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政策的运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的运用范文1
关键词:智能视频监控 运动目标检测 区域划分 视频背景信息 固定摄像机
1 概述
目前,基于减背景(如时间差分法、运行期均值法和混合高斯模型)和基于目标特征(如颜色特征、边缘特征和运动特征)是固定摄像机监控视频中运动目标检测的常用方法。但现有方法通常在时间复杂性和检测效果之间难以达到较好的均衡。
为满足实时性,针对10帧/秒的视频序列,每帧图像的处理时间不超过100毫秒,并需为目标跟踪和事件检测等预留时间。因此,在实时性的约束下,运动目标检测的处理时间十分有限。运行期均值法RA(Running Average)[2]是目前在实时性约束下的常用方法,但其对减背景阈值的设定和光照条件的变化比较敏感。
为了弥补RA的不足,本文提出ODBAP(Object Detection Based on Area Partition)检测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区域划分对运动目标进行检测的方法。其基本思路为:在处理监控视频的过程中,对视频背景的地形、道路等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在视频背景中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对目标出现的区域进行锁定,即锁定视频背景中运动目标所在的区域,同视频背景区域相比,目标出现的区域要小很多。因此,对目标出现区域内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通过Canny算子对边缘信息进行提取,时间效率受到的影响微乎其微;基于视频序列中帧率的快速性,在相邻的两帧之间运动目标大同小异,如果运动目标移出目标出现区域,可以在减背景获得的差异图像上,利用目标运动的连续性,根据运动目标在前一帧被检测出的区域,自适应检测运动目标在当前帧的区域。ODBAP对输入参数和光照条件变化不敏感,时间复杂性低,并能更有效地抑制噪声和检测出完整的运动目标。
2 基于区域划分的运动目标检测ODBAP
2.1 目标出现区域的划分及背景图像的获取
在指定位置装设固定摄像机后,那么相应的监控区域也就固定。所以,基于视频背景划定的目标出现区域,在一定时间段内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建筑布局、地形等因素对实际监控造成的影响和制约,运动目标只能从监控区域的边界等特定区域进入视频背景。在图1(a)(b)中目标出现区域是监控区域边界处的闭框。在实际监控过程中,若监控区域存在遮挡物,目标出现区域也可以是遮挡物的边界。监控视频图像的实例如图1(a)所示,对目标出现区域内(外)运动目标的检测步骤进行设计。
■
(a) (b)
图1 目标出现区域的划分
本文采用RA获取背景图像,也就是采用Bt+1(x,y)=λIt(x,y)+(1-λ)Bt(x,y)的更新方式,It(x,y)为t时刻当前图像(x,y)处的像素亮度,Bt(x,y)为t时刻背景图像中(x,y)处的像素亮度,Bt+1(x,y)为t+1时刻背景图像中(x,y)处的像素亮度,λ表示背景学习率,取值一般是0.03。
2.2 目标出现区域内运动目标的检测
图2(a)的图像与图1(a)中的实例相对应,其中存在目标进入目标出现区域,图2(b)中的背景图像与图2(a)相对应。图2(a)中实际场景的背景纹理较为平滑,背景图像中的边缘信息很少。因此,可将图2中的(a)、(b)两帧图像作对比来检测目标出现区域内的运动目标。将“0-255”二值图像I中像素x的值用I(x)表示,检测流程分为三步:
①借助Canny算子提取目标出现区域内(a)、(b)两帧图像的边缘信息,并用二值图像I1、I2分别作标示,如图2(d)(e),通过3×3结构元素的膨胀算子对I2进行一次处理后得到I3,进而取得二值图像I4,即去除背景边缘的运动目标边缘(参见图2(f))(对?坌像素x,如果I1(x)=255、I3(x)=0,那么I4(x)=255,否则I4(x)=0)。设定阈值T,若I4(x)=255的像素个数稀少,即像素个数比阈值T小,则判定目标出现区域内不存在运动目标,随即进入下一道检测流程。
■
②若I4中的运动目标边缘呈完整闭环,可通过图像填充手段来确定完整的运动目标,I4中图像边缘未呈闭环状是因为受到了噪声及I3(背景边缘)的影响。一系列1个像素宽的连通曲线以8邻接的形式构成了I4中的闭环图像;图3(a)属于图2(f)中的一条连通曲线,从图3(a)中可以看出,它的红色连通域有三个,三个连通域都与连通曲线的端点相对应,图3(b)、(c)、(d)中的红色正方形是基于图3(a)连通曲线中某一像素为中心的3×3结构元素,将这三帧红色正方向图像放大得出如图4(a)、(b)、(c)所示的图像:当连通曲线中除绿色像素以外同红色正方形相邻的像素处于同一连通域,可判定绿色像素为端点像素。基于这一判断就能找出I4中如图2(g)红色像素所示的全部的连通曲线的端点,只有消除这些端点才能得到闭环状的运动目标边缘。从图2(g)中截取一段连通曲线L(参见图4(d)所示),围绕此段连通曲线中的某一端点为中心向外寻找相邻的像素,图4(d)中深灰色与浅灰色的闭环相互交叠,直至其与L以外的连通曲线交互(交互部位用图4(d)中绿色像素标示),再将红、绿两色端点相连得出图4(d)所示的黄色线段,图2(g)中的端点随即消除。在实地检测中,基于噪声等影响因素的考量,设定阈值D,当图4(d)中深灰与浅灰的相互交叠的闭环数量大于D尚未与除曲线L之外的连通曲线交互,则其相应的端点也不与L之外的连通曲线交互。将图3(g)中的端点连接得出的结果参见图3(h)。
■
③运动目标被内部边缘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因此拟用图像填充的手段来完善运动目标外部图像,填充部分即为图2(i)所示的灰色区域,而运动目标区域即为图2(j)所示的非填充部分。为排除噪声干扰,分别对图2(j)进行3×3结构元素的腐蚀与膨胀算子进行处理来获取一个完整的运动目标(参见图2(k)),在图2(a)划定的目标出现区域中检测出运动目标2(c)。
2.3 目标出现区域外运动目标的检测
在目标出现区域内划定有指示方向的红色越界线(参见图5(a)),基于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得出图5(b)所示的结果。图5(b)中目标中心点超出红色越界线,因而图5(d)拟用目标出现区域外的方式来检测运动目标。图5中由于(a)与(d)之间只有0.1s的间隔时间,因而不存在大的差异。目标出现区域外检测运动目标分两步:
①基于当前图像与背景图像之差构造出差异图像F,如图5(e)所示,其像素x的亮度值用F(x)表示。设N4(x)= {x1,x2,x3,x4}(参见图5(f)),其中N4(x)b表示像素x的4邻接,然后将F中的像素逐一归类标记: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对F进行扫描,设扫描至像素为x,则:
xk=argymin{y∈N4(x)}|F(x)-F(y)|
式中,N4(x)中的像素已被归类标记。如果|F(x)-F(y)|
②用M、■分别表示前一帧测得的运动目标区域和非运动目标区域(参见图5(b)),用F′表示前一帧测得的差异图像,如图5(c);设IC={ci|ci∈C,ci?哿M},BC={ci|ci∈C,ci∩M≠Φ,ci∩■≠Φ}(参见如图5(h)、(i));如果当前帧和上一帧运动目标区域的差异区域用BC表示,则BC={b1,b2,…,bn},对?坌1≤j≤n:计算当前帧的差异图像F′中bj∩M的平均亮度值gMj、bj∩■的平均亮度值g■ j,以及差异图像F中bj的平均亮度值gbj;设SC={bj|bj∈BC,1≤j≤n, |gbj-gMj|
3 算法实验结果及其讨论
为了证明所提方法ODBAP的正确性,本文通过图6(a)~(c)所对应的监控视频(320×240帧率10帧/秒)进行实验。实验所用计算机为Pentium(R)4、CPU为2.40 GHz、内存为512MB,配置的软件环境为Microsoft Windows XP,采用VC6.0编写算法。
■
图6 ODBAP与自适应阈值RA的实验结果与对比
采用文献的自适应阈值Th获取方法确定运行期均值法RA[2]的减背景阈值:
①Th的初始估计值采用平均亮度值。
②通过Th分割法生成两组像素,一组亮度值大于Th的像素组成G1,另一组是亮度值小于等于Th的像素组成G2。
③对G1和G2中像素的平均亮度值μ1和μ2进行计算。
④对新阈值Th(μ1+μ1)/2进行计算。
⑤通过迭代的方法重复Step2~Step4,直到Th值之差稳定。
本文通过对比ODBAP与RA[2],ODBAP的实验结果如图6(d)~(f)所示,自适应阈值RA的实验结果如图6(g)~(i)所示。经比对后得知,运动目标可以通过ODBAP进行完整的检测,相较于自适应阈值RA,它对光照的敏感性稍差。实验表明,无论阈值T取值为100~260,还是阈值D为8~16,ODBAP对输入参数始终不敏感。阈值T的最佳取值空间在整个图像空间的1/500,当阈值D在整个图像空间的1/4000进行取值时效果最好。所以,本实验阈值T为150,阈值D为10。ODBAP不需要构造精细的背景模型,采用clock()函数的100帧均值对CPU的执行时间进行测试,结果显示ODBAP对每帧图像的平均处理时间为0.026秒,进而解决了运动目标实时检测的问题。
4 结束语
为了弥补运行期均值法RA[2]的不足,本文对时间复杂性和检测效果进行考虑,进而提出ODBAP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输入参数和光照条件的变化不敏感,时间复杂性低,借助背景特征信息检测运动目标,并且该方法能够抑制噪声,以及对完整的运动目标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Jager M,KnollC,Hamprecht F A.Weakly Supervised Learning of a Classifier for Unusual Event Detection [J].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08, 17(9): 1700~1708.
[2]Martin Ulmke,Wolfgang Koch.Road-Map Assisted Ground Moving Target Tracking [J].IEEE Transactio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2006,42(4):1264~1274.
[3]Canny J.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to Edge Detection [J].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1986,8(6):679~698.
[4]Gonzalez R C,Woods R E.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Second Edition [M].New Jersey: Prentice Hall,Upper Saddle River,2002.
[5]李利杰.一种改进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研究与实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09.
[6]陈静,杨文飞,谢方方,杨素敏,成城.基于SSE指令集的运动目标模板匹配算法设计[J].价值工程,2012(29).
[7]喻钧,陈娜,胡志毅,陈宏书.边缘处理在仿真迷彩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仿真,2011(06).
财政政策的运用范文2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比例进行调节,以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宏观调控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通过各自的传导机制及政策工具来调节社会供需平衡,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一、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涵义。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财政政策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国家公债、财政补贴、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等。
2.财政政策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压缩总需求。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折旧率、缩小投资规模、减少财政补贴、实行盈余预算等。
二、 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涵义。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外汇操作、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
2.货币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应用。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其中任何一项措施都会产生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多种手段的联合运用则效果更为显著。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缩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相应的政策手段主要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道义上的劝告、控制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的条件等手段。这些政策措施的运用都会产生紧缩性货币供应量的紧缩效应,多种政策措施的联合运用会对总需求的膨胀势头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有着特定的调节领域和作用机制,基本功能也各有侧重,它们对社会供需平衡的作用点调节力度存在着差别。如果强调用一种政策代替另一种政策,简单强化一种政策而忽视另一种政策;或者是主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会失去政策间的互补作用,难以发挥协调、制约的整体功能,甚至于出现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客观地决定了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宏观控制的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二者调节领域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主要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过程,它对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是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而传导出去的。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货币流通领域,它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动而促使社会供需总量保持平衡。第二,二者调节作用的机制不同。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高低、预算分配、财政补贴等工具,明确国家、地方、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等工具对社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银行对货币资金的集中与使用,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通过有偿方式进行的余缺调剂,保证社会资金在有效运用的前提下提高效益。第三,二者的作用力度不同。在经济总量调节上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一些,但在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按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扩张性)、紧(紧缩性)类型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有四种组合形式,各有不同的配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其配合的结果能够比较迅速地激发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配合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它往往带来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货膨胀。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紧”政策。这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会有效地制止需求增长过猛和通货膨胀,抑制经济增长过热势头,但可能带来经济的滑坡,失业增加。
财政政策的运用范文3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 稳健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策的中性。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自2005年开始我国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为何转型以及如何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广大财政理论及实际工作者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一定程度上以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适度增长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中国出现了外部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等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反周期性的适度扩张政策。从本质上讲,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以国债和支出两大政策工具的运用为主。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1998年逐渐显现,尤其是外贸方面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外贸增长幅度明显放慢,并于1998年5月出现负增长,极大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形势客观上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基本条件。
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周期性低谷阶段,经济增长明显趋缓,并出现通货紧缩迹象。同时,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均下降,通货紧缩显现。
三是买方市场全面形成。1997—1998年我国出现了全局性的“买方市场”,绝大多数产品供给能力大量闲置,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四是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尽管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放松银根、刺激需求的政策,中央银行先后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并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降低准备金率等,但货币政策没有产生足够明显的政策效果,其操作空间和余地已经相对狭小。
在上述背景下,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我国自1998年开始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实行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平均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刺激投资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二、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原因分析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看,扩张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是一种短期的临时性反经济周期手段,长期实施则有可能导致财政风险增加并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和转型问题。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扩大政府投资使总供求均衡维持在接近充分就业均衡的水平,利用投资转化的收入效应改变居民消费预期、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增强民间投资意愿,最终使市场机制恢复自主运行能力,经济增长恢复内在的秩序。这也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是作为一项反周期调节的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始终未能在刺激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恢复经济自主增长方面产生明显的效果,投资需求越来越依赖政府,对居民消费拉动弱,而政府消费率却节节上升。
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新一轮快速、稳定增长期,民间投资能力迅速扩大、外部经济环境改善。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经箭在弦上,作为宏观经济重要调控手段的财政政策本身为适应这种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并不意味着财政将从建设投资领域全盘推出,而是赋予其更多、更重的宏观调控战略职能。实际上是要将短期策略性财政政策逐步转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或是要将积极财政政策逐步转向均衡财政、协调财政或者中性财政,它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调控手段组合、调控方式方法的适时、适度转换在内的一个系统工程。
从当前的突出问题来看,随着民间的以及地方政府驱动的投资明显趋于活跃和旺盛,我国投资总量的增幅过大,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物价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取代通货紧缩而成为经济运行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毕竟是宏观“反周期”操作适用于经济低迷阶段的政策类型,当通货膨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压力时,继续实施这一政策,将形成逆向调节并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因此必须实施财政政策的转型。
1、财政政策转型有利于逐步化解累积的财政风险
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7年来,期间仅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就达到9100亿元之巨,财政赤字率从1997年的0.78%上升到了2003年的3%,国债余额已经超过26000亿元,债务负担率已经从1998年的10%上升到2003年的约20%,累积的财政风险愈益加大。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排除爆发财政危机的可能性。
2、财政政策转型有利于抑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和通货膨胀压力
财政政策的运用范文4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财政政策链
政策链是一种新型政策模式,对增强政策整体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构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财政政策链(以下简称“低碳财政政策链”),对于提高我国低碳财政政策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一、政策链内涵
从政策链的起源来看,它与“价值链”、“产业链”等链理论有着密切联系。1985年,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指出它是对增加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或价值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的描述。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关于政策链,国内一些学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多认为政策链是将“价值链”、“产业链”等链理论在公共政策学领域演化运用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概念。公共政策学是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与系统内外诸因素之间进行因果和相关性研究,探索公共政策的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的学科。
笔者认为政策链是公共权力机关或社团组织,为了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而选择(或制定)的各种方案按照彼此之间的政策关联性而构成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链状系统。政策链由若干政策根据时间先后、层次高低、内容关联的关系而构成,具有下列特征:整体性。构成政策链的各关联政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2)连贯性。为解决相同或相似的问题而选择(或制定)的新旧政策前后连贯,互相衔接;(3)层次性。构成政策链的各相关政策之间具有层次结构,有总体战略、基本政策、具体政策的区分;(4)增效性。政策链的各相关政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能有效发挥政策间的协同作用,增强政策的整体效能。
二、低碳财政政策链
公共财政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主要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效”缺陷。《斯特恩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在经济学上提出了独一无二的挑战: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市场失灵现象”。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低碳财政政策链就是为发展低碳经济而选择(或制定)的各种财政政策按照彼此之间的政策关联性而构成的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链状系统。
低碳财政政策链包括纵向财政政策链和横向财政政策链。纵向政策链包括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总体规划、基本财政政策和具体财政政策三个层次;横向政策链包括由各项基本政策构成的第一条横向政策链和各项具体政策构成的第二条横向政策链,构成链状结构的若干政策环环相扣。根据发展低碳经济所采取的财政政策情况,低碳财政政策链的链状形态设计如图1。
三、低碳财政政策链的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在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低碳财政政策链具有下列重大作用:
1.实现政策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与传统政策制定不同,政策链是以政策的整体性为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低碳财政政策链包括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基本财政政策和具体财政政策,既有中长期战略又有具体执行政策,涵盖了各个层面,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作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纲领,把握着低碳财政政策的基本方向,从整体上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进行设计,使基本财政政策和具体财政政策都围绕总体规划来选择或制定,保证了政策的统一性。低碳财政政策由传统形式向政策链转变可以实现政策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2.增强政策的整体效能,提高财政资金效率。政策链的关键作用是最大化相关政策的协同、最小化相关政策的制约,在制定政策时综合权衡各项政策的关系。使各政策相互衔接、相互协调,有效克服单个政策的孤立性与局限性。低碳财政政策链能发挥发展低碳经济的各项财政政策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政策的整体效能。通过低碳财政政策链整合各项基本财政政策和具体财政政策,可以形成政策合力,实现“1+1>2”的政策效果。低碳财政政策链将使相同的财政资金投入获得更多的减碳效果,提高财政资金效率。
3.保证前后政策的连贯性。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同时期的低碳经济政策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政策必须保持连贯性。同样,不同时期的低碳财政政策也必须具何连贯性。低碳财政政策链中的财政总体规划是中长期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总体战略,不同时期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是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根据各时期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而制定的,既保证不同时期的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有所侧重,又保持政策前后连贯、互相衔接。
4.加快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随着关于气候相关科学的发现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今天的问题已经不再是是否需要低碳转型,而是转型速度能何多快、幅度有多大。我国提出在2020年前将单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40%~45%。低碳财政政策链不仅能增强低碳财政政策的内部协同,而且促进低碳财政政策与低碳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渊,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速度,何助于国家碳减排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政策链视角下我国低碳财政政策的缺陷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但从政策链角度分析,目前我国低碳财政政策总体上仍然处于相互分割孤立的状态,政策体系不够完整,政策问的协同和配套不够,没有形成链状系统。
1.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目前我国公共财政已在一定程度上介入低碳经济发展领域。如在应对金融危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与应对气候变
化和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直接相关的资金占到相当比重,其中21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3700亿元用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两者合计占到4万亿元的14.5%。财政通过税收、支出等政策支持节能减排、引导和鼓励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低碳财政政策并没有中长期总体规划,究其原因:其一,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行动路线图等纲领性文件还没有正式出台,造成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的目标、重点不明确;其二,财政政策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对政策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关注不够。
2.低碳财政政策不够丰富。随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明晰,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也不断趋于完善。现行的发展低碳经济具体财税政策主要集中在财政投资、直接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从目前具体政策的情况来看,仍然不够丰富:一是低碳绿色税种欠缺。目前我国尚没有以降低碳排放为主要目标的特定税种,如碳税、能源税、气候变化税等。二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形式比较单一。发展低碳经济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形式主要为减税和免税,没有充分运用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三是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有待充分落实。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由于政策不完善导致绿色采购成本过高,采购人员不能有效的获取环保产品的信息,无法做到真正的绿色采购;四是碳基金、碳预算等政策有待研究出台。
3.具体财政政策横向协同促进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财政政策仍表现为各项政策相对孤立,政策问缺乏相应的协同促进能力,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横向链状体系。主要表现为:(1)各具体财政政策比较零散,不成体系,有的还相互矛盾。如财政在大力支持节能减排的同时对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予以补贴。这种不恰当的化石能源补贴增加了能源消费,降低了能源效率,增加了废气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支持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相互冲突。(2)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财政政策存在“重激励、轻约束”倾向。目前财政对节能减排、新能源开发等方面的激励、支持政策多,但对高能耗、高排放等行为,则缺乏必要的约束手段。
4.配套制度不完善。低碳财税政策体系是政府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而嵌入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一系列政策工具集合。目前我国低碳财政政策相关配套制度欠缺,能效标准及其审计制度、碳市场交易机制、低碳中介服务制度等配套机制都还很不完善,严重制约了低碳财政政策效力的发挥。
五、构建我国低碳财政政策链的建议
(一)尽快制定支持低碳经济的财政总体规划
要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尽快制定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中长期财政规划,明确财政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重点。首先,要尽快制定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是制定低碳财政政策总体规划的基本依据。应在战略层面上整合当前的“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节能减排规划”等与低碳经济相关方案,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尽快制定出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形成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其次,明确低碳财政政策的中长期目标。根据低碳经济特点和公共财政基本理论,低碳财政政策的长期目标应该是获取最高的人口和社会福利,实现社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低碳财政政策中期目标要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保证“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低碳指标的达成。另外,在确定低碳财政政策总体规划时,要注意考虑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增加对西部地区的中央财政投入。对于东部地区,政策的重点应该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对于西部地区,政策的重点应该是合理开发资源,避免过度和无序开采。
(二)充实具体政策内容
充实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财政政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没立碳基金。建议在整合各项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资金项目的基础上,专门设置碳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碳基金由政府主导,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具体用于: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研发支山;节能减排与新能源技术推广应用支出;节能减排与新能源宣传与服务支出。在具体预算安排过程中,应当将每年财政收入增量的一定比例用于该基金。
2.丰富税收措施,形成我国绿色税收体系。(1)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2)争取早日开征碳税或类似税收;(3)对现行税制进行“绿化”。如,在企业所得税制设计中,可以将和低碳核心技术相关的研发费用给予更高的扣除比例;消费税应改变简单的以奢侈消费品为课征对象的理念,而采用高碳和低碳标准,更多地对高碳产品消费课征重税等等。(4)丰富低碳税收优惠措施,除减税和免税,应充分运用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延期纳税等方式。
3.完善低碳转移支付。在中央财政、省本级财政设立发展低碳经济专项拨款和资源开发保护专项拨款。制定科学、规范的分配制度,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中央财政这两项拨款主要应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4.认真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目前我国政府节能潜力很大,大力倡导落实绿色政府采购,实为低碳发展良策。要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认真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在已经的节能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基础上,积极研究制订《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细则》。要进一步扩大绿色采购清单,增加绿色采购占政府采购的比重。严把政府采购绿色预算关,优先安排采购节能低碳产品的采购预算,禁止采购高能耗、高排放的产品。采购机构要简化低碳产品的采购准入程序,采取优先采购的评审标准。政府应通过减税来降低“绿色产品”采购成本。同时,政府还应支持建立采购信息数据库,成立绿色采购网络组织,向采购人员提供绿色信息,增加采购人员对绿色采购的认知。
(三)加强具体财政政策的横向协同
优化我国低碳财政政策除了充实具体政策措施之外,还应加强政策的横向协同。对现有的具体财政政策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整,发挥政策问的衔接与协同作用,以实现低碳财政政策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在加强具体财政政策的横向协同方面,一要解决当前具体财政政策相互冲突的问题。要对目前实行的各项低碳财政政策进行梳理,对不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政策进行合理调整。特别是要对现行的能源补贴政策进行改革,增强能源补贴的针对性。二要平衡我国的低碳激励政策和约束政策。针对低碳财政政策存在的“重激励、轻约束”倾向,未来应构建绿色税制,及时开征碳税或类似税收,发挥税收对“高能耗、高排放”行为的约束作用。另外,还应增加对“两高一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的财政约束措施,如减小“两高一资”项目的财政投入、取消税收优惠等。
财政政策的运用范文5
关键词:财政政策;财政支出;扩张;协调配合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097-02
一、问题的提出
面对欧债危机、世界实体经济衰退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政府在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主要表现在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当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总的调控手段是增支不减税。而在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中,我国不仅提出扩大支出,还以大幅度的减税相配合。实行以增值税转型改革为代表的减税措施,丰富了财政调控手段,更为明显地加大了调控力度,让积极财政政策成为名副其实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实行减税增支扩张型财政政策的结果是既减少财政收入又增加财政支出,这必然带来财政赤字和债务的膨胀,成为引发财政风险的隐患。为此,有必要探讨如何把握好财政支出扩张的“度”。
二、财政政策不是万能的,不能无边际地扩大财政支出
积极财政政策是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在现实经济管理中的运用和发展。凯恩斯主义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引起消费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与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引起投资不足,共同造成了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会造成过剩性生产危机与失业严重,这就需要国家干预,主要是运用财政政策扩大政府支出来增加有效需求,减轻和避免经济波动。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的直接政策效应是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变化、转移支付的变化或税收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分别影响总需求,政府购买直接增加需求,转移支付和税收则使收入发生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直接政策效应是政府购买的增加、转移支付的增加或是税收的减少。虽然政府与市场谁更会走向失灵,在理论界及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始终没有统一答案,但是,鉴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困难,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加以调控,却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现行积极财政政策带有加大、加速扩张支出、打破单纯追求财政收支短期平衡的理财观,树立周期性平衡理财观的含义,通过主动扩张支出来增加总需求,进而反推供给扩张。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不是万能的。财政支出大幅度扩张在中国是一个长期趋势,如何把握好扩张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过度扩大政府财政支出,对拉动经济增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制约。
首先,累积和扩大了政府债务。我国政府债务的内容较为复杂,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直接显性债务,以国债为主。第二类是直接隐性债务,主要是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所形成的债务。第三类是或有显性债务,如国债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第四类是在地方上存在的大量或有隐性债务。这些债务都是必须由财政来偿还和“兜底”的。就目前宣布的政府一揽子计划而言,大幅度扩张财政支出是必然的,但难点在于如何扩张。财政支出的扩张有三个途径:一是提高宏观税费负担;二是发债;三是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发货币。在增支减收的背景下,提高宏观税费负担肯定是行不通的,可选择的是后两个途径。为刺激经济增长,大部分国家政府都要增发国债。事实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由于公共福利支出压力不断增加,早就走上了发债度日的道路,当前这些国家最大的麻烦就是面临经济衰退还要再增发公债,新旧债务叠加难寻出路。
其次,财政投资拉动民间投资的成效不大。这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投资主要由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对宏观经济的干预程度来决定,社会投资则主要受市场利润所驱使,按照市场动向办事。财政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的生产和提供,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社会投资受到规模、实力和利润的局限,不会随之大规模地跟进,所带动的关联行业有限,不可能遍及社会上的多数行业,不能明显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和状况。跟进快的只是国有企业,其中电网、铁路、通信等垄断部门表现最为突出,但这些企业的投资一部分又来自于国家预算。第二,政府增支,特别是国债投资,偏重于政府计划调节,投资项目由各级政府申报和审批,增加了资源配置中的计划行政色彩。财政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承建者基本上是国有企业,在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的情况下,财政投资的效率难以保证。第三,基础建设投资带动的往往是一次性需求,而不是长期的、持续性的需求,与住宅、汽车等产业相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系数较小,乘数效应较差。第四,政府增发国债和扩大支出势必减少公共储蓄,由此造成的货币需求压力会迫使利率上升,从而减少私人部门的投资,这就产生了积极财政政策对于私人部门投资需求的“挤出效应”。
最后,增加了体制风险。如同市场机制中存在市场失灵一样,政府行为也存在政府失灵。体制风险在我国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在财政支出项目上缺少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从而出现决策失误,造成盲目投资和重复投资。由于政府投资在一定时期是一个常量,不能满足所有地区、企业的投资要求,于是出现各地、各企业争项目、争投资的“跑步钱进”的怪现象。二是在财政支出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造成执行走样。财政资金被挪用、贪污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豆腐渣”工程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社会资源。三是很多地方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机,趁机扩大了对市场的干预,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显然,财政政策不是万能的,无限扩张的财政政策会导致一系列经济问题,不能认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可以无边际地扩大支出。片面依赖行政方法刺激经济增长,有可能适得其反。
从纯理论上分析,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假定不存在资源闲置,那么资源不是被市场支配,就是被政府支配,因此政府财政支出增加额就是市场支配资源的减少额。这样要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就必须要求政府财政支出增加额所产生的边际收益大于市场支配资源减少所产生的边际损失。如果财政支出增加所产生的边际收益小于市场支配资源减少所产生的边际损失,财政支出增加就是得不偿失。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边际成本递增规律,随着财政支出的不断增加,财政支出增加所产生的边际收益会不断下降,而财政支出增加所产生的边际成本却不断上升。当财政支出达到一定规模时,财政支出所产生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达到一致,这一规模从理论上说,即是最优财政支出规模。
如果能够从理论上求出财政支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函数,那么也就能够求出最优财政支出规模。若能如此,财政支出规模控制就变得十分简单了。然而从实证角度看,财政支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影响因素很多,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十分复杂,使得真实的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无法得到,最优财政支出规模也就无法得到。但是上面纯理论上的分析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表明财政支出规模实际上是有一定的客观限度的,只有保持财政支出规模的合理限度才能实现全社会资源在公共商品和私人商品提供之间的合理配置,也才能够提高社会公众的福利水平。这样,虽然我们无法从理论上得出最优财政支出规模,但是我们却可以建立合理的公共财政支出控制制度,优化制度安排,从而将实际的财政支出规模控制在适度的合理限度内。
三、财政政策不是孤立的,应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
由于我国本轮经济的收缩期与世界经济的收缩期叠加在一起,并且由于欧债危机的作用导致了收缩的时间延长和幅度加大。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问题既有短期性的,又有中长期性的;既有总量方面的,又有结构方面的。面对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及政策传导机制的局限性,很显然,只采用一项经济政策绝不可能实现目的,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难以独立承担起推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不同的经济政策,其目标和实施的措施、手段以及工具又是不同的,其政策效果也是不同的,甚至有可能是存在着某些矛盾的。在综合运用各项经济政策时,需要处理好这些可能存在的矛盾,使各项政策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够治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达到既治标又治本,使中国经济运行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当前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自然连带出两个手段如何相互呼应问题。面对如何把握财政支出扩张“度”的难题,有必要从全局着眼,从政府政策手段综合平衡协调的角度去考虑财政支出扩张性。财政支出扩张到什么程度,必须充分考虑货币政策手段运用到什么程度,必须充分认识货币手段的主观目标和客观效应对财政支出扩张的影响程度。可以把握的原则是让财政政策在货币政策作用不足的领域内发挥独特作用,并基于此,来把握财政支出扩张度。
结语
财政支出的扩张在中国是一个长期趋势,如何把握好扩张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财政政策不是万能的,过度扩大政府财政支出,对拉动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的制约;同时,财政政策不是孤立的,我们应注意避免财政政策在作用的发挥上与货币政策发生冲突、相互抵销。
参考文献:
[1] 丁远杏. 后危机时期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与风险防范[J].当代社科视野,2011,(9).
[2] 彭开勤. 论财政支出的控制与监督[J].当代经济,2011,(17).
[3] 钱津. 论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支出重点的调整[J].创新,2011,(5).
财政政策的运用范文6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中环境是经济发展所遇到的一项重要问题,作为经济与环境发展中重要的一环,自生态建设提出以来,林业如今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公共财政政策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下,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公共财政调配的手段。公共财政政策是以国家为主体,利用与集中社会资源,由国家政策作为分配依据,利用政府财政的支出来满足社会相应的公共需要。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应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林业作为盈利与非盈利两种模式共存的产业,再加上其作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一种重要产业,其与公共财政政策所具有的非赢利性质相符合。林业产业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在公共财政中有一定的倾斜性,并且,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公共财政政策的支持与帮助。
二、将林业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共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
林业作为现今的一种公共需求型产业,其符合公共财政政策中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要求。林业产业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的需求,但是同时其也具有培养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有国家经济政策上的支持才可以促进其发展,而公共财政政策适合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林业的发展。
三、公共财政政策下林业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
林业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林业自身的特点,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依据公共财政政策作为理论,完善其现有的财政政策体系。
1、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
林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时需要了解到林业的多效益性,体现对林业的扶持性和补偿性。纵观世界各国林业财政政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林业财政政策,再直面我国林业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我国在构建财政政策方面必须确立合理的思路。
(1)林业财政政策必须纳入公共财政政策体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是立国之本,公共财政是实现政府政策的有利工具。建立了公共财政体制,就确保了必要的公共支出,也规范了政府的收入行为,优化了财政收支结构。在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的财力将主要集中于社会公共、公益事业及服务保障等社会公共需要领域。
(2)应不断增强中央财政在林业领域的宏观调控能力
在林业的不断发展下,其具有的公益性、社会性、经济性也日益显现出来,但是现有的财政政策体制无法使森林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全部开发出来,因此中央财政应对林业财政有一定的宏观调控能力,保证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确保森林功能发挥,进一步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
(3)坚持林业多功能性是林业财政政策的主导目标
在市场经济变革的过程中,林业的三大功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重视,公益与市场、商业与财政的关系更加清晰,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是向市场型财政过渡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快,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林业的要求与日俱增,而林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林业财政政策要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优化,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支持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4)必须确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财经战略
纵观各国的林业财政政策,越来越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及其补偿。我国林业财政政策也应选择积极扶持政策和补偿政策,确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财经战略。实施这项政策的改革思路是:运用税收、政府支付、贴息等财政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导向功能,以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及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林区经济的不断增长。
2、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林业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1)税收政策是最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可以用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公平分配以及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目标。税收政策的核心是负担问题,税收政策主要通过税种的兴废、税率的调整、减免规定等形式实现。
(2)公共支出政策是政府为提高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安排的支出,它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政府投资等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等转移性支出。政府可以通过投资政策来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通过支出政策来改善社会投资环境、刺激和引导私人投资增加。而通过转移支付可以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目标。
(3)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是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业或事项给予的补助和津贴。财政补贴在财政宏观调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国家预算政策国家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和批准的政府年度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进行行财政分配和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财政政策体系中,国家预算政策起主导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导向和制约其他财政政策。因为预算收支规模调整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进而调节和控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