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融合发展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融合发展报告范文1
一、研究背景
上世纪70年代初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飞速发展,使得基于工业革命和电气化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产业之间的专业分工界限逐渐模糊,技术的创新和政府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各产业在边界处不断融合,新业态也由此产生。由于新业态逐渐成为价值的主要增长点和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方,许多演化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融合的理论,用以解释这一产业创新对推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既有美国学者格力斯坦等定义的“作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也有欧盟委员会在其绿皮书中定义的“产业联盟,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者的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将产业融合定义为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因技术创新的替代效应使其转为竞争关系的一种现象。虽然学者们关于产业融合表述不一,但均认同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业边界逐步模糊化,最终相互融合的一种经济现象。
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旅游产业融合对于推动旅游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贵州作为我国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较高的省份,通过研究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和融合现状,对于推动贵州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并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有借鉴意义。
二、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云贵高原,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类型多样化聚集度较强的地区之一,包括自然旅游地、历史名胜古迹、城市观光旅游地和民族风情旅游地等多种类型。以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为代表的喀斯特熔岩地貌最能体现贵州的地域特色;以苗族、侗族为代表的民族聚居区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丰富的民俗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尽管之前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在新世纪之后贵州也充分利用自身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学习临近省份,诸如:四川、云南和广西在旅游开发中的成熟模式,逐渐后来居上。
(一)旅游规模逐渐扩大
新世纪以来,国家把旅游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第三产业,从“十一五”以来贵州省主要旅游经济指标我们可以看出(见表2-1),贵州省旅游经济整体呈现持续稳定的较快增长。贵州省的入境游人数由2006年的32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77万人次,外汇收入由2006年的11515万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20143万美元。在这期间,国内游客人数从4715万人次增加到26683万人次,翻了近6倍。由此带动国内旅游收入从377.79亿元增加到2358.18亿元,增加了6倍。从“十一五”期间的增长幅度来看,贵州入境人数和外汇收入两个旅游指标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长率;而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贵州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四项旅游指标,均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率。
表2-1 贵州省“十一五”以来主要旅游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贵州省旅游局调研资料,2014-05-10。
不过,2008年贵州省旅游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出现负增长,其他旅游指标增幅放缓,这与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低迷有关,国内外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有了较大幅度减少。旅游作为一种消费品需求弹性较大,收入的大幅减少使居民减少旅游消费。此外,对比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两项指标,入境旅游相关指标反映出贵州入境旅游消费锐减至负增长,而国内旅游减幅较小。这与我国通过宏观经济调控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有关。总体来看,贵州近年来旅游经济一直呈现出高增长态势。
(二)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十一五”时期,贵州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贵州省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提出贵州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首先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明确了构建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思路和措施。公路建设方面,贵州省以县县通高速公路为主要目标,修编完成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制定①。预计到2015年,贵州全省实现高速公路总里程6851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云南),形成了“6横7纵”及4个城市环线的总体布局;铁路建设方面,贵州充分利用自己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以贵阳2至7小时通达周边各省会城市和全国主要经济区为目标,继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提出并得到国家支持开工建设后,完成了《贵州省铁路网规划研究》,在此基础上争取国家将贵阳至长沙、昆明、成都、重庆、南宁等重大铁路干线调整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航空建设方面,贵州在全省范围内打造以贵阳国际机场为中心,十三个支线机场围绕期间的“一干十三支”航空网络布局。截止2013年为止,已经建成了其中的“一干八支”,预计在2017年将实现“一干十三支”的全线通航。
(三)旅游投资稳步增长
旅游业作为贵州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贵州省一直采取合理规划,不断加大旅游投资的方式来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2013年,贵州省积极打造“100个旅游景区”的贵州旅游名片,围绕文化旅游的战略定位,旅游业呈现出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提质增效、转型加快的良好局面。2013年贵州旅游在建项目共计753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1833.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2%。从投资资本构成来看,旅游投资主要是以社会投资为主。去年社会投资总额为1367.1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74.55%。从旅游投资流向来看,景区外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达到1107.74亿元,占总额的60.40%;旅游饭店业的投资占总额的19.11%,达到350.44亿元;景区基础及配套设施投资占总额的13.10%,达到240.31亿元;旅游购物及旅游演出场所等其他投资额相对较小②。综合来看,贵州旅游基础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旅游接待水平和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为旅游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贵州旅游业融合形式
(一)产业间融合
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产业间融合指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目前,旅游业与第一、二产业的融合主要以工业和农业观光旅游的方式为主。工业旅游方面,贵州工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与旅游业融合的程度还较弱,仅有以贵州茅台酒厂等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参观型旅游方式。农业旅游方面,贵州目前主要采取农旅互动的融合方式,实现农业与旅游业共同发展,如黔东南州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依托的乡村旅游等农事体验旅游,如:西江千户苗寨,融合了农业体验和休闲旅游等多种方式的旅游模式,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目光。
(二)产业内融合
所谓产业内融合,指的是旅游业与第三产业内其它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三种路径来实现③。从资源型融合来看,贵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果树瀑布,荔波的大、小七孔景观等。同时,贵州也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市场选择,政府引导打造出了“多彩贵州风”、“多彩贵州城”,“贵州侗族大歌”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文旅融合节目;第二种融合方式是与旅游有关的行业进行技术型融合,贵州省旅游局建设的旅游信息平台、金融支付平台、景观灯饰展览等通过数字电视和智能化等信息技术渗透到旅游业的运作管理之中;第三种融合方式是与旅游服务的相关产业进行整合,形成“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完备的旅游产业集群。
四、贵州旅游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贵州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发展的新途径,即旅游产业融合。不过,贵州旅游产业在整个西南地区起步较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
(一)产业基础薄弱,融合发展面临激烈竞争
贵州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各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发展不够重视,旅游相关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缓慢,导致贵州旅游业起步较晚。此外,贵州省缺乏大型企业,无法通过企业之间的帮扶形成产业合力,带动大产业的形成。目前,贵州省还没有已上市的旅游企业,在旅行社数量、五星级酒店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周边省份还有不小差距。贵州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但旅游资源开发类型比较单一,大面积开发必定会引起恶性竞争和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云桂两省民俗文化资源和岩溶资源开发已颇具规模,所以贵州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着激励的竞争。
(二)旅游资源尚未有效整合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分布广泛。然而,因其自身地理和历史的原因,以及国家发展规划的需要,区域之间协作受限于地理和行政因素的限制,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形成合力。从2012年贵州省旅游局统计的国内游客消费结构来看,主要以交通(12%)、住宿(10%)、餐饮(13%)和购物(21%)为主,在景区游览,娱乐活动等方面花费较少。贵州旅游业消费结构不合理,需要通过进行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融合),形成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在产业集群化效应的作用下,促进贵州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旅游融合程度还不够
贵州旅游业融合程度低,主要表现在融合简单化,产品之间关联度较差。以贵州黄果树瀑布为例,打造的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游览模式,而与民俗文化的结合很少,实景演出类的表演节目也没有。即黄果树5A景区更多为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与时下游客更重注的体验式旅游模式脱节。与贵州毗邻的云南,目前已经完成了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形成了以滇中旅游区为主,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和滇东北围绕其间的六大旅游片区。特别是滇西北旅游区,已经形成了大理――丽江这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和沿线的配套旅游相关产业。反观贵州,虽然重点打造“100个旅游片区”初具规模,但是景区建设比较分散,没有通过优势互补形成精品旅游线路,而且各种配套设施建设也还不足。
(四)体制机制与旅游产业融合不相适应
贵州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旅游相关产业现有体制机制与产业间高度融合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当前,相关产业体制的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稳步解决的问题较多,包括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还存在政府与事业单位责任不明晰,政府与企业权利与义务不明确等问题;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过分强调政府干预,忽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严重制约着贵州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五、促进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贵州的旅游经济在“十一五”期间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快速增长,大有赶超云南、四川之势。贵州的旅游产业融合程度还不够,尚有很多潜力可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使得贵州旅游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利用区位优势,定位自身发展
贵州具有旅游资源量多质优的优势,但我国西南省区之间存在着旅游资源相似及现有旅游产品同质性的问题。相较于西南其他省份,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与其有一定差距,这就决定了贵州在旅游开发上不能局限于省内,而是应该在整个西南地区对旅游资源加以认识和定位,利用贵州连接西南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枢纽性区位优势,寻找贵州独有的特色景观,如:黄果树瀑布,茂兰的岩溶森林生态系统,安顺的屯堡文化等俱为贵州所独有。通过打造属于贵州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外界认识贵州的名片,构建多产业联动的产业体系。
(二)加强政府引导,促进产业整合
任何旅游产品的远近闻名和长盛不衰,固然与自身的资源优势相关,但越来越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带动发展。对于旅游产业来说,品牌的建设和包装以及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密切联系。品牌的打造和市场的规范需要政府来进行监管,要求各有关部门建立起高效的工作机制,深入实际研究、部署和落实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工作。同时,政府需要在管理中坚持引导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整合各方力量,打破部门分割、条块管理的格局,形成合力,做大做强旅游及相关产业。
(三)加大融合力度,增强吸引力
为了促进贵州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互动。在农旅融合方面,要发展观光、休闲、生态和都市农业,推动农副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在工旅融合方面,形成一批“贵州制造”的工业旅游精品,提供工业生产车间参观等多种产品形式;在文旅融合方面,要积极探索贵州文化与旅游建设中的新交汇点,走出文旅融合促进的新路子;在水旅融合方面,大力开发滨水避暑、休闲度假、温泉养生等旅游产品④。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对现代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活力,加强互联网技术、在线支付系统、电子商务等技术提高旅游便利性,促进技术融合的力度,提高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吸引力。
(四)促进体制创新,带动转型升级
为带动贵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突破原有体制和机制上对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限制。一是推进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强对A级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评定和管理,健全相关行业的政府和社会监督考评体系。深化贵阳市、赤水市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试点工作,以旅游标准化促质量提升、效益增强。二是提升依法治旅水平。坚决贯彻执行贵州省旅游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推进《旅游法》在贵州省的实施,特别是在景区管理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权责需要进一步明确。三是开展旅游质量提升主题活动。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加大旅游质量提升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通过相关行业人员参与,开展相应主题活动并树立优秀的企业和员工,改善贵州旅游业大环境⑤。
总之,当下旅游产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促进带动作用。在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同质化和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的背景下,贵州旅游如何能打造成驰名中外的旅游之地,同时又避免进入先开发后保护的怪圈,这是我们在进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进行融合,必须要结合贵州省旅游发展的实际,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中不断前行。
注释
①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Z]。http:///xxgk/jbxxgk/ghjh/zxgh/ 143970. shtml.2013-02-02。
②贵州省旅游局. 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2013年贵州省旅游投资报告[R].贵州省旅游局. 2013。
③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 2010年4月第30卷第四期。
④罗燕.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⑤傅迎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2014-03-26].http:///zwgk/ldjh/2014/03/26/1812684.shtml。
参考文献
[1]麻学锋,张世兵,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4月第30卷第四期.
[2]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 2008年8月第22卷第4期.
[3]罗燕.贵州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探析[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4]刘俊清.中国旅游产业融合的实现机制与路径探析[J].经济论坛.2012年11月第11期.
[5]云南省社科院课题组. 云南省旅游局2011年专项研究课题 ――立足创新,进一步推动云南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6]何池康,罗明义等.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年度报告(2011~2012)[R].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08-01.
[7]何池康等,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年年度报告(2012~2013)[R],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11.
[8]陈敏尔.2013年贵州省省长陈敏尔关于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推进会讲话[EB/OL].http:///article/difang/ldhd/ 201305/20130500140825.shtml. 2013-05-27.
[9]陈敏尔.陈敏尔省长在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art/2013/8/21/art_18578_535572. html. 2013-08-18.
[10]傅迎春.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全力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在2014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 http:///zwgk/ldjh/2014/03/26/1812684.shtml.2014-03 -26.
[11]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2011-2015[Z].http:///xxgk/jbxxgk/ghjh/zxgh/ 143970.shtml.2013-02-02.
[12]贵州省旅游局.以100个旅游景区建设为抓手,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打造贵州旅游升级版――2013年贵州省旅游投资报告[R].贵州省旅游局.2013.
[13]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旅游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Z].黔府发[2014]3号文件.
产业融合发展报告范文2
关键词:文化与科技融合 文化科技创新 文化新业态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069-03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文化正在与科技的融合下形成飞速发展态势,并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和主要力量。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文化产业迅速推向信息化与数字化的进程,使兼具高科技含量和高经济附加值的数字出版、虚拟社交、网络文学等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目前,发达国家凭借其前沿的科技水平与雄厚的经济实力,构建了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日益显现。我国“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要求,之后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也将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等内容作为新时期发展文化产业的努力方向。近年来,我国的数字印刷、动漫、网游等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猛,产业增长速度超过50%。《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指出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于2012年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文化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但我国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中还相对滞后。目前,辽宁省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已将文化与科技融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力求依托省内现有的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以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型,但在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阻碍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自觉融合的问题。
一、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
当前阶段,辽宁省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中,注重将科技元素和创新要素引向文化发展的各环节,健全文化科技创新系统,提升文化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环境,积极培育新型文化创意业态,促进传统文化资源的生产力能级跃迁,努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寻求新生力量。
1.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创造文化产业发展新生机。近年来,辽宁省强化文化领域与高新生产力技术的融合能力锻造,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新兴创意业态的发展贡献显著。第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融合了高新技术手段的文化产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越了以往水平。2012年底,辽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31%。2013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40多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四年实现30%的增长。第二,动漫产业、网络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创意业态迅速成长。2011年,以沈阳、大连动漫产业基地为主导的辽宁动漫产业产值增长19%,动漫产业从业人员1.68万人,比上年增长24.4%,且有两家动漫企业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2011年,全省网络文化服务业产值达13.4亿元,比上年增长83.6%。第三,以移动终端服务为主的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近几年,辽宁完成了省、市级电台电视台合并,实行资源整合。辽宁在率先实现三网融合后,又积极推进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同时,全省还大力推进城市双向数字化改造和数字整转。2013年,全省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8.7%,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023.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96.2万户。
2.文化发展融合科技手段,驱动文化产业能级改造。辽宁省顺应文化创新发展趋势,引导文化企业加强在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形成和表现环节中高科技手段的植入能力,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能级改造。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高科技不断被运用到影视出版、动漫游戏、新闻广播以及演艺娱乐等的生产环节,提升文化产品创作和传播的科技含量。目前,辽宁有线电视的双向数字化改造已初具规模。另一方面,文化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新型创意产品,开辟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新道路。辽宁正涌现出一大批文化科技型企业,并日益发展壮大,这些文化科技企业注重通过引入科技力量为文化产品的创作注入新的生命力,不断开发出优质、更具吸引力的文化新产品。如沈阳非凡创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的“高铁侠”,沈阳天鹏动画制作有限公司的“淘”,大连卡秀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武侠列传”,以及大连乾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云朵宝贝”等。
3.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环境日益优化。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设日程推进,辽宁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环境正在不断完善。从政策层面看,辽宁省相继了《辽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辽宁省文化厅“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2013)》等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11年的全省党代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要求。从文化科技创新平台看,辽宁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抓好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搭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良好平台。截至2012年底,辽宁已拥有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全国文化(美术)产业示范园区、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产业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1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从市场宣传方面看,辽宁近年来积极举办的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会展活动,对宣传新型文化产品和文化科技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如沈阳动漫电玩博览会、阜新玛瑙博览会、大连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本溪)剪纸节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环境建设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开发以及创新成果孵化与转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科技驱动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虽然已初具雏形,且取得一定成果,但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引起重视。
1.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不够。政府作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制定者,是推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指引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会成为引导文化与科技这两大产业实现全面融合的重要指南。辽宁是东北地区的主要重工业聚集地,长期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对文化建设的扶持比较欠缺。虽然辽宁在构建“文化强省”蓝图中制定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但相比于国内部分发达省市,辽宁省差距仍十分明显。2012年,安徽省的《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制定的《关于加强文化科技创新的意见》,深圳市颁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地区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辽宁省现有的一些政策规划大多停留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层面上,结合科技落实到具体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无论是从体制层面还是政策层面,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的基本工作机制尚未呈现,全省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融合科技的驱动机制,对省文化厅、省科技厅等部门的政策资源整合也显不足。
2.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度不足。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辽宁省近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诸多工作。如沈阳故宫与北陵的文化修复;沈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的方特欢乐世界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目前正在建设的盘锦志高动漫产业园项目将是未来辽宁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但是,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辽宁文化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深度仍然不够,文化发展中的科技含量欠缺,很多高新科技无法找到合适途径顺利植入文化当中。首先,从业人员的观念认识不足。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一种始于观念的创新性融合,但某些创新主体甚至是新型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负责人员对文化科技创新的内涵理解不透彻,对文化创意产业形态认识不清晰,直接影响了实践中二者的融合。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科技植入能力不强。在辽宁众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中,现代数字传媒、数字广告、创意设计等行业发展缓慢。在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的一些项目在很大程度上缺乏科技创新能力,项目同质化比较严重,未能体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价值。
3.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人才供给不足。创新型人才是一切创新成果的重要支撑力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急需一批兼具文化创意和高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辽宁文化科技企业普遍缺乏既熟悉文化,又掌握高科技的文化创意人才,这种现象直接制约着全省传统民族文化与高科技手段深度融合的优质文化产出。突出表现为,辽宁省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受重工业轻其他产业的思想限制,优势人才资源未能向文化科技创新主体自觉流动。目前,受传统观念制约,相当一部分辽宁高校优秀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仍十分倾向于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对稳定的国营企业,民营的文化科技企业并非其首选,从而不能保证高层次、高素质的文化科技型人才向企业流动。
4.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辽宁省在“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下的技术研发、信息交流平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2年,在构成全省文化系统的九大行业中,网络文化服务增速最高,达47.7%,但总量规模相差甚远。全年新闻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用品增加值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0.38%、1.03%和4.16%。尽管传统文化产品生产增速有所回落,但其增加值总量在全部增值中比重接近13,达到30.6%。这种发展势头反映了相对固化、稳定的工业发展模式仍是全省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很多文化科技企业主要靠引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或者以高成本进口国外先进设备来完善文化展现形式和提升文化展示水平。整体而言,辽宁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
三、促进辽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技是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创新是文化融合科技发展的不竭动力。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文化领域的砥柱作用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首要任务。辽宁在推进建设“文化强省”、“文化辽宁”的进程中,应树立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融合的科学发展观,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步伐,着力将科技因素深刻融合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1.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政策扶持是发展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文化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在整个产业联动发展体系中,文化科技融合下的新兴产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发展急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护。辽宁省应紧紧围绕“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目标,抓紧制定以辽宁省文化产业与科技融合发展为核心的系列政策,明确对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各相关主体的优惠政策。同时,组建以省文化厅和省科技厅为主导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中心,完善文化科技资源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文化科技的跨部门资源整合工作体系。
2.加速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培育。文化新兴业态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创意产物,其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辽宁省应致力于将科技因素植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大力丰富高科技手段下的优质文化产品。一方面,着力建设具有附加值高、内容新颖的三网融合项目、数字影视、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动漫网游、创意设计、网络增值服务、数字艺术服务、高科技文化、高科技文化设备与会展、文化旅游等极具特色优势的核心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推进虚拟集成技术应用的产业化,培育和发展类似在线体验、线上会展、虚拟图书馆等富有前性的新业态。另外,应建设文化信息交流地图,促进文化核心层与层的交流与融合,优化传统文化产业的潜在传播形式。
3.加强文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应着重加强对文化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攻关能力和文化科技设备设施的自主性研发能力,以满足各类创新文化产品的技术支撑和创新产品市场化的技术需求,提升辽宁文化创新发展中的核心技术与先进设备自给率。以省内文化科技研发基地为主导,引导各文化科技企业和高校,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团队,对当前文化创新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进行研发攻关。同时,文化科技企业应大力发扬文化科技创新精神,既要保持自身的原始创新特色,又要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文化科技成果,形成文化科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合力。
4.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过程中,要将具有特色优势的本土文化资源充分结合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以增强文化传播的感染力。要围绕文化科技龙头企业和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文化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文化科技企业与人才的集聚中心和文化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结合辽宁文化产业资源特征,重点在文化科技融合实力强的核心城市进行突破,然后对其他周边地区形成辐射。例如,在沈阳棋盘山生态旅游产业集聚区开发集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数字动漫、数字影视、数字传媒、会展于一体的创意产业群项目。在大连动漫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大连阿凡提国际动画有限公司、大连博涛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等大型优秀文化科技企业的带动作用。
5.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普遍成为当前文化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也是辽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瓶颈。创新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加强高层次文化人才引进,形成合理的文化科技人才产出体系是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紧要任务。首先,构建产学研人才产出机制。依托省内各大高校、文化工作基地、文化科技企业建立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基地,鼓励高校开展关于文化科技创新及创新成果转移的课题研究,设立文化科技创新相关专业与课程,积极开发在校学生科技创新思维,鼓励文化科技企业与高校的深入合作,结合文化市场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二,培育文化科技人才市场。积极引导科技人才向文化产业资源流向,发挥市场对文化人才资源的配置作用,建立文化科技人才信息库,加强文化科技人才的储备和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第三,探索制定文化科技人才评定标准。尝试开展文化新兴业态领域的从业资格认证工作,给予有突出贡献或重大创意的顶尖人才以激励性特殊政策,以便通过人才引进带动优势资源或高端技术流向文化领域。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业哲学研究”(项目编号:L12DZX018);国家科技支持计划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科技金融服务示范”(项目编号:2012BAH13F05);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4LSLKTLLJJ-04)。]
参考文献:
[1] 蔡灵,沈哲彦.2013-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建议报告[M].中投顾问,2012
[2] 董丽丽,毕娟.北京文化产业的科技与文化创新策略[M].中国市场,2013(11)
[3] 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1)
[4] 孙柏楠.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思考[M].理论界,2013(9)
[5] 吴兴河,龙岩.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M].当代经济,2013(13)
[6] 牛维麟.文化与科技融合促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观察,2012(1)
[7] 何慧芳,胡品平.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设[M].科技管理研究,2013(3)
[8] 陈建祥.进一步推进宁波文化与科技发展[M].三江论坛,2013
[9] 李萍.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融合研究[M].开发研究,2012(5)
产业融合发展报告范文3
关键词:融合;坚守;革新;创新报告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3-2-0009-03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之年。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若想在变革中的新环境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并不断提升影响力、公信力、竞争力和传播力,就必须在融合中坚守,在坚守中革新。
一、中国广播云平台项目正式启动,贯通全国广播电台内容体系――真正在理念和行动层面实现从“广播+互联网”到“互联网+广播”的历史性跨越
1月23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全面开启“中国广播云平台”媒体融合重大项目,面向全国广播电台、行业机构、个体用户开放资源共享与定制化服务,特别是从国家媒体责任和公益出发,搭建国家级音频素材库――中华音库。该项目依托中央台、地方台等广播系统的内容资源,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智能检索等技术,以建设互联互通平台为基础,实现台与台之间的互联,通过全媒体采编系统,壮大内容生产的核心优势,再造广播行业新闻采编新流程,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与使用。中国广播云平台的搭建,不仅可以从内容、营销、渠道上把全国绝大多数广播电台的内容体系贯通起来,实现广播行业“上下联动、内容共享”的整体发展局面,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广播+互联网”的融合误区,构建“互联网+广播”的新格局,不断提升我国广播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
二、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全媒体平台纷纷开启“中央厨房”新模式――充分彰显中央媒体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政治担当与主动作为
3月2日,《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烹制新闻美味”消息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并在随后的全国两会报道中首推“中央厨房”新模式。这是《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项目的首次亮相。7月7日,以“中央厨房”式新型全媒体采编发空间揭幕和一批新技术系统的启用为标志,新华社全媒报道平台正式启动运行。“中央厨房”是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深入推进媒体融合的创新之举,也是中央媒体探索实现全媒体采编发流程再造、一体化运行和产品研发的实验田和孵化器。为了全面推动各种新闻要素深度融合、各种报道资源充分共享、各种媒介互联互通,“中央厨房”平台由媒体单位总编室组织协调、各编辑部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团队,进行跨部门、跨媒介、跨终端全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和监测评估。通过“中央厨房”,初步实现报道流程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形式可视化,并全景多维立体记录和展现重大新闻事件。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系统通过平台的试验,将逐步应用于各家媒体单位的各类采编业务,并不断迭代升级。全面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战略,中央媒体大胆尝试、先行先试,充分彰显了政治担当与主动作为。
三、《南方都市报》签约成为广东卫视一级广告商――有效拓展纸质媒体与广电媒体经营融合发展的新空间
6月9日,以“做中国最好的报纸”为目标的《南方都市报》与以“重返中国广电第一阵营”为目标的广东卫视正式签约,成为广东卫视广告的一级商,完成了这场传统媒体之间的跨界联姻,为推动两家媒体的融合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两个不同领域主流媒体的杰出代表,《南方都市报》与广东卫视的跨界合作,是品牌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渠道优势的深度融合,必然会产生“1+1>2”的良好效应与效果。甚至可以说,《南方都市报》与广东卫视的此次合作,既是纸质媒体与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尝试,也是传统媒体应对新常态、把握主动权的勇敢选择,更是传统媒体转型道路上的抱团取暖之良策,必将不断拓展传统媒体之间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空间。
四、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华文期刊第一股”――开启杂志传媒试水资本市场的新路径
6月29日,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上市,上市名称为“特别传媒”,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认购20%股份。这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控股并在新三板挂牌的第二家公司,也是第一个登陆新三板的华文期刊。拥有《特别关注》《前卫》《特别健康》《楚天法制》期刊群的“特别传媒”,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美誉度成功挂牌新三板,打开了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的又一扇大门,开创了我国杂志传媒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河,为新三板增添了活力和动力,真正让“一本杂志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提升一个区域”的期刊产业梦想变为现实,为中国乃至全球期刊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样本。
五、全新整合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同时揭牌运营――标志着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传媒集团战略正在探索中稳步前行
7月2日,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在长沙举行。此次两家集团公司挂牌后,均采取“一个党委、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的管理模式运作。两大省级传媒集团将以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为目标,逐步从体制内走出去,陆续剥离所有经营性资产,由集团统一运营,打造统一的市场主体。借助新体制和新机制,湖南广电距离“千亿芒果梦”更进一步。全新整合的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既是湖南省文化资源整合重组、着力打造省级新型传媒集团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是该省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重大实践,更是省级媒体机构从事业集团向企业集团跨越迈出的重要一步,有利于最大化地释放国有文化资源的活力,引领文化湘军的加速发展。
六、《读者》联合微软、英特尔推出高端商务办公平板――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内容与技术双轮驱动的融合发展之路
8月17日,“亚洲第一刊”《读者》联合微软、英特尔共同研发推出的高端商务办公平板DZ108在兰州举行首发式。英特尔提供硬件,微软提供软件,《读者》提供内容,这三家品牌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创新举措,显然是《读者》主动应对“互联网阅读”冲击“纸品阅读”新常态,积极探路新媒体转型的非常之举。互联网时代,虽然我们无法让读者再回到“纸品阅读”的传统习惯,但纸质媒体可以主动顺应和深度服务当下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深入研究数字化出版的思维方式、商业模式和人员管理方式,给读者和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读者》此次基于文化和科技融合作出的积极尝试,为传统媒体摸索了一条十分可贵的融合发展经验: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媒体融合,离不开观念更新、内容为王,也离不开科技助力、技术革新,特别是尖端科技贴近民生的实际应用。
七、《光明日报》融媒体成果并与十四个单位签约合作――向全世界传递和展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9月29日,媒体融合战略实施一周年之际,《光明日报》融媒体成果暨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推介了“光明云媒3.0版”“光明微站”“光明都市传媒”“光明校园传媒”“光明媒体云”等一系列创新产品。与此同时,光明日报社就旗下的系列融媒体创新产品,与中国有线等十四家合作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光明日报社媒体融合的基本路径是:以创新性的融媒体产品为轴心重组资源,创新和拓展传播渠道,不断提升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光明日报社媒体融合的积极推进,不仅实现了与市场接轨、擦亮了“光明”传媒品牌,还极大地提升了自身在教科文卫理等领域的舆论引导能力和在新媒体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是向世界传递和展示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八、中影股份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成立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创新国家级电影衍生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设,开拓中国电影产业延伸发展的新格局
10月14日,中国电影产业巨头“中影股份”与国内最知名的电影艺术院校“北京电影学院”成功联姻,合作共建“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对外招收“电影衍生品设计专业”全日制本科生。这标志着“中影”“北电”两大中国影业品牌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携手推进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的发展。虽然中国电影票房屡创新高,已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但中国电影市场结构还很不完善,市场构成比较单一,特别是票房收入占到电影业总收入的80%以上,与好莱坞票房收入仅占电影业总收入三成左右的成熟模式相差甚远。“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研究院”的成立,可以充分发挥中影股份与北京电影学院在产学研方面的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国家级电影衍生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学术支持,进而开拓中国电影衍生产业发展新格局,引领中国电影衍生产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九、阿里巴巴投资10亿元培养青年影人,将开创中国喜剧“漫威模式”――补齐中国青年电影人才短板,为国产喜剧电影带来新平台、新机遇
10月28日,阿里巴巴影业举办“生来无畏”A计划启动仪式,计划拿出10亿元培养“全球范围年龄45岁以下的电影从业者”,选拔出的青年电影人团队将无时机制造投资上限5000万元的院线电影。阿里影业大力推崇富有幽默感的喜剧风格,重点选拔和培养喜剧电影人才,并借鉴美国漫威电影的成功经验,开发持久稳定的创业、创新、创意IP孵化体系。与此同时,阿里影业邀请了国际重量级导演,将喜剧与动漫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新人,延伸产业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而不是依赖于某一个巨匠或某一部电影的成功。这些创新举措必将会催生一股中国电影新生代力量,有助于补齐中国青年电影人才短板,为打造中国喜剧“漫威模式”提供新探索,为中国电影特别是喜剧电影发展带来新机遇。
十、中国纪录片发展基金成立,“中国纪录片第一股”三多堂传媒挂牌新三板――开启中国纪录片从“精英事业”迈向“大众事业”的新征程
产业融合发展报告范文4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产业;世界城市
一、文化科技融合定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以数字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在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催生一大批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引擎。
科技对于文化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明和变革,都直接导致文化生产力和文化产品形态的革命性变化,从电影、电视,到今天网络文化产业的兴起,都是如此。每一次由科学技术引发的文化生产形态和文化产品形态的重大革命,都带来了国家文化管理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与体系的重大变革,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步与变革。
文化发展为科技发展建立了重要基础。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互相促进的发展领域,没有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科技也难以获得发展的土壤和应用的空间。文化的发展不但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也影响着技术的选择与发展路径,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新的影响。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和科技一体化衍生创造力的过程,既包括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包括科技领域的文化建设;既作用于文化创新,也作用于科技创新,更作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文化科技融合表现形式
1.文化科技融合创造文化产业新业态
网络媒体产业、网络游戏产业等都是现代科技与文化产业相融合的产物,文化科技的融合不断产生新的文化产业的形态和种类。互联网载体的出现,带来了网络文化产业,数字技术的出现推动了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的兴起,计算机信息技术则促进了新媒体产业。
2.文化科技融合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活力
文化科技融合促进了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现代科技为传统文化产业加入了新的元素。纸质出版下在数字技术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数字化出版模式。文化科技融合为电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数字电影逐渐取代了胶片制作的电影。同时基于科技元素的大量应用使文艺演出的场景布置美轮美奂,增强了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使艺术表演力更强。
三、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1.伦敦文化科技融合,政府主导型模式
1998年英国政府旨在调整落后的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强国战略。文化创意产业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引擎,2007年文化创意产业占总附加值的6.2%,从1997年到2007年每年的增速为5%,远高于同期3%的经济增长速度。1997年至2008年间,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就业从的160万增长到200万,增速为2%,高于同期就业增速1%。2011年英国创意产业企业达到了10.67万家,占英国公司总数的5.13%。
英国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与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期英国政府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组,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行跨部门协调,并确定发展战略。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以政府为导向,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产业架构上最完整的产业政策。
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技术。2009年英国提出了纲领性的文件《数字英国》,推广全民数字应用,提供数字保护,从而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该文件旨在打造良好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环境,为英国的数字内容、应用和服务打造充满活力的投资环境,使英国的数字经济能够广泛吸引国内外的投资。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政府在资金与技术上给予企业积极的指导。伦敦文化创意产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发展初期往往会遇到缺失资金,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伦敦政府针对有创意的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并提供可供给创意产业者资金的机构联络方式,指导相关企业或个人如何从金融机构或政府部门获得投资援助。政府会通过专案研究和研讨会的形式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投资机构搭建桥梁,投资机构可以充分了解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高附加值,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更好的选择投资机构,实现双赢的局面。
2.纽约——市场导向型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模式
美国文化产业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与他完备的版权立法是分不开的,美国政府先后通过了《版权法》、《半导体芯片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伪造访问设备和计算机欺骗滥用法》等一系列版权保护法规,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相关规定最为详尽的法律系统。美国近年来不断修改版权法,推出了包括数据库保护在内的众多立法议案,不断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为版权产业的繁荣提供法律保障。美国是数字化技术及应用方面全球领先的国家。美国完善的制度为文化产业繁荣的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与土壤。也成就了美国国内文化创意产业过去十几年快速发展的事实。其中纽约的文化产业发展尤为典型。
纽约作为世界城市,同时是美国最具有活力的大都市之一,十分重视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集聚了大量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人才,走在了全球创意经济的前沿。美国在国家层面上对文化产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美国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其独特方面,在行政制度上没有文化部门,同时也没有明确的官方文化政策文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美国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提供优质管理服务为辅的发展模式。与英国不同,美国文化创意产业采用版权产业的分类方法,根据《美国版权产业报告》统计,美国2006年至2010年期间,美国版权产业增加值从14542.7亿美元增至16269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从11.04%增至11.1%。产业增长率超过了美国经济整体增长率。其中,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从8372.8亿美元增至9318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从6.35%增至6.36%。2010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解决了国内近510万人的就业问题,占美国劳动人口的3.93%。整个版权业解决了国家1060万就业人口,占整个国家就业人数的8.19%。
美国高度重视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美国高新技术成功转化并有效利用于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大众传播媒介,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不仅拉动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同时广泛的传播到全世界各地,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美国在1998年就通过了《跨世纪数字版权法》,对数字版权实施保护。为今后数字化技术更广泛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美国数字化电影,数字电影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同时为艺术家提供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新渠道,并通过防盗技术等手段为知识产权提高了更高的保护技术,是人类历史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完美案例。
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产业发展初期,资金往往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美国完善的融资体制,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主要有多元化的混合投资、通过金融制度创新筹措资金以及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等多种渠道。
3.东京——产业带动型文化科技融合典范
日本在1995年确立了21世纪的文化立国方略,明确提出10年内把日本建成世界第一知识产权国。为了振兴日本的文化产业,日本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扶持政策。制定长期规划,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提供综合援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联手举办全国规模的文化节。日本政府也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政策,2002年7月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同年11月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2004年制定了《文化产品创造、保护及活用促进基本法》,该法律规定了国家和地方政府有义务推动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府和法律的保障推动日本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日本成为亚洲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日本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成功、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动漫产业。日本享有“动漫王国”的美誉,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王国和动漫输出国。向全世界输出日本文化,彰显了日本文化的影响力。在日本东京有著名的卡通产业集聚地杉井并区、练马区、武藏野、秋叶原等。产业集聚区有高档的数字设备,以租赁的形式为企业服务,实现产品的数字化,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动漫产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日本的动漫产业形成了合理完整的动漫产业链条,链条有四个环节包括漫画创造与出版、动画片的制作、动画片的播出、动漫关联产品和衍生品的开发。动漫产业的源头动漫形象设计成功后会派生出一系列的衍生品,提升动漫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投资资金的回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数字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动漫产业的面貌,动画制作艺术日新月异,日本动漫注重制作软件的升级与电脑数码科技制作水平的提高,尤其是3D制作方面。日本动漫产业很注重技术的开发,每年举行东京国际动画节,并且在会上举行学术和科研活动,共同探讨动漫产业未来的发展。
四、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对我国文化科技融合产业发展的启示
文化科技融合促成了世界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为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世界各国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并把文化科技融合产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世界城市对文化科技融合产业高度重视,从政策制定到立法保障,为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制定有针对性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发展战略规划,引导文化科技融合健康发展。提高文化科技融合产业竞争力。
文化科技融合多为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往往受到资金限制。针对这个情况,国家通过政府引导,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文化科技相关领域产业化,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文化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融资平台。
文化产品在满足满足了国内文化消费的同时,积极进行海外文化传播,拓宽了国际市场,获得了更大的利润。
参考文献:
[1]王 晖: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之研究,2012年城市国家化论坛.
[2]程丹艺:“英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对我国的启示”,金融发展评论,2012年第3期.
[3]陈名杰 孟景伟:《海淀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产业融合发展报告范文5
[关键词]新闻传播 科技 创新 应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已达7.1亿,手机网民突破6.56亿。面对媒体格局深刻调整、舆论生态重大变化,在融合发展的竞技场上,没有第一,只争朝夕。
作为新闻舆论的引导者,党报更应锐意改革,趋时而变,加快媒体融合步伐,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党报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履行好新闻舆论工作职责和使命。
以科技理念提升党报引导力
1.以科技理念为引领。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的重要命题。这是党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部署。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融合发展的深度;理念创新的程度,决定融合发展的力度。党报作为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党报需要构筑自己的媒体阵营,通过媒体融合,让发出的声音更响亮、传播更广泛、影响更有效。
2.以科技理念为方向。
观念就是价值,思想就是力量。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纸质媒体的党报,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挑战?是势不两立还是相互融合?
孝感日报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孝报集团)给出的答案是:以顺应促逆势。集团确立了“媒体融合,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大思路,积极应变,与时俱进,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平台、经营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真正让媒体融合产生化学反应,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动互融,形成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经过融合发展的蜕变,集团综合收入在4年时间内翻了两番。真实的数据充分证明了融合发展的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3.以科技理念为动力。
媒体融合既是技术革新,也是观念更新,更是体制机制创新,是一项全局性、系统性工程。
近年来,孝报集团按照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力推进各项改革,实现体制机制全方位颠覆式创新,通过拆除壁垒,借助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建立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新闻采编平台,大胆实施采编流程再造,改造升级生产要素,完善考核体系和分配机制,调动了全员参与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了媒体生产要素的深度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个阵地由“相加”到“相融”的转变,使孝报集团的传播力实现几何级倍增。
以科技投入提升党报传播力
1.突出“设施+”,巩固融合发展的基础。
孝报集团按照“集团式运作、全媒体发展、多元化经营”的思路,把发展新兴媒体作为其发展升级的重要工具与战略目标,为其提供资金、人力、内容、品牌等全方位的支持,使传统媒体继续巩固新兴媒体蓬勃发展。
近年,集团在科技传播设施建设上不吝财力,先后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建成全媒体采编系统、移动采编系统、电子阅报屏、便民资讯等新媒体平台。升级报纸印刷设备,抓好报纸发行,巩固传统传播方式。新设立孝感网、电子阅报屏编辑部,进一步扩大新媒体平台。同时,配套人才力量。2013年以来,集团共引进各类技术人才67人,其中本科46人,研究生5人,海归硕士2人,中级职称6人,副高2人。
2.突出“互联网+”,开辟融合发展的阵地。
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现代人的阅读方式转向了移动电子阅读,接受偏好转向了互动、视频和直播。这些,都对传统主流媒体形成巨大挑战。
报纸是传统传播媒体,互联网是新兴的信息载体。党报要及时发声、适时发声,就必须用好互联网这个利器,通过多元传播,让党报舆论宣传彰显主流、有效传播。
孝报集团顺应互联网传播规律,加强传播力建设。在融合发展上,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打造两报、两微、一网、一屏、一端的互联网+媒体的传播矩阵,使主营业务大为拓宽,整体运营模式更加多元,实现内容、品牌、价值、服务、经营的互联互通。
事实证明,让新闻传播拥抱互联网,为新闻传播插上科技“翅膀”,才能满足人们的“抢鲜”需求,才能成为传播“主角”。
3.突出“新闻+”,探索融合发展的路径。
对于路径的探索,孝报集团进一步挖掘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核心价值,围绕主流新闻生产者和区域信息提供者的行业定位,一手抓新闻宣传,一手抓信息服务,促进从单一新闻生产向“新闻+服务”的跨界融合。
通过构建以孝感日报为主导、孝感晚报为补充的传统新闻传播矩阵,孝感网・槐荫论坛为基石,形成两报一网一屏和“两微一端”为重点的新型媒体政务及社区服务矩阵,逐步实现从传统的报纸出版到全媒体发展、从单一广告经营到多元化产业布局、从新闻生产到“新闻+服务”的跨界融合,并取得了“两个效益”双丰收。
以科技应用提升党报影响力
1.科技在网媒传播中的应用。
在网络科技蓬勃发展的当今,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大众传媒的主力军。无论是在人们工作和学习中,还是在休闲娱乐中,网络媒体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孝感网・槐荫论坛是孝报集团旗下的社区网站。网站作为“党网”的角色,精心铸造新媒体品牌,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既激活了人气,又弘扬了正气。通过突出地方特色,合理设置栏目、加强报网互动、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创办12年来,现拥有注册网友超过46万,每天访问人数超过2万,网站牢牢领军孝感网络舆论。《孝感网》及“槐荫论坛”先后获得 “全国最具本土传播力品牌”、“全国地方网络媒体十大最具价值品牌”等荣誉。
2.科技在户外传播中的应用。
孝报集团利用传媒文化属性,全面推进报业战略转型,构筑一个以新媒体为主导、多种媒体协调发展的舆论引导新格局。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融合发展,建设党报电子阅报屏,打造新型互动电子媒体,提高党报的阅读率,扩大舆论引导覆盖面。
目前已建设安装室内电子阅报屏近200块,户外电子阅报屏21块,发展楼宇阅报屏127块,覆盖12个大型住宅小区,固定受众100万人,流动受众200万人以上。初步形成了以电子阅报屏为主体,楼宇电视、电子竞技、文化交流等多元并进的复合型户外媒体平台。
3.科技在分众传播中的应用。
加强党报的传播力,还需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挖掘立体传播深度,突出整体传播效能。
有数据研究表明,占据我们阅读和观看时间的主要平台是微博、微信、各种手机客户端。因此,孝报集团高度重视当今这个“信息无缝隙时代”的重要载体――手机,根据信息阅读差异化需求,适时推出“两报一网一屏”的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最大限度地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传播。
今年,集结集团两报一网一屏的精干力量,以通讯、消息图片、言论等多种题材,通过“两微”直播全市县域经济暨“双过半”推进会及拉练活动进程,反响良好。在抗洪抢险和“五城五跨”主题宣传中,“两微”更是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平台形式多样、容量丰富的报道,实现信息传播从可读到可听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华,实现多终端传播和满足多样化信息的需求。
产业融合发展报告范文6
(一)“产业融合”提出的背景
产业融合的思想最早源于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对美国机械工具业演化的研究,而学术界对此的广泛关注和研讨则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数字技术革命而引发的信息产业领域的产业融合现象。1978年,美国学者尼古路庞特(Negreouponte)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指出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1997年,欧洲委员会发表了关于电信业、媒体业和信息技术三个产业部门融合的绿皮书,指出产业融合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更是涉及到服务以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并把产业融合视为新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与增长的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此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纷纷发表了关于产业融合的报告,讨论了这一融合趋势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变革及相应的管制政策。
(二)“产业融合”的定义
由于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始于信息领域的数字技术变革,因此,关于产业融合的含义也多是从此视角来揭示的。对于产业融合的定义,理论界没有统一认识,不同的学者给予不同的答案。美国学者格里斯坦和卡恩指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根据欧洲委员会绿皮书的定义,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三个角度的融合”。日本学者植草益在《产业组织论》书中认为产业融合是这样一种现象,即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由于技术创新而导致具有相互替代关系,使两个产业或市场中的企业转为处在竞争关系中的一种现象。 而我国学者厉无畏的认识得到普遍认可,他指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产品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 产业融合最先出现在信息产业,此后蔓延至金融业、物流业、传媒业、服务业等其他领域。服务业不仅进行着内部各行业的融合,而且与农业和制造业也进行着融合。服务业在第一、二产业增值中的作用凸显,形成了跨行业、高知识密度、高投入、高回报的现代服务业。
虽然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始于信息化领域,但是从产业融合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历程来看,产业融合并非信息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而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高级化发展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展现出来的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不过正是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和应用,才使产业融合现象出现得更加频繁,并有可能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产业发展范式。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开始从更广泛的领域来定义产业融合,如麦霍特纳认为:“两个或多个以前各自独立的产业,当它们的企业成为直接竞争者时,即发生了融合。”林德更是指出:“融合无处不在,融合是分离的市场间的一种汇合和合并,跨市场和产业边界进入壁垒的消除。”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是相对于产业分化而言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是指原本各自独立的产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使原有产业边界模糊或消失的经济现象。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从文化产业角度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任何旅游活动过程及内容无一不以文化为内容,并与文化密切联系和接触,以至于有旅游就必然有文化,文化消费是旅游消费的重要内容。从旅游产业角度看,旅游活动是一种流动的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过程,随着旅游者的流动就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及民族文化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旅游发展过程就是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地区文化频繁交流的过程。因此。近年来,文化旅游作为各国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策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一)文化旅游的兴起和发展
对文化旅游的定义,国外的学者认为,广义上讲,文化旅游包括旅游的各个方面,旅游者从中可以学到他人的历史和遗产,以及他们的当代生活和思想,麦金托什(McIntosh,1986)以及世界旅游组织(1985)均提出过这种观点。狭义上讲,文化旅游是一种对“异质”事物的瞬间消费,经常是比较异常的“那一个”。在他们看来,文化旅游者是一些有浓厚怀旧情绪的人,对于异常的“那一个”有很强的好奇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旅游者迥异于那些芸芸大众旅游者,瓦伦史密斯(2002)的观点属于这一类。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给出了“文化旅游”的狭义定义: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的旅行。
国内学者的观点有以下几种表述:(1)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
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等四大类型(马波,1998);(2)消费者消费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郭丽华,1999);(3)文化旅游相当于民俗旅游(于岚,2000);(4)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多方面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蒙吉军、崔风军,2001);(5)人们对异地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所引发的,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张国洪,2001)。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机制
我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文化资源丰厚,文化既是旅游的最初动机,又是旅游的最终目的。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因为文化的渗透而变得丰富多彩,富有品位。旅游为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提供了平台,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载体,这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潜力。随着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历史遗迹、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文化资源都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保存和传承,文化因为旅游的开发而变得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互动与整合有利于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都有明确的技术边界、产品边界、业务和运作边界及相应的市场边界,但旅游行业中那些专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为旅游服务的经营企业,其本质属于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中那些主要生产供旅游者参观、游览、鉴赏和购买产品的企业又发挥着旅游的作用。实际上这是该类经济产业的两种不同特征――文化是其属性,旅游是其功能,只是由于历史遗留和传统划分方法等原因使它们隶属于不同的旅游部门、文化部门或其他部门而已,在行业渗透、学科交叉的当今,两者之间就更难分彼此。 因此,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相互关联,与旅游有关的文化产业的发达与否是旅游业兴衰的重要因素,与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开发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又支持着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策略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要实现和谐发展,需要有效加强二者的融合力度,以形成互动双赢的发展局面,为充分挖掘出两大产业的潜力并通过整合创新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对思想理念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从较高层面对两大产业进行整合创新。
(一)创新管理思想观念引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树立全局观念、加强产业融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市场机制下的大产业发展道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和谐发展,政府引导是出发点,企业是实施主体,市场化运作是手段,资源挖掘和整合是主要方法,发展大产业是最终目标。
政府及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其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扶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地方法规体系,实行与两大产业政策相衔接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要在已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旅游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制定出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规划,选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阶段的发展任务,为旅游地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供科学指导。同时要制定共同发展大文化、大旅游,培育大产业的具体可行的规划,加强在宏观指导和监管力度等方面的作用。
(二)拓宽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要实现和谐发展,需要有效加强二者的融合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宽产业发展模式,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一是项目带动型,即开发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旅游项目,组织各种文化活动,促进旅游市场繁荣。二是综合发展型,即政府牵头,兼顾区域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需求,统筹规划,综合发展;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区域内各项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大产业”、“大发展”的局面。三是品牌带动型,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力有目共睹,要实现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和谐发展,就需要创建一批在国内甚至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品牌,实现品牌与资源互享,搭建旅游与文化产业之间协作发展的桥梁。四是企业驱动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市场运作主体都是企业,企业运作可以把各项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可以组建国有控股跨行业的龙头骨干型企业,对区域旅游文化等优势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开发,同时培育一大批中小型文化旅游企业,完善整个产业链。五是管理创新型。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协作由过去的松散走向协同,既是一次产业发展创新,也是一次管理模式创新,政府统筹引导、企业实施运作,区域加强协作,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