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CCTV网络春晚 媒体事件
“从柏拉图的洞壁形象和李普曼的脑海图景中,我们推出媒介环境这一中心议题,所谓媒介环境,就是有真真假假的影像所组成的虚拟世界。”①而新媒体环境就是在这个虚拟世界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变革使其更加开放、民主和包容,传播内容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媒介事件往往淹没在浩瀚的新闻事件中,没有达到充分的传播效果。因此,建立有效的传播机制,运用正确合理的传播模式,是当下媒体扩大传播影响力的重要方法。2013年CCTV网络春晚凭借中央电视台和央视网这两大平台和有效的传播模式,成功打造了一场网络娱乐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视觉盛宴。
媒介事件的构建机制包含四个要素:主体要素――传媒的倾向性意图与介入行为,核心要素――潜在或正在发生的客观事件或事实片段,载体要素――程序化和集中化的报道形态;效果要素――一定范围内的立体效果。②2013年CCTV网络春晚是由媒体策划、主办、推广的一次议题式的媒介事件,它的传播模式在这四个要素的范围内兼备了新媒体环境赋予的新特点。
一、平民化主题与外赚媒介的传播
网络春晚发起“我爱中国的N个理由”,通过全国各省市驻站记者和国外驻站记者采访报道,组成街拍集锦,这种平民化的视频集锦通过微博推广后吸引一定的受众;名人家乡微电影讲述普通人的理想和烦恼,贴近生活,同时又利用名人效应来吸引粉丝群体;同时,主页还专设了游戏界面“我要上网络春晚”,这种推广方式新颖独特,玩家也成为网络春晚的受众。主题策划以视觉传播的方式呈现给网民。英国学者费瑟斯通认为,视觉文化对社会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文化的削平功能,二是文化的民主功能,三是特有的经济功能。③主题策划本身贴近大众,街采视频都是对群众进行随机采访,家乡微电影中《归乡》讲述有关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故事,《微笑的樱桃》讲述了大学生村官的故事,这些内容贴近受众的心理期待,体现其内容的平民化,同时,传播方式主要依靠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平台,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信息的渠道,体现其方式的民主化。
网络春晚在各大视频网站,如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优酷、土豆、酷6网、凤凰视频建立原创视频播客,上传有关网络春晚的前期策划采访和视频短片,这种视频营销方式扩展了受众群体。企业进行视频营销的媒介可以概括为“POSE”媒介,分为应付费媒介,自营媒介,分享媒介和外赚媒介④,网络春晚的主办方通过这些视频网站即外赚媒介,免费在视频传播网络推动主题活动,加上自营媒介央视网的专页展示和推广,使网络春晚的主题在网络上不断升温。除此之外,网络春晚还借助报纸、广播等媒介进行主题活动的宣传,根据选择性定律,受众对信息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但是当媒体策划宣传形成如此“无孔不入”的状态时,选择性接触由主动变为被动,无论是网民、听众,还是读者、观众,都在这样的宣传态势下接受了这一议程,网络春晚也慢慢达到“深入人心”。
二、微博裂变式信息传播
由于分享媒介具有裂变式信息传播的特点,微博已经成为企业宣传营销的重要平台。网络春晚在央视网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开设认证账户,同步相关图片文字和音视频,以及视频链接和网络春晚主页链接,不仅在微博上方便亿万用户阅读图文和观看视频,而且添加超链接的方式增加了主页点击量和自身知名度,微博本身就是一个提高关注度的重要渠道,加之裂变式传播模式,网络春晚建立了低成本传播渠道。另外,@明星的方式使网络春晚微博的粉丝群层层叠加,形成一个具有强大辐射圈的受众群体。CCTV网络春晚在官方微博发起“我爱中国的N个理由”有奖征集活动,用户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对网络春晚主题活动的认知上升到理解,阐发自己的观点意见。网络春晚还通过微博投票的方式增加互动性,而这种虚拟式的投票可以增强目标受众的参与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拥有一定的决策权。
网络春晚在前期阶段采用策划主题、视频推广、微博互动等方式进行传播,无论内容还是互动方式,都与网络时代的便捷化、海量化的特点紧密结合,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不断强化内容,利用裂变式信息传播模式,把网络春晚的预热温度逐步提升,达到一定的。
三、多平台、多语种、多终端传播
网络春晚由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主办,播出平台主要依靠央视网和中央电视台,充分利用了这两大媒体的受众资源和品牌资源,电视、网站、微博同步播出,传统媒体和网络相结合,图文并茂与视频享受满足了不同播出平台的受众期待,特别是微直播的形式将受众互动推向,网络春晚在新浪微博的关于守岛夫妻的一条微博转发量达到了十五万多,成为一条微博热议话题。网络春晚台网联动、微博互动的播出方式不仅满足了新媒体时代受众个性化的需求,而且积累大量粉丝,扩大了其收视群体。
多语种、多终端平台扩大了网络春晚的传播范围。网络春晚官网开设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专页,每个语种专页的内容都来自于官网的资源,并且各具特色,尤其是在这五个外语网页上都把表演明星的高清图集专栏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名人吸引国外受众,满足不同语言受众群体的视觉需求和信息需求,体现其国际化传播的特点。互联网的国际化程度体现在三个层面:媒介本身的国家化,网民关注的国际化,本土信息的国际化。⑤简单来说就是传出去,引进来,网络春晚设立多语种的传播界面,铺就了传出去的重要渠道,打造了国际化媒体的传播平台,同时,通过网络春晚将国家文化影响力扩散到全世界,这种传播范围的拓展体现了央视网的国际传播能力。网络春晚利用央视网强大的终端平台深入受众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媒介,2006年央视网手机电视开通,2007年央视网开通车载电视,再加上IP电视,央视wap等终端,央视网庞大的传播终端畅通了受众能接触的媒介渠道,提高了信息内容的到达率,最终增强了传播效果。
四、互动反馈分析
媒体策划事件的传播特点对传播效果产生了极大影响,2013年CCTV网络春晚在新浪微博的粉丝数近13万,粉丝群体的互动和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传播效果。
根据艾瑞网数据,截止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超5亿,因此,笔者选择网络春晚在新浪注册的官方微博作为研究对象,由于网络春晚在新浪微博上的前期宣传开始于1月16日,后期微博截止于2月25日,所以将1月16日至2月25日作为研究时间段,把每天微博总数、微博转发总数、微博评论总数作为研究内容,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统计时间是2013年3月7日。
一个多月期间,网络春晚共了318条微博,转发总数达322448条,评论总数达16277条,并且从微博量的图表(图1)来看,高峰期在1月26日和2月10日,这两天是晚会彩排录制日期和播出日期。1月26日由于彩排录制现场不能进行视频直播,微博的图文直播成为受众提前了解晚会内容的特别手段,尤其是现场录制时明星表演的图片给粉丝群体带来一定的心理满足,既提前预告了晚会明星,又为晚会播出制造了一定的悬念。2月10日网络春晚在CCTV-3晚上19:30播出,黄金时间段和综艺频道高收视形成了第二个高峰。微博转发量也是在这两天达到了高峰点(图2),1月26日的新浪微博总转发量是32428,2月10日的总转发量是257665,粉丝的转发即表示关注,由此可见,网络春晚在新浪微博的前期宣传推广起到了一定的成效。这两个高峰期同样是评论量的高峰点,1月26日总评论量达6306,2月10日的总评论量达3533,这种互动的强度和效果显示出粉丝群体对于网络春晚的关注程度,同时媒体官方微博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回复,这是微博互动取得成效的关键一步。
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微博数量一定程度上影响转发量和评论量,数量越多,而且内容分类越多样化,越有利于吸引不同个性化的粉丝群转发和评论。在这个日趋人性、包容、开放的网络时代, “投其所好”将是传播信息内容的标准之一,了解受众群体的层次,受众喜欢的内容,才能吸引受众,促进互动,实现提高受众关注度的目标。
结语
网络春晚凭借平民化主题与外赚媒介的传播、微博裂变式信息传播、多平台、多语种、多终端传播的特点,借助央视网和中央电视台强力联合,播出平台比一般晚会节目的平台更加权威和国际化,好的平台意味着大量的收视人群和丰富的媒体资源,因而获得了广大的受众群体。同时,网络春晚的有效传播也为央视网提升了点击量,成为一次共赢的传播活动。
参考文献
①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202
②陈奕,《“媒介事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7
③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J].《现代传播》,2002(3)
④张佰明,《裂变传播模式推动微视频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2(5)
⑤张雷,《我国网络传播国际化状况》[J].《当代传播》,2004(3)
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传播软实力;对外传播;深化策略
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所谓“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传播力而形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包括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出版、会展、动漫游戏、新媒体等可以产业化经营的文化产业。在这一形势下,迅速增强媒体的对外传播实力,加强国家传播力建设,是包括国家级媒体以及地方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体的主要工作目标之一。
纵观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家媒体机构的传播状况,并在横向的基础上加以比较,从中总结出中国媒体对外传播的大体模式与特点,对于今后的具体实践将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报道能力不断增强,先发制人意识逐渐显现,以期争取“国际话语权”
随着全球化的继续发展,国家传播能力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思想的开放性、公正性与报道角度的新鲜性,也在于报道的及时性与权威性。中国的媒介机构一改以往在国际传播中被边缘化的局面,不再联篇累牍的转载国外的关于重大事件的报道,逐步重视话语优势的争取,善于对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主张。而且更加注重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在场参与。到2010年底,新华社的驻外记者站将增加到近200个,而相比有些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在世界范围内的记者站还不到60个。现在每个新华社驻外分社都有至少一名可以采集影像的记者,提供包罗万象的电视资讯,在“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的前提下实现了“哪里有文字,哪里就有画面”的视频新闻网络,依靠画面和镜头在与西方通讯社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性并获得话语权。[1]
二、扩大“中国视角”,强化“中国特色”
有创新才会有生命力,有品牌才会有市场,媒介机构的对外传播也是如此。从1928年创办“中央广播电台”到现在为止,我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已经具有80多年的历史,虽一直面临“西强东弱”的现实,但不可否认,其间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凭借主张和谐、负责的文化大国形象,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品牌是现实的,也是应时应势之需。
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的名为《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报告提倡“世界语言”的丰富多彩,强调话语权的多属性。在全球化文化发展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主张“和而不同”的原则,强调在尊重“不同”的基础上实现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中国传媒走向世界,与世界其他媒介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我们在注重倾听他人声音的同时,也要让别人听到我们的声音,在倾听、沟通、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合作与共赢。
中国的媒介机构在全球化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扩大国际视野,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正在尝试将各种传播资源有机组合,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程曼丽教授指出:“在对外传播中,我国拥有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具备的资源优势,这就是由中华民族的发展、中华文化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汉语言文化圈和中华文化影响圈。”中国的传媒品牌,是与汉语战略为基础的、具有中华文化核心内涵的品牌。”[2]新华社创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英语电视台(CDC WORLD)的定位是“国际视野、中国观察、及时传播、客观表达”。到今年,新华社将逐步形成CDC及其直属台、附属太架构及运营模式。到2014年,CDC英语台将覆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进入海外电视领网络,向全世界发出中国更多的声音。这充分显示了我国的媒介机构国际新闻视野的转型,这也是传媒历史上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变。然而,在关注国际公众亲近性需求的同时,我们也有意识的加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尤其是通过创办汉语学习圈,为国外汉语学习者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向世界呐喊着自己的声音。
三、注重塑造中国国际形象,提高国家美誉度
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是外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的总评价和社会认定,也即国家行为表现、形状特征、精神面貌等诸方面在外部公众心目中的抽象反映以及其对该国的解读。[3]国际形象是与国家客观状态相对应的主观范畴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塑造的。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经济实力迅速攀升,大国地位日益巩固,我国对外传播迅速发展为我国国际报道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只隔短短两年时间,但国际舆论环境却大不相同。相关人士表示,由于我国在对外传播力度和深度的加大,在上海世博期间并没有遭到北京奥运会期间那样的西方媒体发难的舆论攻势和新闻群殴。[4]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注重塑造中国和平崛起、诚实守信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国家美誉度也相应提高,赢得了国际部分社会公众的信任和赞美,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四、多管齐下,构建立体化传播机制
近年来,我国对外传播发展迅速,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不断提高,已经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相互渗透、相互合作;以中央级媒体为核心,地方媒体为协调;以中国媒体为主领,国际合作媒体为补充的国际新闻报道格局。在充分发挥报纸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之余,也注重充分利用网络该新兴媒体,针对不同受众做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建立了有效的传播机制。
五、传播媒体团队国际化,内容更显本土化
反观我们的对外传播,由于缺乏对国外受众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研究,面对千差万别的外国受众,受文化差异的制约,近年来我国传播媒体进行了全新的改版和升级,内容更显人性化。主要表现在:(一)以全球视野和国际主流价值观来从事对外报道,如我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之窗》――这个由31家地方电办的新闻专题节目,过去个别报道不时流露出“弱国心态”。现在《中国之窗》多以全球视野来关注如和谐、和平、人道精神、绿色经济、保护环境等话题。[5](二)遵循对外传播“三贴近”原则,节目形式和内容进行本土化包装。2010年4月26日,中央电视台由英语国际频道从CCTV―9改版为全新的英语频道CCTV―NEWS。改版后得到了受众的普遍认可,CCTV―NEWS改版的成功主要是努力遵循“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三贴近” 原则,报道视野更加开阔,注重了多种观点的交锋。特别是在本土化包装上更为国际化,演播室设计更为大气,字幕题图形式多样,主持方式灵活多样,增强了与观众的交流感。(三)专业团队的国际化。在中央增强国际传播战略有关政策的促动下,各媒体均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新突破。对人才资源的要求更高,从记者、编辑、主持人、策划等不仅懂国际传播,懂新闻,懂语言还要具备国际视野,人才队伍建设更加专业化。
六、奋起直追,国家级媒体与地方媒体集中发力
主流媒体一向是国家对外交往的主角,尤其是党报、党台等。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在国际传媒地理空间概念被逐步取消和融合的态势下,作为新兴力量的地方媒体也被直接置于全球传播格局面前,形成传播界一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目前,在国内乃至国外享有威望和声誉的地方媒体呈现异军突起之势。如凤凰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中国黄河电视台以及南方报业集团等作为地方媒体走向世界的典型代表,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喊出中国声音的过程中,因其自身开放、兼收并蓄、灵活的特点,正发挥着国家级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种国家级媒体“共性”与地方级媒体“个性”的兼容局面,无疑将会为中国在以后的国际传播中争取更多的话语优势与国家利益做出不可小觑的贡献。
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进程中正焕发勃勃生机,逐步走向成熟,但我国媒体要想在对外传播中健康发展,真正成为“引进来”“走出去”的平台,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多做准备,多下功夫,加以深化:
一、积极开展对外传播活动,改变受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西方主流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与其外交政策和国家利益具有高度一致性,由于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使中国声音受到封锁,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强势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话语霸权对报道内容和角度进行挑选,巩固了大众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刻板成见,使中国形象受到歪曲。过去我们一贯主张将政治价值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新闻价值的指导。据2001年9月~2002年6月央视国际网站对网上受众的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国的媒体对外报道政治色彩较浓。并且由于以往媒介大多以正面报道为主,对于国内发生的负面新闻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使得国外受众对我国的报道产生了“报喜不报忧”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在当今这样一种全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发展使世界向透明化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想一手操纵世界范围内的受众,无疑是天方夜谭。反而一种透明、公开、客观的报道常常会赢得世界人民的信任与赞誉。2008年汶川地震之时,《人民日报》等众多媒体及时、全面、真实的报道赢得了国内外人们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中国对外传播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形式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英美等发达国家在传播技术上的差距也限制了中国在国际新闻的报道效果。因此,积极开展对外传播活动已成为我国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当务之急。而对外传播活动又可从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技巧两方面展开进行。一方面,我国应加强在卫星信号发射功率和覆盖率上的技术研发和改进方面。另一方面,我国对外传播主流媒体在平时应建立长效对外传播机制,在重大事件上集中进行大规模的议程设置,在对外传播中占据主动的有利地位,争取自己的话语权,树立良好的和平崛起,诚实守信的分责任大国形象。
二、纠正媒介能错位和受众错位现象,提高对外传播的“外部接收率”
当前中国对外传播的媒体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由于媒介功能错位而引起的受众错位现象。据调查,在我国英文媒体传播中,中国受众居多半,主要是以英语学习者居多,外国受众远没有预期得多。我国对外传播媒介的功能是向世界介绍中国,通过对我国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最新建设成绩的阐释向海外传播中国文化,而我国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被弱化,使信息受众以英语学习者为主,我国的对外传播多被“内部接收”,为此,我国应该及时纠正媒介功能错位的现象,明确外部受众定位,以普遍的世界观迎合外部受众的心理需求,提高对外传播中的“外部接收率”。
三、加强对重点国家和地区的传播针对性,以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为重点,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关键
大国是国际事务的主要决策者,重点地区、重点媒体、重点人群是我国对外传播的主要对象。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实力强影响大,对我国今后在国际政治、经济及安全事务中产生重要影响。而在我国对外战略中,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又是首要的,中国的周边国家是维护我国安全稳定的重要地缘战略依托和协作伙伴。[6]我国要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睦邻友好,与邻为善。对外传播做到有的放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影响效果。
四、“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前驻英大使傅莹总结对外传播的观念和方法是“早说话,多说话,说明白话”。“早说话”就是要求我国对外传播媒体应在第一时间掌握话语主动权,做到对新闻事实的客观中立,不能在人们急于获取信息时而出现信息缺位、失语现象。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在其著作《传播学概论》里曾提出过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该公式为: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报偿的保证”指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的需要的程度(即满足程度)。“费力的程度”则指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状况(即内容的易得性)。满足程度越高,而费力程度越低,则或然率就越大,受众就越容易选择这种媒介或信息。[7]因此,“多说话”减少受众的费力程度,“说明白话”增加受众的满足程度。说清事实的背景表明自己的态度,反反复复说清楚让世界听清楚听准确中国的声音,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本文指导老师:白如金)
参考文献
[1]刘宏:《解读新华社电视》, 载《青年记者》 2010年第1期,第46页.
[2]程曼丽:《对外传播需要新视野》,载《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3期,第67页.
[3]张桂珍等著:《中国对外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4]张化冰:《西方话语霸权与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策略》,载《青年记者》2010年第31期,第70页.
[5]田晟:《从东西方文化差异中探索对外广播途径》,载《记者摇篮》2010年第7期,第34页.
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 互联网新媒体 企业营销推广 互联网整合营销
一、互联网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
(1)受众群体的精准定位及随意性:在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时代,客户的浏览倾向、时间、习惯通过技术手段的支持,均可在有效范围内实现整体的分类整合。而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下,目标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全部信息,需要经过自身的判断和筛选,大大降低了主动选择的高效性和针对性。也因此使得传播信息失去了最大程度的被拾取和扩散的机会,边际收益微乎其微。通过数据分析所得精准定位,在最大程度的满足受众群体个性需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接受、自主选择的参与积极性,最终使得传播的信息最大程度的满足受众群体需求同时增加传播的周期和次数。(2)传播的互动性及多向性:互联网新媒体的互动交流性特点,是传统传播媒介所无法实现和超越的。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门户网站、社交网站、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等平台及应用软件使得现代生活交流从传统的面对面发展成为二维、三维、四维的多重方式。目标群体通过不同的媒介平台实现时间上的自由参与、主题上的自主选择、跨地域的即时交流、多向性的互通有无...由一对一扩展到一对多、多对多。信息既可以持续保留又可以实时更新变化。使得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有效性、全面性、透明性均得到充分发挥,这是任何传统媒介都望尘莫及的。
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4
一、新媒体的定义与特点
所谓“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有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的一种媒介体。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所具备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任何使用者都可以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言论等各种内容进行地位对等的交流,通过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发出更多的声音。这种“全民DIY”式的信息与思想的传播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彻底颠覆,使新媒体内容传播模式呈现多根网状,原创性日益增强,从而构成了自身的一种传播艺术。
由于实现了个人成为传播主体的大众梦想,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所涉及的人类生活的广度、对各类问题所讨论的深度以及传播形式的多样性都是空前的,而且已经涉及和全面展现了人类现有的所有文化形态,并针对不同个体实施个性化的精确传播。这种个性化的范围完全可以缩小到单个个体,使得“个人化精准传受”一词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分众时代新媒体的代名词。
二、新媒体传播艺术的形态特征
新媒体它的传播方式是以电子媒介和光学媒介为基本语言的一种新艺术形态,其中涉及到了计算机技术、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体。其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是新媒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这样一来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也会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所以新媒体的传播艺术内涵,同样也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这就促成了人类个体在传播和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会产生极大的改变。根据这样的传播特点,我们可以大致综合为三个方面。
(一)信息的接受者潜在熟练更庞大,身份多样、自由度较高
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改变了民众阅读习惯,让人类真正走进信息交互世界的互联网。民众可以通过数字化模式广泛且深入参与过程的媒体艺术形式。
(二)新媒体的信息载体更丰富快捷
这其中表现为技术性更高,边界开放,存储容量大,读取方便。这主要表现为多媒体并置、多感官综合的一种体验。在计算机、云存储影音媒介的共同作用下,新媒体艺术让大众在虚拟场景中将视觉、声音、触感一并体验。从这一方面来讲它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介带给民众的单一视觉体验。这种多感官的综合体验特点,是传统的传播艺术形态无法达到的。
(三)结构层次多元化、交叉互动性强
新媒体可以凭借有线或无线网络的云技术,将文、图、音、视频分割或合并进行通讯传播,因此具有层次多样、开放性高的特点。这就使得接受者,同时也可以转化为后续传播者。这就好比民众共同参与的一个“游戏”,每个人之间都产生了互动,通过接受某一个所传播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会,然后继续的传播下去,从而转化为新的内容创作者。这是传统媒介所不具备的。这种传播结构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地域、国别和空间以及时间的局限性,充分体现了科技与传播艺术的融合。
三、新媒体传播艺术的发展及意义
当前随着科技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首先搭建成了一个公共平台。这种平台如今基本形成的框架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个人信息公开展示;第二是共享与分享;第三是为社交空间的搭建。这三个方面的构成使得新媒体传播越来越趋于个性化、人性化、智能化。这写对于新媒体传播媒介机构具有新的促进意义。
(一)传播模式追求多元化
首先是“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这主要体现在节目制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和管理理念方面。将来融合型的新媒体将会是自动化、移动化、高度人性化,高科技加传媒终端广告形式。追逐经济利益的根本动力下,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将成为未来传播市场的关键所在。其次互联网和移动增值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传媒专业日趋受到社会的重视也反映了传播媒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由新媒体革命推动的不仅是传媒产业的突飞猛进,更是整个社会各个方面的大发展。
(二)丰富了文学、艺术等学科领域的创作以及教育方式
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移动媒体
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手机媒体的概念,需要先正确的理解媒体与媒介的概念。
媒体来源于“Medium”一词,早期音译为媒介,意在两者之间,主要是指人们所借助的,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有时也包含技术手段。大体可以认为,媒体是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物体本身。
媒介可以理解为传播媒介,也可理解为传播渠道、传播信道和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具体来讲,传播媒介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单单从概念上似乎无法区分媒介与媒体的关系,似乎媒介和媒体是一对孪生兄弟。个人理解认为,所谓媒介,即其所指的传播物质与技术手段;所谓媒体,个人理解则偏重于提供和传播信息内容的组织和机构。媒介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其发展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媒介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和规模之后,出现了媒体。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从移动媒体来讲,手机媒体是以手机终端为媒介、移动业务为载体、移动网络为通路而构筑的新媒体。主要包含内容、通路和媒介。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具有这样的优势,它可以消除时间差、空间差和阶层差,还原媒体的本质,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媒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也正因为其优于传统媒体的特性,手机媒体发展迅猛,短短几年手机媒体所达到的受众规模之广、用户活跃度之高、影响力之大令人膛目结舌。不仅改变了人们传播和消费媒体内容的方式,而且革新了内容创造和舆论制造的模式。以微博的盛行为例,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移动互联网上UGC的内容将超越专业媒体人士创造的内容,手机媒体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一、手机媒体发展过程及现况
自1973年第一部手机的问世,手机的通信模式从模拟手机时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简称1G), 到GSM手机时代(第二代移动通信,简称2G),再到现在的3G手机时代(包含WCDMA,TD-SCDMA等),手机媒体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和跨越式发展。
2012年,手机首次超越台式计算机成为中国第一大上网终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达到4.3亿人,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值得注意的是,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继续上升,已由69.3%上升至74.5%,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逐步确立。手机因其与受众“零距离”接触、时间频繁等特性,而成为带体温的媒体,这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照顾不到”的信息空位。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的个性化媒体,以移动性、个性化、互动性、多媒体融合、传播范围广、效率高的特点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传播和获取的几乎所有要求。
新媒体时代,手机无疑是新媒体的领军力量,作为手机的用户,在同一时间,在传播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使用者的人们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手机媒体用户传播的类型也复杂多样,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再演变为大众传播。其传播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单向和双向传播,而是在融合两者的基础之上,衍生为一种有反馈的‘扩散式’传播。手机媒体的反馈机制越来越强,正如麦克卢汉所描述的――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二、人际传播、手机媒体的互动及影响
(一)人际传播的定义及特征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一般认为人际传播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物质媒介的传播。人际传播归根结底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结果,人们生存在社会之中,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要传递和交换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和互相吸引。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人际传播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需经过传播媒体或媒介而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类语言、体态语的传递进行信息交流。间接传播是指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与此同时,人际传播的范围被大大拓展了。
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无论与是直接传播还是间接传播,总要借助“媒介”物质,即使是直接传播也要凭借空气进行声音的传送,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在间接传播中,随着技术和媒体的快速发展,麦克卢汉‘地球村’的这一学说也越来越得到事实的验证,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毫无疑问,手机媒体在人际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手机媒体使得过去一对一的媒介对应关系逐渐模糊、消失的同时,对人际传播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通常来讲,人际传播主要有五个特点:
1.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因此,人际传播简便易行,不受机构、媒介、时空等条件的限制。
2.传播活动中,从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角度来说,同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3.人际传播中反馈迅速,双方交流更充分。
4.相对大众传播而言,人际传播的信息量较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
5.在人际传播活动中,尤其是在多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信息传输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噪音’,容易走样。
(二)手机媒体与人际传播
在人际传播活动中,手机媒体具有明显的人际传播特征,个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手机媒体对人际传播的特征进行了加强,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在移动中传播。手机媒体信息传播更快速、灵活、机动性更强,超越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和即时的交互性信息传递,从传播的接收与限制看,真正实现了信息即时交换。
2.“去中心化”。信息传递过程中,手机媒体固有的人际传播本能和特性非常突出,发送双方兼备传、受者双重身份,并且始终处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手机媒体使用者在共享与传递信息时,构成了广泛性与丰富性的受众群体集合。社会信息不再单调地朝着某种方向流动,而是呈辐射状,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手机媒体大大提升了人际传播的能效性,冲淡了大众传播媒体在社会信息流动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使得社会信息流动过程更加复杂。
3.一种可选择的多重传播。以手机短信为例,手机短信传播以人际传播模式为主,通过“一对一”式的信息互动,实现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以此实现单一对象用户之间的连通。伴随其普及率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提高,短信中心控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开始多样化,以短信群发为例,通过群发等软件对多部手机同时发送信息,可以实现“一对多”传播模式,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实现“多对多”的大众传播,手机媒体的人际传播范围在被大大拓宽了,手机媒体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业已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
三、大众传播与手机媒体的互动与联系
(一)大众传播定义及特点
手机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与大众传播总是密不可分,人们也总是将大众传播挂在嘴边,但对于其定义,学者们似乎各有各的看法。从职业工作者角度来说,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信息交流活动”。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一般认为,大众传播的起点确定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在当时得到发展,1844年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手机媒体作为现代重要的传播工具,为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不单单提供了技术上的帮助,使其“量变”的同时,也在使大众媒体开始逐渐走向“质变”。
大众传播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一般具有六个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其特征:
1.大众传播传播活动的组织性。具体表现在,大众传播的主体一般为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电台以及以大量生产为目的的音乐、影像制作公司等)。
2.大众传播总是伴随着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早期的大众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印刷术,当今的大众传播同样离不开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大众,其受众不分阶层和群体。这里的大众是指的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只要接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都是大众传播的对象。因此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一般大众信息需要为目的的活动,其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不分阶层和群体。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双重属性,即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传播组织生产信息作为自己的产品,其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信息产品属于社会文化产品,其消费属于精神意义的消费,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其传播的内容,受众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接收到信息,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的反馈机制,受众对于媒介组织的传播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力。
6.大众传播的制度性。大众传播是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其传播内容与社会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具有直接关系,其传播过程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很多国家将大众传播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
(二)手机媒体与大众传播
手机媒体自一开始,是作为个性化的人际传播工具和渠道而存在的,随着科技和通信的发展,手机媒体传播开始走向大众,并逐渐朝着大众传播的方向所演变。手机媒体传播不但进行着“大众”化,而且在重新定义了大众传播。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所体现:
1.手机媒体参与大众传播后,传统定义的大众传播特征被淡化。传统定义认为,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有组织的专业化媒介组织,手机媒体出现以后,手机媒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意愿传递信息,随时随地向全世界多数人信息,这也就意味着个人或非正规媒体可以突破传统正规媒体的话语壁垒,进行大众传播。
2.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不再单独强调大众传播受众的数量和规模,而是将大众传播的受众群体进行了细化,将受众群分门别类,可以看作是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大众传播,其原理正如社群和俱乐部一般,受众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集聚在一起,大众传播中的‘小众传播’成为必然。
3.大众传播的反馈机制开始沿着双向和多向进行转换。手机媒体使得大众传播受众的反馈更加及时,受众的主动性增强,传播活动注入了受众的直接的反作用力,传统定义中大众传播单向性、缺乏反馈的机制被改变,手机媒体正重新定义大众传播媒体的格局。
四、手机媒体: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纽带
作为新媒体的手机,可以看作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产物。与此同时,手机媒体又不断的作用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使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手机媒体不仅强化了人际传播功能,又重新定义了并细化了大众传播,在兼有两者优势的同时,又突破了两者的局限。毫无疑问,手机媒体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宽度和广度。
手机媒体凭借其高度的便携性、广泛的交互性、丰富的受众资源、更快的传播速度和多媒体化等特征,成为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重要纽带,并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3G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往传播的限制条件如时间、空间等,越来越弱化。从个体角度来说,手机作为人体神经中枢系统延伸,不断扩大了个人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从大众角度出发,手机媒体已经化为群体传播的延伸,多样复杂的传播交互模式,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时对讲等功能的实现,使手机媒体已经成为最方便有效的媒体。4G技术已经开启,新技术的普及将会给手机媒体注入新的能量,手机媒体用户将继续呈指数方式裂变增长,手机媒体作为连接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纽带,重新定义了传播学的概念,手机媒体将开启传播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2]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00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1-84.
媒体传播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特点;电视媒体发展;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048-02
自媒体是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主体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受众或者是特定的三个人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媒体总称。在自媒体时代,受众摆脱了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改变了当前媒介生态环境的格局,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就在分析自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中电视媒体的发展应对之路进行分析。
1 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分析
通常情况下,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多为点对面的形式,而自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传播方式,呈现出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由大众媒体转变为个人。自媒体的发展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以自媒体最佳的传播途径为例,即个人的门户网站,其具有门户网站的全部特征,能够实现个性化的定制,并且可以实现内容信息、社区和应用的有机结合,普通大众不需要专业化的技术操作就能够拥有自己的个人中心,拥有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权利,改变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的影响,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成为主动的信息传播者。
其次,自媒体时代,信息具有高度的交互性和快速的传播性。一般来讲,传统的媒体如电视媒体,在传播的过程中只是单向传播,受众和媒介之间的交流几乎为零,这种缺乏反馈机制的传播途径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而自媒体时代,受众利用电脑或手机平台,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能够实现高度的沟通和交流,这种交互性是传统媒体不能够匹敌的。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自媒体能够将信息快速传递给受众,具有快速的传播性和传递的广泛性特征。
最后,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劣势,这是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鉴的。由于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快、传递时间短、传递空间广的特征,加之传播主体的改变,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信息量剧增,但是信息的良莠不齐则降低了信息的可信度,尽管一些信息的时效性强、视角多元化,但是可信度低是影响其良性发展的消极因素,这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特点,也是电视媒体在发展中需要借鉴的。
2 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分析
上文中从三个方面简单分析了自媒体时代的特点,在这一大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要想抢占受众市场,就需要走出一条独具特色之路,下面本文就简单分析在自媒体时代下电视媒体的有效应对策略。
首先,要以受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实现创新。受众的需求是电视媒体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在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以受众为中心,转变传统的媒介中心论发展道路,增强媒介的发展粘性。所谓粘性,就是网络对于受众的吸引力大小和内部受众之间的亲密度,自媒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而传统的电视媒体则逊色很多,所以说,电视媒体需要不断的向自媒体学习,增强自身的粘性,这样才能够适应媒体生态环境。同时,为了寻求发展之路,还需要力求创新,既要求媒体人具有创新的理念,不但从外界吸取新知识、新经验,改变传统的电视媒体传播思路,并且充分的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运作结合起来;还需要不断创新电视媒体的经营体制,要围绕市场战略目标进行,具有敏锐的时代嗅觉,并具有全媒体的眼光和战略,实现信息的采集、制作、和销售一体化经营,这样才能够推动电视媒体的健康发展。但这些都必须要以受众为中心,这是电视媒体发展的不变原则。
其次,提升电视媒体的交互性,并电视媒体和自媒体的融合发展。交互性是自媒体较之于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为此,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实现交互性原则,变受众被动的局面为主动参与的局面,这样能够更多的吸引受众。如当前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扫描二维码参与互动、或者是电话短信互动的方式增强与受众的交流和沟通,这样能够实现电视节目的广泛参与性,这是今后电视媒体借鉴自媒体的发展策略。除此之外,电视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和自媒体实现很好的融合。通过以往的发展情况来看,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和自媒体之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自媒体的生存依赖于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宣传,而电视媒体的发展也依靠自媒体的延伸和扩展,所以说,电视媒体的发展离不开自媒体,要想实现突破,必须要寻求融合之路,取长补短实现双赢。
最后,电视媒体的发展改变自媒体的劣质,提升信息的可信度和深度。自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能够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快速追求度,但是要想提升深度还有着一定的不足,加上信息可信度低的影响,自媒体这些劣质制约了其发展,而这正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因此说,在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想实现突破式的发展,一定要不断的提升节目的深度,保证信息的可信度,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实现自身的复兴之路。例如电视媒体可以就某一信息进行深度报道,并对重大的热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和深度的挖掘,或者以评论的形式增强节目的特色,以克服和自媒体相比时效性不足的劣势,这些都是电视媒体的发展之道。
3结论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动下,自媒体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一定要分析形势,因势利导,不断改变自己的发展策略,方能在这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本文就以此为中间,以电视媒体为例,对自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电视媒体的发展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刘光宇.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及电视采编应对.记者摇篮,2013(3).
[2]李海涛.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应对策略.活力,2009(15).
[3]于凡.微博时代电视媒体的应对策略研究.新闻传播,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