同回顾了电视对奥运会的报道,除了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也是电视体育报道的宠儿,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电视观众达到了创记录的400亿人次。 同时电视也促进了体育的产业化,体育电视节目拥有的数量惊人的观众,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广告市场,也使得电视转播权的价格节节攀升,传播媒介与体育运动互惠互利。2000年悉尼奥运会收入达26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收入来自电视转播权的出售。同时电视台也通过出售体育比赛的插播广告而谋利,以美国橄榄球比赛为例,1997-1998赛季美国橄榄球总决赛的插播广告费用为每秒4万美元。
(三)20世纪末崛起的电脑网络,②是第三种影响广泛的电子媒介,1998年,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已将网络定义为报刊、广播与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计算机的发明及其应用,导致网络的诞生和发展,而网络的兴起和普及,又开辟当今网络传播的新纪元。1994年,安德森等人推出万维网,使网络最终进入不懂得专门技术的寻常人家,而且也使得文本文件格式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同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万维网提供多媒体信息,在字符信息以外,还包括文本、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同时其超链接功能将不同地点的信息联系起来,打破时地空界限,真正实现资源统一,同是,为人们收看提供了更快捷方便的渠道。总之,网络的普及为体育记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这一迅猛发展的新技术将为体育运动带来更多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传播的历史上,每一种媒介都曾有过它辉煌的记录,成为某个时代的标证。本文重点介绍的口头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体现了不同阶段媒介变化的方向和给人类带来的重大现实意义。虽然做分段论述,不过这四种媒介在历史的长河中并不是此起彼伏,前赴后继的;虽然依次出现,但它们的关系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并不是相继而是前后相迭。种种媒介及其功能越来越互相兼容,彼此融合向前发展。
注释:
①[奥]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历史特写》,舒昌善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243页。
②吴伯凡,《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
参考文献
[1]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到第346页。
[2][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明安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
第13页到第323页。
[3]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到209页。
媒体传播形式范文4
论文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涌现出来,在现金的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已经不容易满足大众的需求,所以很多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开始出现在大众的眼前,网络媒体也成为最广泛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所以本文就以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为例,来研究新媒体下心为传播模式的转型。
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都是飞速的,而网络媒体涉及的范围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网络媒体能够扎稳脚跟的原因和它本身的优缺点,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保证社会的稳定,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的前景,来进行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研究。
1 新媒体中的生力军——网络媒体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用超文本和超链接等完成的,这是一种新的传播模式,所谓的超链接,就是点和点之间通过一种关系链进行连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信息网络。信息的交换和存储与原来的那种具有顺序性和线性的限制不同,这种方式能够通过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个地方快速的到达另一个地方,这种方式比较方便快捷的检索。而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能够让网络媒体具有很大的特点,比如,在网络中的信息结构都是网状的,能够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来进行链接,这也是网络媒体强大的检索功能,另外,在网络中能够多个窗口进行编辑,能够是网络编辑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各种各样多种的元素。
综合而言,网络媒体就是依附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然后利用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来进行商业行为或者是公共行为的一种与传统的媒体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
2 网络媒体能够建立并且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传统传媒方式弊端的显现,政府也急于寻找新的传媒方式,而网络正是最好的对象,所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国家网络媒体有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2)传播对象的小众化。无论是传统的媒体还是新兴的媒体,其目的都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对象,传播信息,网络媒体依靠强大的网络资源,丰富了信息的多样化,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进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3)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比较强。和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信息传播不同,网络媒体有选择性和参与性,并且可以与参与者进行网络互动,增强了网络媒体的个性化,丰富了网络媒体的内容,跟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4)先进的技术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又具有强大的技术水平,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方式上更加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也能做出更加满足受众的信息,吸引受众的眼球。
3 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缺点
3.1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点
1)节约经费。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网络传媒既不需要发射塔也不需要建立转播站,更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消耗的能源特别的少,只是简单的升级和维护就可以保障基本的运营,这样大大的节省了经费,缓解了经济的紧张;
2)有利于人才的分配。看传统的传播方式不难发现,很多节目的制作大多采编播用的是同一个人,这样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这样会造成人才的富余。而网络传媒则可以更好的处理人才,比如可以让有采编能力的人担任网站的编辑,让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加入到编辑的队伍中,时刻保持整个媒体的创作活力;
3)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的网络媒体可以及时的把优秀的 作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很及时的转化成文字到网页上,做到信息资源的即时共享,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3.2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缺点
1)信息的复杂性,难以辨别性。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还没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它,这就造成了现在我国的网络充斥着很多不实的报道和虚假的新闻,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
2)受众的人数比较小。我国有着13亿人口,虽然人口众多,可是由于传统的媒体,比如电视,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网络时代还一下子难以被接受,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发展起来;
3)受众的知识水平达不到网络媒体发展的标准。由于网络媒体发展的时间段,技术先进,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以下部分具有一定文化的人身上还有学生的身上得到有效地利用。现在虽然网络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会使用网络媒体的人还是很多的。
4 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事物的建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型的科技也迅猛发展,有了互联网,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媒体,比如人人网、微博等等,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经验和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引领者社会的舆论走向,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
但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和控制力度不够,所以网络上会出现很多误导人们价值取向的负面的言论,一些比较经典的建议和意见总是能够让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将舆论推向极端的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通过网络的夸大描述和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的大力渲染之后,就会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和符合,随后在网络中就能够集合起来,然后迅速升温,人们受到网络上这些不良情绪和信息的影响,放弃了自主的判断力,盲目的效仿别人的言行,这也是网络媒体对人们的不利影响。
所以,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媒体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要正确认识互联网发展的特点和走势,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府加强互联网的管理体制,普及网络知识,大力提倡文明上网,鼓励人们理性讨论,引领网络的舆论导向向着正规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和谐文明先进的网络媒体环境。
参考文献
媒体传播形式范文5
关键词:Facebook;跨文化传播;互动与融合;语言霸权;文化输出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10-0060-02
根据我国跨文化传播学者孙英春的观点,“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中的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1]”近年来,从Facebook在全球社交网站中的受欢迎程度可以看出,新媒体技术支撑下的“虚拟网络平台”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发挥的作用已是显而易见,随之而来的各民族、各种族、各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文化碰撞、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一、Facebook上跨文化传播关系的建立
文化的概念在学界可谓多种多样。而在基于Facebook这个社交网络平台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则以信息的形式存在,这种信息或隐或显的表现在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的语言和行为里,彰显着特定族群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认同。它以语言符号为基础,以社交网络为平台,以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为纽带,在特定文化圈与族群圈之间相传,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爱德华霍尔在《沉默的语言》一书中认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2]。吴予敏则认为“文化是由特定传播媒介所负载、并由人们设计的传播结构加以维护、推行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以及由传播网络限定的社会行为模式”[3]。根据这个定义,吴予敏相应地把传播界定为“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通讯、交流形式和文化的信息储存、放大、删减、封锁的活动机制”。Facebook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跨文化传播实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定的传播主体(用户)通过言语、图像、文字、体态等符号系统,传递知识、交流情感、表达意愿,使得受众受到影响的过程。这些受众既包括与传播主体文化背景相近、文化身份相同的人,也包括与传播主体文化身份不同、文化背景存在明显差异的人。
二、Facebook上跨文化传播运行原理:六度分割理论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34~1984)创立了“六度分割理论”,英文译作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其核心观点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就是六度分割理论。
Facebook的发展实践并验证了“六度分隔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在Facebook网站,传播个体的社交圈会通过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而不断地扩大和重叠,并在最终形成更大的社交网络。比如在Facebook上,有根据相同话题进行凝聚的话题讨论论组,有根据爱好进行凝聚的娱乐群组,有根据教育经历相同凝聚的学习群组等等。这些群组成员在现实世界里可能相隔万里,但在却可以因Facebook而相互连结、相互影响甚至相互改变。这些社交群组内的成员有着相同兴趣、爱好、教育背景和地理区位,在长期的互动和交往中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共同信仰、共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的文化圈。
Facebook的网络结构主要包括4 个方面组成:用户、内容、社会网络、工具。这种结构通过建立低门槛的参与方式,使用户能够简单方便地贡献内容,又通过订阅机制帮助个人运营社会网络,建立“滚雪球”式的反馈模式,有效形成了诱发网络效应的机制。从社交网络服务的内涵来看,Facebook的本质是将现实中的社会圈子模拟移植到网络上,依据不同的属性和爱好建立和拓宽个人社交网。而推动这种个人社交网建立的深层原因,则是群体成员间的文化认同,它的核心是群体成员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比如在中国Facebook平台上,现在定居美国的香港男孩Victor和旅居澳洲的香港女孩Aimee通过Facebook认识并结为好友,二人皆因为生活在异域他乡而孤单,怀念家乡的朋友,又因为彼此都是香港人,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而成为朋友。但通过他们的互粉记录和留言互动来看,二者在Facebook上讨论的话题涉及好莱坞大片、美国爵士乐、澳洲大学教育大堡礁等。这是亚洲文化、北美文化和澳洲文化在Facebook上的沟通与互动。由于二人的个人主页均设置为“对外开放”,因此,Facebook平台上的每一位浏览Victor或Aimee个人主页的人,都会看到他们的谈论话题甚至接受他们的思想观点。这是一次传播主客体集体无意识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但却得到了传、受双方甚至多方的互动与参与,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异质文化的影响。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基于六度分割理论的Facebook社交网站,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Facebook跨文化传播的互动与融合
1.身份认同与民族认同。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是人们在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集合体[4]。在社交网站Facebook平台上,人际交往是用户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大家聚在同一个社交网站中是为了寻找朋友、朋友的朋友、甚至是志趣相投的新朋友等。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是广泛且紧密的,有着一定的必然或者偶然的认同基础。在Facebook中国网站上,一位从小就旅居德国的台湾女性Andromède和一位台湾男性Kevinviviyaya在Facebook上互为好友。外派到广东清远学习的Kevinviviyaya于2011年中秋节其个人主页上记录到,“远在海的另一边……在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今年让我深深感受到,月是故乡明的离愁,还好有你们这些朋友说说话,也祝福好友们一切如意,要什么有什么,来自广东清远Kevin的祝福。”Andromède在后面发表了祝福留言,并表示对故乡中秋佳节的喜爱。这是一种粉丝之间的相互认同,既包含着对文化背景的身份认同,也包含着对华夏儿女的民族认同。
2.语言认同和语言多样化。传播是从语言开始的。语言差别是不同文化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是同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也是跨文化实践最大的障碍之一[1]。在Facebook社交网络平台上,不同语言的文化群体是普遍存在的。以Andromède的个人主页为例,Andromède本是台湾人,旅居德国,她的个人主页是在大体框架是中文简体字。但从她的Facebook留言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四川绵阳的hmilyseven(中文名叫任正勇)与她对话时说道:“很久以前就想问你个问题,你能看懂簡體中文吗?”Andromède回答道:“一部分,很多,基本上,應該可以。”hmilyseven随后跟帖道,“那以後還是用繁體的好了,你們那邊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比大陸這邊好多了。”从上例中可看到,通过Facebook平台,在一个纯粹的个人用户主页上,出现了三中语言,即中文和英语和德语。其中在用中文沟通时,台湾女孩与大陆用户在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之间进行着语言转换。这是一次汉语言体系内部的冲突与融合。而在与美国人沟通时,Andromède在中英文之间作着积极的语言切换,她一边用英语交流,一边用汉语提问,值得高兴的是,美国人goerobert883也在这两个语言体系里游刃有余。
四、Facebook平台上跨文化传播的消极意义
1.语言霸权蔓延。Facebook之所以能在全球137个国家畅行无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英语的全球主导权。即使在一些官方语言非英语的国家和地区,这些使用Facebook的用户大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虽然他们在与国内用户互动的时候用我们国家的母语——汉语进行沟通与互动,但在与大多数外国人互动和分享活动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英语为交流纽带。在Facebook平台上,这已经形成了用户交流时的一种潜意识,一旦互动的内容具有跨文化性质,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使用英语来对话。尽管Facebook进入一个新的异质文化圈时会主动采取一些本土化措施,但在语言上的掌控权却似乎丝毫没有退让。Facebook平台上的这种语言霸权,在某种意义上说,除了设计者本身在平台架构和语言版本等技术层面有“人为”操作之外,更多的是基于全球英语普及的语言环境所致。
2.技术操控下的“文化输出”。尽管Facebook信息传播网络化给人类的交流和互通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但它使人们在感受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无奈的事实——这是一个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统治的信息世界。在传播技术层面,因特网在中央处理器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微软在操作系统和大型应用软件方面更是一枝独秀。而在传播媒介层面,Facebook具有着先入为主、先发制人的绝对优势。这些方面的优势使美国在世界信息化的过程中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盟主。更重要的是,美国除了在信息产品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外,它还具有语言上的优势,虽然有多个语言版本,但英语是唯一通用的,而且是基本的语言。而语言本质上就是文化的表达,因此懂得语言的前提就是懂得文化背景、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这就无形中加速了文化的渗透,而这种潜移默化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使民族文化发生无形的改变。因此,有人担心世界文化将趋向于一体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辩证地说,以Facebook网络平台来进行跨文化传播对各国固有的民族文化的发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基于Facebook平台架构下的跨文化传播活动,以其独特的实践形式向我们表明,在传播技术高度发达、传播平台高度开放、传播范围无限延伸的全球化媒介生态环境下,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视角应该有所调整。作为这一领域的关注者与研究者,我们的研究思路应该更加开阔,研究路径应该更加宽广。传统的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活动的确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新媒体时代的跨文化传播学者,应该把包括Facebook在内的新型社会化媒体纳入我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结构框架之内。这类社会化媒体带来的跨文化沟通与融合,一方面使全球社会信息化向着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理性目标迈进,另一方面,也为语言与文化霸权滋生了繁衍的土壤。因此,如何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更好地掌握跨文化传播的主动权,除了需要新媒体技术研发者重新组合、规划并建构一个更加适合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传播架构之外,还应积极主动地加强社会化媒体的综合管理,促进社交网站用户共同心理特征的形成,增强社交网站用户群体的认同感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1次版.
[2] 爱德华霍尔著.刘建荣译,沉默的语言[M].上海人民出版社.
媒体传播形式范文6
【摘要】本文以保罗·莱文森的补救性媒介理论为基础,结合当下小说、影视与网络新媒介成功进行立体传播的实例,探讨媒介立体传播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补救性媒介 立体传播 整合传播
人类传播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传播媒介发展史。从人类开始直立行走开始,为了方便进行信息交流,人类相继发明了口语、文字、电影、广播、电视、网络这些丰富的传播媒介。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口语的发明带给人们口舌的,文字的发明带给人们视觉的乐趣,广播的发明带给人们听觉的,影视的发明带给人们视听的综合体验。媒介竞争在新媒介的不断产生过程中变得愈演愈烈。那么各种传播媒介之间会不会相互替代,各种传播媒介如何能够做到更好的共赢发展?现以保罗·莱文森的补救性媒介理论为基础,结合小说、影视、网络成功整合进行立体传播的实例,探讨媒介发展可供借鉴的立体传播的发展方式。
一、补救性媒介理论下的媒介相互补救
美国著名的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一书中提出“补救性媒介理论”。他认为,“从这个观点来看问题,整个的媒介演化进程都可以看成是补救性措施。因此,因特网可以看成是补救性媒介的补救性媒介,因为它是对报纸、书籍、电台、电话等等媒介的改进。”①在保罗·莱文森的补救性媒介理论看来,每一种后起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性媒介,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先天不足的媒介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从而使媒介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贴合人类的传播需要。
具体来看,口语这种媒介是对体语符号的补充与补救。文字是口语的补救性媒介,广播是文字的补救性媒介,影视则是文字、广播的补救性媒介,网络新媒介则是过去诸种媒介的补救性媒介。
文字这种媒介是人们为了克服口语传播过程中,难以跨越时空距离的缺陷而发明的。借助文字,信息得以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相距遥远的人们有了文字这种媒介,也可以做到延时的远距离信息交流。再者,从文字刺激人的感官来看,文字是一种视觉媒介,刺激的是人类的眼睛,但最终调动的是人类的大脑,人类在其中体验到的是视觉以及思维的乐趣,这也是它无可替代的魅力所在。以最典型的小说阅读为例,人类通过想象、联想、幻想的方式,充分参与到文字的世界中去,人为的补全出一个脑中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思维的乐趣。
当然,文字媒介的缺陷也很明显,看的东西是静态的枯燥文字,不能带给人们听觉上的享受。于是综合了动态画面、人声与音乐音响的影视媒介脱颖而出,补救了文字媒介的不足。脑中百般想象也显模糊的世界,真实地呈现在了唯美的影视画面中。视听刺激满足了人类的感官需求,受众陶醉在仿真的影视画面中不能自拔。
然而,影视传播媒介视听刺激上的优越性,并不能掩盖自身单向传播的缺陷。而网络新媒介的产生,将文字、广播、影视传播媒介融合到一个平台之上,并且运用自己的先进技术,为受众提供了参与交流互动沟通的通道,补救了前面诸种媒介的缺陷。
二、基于补救性媒介理论下的媒介整合立体传播
根据保罗·莱文森的媒介理论来理解媒介,媒介发展越来越趋向人性化,越来越完善,但是每一种后起的媒介往往只能补救前面某种媒介的缺憾,却无法完全替代前面某种媒介的优越性。文字难以替代口语的发声,影视难以替代文字带给人们的思维乐趣,网络难以超越影视视听体验的魅力。
基于这种理论,各种媒介相互竞争时,单打独斗,妄图凭借自己的优势来压倒对方的发展方式,损人但并不利己,不是一种好的选择。相反,换一种思维,各种媒介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整合在一起形成立体传播的合力,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小说、影视剧、网络新媒介成功的整合立体传播即是一个实例,从早期《步步惊心》到近期《甄嬛传》再到当下热火的《何以笙箫默》等作品,均是借助小说、影视、网络的整合立体传播,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最近热火的《何以笙箫默》这部作品,动笔于2003 年,首次出版于2005 年,其后三次再版,并且出了2 次越南版,是一部广受欢迎的网络小说。作为一部网络小说,能够吸引众多的书迷粉丝,正是得益于文字媒介传递出来的信息,不断的引发书迷与粉丝们的想象、联想并参与其中。帅气暖男融化了无数粉丝的心,粉丝带着温暖的笑容或是闪烁的泪花,沉浸在文字制造的甜美而略带曲折的故事中不能自拔。故事情节经过大脑的加工越来越深刻,越来越清晰。同时,文字媒介引发感觉也会让读者生出恨不能亲见的遗憾,为影视剧的视听补救留下了空间。
《何以笙箫默》的电视剧的策划者很聪明地利用了这一点,巧妙地将小说的读者转化为影视剧的观众。聘请小说作者顾漫作为电视剧的编剧,力求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著,以尽量让读者在电视剧中找到书里的感觉。与此同时,充分挖掘文字所不擅长的形象画面与感性声音,将读者头脑中的模糊的人物、情节补全化为可看可听的现实。同时邀请钟汉良、唐嫣等颜值超高的演员担纲主演,专门制作符合剧情的音乐,将视听刺激效果发挥到最佳。电影也紧随其后,掀起了又一波的观影旋风。
影视剧火了,又掀起了另一股的小说阅读热潮,小说又重新火了。小说与影视剧捆绑成功,合作共赢。
除了小说与影视剧的合作共赢成功之外,网络新媒介也参与其中,将小说、影视剧共同整合到这个网络平台上进行新媒体渠道的传播,形成了纸质小说、影视剧与网络小说,网络剧,网络电影的全方位立体传播,避免了小说与影视剧观众的分流,同时也为粉丝提供了互动反馈渠道。据负责《何以笙箫默》新媒体娱乐营销的新禾娱乐透露,在该剧播出期间,有45个与该剧相关的话题登上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仅#我不愿将就#一个话题,就获取8.6 亿的阅读量。②也正是这样的参与互动,让《何以笙箫默》得以进行病毒式扩散传播,更多人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话题上,进一步转移到对小说与影视剧的关注上。
最终,《何以笙萧默》电视剧以卫视收视率破1,爱奇艺11 亿的总播放量和全网总播放50 亿,3.5 亿的单日播放量的传奇数据完美收官。③
结语
在当下这个传播媒介极其丰富的时代里,文字、书籍、报刊、广播、影视、网络各种媒介共存,并且还有更新的传播媒介正在孕育中,传播媒介的种类与数量会越来越丰富。众多传播媒介如何能更好的发展,保罗·莱文森的补救性媒介理论给了我们启示,各种传播媒介相互整合,内容方面互补,渠道方面捆绑,宣传方面配合,整合在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全方位立体传播合力,带给人们更舒适的媒介体验。
参考文献
①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l
②苏珊:《〈何以笙箫默〉承包全网,新媒体娱乐营销初见端倪》,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5-02/09/c_127474306.htm,2015.2.09
③《999 感冒灵植入〈何以笙箫默〉的成功案例》,http://01faxing.com/view-11730-1.html,20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