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2.044
The Research and Constructing of Teaching and Practice
System of Digital Media Art In Hoai University
MENG Xiangbin, LOU Lilv, ZHANG Heng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iscipline of digital media art under the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On the ground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media art and the constructing system, we built the teaching and practice system of digital media art which is fit for the environment of colleg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ctions and methods of training program of digital media art in Hohai University,in which we combine the preponderant subjects of Hohai University and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conservancy.At the same time,the original training program is optimized in order to adapt the market demands for talents.
Key words digital media art;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and practice system; discipline fusion
1 目前国内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国内互联网、电子商务、CG产业及移动游戏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对相关领域的设计人才需求呈现出井喷的趋势,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行业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综合具备多种素质能力,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及艺术审美能力,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创意人才,便成为了各设计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从2000年开始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有253所高校设立和数字媒体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在建立之初大多设立在计算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或媒体与传播学院,但该专业的交叉性一度使数字媒体专业处在一种悬浮状态。2004年教育部在本科目录外新增“数字媒体技术”(080628S)和“数字媒体艺术”(080623W),从专业归属上来看两个专业均从属于电气信息类。①而在2012年教育部公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又将“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两个专业严格分开,将数字媒体艺术划归到艺术学下面的设计学类,而数字媒体技术则保留在工学下的计算机类中。专业目录调整的情况反映出社会与高校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认识上的混乱。从全国各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的办学情况来看,普遍出现的问题为专业办学时间短、课程设置结构混乱、师资队伍薄弱、办学无特色、同质化倾向严重等。
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及构成体系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研究对象及时代背景决定了其所具备交叉性、融合性的专业特点。数字媒体艺术融合了美学、艺术设计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社会学、认知心理学、工业设计、软件工程等多学科领域知识(见图1)。通过研究分析数字媒体艺术的内涵及交叉学科,可以为我们设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了解数字媒体专业人才专业知识体系结构奠定基础。从数字媒体对象的表现形式来看,其表现形式超越了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传播媒介,以互联网、移动设备、交互媒体为主要载体。传播内容突破了传统媒介以文字、图片为主的表现形式,而更多的是采用图像、动画、视频、游戏,这类传播内容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体现出信息量大、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特性,其实现则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②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与知识结构必须围绕上述分析来展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知识与能力体系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艺术设计基础。学生应该具备采用新媒体形式进行艺术创意表现的能力与审美能力,具备数字内容艺术设计的基础。(2)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基础。掌握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媒体创作的能力,了解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并能与之进行良好的沟通。具备整合多领域人才,进行项目设计管理的能力。(3)传播学及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知识基础。了解市场需求,熟悉数字媒体传播形式,能有针对性的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广传播。
图1 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3 河海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河海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设立在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正式创办于2007年。河海大学的教授、专家和科研人员早在9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水电站建设的多媒体演示动画研究、航道疏浚的虚拟仿真研究、三维动画软件插件关键技术研究,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科研和师资基础。经过七年的办学实践,在取得丰硕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在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以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归属上属于电气信息大类,因此所招收的学生为理工科出身。大多数学生在刚入学时普遍对本专业理解错位、信心不足、内心茫然。(2)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建立之初课程体系相对独立,既无法借鉴利用河海大学优势学科的平台,又不能体现河海大学水利行业特色,因此需要进行课程改革。(3)从学生评价体系上来看,有些地方与理工科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相互冲突,需要在评价体系做出相应调整,以符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规律。
4 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实践体系的改革举措
从国内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未来的发展趋势必然是:(1)依托各校风格与优势学科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2)在教学模式上以项目案例为导向,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精神;(3)在强调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注重艺术基础理论、设计通识类课程的教育,在本科教学上实现厚基础、宽口径。(4)利用不同院系间的优势互补,实现兼容并蓄、跨界融合的创新教育思维。
因此,我们针对本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从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科内涵、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关系、知识范畴、能力要求等方面入手,理顺思路、明确定位,构建符合艺术教学规律体现河海大学自身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③通过教学改革,对原有的数字媒体艺术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的定位,结合河海大学的学科特点以及常州市地方产业特色,确立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今后的培养方向:以水利为特色,培养服务于信息及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的交互设计、虚拟仿真方向的设计人才,引导学生进行与水相关的创新设计,实现数字媒体艺术与水文化的对接。
图2 校内外平台资源与重点研究方向
(2)分析可结合的校内外平台及教学团队资源,最大限度将身边的优势资源整合利用,重建与之相关的课程模块,强化相关研究方向,建立能够体现河海大学水文化特色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教学体系结构(见图2)。通过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与校内优势资源平台建立联系,通过这种跨平台与跨专业间的交流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④目前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密切相关的平台资源有机电工程学院疏浚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及其教学团队、物联网学院计算机图形学及虚拟现实科研团队。依托这些科研实力雄厚的平台与教学团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必能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从校外的平台资源来看,结合常州创意产业基地,以学生实践为核心,实现教学、科研、服务产业与社会三者的有机融合。⑤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及转型需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方案将核心课程整合为两大模块:信息与交互设计(交互电影,交互APP,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虚拟与仿真设计);影像与非线性编辑(动画与CG视效,水利工程仿真设计)。这种培养模块既体现了工科背景下的数字媒体专业特色,又突出了河海大学以“水利”为特征的办学特色。
(3)将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两个专业统筹考虑,在设计理论、基础专业技能、美学及艺术史、社会学研究方法与认知心理学等设计基础通识类课程模块上实现统一。目前现状是两个专业在基础专业技能方面的课程达到了较好的统一,但由于忽视基础艺术设计理论与设计史的教学、受本科教学职业化倾向思想的影响,相关的基础通识性课程开设得非常少,大量的软件技能教育充斥在三四年级的本科教学中。⑥即便是现在已经开出的设计理论基础课程,虽然授课内容一样,但由于课程名称、授课学期不一致而无法统一。我们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革。
(4)强调基础教育、设计通识教育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学生的专业就业方向。在解决上述三点问题的基础之上,我们调研分析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所面向的就业行业,根据行业要求调整三四年级专业课程。做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分出大概2~3个与具体的就业相一致的方向,去掉与之无关的专业课程,明确专业定位。
5 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伴随着信息产业、创意产业发展而生,新媒体发展的趋势强调跨界融合,设计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及工程技术的支持。与此同时,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也应紧随时代潮流发展变化。只有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科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与生命力。专业创办环境、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周边产业环境的不同,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不能是单一的、一元化的“一刀切”模式,各学校应该结合自己本学校的特点与优势,培养能适应时代需求的特色人才。本文作为河海大学的教改项目成果,在探索具有河海大学水利特色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也为与本校情况、环境相类似的院校创办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提供了参考经验。
项目基金:河海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艺术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课程与实践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ZX/13A001-O1)
注释
①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12(4):1-5.
②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探索[J].装饰,2008(11):100-101.
③ 候薇.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数字媒体教育研究[J].黑龙江高校研究,2011(2):150-153.
④ 胡杰,冉学平,秦明忠.构建数字媒体教育“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270-272.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2
一、媒介理论是理解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核心
从媒介演化史上看,数字媒体艺术应该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mediaart)的一种。媒体艺术作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本雅明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西方现代主义的诞生。区别于传统绘画、雕塑等手工艺术,媒体艺术依附于技术、商品和传媒,通过摄影、电影、海报、招贴、广告、印刷图像、机械装置等非传统艺术形式,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也由此启发和影响了近百年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未来主义招贴(见图1),杜尚的动力装置,罗钦可、汉密尔顿的摄影拼贴,利希滕斯坦、安迪·沃霍尔的丝网波普以及白南准的录像装置等都是这种艺术形式的体现。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战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和大众传媒的兴盛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媒体艺术无论是基于印刷媒介、光学媒介、电子媒介或数字媒介,通常都蕴涵了机械、技术、大众、民主、传播、通俗、解构、恶搞、拼贴、时尚、商业和娱乐等要素。因此,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必然要追溯媒介艺术的观念和技术史。曾经撰写过《电影的虚拟生活》、《数字的解读》和《新媒体诞生后的哲学》的新媒体研究知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大卫·罗德维克认为:“从当代的角度来看,电影应该仅被作为源自19世纪的媒体考古学的一个分支,是复杂的各种媒体技术发展的整体历史中的一支。它包括计算技术的系谱学,以及扫描、电子记录和传输的系谱学。”他进一步指出,“每一种艺术的媒介都是不断创新的,我们就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新的材料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概念,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艺术媒介。”同样,我国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邱志杰等人也从艺术媒体演化史的角度研究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脉络。他通过考察录像艺术的四个发展阶段——从乌托邦到语法阶段,再从诗学阶段到它的边缘化时期,由此归纳和暗示了一种更为普遍的媒体艺术发展规律。邱志杰指出,新媒体艺术产生于现代主义对技术的矛盾:一方面,现代主义对于新技术、新世界充满着乌托邦的热情,由此产生了未来主义、构成主义和立体派的技术崇拜美学;另一方面,出于对机器的恐惧和对原始乐园的怀念,则产生了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梦魇。
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MarshalMcLuhan)关于新旧媒体演化的观点有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和意义。麦克卢汉指出:“任何新技术都要改变人的整个环境,并且包裹和包容老环境。它把老的环境改变成一种艺术形式。”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总是“后浪推前浪”,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包括既排除(新媒体使旧媒体成为老旧过时)但又包容(新媒体以旧媒体为其内容)的演进历程,从口语、书写、印刷到电子媒介莫不如此。麦克卢汉的这一贡献使人们认识到:“媒介即讯息”,所有媒体的“内容”便是另一个媒体。借用麦克卢汉的思想可以看到,当代社会的数字媒体正是在利用、改造、解构、拼贴和重构传统媒介(如文本、影像、图像、版画、电影、动画、音乐、戏剧或表演)的过程中,将旧媒介作为内容或艺术形式,并由此建构出自身的“数字化”媒体艺术特征和体系。因此,媒介理论是理解和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本质的钥匙。
二、符号学和语言学是建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工具
人们对当今时代有着形形的命名:全球化时代、消费时代、后现代、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数字时代、读图时代、影像时代、视觉文化时代……或许可以概括地说,这是一个数字媒体文化时代。在全球化、网络化和跨国资本主义语境中,电子传媒和数字媒体导致了虚拟现实的凸显与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多媒体性、超链接性、虚拟性和互动性等新特征导致一种迷宫式、镜像式的“碎片文化”特征的浮现,传统的文化传媒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有“新麦克卢汉”之誉的“后现论
先锋”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ard)指出的那样:当代的社会是一个“拟像的社会(societyofthesim-ulacrum)”,其文化特点就是传媒符号的激增,其结果造成表征与现实关系的倒置。鲍德里亚借鉴了索绪尔语言学和符号学,并对媒介符号的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鲍德里亚认为,不同于早期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对于产品或艺术品的复制,现代社会的复制则是一种无本无源的符号意象的增殖;艺术和传媒用符号来使实在消失并掩盖它的消失。在他看来,“在符号统治一切的社会中,一切存在应该是符号物的存在,真实、原件和原初都已荡然无存,虚拟是这个社会真实的存在。”数字媒体艺术正是当代社会“虚拟化”的写照。这种艺术形式(如虚拟现实、多媒体互动装置、软件艺术和网络艺术等)无一没有虚拟、沉浸的美学特征和超现实体验,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构建符号或虚拟的能力已经大大超出了艺术再现的议题,使艺术创作不仅不再局限于“再现真实”,甚至也不再需要真实的语境。例如,2010年的电影《阿凡达》凭借强大的数字建模、数字3D虚拟摄影和“表情捕捉”创造了潘多拉星球美轮美奂的奇观和异族纳美人的形象,这种完全凭借概念设计和数字技术创造出的虚拟存在,恰恰说明了数字媒体艺术所具有的符号学与虚拟美学上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艺术理论家列夫·曼诺维奇(LevManovich)指出:“在计算机时代,数据库作为一种文化形式而起作用。被某个程序所使用的信息就是使用者认知过程的输出。”
他还提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实质在于它体现了一种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存在。非物质性(nonmateriality)或符号性是这种存在方式的基础。从这个最基本的性质又可以推导出数字媒体物质层面的其他一切特性(图像思维模式、非线性表达、正在进行时的时空特性以及交互性的艺术体验)。曼诺维奇进一步认为,数字媒体有五个原则: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和编码译码。其中数值化是首要的原则。数字媒体可以描述成数字函数,可以用数值来计算或编程。而数据化使现实世界“分散、重组与合成”成为可能。正因为这种数字特性,使得数字艺术的虚拟存在和交互成为可能。正如大卫·罗德维克在《电影的虚拟生活》中指出的,虚拟的含义远远超过了人们在一般语境下认为理所当然的意义。建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必须理解虚拟的含义,而符号学和语言学正是人们借以理解虚拟世界的工具。
三、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领域
根据媒介理论、语言学、符号学以及传播学、艺术学的原理和观点,可以进一步梳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的研究课题。其内容应该包括:①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研究。包括该学科的界定、门类、特征、美学、交叉领域、表现规律等内容。数字艺术发展史的研究。包括历史、事件与发展趋势研究,探索媒介和“媒介艺术”的演化规律。③数字媒体艺术创意方法学的研究。包括广告、影视、媒介公司的案例研究,创意思维、作品分析、调研与统计、受众行为和心理研究,以及设计步骤与流程研究等内容。数字媒体艺术应用领域研究。其重点在于理清学科与就业的关系,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体现出系统性和科学性,特别是要注重其交叉和重叠的应用领域的研究。此外,国内的一些新媒体艺术研究学者如许鹏教授等还建议将中国新媒体艺术的民族特色内容纳入研究范畴,提出“从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实践中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新媒体艺术理论。”该建议从另一个视角拓展了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方向。
为了进一步梳理和归纳数字媒体艺术在应用领域中的分支和相互关系,结合目前国内外高校在该领域的课程设置与专业方向设置的资料,本文通过信息视觉化的方法归纳和总结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产品的结构体系,如图2所示。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学科内容如下。
(1)时基媒体领域,数字电影、电视广告、动画、动态媒介(片头、栏目包装、MTV等)、Flash、DV等归于此。按照新媒体研究学者、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教授兰迪·克鲁福的观点,该领域属于叙事逻辑的领域,与视听语言、蒙太奇理论、戏剧结构、角色造型、场景、表演、剪辑、媒介艺术史等课程相联系,它们同样具备大众性、商业性和娱乐性的特征并更侧重观赏性。
(2)交互产品领域,包括网站设计(博客、购物网、体验馆、视频网、SNS社区、游戏社区等)、
手机软件设计、iPad内容设计、电子出版物、多媒体产品、交互设计、信息设计、UI界面设计等。其知识体系属于数据库逻辑,克鲁福认为:“在叙事逻辑中,控制权在讲故事的人手里;在数据库逻辑中,控制权在接受者手中,……所以是用户控制导向的。”因此,该领域更侧重用户的需求性以及交互性的研究,包括信息架构、视觉传达、工业设计、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用户体验、界面设计和社会学-人类学方法等。
(3)互动娱乐领域,主要指电子游戏、网络游戏、装置艺术、交互动画、虚拟漫游、交互墙面艺术等,既有“时基媒体”的特征又有“交互性”的特征,并属于更侧重观众或玩家“体验性”的艺术。这部分内容同样与上述两个领域存在相互重叠区域。
(4)传统媒体延伸领域,主要指基于纸媒或户外展示的平面设计、摄影、广告、插图与漫画设计、
信息导航设计等。该领域往往更强调数字设计工具的高效率和丰富性。此外,在图2中,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中的计算机创作语言、工具或平台用虚线表示,其与媒介产品设计的重叠可以表示这些创作工具所涉及的领域。
四、结束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能力培养 数字媒体艺术 主线课程 过程性评价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建立在计算机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新型专业,它涉及许多相关的专业内容,包括数字影视、特效、多媒体网页设计、电脑游戏与电脑动画、卡通漫画、数字插图、数字艺术设计等等。本文从培养学生的三项基本能力、课程设置、考核体系的改革和教学效果分析,以及在现有教学框架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等方面入手,对本专业的主线课程建设实践作了深入探讨。
一、根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三项基本能力
当前,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急需人才的特点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及综合能力,重要的是具备创造性。本科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仍然是打好专业基础。然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很多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都陷入了软件学习的误区,认为学习某个软件变得非常重要,而忽视了其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所以掌握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最基本的能力应该成为本专业学习的核心。
相对于传统绘画和传统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有其特殊之处,一方面在虚拟环境中建造了一个与我们生活环境相当的三维虚拟环境,而在这个空间中制作动画需要制作者具备在空间中构造视觉艺术的能力,也就是三维抽象思维能力,只有具备这种能力,制作者才能很好把握三维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元素。另一方面,在三维虚拟的环境中自由度比现实生活中大很多,可以不必考虑现实生活中构造视觉艺术的限制,这就给了制作者和设计者更大的创造空间,同样,对于设计者的三维构造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行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多专业合作才能够完成的专业。因此,对于各个不同分工的人才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相当重要。
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有了想法、创意还只是第一步,只有当你学会了设计与制作能力,才能实现创意和设计的思想。因此,围绕上述三种能力为目标教育培养学生,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建设的方向。
二、当前课程体系框架下课程设置的改革探索
根据培养学生具备三大能力的目标,在当前课程设置的框架下(因为考虑到本科院校的评估标准,不便对课程体系进行较大程度的改革),着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课程改革,鉴于三大能力的培养最终还是以学生实践制作三维的作品为实现目标和考量标准,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以三维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中心建立主线课程。
根据三维课程主线的培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将三大能力的培养按照开设课程的时间分阶段设置课程。
第一阶段:在本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把专业基础课视觉构成原理、动画原理作为三维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动画基本规律的掌握为中心培养的第一阶段,并在这两门课中同时加入课内演讲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阶段: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必修课三维设计与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让学生在掌握三维设计制作能力的同时以一个学期为周期,自行组队完成三维动画短片的策划与制作。在这个周期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三维软件和其他相关软件工具,还要负责策划并完成他们独立制作三维动画短片的任务。
确定视觉构成原理、动画原理、三维设计与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影视艺术为三维设计与制作主线课程。其中,视觉构成原理、动画原理为专业基础课程,三维设计与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为专业必修课,影视艺术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帮助学生从影视创作角度训练学生包括掌握写作剧本、剪辑动画等方面的能力。
三、现有教学框架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尝试
由于受到学校整体授课方式安排的限制,只能在现有教学框架下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的改革尝试。在主线课程确定的基础上,围绕三项基本能力对主线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修订。力争达到主线课程之间内容衔接、相互配合、循序渐进,按阶段加强对学生的三项基本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教学内容修订
根据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三维设计与制作能力的需求,对相关课程进行教学内容的修订。其内容大致如下:
1.视觉构成原理课程。在传统艺术设计专业构成原理课程基础上,加入动态元素构成等;在新技术条件的要求下,对动态元素进行重构的基础训练;加强训练学生的三维抽象思维以及动态元素的把握能力,为今后的三维制作、动态视频制作打下良好基础。
2.动画原理课程。在传统动画专业课程基础上,根据本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绘画基础的特点,在动画基本原理理论讲授的同时,让学生提早进入三维动画制作的训练,尽早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三维技术条件下进行动画原理的实现以及训练。
3.三维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本主线课程的核心,全面从三维制作的各项流程对学生进行讲授及训练。课程内采用行业比较通用的软件进行具体实现,但并不对学生使用的软件作硬性规定。
4.数字合成与特效课程。对之前开设课程中制作的各项作品进行整合,并以三维特效为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对自己所做的作品进行后期处理,从而达到最好的表现效果。
5.影视艺术课程。此门专业选修课能够从影视创作的角度训练学生掌握专业制作的能力,尤其是写作剧本、剪辑动画等方面的能力。本课程着重进行三维动画短片的基础创作,以鉴赏和作品制作分析为主要教学内容。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尝试
根据课程内容,改变相关的教学组织形式,把课堂变为师生讨论为主的场所,而不仅仅是教师单方向地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地方。进一步实践情景认知教学理论,在培养三个主要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动画原理课程。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兴趣加入演讲环节,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以及自己制作的动画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兴趣。
2.三维设计与制作课程。在课程中开展设计制作实践,以团队方式制作三维动画短片,并采取课堂讨论以及分别辅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组织三维动画短片项目的策划和制作。充分锻炼学生的项目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三维制作能力。
3.鼓励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及大学生科技能力训练计划。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一个进一步提高的平台。同时鼓励在课堂讨论时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指导接受能力较弱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考核体系的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三维设计主线专业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从多个方面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如以三大主要能力训练的过程性评价。因为三维设计制作主线课程主要是以动手能力来体现掌握的程度,如果还采用以往的结果评价方式,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上,忽略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认识问题的态度等一系列潜在的问题,很可能会影响学习效果。
对于构成原理这样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把学生带入视觉造型艺术的构成思维中,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维构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这就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三维抽象思维的方式,让他们接受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原理。
以动画原理这门基础课程为例,引起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最为重要。故在学习动画、动态元素构成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在课堂上讨论、演讲以及分享。在这个阶段,过程性评价主要是给学生在方向上的指导。而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在过程中指导学生,教师以课堂讲评的方式让更多学生互相观摩各自的作品,每人作品的优缺点都成了大家加深对专业课程知识深刻理解和认识的借鉴。
三维和数字合成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主要围绕学生自主策划的三维动画短片展开,三维动画短片从策划、写剧本、画分镜到实际制作再到后期合成渲染部分,有很多流程需要学生扎扎实实完成。按照每个流程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检查,不断推进学生的制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重要的流程阶段,让学生上台进行演讲分享不仅促进了学生团队之间的学习沟通,同样对他们的制作是一个促进,形成良性的竞争。而且在分享的过程中,一些技术的应用也对学生是一种启发。
在学期结束时采取答辩式考核,让团队小组成员上台,介绍并展示作品,教师随后进行提问和总结,这种方式与各大比赛的决赛形式接轨,大大促进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执行,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
五、结语
当前,由于本科评估等硬指标的限制,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仍然相对较晚,很多低年级学生还处在跃跃欲试却迟迟未能接触专业课的状态,主线课程的建立对学生迫切需要的能力锻炼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提高他们能力的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能够以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创新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体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先进优势。
参考文献
[1] 饶简元.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科定位的探讨[J].艺术评论,2010,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4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当前一门新兴专业,已经在很多高校均有所设置,并且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社会培养很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促进其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创新教学思路,构建合理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使该专业发展得到理想效果。本文主要以网页设计为例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优化策略
随着当前社会科学技术及高校教育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学科及交叉性学科开始出现,从而进一步充实高等教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就是其中一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在当前数字媒体快速发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兴专业,主要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能够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得以更好发展,合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专业学科建设的优化已经成为必要手段。作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应当加强重视。
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中的思维创新
(一)创新课程及改进教学方法
设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关课程时应当注意遵循一定原则,主要就是特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灵活性原则,应当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在设置课程方面可选择60%艺术与40%方式训练学生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数字技术进行灵活运用,从而使艺术题材得以较好表现,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贯穿交融性,使学生对技术与艺术两者实践所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够深入理解,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对艺术创造过度重视及对技术结构过度重视均为错误态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在数字设计中合理运用艺术中的相关设计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使其能够对计算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创造出较高质量的网页设计作品。在网页设计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将相关学习技巧及学习规律掌握,对于一些不同网页设计而言,其中很多概念均具备相似特点,学生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从而对网页设计中相关概念进行理解,对于相关知识应当独立思考并理解,循序渐进进行,对各种设计工具灵活运用,从而得到效果较好作品。教师可利用网络视频将学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解决,或者可进行远程控制演示,从而与学生之间能够加强交流互动,使学生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而言,其发展与师资队伍建设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当前新媒体艺术教育不断快速发展的大形势下,教师应当积极扩展自身视野,对网页设计相关技术知识不断进行更新,并且使自身审美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教师属于十分关键的一项因素,教师授课方式及教学内容会对学生兴趣及掌握相关学习内容的程度产生直接影响。在当前社会网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形势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其相关课程内容应当与市场之间保持同步更新,这属于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的独特性质。因此,教师应当在市场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继续加强教育培训,对新媒体艺术发展形势及时深入地进行观察,能够在一定高度把握前沿最新信息,对新媒体艺术发展方向准确把握,应当经常组织学生不断进行探索、讨论及研究,将科学学习平台及合理化建议提供给学生,从而在宽松愉悦环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能够得以不断更新及进步。
(三)加强实践教学
对于所有艺术设计类专业而言,实践性均属于十分重要的一个特征,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而言,其不但具备较强实践性,同时具备较强科学性。为能够创作优秀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作品,应当将技术基础作为立足点,这样才能够保证使艺术功效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不但要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中,对数字技术及艺术构想进行综合运用,同时还应当与实际项目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实践,另外,高校可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建立起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能够通过在社会前沿设计项目中参与使自身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及社会实践之间能够实现密切联系,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综合型人才进行培养,这对促进整个社会产业体系良性循环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应当不断进行探索,从而选择与市场变化相适应的新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保证数字媒体艺术更好为社会服务[1,2]。
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建设优化措施
(一)调整学科布局以优化学科结构
对于我国当前高校内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新媒体影像等相关技术而言,其从很多方面反映出现代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虽然所建立各种学科门类已经比较齐全,然而在学科布局结构方面仍有问题存在,在当前传统学科及新兴学科共同发展前提下,必须要对学科发展进行规范,将相关更新机制或者淘汰机制建立起来,通过对学科专业进行合理改造或者调整,对学科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特别是对于学科发展而言,应当使专业个性得以充分体现。比如,对于互动媒体这一产业而言,其具有较强创意性,在当前快速发展大形势下,该行业已经得到广阔发展空间,这一新兴行业对设计型人才就有很大需求,因此,依据当前行业变化情况,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当保证使学生将网页设计相关技巧及知识掌握,在此基础上应当将更多精力及时间投入网页设计创意教学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对数字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能够将创意转变成为网页设计作品,从而使其能够能够更好服务于产业发展。
(二)与地方文化产业结合强化产学研教学
出于对地域限制及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方面的考虑,在进行学科建设方面应当密切结合产业文化,应当对地方产业文化发展方向及需求准确把握,通过项目实践使学生学习方式得以改进,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专业进行科学合理设置,对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使学生在不同课程实践项目运作过程中积极参与,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对项目方案进行修改,从而对学生专业潜力及创新意识进行充分挖掘,使学科知识能够实现有效覆盖,对于这种课程实践体系而言,其以项目生产流程为导向,可使学生动手能力得以增强,使其项目经验更加丰富。对于这种产学研相结合教学模式而言,其本身就是比较重视教学及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注重技术与艺术相互统一,在校内实践过程中,对学生传统动手能力及网页设计专业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设计实践训练,这样一来,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能力能够得以逐渐提高,其就业竞争力能够得以不断增强,同时也能够使专业教师工作背景更加丰富。通过进行一系列科研实践、项目开发及资源积累,可使资源转化得以有效实现,可有效整合教具、教材以及教学软件与数字资源平台等方面优势,从而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合理建设,进而对专业建设可起到促进作用,最终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形成良性循环[2,3]。
三、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人类文明发展与科学技术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与艺术之间也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和艺术两者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可实现协同发展。对于数字媒体艺术而言,其属于科学技术及艺术两者之间的交叉及融合,属于信息学科进一步延伸向文化艺术领域内。当前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信息时代,数字技术和艺术两者之间的融合已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有所体现,涉及到社会上的很多领域,对人们工作及精神生活均产生很大影响,在今后社会发展过程中,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当前我国数字媒体专业发展实际情况而言,其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对其它国家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及学习。数字媒体产业属于当前新兴朝阳产业,相关调差研究数据表明,在我国仅仅卡通动画市场,每年所产生份额就能够达到上百亿,而多媒体产业发展规模所产生影响更大,这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在当前影视业发展过程中,电脑特技已经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数字化环境在生活理念及生活方式方面对人们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统艺术教育,对新型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体系进行构建,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当前存在很大挑战,同时也具有很大机遇[4]。
四、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门新兴专业,对社会各个方面发展均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在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过程中,为能够使其达到较好的发展效果,必须要加强教学思维创新,同时应当对课程建设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还应当认识到该专业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使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能够得到较好发展。
作者:黄静 单位:南华大学
参考文献:
[1]马炅.国内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现状及对我们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1(80).
[2]杨祥民,王平.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与教学培养模式探析[J].创意与设计,2016(1).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
三、目前数字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外视觉艺术设计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跨学科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其次是人才需求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和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①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②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③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④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问题。数字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字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但是需求的比重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教育目标。
最后就是培养对象问题。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教育不要只限于文科的艺术类学生。
四、根据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
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才培养院校建立各个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料的资源共享、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2.开设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学习教学的立体化平台。这样有利于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熟练的数字工具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资源。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教学资源立体化平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数字技术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4.同时为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更好师资环境,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5.加强教学体制在选材阶段就提出相对较高标准,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选材将更符合新媒体专业对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要求,就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发挥社会和院校之间的各自优势,可以更好的解决数字艺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数字艺术人才。当然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既不能只埋头研究教学的建设,也不能只是应付市场的需求。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范文6
作者:王君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一般人都认为技术注重的是实用性,而艺术注重创造性,可是很多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且课程设置往往应该根据院校的学科特色、教育资源和专业优势进行合理安排。其次,学生艺术素养不高。很多院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并不注重对生源艺术素养的考核,这就使得学习数字艺术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理工生,这些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艺术课程的学习因而艺术素养较低,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数字艺术以艺术为出发点的宗旨。再次,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和改善。很多学校的数字艺术专业的教师大都是从计算机专业或信息工程等其他相关专业转过去的,这些教师对于技术方面的研究可能相对较多却忽视了技术所支撑的美学修养的提高,这就使得教师的艺术素养偏低,不能完全胜任相关教育工作。最后,人才培养无法与市场对接。很多学校是在教学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的情况下盲目地开设诸如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这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实现精英化的教学模式,而是走上了产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学校为了短期利益而实行的短视的做法,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的人才一是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能力,二是创造性思维不强,艺术想象力萎缩。所以高校必须积极采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以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这样才能培养一大批符合社会需要的数字艺术人才。数字艺术教育体系不完善数字艺术教育包括数字、艺术和教育这三个方面,数字意味着数码技术,或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数字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应用,艺术体现着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审美情趣的改变,教育则反映在实现数字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普遍发展之中,为的是培养社会急需的数字艺术方面的人才。当前我国数字艺术教育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集中表现在数字艺术教育体系的不完善。由于数字艺术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因而难以实现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特别是很多学校对于数字艺术教育的研究没有将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艺术形式的变化结合起来,这就非常不利于科学技术发挥作为数字艺术发展助推器的重要作用。数字艺术教育体系不完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院校对于数字艺术类的专业并不重视,特别是专业教学内容没有体现现代数码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平面设计、影视设计和动画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关于数字艺术专业的课程呈现出混乱和不专业的趋势,相当多的教学材料已经陈旧,没有反映最新的数字艺术发展成果,特别是关于提高传递视频和音频能力的多媒体技术也没有在课程中得到合理安排;最后,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技术实用性和艺术享受性方面的需求为目的的,可是现代数字艺术的渗入很可能使得艺术呈现一种不纯洁性,因为数字艺术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而是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实现的,这就需要人们正确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相当多的数字艺术教育形式却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
由于数字艺术教育并没有实现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针对数字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进一步明确数字艺术发展的走向,推进数字艺术由技术性向艺术性的重大调整。虽然促进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但是在正确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一定能够取得数字艺术教育的重要转变,从而实现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并推动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完善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机制为了完善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促进数字艺术人才的培养,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科学合理地设置培养目标,具体说来就是要发挥学科特色,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特别是要明确提出数字艺术人才应具有的专业能力,从而为学生提供长久可行的能力培养机制,当然,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社会实践平台,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途径。其次,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艺术专业课程体系,这就要求要将技术教学课程和艺术教学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地让学生掌握这两方面的能力。数字艺术的课程一般来说包括五大课程,分别是公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实践课和毕业实习,这就要求学生充分认识到每门课程的重要性并合理地安排好系统学习这些课程的时间,在学习这些课程的同时还应该重视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只有具有完备的知识储备体系才能在运用数字艺术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再次,要充分地利用、开发多种教育资源,在教育资源这方面必须加强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特别是一些诸如实验室、工作室和图书馆等基础的教育设施,除了强化这些教学设施外,对教材进行系统的编排也是非常必要的,一些陈旧的内容应该被新技术取代,在师资力量方面应该要充分地认识到引进先进人才并对数字艺术人才进行系统培训以实现为教学发展服务的目的,这其别要重视教师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当然,提高学生的素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最后,要实现差别化培养,这主要是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以及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等提出来的,但非常符合实际,应该被重视并在具体实践中付诸行动。只有充分地运用这些策略,完善数字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才能促进数字艺术教育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健全数字艺术教育体系针对教育体系中出现的一些混乱,必须及时地采取措施,健全数字艺术教育体系。在健全数字艺术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从多方面提高数字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一些符合当前数字艺术发展情况的教学措施:首先,要以艺术为主导,将艺术看做数字艺术创作的灵魂,在数字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要强调技艺并存的思想,因为数字媒体艺术需要通过想象获得创作的灵感并利用独特的思维能力和科学技术进行加工,由此看来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其次,既要重视传统艺术又要重视创新,虽然传统艺术对于数字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应用的层出不穷,人们在发展数字艺术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创新来寻找更理想的设计,并促进数字艺术的新发展。再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数字艺术特别是数字媒体艺术在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引入新技术,课堂是传播知识、交流思想的地方,也是将技术运用到实践中的地方,因此在课堂上及时引入新技术也是非常必要的。
加快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为了加快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应该充分地发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新兴企业等相关组织和机构的力量。尽快地在影视、网络媒体、游戏制作等领域寻找数字艺术的应用空间,及时地利用这些行业需要发挥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功能的条件,打开数字艺术的应用市场。就当前中国社会数字艺术发展的情况来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首先,全面把握数字艺术所包含的内容,尤其是交互媒体设计、数字影像设计、虚拟媒体设计和新媒体艺术等方面,根据数字艺术的外延性和拓展性,构建其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最佳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反复试验、总结和推广来加速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进程。其次,学校在发展数字艺术这类专业的时候要将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目的,要在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认真准备并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还应该将课堂作为推动数字艺术和科学技术结合的舞台,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技术作为数字艺术发展的坚实基础。数字艺术专业的教师都应该参加必要的培训,在平时注重经验的交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特别是注重让学生养成以科技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数字艺术创作习惯。最后,企业应该成为数字艺术发展的堡垒,尤其是要发挥校企联合的作用,在环境艺术设计、商业展示设计、装潢设计、商业广告设计领域都要创新发展模式,形成艺术设计、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和技术更新的一系列循环演进过程,这才利于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
结语数字艺术的快速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呈现的一种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是最正确的方法。数字艺术发展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突破,教育在艺术指导和技术基础的支持下将数字艺术的发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虽然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但是相信在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