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教育 特质 目标
小学教育是教育过程的初期,对我们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自古代以来小学教育就存在着很多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教育的问题日益明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注重教育人员在探讨解决小学教育缺点的办法。如今,我国教育愈来愈与世界接轨,小学教育特质和目标的制定迫在眉睫。
一、特质
(一)小学教育的根本。小学教育相对于之后的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小学教育阶段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判断等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再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生身心的可塑性。小学教育的对象也就是小学生,还有着与成人相比并不成熟的心理和生理。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认识并不全面,还很单纯和简单,也就导致了他们心灵的脆弱。正因如此,小学生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别是心理才比较容易被塑造。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小学接受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大,有消极的也有积极。所以小学教育要有自己教育的特点,让其发挥积极的基础作用。
二、目标
(一)讲授基础知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自古以来教育者的义务和责任。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是小学教育阶段的目标。同时,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和了解社会和生活的能力以及素养。
以小学数学教育为例,小学数学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数字的了解,并掌握加减乘除运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具有运算的能力,锻炼其缜密的思维方式,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计算问题。
所以,在小学阶段,教育要以基础知识的传授为主。但是由于处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打破陈规,突破创新,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吸收的方式,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坚固基础。
(二)锻炼学生能力。讲授基础知识是小学教育的一项基本工作,其更为重要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和过去不同,人才的知识水平已不再是最重要的,其素质和能力越来越受到青睐。这也就给小学教育制订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小学教育应把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以及交往能力作为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上文已经提到,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还不成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这一时期的他们,其能力需要得到充分的锻炼、发掘和培养,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现在的小学教育中,已经重视了对学生能力的锻炼。课堂上,老师会把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式的学习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你追我赶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沟通能力。课堂之外,老师还会布置一些手工作业等,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作业的同时,学会思考和变通。
可见,小学教育对学生能力的塑造尤其关键,这也是小学教育特质的一种体现,也是全球化下小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在小学时期就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加强重视,才能提高个人在以后生活、工作中的竞争优势,才能使整个国家更好的迎接全球化。
(三)建立健康的心态。建立学生的健康心态是小学教育需要重视的又一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如此,才可培养出国家和民族真正需要的栋梁之才。
自从“马加爵事件”之后,整个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近几年来,学生因心理犯罪的事件层出不穷,屡屡被新闻媒体报道。这些事件的发生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因为我国的教育使社会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心理的建树,他们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发泄自己的情绪,日积月累后,形成了以消极的心态面对这个世界。
因此,正确的心态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小学教育的对象是心理还不健全的小学生,他们更容易被塑造。学校要加强对他们健康心态的培养,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以后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对人的教育并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心理的培养。如今的小学教育已经把思想品德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其目的就是建立学生健康的心态,使其拥有正确的成长道路,避免被不良风气所影响。
(四)加深竞争理念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处在竞争的行列中。适者生存的道理在小学教育时期就应该被明确。
虽然我国国力日益强盛,但若想真正跻身世界强国,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整个民族都应该有竞争意识。民族的发展在人才,这也就要求我国教育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备竞争意识还要有竞争能力,才能抵抗未来发展中出现的竞争形势。
显而易见,竞争意识要从小就要进行培养,例如在学校体育课中赛跑就是很好的竞争意识的培养。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要注重在潜意识中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的提高竞争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二十一世纪,教育已经打破国界,若想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和发展,小学教育就应该根据自身的特质制定教学方向和目标。以讲授基础知识为主,同时把锻炼学生能力、建立学生健康的心态以及加深学生竞争理念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贾玉斌.全球化背景下小学教育的特质和目标[J].理论研究,2014(6).
[2]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于海臣.习惯的养成:一个应然的小学教育目标[J]. 教学与管理,2013(20).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品德教育;师生关系;教学
数学作为小学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在贯彻全面普及性教育、提高全体人民的素养起着极大的作用。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去,这是当代小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当代小学教育的基本方针已经一再指出,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的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在许多知识点教学处都融入了品德教育,比如说尊老爱幼品德的培养,积极进取的心得历练,互助与分享思想的渗透等等。在数学教育中这些品德的教育不单单拘泥于平淡的讲述,而是与数学教育中的各种几何数据,图表方程相结合以全新的,立体的方式陶冶学生。这种品德教育对于刚刚走出家庭、步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有着深远影响,也更易于接受。所以这就对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数学教育不再单单拘泥于加减乘除,更要积极地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一、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品德教育渗透的现况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不少先驱者在数学教育中融入品德教育取得了突出成就,今天我们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看一看当代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是如何将品得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的。
1.在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渗透品德教育
老师是学生的灵魂向导。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举止行为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初谙世事的小学生来说,模仿老师的行为举止是一种本能反应。所以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己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行为举止,用我们积极的人生态度,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渊博的文化知识来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模板。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在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渗透品德教育
老师必须尊重学生,小学教育过程中老师不再是单一地向学生教导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求知识,师生之间不在单单拘泥于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更应该是互相学习、共同探究、共同娱乐的关系。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更要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让老师通过这种平等对话来了解学生,让学生通过这种平等对话来彰显个性。老师了解学生的个性,更加容易培养学生的品德、能力。学生不惧怕老师,当老师是朋友,更容易让学生积极主动向老师学习。这种平等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就是我们所追求的。
3.在数学的日常应用中渗透品德教育
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日常生活中充斥着数学知识,大到航天火箭的制造,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我们老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联系实际,将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同时在日常应用知识的过程中牢记品德教育。
4.在讲解数学家的成长故事中渗透品德教育
可以通过讲解我国古代优秀数学家的一些经典典故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列举优秀数学家成功所具备的优秀品德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为人处世标准,更好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二、当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品德教育渗透的发展和实践
知识与品德的统一,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可能性的保障。老师要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授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导入学生正确的品得教育,在无形中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
1.结合课本知识有效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数学教育中的品德教育不能像一般的德育课一样枯燥地讲述如何树立良好的品德,也不能像语文课一般通过对文章的讲解来讲述主人公的良好品德。要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不能生搬硬套一些德育的内容,要将品德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去,将数学的知识点与品德的统一性挖出来,结合数学课本身知识独特的品德性来加强数学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像在数学课本上讲解的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的数学成就:“祖冲之发现精确的圆周率”“曹聪称象”等等及讲解了数学知识,又可以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甚至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未来为祖国的数学事业增添光彩的鸿鹄之志。
2.结合生活素材有效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结合生活素材来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这就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更加仔细地留意生活细节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和品德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要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举例来说:在某道数学统计题中大背景是学生集体打扫教室,这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提问“孩子们在干什么啊?”“他们积极打扫教室卫生好不好啊?”“为什么他们一起打扫教室才比较快啊?”等等问题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喜欢清洁,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这种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和品德知识与同学们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既不会耽误数学教育本身的质量,也能巩固学生的品德教育,更加能促进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的知识与品德还是存在很大的统一性。只要我们教师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仔细备课,就能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百元.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N].伊犁日报:汉,2008-12-24.
[2]肖艳.试谈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N].黔西南日报,2009-09-05.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3
知识网络化的到来,必将衍生出与时代适宜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势将不断迁变和亚更新。由此,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教育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按最新课程标准来安排设计,时代的变迁促使教育有极大的改观。教学内容的时间安排、空间设置、受地域的束缚弱化了。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因受网络的影响而改变。知识信息的获得丰富了,网络化特有的交互性、平等性和多样化的趋势必多影响固化的教学体制。教学体制、方式、手段等等势必随网路时代的更新不断完善。互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体现了网络化教学的社会发展趋势。
凭借网络化教学,知识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容易使学生从感官上穿越时空到达的特定的社会模拟时代,体验和感悟原有文化成为现实。可以说学生是在浩瀚的信息海洋汲取知识,由此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必将在网路时代更显重要。
如何定位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呢。这是专家学者们探讨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十一世纪,全球知识信息网络化令中国教育具有不断学习的特点更加明朗化。知识网络化、人文主义思想、中小学教育三者的融洽与否关系着社会的未来与希望。社会中的种种问题,促使中小学人文主义教育更加重要,亟待不断完善。
首先,人文教育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及发展规律的学科。具备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独特性
人文教育学科同哲学、社会学、文学及伦理道德思想体系一样,是以人的教育为中心,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品德的提升,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为最终归宿。
由此,作为网络化教育中的主体——学生的人格将得到旷古未有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意识,强化人文主义教育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首当其冲的任务。
基于互动多媒体手段,网络化教学使得各个人文学科涉及到的人物,在学生心中将留下个性鲜明的印象。教学中涉及到的诸多关于特定时期的音乐、服饰、绘画、建筑等内容,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相互融合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丰富多彩的人文风貌,乃至社会的演进变迁,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征诠释,人物个体的复杂化,艺术的多姿多彩,这一切人文教育素材展示都将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养成更加明朗化。这与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网路时代的教育影响力强大功能不言而喻。
其次,网络化时代人文主义教育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促进社会更加健康发展
在二十一世纪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时代,如何塑造完美的人格?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到的人文素材人物篇章,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士、侠义忠士等许多古今令人敬仰的人物,犹如夜晚灿烂的群星,生龙活现的出现在学生的视野里:古代的岳飞、文天样,当代的焦裕禄、雷峰、孔繁森等其人性光辉形象感人至深。中小学的人文主义教育应该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永恒的道德教育,有意识的展现、不断的熏陶、慢慢地感化,不断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不断的教化,不断的完善学生的人格。明白是非判断,隐化了强制的外在教育,让教师与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养成与完善。
再次,网络化时代人文主义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明辨思维能力,诚信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尤为明显
在二十一世纪初,在这个网络化信息时代,人文主义教育中突出培养学生的诚信原则尤为重要。紧跟时代步伐,能力的培养不可缺失,但是诚信的培养更加突出。在人文教育教学中,即重视学生的理解与明辨思维,又要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兼顾诚信的培养,这体现了网络化时代的人文教育在健全人格培养方面的突出作用。
第三,二十一世纪网络时代的中小学人文教育更加突出情感、价值观与世界进步国家想融洽
中小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定位于是人格教育与道德提升,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受教育者与世界进步国家人文主义教育相适宜。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世界各国定位基础教育的使命时.着重提出为最终实现真正的世界公民的目标而努力。
由此我国的人文主义教育必须深思的几个问题:
l、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的具体实施中所依赖的价值观念定位;
2、强调认知学习,更要强调情感和行为的教有定位;
3、学做世界公民,与世界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定位。
以上三点说明,中小学人文教育的定位倾向地位尤为重要,这关系着整个国家乃至世界人类的教育。
第四,二十一世纪网络化时代,中小学教育意识形态的倾向定位不同凡响,须科学分析定位
世界有众多不同的国家,各国之间依然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民族传统存在着历史上的众多差异。如何在人文主义教育学科定位分析呢?这需要借助于网络科学手段辨证的分析。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美术课堂;德育教育;渗透策略
卡尔威特说:“绘画可以使孩子一生更加富于色彩,使孩子更能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并使孩子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小学生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呢?
一、让德育渗透于美术资料的欣赏中
小学美术教材中编入了许多非常优秀的美术作品,我们在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小学生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让他们在美的欣赏中,走进神奇而又辉煌的艺术殿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同时,教师也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在为学生展示优美的美术欣赏资料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对亲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感恩一切,关心社会,珍惜幸福美好的生活等情愫。
比如,笔者在教学《走进大自然》这节课时,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组美术欣赏的资料图片,有“地旷天高静悄悄”的呼伦贝尔草原,有“山脚盛夏山岭春”的神农架风光,有千里冰封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有“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胜景……小学生通过欣赏这些美术图片,深深地为祖国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大好河山而陶醉,一种骄傲与自豪的激情溢于胸怀,一种强烈的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意识也由此而产生。
二、德育渗透于美术教学方式方法中
形象化、直观化是美术教学的特点,这也是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结合这些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精心设计和营造活泼而又和谐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小学生求知的欲望,也为渗透德育创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我们还要运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教学容易让学生置身于立体化的教学情景之中,以形象化、直观化的内容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有效的启发和教育。
比如,笔者在教学《世界地球日》这节课时,通过播放相关的资料展示告诉学生,我们整个地球的森林面积在逐步地缩小,物种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环境和空气遭到愈来愈严重的污染,地球是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她既可爱又很容易遭到毁坏,地球已经到了危在旦夕的地步!学生通过对这些资料的了解,内心充满了对地球母亲的担忧,使他们在内心建立起珍惜地球,保护好环境的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也明白了地球日的意义。他们在课堂讨论中纷纷表示,今后要多植树净化空气;从我做起,减少“白色污染”;要节约水、电等多种资源;保护动植物,等等。
由此可见,教学方式方法恰当运用,德育的效果会得到质的提高。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我们要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很好渗透德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寓教于乐,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德育渗透于美术技能课堂训练中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技能训练的教学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纯技法的训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由此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认真求索的良好的品质。
比如,在学习《风筝》这节课时,笔者通过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筝,向学生介绍了山东潍坊的国际“风筝节”。每年的四月风筝节期间,山东潍坊的天空就迎风飘起来自世界多国的风筝好手制作的风筝,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笔者通过让学生感受风筝的美丽,让学生知道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等有关知识,使小学生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那样的璀璨多姿。由此,笔者又扩展了课堂知识,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剪纸艺术、青铜艺术、雕刻艺术等都堪称经典,傲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一种民族的自豪感也油然升起。
四、德育渗透于对学生美术作品的展评中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针对某一主题,让小学生绘画并设计作品的课堂展评,绘画与其他艺术作品一样,真实而又深刻地表达出了作者的心声。苏轼言:“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 我们通过小学生的绘画作品,读出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了他们对世界、对生活、对道德观念等的认知状态。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作品对他们进行合理的评价,促进正确的发展方向,及时纠正错误的认知,以此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的形成。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德育的丰富内涵渗透其中,真正让美术教学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高尚的情操,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参考文献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小学》;朱熹;儿童读经
Abstract:Primary School is a children's primer compiled by Zhu Xi, which had tremendous influence then but the content was too difficult for children to understand and the literary form was not suitable for children to recite. The dilemma of Primary School at that time tells us that the classical works for children to read nowadays must be practical and comply with children's interest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Zhu Xi;Children's reading classical works
《小学》是一部传统的启蒙教材,一般认为朱熹编写。实际上,这部书是朱熹指导他的学生刘子澄编成的。不过,在编辑过程中,朱熹作了非常具体切实的指导。如,他叮咛刘子澄,收录前人的文章,不可太泛太滥;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如《叙古蒙求》之类,有必要进一步简约;而有关古乐府和杜甫的诗,意境很好,可适当多收一些。刘子澄编成之后,朱熹又作了较大的修改。如,刘子澄原编中有《文章》一门,朱熹在最后定稿时,将这部分内容完全删去。
《小学》在淳熙十四年(1187)成书之后,对中国传统启蒙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和学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本人就对这部书偏爱有加,他曾说:“后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那个是做人底样子。” [1](22)当一些“磋过”小学教育的成人向他请教时,他也建议读《小学》,以“补填前日欠缺”,从而“栽种后来根株”。他的学生大都遵其所教,在《小学》上颇为用力,《朱子语类》中有很多他们师生讨论《小学》的记载。
历代学者对于《小学》,更是“尊若六经”,推崇有加。元代著名学者许衡,在给自己儿子的信中这样说:“《小学》《四书》,吾敬信如神明。自汝孩提,便令讲习,望于此有得,他书虽不治,无憾也。我生平长处,在信此数书。汝当继我长处,笃信而好之也。” [1](26)明代著名学者章懋,强调要将《小学》熟读玩味,字字句句,都要考究清楚,除了使其道理贯彻于胸中,还要身体而力行。即便已经考中了进士的人向他请教“为学之方”时,他的意见是依然要读《小学》。清代学者张伯行,更是把《小学》和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等同看待:“孔子以前,大学未有书,自孔子作之,而入德之门在是矣。朱子以前,小学未有书,自朱子述之,而做人样子在是矣。” [1]在他看来,读孔子之书,应该以《大学》为统宗;而读朱熹的书,则应该以《小学》为基本。他所辑录的《小学辑说》,辑录宋元明清四朝18家68则有关小学的论述,其中大都是对《小学》的颂赞溢美之词。
元明清三代政府也十分推尊此书。明朝初年,“高后尝命女史诵而听之,既而奏曰:‘《小学》书言易晓,事易行,于人道无所不备,真圣人之教法。”建议明太祖朱元璋推广此书。朱元璋如其所言,令亲王、驸马、太学生讲读。“由是内而京师,外而郡邑,莫不家藏人诵,而圣贤之教,复明于天下矣。” [1](26)清朝政府在《十三经》和《四书》之外,对《小学》最为推重。“凡童生入学,复试论题,务用《小学》,著在律令。” [3](13)明确规定童生入学考试要用《小学》。
尽管朱熹自己偏爱,历代士人推崇,统治者提倡,但正如明末清初学者陆世仪所说,对于启蒙教育来说,《小学》有几个致命的问题。“今文公所集,多穷理之事,则近于大学;又所集之语,多出《四书五经》,读者以为重复;且类多引古礼,不谐今俗;开卷多难字,不便童子。此《小学》所以多废也。” [1](6)李塨也批评《小学》一书,内容关乎天道性命、亲迎觐朝以至居相告老之事,都不是儿童切近的事情,远离了蒙童生活的实际。
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律令“徒为具文”,在启蒙的课堂上,《小学》不免“多废”的命运。龙启瑞在强调国家明文规定童生入学要考试《小学》之后紧接着说:“乃行之既久,或徒为具文,承学之士,束书不观。然则古昔养正作圣之方,与圣天子造就人之意,胥于是而不可见。” [3](13)一方面是著在律令,要求考试用此书,另一方面是把律令视为“具文”,并不具体落实;一方面是对此书敬信如神明,另一方面又是束书不观。在旧时,它主要流行在学者的书斋里,而在启蒙的学堂中影响十分有限;主要为士人所称颂,而不为蒙童所接受。
《小学》这样一种尴尬的命运,对我们今天儿童读经的倡导,具有警示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儿童学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学习的内容要切合儿童生活的实际
教育的内容,只有切合儿童生活的实际,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它才能把学生引进教育的过程。也只有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相印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儿童多记性、少悟性的特点,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主要围绕生活中具体的事情来展开,远绝深奥、抽象的“理”。传统的启蒙教育注意到了这一点,朱熹自己就一再强调,小学阶段“只是教之以事”。 [1](14)如“礼”“乐”“射”“御”“书”“数”之技艺、日常生活中“孝”“弟”“忠”“信”之事。在他看来,小学之所以被称之为小学,主要不在于学生年龄小,更主要在于与这种较少的年龄相适应,教的都是一些浅显、具体而微的事情。而且,小学阶段要摒绝理,不过问理,只是学事。如果不切实际,不顾蒙童多记性、少悟性的特点,教一些超越于事之上的理,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所以,朱熹特别强调,“天命,非所以教小儿。” [1](14)即使说义理,也只能说一个大概,没有必要也不应该深入,并且要和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情结合起来解说。
朱熹把小学教育的内容,严格限定在具体的事情上,可他为实施小学教育编写的《小学》一书,并没有限制在“童幼事”的范围之内。《小学》完全是选录现成的文献编成的。全书6卷,凡分内外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和《稽古》,以选录儒家经书为主,“萃十三经之精华”。外篇则有《嘉言》和《善行》,辑录历代贤德之士的嘉言和善行,“采十七史之领要”。明代学者薛瑄在论及《小学》一书的结构时说:“朱子《小学》一书,理与事而已。”内篇的《立教》、《明伦》和《敬身》,说的是道理,《稽古》则举的是具体事例;外篇的《嘉言》说的是道理,《善行》则讲的是具体事情。“然理,精也,本也;事,粗也,末也。本末精粗,一以贯之,其《小学》之书乎?” [1](26)由此可见,“朱子《小学》一书,详于义理。” [4](788) “理”或“义理”在《小学》中占有很大的分量。
这种超越儿童生活实际和认识能力,奢谈“天道性命”的“郛廓”之理,正是导致《小学》“多废”的重要原因。陆世仪所指出的《小学》问题,具体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主敬,“多穷理之事”,超出了小学“只是教之以事”的范畴。二是主要内容都辑录自《四书五经》,求全责备,叠床架屋,多有重复。三是其中的内容,都是夏、商、周三代时的礼节,与宋代的风俗相去甚远,违背了朱熹自己以“眼前事”加以说明的原则。这三个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远离儿童生活的实际。清康熙时的学者李塨,也批评《小学》一书“殊郛廓。天道性命,上达也;亲迎觐朝,年及壮强者也,以至居相告老诸抚,皆非童幼事,且何分于大学焉?” [5]他论定这种远离蒙童生活实际的做法,超越儿童认识能力的内容,施之于儿童,“将以误学术也”,会有害于教育事业,不利于蒙童的成长,为此他另编了《小学稽业》。
现代倡导读经的人士主张,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无论这些东西与儿童的生活是否有关联,无论这些东西孩子是否理解,更不论这些东西儿童是否喜欢。他们要求儿童熟读背诵,并相信现在所学的内容,能为将来进入社会后所用;虽然与现实的生活没有关系,将来总有一天用得着。《小学》的命运告诉我们,不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切合,不尊重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启蒙的课堂上就不会有市场。不为儿童接受的东西,即使有再高的价值,也不应施之于儿童。即使生硬地向儿童灌输了,也是不能持久的;即使儿童一时记住了,也是易忘的。不错,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引导,需要家长和全社会去设计,而不能完全放任让毫无自主能力的儿童去选择。但这种引导与设计应是在尊重儿童天性前提下的引导和设计,而绝不是扭曲孩子的天性强使就范。教育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否则只会禁锢儿童的世界,戕害儿童的灵性,使儿童失去自身成长的根基。
我们不反对读经,但不主张儿童过早读经,特别是狭义的儒家经典。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抛弃成人本位的教育观念,不以成人的价值观念来评判和规划儿童的生活,暂时把经书从儿童面前移开。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等到孩子大一些后、理解能力增强了,再让他们读经。实际上,古代15岁之前主要接受启蒙教育,以集中识字和学习一些文化知识、接受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15岁之后再开始学习儒家经典,走上科举备考之路。这种做法,依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二、学习应该顺应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我国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启蒙教材,都是用韵语和对偶的形式编成的。这样的读物,或四字一句,或七字一句,文字简洁,形式整齐。特别是合辙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人们喜闻乐道,儿童也有兴趣阅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发蒙》和《幼学琼林》等无不如此。极个别的读物如《二十四孝》《日记故事》之类,虽然是用散文写成的,但都非常简短,少者一、二十个字,多者也不过百余字,而且配有图画,通篇讲述故事,能引起儿童的兴味,为儿童所接受。这些特点使得它们流传千古,长盛不衰,成为我国传统启蒙教育中重要的遗产。
《小学》之所以为儿童所拒绝,就是因为它违背了这样的原则。《小学》内篇《立教》13章、《明伦》117章、《敬身》46章和《稽古》47章,外篇则有《嘉言》90章和《善行》81章,完全是辑录以前文献尤其是儒家经典而成的。“近世新安朱文公,以孔门圣贤为教为学之遗意,参以《曲礼》《少仪》《弟子职》诸篇,辑为《小学》之书四卷。” [1](2)这些古代的文献,离宋代已远,其中的很多内容(如古代礼俗)是后来的人尤其是儿童难以理解的。这些古代文献的文字古奥,儿童认识和理解都有很大的困难。最令人头疼的是,它没有韵语,没有偶句,诘屈聱牙的语句,不谐唇吻,不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引不起儿童的阅读兴趣。
《小学》这样的编写形式,不适应儿童的阅读特点,引不起儿童的阅读兴趣,这是对它高度赞赏的人也不否认的。陆世仪就曾批评《小学》文字古奥,语句长短不齐,颇棘唇吻,既不便于读,更不适合诵。另一些学者虽然没有对《小学》直接批评,但通过各种方式,如,注解、论说、改编(尤其是改编为韵语)、节录、图画等形式,力图将它通俗化、简明化,使它适应蒙童的兴趣和爱好。早在明朝弘治年间,一位日本学者就这样说:“夫是书之疏释,予以所尝得者与宋元以来诸家著录考之,得其目殆七十余家焉。” [6]在这之后,同类著作依然不断出现,如,《小学诗》《小学韵语》。这种一再改编的情形,既说明了《小学》的重要,也说明了这部启蒙教材不为蒙童所接受的实情。
现在读经名义下的所谓经典,有多种类型。除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和传统的启蒙读本之外,最主要的是儒家经典,特别是“四书五经”。当代提倡读经的,几乎没有一个不提及这几部经书的。一些倡导读经的人士,最力荐的正是这几部经书。例如,在阳明精舍山长蒋庆看来,中华文化经典是由孔子整理编定的、由诸大儒阐发撰述的、被历代中国人公认享有神圣性与权威性的、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作为课本教材的儒家文献。他甚至认为,传统蒙学用书和唐诗宋词,应放在读经之余诵习,反对将它们列入少儿读经的基本教材之中。另一位读经的倡导者台中师范学院语文教育系教授王财贵则主张,儿童读经应该跳过传统的蒙学读本,跳过唐诗宋词,跳过古文,跳过诸子百家,从一开始就读“四书五经”。蒋庆和王财贵倡导所读的经,恰恰是《小学》取材的范围。如前所述,这是儿童所不能接受、尤其是没有兴趣接受的内容。在旧时行不通,在现代社会实行起来困难更大。
对于这些经典,读经倡导者提供的学习方法是背诵。蒋庆就明确指出,蒙学教育就是背诵教育;王财贵则认为,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唯有趁现在死背多了,将来才能活用。读经的倡导者理直气壮地宣称,儿童最擅长的就是记忆,而最不擅长的就是理解,提倡儿童读经,恰恰是对儿童这一特质的尊重。所以,该死背的时候,就必须死背,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背诵。我们不否认,记忆和背诵是被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的记诵对知识的积累、心性的陶养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单纯地死记硬背而全然忽视理解,那就应验了批评者所说的食古不化,只是用古代的经典来占据儿童的大脑,束缚儿童的想象力,湮没儿童的灵性。更重要的是,记忆和背诵要有适合记诵的材料。像儒家经典和《小学》之类,读起来尚且困难的内容是不适合背诵的。只有那些“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相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映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 [7](77)的偶句和韵语才是合适的背诵材料。
传统的儒家经典,产生于我们民族文化奠基的“轴心时代”,离我们现代已经有了2500年的距离。时过境迁之后,其中佶屈聱牙的文字、晦涩艰深的义理,即便是专门的研究者也很难理解,更不必说年幼的儿童。所以,就连在经典具有至高无上地位、全社会读经的旧时,也没有要求儿童读经,而是明智地将读经滞后。古人把启蒙教育和读经教育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将它们分属于小学和大学的范畴,并把从事启蒙教育的老师称为蒙师,教授儒家经典的老师则被称之为经师。古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要过早读经。这同样是一个悠远而值得我们珍视的传统,如同经典本身一样值得我们珍视。
参考文献:
[1]徐梓,王雪梅.蒙学要义[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2]张伯行.小学集解原序[A].张伯行小学集解[C].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首.
[3]龙启瑞.经德堂文集·卷二[M].京师:光绪四年(1878)刻本.
[4]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李塨.小学稽业序[A].李塨小学稽业[C].北京:中华书局,1985.卷首.
[6]〔日〕大草公明.小学旨意存是序[A].[日]大草公明.小学旨意存是[C].日本:困勉斋刻本.卷首.
古代小学教育的特点范文6
——“应试教育”从童年起就挫伤了中国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影响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国民教育体系,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素质,摧残着中华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这种“应试教育”,造成普遍的“读一本书、教一本书、背一本书、考一本书”的局面。进行高校招生的多元评价改革,就是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小、活、乐”的教育
——河南省新乡市育才小学校长李克兴认为,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一定要理解“小”的含义,突出“小”的特点。把小学当小学办,把孩子当孩子看,让校园活起来,让孩子动起来,真正让孩子们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为此,要把握小学教育的三个特点:“小、活、乐”。彰显“小”,突出“活”,充满“乐”。如何理解小学的“小”字呢?我认为,所谓“小”就是“简单”的意思,“开始”的意思。由小到大,由简到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这个“小”如何反映出来?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校风、校训上体现。小学的“校风、校训”应简洁明快、通俗易懂,让每个孩子都能记住、理解并内化为行动。育才小学的校风为“阳光下快乐成长”,中心词是“快乐”,“成长”具有双指向性,既指学生的成长,也指教师的成长,就是希望师生都具有阳光心态,老师快乐工作,学生快乐学习,教学相长,其乐融融。校风,展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学校表情;体现的是构建人文校园的价值追求:学校是温暖的,学习是快乐的,工作是幸福的。
“一把尺子量天下”是高考制度遭受的又一批评
——孟昭春认为,人们总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单一尺度的高考却造成了更深层的不公平:一是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兴趣和职业倾向,这些被高考压抑了。二是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学生基础各异,作文考“面向大海”还是“背靠大山”对上海和重庆学生影响不同,英语考不考听力和口语对城市和农村孩子影响也不一样。
小考比高考还累
——《大学有问题》的作者熊丙奇毫不留情地指出:连幼儿园都已经为了高考在准备了,数语外三门,变着法子在考。现在要求入小学要认识2000个汉字,不但学英语还要学双语,完全针对高考科目。许多小学生几十个证书都有了,为了考上好中学,疯狂上补习班,搞得比高考还累。
正确认识文化自信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认为,目前,许多大学在不同程度上仍然缺少一种应有的文化自信,主要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自卑自弃”的倾向,对待传统文化认识严重弱化。有些学生,甚至部分学者,只要谈到先进文化,就言必称美国、言必称西方,缺少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认同。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我国唐宋以前的历史朝代顺序,对古代经典名著更是不感兴趣。还有少数学生缺乏对大学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种是“自大自傲”的倾向,对待外来文化全面排斥。一些大学和学者缺乏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不愿意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不愿意主动研究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声音,盲目自我欣赏、自我封闭。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大学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既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更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文化;既要吸收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更要坚守我们的传统文化。
当教师就要当“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