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环境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环境特点范文1
1.1生态建筑的含义
生态建筑是指运用生态学知识,结合建筑和环境,将人、自然、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利用自然环境,寻找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使对人类有益的能源在建筑和环境中高效地循环运转,并将人、建筑、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看待,从而创造一个最佳的建筑环境。
1.2生态建筑的特点
1.2.1生态建筑的设计特点
生态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方式,与传统的建筑方式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①生态建筑的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都非常强,强调整体带来的实际意义;②生态建筑能够有效利用能源,并且不会造成污染,与传统的建筑相比,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生态建筑具有循环再生性,并非一次性的资源利用;④生态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适宜大面积发展、使用。
1.2.2生态建筑的自然特点
生态建筑,顾名思义,从生态而来,终究还要回归生态,降低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伤害,保持着生态的稳定性。任何建筑在建造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消耗自然能量,并且产生建筑垃圾,从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就是通过与自然的关联和运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控制在最低限度,以达到最佳的利用效果。
1.2.3生态建筑的社会特点
生态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它与人们的意识形态有着极大的关联——人们的价值观念决定着生态建筑是否能够发展并完善,管理制度决定着生态建筑的建设方向,政府法规从根本上保证了生态建筑的建设。人们正确的意识形态促使生态建筑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1.2.4生态建筑的人文特点
建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而生态建筑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而且关注更多的是人们的精神、心理和生理健康,创造让人们身心都感到舒适的环境,这就是生态建筑的人文特点。生态建筑不仅仅是简单的建筑,同时还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人文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2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和原则
2.1生态建筑设计的原理
2.1.1与自然环境的相融性
在建造生态建筑时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有很多,为了保护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发挥其最大效用。在建筑设计时,要重点考虑周边环境,比如光、风能、水源等;绿化布置尽量与周边的绿化体系形成系统的网络化关系。此外,还可利用自然光线采光,利用水池等亲水设备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调节周边的小气候。
2.1.2能源的节约
在建造生态建筑时,要注意减少能源以及物质资源的使用及浪费,尽量不作多余的设计,不特意追求建筑外表及装修上的华丽、独特。在必要的内部设计中,应尽量节约资源;在非必要性的设计中,应根据其实用性作适当的调整,尽可能地运用建筑本身具有的自然环境优势。总之,生态建筑设计和建设都要遵循“节约能源”的原则。
2.1.3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设计生态建筑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当建筑不能继续使用时,需将其用料尽可能地回收再利用。好的建筑设计也可在建筑的内部创造水、生物养分、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地下水、中水、下水、净化水的循环再利用,太阳能、电能、热能、生物能的转换利用,从而维持生态建筑使用上的长远效益。
2.2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2.2.1整体原则
生态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保证建筑本身的特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和谐地统一起来,尊重当地文化特色,将建筑与人文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2.2.2舒适原则
在生态建筑中,舒适度总与能源资源的消耗成反比关系,并且这个矛盾一直未能彻底解决。生态建筑在满足舒适度要求的同时,还要尽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有效运用科学技术手段,积累建筑经验,总结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筑建设技术,才能坚持生态建筑的舒适原则。
2.2.3高效、环保原则
生态建筑要实现高效、环保的目标,就需要降低建筑物对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使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要运用高新科技,比如新的建筑材料等,以降低建筑当中的能源消耗;同时还要避免使用带有污染性或者危害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创造健康、舒适的自然环境。建筑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依托,其建造、使用、维护和拆除均应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2.2.4经济原则生态建筑的建造、使用和维护是一个多元性的建筑系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组织体系的问题。高投入和高技术的生态建筑虽然可以满足人们高水平的生产生活需求,可以反映最新的科学技术水平,但是,并不是只有高投入的建设才能够实现生态建筑的全部功能,适当的技术、因地制宜的材料选取以及符合地域特色的建造风格同样可以引导生态建筑的发展。
3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3.1整体的设计方法
在生态建筑的设计方面,设计师必须从整体上来看待生态建筑中的每一个问题。生态建筑的整体设计主要遵循两个原则,即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和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在设计应用型的生态建筑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建筑地段,使建筑处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建筑的建设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要通过即将建造的建筑来弥补已经造成的社会环境的不平衡。除此之外,在生态建筑设计时还要注意尊重地形地势、保护现有绿化植被、结合当地水文特征、保护土壤等方面的问题。在生态建筑整体设计时,应采用能够使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融洽的设计方法。妥善保存原有的建筑,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建筑景观;保护好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并积极创造新的建筑景观;适度、合理地使用城市的交通和土地,尽量不改变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保持城市恒久的活力和精神文化魅力。
3.2单体的设计方法
3.2.1自然通风在生态建筑的通风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小气候自然通风,或者利用智能控制系统提升建筑物的通风效果。
3.2.2采取降温隔热措施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分析、研究建筑所在地的区域环境和气候特点数据,引导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利用窗帘、百叶窗、挑檐板等合理控制光线,以降低阳光对室内温度、湿度或小气候的影响。
3.2.3自然采光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要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阳光采光,在设计中可通过加设玻璃墙、通窗、天窗等使室内光线充足,以满足建筑采光要求。同时,在生态建筑中通过安装日光反射器、反射板等设备,并结合智能操作控制系统,从而可更加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
4结束语
自然环境特点范文2
关键词:绿色债券 信用评级 环境效益 环境成本 内部化机制
2016年8月31日,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在信用评级过程中专门评估发行人的绿色信用记录、募投项目绿色程度、环境成本对发行人及债项信用等级的影响,并在信用评级报告中进行单独披露。这为评级机构开展绿色债券评级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深入推进绿色债券评级工作,本文结合评级实践,探讨自然环境因素对债券风险定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信用评级在揭示自然环境效益及其对绿色债券信用质量影响方面的作用。
自然环境效益和成本影响债券风险定价的机制分析
(一)自然环境效益和自然环境成本的概念与特征
自然环境效益也称绿色效益,主要是指受评主体从事的业务或特定项目改善、修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气候、空气、水、土壤、植被等)的程度或者降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自然环境效益通常会使整个社会或特定区域共同受益,具有正外部性,但有可能对自然环境效益产出方的激励不足,从而影响绿色投资规模。
自然环境成本也称为自然成本,主要是指受评主体从事的业务或特定项目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后果通常需由整个社会或特定区域共同承担,因而具有负外部性。
(二)自然环境效益或成本的内部化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
自然环境效益或成本的外部性可能导致环境投资不足或者缺乏有效机制来防范环境破坏,因而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是要采取多种措施使自然环境效益或成本内部化。
自然环境效益的内部化是指让从事环境效益项目的主体直接或间接从其所产出的环境效益中获得现金流入。自然环境效益内部化程度越高,越能激励企业产出环境效益,从而激励绿色投资;反之,如果内部化程度不足,就会更需要依赖政府实施绿色投资来产出环境效益。
自然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是指让相关主体直接或间接发生现金流出以承担其从事的业务或者特定项目所导致的自然环境成本。自然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越高,越能抑制企业对环境的破坏;反之,则可能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忽略自然环境成本进而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三)自然环境因素日益成为债券风险定价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目前已发行的绿色债券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债券的发行利率低于同期可比的非绿色债券,且大都被超额认购,这说明投资者对自然环境效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风险定价。自然环境因素对环境效益偏好型投资者和非环境效益偏好型投资者具有不同的影响机制。对于环境偏好型投资者,债券募投项目的环境效益或成本本身就构成投资交易决策的一个关键性考虑因素,投资者甚至愿意为环境效益支付一定溢价;而对于非环境偏好型投资者,债券投资主要考虑的是财务回报,因而更为关注的是募投项目所产出环境效益或涉及的自然环境成本中能被内部化为发行人现金流入或流出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环境效益或成本。
对于绿色债券来说,自然环境对债券定价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债券投资者的构成。若投资者以环境偏好型为主,则全部环境效益和环境成本对债券风险定价都可能具有显著影响;若投资者以非环境偏好型为主,则现金流对环境因素的敏感度对于债券自然环境风险定价的影响会更显著。鉴于我国现阶段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环境偏好型投资者,因此宜采取多种措施实现自然环境效益或成本的内部化,并分析环境效益内部化机制对现金流和绿色债券偿债保障程度的影响。
信用评级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分析
(一)信用评级主要分析自然环境因素所导致的现金流量
信用评级是对受评对象的信用质量及债券保障程度的综合分析,其核心任务是测算受评主体及债券交易结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所能产生的现金流对债券本息的覆盖程度。因而,信用评级机构对自然环境因素的分析主要应关注环境效益或成本被内部化的机制以及所产生的现金流。自然环境因素对受评主体或债券信用等级的影响,最终要取决于环境效益或成本内部化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性质和金额是否足以导致受评主体的偿债能力显著异于可比参照对象,以及受评债券的偿债保障程度是否显著异于同一受评主体的其他债项。
(二)环境效益、环境成本内部化机制及现金流预测
1.环境效益的内部化
本文将环境效益的内部化机制分为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见表1)。
2.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方面
本文将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机制分为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见表2)。
3.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现金流预测
不同受评主体从事的业务或特定项目所能产生的环境效益或环境成本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测算受评主体对环境因素的敏感度,信用评级机构需对受评主体所在行业是否为环境敏感型行业进行判断,从而确定受评主体是属于环境效益型还是环境成本型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再根据不同主体类型来识别环境效益、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机制,基于不同假设测算产生的现金流、现金流的持续性及其占未来现金流的比重;最后针对不同的测算结果实施压力测算,明确受评主体信用质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
在现金流测算过程中,本文认为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受评主体从事业务所处的行业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政策与执法力度的区域因素、受评主体对环境效益或环境风险的偏好、受评主体在环保领域的信用记录(见表3)。
信用评级机构开展绿色债券信用评级的方法
鉴于自然环境因素在绿色债券风险定价中的作用,绿色债券信用评级既要对绿色债券发行人及债项的信用风险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也要专门评估并披露自然环境因素所致的现金流对发行人及绿色债券信用等级的影响程度,为投资者提供更具环境相关性的评级报告。
(一)发行人的绿色信用评级
对绿色债券发行人进行绿色信用评级,要在判断其综合偿债能力时,进一步评估其从事业务或绿色债券募投项目的环境效益内部化所致的现金流是否能让受评主体的基础信用质量显著高于评级参照对象。
对绿色债券发行人的绿色信用评级,还要分析发行人的偿债意愿对信用质量的影响。此外,发行人在环境领域的信用记录既可能影响环境效益或成本的内部化程度,从而对违约风险产生影响,也可能影响其是否能够进行绿色债券融资。因此,信用评级机构在分析发行人的偿债意愿时会综合评估其是否存在失信行为,包括环保领域的信用记录。
(二)自然环境因素对绿色债券信用质量的影响分析
在对发行人信用质量分析的基础上,要区分不同债券类型对于绿色债券的保障程度是否显著异于同一发行人的其他债项。
1.项目收益类绿色债券
目前,我国的项目收益类债券虽以募投项目产生的现金流为主要偿债来源,但在现金流不足以偿付债券本息时,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受评主体仍负有最终偿付责任。
本文认为,项目收益类绿色债券仍以发行人的信用等级为基础信用等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绿色募投项目的预期环境效益或成本内部化现金流,来综合判断内部化机制后的净现金流是否导致项目收益类债券的受保障程度显著高于同一受评主体的其他债项,从而确定绿色项目收益债的信用等级。
2.绿色PPP项目债务工具
PPP项目的债务融资虽然也是项目收益类融资,但与单纯的项目融资相比,其信用质量存在以下特点:第一,PPP项目的经营主体和融资主体通常是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组成的联合体,政府投资者和社会资本投资者对联合体在法律上只承担有限责任,因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收益类融资。第二,在PPP项目中,有相当部分的现金流入来自于政府购买服务或者财政补贴,但政府只承担向PPP实体如期付款的义务而并不承担对PPP联合体债务的偿付或兜底责任。尽管如此,承担付款义务的政府层级及信用质量,对PPP联合体及PPP项目的现金流可靠性仍存在关键影响。第三,如PPP项目属于政府的重要项目,则当PPP项目发生经营困难或偿债困难时,为保障PPP项目的持续运营和服务质量,仍有可能获得政府或社会资本投资者某种程度的救助(如资金支持、项目及债务转让等)。
在对绿色PPP债务工具进行信用分析时,主要考察PPP项目社会资本投资人的信用质量和环境信用,同时分析PPP项目政府投资人的信用质量,评估直接关系项目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稳定性。在政府购买之外,若存在其他的环境效益或环境成本内部化为现金流的机制,则需要预测、评估其对应的现金流及其确定性,还要判断PPP项目在其区域的重要性,从而评估项目获得政府救助的可能性。
3.绿色结构融资工具
结构融资工具的特点是将项目或项目组合的现金流与原始权益人之间的现金流通过SPV(国内通常是信托)实现破产隔离,从而避免原始权益人的破产风险对项目的现金流产生影响。但在我国的实际操作中,仍存在着原始权益人向信托出让基础资产后继续担任资产管理人或运营方、原始权益人或资产管理人获取现金流后再划入信托账户、部分结构融资工具由原始权益人承担差额补足义务等情况,使得结构融资工具的信用质量或多或少仍受到原始权益人的影响。
对于绿色结构融资工具,要评估绿色基础资产的类型、内部化为现金流的可能性、环境内部化现金流占基础资产现金流的比例;还要分析原始权益人的环境信用和信用质量;此外,还需要评估环境现金流对结构融资工具结构分层设计及优先级增信效果的影响。
(三)绿色债券增信措施的增信效果
在对绿色债券信用质量的评定过程中,除环境因素所致的现金流之外,还应针对绿色债券可能设置的常规增信措施以及特有的绿色增信措施(包括政府贴息、政府对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的资金支持、绿色保险、碳排放等收益权质押等)进行增信效果评估。
总结
自然环境特点范文3
本章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的最后一章。不规定必学区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总原则和突出特点,但所学的“地区”中有个例外,即规定极地地区为必学内容。这是由于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它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因此,教材在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安排了极地内容的学习。本章教材主要落实以下两条课程标准。
(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本条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以某一地区为案例学会分析描述地区的位置、范围。完成的方法是“运用地图”,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是对第一个要求的总结和深化。要在前一要求基础上,利用读图归纳综合的方法,让学生认识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培养学生利用地图提取信息、归纳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本条标准是“极地地区”的专项内容。标准的第一个要求是“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三方面,而这种特殊的自然特征又形成了冰天雪地的自然景观,探究原因则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让学生认识两极地区这种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的培养及能力要求的落实,也助于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本条标准的第二个要求是“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是对第一个要求的阐释。因为两极地区特殊的位置形成了特殊环境,而特殊环境又造就富有特色的资源,加之人迹罕至,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而人类的考察活动又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这些问题互相联系成为一体。利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归纳分析这些问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利于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气候条件、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初步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在空白图上正确填出南极洲濒临的三大洋和相临较近的大洲、北冰洋周围的大洲、目前我国四个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和名称;理解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明确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引导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环境差异,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评价自然环境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类在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我国在极地建立科考站进行科学考察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对极地有关知识的了解,认识保护极地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
三、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由“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的宝地”和“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三目组成,通过“寒冷”这条主线贯穿整体:两极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气候严寒,正是由于极度严寒,使得两极均为冰雪覆盖的地区,因而形成冰川、极地动物等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同时两极人迹罕至,留下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而这些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对两极地区开展考察活动,而开展考察活动的前提是各方和平利用、共同保护两极的生态环境。
第一目“独特的自然环境”:由五段正文、五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征与生物资源,重点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而在图10.1和图10.2两幅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辅以图10.1和图10.2介绍了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状况,通过“活动1”的读图活动加深对两极地区海陆位置与相对位置的掌握;利用第二、三段正文辅以阅读材料“南极地区的大风”突出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强的气候特征,教材用“冰雪高原”、“白色沙漠”、“风库”这些形象化的比喻高度概括了南极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材第四段正文介绍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通过“活动2”比较两极地区气温的差异;利用第五段正文辅以图10.3和图10.4两幅图片介绍两极地区寒冷环境下的生物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寒冷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最后利用“活动3”引导学生总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差异。
第二目“科学考察的宝地”:由三段正文、四幅图片、两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以及进行科考的原因。从逻辑关系上看,本目内容既是上一目的结果,也是下一目的原因。教材首先通过第一段正文概括说明人类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利用阅读材料“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了解我国在两极建设的四个科考站,同时点明南极的三个科考站建设时间都在2月,利用“活动1”引发学生思考南极地区“极昼”现象带来的具体影响。教材利用第二段正文点明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解释人类进行南极科考的原因。利用图10.6帮助学生简明地了解极地科考的基本过程,进而结合“活动2”秦大河的一段话加深对极地科考意义的理解。阅读材料“穿越南极”则具体阐述了1989―1990年国际考察队穿越南极大陆的活动,不仅加深学生对南极地区恶劣环境的印象,更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畏艰难险阻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最后,通过第三段正文结合图10.8和图10.9介绍对北极地区科考的意义及科考状况。利用“活动3”识记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科考站,理解北极科考的意义。
第三目“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是上一目内容的延伸和深化,由三段正文、两个阅读材料和“活动”组成,介绍极地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教材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阅读材料“日本猎捕鲸”说明南极地区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利用第二段正文结合图10.10点明北极地区的环境危机,从而引出对极地地区的和平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通过第三段正文介绍极地地区主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国际合作(如《南极条约》的签订和《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的制定),通过阅读材料“爱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介绍个人行为对极地环境保护的意义。“活动”从两幅公益海报入手,通过具体实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演讲,在行动中形成保护极地地区的环境意识,认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
[图1]
四、图表利用
本章教材配备了11幅各类地理图像,给学生探究对比、分析归纳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极地科考与保护搭建了合适的平台。教师应充分利用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并引导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及应用详见表1。
五、活动建议
本章教材共安排三组活动计7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第1题属于知识巩固类,重在训练学生阅读极地投影图的能力,也是对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的复习和巩固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读图探究展示,根据情况可适当拓展到在极地投影图上判断方向。第2题属于知识拓展类,不仅让学生通过读图比较出南、北极地区的气温差异,更要引导学生从两极地区的海陆分布入手,比较分析其气候差异的原因所在,认识地理事物间的联系。第3题属于知识巩固类,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自然环境特点范文4
关键词:仿真模拟;自然环境建模;金字塔模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军事仿真在不同的角度上有不同的定位,主要包括作战仿真和装备仿真两部分。作战仿真可以分为战略仿真、战役仿真、战术仿真和技术仿真四个层次,作战仿真主要用于测试仿真、分析仿真和训练仿真三方面。训练仿真指的是用于士兵对作战装备操作能力的训练和对各个指挥员对逼真的战场情况的分析、决策以指挥作战的训练;测试仿真指的是验证装备的作战功能,对武器装备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及对对新型武器先进功能的演示。军事作战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属于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系统。如果单一的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学习可能出现作战人员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情况,影响实际作战中的发挥;反之,频繁地进行军事演习又受到耗资巨大,受时、地条件限制等,只能少量的进行。军事仿真演习就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本文主要就军事仿真的几项技术进行简单的阐述,包括综合自然环境建模、多分辨率虚拟地形环境的金字塔模型、多分辨率模型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综合自然环境建模
(一)综合自然环境建模的发展现状
综合自然环境的建模指的是包括海、陆、空在内的整个自然大环境中的数据、模型等的较为完整和权威的数据描述,进行综合自然环境建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军事仿真提供可靠、权威、完整的自然环境数据和模型,满足雷达、红外以及CGF等的仿真需求。综合自然环境的建模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就是年代中期的原始技术积累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先进技术形成阶段,原始技术积累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可视化仿真、地形数据库和动态地形仿真等方面,先进技术形成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动态自然环境的仿真以及综合自然环境的表示、交换、自动生成和重用等方面的技术、工具和方法。发展到现在,综合自然环境建模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综合自然环境建模和仿真的统一性和合理性。随着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及其广泛的推广和使用,综合自然环境建模逐渐成为国防军事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成为获得和提高建模和仿真的可行性的关键点。具体表现为北约和美国国防部已经将获得权威的综合自然环境描述和表示列为国防、军事建模的主要目标之一。
(二)综合自然环境建模和仿真的关键技术
模型、数据和仿真是综合自然环境建模和仿真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自然环境建模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和模型分离、综合自然环境和军事系统模型分离,并通过数据流的联结来驱动军事仿真。为了实现高仿真性的目标,需要做好综合自然环境的多分辨率及多表示技术、动态自然环境的仿真等。
1.环境数据模型的建立。环境数据模型是用来在C4ISR系统或者建模与仿真系统中搜集、刻画和定义综合自然环境的。做好此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有公共的数据语义、规范的数据模式和以任务为核心的工具集,以便通过公共数据模型的框架来建立和维护不同的环境数据模型。
2.综合自然环境的表示和交换。综合自然环境的仿真往往要将复杂多样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在整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时间耗费、成本投入等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可能后果就是数据紊乱,缺乏可信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制定科学有效地数据表示方法和无损的数据交换技术。
3.动态自然环境仿真。动态性是综合自然环境最本质、最显著的特性之一,为满足高仿真的需求,必须做好动态性的相关技术。随着SEDRIS技术和HLA技术的成熟,动态仿真逐渐成为军事仿真的主要研究方向。
(三)综合自然环境的建模和发展方向
随着动态性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及数据模型建立技术的发展,综合自然环境的建模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今后综合自然环境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工作重点仍然是数据、模型和仿真的可行性、权威性和动态性。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在以后的几年里综合自然环境的发展方向将会集中在以下几点:(1)综合自然环境数据表示和交换方法的可行性和数据语法语义的统一性;(2)综合自然环境的多分辨率模型的建立;(3)数据的自动生成和分布;(4)动态自然环境的仿真。
二、多分辨率虚拟地形环境的金字塔模型研究
(一)金字塔模型的涵义
金字塔是一种连续分辨率模型,在进行金字塔模型的构建时可以采用倍率的方法来表示金字塔的分辨率,即从底层到顶层,分辨率逐渐降低,具体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通过构建金字塔模型,可以为地形可视化系统提供不同分辨率的数据。也就是说,当应用系统绘制一帧地形场景时,不同位置需要不同分辨率的图像子块和地形子块,为了实现绘制的立体性,可以建立图像数据金字塔和地形数据金字塔。
(二)金字塔模型的分层分块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内存的价格相对降低,CPU的频率越来越高,同时图形的硬件加速器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硬件所显示的数据量少于十几所需要的数据量的问题,而且应用模型较为复杂,远超过当前工作站的实际处理能力。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就是对金字塔模型的每一层进行分层、分块,目前较为常见的分层方案是根据国家的系统比例进行分层,然后再对每一层进行分块处理。较为常用的分块方案是12×8.这种分层分块方式存在索引速度慢、可扩展性差的弱点。针对这两项弱点,我们在金字塔设计中设计了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案从面积划分的角度来讲,可以称之为“等面积划分”,这种互粉方法的基本思想就是使用等面积的面片在全球的模型上进行空间划分,相邻面积片的面积倍率为两倍。
(三)分层分块后的结构组织
经过分层分块后,全球的金字塔模型可以表示为表一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得出,当LOD=17时,地形数据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0.3〞,并且LOD还能够继续升高。该分层分块方式和一般的数据存储结构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表现为将纹理模型的数据的地形模型的数据存储在一个单元中,这样做的原因是(1)将地形模型的数据和纹理模型的数据存储在一起有利于快速进行索引;(2)从渲染地形的角度来看,纹理数据和地形数据是一一对应的,缺一不可。
三、结束语
军事学离不开仿真技术,本文主要针对本文主要就军事仿真的几项技术进行简单的阐述,目前在军事防震方面的研究参差不齐,相关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还不一致。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仿真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积极开发相应的技术产品,以达到搞笑的军事仿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Liu Bao-hong and Huang Ke-di.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 of Multi-Resolution Federation with an Air-Ground Combat Federation As Example[C]. Orlando, FL, USA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Spring Simulation Interoperability Workshop,2002
自然环境特点范文5
关键词:山地酒店、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山地酒店建筑的概念
山地建筑的特点是依山而建时,建筑由于受到地形的高差的限制较难串联在一起。即使通过连廊连接各个建筑,有的地方由于高差较大做室外台阶才能连接起来,但是这样因为客户走的路程不是平地,使用很不方便。针对酒店建筑尽量集中布置,而山地建筑单体间的联系通常较为独立。因此,山地酒店是“山地建筑+酒店建筑”的模式,既要满足酒店的功能要求,又要符合山地建筑的建筑形式。山地酒店的设计需解决这样的一个矛盾,使山地建筑成为酒店产品的一个理想的场所。
山地酒店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山地地形的特殊性,山地酒店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会与一般建筑有所不同,种种因素导致了山地酒店建设会存在一定问题。下面就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设计施工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阐述分析。
注意酒店选址和布局
山地酒店的选址应不改变基地的环境条件,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因素,顺应地形地貌,寻求有利的局部特定气候。
大多数的建筑师都对酒店建筑进行布局时都会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比如清楚建筑布局不仅仅是简单的平面堆放,而是要注意各建筑之间,以及建筑和山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很多山地酒店展示的轮廓是多重叠加的,那就需要注意建筑轮廓与山脊的相生关系。对于人的视觉感受来说,对于山地酒店的整体协调性,往往是人对该酒店的第一印象。因此,在山地酒店进行设计时,必须做到让每层建筑轮廓之间有序有层次,同时实现酒店底座和轮廓之间有互动关系,使之能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山地酒店的布局,可围绕山体这一背景,设计酒店的各个建筑呈现出一定的散点方式来与整个山体呼应,同时考虑酒店整体设计与山体间是否具有视觉协调性。
考虑因地制宜、节约土地
建筑的规划及设计应以因地制宜、节约土地为最基本的理念。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已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不可随意浪费。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山地酒店时,应时刻注意以因地制宜、节约土地,特别是节约耕地。这就要求在设计山地酒店时,尽量使酒店的建筑外形能够傍山而建,巧妙利用地貌,避免大范围的挖方和填土;同时由于山地酒店设计和山地实际的地形有必然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区域内山地的坡度、山位等因素,才能保障山地酒店设计的集约性。
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保护自然环境”己成为当今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设计建筑时应注意尽可能利用建筑所处的地形地貌并与原有自然环境其相契合,以尽量不破坏原有山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建筑总是要坐落于特定自然环境之中,且受到这一环境的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建筑的空间、形体和风格。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设计建筑实际上就是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过程。反过来说,建筑创作又应体现为建筑与其所处环境共生共融、和谐共处,建筑成为新的环境中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一个建筑作品的成败,往往最终取决于建筑师的环境意识和对建筑周围自然环境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建筑的设计应注重生态发展,始终将尊重当地自然生态作为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其顺应自然环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力求对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是建筑活动应对自然环境的协调适应。
结合当地地域文化
山地酒店的建设应以适应当地的文化传承为理念,结合当地地域文化进行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建筑在历史上有不少,且无论是的影响还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由地域文化对山地建筑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进行山地酒店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域文化,设计符合当地人文脉络的山地酒店,才能真正实现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的和谐,同时也能与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相统一。
采用合适的建筑技术
山地酒店时采用合适的建筑技术,并将其与艺术性完美结合是每个建筑师在山地酒店设计中的追求。对于山地酒店而言,由于山地地形的特殊性,对建筑技术的依赖性较一般平地酒店更加明显。比如在山地酒店的交通系统,为了适应山地地形的起伏多变,常常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交通技术(如设置架桥、隧道、倾斜电梯等),而这些交通系统既是酒店的交通设施,又是酒店建筑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构成了建筑群体空间的骨架。同时,山地地表也成了山地酒店的背景的组成部分,山地的绿化好坏会直接影响着山地酒店的景观效果。
另一方面,山地酒店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其难度也远超出一般平地酒店。一般的酒店设计中,建筑技术问题通常都由相关专业人员完成,建筑师关心甚少,因而可能会导致酒店设计的整体性欠佳。例如,山地的挡土墙既是建筑立面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是边坡处理稳定技术的具体体现,并在一定情况下能充当空间围合物的角色。挡土墙对于山地酒店的立面造型与空间形态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建筑师在酒店设计初期就做好规划,使酒店从宏观的构思到细部的技术能融为一体。
既有山地酒店实例研究,。德庆盘龙峡天堂度假区
盘龙峡天堂度假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的盘龙峡生态旅游区,坐落于肇庆盘龙峡谷2000万平方米被群山环抱的原始森林中,是南中国罕有的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生态度假区。
(1)规划理念
该项目在整体规划上可分为入口接待大楼,生态餐厅,不同主题的度假别墅群及水上娱乐设施。以科学、优化、改造的理念,将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有机结合,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尽量减少建筑的体量感和施工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营造一处远离城市喧嚣,让人静心享受鸟语花香的“桃源般梦幻乐土”。
(2)建筑设计
该项目的度假区主要包括:由原有建筑改造的设有中大型会议室的四层酒店,用以接待团体游客;高低错落、倚山而建的别墅群,使游客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山中美景;利用木屋形态上的可变性和运送以及建造方便等特点,建造形态不一的木屋群,隐藏在这片茂密的森林中。为了使游客更亲近大自然,在房间的设计上增加了大小不一的露台,将大自然的林木直接作为景观。
现代山地酒店设计要点小结
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到景观设计、建筑技术等方面,山地酒店建设应满足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使得山地酒店能够有独特而又舒展的建筑形象,融入到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中,营造出自然融洽的氛围。
(1)布局合理性。山地酒店设计要围绕山体这一特殊背景,布局酒店的各个建筑呈现出一定的形式来与整个山体呼应。
自然环境特点范文6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特色,地域环境,地域性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小城镇是“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建设与发展是农村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城镇特色建设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是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对指导城镇发展建设意义重大。然而,由于中国城镇化发展迅猛,城镇数量大幅攀升,小城镇的传统风貌和地域特色逐渐湮灭在城镇建设浪潮,出现了“千城一面”和“特色缺失”等现象。在这种背景下,保护和彰显小城镇的特色在城镇规划中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2小城镇特色缺失的原因分析
2.1规划定位混乱、管理滞后
随着小城镇在国家发展中重要性的显现,许多小城镇追赶城镇化这趟经济快车,盲目扩大城镇规模,城镇建设质量良荞不齐。规划设计单位往往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对小城镇的现状分析不透彻,规划定位不明确,空间结构设计不合理,结果造成规划粗制滥造[2];规划管理滞后无序,用地类型严重混杂,产业和居住用地功能互相干扰,城镇空间发展无序化严重,更别提城镇特色了。
2.2忽视城镇生态保护
在中国小城镇急剧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对自然环境开发强度过大、对景观资源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小保护、大开发”的掠夺性建设态势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城镇的自然景观资源。正所谓“好土生好林,老林护好土”,保护小城镇生态自然景观资源,不仅是保护整个地区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资源,同时也是保护小城镇的地方特色。
2.3简单套用规划模式
城镇特色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对一个城镇的自然环境、文化底蕴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持续经营的结果。然而,我国小城镇建设普遍存在“盲目攀比”和“一阵风”现象,很多小城镇的特色营造还停留在简单的沿用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上;城镇特色往往简化成建筑形式和各种符号的运用这一层面,地域文化的精髓没有被好好挖掘和探究,以致出现“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
3小城镇特色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地域环境由自然环境因素与社会人文因素共同构成,小城镇特色也与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同时相关。
3.1小城镇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首先,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形成的地域自然环境要素对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影响较大,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城镇功能定位、布局结构和空间形态。其次,自然景观的利用是构成城镇特色的重要因素。河岸、海湾、湖泊、山丘、地脊、谷线、旷地、风景地等自然景观都可以作为城镇定位、定界、主题立意的根据。济南的“一城山色半城荷”,就是让城市拥抱着大明湖,常熟的“十里青山半入城”就是让虞山渗入城市之中。
3.2小城镇特色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
一个城镇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城镇中最吸引人的“活”的部分。人的行为特点、习俗、生产生活方式,是历史、自然条件、经济、民族性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而其外在表现,则是丰富多彩的城镇生活。如湘西凤凰古城中,色彩斑斓的苗族服饰,渔船上悠扬的苗族民歌,街道中制作姜糖的扑鼻的香味等等无不体现出古镇悠久的地域文化特色。
而作为地域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具体表现。它不仅满足了社会的物质功能要求,更体了人们热闹的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清趣、生活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需求等精神需求,反映了隐含于其中的深层次的地域文化内涵,造就了建筑的地域特色。
4地域环境理念下的小城镇特色规划
4.1注重区域协调,明确城镇定位
小城镇的发展不能只着眼于自身的发展,还要从区域协调出发,并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分析小城镇和周边的资源、基础设施条件、产业布局状况、居民点分布、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等的关系,从而明确小城镇的职能和分工,确定小城镇的主要功能和性质、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等。
4.2与自然相融合,强化特色
在规划小城镇时应与自然环境要素相融合。巧妙利用环境,通过对比、夸张、协调等手法,如采用显山露水、在制高点设标志物、对景点等方式,或直接将城镇布置在环境中,将环境作为城镇内部的功能部分,表现出不同地域环境下小城镇规划的多样性,才能真正做到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4.3规划道路网络,形成特色主线。
小城镇布局模式应因地制宜,对环境的利用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地形地貌,特别是在路网上应当依山就势,与河网水系相溶,既节省投资,又产生特色;同时还应从镇区路网格局的历史演变中探索其用地特点,反对人为的选择,如“山区方格网”、“平原自由式”。
4.4规划建筑风格,特色与实用相结合
一个时代的建筑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传统建筑风格就是小城镇特色的直观体现。在建设规划中,要考虑建筑风格的连续性,注重特点与实用相结合(如满足庭院经济和农业生产的要求),在体量、色彩、高度、建材上,应提出明确的要求,但传统的生活方式必然被现代生活方式所代替,地方材料加现代化的室内设施是小城镇建筑的必然取向。
4.5传承历史文脉,保护特色文化
我国的小城镇大多由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突出的集镇演变而来,留有或多或少的文物古迹,数千年历史遗存的古城墙、古建筑、古文物以及风土人情等构成了小城镇各自特有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利用好文物古迹、历史地段,从中找到串联过去、今天和未来的发展线索,去创造小城镇文化,这才是小城镇特色的最高境界。
4.6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镇特色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高低,决定了小城镇未来发展潜力的大小,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才能实现城镇特色的持续演变,否则将失去生命力。这就要求小城镇规划中集中布置工业小区,发展无污染工业,建设高效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小城镇发展。
5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趋同性日益严重,地域特色面临缺失。小城镇固有的人文生态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更容易在城镇化的浪潮中湮没。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小城镇规划中再现和延续地域文化,使小城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规划中,小城镇特色应当从区域环境中去判断,从自然生态中去发现,从历史长河中去感悟,从建筑实体中去表现,彰显出属于小城镇自身的特色。
参考文献
[1] 梁洁,胡志华,小城镇特色塑造和规划应对―以江苏省半城镇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 ,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