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范文1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再认识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1)稳定的情感;(2)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3)具有符合其年龄特征的多种心理特点;(4)智力正常;(5)意志力良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体育与健康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个别辅导等途径,唤起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自我认识,并对心理有偏异或有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自我发展调查表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专、兼职两支教师队伍,而且专职教师较少,难以满足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虽然体育、卫生等教师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但离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还很远,远远不能满足现在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另外,教师本身因工作、生活等压力,有时对学生缺乏耐心,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无视学生的心理,常用威严、权威压制学生幼小的心灵。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心理健康教育集体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少,教育者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差,难以满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况。因此,体育、卫生等教师迫切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而且这样的培训需要常态化、科学化。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其他教育工作整合为一,真正落实到教育活动中去,它是必需的而不是点缀。据了解,在很多学校,心理咨询师只是个摆设,心理健康课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这种心理健康课开展的不规范、无考评的现状致使教育者上课无教案,备课应付、懒散现象严重。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是比较好的,但也确有不少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一般来讲,小学生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现象:(1)价值观扭曲。在现代经济发展的刺激下,家长和社会的影响致使不少小学生看重物质享受、看重金钱,无心学习,攀比心理严重,心理出现扭曲,甚至出现偷、抢的现象。(2)以自我为中心。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大人心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大人一味地谦让、过分地疼爱致使孩子养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现状。他们心中只有自己,常常置别人的想法于不顾,不善于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3)逆反心理严重。受家庭条件,父母情况、自身原因等方面的影响,少数学生心理发展畸形,与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教师的教育感到厌烦,对家长更是反抗、逃避、远离等。(4)冷漠无情。“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很多小学生却总把别人当对手,别人好就嫉妒他们,别人差就嘲笑他们,对待别人非常冷漠。(5)恐惧抑郁。很多小学生抗挫能力差,经不起打击,对困难存在畏惧心理。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制定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2.重视体育教师的作用,挖掘其教育教学潜力。目前,绝大多数体育教师都没有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师资少导致教师工作量大,他们无力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因此,重视体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必然的,它将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3.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必须对教育者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其专业化,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4.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并对其进行测试。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者要及时提出有效措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5.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锻炼的心理效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要以中等强度的运动练习为主,坚持兴趣与运动负荷兼顾的基本原则,预防或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现象。6.建立网络心理健康辅导区域。网络将成为今后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发展空间不可估量。在这个大空间里,可以有更多的人参与过来。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联系,将其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范文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凭着热情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如何提高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课题。

笔者认为自我督导是中小学一线心理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最主要途径。

一、利用专题培训资料,自我督导构建并理清业务管道

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构建并理清自己的业务管道。结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试用)证书》管理办法,笔者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要任务分成三个层次:

一是面向学生层面。即承担和开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各种形式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情绪调控、个性发展、青春期性健康、生涯发展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促进学生心理能力和心理水平的健康发展。建立相关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二是面向同事及家长层面。指导和协助学校班主任、德育工作者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主动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和指导。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学习辅导、升学就业、家庭心理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

三是面向学校层面。为提高学校全体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向学校领导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开展相关的工作。

以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将业务能力分类,参加相关的专题培训。在网络中搜寻更多的专题培训资料,如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的心理健康栏目下,就有许多省级培训的课件和讲座。通过专题学习,逐项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有效地构建并理清自己的业务管道。可将这些学习材料分成活动课课件、咨询技巧、危机干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介绍、家庭教育等不同类别的文件夹。对于相同的主题,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了诠释,这对心理教师个人成长非常有好处。在笔者的个人电脑中,活动课课件近六十个,专家讲座九十多个。在仔细研读这些专题培训材料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管道就通畅了许多,在实际操作中,就能牢牢地抓住尊重、同理、真诚、合作、体验、助人自助等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点,提高工作实效。

同一个讲座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实践后,重新研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曾聆听台湾林家兴教授讲咨询技巧,他说心理辅导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对方说出来,学会说:“嗯,你说!”当时不解其意,心想学生总会向教师求助,该怎么办?来访者不说怎么办?几年心理辅导工作下来,当咨访关系建立起来,学生感受到辅导教师的真诚、接纳和关注后,“嗯,你说!”一句充满温情和关切的话语出口后,咨询也就成功了大半。每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有自己偏好的辅导理论和辅导模式,在构建起自己的业务管道后,隔一段时间应展开自我反思,理清自己的业务管道。

二、结合专业杂志研读学术专著,自我督导提升专业理论水平

一线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在自我督导过程中常常会想:“对于这个案例,我这样做对吗?”谁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可能经常有专家督导,也不可能常都有同伴支持,这是一线心理健康辅导教师的现状。对此,笔者收获最大的方法是,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杂志的研读,去学习专业论著,以此来指导和改进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为例,“一线快递”“咨询方略”“辅导个案”“活动设计”等栏目所刊登的内容,常常是我们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平时的工作内容,我们有所感悟、有所启发是很自然的。这些栏目常会推出让我们可模仿的活动设计、辅导方式方法。“学术空间”“研究实践”“国际传真”等栏目,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把理论前沿或对理论的思考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能引导我们的阅读方向。就笔者个人来说,它引导我研读了《积极心理学》《团体咨询与实践》《学校发展性心理辅导》《家庭治疗》等专著,进一步去学习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技术、空椅子技术、沙盘疗法等辅导技术。这些在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基础心理学理论之外的专著,能明显地促进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线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出现迷茫是很正常的。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研究实践”“一线快递”等栏目的启发下,笔者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举办心理讲座和印发心理健康知识手册等单向引导的活动方式,发展为心理健康活动周、自信历程的电视访谈、超级团队PK大赛、纸桥创新大赛等以学生为主体、双向互动、有着强烈内心体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辅导教师个人行动,到开办班级心理互助员培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体系。如2005年,在阅读了周红五的《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构》后,笔者拟定了《遂昌职业中专心理危机预警方案》,而后结合方案的运行撰写了《对学校心理危机预警系统良性运行的几点思考》一文。2006年,在阅读了叶一舵、余香莲的《台湾学校“教训辅”三合一辅导体制及其实施建议》后,颇有感受,立项市级课题探索学校的教导、训导、辅导的整合,撰写了《台湾“教训辅”三合一辅导模式在农村职校本土化实践研究》《“教训辅”三合一辅导机制下对四例偷窃事件的处理反思》等论文,上述论文均已被《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

录用。

笔者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杂志,贴近学校工作实践,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并能引导我们一线教师研读学术专著,让我们从根本上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自我督导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提升活动课操作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操作能力,是一线心理教师重要的专业能力。目前对于心理活动课也已经形成了众人相对认可的评价体系。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将平时的活动课与评价体系进行自我对比,察觉并改进活动课中的不足,不断积累心理课中出现的亮点,提高活动课的操作能力。

在浙江省中职校《心理健康》教师用书中,对于心理活动课的评价有四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十九个观测点及评价标准,而一线心理健康教师由于时间、精力、能力水平等诸多因素所限,不可能对自己的每节活动课按评估项目,逐条进行自我督导。笔者认为,一线心理教师的自我督导,可围绕心理活动课的课堂氛围营造、活动设计与展开、学生参与及体验、课堂意外与亮点等四个方面,紧紧抓住课前预设、课中调整、课后反思三个环节,把握心理活动课的“活动、体验、成长”这个中心,展开心理活动课操作能力的自我督导。

结合有关文献和自己的实践,本人常用如下表格(见下页表一)来引导自己活动课教学能力的提高。对表格中十二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次活动课的自我督导过程。在这张表中,笔者最关注的是课中调整、课堂意外与亮点这一纵一横。心理活动课,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现场生成,因为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学生会出现各种不同体验,于是就会有许多的课中调整,对课中调整的思考,提升的是心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智慧。

在一次青春健康主题课中,故事推演到女生意外怀孕,这时出现了一张推演的纸条:“给女生钱,叫她去流产,然后换个女朋友!”全班女生群起而批判故事中的男生A不道德,现场有些混乱。笔者让她们宣泄了近两分钟,引导学生对此事发表看法,“早恋时根本不懂爱情,电视中常报道这种事,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于是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笔者什么都不用做了,听着就行。这节课的效果,是很多班会课和班主任苦口婆心的教育所达不到的。这就是课中调整。

有一次三分钟自我介绍的演讲,女生小亚因先天原因说话含混不清,笔者原计划在轮到她演讲时不作强求。然而实际操作中,这位女生满脸通红地站在讲台前,足有30秒没出声,笔者正准备示意她可以回到座位时,她开始演讲,内容自然听不清楚,教室里先是一阵掌声,而后一片寂静。这位女生回到座位后,我点评说:“你感动了我,我为你骄傲!”示意全班再次鼓掌。这就是意外的亮点。

四、自我督导个案咨询的过程,提升个案辅导能力

个别咨询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另一个重要的专业能力。要进行个案咨询的自我督导,应从两个方面切入。

1.咨询理论与咨询技术的自我疏理

作为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疏理一下自己对各大流派咨询理论的理解。如当事人中心疗法,以尊重、同感、真诚、接纳为基础,相信来访者具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潜能。精神分析疗法的童年创伤、意识层次论、人格的结构论、防御机制、投射等咨询理论;完型疗法的未完成事项理论、空椅子技术;行为疗法的系统脱敏、代币制、强化、惩罚、消退等理论,以及理性情绪ABC疗法、贝克的认知疗法;等等。作为心理教师,应当精心研究其中的一两个理论体系,掌握该理论体系下的操作技术,了解其他咨询理论的基本内容。这能为专业咨询能力的扩展打下基础,有利于理解焦点短期治疗、意向对话、沙盘游戏、游戏疗法、绘画疗法、音乐疗法等派生疗法。

在一定的理论支持下,一线教师应着手督导构建自己的基础咨询理论架构。建立咨访关系和了解情况必备的理念常用当事人中心疗法(尊重、共情、真诚、接纳)。寻找问题根源可以用需要层次论、精神分析理论、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常涉及的几个方面: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成长经历,家庭背景。调节情绪必备的理论是情绪ABC理论,贝克的认知疗法。

同时,一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有一本常用的心理咨询技术用书,每个月定期翻看一下,了解诸如倾听技术、简述语意技术、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共情技术、立即性技术、自我表露技术、面质技术、角色扮演技术、空椅子技术等学校心理咨询常用技术。

专业咨询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学习与巩固,是一线心理教师专业咨询能力自我督导的基石。

2.咨询过程的回顾与反思

学生前来咨询的绝大部分问题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性问题,如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节、青春烦恼、自我认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不可轻易下结论,要用积极的、发展的辅导导向给学生以支持,引导他们调节自我、改变情绪、健全心理。笔者认为,一线心理教师个案咨询的自我督导是一个初级层面的自我督导,是对咨询方向、常用技术、咨访关系、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自我反思。可结合如下问题,进行自我提问。

(1)学生从来到辅导室到离开辅导室,有什么变化,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

(2)尊重、共情、接纳、倾听等这些咨询的基本要素,是否得到了落实?

(3)整个咨询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有哪些话,当时是如何处理的?现在想来,是否有新的理解?

(4)整个咨询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哪些肢体语言,表达了什么含义?

(5)在咨询过程中是否指导过多,有没有落实“助人自助”原则?

(6)来访者究竟想咨询什么,辅导方向是否正确?

(7)是否要列入心理危机预警范围?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能力

对于一线心理教师来说,开展以本校学生为对象的心理课题研究,对提升自我的业务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情绪状态、成长背景、自我认识等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素得以理清,有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与同伴的专题研讨中,由于面对大家都熟悉的研究对象,最容易产生思维火花。所以,同课异构、个案探讨、活动设计、心理测量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研究,是一线心理教师最可能出研究成果的地方。

结合自身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实践,撰写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探索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过程,撰写心理活动课设计方案;对个案辅导进行总结与反思,撰写心理健康教育个案。以浙江省为例,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优”论文评选及推广活动,不但有力地提升了一线心理教师的研究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范文3

构建坚实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

根植学校文化,顶层设计。学校心理工作根植于学校“生命教育”核心价值取向,力求为师生的幸福奠基,以“培养健康、灵动,具有关爱品质和发展素养的精彩少年”为培养目标,确立“和谐、阳光”的心理工作理念,使每个师生的心灵得到滋养,让校园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阳光精彩。

规范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机构(由学校行政领导和外聘专家、具备专业心理健康工作资质的家长代表组成),以专兼职心理老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心悦坊”教师等心理志愿者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已逐年完善,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加大心理工作的软硬件投入,建立彩虹湾学生心理活动中心。学校提供条件保障每学年心理工作专项经费投入在4万元以上,生均达到25元。不断完善学校“彩虹湾学生心理活动中心”的软、硬件配置,在文化布置中注重童趣,以七色彩虹寓意健康心理的多姿多彩,鼓励大家积极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

状态。

依据学校一校三址办学的情况,在学校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在中心校区聘有专职心理教师(心理教研组长、朝阳区心理骨干),各校区均配备兼职心理教师2名,聘请心理专家1位(心理学博士,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督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心理教师与班主任享受同等待遇,将心理教师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活动课、心理辅导咨询等均记入教师工作量。

重视教师校本培训,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由心理教师定期对全校教师开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的校本培训。尤其重在转变教师观念,在学校教师师德规范中,第一条就是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进入2014年,学校聘请校外心理专家方舟老师,针对学校干部、后备干部、教师队伍设计了分层的心理辅导培训,不仅达到了凝聚团队,强化教师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的目的,而且促进了教师个人的心理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主渠道育人作用

1.落实心理活动课程,完成校本教材《心灵阳光》编写

保障心理活动课课时,每班隔周开设一节课。学校心理教师完成了校本课程《心灵阳光》低、中、高三种教材的编写。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心理案例、心理论文的评比,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市区级奖项,其中有3篇文章公开发表。我校心理老师现已成为朝阳区心理骨干教师,朝阳区心理核心组成员,多次在“朝阳杯”心理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作为“心理关爱工程”基地校在区级现场会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专题经验介绍,在朝阳区心理教师中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2.建立教研组研讨制度,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近两年学校分批组织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主渠道育人教研活动,除心理健康活动课外,学校在语、数、英、音、体、美、综合等8大学科分别开展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带领各教研组共同研讨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切入点,探索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仅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就征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精品备课教案、教育案例130余篇,实现了该项工作的全员、全学科推进,发挥了主渠道育人

职能。

3.心理教育活动融入德育“生命彩虹学生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计划,推行学校德育校本绩效考核方案,加大德育日常管理力度,对心理教育工作的推进做到有检查有反馈。心理与德育的融合,两者同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灵魂”部分,相辅相成。学生“生命彩虹七色实践活动体系”中的“青色爱心达人评比”,专门设立心理互助奖项,鼓励学生间心理自护互助,积极促进心育氛围的形成,并通过活动使学生形成心理自护和互助意识,提高心理自护和互助能力,学校还完善了校五级心理预警机制。“黄色健康达人评比”的标准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套指标,学校将每年五月的“心理健康周”主题活动纳入黄色系列活动体系,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影响力,通过黄色达人个人和达人班级评选完成对心理健康工作的反馈评价。近年来学校组织的“我为教师画萌画”“中园成长礼”“家长眼中的阳光教师”“播种幸福的种子”等心理健康周活动已成为学校特色德育活动被长期

保留。

拓宽“心育”途径形成学校心理工作特色

1.组建彩虹心理志愿者社团

2009年,学校组建了由中高年级学生自愿参加的“彩虹心理志愿者社团”。由心理教师对学生志愿者进行专项培训,目的在于将每个志愿者培养成为学校的心理观察员,使学校心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根据学生志愿者的个人特长和爱好,学校将他们分为广播宣传部、彩虹互助站、网络新闻部、活动外联部等几个部门,由学生部部长负责组织管理,做到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以确保心理健康工作落实到位。实践证明学生心理志愿者已成了心理老师及各科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切实起到了提升心理工作实效性的积极作用,在学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互助关系。

2.成立“中园教师心悦坊”

2011年起学校面向全体教师招募志愿者参加“教师心悦坊”,截至目前,“教师心悦坊”已经拥有教师心理志愿者53人,100%覆盖本分两校47个教学班、10个教研组,成为一支教师的心理自助、互助团队。“教师心悦坊”还定期请心理教师和外聘心理辅导专家组织心理团体活动、缓解教师压力、丰富教师生活,这支教师志愿者队伍也成为组织各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骨干

力量。

3.创新推出十二生肖代币积分评价制度

学校运用心理学代币制理论,创新推出学生十二生肖代币积分评价制度,促进学校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该积分评价制度以中园阳光少年发展目标体系为评价标准,以十二生肖荣誉积分卡为代币,学校全体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学生代表参与积分发放,鼓励学生自我管理,发挥积分的正强化作用,促进学生优良品质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将学生个人积分与班级积分捆绑评价,推出状元、榜眼、探花班级奖,火箭班级奖。学生个人积分不仅关注每月个人积分荣誉榜,还关注每个个体自身的成长,设立个人进步奖,经过不断努力学生可以申请“龙榜少年”(1000积分)和“虎榜少年”(500积分)荣誉称号,申请成功便可获得荣誉胸牌,成为同学身边的榜样,这一举措激发了学生内在向善的动力。

4.开设网络微课、网络培训

2015年以来,为保证每一个学生公平享受学校心理教育资源,克服扩招和并校所带来的问题,学校成立了以心理教师为核心的网络工作组,吸纳了包括学校电教部门、学生微电影社团等数十位教师、学生和家长成为志愿者,为网络心理工作模式提供了人员、技术和硬件保障。本学期,学校开始利用学校网站、校园多媒体资源库、“培育100”平台等网络媒体,尝试推出面向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网络微课堂和网络培训。在心理网络微课堂的设置中,将40分钟的授课模式分解为每次10~15分钟的主题式微活动,心理微课堂每一集只解决一个源自学生提出的小问题,方便学生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利用少量业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在课程推广,中号召全体学生和家长共同收看,便于家校形成心理教育合力。

5.搭建“培育100”软件平台

学校投资购买了“培育100”软件平台,并保证全体老师和在校生家长免费安装,实现了学校对全校学生、家长、教师进行点对点心理专项问卷调研测评。该软件可自动生成数据分析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心理教师能第一时间准确地获得学生、家长、教师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确定心理网络课程和讲座内容。同时,此软件平台以图表形式精确地显示学生个人和班级的心理状况,大大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做到了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目前该平台的功能还在不断开发拓展中,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新闻的推动、图片报道、师生家长心理论坛、班级心理实践作业反馈等均在新功能开发规划中。

6.心理工作全面融入学校重点工作

学校发挥心理团体辅导的育人优势,促进了“学生好行为习惯养成”“学生综合评价改革”,同时,在少先队“队干部综合素质提升”中开展的心理训练营项目,有计划、分年级地进行队干部专项团体心理辅导,促进了学生干部自我成长。“队干部沟通能力训练营”“队干部管理能力训练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儿”等心理团体辅导,也进一步凸显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范文4

【关键词】留守儿童 系列化活动 实践

留守儿童问题,已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共同协力才可能解决的问题。作为学校是这个社会诸多结构中最重要的环节,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学校有最直接的关系。因此,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研究,理应担当主要责任,并在实践中有所突破。我校根据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亲情缺失,学习差,交际障碍,自信力不足,安全问题等,提出了"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系列化活动研究",并针对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关爱活动""心理健康""习惯养成"等方面的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1.实施关爱活动,感受人间温暖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引导没有时间。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照,缺乏与父母交流,性格上感到孤独,不爱与人交往,存在交往障碍。学校积极主动联系社会单位,协调社会单位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支持。先后与重庆市关工委,渝电公司,北碚区公安分局等社会单位为留守学生送来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让留守学生参与受赠活动,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并组织留守儿童与前来慰问的叔叔阿姨交流,合影,消除了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时让他们谈受赠后的感受与体会,从而树立起生活的勇气。不断创新社会单位慰问留守学生的形式,丰富慰问留守学生的内容,提升社会单位关爱留守儿童的品位,不仅从物质上给予,还要从学生心灵上给予滋养。如重庆市公安局北碚分局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团辅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学会与人合作等。学校应积极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节假日成为慰问留守儿童的惯例,从学生需要出发,赠送节日礼品,开展节日活动。学校更应从学生心灵深处关心留守儿童,端午节组织留守学生品尝棕子,开展端午节历史文化的了解活动;六一儿童节,积极组织表演活动,让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节日;中秋节,品尝月饼,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文化等。学校还将组织留守儿童评比"留守之星"活动,从学生点滴进步入手,对学习进步,有自信心,遵章守纪,行为习惯好,爱劳动,生活能自理等方方面面给予学生奖励,激发他们能健康成长。学校还组织特长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学校成立了体育业余训练队,主要从田径、乒乓球、武术等培养留守儿童的特长。还成立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唐门脸谱制作兴趣小组,让留守儿童感受地方工艺的艺术魅力,受到当地文化的熏陶感染。留守儿童们都说这项活动很好玩,都积极参加这项活动。学校根据偏岩古镇旅游实际,在2009年就成立了义务导游队,许多学生报名参与,其中不乏留守儿童。近年来,学校继续组织此项兴趣小组活动,成立义务导游培训队,特别吸收留守学生报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留守儿童参与。这样可解决留守学生暑期无所事事,并让留守学生在义务导游队中有机会与游客交流,在义务导游队中与队员合作,真正提高留守学生综合素质。学校还利用班级建立留守之家活动,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留守之家,班级开展了"关爱留守"系列主题班队会活动。如:按月举行留守学生集体生日活动,为留守学生解决生活困难活动,与留守学生结为兄弟姐妹活动,班级"留守之星"评选活动等。极大地让留守学生融入了班级这个大家庭,从此,他们不再感到孤独,不再感到无助,不再感到无新情关爱。学校组织了武术训练队,用武术来磨练学生意志,涵养学生品德。让留守儿童参与其中,体验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一招一式的精妙。通过反复练习,让留守儿童感悟点滴进步与成功,从而热爱上武术。

2.善于心理辅导,引领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在一些留守儿童中存在焦虑,孤独,自悲,怕与人交往,意志力弱等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出"四整合教学模式",即心理健康教育与课题研究相整合,团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整合,完善认知与心理感受、体验相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班级常规相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课题研究相整合,充分利用已开发的《利用金刀峡自然与人文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中的各类活动,挖掘其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如:《参观金峡桃源》,这是学校开发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春天的金峡桃源一片红色的海洋,连绵几公里,让人心旷神怡,陶冶性情,滋润心灵。组织留守儿童欣赏桃花,观赏李花,追逐春天的脚步,受到大自然美的感染,让学生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多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呀!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没有了烦恼,没有了孤独,他们拿着相机,三个成群,五个扎堆,寻找美景,共同留下美好的记忆。又如,《折纸几何学习活动》,这是民盟北碚区委主委,北碚区政协副主席,西南大学教授黄燕平给学校带来的深受学生喜欢的项目。学生必须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共同的作品创作,自然而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进行分工,才可能完成作品最后创作。诸如此类校本课程,如《参观古镇污水处理厂》《野外拉练》《参观现代和畅农业基地》《河边野炊》《参观古镇葡萄园》等系列活动,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课题研究进行整合,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重要形式,团体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与个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将二者有机整合,是心理健康教育高效的重要保障。既要针对大面积的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团辅活动,又要针对个别学生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实施个别咨询辅导。学校根据留守儿童普遍心理健康要求,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节,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以主题活动的形式,采取团体辅导为主,个别辅导为辅的原则,实施了"自信人生,张扬个性"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完善认知与心理体验感受相整合,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心理健康教师往往设计了不同的情景,让学生认识活动的意义,启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不断调整自身心理,通过情景体验,角色体验,融情融景,感受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认识,走出误区,换位思考,从而形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如:在团辅活动中创设留守学生遇到生活困难问题,让学生想办法克服困难,面对生活挫折,形成坚定的意志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有机整合,学校分别安排了班主任参加心理健康教师教育培训,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了主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很好地通过班级活动加以落实。

3.注重习惯养成,提升综合素质

行为习惯是留守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因学生行为习惯差,导致学生各方面表现不好。首先是学生尊敬师长,孝敬长辈的教育活动。留守学生因为亲情缺失,对父母不太了解,很难说对父母孝敬。组织留守儿童新情聊天、定期向父母写信的交流活动就显得十分必要。留守儿童由于孤僻性格,对老师不是很尊敬。通过谈心活动,交流师生感情。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留心留守儿童,多帮助他们开展好活动,多一句激励,少一点责备,让他们感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怀,学生尊师之心开始萌芽。其次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我们发现,留守儿童课前准备不充分,如常用学习用品缺失,发动班上同学实施关爱活动,为留守学生献一份爱心,并让他们时常准备好这些学习用品。有的学生课前没有预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制定具体指导留守儿童预习的方案,让他们明确预习的目标,掌握预习的方法,完成预习的任务。在课中,尽可能为留守学生创设发言的机会,读书交流的机会,重在鼓励,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对他们的作业,进行必要的指导,并给予优先评阅指导,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关爱,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再其次,从生活上,让留守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留守学生联系卡,通过家校共同实施对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养成的管理,如留守儿童在家里做家务的情况,留守儿童阅读课外书的情况,留守儿童在家中作息情况,引导留守儿童制作周生活、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科学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学校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或课辅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洗衣服,整理书包,理菜,切菜,招呼客人等日常行为。通过健康教育课,安全教育课教育学生预防安全事故发生,懂得基本的安全常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等。

总之,留守儿童现存的主要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特别是学校是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承担者与研究者,通过学校各项工作,整合地思考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办法,让留守儿童能够快乐地健康地成长,给他们创造一片成长的蓝天,让他们幸福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参考文献

[1] 高雪梅主编.《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手册》 西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 朱复融主编.《儿童行为习惯训导法则》 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范文5

〔关键词〕同伴辅导;心理委员;胜任力;校本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7-0008-03

一、概念界定

1.同伴辅导

我国学者庄涵茹(2003)认为,同伴辅导是指学校咨询人员鉴于服务的需求,运用与受辅对象年龄层接近或稍长、有相似经验的学生,经挑选并予以短期的训练,以期这些半专业的助人者,即同伴辅导员,能够对其他学生提供倾听、同理与经验分享,以协助同学探索自我、适应环境,从而增进自我成长的一种咨询方式。

2.同伴辅导员

Varenhorst(1992)认为,同伴辅导员的角色与专业心理辅导员不同,同伴辅导员侧重于心理预防工作,不能模仿学校专业辅导员的模式进行操作。同伴辅导员应该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不能取代教师、心理辅导员的职责。

本文中提到的心理委员即同伴辅导员。

3.胜任力

胜任力(competency)概念由美国著名的组织行为研究者DavidMcClelland在1973年提出。所谓胜任力就是与工作或工作绩效或生活中其他重要成果直接相似或相联系的知识、技能、能力、特质或动机。

4.心理委员胜任力

我国学者乐芬芳(2008)参照国内外有关胜任力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将当前学校心理委员胜任力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人格特质、工作动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从心理委员胜任力结构来看,在素质结构中,主要包括品德结构、智能结构和性格气质结构,其中性格气质结构尤其重要。心理委员的动态结构,表现在心理委员之间、心理委员和其他班委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在这种协调配合基础上的总体管理水平。

5.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指“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在对学校教师现状与潜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自行规划设计或与专业人员研究等方式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 [1]

二、培训流程

提升心理委员胜任力的校本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胜任力模型的建立到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再到付诸培训以及效果的评价,都需要构架一个完整的体系。下面为培训的流程图:

基于胜任力的校本培训工作流程图

1.构建心理委员的胜任特征模型

建立班级心理委员胜任力模型是开展基于胜任力校本培训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参照国内外有关胜任力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可将当前心理委员胜任力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人格特质、工作动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1)基准性胜任特征

基准性胜任特征为心理委员共同拥有,合格心理委员必须具备,是对心理委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属于“门槛性”胜任特征,解决的是“行不行”问题,适用于心理委员资格的确认与心理委员入职甄选。

如:在同学中有较好群众基础和良好人际关系,乐于助人,有奉献精神;关心集体、关心同学,热心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服务人的意识;为人开朗、乐观,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较强;能严格遵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密原则;工作责任心强,道德品质良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鉴别性胜任特征

对于优秀心理委员,不仅要具备足够的基准性胜任特征,还要体现出更高水平的胜任特征,这类特征对心理委员工作绩效具有较强的预测和鉴别区分能力,可视为鉴别性胜任特征,解决的问题是“好不好”与“能不能”。据此能够有效区分绩效优秀、一般、较差的心理委员,因此适用于评优、淘劣。

一名优秀心理委员应该具备共情、积极关注、尊重和温暖、诚实可信等胜任特征。具体如下:①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②热情耐心,真诚负责。③诚实可信,宽容接纳。④善于倾听,理智分析。⑤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

2.需求分析

(1)培训需求很高

心理委员普遍渴望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表现出了强烈的心理健康培训需求。事实上,心理委员普遍认为欠缺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能力,已成为他们开展同伴辅导最重要的阻碍因素。

(2)强调学以致用,目的性强

心理委员最希望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方面的培训,相当一部分心理委员认为自己最欠缺心理健康专业理论和技术,他们最希望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概论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等课程。心理委员认为,这些培训内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同学的心理发展特点,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解决同学的发展性问题,提升辅导的效果。

(3)强调培训形式的多样化

心理委员希望能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除了集中学习外,他们还希望能通过网络学习等方式接受培训。同时,他们最喜欢体验式、案例分析式、活动观摩式、参观考察式和专家指导式的培训形式。

(4)心理委员的培训需求和现实情况之间存在多种矛盾

这些矛盾突出表现在:①培训需求度和培训现状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心理委员认为自己非常需要接受心理培训,另一方面几乎没有心理委员曾经接受过心理培训.②培训需求和培训可行性之间的矛盾。绝大多数心理委员认为他们非常渴望接受心理培训,尤其希望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培训,但同时他们又认为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加各种培训。

3.制定计划

一份完整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对象、组织形式、内容、时间、地点、培训的方式方法、培训效果的评价手段、培训教师、培训费用等。以下重点对培训目标、内容和方式提出一些建议。

(1)培训目标

从素质角度来看,一个有能力的心理委员应该是:和蔼可亲,充满同情心;让前来寻求帮助的人主导谈话;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公开、清晰和基于平等基础上的;使用总结的技巧,及时对别人的诉说进行概括,表明你已经理解了别人的困难;明白权利所在和自身的局限;明白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改变,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明白保密原则是同伴辅导的核心。

从技巧角度来看,一个优秀的聆听者应该是:帮助同学更好地适应各种社会、学习和人际关系;协助同学进行决策,但不要帮他们拿主意;处理一些敏感问题。还强调聆听者要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以及如何在必要的时候把寻求辅导的同学推荐给更高一级的专业人士。

(2)培训内容

在培训中,主要让心理委员学会:使用合适的倾听和问询技巧,让来寻求帮助的同学有机会倾诉自己的烦恼;在谈话中,要以参与者为主,即把焦点放在寻求帮助的同学身上;让人在联系寻求帮助时,最初就感觉到自己是受欢迎的,通过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的方式表现出心理委员愿意聆听;保持对参与训练的心理委员的决策风格和价值趋向的监测,保证他们不会因为这些因素而影响倾听和回应别人忧虑的能力;训练交流能力和清晰的表达能力,以开放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别人;识别什么时候是给予建设性意见的合适时机;留意一个人的过往经历、年龄特征、文化背景会影响到应对心理问题的态度;要明白相似的经历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味,这是掌握有效聆听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当一个人处于危机当中时或即将处于危机当中,辅导他们怎么控制自我,转化危机和处理危机;让倾诉者明白自身的能力和资源限制;列出一项资源清单,里面含有可提供的相关福利、咨询和医疗服务;知道何时应该寻求另外服务的协助,了解什么事情能够提高或降低处理过程的效率。

(3)培训方式

李波等的一项调查表明[2],在培训形式方面,短期或面授课程一般都强调使用互动式教学方式,主要有以下一些形式:理论讲授,咨询和治疗技术演练,现场个案示范、学员个案督导、自我体验、案例讨论等。

因为中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好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发展性的问题,所以培训方式多以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为主。以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利用团体动力学原理,从组建小组,到小组活动结束,使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形成和工作的整个过程。

团体辅导在心理委员培训中的探索尚属初步。今后如何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既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实现培训目标,又能在团体互动、相互合作中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并且能更加长久地把培训效果迁移到现实生活之中,还需我们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4.实施培训

培训实施中要解决管理的问题,因为培训的一切规划终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取得最优的培训效果,还需要管理的保障与落实。基于心理委员胜任力的校本培训的实施要求最佳的培训效果,培训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的反馈,及时调整培训策略。培训结束时要对效果进行全面评估,这就需要进行培训评价。

(1)激发动机

心理教师要组织心理委员交流各自工作的收获和碰到的问题,特别要探讨同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心理委员间的感情,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又能让心理委员学有所得、议有所获,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

(2)管理保障

构建一个心理辅导站和受训学生的工作网络。学校辅导站要发挥校级职能机构的龙头作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保持与心理委员的沟通与协调,即时反馈信息和进行指导。充分利用这支队伍的力量,与他们密切配合,以保证有效地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要为他们举办讲座,进行培训,鼓励他们进修相关专业,并提供必要的条件。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成为一种网络化系统工程,形成一种全校师生关心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

(3)策略运用

基于上述理论和培训内容与方式,可以运用以下的胜任特征培养策略:认知、了解、自我评估,技能练习、工作应用和后继支援。

①认知:让受训学生信服胜任力特征的存在,并且让他们认识到运用胜任力干好工作的重要性。

②了解:即向受训学生解释胜任特征的概念,并教导他们如何在咨询实践中运用。

③自我评估:让受训学生经常将自身的能力和优秀心理委员对照并给予反馈,通过评估知晓自己胜任力现状,明了还存在的差距。

④技能练习:让受训学生在真实的咨询现场或十分真实的模拟状况中练习(如课堂或班级管理等实践中),并与标准有效心理委员的表现比较,及时给予指导,使之反复练习达到标准。

⑤工作应用:让受训学生设定目标发展行动计划,将新能力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⑥后继支援:鼓励其对新知识的运用,并强化巩固,如成立受训学生的联系组织,形成同类的团体以相互鼓励交流等。

5.效果评价

以上阶段培训工作结束以后要进行培训考核,因为本次培训以发展性团体辅导形式展开,所以主要是对团体辅导的效果进行评估。

团体辅导的效果评估简单地讲就是指团体目标实现情况的评估。具体地讲,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总的团体目标实现的情况、团体成员的行为、看法的改进程度、个人对团体的满意度、团体成员间的融洽度以及团体辅导结束后对团体成员的持续影响度。对于方案的评估,可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即对受训学生进行“前测―后测”,了解学生培训前后有关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实际的训练效果;也可对受训学生和未受训学生进行“实验组―对照组”的对比测验,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采用学生自我评估的方法,即运用“开放式问卷”,让学生自评学习和培训效果。

评估结束后,如果成绩合格,应该颁发聘书,并签订相关协议,成为心理委员。如果不合格,则列入候补名单。

在校本培训工作流程的理论框架下,为提升心理委员的胜任力,以发展性团体辅导的形式展开培训,提出了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其实,针对心理委员的鉴别性胜任特征,我们还可以采取其他的一些方式进行培训,如:名师指导式、课堂观摩式、案例分析式、情境体验式、自修反思式、沙龙研讨式、行动研究式、网络交流式等。总之,心理委员的需求的多样性和培训内容的复杂性,决定校本培训方式必然是多样化的。在实际的运用中,则不必拘泥于某种方式的限制而走向教条化,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某项或交叉使用各种培训方式,在综合运用中有效发挥各种方式的作用,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教育的“校本”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7)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方案范文6

2015年,全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夯基础、强教育、治隐患、保平安”的学校安全工作思路,以学校安全能力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学校日常安全管理;以平安校园建设为重点,加强隐患排查治理,防范校园安全事故;以生命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为主线,大力开展学校安全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以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保障学校安全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15年全区学校安全工作总体目标:不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责任事故,严格控制一般事故;不发生较大及以上校车和交通安全事故;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和拥挤踩踏事故;不发生较大及以上溺水事故;不发生较大及以上校园伤害事故;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确保学生伤害事故起数和意外伤亡人数较2014年减少,各类安全责任事故死亡人数为零。

三、工作重点

(一)推进“两项建设”。一是加强学校安全能力建设。按照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学校安全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安全保障能力、安全教育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认知能力、避险防范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提高党政和社会各方面的多方协作能力、专业指导能力、应急保障能力。二是深化开展平安校园建设。与综治办、公安部门启动实施“平安校园”建设工作。2015年全区中学及镇小学(含一小共14所中小学)创建“市平安校园”,其余学校全部创建“区级平安校园”。

(二)加强“两项教育”。一是扎实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坚持做到教学计划、课时(小学每周3课时,初中一、二年级每周2课时,初三每周1课时)、教材、教师、教案、考核“六落实”。同时间周一次把健康教育、防震减灾知识和小学生避险知识、中学生应急救护知识纳入安全教育之中。二是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对问题学生、单亲学生、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等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针对重点学生的实际和生理、心理变化迅速的特点,广泛开展谈心交流、心理讲座等活动,避免因心理障碍引发安全事故。

(三)强化“三防”演练。中小学每月、幼儿园每季度至少要开展一次逃生应急演练(寄宿制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宿舍安全逃生演练);各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防暴演练;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消防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处置意识和自救自护技能。

(四)抓好“三常”管理。一是常规学校安全管理。落实学校安全保卫机构,配齐配强学校领导、安全管理专干和保安员、门卫,规范门卫室(保安室)建设。加强民办学校的安全管理,认真抓好校车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民办幼儿园予以坚决取缔。二是日常安全检查整治。持续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大检查活动,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拉网式,不留死角、不留空档、不走过场。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实行“零容忍”。下发整改通知书,一般隐患即查即改,较大隐患限期整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三是常态化的校园周边治理。调整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全面净化学校及周边环境。

(五)抓好“六防”工作。一是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开展“平安回家”等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在校内各区域有序行走,在上放学途中注重交通安全。学校组织大型集会活动要制定严密的预案,避免因偶发事件引起骚乱、拥挤,造成踩踏。二是预防校园伤害事件发生。结合平安校园建设,全面排查化解校园矛盾纠纷,关注关爱师生心理健康,及时缓解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加强校园犯事件的防范。三是做好校园消防安全工作。定期开展学校消防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各类火险隐患。四是做好校园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做好校园环境和食品卫生工作,严防各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建立健全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控与报告制度。五是做好防溺水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度假”等安全主题教育活动。提示和协助地方政府、村、组在水塘附近设置警示标志。加强农村学生、男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防溺水教育。采取召开家长会、告家长书、家访等形式提示家长加强假期监管看护,努力减少学生溺水事故。六是做好防恐防暴工作。认真开展防恐防暴实战演练,让师生掌握必要的防恐防暴技能知识,切实提高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安全基础建设

1、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在学校新建、扩建项目中,要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有关中小学校建筑规范。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予以维修、改造。严禁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穿越校区。各校全面建立校舍安全档案。

2、加强校园安保设施建设。加大对安全工作保障投入力度,按照标准加强“三防”设施设备配备、保养、维护,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开展“四个一”项目建设,力争年内60%的学校配备1名专职保安,50%的学校建成一个与教育部门视频联网调度中心联网的监控系统;40%的学校建设与公安机关联网的报警系统;30%的学校建设一个卫生保健室。

3、加强学校食堂安全建设。坚持“公益性”原则,建设“安全优质、服务一流、师生满意”学生食堂,严格执行《省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学校食堂功能用房和安防设施设备建设,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和饮水安全管理,坚决避免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二)加强学校安全管理

1、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落实学校安全保卫机构,配齐配强学校领导、安全管理专干和保安员、门卫,规范门卫室(保安室)建设。强化民办学校的安全管理,指导、督促民办学校落实“一岗双责”,强化安全监管。

2、整治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职能,协调组织各成员单位加强隐患排查,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完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把具体责任包到人头,建立全覆盖的学校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责任体系。

3、健全学校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加强预案可操作性方面的修订和完善,建立完善学校各类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工作力量,形成完善的学校应急管理体系。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1、认真落实生命安全教育。抓好《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教育工作,开齐开足课时,做到“六落实”。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开展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和安全的生命观,提高生命安全意识。

以学校安全能力和平安校园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平安回家”、“安全度假”、“走好路”等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不断丰富安全教育内容。探索推行学生自主安全教育和自主安全管理,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

2、扎实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要求,认真抓紧抓实抓好学校应急演练工作,强化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着力增强师生安全防范能力。重点要针对防震、防暴、防火、防踩踏等开展演练。加强演练后的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及时修订完善各种预案。

3、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努力加强学校安全文化建设,在学校形成“学安全法规、讲安全常识、防安全事故,创和谐校园”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围。让教师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让学生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明确的安全理念、高尚的思想品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全面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珍惜生命、安全第一”的良好风尚。

4、加强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建立校园安全管理队伍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机制,继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和应急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隐患排查整治

1、加强日常安全检查整治。建立完善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做到安全检查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和整改记录。各学校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大检查,形成安全检查记录,确保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2、规范安全隐患台帐管理。严格落实“学校安全隐患台帐实施方案”,规范学校安全隐患台帐管理。对各校的安全工作实行档案化管理,把台账作为考核各校安全工作的重要依据。指导各校以安全日志的形式详细记录校舍安全隐患排查、食品卫生安全检查、矛盾纠纷调处等各类信息,做到安全工作每天有记录,进而推进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3、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整治行动。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隐患排查,开展集中、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把集中检查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齐抓共管。配合交通、交警部门加强学生上放学交通安全。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制定《教育系统学校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办法》,修订完善《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规程》。坚持学校安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形成安全责任人人担,安全工作人人抓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依法管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以及学校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治校”的原则,依法依规落实监管责任,依法处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实行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依法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