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教学;渗透
现阶段,初中生物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通过初中生物教学,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和珍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难点是如何将生命教育融于到生物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式。
一、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
1.结合多媒体教育技术在课堂中实施教育初中生物丰富多彩,而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板书宣讲式的教学,使得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并且初中生物课本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问题使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应用来实施课堂教育。多媒体教育技术是一种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的教育技术,可以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直观化。案例1:在学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时,教师可以从婴儿的诞生讲起,从母体孕育开始,对于孕妇而言孕期一般为38周到40周左右,在母体怀胎的时候,一般由母体为胎儿提供营养物质。随着孕妇孕周的增长,胎儿会挤压母体其他脏器,大幅提高了孕妇的代谢负担,并且分娩时孕妇要经历剧烈的疼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讲解胎儿的形成过程,并且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将胎儿的成长变化过程演示,让学生明白生命的起源与成长过程,进而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案例2:在学习植物的分类时,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将植物的种类通过ppt或者动画、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且将濒临灭绝的植物通过视频或者动画的方式演示,让学生了解目前哪些植物是珍稀物种并且濒临灭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让学生明白造成这些植物灭绝的原因,进而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因此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把以上相关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让学生体会生命诞生的艰辛与不易,让学生珍惜生命。2.在实践中体验生命的意义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初中生物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中学生学到的多是理论性的知识,学生不能切身感受生命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生命的意义。教师可以组织班级进行校园植树、栽花活动。案例3:在植树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内植树、栽花等,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组分开,一组植树、另一组栽花,并且要求学生每隔一段时间要来给自己种植的花草进行浇水、松土、施肥等,让学生记录自己栽植的过程并且观察小树和花草的成长过程,并且记录每一个细节问题,观察花草的成长、开花、枯萎的整个过程,再让学生对于这一过程进行心得体会的分享,教师通过组织这个实践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来感受生命的经历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能够形成对生命的全面认识,能够切身的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因此,通过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是一种有意义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多组织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3.让学生认识生命的珍贵生物这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初中生物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初中学生处于发展的初期,对于“生命”这种宏观的话题没有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初中生普遍对苦难、灾难没有明确认识,尤其是现阶段的初中生多是“00后”,出身于经济物质条件丰厚的时期,很少经历苦难、灾害等,因此对于生命的意义没有真切的感受。案例4: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自然纪录片、灾难片等,如地震、自然灾害、姜玉战争等相关的影片,如央视频道的《人与自然》,通过让学生观看自然界中的生物生存的斗争,进而感受生命的珍贵。或者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战争的纪实片,让学生了解战争中人们对于生命的渴望与珍惜,从侧面来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认识,加强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总结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重要意义,在学习生物的初期阶段,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掌握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实施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生命意义的教育,教师通过讲解生命的起源来焕发学生对生命的意识,并且教师要抓住教育时机,在恰当的时机为学生灌输教育思想。最终希望通过初中生物教学,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参考文献:
[1]张伟.初中生物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5).
[2]安宇波.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途径分析[J].文理导航,2015,(03).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范文2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生命意识”呢?简单地说就是对生命的理解及态度。生命是最可贵的,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二、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的学校教育课程中并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它只能通过学科教学的渗透进行。作为充满生命色彩的初中生物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利用初中生物学科中生命教育资源,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对人的生命发展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和关怀将是一个有益而且必要的尝试。
首先,通过生命教育,能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的存在,让他们感受生命的美好,认识到所拥有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个体的生命还来自父母;其次,通过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还启发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帮助学生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展开,传统教学中漠视生命存在的现象有望得到改变。生物学新课程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教学重点由教师转向学生,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尊重学生、尊重个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这与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
三、挖掘生命教育的资源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的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生物圈中的人”。该单元的七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人的由来”,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技能训练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个体发育,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认同优生优育。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五、六章,这部分的教学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以及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第三部分是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模拟探究和拟定计划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四、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精美,激发赞赏生命的情感
从研究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开始,我们就深深地被生命的精致完美所吸引。在研究生命的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体验到生命的奇妙。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使细胞与周围的物质分开,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到细胞中各结构的分工协作,各细胞器之间的联系转化,无一不体现出生命的精妙。借用翟中和院士的话:“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
2.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珍贵,渗透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学习“生物的进化”内容时,教师要通过大量的事实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起源,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发生的,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自然条件的改变,都有可能扼杀生命于摇篮中。生命出现后,又从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出现了更复杂的生命形式。而最终拥有高等智慧、高级感情的生物――人类的出现更体现了生命的伟大。这一切是大自然数十亿年造化的结晶,在茫茫宇宙中,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有生命存在的星体。就目前来说,我们的生命还是独一无二的,可见生命的珍贵与伟大。通过“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感受生命形成的不易,设想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抚育子女的劳累,自己生长过程中经历的种种磨难,由此,对于给予我们生命的母亲,给予我们帮助的人们,甚至赐予我们阳光雨露的大自然都要心存感激之情,我们应该对生命怀有一分敬意,任何人无权损害他人或自身的生命,由此产生珍视生命、爱惜生命的情感。
3.指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命,营造尊重生命的氛围
通过学习“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保护”这一节知识,学生深切感受到目前生态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周围的各种生物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存在,为人类创造了如此绚烂多彩的生存空间。然而,人类的强大却回报给同伴戕害、破坏、污染,甚至有许多生命已经从我们身边消失了,而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健康也受到了威胁。在调查校园植物时,不乱攀折花木,不践踏草坪;在遗传病调查时,正确对待残疾人群体,给他们以人文关怀……无形中让尊重生命成为自觉的行动。
4.结合课外活动,实践生命意识,提升生命的价值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范文3
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如下: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该学科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生物学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根据研究内容,分为分类学、解剖学、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等。是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
(来源:文章屋网 )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范文4
一、我国艺术教育与生命教育现状分析
现阶段,从我国的生命教育具体情况来看,生命教育隶属于德育,研究德育往往围绕着生命的主题开展,不少研究者都从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等教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2004年,生命教育理念正是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以生命的角度对待教育,以生命统领教育,以生命健全为宗旨的教学理念正是步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领域。21世纪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的时代,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重视教育回归生命,而我国的学前术教育领域研究生命教育仍然处于空白阶段,不少学前教育者试图通过学前艺术教育,对儿童采用生命教育模式。我国的学前艺术教育主要起源于近代,以古代艺术教育萌芽、近现代学校艺术教育与师范教育为基础,慢慢发展而来的。学前艺术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儿童,而儿童艺术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教师帮助儿童利用感性的方式去了解世界,而是通过艺术使儿童更好的展现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实现自己的价值,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培养其审美观念和意识。但是,技术理性与工具主义是影响人类思维的主要因素,并且已经渗透到儿童艺术教育领域,使儿童艺术教育也受到了功利主义的影响。另外,儿童艺术本身也受异化影响,逐渐被商业化与庸俗化,儿童艺术的独特性被产业化与标准化。
二、提升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教学策略
(一)需树立正确的学前艺术教育理念
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具体实践活动中,儿童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各个学科就成为儿童学习的主要内容,艺术教育也是其中之一,但是那些涉及到儿童情感与精神等的艺术学科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下降,特别是艺术思维模式日益不受重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对其以后的健康发展也较为不利,所以,在生命语境下,学前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理念,科学合理的运用生命教育理念开展学前技术教育,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效率和价值。
(二)生命语境下充分利用其哲学根基
生命教育的基础是深厚的哲学根基,根据人的生命特征,从儿童的生命出发,采用恰当的系统性教育,激发其生命意识,拓展精神世界,挖掘生命的潜能,提高生命质量,关注儿童生命的整体性,健全人格,不仅关注自身的生命,还尊重他人的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以追求生命为本体,尊重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为前提,以人的整体性与可持续发展为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探索生命的存在。以哲学的角度来看,对生命的意义已经死亡进行解读,对生命存在的合理性确立依据,对教育过程中忽视生命的误区进行纠正,从而构建生命教育的理念。
(三)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多层次意义
生命教育是对生命多层次认识的教育,包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提升生命的价值等。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真爱生命,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主动的创造生命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局限于儿童关注自身的命运,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热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重点在于关注人的生命,以及人的生命的价值所在,要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活和尊重生命等,包括珍惜人类共同的生活环境。在生命语境下的学前艺术教育活动中,生命是教育的追求与价值,应该对其多层次方面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价值。
三、重视德育教育范围中的生命教育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教子;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正视生活;学会生活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充分认识到了这上点。“望子成龙”是做父母的普遍愿望,但是,仅仅有这样的愿望,孩子是成不了才的。要教子才能成才,怎样教了?什么时候开始教子,教子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这些都是具有科学性的问题,仅仅靠本能去爱孩子是不够的,必须了解孩子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理智地爱孩子,科学地教孩子,才能使孩子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在这时,我要呼吁的是教会孩子热爱生活。
冷漠、自私、孤独、脆弱,在当今孩子们身上表现得愈来愈普遍。诸多教育者时常感叹学生一代不如一代,笔者也曾多次陷入深深的困惑之中。思考、调查、实验、总结等,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们在生活中不能找到太多的乐趣,他们缺乏对生活的爱。热爱生活,才会激起源源不竭的向上动力。生活因爱而精彩,生活因爱而有骨、有肉、有血、有灵魂。
那么,我们怎样教会孩子热爱生活呢?
首先,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了解生活,生活有一个义项:①是人或生物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②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③生存。诚然,我们要尽力让孩子们把这些方面的内涵都有所了解,让他们明白生活是平淡而又复杂的,这样的他们在生活中就不会奢望太多而又不至于毫无斗志。
然后,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正视生活。生活是平淡的,但并不是无味的,“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马尔尼雪夫斯基)生活是复杂的。重要的是,开头就习惯在不好的地方也能睡觉,这是以后不怕遇上坏床的办法。一般地说,艰苦的生活一经变成了习惯,就会使愉快的感觉增加,则舒适的生命将是会带来无限的烦恼的。不论你的生命如何卑贱,你要面对生活,不要躲避它,更别用恶言咒骂它,它不像你想的那样坏。你最富有的时候,倒是看似最穷。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在天堂里也能找到缺点。你要爱你的生活,哪怕它贫穷,甚至在一个救助站里,你也还有愉快、高兴、光荣的时候,夕阳反射在救助站的窗户上像射在富户人家窗上一样光亮。万物不变,是我们在变,你的衣服可以当掉,但要保留你的思想!“人生不是一只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萧伯纳)
热爱生活,好比热爱生命,人们不断追求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丰富自己的生活,让我们有在协调的环境中面对生活上的困难,更有效率地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生活。我们既然在生活,就应该由我们支配生活,学会在生活中的心态,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懂得如何热爱生活,要热爱生活,首先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在生活中难免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沉重的挫败感困扰着我们,所以,我们要学会乐观对待,让心情慢慢地平服下来,用平静的心态对待挫败,冷静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然后尽量忘记不愉快的事,想一些开心的事,重新振作,收拾心情,再次投入多姿多彩的生活当中,不要把心事压抑内心深处,就与同伴朋友或家人分担,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另一方面,我们不仅要懂得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而且要积极投入生活当中,善于发掘生活中的趣事,对别人的一些不怀好意的言语,不要过于记在心上,只要问心无愧就行了,人与人之间应多一些了解,对对方做得好的方面予以欣赏和鼓励,对别人的错误要包容原谅,自然,自己就会领会到生活的美好。
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范文6
一、生命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高中生对生命认识的调查
高中生对生命认识的调查结果见表1和图1。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你认为人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的回答,有92.0%的学生认为人的生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说明绝大部分高中生对生命的形成有正确的认识,但依然有8.0%的同学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神创造的或者是两者共同的结果。其中,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高一、高二学生对生命的正确认识要高于高三。
通过图1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高中生都为自己活着而倍感珍惜生命,认为“自杀是对自己和家人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占64.6%,“理解自杀这种行为,但自己不会去做”占28.5%,但依然有6.9%的同学认为“自杀是摆脱痛苦的方式,或许会做”。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2] 一个人对生命的认识最终会影响他对待生命的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加强高中生对生命的正确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从而实现生命的价值。
2.高中生对生命态度的调查
高中生对生命态度的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针对“你对自身生命的看法”有92.4%的高中生认识到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珍惜。高中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时代,理应热爱生命,充满活力,但有7.6%的学生认为生命是一种负担或认为生命如草芥,无所谓。因此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在“你认为当前自己的生活状态如何”的调查中,有85.3%的学生认为自己生活状态很满意和基本满意,有11.1%的学生认为不怎么满意,有3.6%的学生认为很不满意。同时在对压力来源的调查中可以看出有91.2%的学生认为是学习压力大,41.5%的学生认为是个人心理承受能力差,其次依次是人际关系、感情问题、经济问题等。说明在高中阶段学生依然感到学生压力较大,同时其心理承受能力也有待提高。在对压力的应对方式上,53.7%的学生选择找好朋友倾诉,但只有1.6%的学生会选择找老师倾诉。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教师应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尊重学生,使师生间建立起一种信任感。在“对死亡的态度”调查中可以看出有75.7%的学生平时很少想到,这可能是由我国忌讳死亡的传统观念造成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也总是回避死亡这个问题。生命教育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借此希望通过生命教育的学习使学生能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3.高中生对生命价值观的调查
高中生生命价值观的调查结果见表3和图2。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高中生也能清醒地认识到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可以学习知识,充实自我,为以后考上好的大学打基础。从表3可以看出,在对“你心中的偶像是谁”的选择,有66.2%的学生选择比尔·盖茨,16.9%的学生选择孔繁森,16.9%的学生选择周杰伦。另外,通过不同年级的对比也可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自己心中的偶像也会发生明显变化。高中生是未来国之栋梁,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实现自身人生的理想和价值。
高中生生命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的共同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才能让其健康成长。通过图2分析可以发现,当问到“对你形成生命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的时候,有29.4%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性格所决定,21.9%的学生选择是社会的影响,35.7%的学生选择是家庭的影响,而只有13%的学生选择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可以看出高中生对学校教育的不信任,大部分学生在遇到事情或生命困惑时,宁愿选择自我发泄或寻求家庭帮助也不会求助于学校。这反映了教师在平时除了学习以外缺少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关心,也反映了生命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缺失。
4.高中生对生命教育意识的调查
高中生对生命意识的调查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你具有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吗”的调查中,有22.0%的高中生认为完全具有,有4.7%的高中生认为没有,而有73.3%的高中生认为自己只懂一点点。说明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在除教授学生课本的文化知识外,应大力开展有关生命的教育。同时我们在“你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吗”的调查中也可以看出有73.6%的高中生认为是很有必要的。在问到“哪一种方式开展生命教育最为有效”时,53.8%的高中生认为应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5.7%的高中生认为应开设生命教育讲座,40.5%的高中生认为应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实施生命教育。说明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要运用多元化的教育途径,全面而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
二、对高中阶段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
1.加强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是实现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
任何一项教育理念的实施,首先都得有充分理解这个理念的合格教师,特别是高中生正处于理智与成熟的边缘,更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引导。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生命教育在教育领域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没有现成的教师,加强师资培育以提升教师生命教育素质就成了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3] 针对生命教育的培训,可以将目前已有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显性学科如生命科学、思想政治、社会、体育与健身等科目的任课教师以及对生命教育有兴趣的教师集中起来进行进修培训,将他们成功转型为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同时,为了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在学校组织一些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专家指导等活动来引导教师认识到自我存在状态中生命意识的缺失,使教师能够关注到自身的生存状态、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教师本身的生命质量。只有教师真正了解了生命的意蕴,才能从根本上去关怀学生的生命,去影响学生的生命,去润泽学生的生命。
2.开设校本课程和学科渗透是落实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学校实施生命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但开设校本课程和学科渗透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对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设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课程内容。根据高中学校的特点,可以在高一、高二基础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内容可包括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预防的能力以及对环境友善的生活方式。高三年级由于面临升学的压力,可以每两周或三周开设一节,通过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来缓解学生因升学而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通过法制教育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观念。除开设校本课程,生命教育还应渗透到各门学科和学校的其他活动中,使每一个教育者都成为生命教育的关注者和参与者,通过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3.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结合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保障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时,除了在学校以课堂教学与渗透为主渠道外,还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家长相对于教师而言,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长、机会最多,教育的影响最深刻、最系统,往往是直接的、终身的。[4] 学校可以利用家访,开家长会,让家长进学校、进课堂等方式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同时通过对生命教育知识的宣传使家长认识到生命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生命教育的最佳效果就是把教育融入到生活中去,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的形式来协助学生组织安排各种演出、比赛以及其他社团活动,让学生参观产房、婴儿室、手术室、安宁房等,使其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尊严。生命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更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缺失的部分,所以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效果才能得以维持。
4.建设关怀生命的校园文化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
校园生活是每一个学子都必经的过程。在学生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不只是对知识的学习,还要使其发展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能够了解自我、尊重自我、欣赏不同文化、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人。因此,建设一个丰富多彩、关怀生命的校园文化是我们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条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以绿色校园文化为切入点,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积极健康的精神洗礼,使学生能够融入自然,树立生命意识,强化对生命的关爱,从而赋予生命教育可持续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启东市汇龙中学,江苏 南通,226200)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教学版,2004(6).
[2]平子.生命教育:道德教育的超越与提升——肖川博士访谈录[J].班主任之友,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