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产质量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产质量管理范文1
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仅在于其价格的低廉,更在于在此价格上的产品的质量的高低,物美价廉的商品才更具有竞争力。本文从现今商品混凝土生产中质量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更多的实例,对如何进行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进行探讨。、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问题分析商品混凝土的使用使得建筑建设工期大大的缩短,但是虽然工期缩短却依旧需要保证其质量的达标。质量的不达标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极具危害性。所以从源头上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混凝土离析混凝土离析是指混凝土由运输车运送到施工现场后,由于许多的原因使得混凝土出现粗骨料上浮、各组分互相分离、稠度变稀的现象,此种问题我们称之为离析。危害:泵送时会造成拥堵甚至爆管使得泵产生损害,当其被泵送至模板中时,会造成上部多出现一些岩浆层而混凝土的表面出现麻面、蜂窝以及空洞等使得结构产生层分离,而这一些质量缺陷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使得其质量下降,用于建筑施工时性能下降。b、泵送性差当混凝土中混杂大的杂质时,使泵造成拥堵,使得泵可能会被杂质堵死造成损坏。危害:泵损坏以及大的杂质会使整体浇筑时无法保证其受力的均匀,容易出现木桶效应,强度无法达到要求,使得用户使用的时候质量出现强度问题,造成人身的伤害和社会的损失。
二、如何进行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
1)、推行新的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建设方针
面对上述诸多问题,亟需从生产工艺上寻求突破使得质量问题得以解决,本文对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首先是从源头混凝土的制造工艺进行优化使其获得更好的质量。
1、原材料的控制a、水泥控制水泥的控制即是当确定了一种建筑方案时,根据具体的建筑以及具体的城市环境选择水泥的具体标号、品种,使得在工艺上更能贴合实际的环境。使得在设计的时候就将一些未来存在的问题考虑到,从源头上解决,不将其带入实际浇筑中,这样就去除了危险。b、砂料控制砂料的控制即为选择性能更好的砂料,比如说选择细骨料砂,在选择的时候需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合理控制其两项的比例可以有效地提高商用混凝土的质量。并不是越少越好,需要在取用的时候查取相关手册。c、石子控制石子的控制在于其石子的选择,当选择为粗骨料石子时,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量泥量及最大粒径。石子的直径需要严格的控制使得混凝土整体的细度都降低使得在使用浇筑时强度质量得以提高。粒径越小使得整体的可靠性更强,使得质量得以提高。d、水的控制水的控制说来简单,但却也不能随便什么水都可以用于浇筑,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都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应着重控制。对于水尽可能的选用杂质比较少的,尽可能不因为水的添加而使混凝土系统添加新的杂质,并且尽可能的不使其内部因为水的添加产生化学反应而影响商用混凝土的质量。e、外加剂的控制对于外加剂的控制需要更加的严格,好的外加剂会使得商用混凝土的质量得以提高而不加控制的外加剂的添加会破坏混凝土本身的优良特质而带来一些质量问题,所以需要严格控制其外加剂的添加。外加剂需要查找相关手册,也需要具体的咨询相关人员,尽可能的将添加剂的配比制定出来,使得在添加的时候可以更加精准也更加的量化,以求得更好的质量。好的外加剂会使混凝土产生好的性能,为保证获得好的质量,需要在原有的外加剂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外加剂。新的外加剂的添加会使得新的混凝土产生更好的性能,具有更好的质量。
2、配合比的质量控制好的配合比不仅仅可以减少用料更可以用最少的原材料获取最好的性能与质量。所以当得知设计要求以及混凝土的工程特点之后需要再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应让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监理工程师再审查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单及相应的有关混凝土性能,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方可允许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当配合比确定了以后,需要工作人员根据配合比配置混凝土,在此过程需要严格的把关,需要给工作人员们配备专用的配置用具,使得严格把控配置比,使商用混凝土的质量得以提高。
3、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在一般人看来,搅拌过程非常的简单,但是不合规则的搅拌使得许多的原材料无法充分互相混合均匀造成了许多的质量问题。所以就算是一个小小的搅拌也需要控制,搅拌机应该配备水表,使得水的用量是一个可控制并且是一个确定的值,并且对于其他的添加物也需要控制其用料的标准使得所有一切都是计算准确值而不是凭经验的模糊值。
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考察当地的气候与环境,也需要仔细的研究其所浇筑的产品的具体参数,制定合理的浇筑流程,使得浇筑更加的规范化与严谨化,并且在具体浇筑之前需要进行模拟,根据模拟所产生的问题具体再进行具体的修正,可以在没有实体化之前就发现中间产生的问题,从源头节约了成本。在进行浇筑时,浇筑流程需要提前给工作人员培训,使得其加料搅拌以及其他的操作更加的统一化,更加的科学化和严谨化,使得所有工作人员浇筑的产品拥有互换性,可以互相的转化,使得浇筑的成品受力大致一样,使浇筑过程质量可以得到控制。
2)、建立完全的规范的机制
为了使混凝土浇筑工作具体化、程序化、规范化,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更好的完善企业现有的制度以达到标准化的目的。工作机制对下属基层的指导也需要规范化,程序化,使得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健全的、拥有科学性并且严谨的机制。完善的体制使得生产效率得以提高,而且严格控制的混凝土质量也会得以保障。工作人员也应该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更加的规范化,在混凝土掺加外加剂以及搅拌过程更加的精细与量化。同时,工作人员应熟悉此过程,使得不因工作人员的质量层次不齐使得工程中商用混凝土的质量出现问题。工作人员的专业化也为生产节省了时间并且也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三、结语
生产质量管理范文2
随着产品的信息化管理加强,产品质量受控可显著提高,地面和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需求不同,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规划,开展全面的质量控制活动和培训工作,加强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我们通过建立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使得质量管理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通过以上措施,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重要步骤,逐步探索及完善航空产品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提高加工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
1、航天产品质量管理的特点
航空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类别复杂,一般情况具有以下特点:订单量不够大,需要的成品时间比较固定,设计的开发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很多,加工过程中专用设备多,自制的工具工装多,产品型号多并且加工过程交叉,制造过程损失大。质量管理是航空航天产品开发流程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地面产品开发过程来说,航天产品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管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航天产品生产的不确定性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不确定。由于航天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装配工艺复杂,流程环节较多,从而会出现不同的因素引起质量问题,我们需要对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控,才能符合质量要求。
2)由于航空产品属于高精密的产品,为了满足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设计要求,航天产品质量管理要求比较高,加工和装配的条件有着自己的规定条件,并且特殊性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加工完成后不仅需要满足设计所需的功能,还需要满足产品的安全要求。
3)航空航天产品质量管理都需要满足信息化的可追溯性要求。可追溯性通常是指一个实体的可跟踪历史,可以在记录中看到整个加工过程和实验过程。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为确保航空航天产品原材料或零部件的加工历史,产品配送流程和实验数据真实有效,就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方式来跟踪产品的全部信息。
2、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
目前航天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管理是加工过程重中之重,其生产主要是基于新产品的项目试制订单或成熟产品的批量生产,这两种生产模式下的质量管理分别按照不同的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当进行新产品的试制时,由于不确定的因素存在,为了确保在不稳定状态下的产品整个试验过程,质量控制将注意力集中到生产制造的产品零部件加工质量,力争排除造成产品性能的不确定性制造质量问题。当进行成熟产品的批量生产时,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重点就是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降低废品率。此时的质量管理包括:强化流程规划管理;质量评估审查;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控;对工艺过程的评估;严格控制加工设备维修,工艺设备和测量仪器的定期维护等的实施。
3、航天产品质量管理展望
3.1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编制是否符合产品特性的质量管理流程,首先梳理出各种强制性检测点,重点检查点,在产品投产之前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可靠性的规划,保证产品的质量管理,特别是生产过程中一线技术人员要熟悉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各种类型测试点以及各级的质量控制,根据不同的检查点,记录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文件,在生产过程中,第一线技术人员要确保根据各生产过程的质量信息记录监督,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要求,需要对工艺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中的信息问题进行确定,以便及时完善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分析。
3.2建立持续改进的保证体系
通常情况下的企业均通过建立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发展质量,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使其运行有效付诸实施。围绕单位的质量方针和目标,部门制定了三级质量体系文件,同时将质量目标进行了二次分解,并建立更多的现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三级质量管理文件,质量体系中覆盖的所有部门要明确质量目标的实际运行,确保质量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各质量负责人身上。按照质量体系定期进行修订和完善的运作,保证了三层架构的先进性。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航天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制度》,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拟出具体要求和操作规范。尤其像我单位是地面产品和航天产品同时在现场加工的模式,故在制度中我们规定航天产品的纸质生产文件采用不同颜色的纸张打印,此举主要是为了能够对地面产品和航天产品有明显的区分,使操作者和管理者能够清楚的识别出航天产品,引起重视,提高警觉度。
3.3加强针对性的培训工作
在我分厂主要涉及的人员有生产操作者、技术员、计划员,对不同人员建立不同的培训计划。对于生产操作者,着重培养他们关于找出问题根源的技能;技术人员着重培养使用统计分析的工具,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能做好详细分析和归类,能及时发现异常状况,把隐患控制或消除在萌芽阶段;对三类人员都要培训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使之熟悉掌握生产现场必须遵循的质量流程,任何情况下要以质量为先。
3.4规范信息管理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研发和批产的航天产品生产工作存在不同的数据包格式,为了方便管理,建议质量部门实行统一的数据包格式。同时随着部门操作人员第一次接触产品数据包的管理,有很多不熟悉的情况,所以部门要组织参与航天产品生产人员如何填写培训,制作处数据包的样表放在加工生产现场,以供操作人员进行填写数据的参考。
3.5建立有效的质量奖惩制度
有了好制度,需要员工的认真执行。对此,我们建立了质量奖惩制度。对于没有严格遵守标准的人员第一次提醒,第二次则通报处罚。对于严格执行标准的人员,以及能够适时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通报奖励。
3.6开展全员QC活动
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促进质量意识,可以采取班组或团体为单位,广泛发动群众性QC小组活动,针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质量问题,按照“三全一多”的指导思想进行,采用PDCA循环和“十四种工具”等图形的形式,开展全方位的QC活动,全员参与管理,提高质量意识。
4、结束语
生产质量管理范文3
关键词:水泥产品;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1引言
水泥产品的生产质量决定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对全面提高和保障水泥产品整体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水泥企业需要严格把控水泥产品生产过程,根据相关生产工艺和流程,重视水泥生产的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检验水泥产品,使水泥生产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和标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2水泥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重要性分析
水泥产品质量对各项基础工程的建造水平起到决定作用,直接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因此,有效提升水泥产品质量能切实保障国家建筑工程行业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水泥产品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基础和重要条件,是现阶段重要的工程修建原材料,对各种建造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水泥生产企业要加强水泥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水泥产品质量。(1)水泥生产企业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并获得相关资质证书,在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生产规范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水泥产品生产过程,积极接受相关质监部门的监督管控。(2)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水泥产品的生产,培训相关质检人员、中控人员,确保检验过程符合实际要求,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3)生产管理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应保证水泥生产检验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使其能成为水泥出厂的重要依据。(4)与生产部门加强交流和沟通,全面调控水泥生产过程,及时了解和掌握生产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出厂水泥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
3水泥产品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分析
3.1安定性
水泥质量重要指标之一是安定性。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会导致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混凝土开裂、构件或制品变形等问题,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导致水泥产品安定性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熟料中的游离氧化镁、游离氧化钙过多,以及在进行粉磨时加入了大量的石膏,在水化反应过程中,其体积随之发生急剧膨胀,产生极大的应力作用,导致水泥出现开裂等问题,严重破坏水泥结构。在现阶段的水泥质量标准中,为了确定产品的安定性是否合格,需要对水泥产品进行沸煮安定性试验,并确保MgO、SO3以及其他理化指标符合相应标准。但现阶段很多水泥厂因工艺条件的局限,存在熟料煅烧质量不高、游离氧化钙含量较高的现象。水泥出磨进行放置时,需要游离氧化钙充分吸收及熟化空气中的水蒸气,确保水泥安定性合格。很多水泥企业为了加快水泥库房周转,减少资金占用,故意缩短水泥存放周期,出厂的水泥产品安定性并未合格,并且存在一定侥幸心理,误认为在水泥运输、贮存时间内能够提高安定性。一旦用户未对此类水泥产品进行检验便投入使用,会加大工程质量事故发生概率。
3.2水泥强度
水泥强度通常包括了水泥3d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28d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等四项指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上述水泥强度中任何一项指标不合格,则该水泥将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通过对水泥产品的长期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不合格水泥产品中主要原因是强度不合格,此类问题占一半左右。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硅酸盐熟料、混合材和适量石膏进行磨细制作而成,部分水泥厂为降低成本,加入过量混合材,并利用“激发剂”提高水泥强度,但此类产品无法保证后期强度,达不到标准要求,有的甚至还会出现强度倒缩,给工程带来严重质量隐患。
4水泥生产过程中加强产品质量管控的有效策略
4.1加强原材料质量管控
(1)需要从原材料采购等源头环节入手,确保原材料采购质量符合相关生产标准和要求,选择口碑好、实力强的供应商合作。(2)在原材料进入产品生产车间前,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的取样频次开展化验工作,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满足生产要求。(3)科学控制石灰石主要成分的含量。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含量不会直接影响水泥产品的品质,但需要控制好碳酸钙的加入比例,确保其符合产品生产要求。(4)应结合各种物质成分的含量比例和原料生产方式进行严格管控。(5)生产前应确保材料管理和堆放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6)在投料使用过程,通过精准计量、科学配方,有效缓解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在节能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
4.2柠檬酸渣代替天然石膏
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可采用工业脱硫型石膏,或利用柠檬酸渣取代天然石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泥生产效率。工业脱硫型石膏的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其与天然石膏的成分相同,而柠檬酸渣是制取柠檬酸时,通过石灰积淀而形成的化学残渣,主要应用于食品化工行业,在制作过程中会形成大量工业残渣,企业能对残渣重复利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一些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水泥粉磨处理系统中,用适量柠檬酸残渣替代部分石膏成分。
4.3加强生料质量管控
在进行生料制作时,各种材料混合需要依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再根据相关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制作。(1)严格控制入磨原料的粒度、质量、水分,按照相关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生产。(2)严格控制生料细度和生料的化学成分等,从而保证生料的稳定性能。(3)相关生料配置人员应科学调配原料配置比例,确保生料化学成分及配比符合生料制作相关规定和要求。
4.4加强熟料质量管控
(1)每天检验熟料的各项物理性能及化学属性,如熟料的安定性、强度、凝结时间、化学分析等,掌握熟料质量状况,了解熟料各项成分及化学性能,确保其与水泥生产要求相符合。(2)严格控制配合比,利用强度性能关系实验确定石膏最佳掺入量。(3)在材料中适当添加粉煤灰、石灰石、钢渣等成分,并且确保混合型材料配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有效提高水泥产量和质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有效改善水泥性能,提高水泥利用率。
5加强出厂水泥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
5.1制定出厂水泥内控质量标准
为了准确反映水泥产品质量水平,需要确保出厂水泥内控质量标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也确定产品的市场定位。因此,水泥企业需要重视内控质量标准。(1)应根据相关规定及国家标准合理制定内控质量标准。(2)综合考虑相关竞争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和用户对产品的实际性能及质量要求。(3)确定符合企业自身要求的内控质量标准,针对个别工艺条件或生产中出现变化时,应加强具体情况的分析。(4)确定内控质量标准后,需要经过质量管理部门及主管领导等进行审核、批准。
5.2制定出厂水泥管理确认程序
为了确保水泥产品的安全性,需要保证出厂产品的合格率,针对水泥产品的自身特点,应严格制定出厂水泥管理确认程序,确保其严谨性、科学性和有效性,有效保障产品质量。出厂水泥管理确认程序需要明确水泥企业应实现的质量目标及管理职责,还应对水泥出厂的判定依据进行准确说明。比如管理人员应在水泥出厂前检查检测数据,其中包括采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和预测手段等。再由负责出厂水泥质量的管理人员签发出厂水泥通知单,并在程序中具体明确和说明相关情况。
5.3加强水泥生产资料的管理
相关管理人员应实时掌握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检测、生产及质量控制数据,需要有效建立质量控制台账,确保主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质量控制台账主要包括水泥熟料质量台账、出厂水泥质量台账、出磨水泥质量台账等,确保全面记录检验数据。管理人员在准确掌握水泥生产质量、熟料生产质量以及入库情况的基础上,结合熟料实际质量情况,明确水泥生产质量控制指标,并下达相应的熟料使用通知。在根据相关要求完成出磨水泥入库后,需要对水泥库号及入库数量进行标注。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确认程序检验和判定出厂水泥质量,结合相关检验数据,有效提高水泥生产过程的质量和控制水平。
5.4提高水泥生产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出厂水泥质量会受到水泥生产过程和最终检验数据准确性的影响,水泥出厂管理人员承担着水泥产品生产及最后检验出厂的重要责任,因此,需要重视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随时检查内部质量抽查数据,及时分析水泥企业与水泥质检机构之间的对比检验,检查检验设备、试验环境和人员操作等,发现可疑数据,应及时查找和复检留存样品,防止因检验失误而导致产品质量控制中存在错误判定。
6结语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不仅直接影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及安全,也关系着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加强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水泥企业需要从材料源头入手,加强各环节质量把关,根据相关规定、流程及生产工序,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工作,定期严格检查水泥产品及混合材料,有效保障水泥产品生产质量,进一步促进水泥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巫瑞上.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途径[J].建材与装饰,2020(1):66-67.
[2]李正旺,张耀,向启令,等.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途径[J].建筑•建材•装饰,2020(6):27-28.
[3]于国东.谈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13):33-34.
生产质量管理范文4
关键词 啤酒厂;质量管理;生产;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9-0145-02
1 关于啤酒厂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1.1 在啤酒厂的经营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全面质量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下的产物,其是以令消费者、企业各级成员以及社会共同受益为出发点的。通过对这项质量管理制度的研究发现,其具有很多优点可以为加强啤酒厂的产品质量控制提供很好的保障。以下对其优点进行简要介绍:
消费者是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企业产品只有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和满意,才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市场效益与社会效益,所以全面质量管理是真正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的;令每项变量都与相应基准与标准进行精确的度量;强调企业员工之间的整体性合作,注重集体的力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充分发挥了企业上下所有员工的力量,通过所有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控制与提高;全面质量管理通过大量的市场调查,生产出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在产品生产中一定要结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质量做好改进措施;全面质量管理认识到了优质的产品质量离不开员工、设备以及信息的有机结合;从企业战略角度讲,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改进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避免竞争对手的抄袭与效仿,全面质量管理还注重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借助所有成员之间的互相监督和沟通,为产品质量提供保障。
啤酒厂在生产啤酒的过程中,应注重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得到实施,将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以上优点发挥到最大程度,这样就能够促进啤酒厂对产品质量全面而又高效的控制。
1.2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
1)在啤酒生产过程中,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加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在保障与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控制产品成本,为啤酒厂创造更高的质量效益;2)为了使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啤酒生产中得到顺利的推行,啤酒厂的领导也应该注意在质量控制中强调员工的巨大作用。为了让全体员工真正地融入到产品质量管理中去,企业需要为员工们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每位员工提供展现自我价值和能力的平台,并且在工作中提高员工们的危机感与紧迫感;3)在啤酒的生产过程中,企业不但要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还应该注重加强对员工们质量管理技术的培养。具有较高质量管理技术水平的员工才能够在生产啤酒的过程中适应与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断提出的新要求;4)为了能够带动员工们对啤酒质量保障的重视度的提高,企业应该在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实施适当的绩效评价制度,制定一定的质量激励措施。这项举措的实施,不但能够提高员工们在过程监控中的积极性,督促他们自觉地学习质量管理技术知识,更能够实现产品质量的高效控制的目的;5)在啤酒生产中对各项生产环节进行系统管理
(1)对啤酒生产的物资进行管理
首先,需要完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对于啤酒生产的相关物资一定要按照国家以及行业的相关标准与规定进行采购,当原辅材料以及包装物被采购进来以后,必须对它们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一旦发现问题就必须做出相应处理。而对于那些企业自身无法检验的辅助材料,必须要求供货方提供具体的产品合格证书以及检验数据等。
其次,对于啤酒生产的麦芽等主要原料,应当对其进行检验。对于进入啤酒厂的大宗主要原料进行抽样检查,然后再通过全项检查,一旦发现检查结果数据低于采购前的小样的检查数据的情况,就必须禁止不合格的原料进入仓库。
再者,为了确保啤酒质量的稳定性,啤酒厂还应当对物资供货方进行适当的监管。比如:要求供货方向啤酒厂出具具体而又真实的物资质量信息,按时评价供货方的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
最后,为了能够对啤酒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企业还要提高对大米、麦芽等原材料的储存管理,不仅要适时地改善原材料的储存条件,防止它们发生虫咬、霉变等状况,还要严格按照生产的需求进行采购,防止原材料不足或是严重积压的现象发生。
(2)生产工艺的管理
为了保障并且提高啤酒的质量水平,在生产啤酒的时候应该注意选择具有稳定性、灵活性、科学和先进性以及符合性都比较高的生产工艺。生产工艺应覆盖啤酒生产全过程,要加强监督生产工艺的落实执行情况,确保生产条件符合工艺要求。
(3)加强对工艺卫生的管理
工艺卫生管理在产品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在啤酒厂的产品质量控制中需要对其提起特别的注意。比如:培养专业的工艺卫生管理人员,并且为了增强其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实施绩效挂钩的制度;明确制定啤酒生产中涉及到的清洗、消毒以及有害微生物的检测程序与标准;对于像薄板换热器、麦汁管线、发酵罐等容易被污染的设施加强监控;全面而仔细地记录下工艺卫生管理工作中的相关数据,方便在发生问题时,对问题原因的查找等。
(4)成品在入库时对其进行严格检查
在啤酒生产的过程中,成品的外观也是产品质量控制中的一项内容,所以在成品入库之前,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查。比如:查验成品啤酒检验合格报告;检查啤酒的物理状态,是否含有悬浮物、沉淀物、异物;标签是否被贴歪或者污染;生产日期是否记录正确并完整;瓶盖是否出现漏气、划痕等现象。
2 结论
综上可知,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方法,可以保证啤酒厂的质量控制工作全面、适当又高效的运行,从而利于啤酒厂生产出更易被消费者接受的产品,并促进啤酒企业在市场竞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陈雪峰,吴波.浅谈啤酒企业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J].啤酒科技,2009.
生产质量管理范文5
国有林场是林业产业的支柱和骨干之一,对林业发展起着示范带头作用。林场营林生产是一项林木种植业生产,生产对象是具有生命的生物体,生产过程就是树木生命周期的循环,最终产品是成熟的林木资源。由于林木资源的种类不同,对它们的培育目的、功能要求不同,因此质量管理上的要求也就截然不同。这里只对用材林的质量管理作一探索。
一、营林生产质量管理特点
从营林生产最终产品看,是具有生命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广阔空间性和整体性,评价质量时,不能以个别立木或局部立木来决定,而应以林分的整体为评价对象,使用的质量指标或标准,应能反映林分的整体情况。由于不能进行立木透视,所以难于准确判别内部材质程度。林木资源虽然有质量上的差别、价值程度上的差别,但营林生产的最终成果一般没有不能利用的生产物。另外,反映生物体质量的生命态、生物形象不易量化,所以也不便测量。各生产阶段的生产对象具有灵活性,随生命态的时间进程质量具有阶段变化性。再有,由于自然条件多变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使生产对象的质量难于控制。
营林生产的最终产品是取得优质的林木资源,其质量决不单单是在成熟阶段形成的,而是在长达几十年或上百年的长期生长过程中靠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形成的,因此,不能简单地只用最终林木质量状况反映全部营林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这种做法显然是不适当的。营林生产各阶段活动从林木生长过程上看是顺序进行的,但实际上由于营林生产的大量性、空间性的关系,各阶段生产是平行组织进行的,而且都具有相对独立操作性,所以抓营林生产的质量管理,必须抓各生产阶段的质量管理,重点在于抓好各阶段的工作质量管理。
二、种子采收质量管理
种子是未来生物体的生命源,对未来生物体的质量具有决定因素的作用。营林生产是为了取得优良苗木和长远的优质林木,这是质量管理的起点。
1.种子的质量评价。为了能正确地表现出种子的质量状况,应该用生物生理指标结合物理性指标全面进行评价。主要指标有:①种子的生活力;②种子发芽率;③种子的优良度;④种子纯净度;⑤种子的含水量;⑥种子病虫害感染度。
各项指标计算出来后,对照种子等级标准确认种子质量等级。
2.种子采收阶段的工作质量。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培育、采集、收购、保管等项业务。即科学地培育母树林获得优良种子;及时有选择地采集野生种子;收购时严格按照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保管时按保管条件实施管理活动。对各项工作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工作质量,进而保证种子质量。
三、育苗阶段的质量管理
育苗活动的产品是苗圃生产活动培育出的各树种苗木。
1.苗木质量。它是苗木生命力是否旺盛的表现,用下列质量特征予以反映。①生物形象:苗干的曲直,色泽是否正常,顶芽是否饱满,木质化程度的好坏,苗木有无机械损伤或病虫害等。②生态量化方面:苗高,地径大小,主根系长度,侧根数量等。
2.工作质量要求。育苗阶段的具体活动内容很多,可以讲所有的活动都是在为获得健壮的苗木创造生长条件和环境,因此,各项活动都要从苗木的生物生理要求出发, 确定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①种子处理。为了保证种子及时的高发芽率,必须严格地按照种子处理程序进行。催芽期间保证温度和湿度的要求,经常检査,温度和湿度都不应超过规定的范围。种子处理期间应安排人员进行全日制的监控。②土地整理。土地是苗木生长的根本载体,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平整、保肥能力强。③播种。这是创造苗木生命的重要转化过程,其质量要求完全体现出了对工作的质量要求。首先是对播种时间性的严格要求,其次是对播种密度、均匀性的要求,再次是对覆土厚度和镇压力的要求。这些活动都会直接影响到种子的出苗率。④苗期管理。这一期间的活动主要是适当地调节光照,经常性地灌溉、排水、除草、施肥,换床或间苗、防寒、防病虫害,起苗出圃等。这些活动要有严格的时间性、数量和程度方面的要求。可按照育苗技术规程检查活动是符合要求。反映苗期管理质量时,可测算土壤含肥合格率、换床苗木窝根率、换床苗木成活率、起苗时的苗木损伤率、病虫害次数或受害的株数或面积反映受害程度等。
四、更新造林阶段质量管理
这个阶段的成果是幼林地,目标是形成有生命力和抵抗力的幼龄林。这里重要的是保证幼苗或幼树的成活和保存。
1.幼林地的质量表现。一般可用科学选择树种、正确确定初植密度、幼苗成活后的长势、幼树保存情况等反映林地的质量情况。树种选择只能依据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等因素进行定性分析选取。树种不同初植密度也不同,可查表再结合应用指标反映质量状况加以确定。保存情况均指更新造林三年后的成活株数及合格面积,保存株数达到80%的为合格面积。
2.更新造林阶段工作质量。这一阶段主要的作业活动有清林、整地、植苗、抚育保护。
清林时的质量,要注意掌握割带宽度,清除杂草灌木要干净,注意保留珍贵树种。整地的质量,要求穴匀、土细、拣净杂物,做到穴状的规格和松木的深度符合要求。楦苗活动的质量,关键是苗木运输过程中保证苗木不受机械损伤,苗木要有足够水分和湿度,具体植苗时,把握植苗的季节,操作要符合技术要求,植苗在穴的中央、栽正不倾斜、不窝根、不过深过浅、适当踏实不悬空、防止透风。植苗后要进行大量的抚育保护工作,为幼苗成活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其质量点就在于保证抚育次数,不漏抚,不损伤幼树,除草、松土应符合基本要求。
生产质量管理范文6
关键词:烟草生产;工艺;质量管理
1提高烟草工艺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烟草行业隶属于制造业,烟草的生产要经过多道生产工序,整个生产链所涉及的工艺流程及技术参数高达300多种,如果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整体烟草的质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烟草生产工艺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以此提升工艺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在生产时对烟草原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控制工艺流程,同时对烟草生产质量具有加大影响的生产环节及工艺操作进行有效识别,从而有效保证烟草各项质量控制工作得以落实执行。要加强对其生产环节及工艺流程的质量控制力度,学习国外先进的制造工艺并充分结合各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对工艺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率、操作性强的生产工序及工艺参数等,进而提高整个烟草行业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2烟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
在烟草生产过程中,制丝工艺是整个烟草生产的重要环节。现阶段我国烟草制丝工艺主要分为叶片处理、叶丝处理、梗和梗丝处理、加料处理、后处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关键控制点,以下进行简要分析:(1)叶片处理:重点关注对回潮物料及润叶物料工艺流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保证样品烟丝颜色、弹性以及含水量等工艺质量;(2)叶丝处理:该工序处理中,对切片回潮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主要包括对烟草前端回潮、切片、水压等参数值的控制;(3)梗和梗丝处理:在对梗和梗丝的处理过程中,通过水洗、蒸汽、浸泡等会方式进行处理,有效降低烟草内烟焦油的含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4)加料处理以及后处理环节:对这两个环节的处理过程中,要保证烟料添加物的均匀性,同时要控制好制作工艺的精准性。研究表明,利用两端同时喷料的方法,能够加大烟料的稳定性与均匀性。烟草产品对环境的温湿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对烟丝储存以及运输温湿度进行重点监控。与此同时,烟草品种以及烤烟工艺流程对烟草的质量控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合理选用烟叶种类并进行科学搭配,例如,选用2-3种品种性质相似、烟草质量高、适用性强的主项品种,再选用2-3个配备烟草品种,以此提高烟草整体产品质量,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工艺控制标准,例如结合烟草品种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工艺流程、依据颜色变化的程度设定温湿度范围以及火力大小等,使烟草生产工艺得以有效控制。
3烟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策
(1)提高对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我国烟草行业普遍存在重经营轻质量的问题,要想使烟草生产质量得以高效保障就需要改变错误的管理理念,提高人员对生产工艺质量的重视程度。只有从根本上做到人员认知的提升才能有效提升烟草产品工艺质量控制,节省资金投入,实现烟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匠人精神,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对生产工艺质量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承担起相应的岗位职责与岗位义务,全身心的投入到烟草生产经营中。(2)建立起完善的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在烟草生产质量管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工艺流程、实施方法、制度管理等方面加强对生产工艺质量的管理控制,切实保证各生产环节得以高效落实。管理制度的建立能都使各工段人员了解工作标准,生产操作人员及工艺管理人员在制度的制约下能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工作标准开展工作,提高烟草产品质量。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烟草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参数标准等需要定期进行梳理及改善,与国家有关规定保持一致,以此提升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的时效性。例如为了实现烟草产品的精细化生产,一些大型烟草企业组织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人员对生产各环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分析出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将相关控制点明确到实际生产工艺中,形成科学、合理、规划的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管理体系。(3)加强生产工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烟草企业所使用的产品质量存在不同的差异性,通过对产品质量问题的调查发现,多数的烟草质量都是由设备原因造成的,因此要加大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力度,确保工艺质量的稳定性。例如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对设备的各项性能做出罗列,采购人员依据参数要求购置设备,同时建立完善的采购、维保、使用等管理制度,并将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在制度中进行明确规定,使用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及操作规程执行,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检修、维修等,可以保证设备的长效运转、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4)加强对生产工艺流程执行过程的控制。工艺流程是烟草生产的核心环节,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执行的控制能够保证烟草质量的均匀性及稳定性。在烟草企业生产中,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设置质量检查人员及检测规范标准,对生产中的设备、仪表、参数、定量装置等进行定期检查,保证生产线上的每一支烟草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此外,依据实际生产情况对设备自动化控制设施进行系统性维护、调试,确保生产运行控制系统得以稳定、高效运行。例如,生产中,对于计量设备的调试工作,计量设备主要功能是对水分及流量等进行控制,因此重点关注计量设备的使用性能,有效控制测量误差,确保其提供的各项参数准确、有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艺质量对产品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烟草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生产工艺质量的控制管理工作,加大每个生产环节、操作步骤、工艺流程的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工艺质量控制体系,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烟草产品质量,促进烟草行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微杰.浅谈烟草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质量管理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