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美术;差异化;美育;多媒体;生活化;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28-01

美术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美术教育可以净化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灵魂,建立学生绚丽多彩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国家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完美人格塑造的重任。因此,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加强美术教育教学责无旁贷。如何优化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积极探究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成了小学美术教师的首要任务。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美术教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美术差异化教学的实施

由于小学生的性格、年龄、家庭影响及社会因素的不同,对美的感受和追求就会不同,思维和想象力也会不同。为此,我一直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对爱好不同的同学,我采取鼓励发展长处,精益求精的方法;对思维和想象力强的同学,以启发诱导为主,因人而异地教他们把不会的部分画出来,并帮助他们不断深化主题,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对那些想象力差,喜欢画现成东西的同学,我以直观教学为主,让他们按我示范的方法和步骤去练习作画和制作,同时有意识地让他们观摩一些有新意的作品,并做适当的点评,使他们受到一定的启发,提高想象的能力,引导他们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

二、强化美育与素质教育接轨

美术教学是完成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培养儿童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之一,这就需要对美术教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美术教育已开始抛弃培养少数画家为目地的教育方针,它不仅仅是美术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更不是过去大家一般意义上认为的“有点兴趣,学点特长,丰富课外生活”,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开发大脑的形象思维、活化人的灵感、想象,使大脑的创造思维得以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又培养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健康心态和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以及从整体到局部、从长远到眼前的思维方式。美术教育,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愉悦、宽适,有一个宽大的胸怀和广阔的眼界,从而来完善自身高品位的人格。

三、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为了更好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需要美术教师把好关、选好题,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作用,优化教学结构,将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有效结合起来,鼓励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利用网络开阔视野。同时,教师要不断通过学习提高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技能,增加理论和创新的能力,及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学习,选择适合学生观看、容易理解的视频和图片,制作出能够使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化的课件。积极加大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之间的联系,互相交流,共享优秀课件作品。同时也要注意合理运用多媒体,不能让多媒体的形式化代替了进行美术教学的真正目的。例如,学习不同国家的美术流派,可以播放与之相符的背景音乐,将图片、视频和教师的旁白相结合,让学生在不同的流派间徜徉。欣赏艺术的宝藏,形成高效、自助的学习氛围。

四、把美术植根于学生生活

长期以来,小学美术教学常用的教学模式就是临摹,让学生模仿着画画,看谁画得最像,画得仔细就是合格的作品。这是对学生模式化的教学,脱离理论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机械的训练中,丧失了自己的创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个性被抹杀,创造力被压制。我们要让学生走近生活去感受作品,通过生活实践,创造出有个性的作品。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是创作的起点。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是教材内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让美术回到生活中,体现生活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在现代社会中,美术不仅存在于艺术殿堂和博物馆中,也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美术渗透到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学生在生活中认知的面积扩展,体验到生活中的美术美,感受到美术无处不在,体会到美术的情趣。比如,让学生用生活中的材料创作,如易拉罐、饮料瓶、盆景、衣服等,学生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

五、重视美术教育教学的反思

要想使每个学生都学好美术这门课程,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一个个小画家,而是在于培养其生活技能、生活的创造力,以良好的心态、灵活的思维、健康的人格来面对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更新观念,要以愉快的心情、引人人胜的方式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美术活动中唤起孩子对美术的追求、大胆的想象和勇敢的创造意识。

总之,做好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需要依靠我们长期实践与探索,在教学中不断对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进行总结、分析、实践与反思,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率,结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范文2

【关键词】引导学生 关注 营造绿色课堂

将《小学生生命活力教育研究》作为学校科研主导课题,使全校的教师都投入了研究之中,从而加大了课题研究的力度。也给每一位教师进行教学科研搭建了平台。也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努力为教育好学生而研究,力争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真正做到研有所学,学有所得,得有所用。

一、围绕教学内容,努力利用电子教档创设绿色课堂

人是需要激励和关爱的。关注生命教育又是我们学校的主打课题,我们在这一课题主导下,对教学内容加以改进,努力做到利用电子教档来创设绿色课堂。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对他们采取适时、准确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评价,往往可以起到诱导、强化、甚至定向的作用,有时甚至可能成为他们立志、成才的重要契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电教手段对诱发学生的情趣、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优势。通过电教媒体的使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关注每一个学生,营造绿色课堂,从而顺利地进入新课,能取得简明高效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美术创作课程中,我们安排了全国书画大赛的创作课题;在课堂中培养孩子的创作意识并真正做到将生命溶入到绘画之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安排了上网大量查询资料,观看名家作品,提高其鉴赏能力,让学生在欣赏绘画作品中,给看到的作品赋予其生命活力的有关策略等。例如,欣赏一生致力于俄国历史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画家列宾在1870-1873 年创作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者以高度的技巧、精确的观察,刻画了11个纤夫的不同特征,深刻地揭示了沙皇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极端痛苦。但这一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现在的生活很远,他们没有那种生活的体验。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讲,学生很难接受,因此,我和学生共同去网上查找资料,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了相应的了解。创作者为创作此画曾两度到伏尔加河去观察纤夫生活。画面上的纤夫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的人,又是具有坚强毅力的生活强者。此画作者表现了人民的强大力量和精神美。其二,在课上我让学生主动去讨论,投入情感体验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极端痛苦。多看和思考画作,注意观察物体与景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觉,逐步体验绘画艺术语言的感受力。其三,欣赏一件艺术品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反复地观看。我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在画作面前驰骋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并且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尊重学生对画作的直觉,达到心旷神怡的最佳审美境界,获得一些赏析绘画的标尺。使欣赏枯燥的名画变成了有意义的活动,不仅改变了老师讲学生一味听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使师生互动起来。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共同探讨,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自己消化理解了这幅名画的历史背景,画面内容及作者的相关介绍。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及参与意识。

总之,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及时深刻理解和巩固课堂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扩展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启蒙每个人的真善美,使美术教育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

二、开展电化教学,激扬生命,注重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

我们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真正做到关注每一个生命,让他们在美术教学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三方面能力中的前两者是一种能动的思维能力,它是通过形象和抽象思维,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素材进行加工,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未曾感知过的新形象的过程。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和存储,但平时的训练和开发更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每一个环节上重视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在创作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不只是纸上谈兵。小学生的天性是无拘无束的想像与创造的表达,这是儿童画中的精髓。正如美国教育学家罗恩菲德所言:“在美术教育中,美术只是被用来作为达到目的的一个工具,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创造性的程度来使人们更富有创造性,而不问此创造性会使用在何处”。所以,小学生学画的过程要比完成作品的意义重要得多。

“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给学生一片空间,在绘画欣赏中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一个机会,在绘画实践中体会生命的意义;给学生一种条件,在绘画创造中体验生命的真谛。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范文3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优化;全面发展

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小学美术教育就是现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小学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个性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但是从新课程改革时日至今,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和校领导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模式,小学美术教育令人堪忧。在此针对目前小学美术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优化措施,以推进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

一、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现状,不重视学生的视觉表达、绘画教学符号化等问题长期存在。不少教师把理论知识和呆板的技能教学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严重抑制了学生通过美术表达情感的能力,把美术变为简单的笔画能力训练,背离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在此,对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剖析。

第一、缺乏对美术教学的重视。随着国家对教学的投入,很多学校也不断扩大了办学规模,但是对美术教学设施的投入仍然不足,归根到底是校领导对美术教学缺乏重视的结果。此外,老师的不重视也引发了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目前,我国基础教学现状是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对语文、数理化以及有助于学生提高升学率等相关课程的掌握,而对于一些艺术课程,如美术、音乐之类则得不到重视。这在目前很多院校皆有体现,如大量占用美术教学时间用于满足其他“主科”老师或拖堂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这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课堂时间有效性以及教学质量。

第二、教学模式化。不少学生在幼儿时期表现出很好的绘画天赋,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之下,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绘画天赋和创造性。学生们并没有通过美术教学放飞心灵、自由表达内心情感,反而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教师为了体现课改师生互动的精神,相尽办法构建课堂互动,于是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但也只是做一些低价值的提问;此外,就是课堂分组讨论,这本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但是有些教师为了减轻自身的教学任务,无论问题难度如何都让学生自由讨论,这就演变成为学生之间的相互攀谈、脱离教学课堂内容。

二、优化小学美术教育的对策

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新的基础教学理论也在不断的提出和改进。新理论的兴起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我的作用,美术的学习也不仅仅只是模仿,而要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和创造。从此角度,笔者从以下方面提出一些优化教学改革的对策。

第一、要明确美术教学的特点,才能将课改深入落实到具体教学之中。首先,美术教学是“一门”技术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继承性和延展性。美术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最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塑造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术思维和绘画基础。同时美术教学还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其次,小学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通过美术学习和鉴赏,不断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学校要充分开展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将美术的魅力渗透到每个学生身上。最后,小学美术教育能够为生活点缀色彩。小学生天性烂漫,美术课程不仅能够教授绘画技巧,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小学生通过美术教学不断学会发现美、鉴赏美,激发儿童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注重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以提升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学目标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院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优化教学改革。小学美术教育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综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以及对专业技能的良好掌握程度。教师要以人文素养为基础,加强对美术专业知识和美术专业技能的掌握。我国的教学现状还是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应试教育过程,而艺术教育具有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养独立人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创新教育观念,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教学己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民主的教学作风,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综合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以及丰富的现代教育知识和技术

第三、教学与兴趣相结合。音乐和美术在本质上拥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彼此能够相互促进和协调。因此,在指导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的播放一些轻音乐,用和谐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感悟到不同的意境,增强学生绘画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效果。通过运用音乐手段,给学生心理生带来以美的感受,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意境,将自己感受到的以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可以开通情境创作课,如播放《春天在哪里》,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让学生听完歌词后绘画出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然后反复播放歌曲,增强他们对春天里事物的感受。通过让学生的视听感悟停留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画面之中,如此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感悟,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第四、优化教学方法,系统评价学生学习。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模教学仿训练向探究式教学方式转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以“欣赏”、“临摹”和“写生”为主要教学形式。因此,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通过探究式学习来提升教学质量。在学生描绘绘画对象时,要让学生把握住整体与局部、主体和实体、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正确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成果,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注重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素质教育;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但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制约着小学美术教育对于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的发挥,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改革与创新措施来予以解决,从而促进小学美术教育以及素质教育效果的提升。

一、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重视不足,师资建设存在滞后

当前我国的小学阶段教育,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仍将文化课作为教学的中心,而美术教育则被放在了从属地位,这也使得许多学校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存在很大的不足,美术课时间常常被文化课挤占,即使能够正常进行美术教学,但由于教学目标模糊、教学资源缺乏、教学计划不完善等因素,也难以保证美术教育的实际效果。同时,重视的不足也导致了在师资建设上投入相对匮乏,在美术教师的教育与培训上缺乏必要的资源和渠道支持,也不注重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使得许多美术教师难以实现素质能力上的提升,也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

(二)教学模式僵化,学生美术兴趣缺乏

当前阶段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中还存在着教学模式僵化的问题,一些教师在美术教学工作开展中,不能够真正从小学生的个性角度出发,教学开展的方式缺乏创新,教学内容死板,加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小学生应以打好文化课基础为主要的理念,也使得小学美术教育在社会及家庭方面的认可度相对不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常常会受到抑制,而生活也被文化课填满,逐渐对美术也就失去了兴趣,教师如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很容易导致课堂氛围的枯燥乏味,学生的审美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小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小学生的审美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审美情趣培养是从训练审美的眼光开始的。小学生本身就有这样的优越条件,他们好奇心强烈,观察兴趣浓厚,发现新奇的东西是他们最乐意的事,教师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这种审美的眼光,一旦学生有了欣赏的眼光,也就有了审美情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呢?最重要的途径就是美术教育,人们在接受美术教育时,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比较与协调、审视与组合、感悟与提升以及技法的运用与整合,从而获得对形式美的认可与把握,达到培养审美情趣、完善审美心理、丰富审美情感、创造审美价值的目的,以提升精神境界、启迪心智、愉悦精神、健康身心、美化社会。

(二)有利于小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对于人才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有着明确的要求,美术学科特点决定着,在美术创作与鉴赏中都需要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参与,在小学的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美术作品的形象展示,调动学生的思维运转,鼓励学生以美术作品为起点和跳板,放飞创造思维,进行充分的想象,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分析作品特点和内涵,在学生创作中,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使学生大胆利用手中的画笔进行创新,使头脑中的抽象灵感火花形象的展现出来,如教师可以借助节日,如国庆节、端午节、春节等,让学生以节日为主题,自由发挥,进行创作,有的学生会选择画节日的食物,有的学生会画人的活动,也有的学生会通过联想,画一些节日相关传说故事的场景,这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创造力都是极为有利的。

(三)有助于小学生道德素质与修养的提升

图画是记录思想、事件、故事等信息的重要方式,现代留存下来的许多美术作品中都是前人精神世界与道德追求的体现,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其对于现代人而言也具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以这些有故事的美术作品为素材开展小学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如元代画家郭居敬的24孝图,以图画讲述了24个关于孝的故事,其中一些内容很值得现代学生学习,以其为素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想要了解图画背后故事的欲望和兴趣,也能够发挥对学生孝的传统美德的良好教育效果,对于学生未来的感恩教育,人格塑造以及价值观引导都有着很大的助益。

三、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一)提高重视,加强师资建设

基于小学美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当前阶段小学校领导及教师应尽快提高对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中,加强对小学美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考量,加大投入加强小学美术教育的师资建设,制定完善的美术教师培养计划,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为美术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与资源,帮助现有美术教师提高美术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美术教育方面的优秀人才引进,吸收高校、社会范围内,美术教育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并要加强对招聘入口关的把控,保证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与教学能力,为美术教学的良好开展提供人才基础保障。

(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认识到兴趣对于美术教育质量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加强对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要充分保证小学生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并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展情境教学,或以创意绘画游戏,一笔画卡通等活动,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提高美术教学开展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张纾纾.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6,(14).

[2]蒋丽清.浅析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6,(06).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范文5

一、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

传统的美术教育,注重于内容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的探索和发掘。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多围绕着临摹,注重技法的使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的与教育核心背离,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兴趣没有被激发,创造力更无从培养,严重的与小学素质教育的核心相背离。小学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掘,传统美术教育很难实现这样的目的。而僵化的教育模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小学美术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兴趣培养十分重要,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将兴趣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

二、国画教学的重要性

中国画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情、和心理气质。它包括水墨画、墨笔画、彩墨画、工笔重彩画、白描画等。中国画将诗、书、画、印为一体,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便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他们的创作之中。国画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传授学生传统的技法与此同时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不仅限于单纯的临摹,而是给予孩子自由作的空间,让他们将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们的作品充满童趣和无限的创意。学生从创作的过程中不光学习到了传统的中华文化和国画技法,更学会了如何创新并将新奇的想法转化为现实。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有其自身学科的独特性,它更注重于实践和创作。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期,正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国画教学正可以弥补传统小学教育的不足,它既锻炼了学生的脑也锻炼了学生的手。学生通过对国画的学习,了解了国画的构图结构、笔墨韵味、颜色搭配,同时自由多样的创作内容又给与孩子更加广泛的创作空间。小学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全面均衡。国画教育锻炼了学生的手脑协调和创造能力,正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符合。

三、小学国画教学模式探究

国画教学与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形式存在着一些不同,因此急需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兴趣培养、教法探究、创造力激发三个方面对教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欣赏国画,培养兴趣

国画欣赏是国画教学中最终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国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欣赏国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日常教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忽视换面的层次和细节,易将画画得过小或过大。主要是他们缺少对画作的理解。因此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将强引导,通过欣赏名画、观察实物使学生学会观察细节,并运用绘画语言表达出来。如赏析齐白石的《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虾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虾的生活习性,并熟悉虾的结构。以此循序渐进的引入国画用墨处理的技法,让他们了解大师齐白石是如何善于操纵笔墨的,在下笔画虾时,他既能巧妙地利用墨色和笔痕表现虾的结构和质感,又以富有金石味的笔法描绘虾须和长臂钳,使纯墨色的结构里也有着丰富的意味。当学生了解国画技巧之后,他们便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和实际相结合,为进一步的创造打下基础。同时大量的欣赏名师大家的国画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发自内心的喜欢传统文化。欣赏国画只是教学的第一步,目的在于培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但这一过程尤为重要,它为后续的教学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欣赏国画名作的作用不可以忽视。

(二)丰富教法,积极引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国画教学主要指儿童水墨,学生主要是临画或创作各种形象,再通过毛笔在宣纸上展现出来。它利用基本笔墨原理画各种形象,易于学生掌握操作。可以涉及动物、人物、植物、花卉、建筑等,教学内容灵活多样,同时给学生更加广泛的创作空间。国画的笔墨千变万化,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笔墨变化中的文化和韵味,这边需要教书的示范和传授。墨色的交融,湿、浓、干、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陶冶了情操,培养了情趣,又掌握了基础的国画技巧,可谓一举两得。作为一个美术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性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对问题的探索。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便要引导学生,对他们提问如:“刚刚的丝瓜好看吗?”孩子们的回答各异,有的说好看,有的说不好看,有的说填只蟋蟀就好看了等等。像这样的回答还有很多很多。这时,孩子的兴趣和想象力已经被激发出来了,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有了自己的理解便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兴趣与热爱,这时教师再切入主题传授知识便简单自然的多了。

(三)示范教学,激发创造

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范文6

对小学美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地方培养小学美术教师,是打造一支适应于区域性,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的教师队伍。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整合地方美术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建立人才培养和小学美术教育建设的平台,建立区域性教育教学与资源共建机制,为地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从而避免造成专业建设、经济建设的巨大浪费。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同时也是对地方艺术的保护和促进。

关键词:

区域性;小学美术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小学美术教育乃至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其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人的发展,我们历来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其价值即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美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尤其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思维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以学生发展和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美术教育,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新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行了好多年,毫无疑问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美术教育的区域性发展,存在着巨大差异,发展极不均衡,发达地区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优于农村的情况较突出。对小学美术教育体系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地方培养小学美术教师,是打造一支适应于区域性,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技能的教师队伍。这关系到地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通过对本区域高校美术教育人才培养的现行教育模式调研发现存在以下不足:①现行培养体系偏重于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应用能力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②对实践教学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构建;③不能充分地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经济背景、市场需求有意识地建立培养体系。

一、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提出研究:

1、社会调研和社会背景分析

2015年4月开始对本区域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情况及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为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性方案。

2、专业设置和定位研究

①对本区域美术人才培养专业定位研究。探究如何对接人才需求,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②美术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模式研究。探究学校与小学如何在教学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和研究,如何共同培养人才、建立顶岗实习机制、如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③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美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将职业能力岗位知识、技能、职业综合素质的需求融合到课程教学中;④公共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⑤美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建立定点实习单位,进行行业和学校的交流、建立人才培养长效合作模式雏形。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

1)确定区域美术教学发展定位及管理理念建立

对区域发展状况,人才需求状况,未来发展、未来人才需求状况预测进行调查研究。对人才培养先进经验进行调研。我们对张家口市坝上和坝下地区的20所小学进行了调研,采取座谈、听课、问卷、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调查中,与一线美术教师、教研员进行了座谈交流16次,听课10节,回收教师问卷30份。对历史文化、民间美术的社会调研。如:我市地处蒙元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汇地,造就了地域文化的丰富性。如坝上草原文化、涿鹿炎黄文化、鸡鸣驿古寺文化、暖泉古镇、阳原泥河湾地质遗址、张北六代古长城遗址等一大批古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艺术的产业化发展等。通过对区域文化艺术经济的现状及发展状况,人才需求、未来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确立美术专业发展定位方向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与模式方向研究。探究如何对接小学美术教育,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2)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美术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和小学开展广泛的合作和研究,共同培养人才。采取送出去的办法,联系实习单位。教学阶段让学生顶岗实践,做到教学结合,让基础知识直接与实践对接,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聘请专家、一线优秀教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讲课。请专家以讲座、讲课等方式对教师进行辅导,优化教师的理论知识结构。请一线优秀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讲课,确保职业技能与社会实践相紧密结合。请工艺美术大师讲授民间美术课程。使学生除了学习区域性大趋所需的课程外,多掌握几门技艺。一方面增加就业区道,另一方面也是对本土美术的传承。进行公共文化课内容改革和体系重构,增加相关边缘学科的教学内容、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文化素质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文化课建设可以有力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眼于三个课程模块的建设,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国外进步文化的课程设置,二是艺术理论课程建设,三是职业文化课程的设置。

3)增加本土历史文化教育科目,培养学生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

4)美术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体系由四大模块构成:社会实践训练模块、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核心技能训练模块、综合能力培养模块。其中社会实践训练模块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打工活动、公益劳动等),使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形成通用职业能力。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模块主要通过行业认识实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培养模块是通过就业的综合实习、科技活动、技术咨询、项目操作等实践环节,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5)建立包括专家、一线教师、工艺美术师、文化历史研究学者在内的教师队伍。

三、问题解决成效:

1)确立了适应区域性小学美术教学培养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2)建立了包括教专家、小学一线教师、民间美术大师、文化历史研究学者、我校教师在内的教学团队,使得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完善。

3)建立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我校附属小学以及县、乡三级小学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在教学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与研究。

4)改革了课程体系,增加了能够反映地方历史文化艺术特色的课程。编写了校本教材,能够让地方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发扬。改革现有的美术学科课程,明确了课程的培养方向,以适应小学美术新课标。加大了与美术相关的边缘学科课程的比例,使得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5)建立了顶岗实习机制,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得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有效地发挥,使学生一就业达到用得上、用的好的要求。

总之,小学美术教师教育体系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整合地方美术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建立人才培养和小学美术教育建设的平台,建立区域性教育教学与资源共建机制,为地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从而避免造成专业建设、经济建设的巨大浪费。推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正常发展,同时也是对地方艺术的保护和促进。

作者:武立功 李雪丽 单位:张家口学院 河北蔚县城第四中学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50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