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物流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物流的概念范文1
现代物流(modem times L0gistics)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到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物流费用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随之而大大提高。降低物流费用对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的作用增大,因此,生产者大力谋求降低物流费用,使现代物流成为普遍关心的产业。同时,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也发展到足以支持物流全过程的优化和整合的程度。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促成了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经过了长期不断的整合,已使物流渐渐地形成了独立的产业――现代物流产业。因此,现代物流产业与传统物流产业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全过程是经过全程优化的,各环节之间也是无缝衔接。这就大大地降低了物流费用,缩短了物流时间。这也就是当代物流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这里还要澄清一个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物流企业都用信息技术装备了起来,这是时展的必然,并不能因此而称之为现代物流企业。例如,传统的仓储企业用上了计算机,不能仅仅因此称之为现代物流企业,而要看这个仓储企业的运作模式与和上下游的联合是不是可能成为经过整合后的物流链中的一环。物流活动是商品生产与消费派生的活动,是随着商品生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如果商品生产的数量一定,对物流活动的需求也是一定的。只有在因物流费用减少,商品的价格降低,剌激需求的增长,扩大了商品的生产时,对物流活动的需求才会增加。传统物流是分散进行,而现代物流则是经过整合后连续进行的。
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实践中对物流活动的感受各异,导致了人们对于物流概念理解上的不一致。其中有些理解并没有反映出物流概念的本质,而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物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如下一些原因。
首先,对物流定义的把握上存在偏差。从物流定义可以算出,定义本身表达的是物流管理,也就是对物流活动的管理。如果孤立地去看物流活动,那么,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在内的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到消费地流动,这种活动或者说现象本身早就已经存在了,并不是有了物流概念后才存在并引起我们注意的。但是任何有目的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下,其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以及活动目的是各不相同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任何生产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管理。管理理念、方法、手段与作为管理对象的生产实践活动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即任何管理都是以具体活动为对象,任何具体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管理方式下进行的,二者不可能隔离开来。正是由于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不同,导致了生产活动的运作模式和效果的不同。如同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看板生产、精益生产与落后生产力条件下的手工生产不能同日而语一样,现代物流活动是在系统化物流管理方式与现代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支撑下,为满足现代物流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物流”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于物资实体空间位移活动需要采用一种新的管理方式、运作模式加以指导之时出现的一种概念,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和社会意义。
“物流”体现的是系统化的思想,物流管理追求的是物流系统的高效率和物流总成本最小化。作为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说,开展物流服务意味着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整合,向客户提供网络化、一体化的服务。无论是货主企业自己驾驭物流系统,还是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目标都应该是一致的,即通过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商品供应系统的效率,有效地支持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活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社会经济的宏观角度看,物流理应是要通过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行政、法律和法规,行业管理,物流市场统筹规划和建设,通过物流技术、物流标准的开发和制定,为企业高效率开展物流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所以,在物流词汇后面加“管理”或者“系统”二字,也就是说叫做“物流管理”或“物流系统”,似乎更能反映出物流的本意,更加接近物流概念的本质。
传统物流的概念范文2
1979年,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与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从日本引见到了国内。1981年,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在《物资经济研讨通讯》上发表了\"物流浅谈\"一文。文章较为系统地讲述了物流概念、物流管理、物流构造以及物流本钱等。第一次较为完好地将物流概念引进我国。从那以后在我国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端呈现物流一词。1998年,北京科技大学黄乐恒在《物流技术与应用》上发表连载文章\"物流本钱及物流本钱管理\",从论述物流本钱的概念动手,剖析了物流本钱的管理办法。1999年,复旦大学高建兵等在《物流技术》上,发表文章\"企业本钱的控制研讨\",对企业物流本钱控制停止了系统的剖析,提出了物流本钱控制的理论框架,以为企业物流本钱控制应当注重系统化和综合控制。2002年,大连理工大学李朝晖等在《东南大学导报》上发表“企业物流成木系统化控制剖析”一文,对物流本钱概念及其效益背反特性和如何对物流本钱系统化控制停止了剖析。在此根底上讨论了物流本钱的部分控制和系统化综合控制的方式。2004年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师黄炎涉及湖南大学张汉江教授在《系统工程》上发表的\"物流本钱控制的系统方式\"中提出要从物流本钱核算体系、物流供给链优化技术、物流本钱控制技术三个方面研讨控制物流本钱的思绪。
二、我国物流本钱控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近年来的物流有了长足的开展,企业开端认识到了物流本钱的重要性,增强了物流本钱的控制管理,但是同欧美兴旺国度比拟,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本钱控制情况,仍不悲观
(一)物流及其本钱认识冷淡
在欧美、日本等兴旺国度,物流理念早己不得人心。而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物流本钱管理的理念依然比拟单薄,大采购、小批发、重商流、轻物流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仍有较深的痕迹。企业对物流的了解大多仅限于运输、仓储等低增值业务,没有树立现代物流认识,没有将物流看成优化消费过程、强化市场运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隶属位置,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归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停止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另外,在物流的效劳认识等方面也与兴旺国度存在很大的差距,企业决策者缺乏久远的战略目光,他们常常把物流效劳看成是一种本钱,以为是对顾客的奉献,没有看到躲藏在本钱后面的宏大商机,因此总是设法削减物流本钱的投入。
(二)传统的本钱计算法存在很多缺乏
普通状况下,企业会计办法没有显现各项物流费用,在确认、分类、剖析和控制物流本钱上都存在许多缺陷。在企业财务决算表中,物流核算的只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关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它运营费用统一计算。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物流没有单独的会计项目,一切本钱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较难对企业发作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白、全面的计算与剖析。企业根本上是依据会计报表的分类办法,将本钱分为消费本钱和销售本钱,将物流本钱与销售本钱混在一同。销售物流只是物流的一个环节,其本钱仅仅是整个物流本钱的一局部,这样就招致了企业物流本钱的含糊和低估。
(三)物流供给链本钱过高
1.订单的处置较慢
订单处置是从承受订货到发运交货,并包括受理客户收到货物后反映单据的全过程。在我国,订单传送的时间和订单处置的时间都相对较长,特别是国企员工对订单的处置措施影响客户的运用,以至形成严重损失,都招致存货本钱过高。
2.运输费用较高
我国运输网络和城市天文环境的限制也招致物流中存货本钱较高。运输费用占物流费用的比重很大,而我国的交通运输费用较高,以至超越商品价钱,这些是不合理的。特别如今我国流通部门实行提货制-即由购货方担负运输费的状况下,由于运输费用偏高,常常会使采购者不愿订货,失去商品销售时机。
三、处理我国物流本钱控制问题的对策讨论
针对以上物流本钱控制存在的问题,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出一些策倡议。
(一)树立物流新理念
现阶段,我国企业必需树立物流新理念,充沛认识到物流关于企业的战略位置,认识到物流效劳的重要性。首先,企业要增强物流的位置,将其真正摆到企业第三利润源的位置上加以看待,企业要改动以前以范围效益为取得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的思想,这不只要表现在消费上,而且要表现在物流上即及时物流上。其次,要充沛树立效劳的观念,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处置好企业物流与用户的关系,增强两者的沟通和谐和,并可经过利润分享、市场开辟和信息传送等手腕,使两者成为战略协作同伴关系,合理规划企业物流的天文位置,为用户提供便当优质效劳。
传统物流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供应处;第三方物流;战略转型
一、企业基本情况
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供应处担负着公司生产建设需用的物资采购供应和管理职能,二级核算单位。主要职能科室设有以钢材、运输胶带采购供应为主的材料科、公司所有设备及设备性材料采购供应为主的设备科、以各类配件采购供应为主的配件科、以木材、水泥、单体采购供应为主的支护科、以汽柴油、油采购供应为主的油脂科和以二类、三类机械电器产品、办公用品采购供应为主的二三类科。以材料使用方向、消耗控制、废旧物资回收处理等管理职能为主的管理科。处下属设有占地194亩的总仓库,库内有铁路专用线和各类大型装卸机械及设施。煤矿生产火工品供应实现了配送,直达到矿。
二、供应处向第三方物流发展转变的重要性
1.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当前的物流业正向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使货物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自主流动。企业为了追求更大利润,根据比较成本优势的经济原则,将许多货物的原料生产、半成品生产、零部件加工、成品组装、标志、包装和发运销售,分别安排在国内外许多不同的地方进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交叉结合,从而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仓储和物资采购建立自己的物流仓库,则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供应处应充分意识到其重要性和意义。
2.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必由之路,也是传统仓储采购企业的必由之路。物流系统必须有良好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使客户可以从公司的信息平台上获得货物到达的时间,货物存储的准确位置,可使货物在几乎不停留的情况下快速流动,直达目的地。良好的信息系统能提供极好的物流服务。
3.物流仓库多功能是物流业发展的方向。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它不仅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还必须开展配货、配送和各种提供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也可按客户的需求提供其他服务。现货供应链管理,即通过从供应者到消费者供应链的运作,使物流达到最优化。作为一种战略概念,供应链也是一种产品,而且是可增值的产品,其目的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超过客户期望的增值服务。
三、供应处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必要性
现代物流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追求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服务水平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大生产的扩大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
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第三方物流公司多功能集约化满足了客户对需求。供应处只有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战略转变,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但是,作为煤炭传统仓储采购单位来说,供应处究竟怎样向第三方物流公司战略转变?转变方向及效果怎样?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供应处战略转变实践进行探讨。
四、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和优势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定义: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成为合同制物流。我国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于第三方物流的表述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仓储业相比,第三方物流服务具有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集中主业
2.节省费用,减少资本节约
3.推动全球化
4.运用新技术
5.加快市场响应
6.更好的信息处理和挖掘能力
以上种种原因,极大地推动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使第三方物流成为21世纪国际物流发展的主流。
五、供应处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思路
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意识到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迅猛发展,物流己成为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供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产业竞争焦点正在逐步转向对流通领域的争夺,物流产业的发展日益成为企业强劲的增长点。
(一)确定物流服务导向思路
供应处把自己的业务从原来的仓储采购业务为主,转变成为适应市场需求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实体-物流仓库。上级大屯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层必须认清推进物流服务导向战略,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过渡。使运输和仓储采购前后一体化的,即提供物流系统化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找准发展物流的切入点
1.供应处物流仓库建立应根据
(1)满足并适应客户的管理体制;(2)与第三方协调的运作系统;(3)全方位服务功能;(4)广泛的信息平台系统;(5)合作伙伴之间协调。
2.根据以上几点,在发展物流方面要进行“三个转变”,即:由传统的仓储采购企业向物流经营人转变;由国内企业向国际性企业转变;由单一的服务向多方位、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转变。是由于客户对服务的高层次需求。满足客户这种需求,是供应处发展所必然面临的一个台阶.
(1)以客户满意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
(2)以“双赢”为策略,建立合作伙伴。
(3)以“零库存”为目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4)建立供应链管理概念。
3.供应处发展物流的突破口
(1)以物流信息网络建设为基础,加快供应处信息化进程。
(2)优化供应处组织结构。
(3)在经营形式上,供应处应根据物流的运作规则调整自己。
(4)提高服务意识,同服务对象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5)加快供应处企业文化建设,实现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供应处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步骤和效果(三)具体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如下:
在确定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战略之下,供应处逐步开展基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功能,并在信息系统、人员配置、供应处内部外部资源上进行整合,并在管理方面及流程进行改进,以适应现代企业的第三方物流的需求。
(四)实施的效果
供应处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增强。供应处在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转变后,供应处应在原来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下列物流服务内容:物流服务:提供有关物流服务信息,通过其良好的网络、完善的物流管理服务和最新的信息技术,将客户的货物通过各种合适的运输方式及时快捷运往目的地。电子商务:提供富有创新性的各种仓储运输解决方案,包括互联网应用程序、以及基于互联网的货运追踪和供应链管理工具。物流管理:为制造商和经销商提供全球供应链管理服务,并提供物流管理解决方案。最后,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利用物流联盟,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2]吴清一.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3]李新华.企业物流管理[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传统物流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市场营销 现代物流
任何学科、任何门类都是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中不断发展的。我们试图从现代物流体系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市场营销的理念。
一、市场营销的理念、模式与基础
依据营销学大师菲利浦-科特勒对市场营销下的定义: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他人进行交换已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社会及管理过程。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包括五个方面:需要、欲望和需求;产品;价值、满足和质量;交换、交易和关系以及市场。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以4PS为框架,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和促销(promotion)。该理论以单个企业作为分析单位,将影响企业营销活动效果的因素分为两类:一是企业不可控因素,如国家法律、政治,二是企业可控因素,如生产、定价等。随着4PS理论地位的奠定,其一度被奉为企业营销实践的经典。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运用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的4PS理论越来越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劳朋特提出4CS理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为中心,将营销组合分为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性(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强调只有真正了解和认识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才能最大化企业的利润。由此市场营销的中心由企业转为消费者,市场营销的理念也变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对目标市场需要和欲望的正确判断,并能以比竞争者更有效的方式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体现此理念的企业也变为顾客驱动型,以市场为中心的企业。
二、市场营销中涉及的物流概念
1.传统市场营销理念中包含的物流概念
市场营销理念包含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等营销哲学。在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联系的市场营销理念对应的物流管理是一个简单后勤的概念。因为企业是以产品为中心,物流的职能就是把企业的产品如何以最合理的方式、最快的速度送达客户手中,从而帮助市场营销完成最后的执行环节。在这种情况下,物流的价值体现在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需求不同的运输、包装、仓储等环节与其相适应。一个产品策略、生产规划必须与库存控制进行有效的协调;价格策略的正确与否也会影响物流是否顺畅,如价格的优惠可能会增加订货量,物流体系的仓储、运输必须及时跟进,才保证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顺畅进行;同时销售渠道的通顺才能保证物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将产品交给指定的客户手里。而促销对物流的影响,要求物流部门和营销部门之间建立便于信息快速传递的信息系统,沟通和协调促销活动的规模、库存、运输和顾客服务的环节。
2.以市场营销为中心的物流概念的拓展
随着市场营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市场营销观念、社会市场营销观念影响逐渐扩大,以企业、产品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念逐步转变为以顾客需求、市场为中心。此时物流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已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是参与到整个市场营销中。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营销理论是劳朋特4CS理论,他强调通过与客户沟通使企业物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客户愿意支付的成本,满足客户的便利性要求。客户在服务、产品价值方面的期望越来越高,不同客户的需求侧重点不同,在市场细化的过程中,这种差异化需求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市场营销的第一步,认识和发现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时,就需要物流管理参与进来。站在客户的角度重新认识客户服务的组成部分,重新设计为客户量身裁体的物流方案。如戴尔公司的电脑产品直销模式,由于其非常重视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从其销售的一开始就要求物流公司的协同。在企业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客户的意愿支付成本也越来越低,而合理的物流管理尤为必要。客户要求的便利性则需要物流给其带来时间的节约和减少资金占用的超值服务,物流服务提供的价值超过客户“期望价值”越高,就能赢得更多的客户。与客户沟通,了解客户的信息,企业物流就能充分考虑客户需求和支付意愿,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三、现代物流体系包含了市场营销的范畴
传统的物流是指通过有效的安排商品的仓储、管理和转移,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到达需要的地点的经营活动。而现代物流的任务则拓展为“涉及原料及最终产品从起点到最终使用点或消费点的实体移动的规划与执行,并在取得一定利润的前提下,满足顾客的需求。”因而物流的职能就是将产品由其生产地转移到消费地,从而创造地点效用。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部分,不仅包括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还包括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伴随的信息的传播。其以企业销售预测为开端,并以此为基础规划生产水平和存货水平。生产规划是指采购部门预先定购原料,经过包装、运输等送达指定区域或存于仓库,原料再转换为制成品的过程。而成品存货是顾客订单与企业制造活动的联结,顾客订单是存货水平下降,制造活动使其上升。最终产品经过装配线、包装、仓储、装运等到达用户手中。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深化和扩展,企业的物流服务逐渐形成了包含销售等环节的自身完备的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所有的管理环节都可处理成一个模块,依据层层递进的思想,最终到达一个最高端——供应链管理。(如图1)
所谓的供应链管理是包括贯穿整个渠道来管理供应的需求,即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存货跟踪、订单录入与管理、分销以及向顾客交货等环节,供应链包含了与转移货物从原材料阶段直到最终用户的相关联的所有活动,所以供应链管理是包括从最终用户一直到初始供应商向顾客提供增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的业务流程的一体化,具体是对顾客、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组成的网络中物料、信息和资金的流动管理。成功的供应链管理将把所有这些活动协调和整合成一个无缝的过程。市场营销已经成为供应链体系中的一个管理子项目,市场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也纳入到整个供应链系统统筹考虑,最终为实现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
传统物流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物流成本;成本控制;控制策略
一、国内研究的现状分析
1979年,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从日本介绍到了国内。1981年,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在《物资经济研究通讯》上发表了"物流浅谈"一文。文章较为系统地讲述了物流概念、物流管理、物流结构以及物流成本等。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将物流概念引进我国。从那以后在我国的报刊、杂志、词典以及论著中,开始出现物流一词。1998年,北京科技大学黄乐恒在《物流技术与应用》上发表连载文章"物流成本及物流成本管理",从阐述物流成本的概念入手,分析了物流成本的管理方法。1999年,复旦大学高建兵等在《物流技术》上,发表文章"企业成本的控制研究",对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物流成本控制的理论框架,认为企业物流成本控制应当重视系统化和综合控制。2002年,大连理工大学李朝晖等在《东南大学导报》上发表“企业物流成木系统化控制分析”一文,对物流成本概念及其效益背反特性和如何对物流成本系统化控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物流成本的局部控制和系统化综合控制的方式。2004年西北工业大学工程师黄炎波及湖南大学张汉江教授在《系统工程》上发表的"物流成本控制的系统方式"中提出要从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物流供应链优化技术、物流成本控制技术三个方面研究控制物流成本的思路。
二、我国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近年来的物流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开始意识到了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加强了物流成本的控制管理,但是同欧美发达国家比较,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状况,仍不乐观
(一)物流及其成本意识淡漠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物流理念早己深入人心。而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理念仍然比较薄弱,大采购、小批发、重商流、轻物流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仍有较深的痕迹。企业对物流的理解大多仅限于运输、仓储等低增值业务,没有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没有将物流看成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另外,在物流的服务意识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企业决策者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他们往往把物流服务看成是一种成本,认为是对顾客的贡献,没有看到隐藏在成本后面的巨大商机,因而总是设法削减物流成本的投入。
(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存在很多不足
一般情况下,企业会计方法没有显现各项物流费用,在确认、分类、分析和控制物流成本上都存在许多缺陷。在企业财务决算表中,物流核算的只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费用,对于企业内与物流中心相关的人员费、设备折旧费等各种费用则与企业其它经营费用统一计算。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物流没有单独的会计项目,所有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企业基本上是根据会计报表的分类方法,将成本分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销售物流只是物流的一个环节,其成本仅仅是整个物流成本的一部分,这样就导致了企业物流成本的模糊和低估。
(三)物流供应链成本过高
1.订单的处理较慢
订单处理是从接受订货到发运交货,并包括受理客户收到货物后反映单据的全过程。在我国,订单传递的时间和订单处理的时间都相对较长,特别是国企员工对订单的处理措施影响客户的使用,甚至造成严重损失,都导致存货成本过高。
2.运输费用较高
我国运输网络和城市地理环境的限制也导致物流中存货成本较高。运输费用占物流费用的比重很大,而我国的交通运输费用较高,甚至超过商品价格,这些是不合理的。尤其现在我国流通部门实行提货制-即由购货方负担运输费的情况下,由于运输费用偏高,往往会使采购者不愿订货,失去商品销售机会。
三、解决我国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的对策探讨
针对以上物流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提出一些策建议。
(一)树立物流新理念
现阶段,我国企业必须树立物流新理念,充分认识到物流对于企业的战略地位,意识到物流服务的重要性。首先,企业要加强物流的地位,将其真正摆到企业第三利润源的位置上加以对待,企业要改变以前以规模效益为获得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的思想,这不仅要体现在生产上,而且要体现在物流上即及时物流上。其次,要充分树立服务的观念,树立客户需求至上的理念,处理好企业物流与用户的关系,加强两者的沟通和协调,并可通过利润分享、市场开拓和信息传递等手段,使两者成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合理布局企业物流的地理位置,为用户提供方便优质服务。
(二)培养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先进的管理水平和决策思想的应用,取决于人的素质。为了培育现代物流管理人才,企业必须加强与管理咨询公司的合作,积极参加咨询公司举办的高水平物流培训班,培养一批高级物流技术人才;加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交流,加强对发达国家物流管理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牛鱼龙.美国物流经典案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2]周敏,王成钢.企业物流成本计量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基于物流作业流程分析[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1).
[3]段清莎.企业物流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研究,2010,(12).
传统物流的概念范文6
1第三方物流概念
第三方物流(TPL&3PL)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外包,最早是欧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将外包思想引入物流领域,就产生了“物流外包”的概念。关于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目前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关系,如在J.M.Arick和C.S.Calkins的相关著作中,第三方物流是“货主和第三方公司之间的一种关系,与传统的基础服务相比,提供更加广泛的,为客户定制的服务,其特点表现为一种长期的、互利的关系”;在我国,“物流社会化,国外又称第三方物流,是指商流于物流实行社会分工,物流业务由第三方的物流业者承接办理”(彭望勤,1998);我国2001年公布的国家标准(GB/T18354—2001)《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是制造企业和工商企业为了发展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的需要;是企业管理的需要。制造企业和工商企业通过物流环节的不断优化,能够降低库存、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提高企业竞争力。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很难适应工商企业和制造企业的需要,所以需要迫切发展物流企业。
2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开始传入中国。我国较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传统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的,从1994年宝供注册成立第一家“物流业”划分的公司以来,中国目前已经注册70多万家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和工商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企业高度分散,比重低,仅能提供单一服务,信息化水平低,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2.1企业发展规模小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刚刚起步,发展规模较小。根据咨询机构的分析,2006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18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与国际上相比差距很大。预计201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达到5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第三方物流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2.2企业功能单一、服务范围狭窄,增值服务薄弱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转型而来,业务局限与传统的运输与仓储活动,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计算机网络及管理软件落后,竞争力薄弱,不能提供很好的服务。同时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只能提供传统的基础服务,增值如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少,不能很好的满足制造企业和工商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国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一系列的涉及到采购、供应、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增值服务,入世后,UPS等国际巨头进入我国给我国弱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2.3信息化程度低、物流设施落后,效率低下世界大的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订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我国有几家大的物流企业拥有全车性的仓储网络或货运网络,但是互联网、条码技术、EDI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未充分利用。有的物流企业仓储能力低下,现代化程度低,导致整个物流效率低下。同时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严重影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2.4缺乏合格的物流技能人才缺乏合理的物流技能人才,导致在实际物流活动中,效率低下,货物破损率低等,很难形成产、供、销一体化格局。虽然我国加大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真正的技能型人才还很少,不能满足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
2.5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由于物流企业规模小,各自为政,在实际物流运作中,会造成大量的空驶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情况,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
3并购重组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意义
并购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M&A”,是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的统称,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获得其它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
通过并购重组可以获取很好的战略机会,拓展服务能力。当一个企业决定扩大在某一行业的经营时,并购现有企业是首选战略。通过并购可以获得时间优势,减少竞争者,直接获得行业位置。如在2001年3月24日,UPS收购飞驰公司(FritzCompanies),完善了UPS比较少涉及的70-500kg级包裹业务范围。
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加大网络布局。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结构合理、布局优化、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通过兼并可以很好的拓宽企业现有的网络布局,节省企业布局时间和开支。如TNT收购华宇物流集团,关键就在于利用苦心经营十年建立起来的1100多个操作点和转运中心、3000多辆卡车、12000多名员工和快速消费品、家电、医药领域的17万客户资源,以此为平台,发展快递、物流、直流,并能、够连接国内和国外站点,实现在我国建立最大包裹内陆运输网络的目的。
通过并购重组能够很好地实现规模经济。物流企业的并购不是单纯的规模的增加,而是企业文化、企业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1+1〉2的效果。如一个物流企业仓库规模比较大,但是运输能力较差;另外一个企业运输能力较好,但是仓储能力弱,通过重组,就可以很好的实现资源的整合,达到很好的资源优化配置。
4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采取的并购重组形式分析
按并购前两个企业所处的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不同,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三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