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比赛的技巧和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朗诵比赛的技巧和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朗诵比赛的技巧和方法

朗诵比赛的技巧和方法范文1

关键词:语文朗诵;目的意义;技巧指导;方法策略

从语文教学的目标看,朗诵能力训练不容忽视。“读”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我们必须认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读”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必须在语文课中给它应有的地位。

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朗诵能力训练非常必要。今天,在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许多时候需要谈判,辩论,宣传,演讲……我们的学生不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从学生的基础看,加强朗诵训练十分迫切。如今大多数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不如人意,朗诵没有激情,缺乏朗诵的技巧,加强朗诵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朗诵的基本要求:首先要读准字音,理解作品中词语、句子的含义。其次要准确把握作品的背景、主旨,弄懂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基调。此外,要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容。

常用的朗诵技巧有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和体态语。

1、停顿,就是指句子当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间歇。常见,常用的停顿有以下几种:

(1)换气停顿。由于换气的需要,在表达过程中必然要有停顿。特别是有些长句,中间没有也不应有标点符号,而一口气却无法说完,必须酌情进行换气停顿。换气停顿要恰当,必须服从内容和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尽管换气停顿的具体方法个人不尽相同,但是,却不能随心所欲,想在哪里停顿就在哪里停顿。

(2)语法停顿。是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这种停顿,一般根据标点符号进行时间长短不一的停顿,停顿时间大体是:句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3)逻辑停顿。是指在朗诵过程中,有时为了表达某种感情,强调某一观点或概念,突出某一事物或现象,在句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

(4)感情停顿。又称心理停顿,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既可以在句子开头停顿,也可以在句子中间或结尾停顿。停顿时间长短由表达者根据所表达的内容或情感的需要,自行设计和掌握,运用得好,可以产生很强的艺术效果。

2、重音,是指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意加重音量与力度的某个或某些词。人们说话时,往往把主要的意思加语气来表达,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力,重读的部分就是一句话里的中心和主体。

3、语速,是指朗诵中音节的发音时间长短,或者说单位时间里吐字的数量。大体分快速、中速、慢速三种情形。

4、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5、节奏,它与速度有密切的联系,是一种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协调的变化进程。节奏的把握应立足于作品的全篇和整体。首先应该考虑层次、段落的区别和联系,并落实于语气的衔接和转换。其次是考虑声音的力度和速度,还要考虑句子的停连和转换等等。

朗读的教学策略:首先示范诵读。在课上给学生们配乐朗诵,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或是用电教手段给学生播放名家的朗诵名品。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

其次学生自读。可以让学生默读、朗读,慢读、快读,单读、齐读,多人串读、学生或师生交替读、分角色读,根据文本和课堂的需要,进行多样化、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反复朗读。

最后可以采取朗诵比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比赛中进行朗诵技巧的指导更是提高学生朗诵水平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朗诵比赛的技巧和方法范文2

演讲与朗诵

指导教师

李智轩

演讲与朗诵

社团活动计划

周次

计划授课内容

2

一口气数枣训练

3

绕口令训练,炮兵和步兵1

4

绕口令训练

哥挎瓜筐过宽沟(g、k)2

5

国庆放假

6

绕口令训练3

7

演讲的形体训练

8

自我介绍

9

学写演讲稿

10

交流演讲稿

11

举行演讲比赛(一)

12

举行演讲比赛(二)

13

演讲稿配乐

14

朗诵的技巧

15

《海燕》朗诵指导

16

《春》的朗读指导

17

朗诵比赛

18

期末考核

演讲与朗诵

社团成员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六(2)

吕欣欣

六(2)

秦欣裕

六(2)

李俊辰

六(2)

钟欣茹

六(2)

王晨

六(2)

韩重怡

六(2)

王俊彦

六(2)

秦昶

六(2)

王文龙

六(2)

王梦欣

六(2)

陈俊杉

六(2)

徐梦菲

六(2)

秦珑轩

六(2)

秦紫馨

六(2)

秦浩杰

六(2)

李晨瑶

六(2)

王梦雪

六(2)

王翔

六(2)

杨婷婷

六(2)

李欣瑞

六(2)

邵志勇

六(2)

范世康

六(2)

唐天赐

六(2)

李文硕

六(2)

王一丹

六(2)

秦馨彤

六(2)

王玉婷

六(2)

卢怡诺

六(2)

董程

六(2)

秦明杰

六(2)

段佳乐

六(2)

王姝雅

六(2)

秦静茹

六(2)

秦桐

六(2)

苏晨浩

六(2)

韦丹丹

六(2)

李新宁

六(2)

秦术博

六(2)

王从丹

六(2)

王淑田

六(2)

朱木子

六(2)

王怡诺

六(2)

徐双江

六(2)

李宇彤

六(2)

李思彤

六(2)

杨辰

第2周活动记录

9月9日

活动目的:

⒈通过练习“绕口令”,培养学生训练语言的兴趣。

⒉训练学生吐字清晰、发言准确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

一口气数枣训练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说话是表达思想情感,是让人听的。说话最基本的要求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这样别人才能听得明白,否则就会闹笑话。(讲一个因语言问题而产生笑话的故事)

2、为了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节课我们来进行一口气数枣训练,并进行比赛。

二、训练与活动

1、自由练习。

2、每班派代表进行比赛。

三、总结

说好“绕口令”是件不容易的事,要说“绕口令”关键在口形、牙齿的舌头密切而正确的协调配合,做到吐字清晰,发音连惯、准确。常常练读“绕口令”。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活动小结:

学生对于这个数枣的绕口令练习兴趣比较浓,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周活动记录

9月16

活动目的:

练习绕口令主要是为了学生训练口齿灵活、语音准确、吐字流畅、颗粒饱满、圆润集中、字正腔圆、助于表达。

活动内容:

绕口令训练,炮兵和步兵1

活动过程:

一、绕口令练习,炮兵和步兵(b、p、m)

炮兵攻打八面坡,炮兵排排炮弹齐发射。步兵逼近八面坡,歼敌八千八百八十多。

二、绕口令练习的方式

1有节奏

2发音清晰

3先慢后快

三、各班赛读

1出示比赛要求。

2评出最佳班级

四、个人赛读

评出最佳学员

活动小结:

通过绕口令的练习纠正学生的的发声缺点,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使学生的口齿灵活、语音准确、吐字流畅、慢慢达到字正腔圆。

4

周活动记录

9

23

活动目的:

一定要按照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注意纠正自己的发声缺点、弱点、毛病。

活动内容:

绕口令训练

哥挎瓜筐过宽沟(g、k)2

活动过程:

一、绕口令练习,哥挎瓜筐过宽沟(g、k)

哥挎瓜筐过宽沟,赶快过沟看怪狗,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二、讲解绕口令的发声方法

1、开口前要注意放松喉部、气息下沉。

2、“运行”当中要补气自如,轻松流畅,字音速度由慢渐快,要做到慢而不断,快而不乱。

3、注意做到内容清楚、感情充沛。

三、个人赛读

根据要求评选出最优秀的学员。

活动小结:

经过几次的绕口令训练,学生渐渐明白了绕口令训练的方法和作用,对绕口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6

周活动记录

9月30日

活动目的:

⒈通过练习“绕口令”,培养学生训练语言的兴趣。

⒉训练学生吐字清晰、发言准确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

绕口令训练3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观看精彩的绕口令视频。

二、训练与活动

1、出示绕口令:喇嘛和哑巴

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tǎ)

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叭。南边提拉着鳎目的喇嘛要拿鳎目换北边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哑巴不愿意拿喇叭换喇嘛的鳎目,喇嘛非要换别喇叭哑巴的喇叭。喇嘛抡起鳎目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哑巴摘下喇叭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也不知是提拉着鳎目的喇嘛抽了别喇叭哑巴一鳎目,还是别喇叭哑巴打了提拉着鳎目的喇嘛一喇叭。喇嘛炖鳎目,哑巴嘀嘀哒哒吹喇叭。

2、自由练习。

3、每班派代表进行比赛。

三、小结

活动小结:

学生对于这个数枣的绕口令练习兴趣比较浓,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7周活动记录

10月14日

活动目的:

1、演讲时语言要准确生动,态度要亲切自然,举止要落落大方,尽量做到声情并茂。

2、演讲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评价能力。

活动内容:

演讲的形体训练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你们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忆童年美好时光。板书课题。

二、对演讲的形体语言进行讲解、指导、示范。

三、学生演讲。

1、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者参加演讲。

2、优秀者演讲比赛。

四、师生评价。

1、学生评出优点、缺点,并提出建议。

2、教师总结。

活动小结:

通过这次演讲,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也提高学生的评价鉴赏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们的友情。

第8周活动记录

10月21日

活动目的:

1、用几句连贯的话,把自己的有关情况告诉别人。

2、上台介绍举止大方,语音适中,话要清楚完整、通顺,不重复、不结巴。

活动内容:

自我介绍

活动过程:

一、示范导入

同学们刚才听了老师的介绍对老师有所了解,这就是自我介绍。二、

交流体会

1、同学们学会了自我介绍,就让我们彼此了解吧!

2、同桌互相介绍自己。

3、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小组互评)

4、学习汇报:你了解了几位同学?先让其中以为介绍给大家。

三、情境联系

1、教师语言创境:开学不久,同学们都很想了解你,请你来向大家介绍自己。

2、上台的同学先问候大家,做到有礼貌。介绍自己是要声音响亮,内容清楚,表情自然。

3、同学们上台介绍后,师生进行评价。

4、小结。

活动小结:

活动中,大部分同学能主动地上台进行自我介绍,个别同学还需好好锻炼锻炼,无论从胆量上,还是从演讲技巧上都需要努力!

9

周活动记录

10月

28日

活动目的:

精彩的演讲稿是成功的一半。

活动内容:

学写演讲稿

活动过程:

一、一口气数枣

二、绕口令训练

三、演讲稿的结构

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其结构原则与一般文章的结构原则大致一样。

(一)开头要抓住听众,引人入胜

l.开门见山

2.介绍情况,说明根由

3.从日常生活或切身体会入题

4.用提问激发听众的思考

(二)主体要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三)结尾要简洁有力,余音绕梁。

活动小结:

明确演讲稿要领,会写简单的演讲稿。

10

周活动记录

11月4日

活动目的:交流、修改演讲稿可以让演讲稿更加的完善,为演讲加分。

活动内容:

交流演讲稿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一口气数枣

2绕口令

二、演讲稿交流

1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演讲稿的交换互看。

2评一评小组成员内的演讲稿,并提出合理建议。

3推选出组内最佳演讲稿。

4各小组推荐出的演讲稿在班内展示。

三、师讲解修改演讲稿的方法

1、反复修改。演讲稿修改的方法与一般文章修改方法大致相同,都需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对于比较重要的演讲稿不妨多看,多改它几遍,力求相对的完美无瑕.

2、边讲边改。边讲边改就是一边讲,一边改;一边改,一边讲,手,口,耳并用.用嘴讲,可以使句子简洁,顺口,有韵味,符合口语特点;用手写,可以去掉口语中罗嗦,重复等毛病,使之精炼,准确,达到文学化的要求;用耳听,可以发现那些纸面上虽然顺畅但听起来费解,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字,句,可以发觉那些意义相近而平,仄却不相宜的用语。对这些部分的修改,有助于达到入耳,动听的目的。

修改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没有绝对满意的时候.如果有条件,就应争取一直修改到演讲之前,有机会就一边讲,一边改,使之更加成熟。反复多次之后,嘴里讲的,手中写的,耳朵听的就会完全统一了。这样上台的时候,就会胸有成竹,临场不慌,即使有临场发挥的成分也能得心应口,不会使结构紊乱。边讲边改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免去念稿,背诵之苦,因为你讲的是你写的,写的也是你讲的,讲熟了也就成为你胸中的东西了。只有这样,你才能神情自若,从容不迫地发挥态势语的效能和作用,同听众进行情感交流,保持演讲的顺畅,提高演讲效果.

活动小结:

演讲稿的顺畅要,肯定能提高了演讲效果。

11

周活动记录

11月11日

活动目的:

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胆量。

活动内容:

举行演讲比赛(一)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一口气数枣

2绕口令

二、各班选出一名评委,加上指导老师,共8名评委。

三、各班推选一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

四、7名选手抽签决定演讲次序。

五、抽签前三名同学进行比赛。

六、当场亮分。

活动小结

让学生感受了比赛的氛围,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12

周活动记录

11月18日

活动目的:

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胆量。

活动内容:

举行演讲比赛(二)

活动过程:

一、复习

1一口气数枣

2绕口令

二、继续比赛

4-7号选手进行比赛。

三、宣布比赛结果,评选出“最佳口才奖”“最佳风采奖”“最佳表演奖”等等

四、师小结本次演讲比赛。

活动小结:

让学生感受了比赛的氛围,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有了获奖的喜悦。

13

周活动记录

11月25日

活动目的:配乐演讲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演讲稿的音乐。

活动内容:演讲稿配乐

活动过程:

一、师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

1、根据演讲的节奏来选择,最好是可以歌曲的时候,演讲感情也到了。

2、可以选择一些轻音乐,比较保险,当然抒情的也好,不建议快歌。

演示几个演讲稿的配乐

让学生听演讲稿的配乐,说说好在哪里,有什么不足。

让学生为自己的演讲稿配乐。

活动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如何给演讲稿配乐,知道了好的配乐可以让演讲更加精彩。

14

周活动记录

12月2日

活动目的: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

活动内容:朗诵的技巧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朗诵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二、朗诵前的准备

(一)选择朗诵材料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

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深入的理解

2.深刻。细致的感受

3.丰富、逼真的想象

(三)用普通话语音朗诵

三、朗诵的基本表达手段

(一)停顿

1.生理停顿

2.语法停顿

3.强调停顿

性。

(二)重音

1.语法重音

2.强调重音

(三)语速

(四)句调

四、朗诵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演戏

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了解了朗诵的基本方法。

15

周活动记录

12月9日

活动目的:让学生把握朗诵的基调,学会有感情的朗诵。

活动内容:

《海燕》朗诵指导

活动过程:

一、听《海燕》的朗诵稿

二、指导朗诵海燕

1、开头先简洁地写出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开头一句中速进入,音色灰暗,通过“苍茫”体现”。“黑色的闪电”比喻海燕矫健高傲、锐不可当的雄姿,应处理为重音,勾勒出海燕的形象。“箭一般的”写海燕的行动之快,应读重,读快。

2、“暴风雨的渴望”,是海燕的伟大抱负,应重读。“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排比句式渲染了海燕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气概,这里并列的成分应重读。接下来,写了海鸥、海鸥、企鹅的形象,用鄙夷的语气。

写海鸥的有气无力、惊恐难耐,破折号后的内容读出一种哀婉无告、低沉颓败的情绪。企鹅的形象通过重读“畏缩”“躲藏”,表现出来。接下来又写到海燕的形象,在我们头脑中更加清晰了。“勇敢地,自由自在地”重读。“飞翔”拉长,重读。这里,一方面要营造环境的恶劣,另一方面,突出海燕的勇敢。因此,写乌云的句子速度放慢,气提声凝,突出压抑的气氛,而写波浪的句子速度加快,,重读“冲向”“恶狠狠”“摔成”突出欢快的气氛。这段内容的重复,是对海燕形象的又一次深化,两个破折号中间的内容应重读。而最后面的一句,“欢乐而高叫”要更加读得大气,突出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写海燕理想信念的坚定,重读“深信”,破折号后语气进一步坚定,“是的”语气肯定,“遮不住的”要读高、读强,语气高亢。“风”“雷”后区分性停顿,交代环境的变化。

3、最后一句是全文的主题,破者号起总结全文的作用。这句是作者的伟大号召,一定要读得高亢有力。但是,这句的起句一定要低,防止太高后面反而升不上去。全句的最高点应落在“烈些”两个字上,“吧”落下来,语调稍扬。

三、试读《海燕》。

活动小结:感情充沛,但是节奏还需要加强训练,强弱语气要分清。

16

周活动记录

12月16日

活动目的: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春》的第1、2、3自然段,朗诵不仅要字正腔圆,而且要有充沛的感情。

活动内容:

《春》的朗读指导

活动过程:

一、绕口令的训练

二、指导文章《春》的朗诵1、2、3自然段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三、集体读,体会感情

这几段是对盼春的描写。此时春天尚未来临,人们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盼望着,盼望着”这一反复手法的运用,将渴望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这两个小短句的层次性,中间不停顿,就情感而言,应一次比一次强烈,语调上扬。

四、班级成员赛读

五、个人赛读

朗诵比赛的技巧和方法范文3

关键词: 高职语文 教学改革 教学思考 教学实践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如何更好地培养职业人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而言,职业人才除了具有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有较强的交际沟通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那么在专业教育以外就需要有通识教育,高职语文就肩负着这样的一个重要使命。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理应在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高职语文,这一点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生的共识。我们做过多次关于大学语文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从结果看,90%以上的老师和学生都认为高职学生应该继续学习语文。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高职语文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处境。一方面,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对这门课寄予厚望,委以重任,另一方面,高职语文课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学生的受欢迎程度不高。于是,高职语文的地位每况愈下,从必修课到选修课,课时从72节到48节到36节,乃至在有的专业有的学校,高职语文已被“开除”出高职教学课程体系。有为才能有位,有位才能更加有为。如何改变高职语文的尴尬处境?唯有不断改革。只有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在深入了解高职学生的特点的前提下,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考虑高职学生的可接受性,厘清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选择与合理使用教材,探索最有效的高职语文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形式,创新高职语文教学考核方式,才能强化高职语文教学效果,使高职语文在高职教育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进一步确立和巩固高职语文在高职教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一、明确高职语文的科学定位

明确高职语文课程的科学定位十分重要。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有许多问题是由定位不明确、不科学引起的。如有人期望通过高职语文课解决高职学生所有的语文问题,而不是有所改善,把高职语文弄成了“高四语文”,结果几乎要“搞死语文”;有人希望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不是提高通用能力,结果高职语文变成了“**专业语文”,等等。

那么,应该如何定位高职语文呢?

首先,从课程性质和高职教育目标看,高职语文应该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高职语文要继续担负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传统使命。所以,高职语文应该是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高职教育中,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所以,高职语文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各专业的必修课。

其次,从教育层次序列的角度来看,高职语文应该介于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之间。与高中语文的偏重应对考试和大学语文的偏重理论不同,高职语文应该突出能力提高与实践训练。因此,高职语文的基础知识可以与高中语文程度相同,在系统性上有所提升,比本科大学语文要求难度可以适当降低。

再次,从教学对象看,高职学生与本科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语文应该是实践性课程。根据“理论够用”的原则,高职语文的教学不宜有太过深奥的理论教学,而应该以实践训练为主,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为主。

最后,高职语文是也只能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高职语文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职能和作用,但它不是万金油,也不能代替专业课程的教学职能,除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外,高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从专业课程教学中获得。高职语文教师要坚守高职语文的本职,剥离附加在高职语文身上的不切实际的职责,从而专心致志地完成高职语文的任务。不要强求通过短短的几十个课时,让高职学生的语文水平就有大幅度提高,语文水平的提高是逐渐实现的;也不要多想通过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职业能力,高职语文培养的是学生的基础和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由专业课去完成。实际上,朱光潜先生曾说:“别的科目凡用到国文的,其实也该分担起语文训练的责任。”当然,通过高职语文教学也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某些职业能力,但那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能刻意追求,否则就会本末倒置。我们认为,高职语文一定要与专业相结合不必要也不现实。一棵树要结果,看起来是花的功能,但追溯起来还是“根本”的功能。语文课所要培养的是“根本”,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观察力、判断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和人文关怀,这些也许不直接表现为职业能力,却是职业能力的基础。如果硬要把高职语文与各类专业课程结合,那么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太高了,试想,高职语文经常有多个专业合班上课情况,上课时语文老师要怎样把语文与不同的专业结合呢?从培养人才的角度看,也不必要强调语文与专业的结合,远离专业才能拓宽视野。

二、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及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高职语文的首要目标依然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要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学生完成了高中或职高阶段的学习任务,理论上讲已经掌握了较完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语文运用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仅从高考语文成绩来看,高职院校有的学生语文成绩还不到60分(总分150分);我们在高职语文课开始时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有个简单测试,从测试情况看,高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亟待进一步提高,语文基础知识仍然需要强调,语文意识仍然需要强化。这是与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本科院校学生迥然有别的,所以,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必须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有所差别,强调基础,强化语文意识,降低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语文要补高中语文的课。1982年徐中玉先生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当时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补课的性质。这一点,对今天的高职语文恰恰适用。

高职语文课程内容可以与高中语文重复,所谓温故而知新,一方面通过高职语文教学,巩固理解已有的知识,对于同样的知识内容,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变化,理解和感受是会进化的。另一方面使知识系统化,加深记忆,有利于终身学习。

高职语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高职语文教学中传授听说读写技巧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所以听说读写的训练必须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了解到高职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水平并不落后于同龄人,只是还未达到“有口才(用艺术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境界,所以需要继续训练提高;高职学生也不是不阅读,在网络如此发达的背景下,学生的阅读量可不会比老师少,只不过其阅读的内容和质量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所以在高职语文课中,必须进行阅读训练;高职学生最欠缺的是听和写的能力,学会倾听,学会写作,需要加强听和写的指导与训练。高职语文具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职能,必须让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所以经典阅读与时文阅读也应该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我们安排了相当的课时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的讲解和听说读写的实践训练,主要内容有:听讲座、听对话练习,经典朗诵、诗歌朗诵,课堂演说、演讲比赛,写字训练、随堂作文和作文比赛等。

我们不主张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中多讲应用文写作,实际上,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自然就有办法写好应用文。况且,高职语文的课时有限,不必要面面俱到。

确定了高职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选择合适的教材与灵活有效使用教材。目前,大学语文教材,包括高职高专使用教材,据不完全统计有1400多种,如何挑选合适的教材是每一个高职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我们的原则是坚持选用标准高,经过长期检验口碑好的大学语文教材或高职语文教材。

我们经过多年尝试,选用了丁帆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教材。该教材以人文性贯穿全书,体现了“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趣味性和新经典”相统一的原则。在教材使用上,由于学时的限制,课堂教学中用介绍文学史的方式串讲,适当精讲中小学教材未出现的经典文章,教材中大部分文章以学生自学为主,着眼点在开阔学生视野。

三、采用适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语文教学效果

朗诵比赛的技巧和方法范文4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作业设计

【问题的提出】:

传统死板的作业设计,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更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具体的解决办法】:

我们尝试从“乐”“思”“行”“异”四个方面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做到快乐作业,享受收获。

一、乐

乐即增加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去做。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办手抄报。学完一单元后,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办一张手抄报。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和合作。如学完《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后,让学生搜集描写大自然的诗歌、文章、图片,办手抄报,在手抄报中可以加上自己学习收获,以此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壮观。

看电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看电视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北京奥运会、国庆大阅兵让中华儿女倍感自豪和骄傲,通过观看阅兵仪式,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再如观看《动物世界》《探索》《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诗歌朗诵。对于一些朗诵性较强的课文,可在班内进行一场朗诵比赛。如学习《中华少年》时,在朗诵比赛的过程中学生更深刻的体会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发动学生搜集诗歌,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和书籍,访问其他人等途径,搜集创造的诗歌、童谣,也可搜集诗歌的知识和故事,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推荐给其他同学。

二、思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创新能力。

(一)让学生成为作业的主人。学生不仅是作业的“完成者”,可以成为作业的“创造者”。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时我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对于自己布置的作业学生都能积极认真的完成。

(二)制作成长记录。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借鉴老教师的经验,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制作自己的成长记录。在这里面既有学生们自己的习作,也有他们摘抄的名言警句、好词佳句,并且每人都是这些记录册的“编辑者”和“设计者”,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画知识树。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借鉴老师画知识树的方法,在学完一单元后,让学生自己画出本单元的知识树,并在小组内交流。

三、行

行是指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结合重大节日,鼓励学生画一张画,制一张贺卡。如国庆节时,画一张庆祝祖国生日的画;教师节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一张送给老师的贺卡。

(二)举办一场辩论赛。结合所学内容在班内举办一场趣味辩论赛。如学完《别饿坏了那匹马》和《唯一的听众》,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一场题为“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的辩论赛,在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三)还于生活。语文知识的来源是广泛的既有课内又有课外,应鼓励学生到自然生活中去观察收获。如学习《草虫的村落》时,布置学生回家观察蚂蚁,并做好记录;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时,让学生去调查自己身边环境的变化,观察自己及身边人的所作所为对环境的影响。

四、异

异是指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不同的花草树木需要不同的土壤和温度。学生的成长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适应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A、B、C三个层次让学生自己选择,并把三个层次的分别设计为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作为对学生的奖励。如学习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

A、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 位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朗诵比赛的技巧和方法范文5

【关 键 词】 古诗词教学;兴趣习惯;评价机制

对于诵读,古代贤人曾有经典的不朽的诠释:“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特级老师于漪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60篇,《语言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词篇目44篇,足以见得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我认为古诗词教学应该注重诵读。

一、古诗词诵读现状

现状一:老师对古诗词诵读重视不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要求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但是仍有部分老师因为诸多原因,不敢放手让学生积极诵读。他们有的因为课时紧张,为赶教学进度而疏于诵读;有的为了应试教学,诵读成了象征性的走过场;有的没有掌握古诗词诵读技巧,教师范读、播放录音或学生齐读一遍后,便匆匆进入课文讲解;更有甚者,教师以“独角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充塞整个教学课堂,而学生则鸦雀无声一片。

现状二:学生学习古诗词多为应试强行背诵记忆,而忽视了诵读。初中学生课程繁重、科目多、中考压力大,语文容量大、课时紧,加之老师引导不力等种种原因,学生的古诗词诵读只停留在表层。他们多认为学习古诗词是为了应付考试,因而强行背诵记忆,但遗忘很快。或者是对古诗词学得肤浅,了解甚少,从而忽视了古诗词的诵读。

现状三:缺乏古诗词诵读的环境氛围,应用太少。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人贤士建诗社,开诗会,吟诗作词,相互交流,书信互往,其乐融融,有着古诗词诵读和应用的良好环境氛围。如今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环境只停留在晨读和少数语文课堂,诵读环境氛围微乎其微,应用更是少之又少,着实令人担忧。以上现状,导致了古诗词诵读的欠缺,让学生学得不快乐,老师教得不舒畅,大大影响了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好好反省。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了解古诗词诵读现状,发现缺点和不足之处,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对症下药,改变教学方法方式,古诗词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传授古诗词诵读的方法

古诗词诵读教学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让学生掌握诵读方法和技巧。“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古诗词诵读教学应注重传授学生诵读方法,具体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读准字音,掌握含义

明代朱熹曾说:“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诵读古诗词就必须如此,一定要吐字清晰,字音准确,不可多读、少读、错读、倒读一个字,这是诵读的标准要求。古诗词中有些多义词、通假字学生很容易读错。如王维《杂诗》中“寒梅着花未”的“着”应读“zhuó”,含义为“开”。王磐《朝天子・咏喇叭》中“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那”同“哪”,应读“nǎ”,“甚”同“什”,应读“shén”。我在教学生古诗词诵读中,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若发现错误应及时纠正,同时掌握关键字词的含义,理解诗意,把古诗词读得自然流畅。

(二)停顿恰当,读出韵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诵读要得法,停顿恰当就至关重要,古诗词诵读更是如此。为了把握好诵读节奏,我教学生正确划分停顿,读出韵味。

1.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多是五律五绝、七律七绝。五律五绝的停顿划分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按意义单位划分,第二类是按音节划分。我们现在诵读五律五绝一般采用意义单位的停顿读法。

(1)按意义单位划分,分为“二三”式,共两个音节。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按音节划分,分为“二二一”和“二一二”式,共三个音节。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二二一”句式中的“一”主要是对前面的内容作补充说明,“二一二”句式中的“一”是动词,与后面的词构成动宾结构。

2. 七律七绝的诵读停顿,基本采用“二二三”“二二二一”句式和“四三”句式断句。(1)“二二三”句式划分: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二二二一”句式划分: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其中,“巴山/夜雨/涨秋池”只能用“二二三”句式,这是根据句意“涨秋池”句意不能分开而断句的。(2)“四三”句式。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停顿,就用“四三”句式。我们现在诵读一般都采用“四三”句式。

3. 《诗经》中的诗歌大多数是四言诗,诵读一般采用“二二”式停顿,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 词的诵读停顿是按意义划分的,朗读时节奏灵活而无定数,读起来长短相间,抑扬顿挫,韵味无穷。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古诗词诵读只有停顿恰当了,才能诵读出韵味。

(三)读好节奏,读出美感

读好古诗词的节奏,要注意把握好节奏的三要素。

首先是读出轻重。声音的轻重是构成节奏的第一要素。重音轻音处理好,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听起才会动听。重音响亮,多表达喜悦、兴奋、紧张之情;低音低沉,多表达悲哀、失意之情。如读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时,其中两个“故乡”要重读,这样就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他乡遇故知”时离家游子的欣喜之情。因此,古诗词轻重诵读恰当,才能准确生动地传递出诗句中表现出的诗人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

其次是把握好语速。声音缓急是构成节奏的第二要素。语速与古诗词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情绪息息相关,因此选择缓急快慢要合乎前后语境,要合乎情理。如诵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中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时语速要快速急促,表现出词人矢志报国、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再次是声音的抑扬顿挫。声音的抑扬顿挫是构成节奏的第三要素。中国古代诗歌讲究音韵和谐,平仄相从接应。我们诵读时要平声扬,仄声抑。以诵读《关雎》为例:参差()荇菜(),左右()耄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通过这样抑扬顿挫的诵读,就读出了整齐的韵律、和谐的音韵,读出了音乐般悠扬的美感。

(四)读出语调,把握情调

语调是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为了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处理好语调的升降、高低变化,读出韵味。如诵读王维《杂诗》中“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时,语速舒缓,语调轻柔,读“着花未”时语调轻柔而略有上扬,韵味无穷,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诵读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时,“商女”要读得平缓,“不知”要读上升调,“亡国恨”读要出高音、重音。通过语调的表现,激起读者心中的忧愤,从而领会诗人的情感。另外要把握好古诗词的感情基调,如李煜的《虞美人》感情基调是悲慨,辛弃疾的《破阵子》的感情基调是悲壮。学生把握好古诗词的感情基调,读出了古诗词中活泼逼真的情调,就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寄寓的诗人的丰富感情。

三、培养古诗词诵读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爱因斯坦曾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和良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热情。

(一)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

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古诗词诵读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指导诵读应采取灵活多变的诵读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古诗词诵读的积极性,激发诵读激情。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时,我采用了多种诵读方式。首先用配乐录音范读,让学生一下子陶醉于美轮美奂的意境中,品味优美妙词佳句。接着单个学生试读,其余同学听。再接着分组读,齐读,自由朗读,最后配乐诵读。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诵读的兴趣,而且也让学生在愉快惬意的诵读中,加深了对词句内容的理解和对苏轼情感的把握,不知不觉走进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美妙的意境中,也加速了学生对课文背诵的速度。正如特级老帅钱梦龙说:“教师要特别重视诵读指导,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古汉语的语感,熟读和背诵使学生逐步积累起比较丰富的感性材料……这就为提高语文阅读能力打下的比较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教师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兴趣是何等重要。

(二)创设古诗词诵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良好习惯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积极探索、追求创新的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主要心理因素,兴趣是学生获取感情体验色彩的真正动力,兴趣是学生诵读古诗词获得美的享受的法宝。而创设诵读情境才能激发和保持学生长久的诵读兴趣。创设诵读情境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营造宽松愉快和谐幸福的课堂浓郁氛围。教师要充分尊重信任关心爱护宽容体谅学生,面带微笑,表扬鼓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诵读的强烈兴趣而乐此不疲。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求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因此,对学生在诵读中出现不足与缺点切忌加以讽刺和打击。

2. 搭建学生古诗词诵读的平台。我们要做成任何事都需要时间和空间,都需要展露才华的舞台。为学生搭建古诗诵读的平台,是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和培养良好习惯的又一重要途径。首先,在班上,我常利用晨读时间组织学生诵读经典诗词,也常利用开课前几分钟时间让男女生各一名诵读同一首古诗词,看谁诵读得更好。其次,我班每学期至少举行3次诗歌诵读比赛。方法是:①确定朗诵比赛的时间、地点。②确定朗读篇目。③制定评比标准。④推举主持人。⑤聘请老师和同学共同担任评委。⑥颁奖。再次,我每学期都要推荐朗诵优秀的同学参加语文组组织的朗诵比赛,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二・九”朗诵比赛,甚至参加区级、市级组织的朗诵比赛。这样的比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中收获喜悦,还能增加学生古诗词诵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良好习惯,古诗词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四、建立有效的诵读评价机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我要求学生除了记诵积累课内经典古诗词外,也扩展到课外经典古诗词的记诵。我还建立有效的诵读评价机制,制定诵读评价表格,从音色、停顿、轻重、缓急、语调、韵味、情感等方面着手测试学生的诵读效果。我常常组织古诗词诵读比赛,从中评出班级诵读之星,以此激励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诵读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感知古诗词意境,有效地培养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诵读中,学生能激发兴趣,增加记忆力,增添丰富的想象力;在诵读中,学生能体悟诗人丰富、美好的情感,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在诵读中,学生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建立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培养较高的汉语言素质。总之,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诵读教学,让古诗词这朵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姿,绽放得更加光彩夺目!

【参考文献】

[1] 傅德岷,卢晋. 唐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朗诵比赛的技巧和方法范文6

关键词:高效早读;形式多样;明确目标;评价机制

早读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许多老师对课堂教学探索不遗余力,而早读课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滨海许多学校语文早读的现状很不乐观。

就我们学校的情况来看:时间上,25分钟的早读,学生坚持不了多久;内容上,只限于读课本,很少朗读课外内容;形式上,习惯于齐读,不愿意自由朗读等等。老师多次批评,作用甚微。从早读效果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在阅读内容方面还显得比较单调,阅读内容以课本为主。甚至,一个学期就读那么几篇要背诵的古文,到最后还是背不下来。

要提高早读效率,就要明白现在我们早读的问题出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早读低效的现状?

当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学生晚上休息不足,早读时极其疲劳。有一个普遍的现象,早读学生容易趴在课桌上,没有精神。我曾在早读时统计过,每个班都有10个左右这样的学生。在调查中,我知道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手机。无论学校是否允许学生带手机,但差不多每个高中生都有手机,而且还都是智能机,功能强大,能上网、能游戏、能写博客和电脑一样了。虽然每个学校都严格管理,但百密一疏,在11点之后,基本就是这部分学生开始使用手机的时间了。

另外,学生没有理解早读的重要性,把早读当成是一个简单的读书任务,只是张口读出声音。读现代文,学生没有认识到读书要读准字音,读准句读、停顿,读出感情,通过读书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掌握文章的脉络,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读古诗,没有意识到要注意古诗的押韵、节奏,读出古诗的音乐美,读出古诗的感情,更谈不上体会诗人用词雕句的匠心。所以学生在早读时,只是张口读书,没有把读书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单调的活动持续地重复,自然就厌倦了。

我们老师是有责任的。不重视早读,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语文早读课往往是具体任务不清楚,自由读的时候,学生们不知道该读什么才好,一会儿读读这,一会儿读读那,最后什么都没读好;读的要求不明确,不知道读到什么程度才算过关;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确立,缺少读的热情。总之,是我们对早读朗读任务、朗读目标、朗读内容、朗读方式缺乏科学的指导,对学生早读的激励和检测很少,没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读书的成就感。

一、早读课要形式多样,体现出语文文学性特点,让学生喜爱读书

早读,不只读,把读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如:名家讲坛,让学生看5分钟节选《百家讲坛》视频,扩展视野。听名家散文视频朗诵,让学生学会对文章阅读的技巧,深入体会语言的魅力。开展学生自己美文展示,让学生作文走进早读,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让学生以学号为顺序在早读课前朗诵自己推荐的古今中外文学名篇节选;在早读课时让学生讲解一些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大事等等。还可采用灵活多变的读法,如:跟名家朗读、跟老师朗读、学生表演朗读、齐读、小组表演朗读、小组比赛朗读等。目的就是让读的方式多起来,让早读课充满趣味,让学生的积极性高涨起来。同

时,也突出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对比,学生学习劲头就上来了。

二、早读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有具体的任务

老师要备早读课,要有目标,要讲早读课教学的方法、艺术。每天早读课的内容、活动、方式都要安排具体,由科代表或老师主持,有序展开。但早读不能为了兴趣而牺牲了内容,课本上的选文都是历代名篇,确实值得我们去涵咏,一些理性很强的作品,要反复读。也要精选一些课外的文章让学生读背,一方面可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扩大他们的积累,通过更多文章的积累可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

早读安排上要课外结合,活动与读结合。例如,每周我就把本周二次早读课的计划写好,根据安排,学生具体读字词、读每周美文,再安排一次活动。这样,学生慢慢地养成了习惯,由学生讨论安排早读学习内容与过程,老师只做指导就行了,既锻炼了学生,也轻松了老师。

三、要有一个早读课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

单调的学习容易产生厌倦,要不断给学生新的刺激,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成就感是学习中很好的一个调节器,我们要用好这一利器。除了用比赛的方式,恰当运用多种检测手段,把读背和检测结合起来。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学生朗读的质量,朗读的效率,还需要有一定的检测手段做保证。实践证明教师在早读的开始就明确告知学生检测方式或惩罚方式,会使学生对早读产生动力。检测手段具有多样性、灵活性:或单个抽查、或集体背诵、或安排各种学生感兴趣的竞赛活动等,这样做一方面督促了学生朗读或背诵,另一方面又增强学生背诵或朗读的兴趣。在阶段性的单元测试中适当地做些有关早读课诵读内容的试题,虽然分值不大,但对促进学生提高早读课的诵读效果还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