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范文1
一、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
1.开齐、开全国家、省规定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努力使学科教学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2.深入开展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研究,实现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落实“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指导纲要。
3.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作业教学等方面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学校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一岗双责”制度、班教导会制度等,鼓励教师担任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指导老师。
二、推进教学创新和质量提升两项行动
(一)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学创新行动
4.深化课程改革。开展义务学段课程优化和整合实验研究和试点工作。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中小学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实践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组织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活动。
5.开展教学规范“学习、改进、提升”行动。严格落实《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规范学校教学活动和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推进教学管理创新。
6.创新教学方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互联网+”的教学方式变革。推进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特征的“自主互助型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加强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研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7.落实《市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导意见(试行)》,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研究和试点工作。
(二)加强普通高中教学指导,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8.实施以检查、指导和评价为重点的高中教学视导制度。建立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普通高中教学工作评价办法。落实以目标完成率为主要指标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召开普通高中教学工作会议。
9.指导学校的课程实施工作。依据《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调整指导意见》和高考改革方案及配套文件,制定《普通高中教学指导意见》,做好选课走班、分类教学指导工作。落实《关于加强普通高中学科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学科建设。
10.优化备考方式,提高备考效益。发挥骨干教师团队优势,加强备考工作研究。精心组织高三模拟考试和技术性训练及质量分析会,落实教学质量阶段性推进要求。指导学校做好分层教学和分类推进工作,加大优秀生培养力度,做好艺体备考和春季高考备考的指导工作。
三、做好新教育实验、常规教研和教育科研三方面工作
(一)持续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
11.扩大实验范围,扩展实验领域。举行新教育实验教育叙事展评活动,组织开展新教育成果展示、专题培训、开放周、“实验优秀教师”和“实验优秀学校”评选等活动。组织参加全国新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培训及研讨活动。
(二)创新常规教研工作
12.以提高课程实施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为主要内容,通过参与式或跟进式培训、现场观摩研讨、教学论坛等形式,引导和帮助广大教师增强学科底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水平。
13.组织开展省、市级教学示范学校现场观摩活动,发挥“课程实施优秀学校”和“教学示范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
14.加强普通中小学作业教学和考试研究、指导。一是落实《市中小学作业教学改革指导意见》。二是加强普通中小学考试研究与指导,提高命题质量;三是深化初中学业考试改革研究,做好初中学业考试命题等相关工作。
15.开展“同教共研,服务基层”送教送研活动。重点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段薄弱学校、学科和教师的帮扶、指导。落实《市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深入基层学校,开展研究和服务。
16.开展第20个“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开展第五批“教坛新星”评选活动。
(三)做好教育科研工作
17.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科研工作服务区域教育发展问题,编制“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
18.组织“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申报工作。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组织第二届市级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
四、采取四项策略,不断提高教科研服务水平
19.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学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各种研究、指导活动,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创新,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20.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提出“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落实的具体措施,完成任务目标。
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减轻; 途径; 创新; 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107-03
一、梳理论证,结合校情制定行动计划
(一)高度重视,教育行政部门为项目实施引领航向
接到国家项目办的立项通知和省政府的实施要求后,省教育厅以实施试点项目为契机,加大力度,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一是积极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测、举报、公告、问责制度。下发了《关于印发〈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督查办法〉的通知》(陕教基一[2011]10号)和《关于印发〈县区教研机构监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课业负担实施方案〉的通知》(陕教基一[2011]16号)》,清理整顿教材教辅,对全省奥数辅导机构和教辅市场的专项检查治理。二是多次组织召开项目座谈会,实施专家指导,积极推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创新素质培养”的实验和试点,为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积累经验。三是认真组织开展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专项督查,颁布实施了《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试行)》(陕教基一[2011]13号)。在全省11个市(区)集中开展了全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专项督查活动,对督查情况向全省进行了通报。四是对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做好寒假、暑假工作下发了文件,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为做好西安小学试点项目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吕明凯专门组织召开了工作会议,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基础教育一处、西安市教育局、莲湖区教育局、周边中学及西安小学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学校项目申报情况和学校现状汇报,各部门就项目如何实施提出了许多建议并围绕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作了表态发言,吕厅长在讲话中再次强调了项目的重要意义,强调了陕西省西安小学作为省教育厅唯一直属的省级示范小学,全国唯一一所直接承担项目的小学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要求学校明确任务,立即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教育部门全力以赴指导帮助学校开展工作。
(二)专家引领,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行动计划
《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实施项目规格高,难度大,与教育的现状有诸多矛盾,学校领导班子在认真分析后,确定了“行政保障是前提、专家指导是根本、教师队伍是关键、教学研究是重点、减负增效是核心”的工作思路。随后,在省教育厅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以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负责人、北师大兼职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胡卫平教授为首的专家团队,他们通过察看资料、走访调研、听课研讨等方式摸清情况,和学校工作组一起从学校整体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学业发展状况、教育特色、教育大环境等几方面认真梳理了学校已有的经验和成果,提出以项目研究为契机,整合研究,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了行动计划,使之更具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成立了管理改革组、教学改革组、课外活动组、评价改革组四个方案实施小组,每组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一名中层人员担任组长,一至两名专家参与指导。
(三)全面动员,营造项目实施的良好氛围,夯实项目实施基础
全校家长动员会、部分家长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全校项目启动会,核心成员研讨会是项目正式开始之前的几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型会议。会议从不同的侧面针对不同对象,围绕一个主题宣讲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和学校素质发展的整体思路,特别是吕明凯副厅长、基教一处王跃生处长先后两次参加会议并作重要指示,极大鼓舞了西小教职工。家长、学生、教师在投以饱满热情的同时,也极为理性地提出了项目所面临的复杂性、艰巨性,但大家表示,再难,我们也将举全校之力做好试点。
二、分组推进,减负增效与创新素质培养
(一)管理改革――深入调研,拓展外延,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为项目实施做好服务工作
管理改革组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课题管理组指导专家李创斌教授一起开展了一系列着眼于学校发展、有助于学校全面提升的具体工作。
1.落实分类目标的实施情况。改革组将我校的质量提升方案和创新素质培养方案纳入统一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五讲”教师、“五会”学生、“五懂”家长的培养目标,全面监督资源建设情况,以及校本教研等分类发展目标的实施情况,为项目健康实施发挥监督和规避作用。
2.全程监督和引领个人及学科组学期研究计划的实施工作。在师大专家的指导下,管理组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和思想沟通,以学期为单位思考制定符合岗位实际和自身发展水平的个人研究计划,计划包括个人的生活重心、个人现状分析、个人管理(后勤)工作提升计划、个人学期科研计划方案几大部分。全体教职员工都能够立足工作实际,结合项目实施的理念,全面完善自己的个人计划,以此为蓝本,在本职岗位上推进项目有效实施。
3.结合修订完善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管理组进一步完善确定了学校管理模式,依据扁平化管理原则,制定了《陕西省西安小学校本管理制度汇编》,以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缩短沟通距离,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项目决策的效率,增强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改善团队的整体素质,提高学校对项目实施的整体执行力。
4.以陕西省西安小学85周年为契机,以学生素质展示为切入点,回顾和总结学校85年教育教学历程,开展“沐浴书香唐韵,健康快乐成长”为主旋律的学校系列庆祝活动,为项目实施构建和谐氛围,扩大项目实施的知晓率,促进项目实施长足发展。
5.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学校发展的基本理念和项目实施的基本策略,组织全校家长会,宣讲项目实施的思路、展望项目实施的愿景,赢得社会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针对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进行通识培训,确保全面落实。
6.定期与师大专家团队召开阶段性工作会议,全过程监管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及时调整计划中的不足,并做好过程性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管理组身体力行,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焦点问题或棘手问题,能够深入基层全面调研考证,从实践操作层面入手,积极调整方法思路,确保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教学改革――立足课堂,重点突破,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
教学改革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我校已开启了良好的教育科研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为了全面推进项目的深入研究,教学改革组围绕学校课题工作整体思路与精神,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及时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技能。一年来,教学改革组组织教师参加项目培训二十次,“教学设计能力培养”“互动教学”“习题教学与作业布置”“ 思维型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力”“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发展”“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培养”“教师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等。培训内容针对教学实际,培训方式新颖独特,培训层次较高,大量的教学信息、视频资料和实物教具,以及适时播放的经典案例,使我校教师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受训教师收益很大,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
2.以创建思维型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为突破口,先后组织“思维型课堂”及“思维型课――互动与提问教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各教研组围绕课堂提问、互动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几个主题,教研组内人人上一节研讨课,在组内听课研讨的基础上,全校各科教研组共推选出24位老师参加学校的“思维型课堂”及“思维型课――互动与提问教学”观课议课活动,我校教师以学科教学为基本点,把知识掌握同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思维的宽泛性、深刻性、条理性、想象力、判断力均得到应有的提升,构建了思维型课堂的模式,提高效率,让学生乐学、学会、会学。
3.加强对外交流,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本学期,我校进行了面向大学区或全莲湖区的体育、思品、英语、语文、数学教学公开活动,以求在更大范围的空间内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我校还组织“年级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观课、议课,检验学校的发展进程。从家长的反馈单中我们也欣喜的发现家长对学校教学的满意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每一位教师的满意度均在97%以上,大部分家长都谈到我校教师在趣味教学、师生互动、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方面令他们非常满意。
4.从有效作业的布置入手展开校本教研。教学改革组在教学专家、学科教研组、教师本人共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学校前期《陕西省西安小学作业要求(试行稿)》进行了修订,确定了《陕西省西安小学作业要求修订稿一》,从家庭作业量、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和家庭作业布置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细化,由于该要求有较强的指导性,所以在对家庭作业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作业量大的问题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也得到了一定的增强,体验性、感悟性、参与性、创造性作业明显增多。另外,学校采取行政领导下学科负责制,从微观上督导各教研组教学改革工作,教研组长组织本学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集体设计、整合学生作业、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的时效性,各教研组按单元分学科填写《学科作业汇集表》,作为研究分析的第一手资料。
再者,各年级分管领导在学期初、期中、期末进行适时的作业检查及反馈,从宏观上监控、指导作业的实施情况。这样教研组、年级组形成合力,保证了作业改革的有效性。
5.探索素质作业,初见成效。在素质作业布置方面,我校改变以往在寒假只布置语文、数学、英语作业的习惯,要求语、数、英学科在尽力布置综合性、探究性、参与性、操作性作业的基础上,推出了《寒假体育素质作业》《寒假音乐素质作业》。该作业以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参与歌曲学习、乐器训练、舞蹈训练、组织家庭音乐会为主,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6.启动了国家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一对一课堂教学研究”。本学期我校启动了国家级课堂教学改革项目“一对一课堂教学研究”,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我校已派六位教师进行了学习,学完后,分别给学校做了汇报。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我校成立了“一对一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组,并开辟了专门的研究场地,要求教师结合日常教学做好该项目的研究工作。5月17日,我校教师将要求国家、省级电教馆的研究人员进行课堂教学指导。
7.从教研组建设入手,强化教师业务和学生综合能力。从本学期起,学校改变以往学校安排教研活动的方式,给教研组充分的自主性,各教研组自行选择活动时间、地点,采取观摩、展示、汇报、交流等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才智,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同时强化学科领导参与教研活动的次数。启动了学科教学集体调研制度,完善教研组建设,促进各教研组教师规范教学、促进各教研组教师教学工作的整体提高。本学期调研的学科是体育,在调研的同时我们邀请专家和我们一起听课、反馈,共同商议解决策略,近期体育教学已经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
8.积极开展学科专项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舞台 。为了把教师从单纯的进行知识教学的观念中脱离出来,我校给每一个教研组强化了一项责任,要求每学期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融合学科教学内容至少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学科专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乐趣。本学期语文六个教研组分别以国际读书节为契机,进行了“我是小小故事王”“小小新闻会”“童诗朗诵”“诗歌创作与朗诵”等活动,音乐组要求学生在自主进行团队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校园歌手大赛”,学生自己设计服装、自己编排舞蹈动作,极大地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
9.全校深入开展“学思维课”,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学思维课”是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一门课程。从2011年开始全校每个班都开设了一节学思维课,陕师大指导团对课程开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思维环境,培养孩子爱思考的习惯和会思考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该课程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思维水平进行选题,创设各种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力求实现乐中学,学中思,思中得。
(三)课外活动――关注心理,整合资源,积极做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全面准备工作
2011年初,陕师大专家对我校前期的素质教育活动计划进行了认真推敲,提出了“健康、开放、创新”三维目标体系,并指导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心理领域做了一些尝试。
1.着眼课堂,发挥优势,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校内大课堂是为了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受教学时间、教科书和考试等有关因素的影响,采用周三下午第二三节连上的大课堂形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兴趣,引导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自选科目自愿报名参与的,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而开设的校本课程,其主要包括素质训练课和综合拓展课。素质训练课共开设合唱团、街舞、科技活动、英语戏剧表演班等二十八个科目,综合拓展课是为了将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及家长资源有效利用,整合课程资源,立足学生年龄特点、教材要求而进行知识拓展的综合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共开设二十二个班。素质教育大课堂。这项活动有效地为学生兴趣培养提供了平台,并为学生社团铺设了一条多姿多彩的实践探索之路。为体现我校素质教育特点,将艺术体育项目做成我校特色。我校积极引进校外优质教育资源,结合我校实际与他们共同制定学有专长的学生素质提高方案,开放各类兴趣团队,由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指导。
这些课外兴趣团队有效拓宽了学校素质教育渠道,还为学生提供上台参加表演、比赛、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了综合素养、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2.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了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学习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培养他们动手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我校连续四年举办了四届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不仅仅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欣赏到了动物的可爱,增长了见识,更多的是内心多了一份对生活的感悟。
3.开展丰富多彩的少队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以“永远做党的好孩子”为主题,积极开展建党90周年主题大队活动。队会形式规范、严肃,文艺节目精彩纷呈。洋溢着爱国情感的年级拉歌、诗歌朗诵,充满诗情画意的歌舞表演,惊险完美的跆拳道,催人泪下的师生道别……这一幕幕别出心裁的表演印刻在了西小每一个人的心中。
(四)评价改革――过程监督,创新方式,初步建立学业水平、教师能力发展的综合评估机制
评价改革对整个改革试点项目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一年多来,先后研究制定了《陕西省西安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问责制度》《西安小学关于减负作业布置要求(试行稿)》。学期中、学期末进行了两次以学科组为单位的项目实施评估,走访调研管理和实施人员二十余人次,全面掌握项目实施过程的第一手资料。特别在教职工综合考评和学科考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评选出一批优秀成果,在全国首届儿童创新素质培养研讨会上进行了展示,并汇编成册。
1.教职工综合评价方案。教职工评价方案的目的是:通过对全校教职工一学期的项目实施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促进、调动每位教职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的评价方法按照学校实际,分三类制定了《陕西省西安小学教职工评价方案(试行稿)》,开发研制了陕西省西安小学教职工评价系统。
2.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各学科在学校整体评价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和教学实际完善修改,确定了学科评价方案。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考查和综合考查相结合,个人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分数与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形式更加多元化和科学化,积极促进项目实施目标的达成。其中,语文学科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识写能力、阅读能力、诵背能力、合作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逐级纳入评价内容;数学学科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进行及时评价,围绕学生的守纪程度,聆听度、专心度、发言的参与度,准确度、声音洪亮程度等,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自信方面的表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交流情况,学生在数学思维水平上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考查,努力营造充满生机的灵性课堂;英语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年级制定了英语评价表,在不同年级的评价中,统一了评价内容,要求所涉及的评价内容包含三个方面:知识技能的掌握、学生兴趣的调动和保持、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反馈。
学业水平评价方式的改变,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产生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三、积淀特色,以校园文化浸润美好德行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我校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以书香唐韵为文化基调打造校园文化形象。
为深入落实全面育人的目标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育人功能, 2008年校园改建工程开始,我校就成立了专项工作组, 充分发挥师生、家长的智慧,广泛征集校园文化设计思路。征集楹联丰富我校校园内涵。在校园楼层间开辟学生活动空间,以“大气、人文、个性化”为特色,蓝色和黄色为主色调,设计开心走廊、涂鸦墙、发泄墙、发泄专区,丰富学生课间活动。为体现我校办学思路“沐浴书香唐韵、健康快乐成长”,随处可见书吧、名著墙、图书室宣传画、书法墙、百家姓墙、诗话长廊等,让师生徜徉在书香氛围中,自觉使用雅言雅行,彰显校园文化。为积淀地域文化特色,体现西安是周秦汉唐的首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了解家乡的情感,在墙面装饰中使用仿石材雕塑、陕西民俗展示等。
校建工作刚刚收尾,我校全面铺开班级文化建设,动员全校班主任、跟班教师,挖掘班级文化特色,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借力家长委员会,通过班规、班训、班风、特色展区,体现班班有特色,班班不一样,彰显班级文化个性,凝聚班级合力。
在班风、班训、班规的设计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通过讨论、商议不断构想着班级发展蓝图,结合班级实际,制定发展目标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核心内容。
2011年度,我校举办了85周年暨新校园落成典礼等大型活动,培训百名学生校园文化大使。迄今为止,学生校园文化大使已成为我校对外接待中不可缺少的一张文化名片,多次参加接待国家、省市领导、港澳朋友的光荣任务,将我校校园文化做成了解陕西、了解中华传统经典、了解我校教育教学理念的窗口,学生校园文化大使优雅的举止,丰富的知识,清晰的语言成为沟通学校文化,进行文化交流的纽带,受到各届来宾的高度赞扬。
随着校建工作全面收尾,家长培训工作在我校悄悄启动。根据学校对于家长资源、各类社会机构资格审查、比较,我校选取部分优秀社会资源加入家长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2011年12月3日上午9:00―12:00德育处组织全校共计四百名家长、教师参加了周弘先生《让爱找到回家的路》赏识教育专场报告。德育处提前设计好签到表,组织班主任落实到会情况,确保整个会场西安小学区域到会率,我校参会家长积极参与,并与专家现场互动,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 2012年4月24日下午5:00,学校特别邀请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马俊英老师,来为家长传播为人父母的科学方法,培训现场,程弘校长以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全体家长积极投身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家长培训会秩序井然,马俊英老师联系活生生的教育案例深入浅出地讲到了培养主动生活的能力的前提、健康心态。在培训反馈单上,家长们纷纷肯定马老师授课生动、形象,讲解到位。
通过家长培训,我们深刻感受到家长对于科学家庭教育方法的渴求,以及对学校开办家长学校活动的大力支持,也更加促使我们将家长学校办得更好,让家长和学生真正受益的决心。
四、项目实施的困惑与思考
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及对西安小学期望值的不断提升,我校项目实施也面临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1.实施素质教育受到一定制约。虽然我校教师的整体理念较新,但也严重受“小升初”择校及校外补习班的影响,家庭教育配合不力,新理念在现实问题上面临挑战,呼吁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关注学生假期及课余活动的安排。
2.项目实施过程中数据的整理和分析需要进一步加强,需要专业人员的加入,以使研究更具说服力。
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范文3
[关键词]文学理论 实践教学模式 高校
[作者简介]巩巧梅(1970- ),女,甘肃武山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汉语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研究。(甘肃 合作 74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65-02
一、文学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
所谓实践教学,是一种基于实践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它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总体素质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①实践教学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基础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基于面向社会服务的职业需求。在理工科院校、高职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学习并掌握某项技能,所以,实践教学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而是职业准备前的必要的教学手段。《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教高司[1998]33号)文件中明确提出:“教学大纲的内容应包括本课程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等部分。”特别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本科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公布以来,各高校在教学计划修订与课程建设中,都加强了实践教学,并在实践教学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改革。
在师范类本科院校中,宏观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毕业论文要求、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微观的改革(指各门课程)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启发式教学、作业布置等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除了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及含实践性的课程外,一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也开始了各种实践教学的探索,目标便是“因材施教”“学以贯通”。“文学理论”是全国所有高校中文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因其理论的抽象和庞杂往往造成学生理解的困惑,古今中外观点的碰撞、概念繁多、流派纷呈、风格不一而足,从理论到理论的讲述使师生沉陷于理论的泥潭无力自拔,而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中,常常忽略了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导致学生不会使用所学理论分析各类文艺现象。为了加强学生对各类文艺现象的感性把握,加深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各高校教师把解决的重点都放在了教学方法的探索上,分别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践”环节。
北师大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包括课堂讲授、组织讨论、作业方式等,课堂讲授注重知识传授和原理讲解,主要包括课堂讲授、讲解、名家讲座;组织讨论侧重加强学生理解和拓展研究,主要包括讨论、答疑、课后读书报告;作业方式关注学生知识扩展和思想创新,主要包括随堂论文、文艺现象讨论、专题小报告和综合考试。湖南师范大学的改革为传授知识与传授掌握知识的方法并重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理论和事例结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课堂、名家讲座、增开选修课等方式。扬州大学有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观摩经典影视、讨论、辩论、演讲、写小论文、文学创作、自办文学刊物等实践环节,同时,本课程体系的相关课程也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例如,“文艺社会学”课有社会调查、数字统计、量化分析等实践环节;“文艺心理学”有心理调查、作品心理分析、心理测试等实践内容。广西师大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向现代教学方法发展,除采用讨论式、座谈式、对话式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外,还观摩教学录像和经典影视片;除采用作业、课程论文方式检查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之外,还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料和影视教学资料库的建设。厦门大学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兼以课堂讨论及文学评论写作的训练,以此逐步增进学生的学术训练与学术兴趣。
理论回归实践是一种必然。虽然每个高校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把理论引向现实,在现实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回归后的理论究竟起了多少作用?实际的情形是,用理论阐释理论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用西方先进的理论阐释中国的文学现象的做法仍旧是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现象的主要途径。而最突出的问题是师范院校在文学理论的培养上完全忽略了人才培养目标,理论研究的方法不能让学生站在中学的讲台上用理论的知识去解读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
二、文学理论课“一套两线”的实践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不能把“实践教学”简单理解为“就是除理论教学之外的所有教学环节,包括教学计划之内的课上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综合实训、见习和实习等,也包括学生的第二课堂、毕业设计、学生军训、公益性劳动课、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也不能在方法上单一地认为是“由原来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在途径上,改变了理论教学灌输式教学,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感悟”②。事实上,在本科教学中,为数不多的几次讲座和研讨并不能解决文学理论的困惑,对学生欣赏、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不会有大幅提升;而如教材上作品的分析印证理论的做法,教条又牵强附会;试讲或实习等也不能解决某一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就某一门课程而言开展的实践教学,一定要紧贴课程的内容和性质进行设计,同理论建构的体系一样,实践教学也应该有一套体系。
为此,作者针对文学概论教学,探索了“一套两线”的连贯的、既紧贴理论教学又能逐步提升学生鉴赏水平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既有益于培养学生一定的欣赏、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捕捉美感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艺问题的能力,更有益于学生将来从事语文教学对文章的把握和解析。“一套两线”是指一套体系,两线并进。一条线突出教学改革实践,一条线是为改革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平台。
1.教学改革方面。改变纯粹的理论式教学,分“理论讲解”和“理论指导实践”两步走,使学生在掌握文学的一般原理和相关的知识后,让学生更具体、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样式、类型、形态、结构、层次、叙事和抒情的技巧和风格特征等,除了采用写小论文、读书指导、学生助讲、专题讲座等较为普遍的实践探索模式之外,依据文学理论包括的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四部分不同内容及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建立了一套相关的实践教学设计:(1)在“文学本质论”部分,采取撰写读书报告、理论学习心得、读书心得等实践形式,让学生在思考、了解、体会、感悟中认识和把握理论,目的是打好理论基础,主要采用讲解、示范和引导的方法。(2)在“文学创造论”中,采用“模拟创作并附创作体会”的实践模式,从而把握“文学创造是以真、善、美为内涵的审美价值追求”,主要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3)在“作品构成论”中,由于内容多,类别多,层次多,前后内容看似分离,面对作品分析又要做到整合,所以设计“课外分组分题研讨”的模式,以期全面掌握理论,拓展思维,主要采用例举法。(4)在“文学接受论”中,学生是读者,是鉴赏的主体,为突出鉴赏的个性和多样性,采取“鉴赏交流”模式,分层次、分阶段,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逐步提升学生分析、评论作品的能力和水平,主要采用“人生体验”学习法。特别是在“文学接受论”中,不仅仅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反复阅读、欣赏、分析和评论,使学生捕捉自我的“接受心境”,感受共鸣、净化、领悟、延留等接受中的审美,以便了解对象并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合理布局、力求创见地开展文学批评实践,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是检验学生对文学的基本原理综合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所以在鉴赏交流中,设计交流话题非常关键。
2.实践平台方面。(1)以审美教育为“纲”,各相关课程教学为“目”,有关文学审美的相关理论,在学科联系中得到综合和提升,它主要的作用在于消除文学理论的“孤立性”,在综合学习和理论的应用中让学生充分体会课程与课程、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理论类课程的审美理论应用到文学类课程,文学类课程的审美理论应用和审美素养的培养拓展到实际生活之中,生活中审美素养的践行又可以提升文学审美和审美理论,这样各个学科便因着一个共同培养目标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2)在写作和经典阅读中感悟有关文学的特点、特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与阅读作品的选择,在个人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思考文学现象,加深对文学现象层面的理解。
三、“一套两线”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如何加强和其他课程、学科的联系?怎么安排写作计划、阅读计划?怎么把这些问题统筹起来形成一套可以操作又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而为文学理论主体教学服务,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鉴赏、分析服务,是文学理论实践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所有问题围绕课堂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即沿着“阅读引导―参与写作―问题讨论―鉴赏交流”的线索设计。
前两个阶段结合文学本质论和创作论的学习,同时,配合“中国现代文学”和“基础写作”两门课程,在阅读引导方面,先安排中国现代经典作品的阅读,再安排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在课堂内容的讲解和文学现象的分析中,除涉及的必要的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外,更多侧重于中国现代经典作品以及现代文学发展史上有关的文学思潮、文学观念等;在参与写作环节,仍然重点结合“文学的审美意识双重属性”和“文学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写一些描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境遇的诗文。后两个阶段结合文学构成论和接受论的学习,但仍然需要“阅读引导”,不同的是在第一阶段经典作品阅读的基础上,挑重点安排“分类阅读”,“类”不必多,两种就行,一种是按照体裁划分分类阅读,一种是按照“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等三种类型形态分类阅读,在学习相应的文学理论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读的作品归纳总结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在理论的基础上,再进行阅读欣赏、展开批评。这个阶段的“写作”主要在于检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内容以分析问题和客观评价文学现象为主。这套文学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的施行不仅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欣赏、分析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捕捉美感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艺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前面的理论学习起到了复习、再把握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加强了理论的应用性。各个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培养特点等自主选择设计实践内容,但肯定不能偏离文学理论的四项基本任务。
四、结语
就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的难度和所花费的心血远远超出理论教学,但是,在文学创作千变万化的背景下,在中西理论混杂中依然在探索发展的中国文论必将走向回归现实的道路。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守森教授指出:“当前文艺学的研究与教学目的有些模糊,大学生对学习文论课普遍缺乏兴趣,当代作家创作与文学理论完全脱节,当代艺术限于所谓‘大众传媒’的假象而情感泛滥,缺乏理性精神。因此,文学批评与理论界应回到当下现实语境,更多发出清醒的声音。”③高校尤其是师范类高校是为中小学培养师资,课程的教学要为将来的教学服务,“教”与“学”最终都应体现在“用”上,因此,各高校探索必要的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注释]
①何法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0(31):327.
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范文4
小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一在忙忙碌碌中,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这学期我认真执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构建有效课堂落实到教学中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本着“多学、常思考”的宗旨,本学期我除了经常阅读有关的专业资料和网络信息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并经常到有经验、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那里去听课。在学校组织的“三制”、“三课”中,我们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并将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应用到平时的教学中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创建有效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了创建有效课堂,这学期我研究的小课题是:“如何创设有效数学情境的研究”,是想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他们真正体味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本着这一原则,我主动参加了我校组织的自愿上一节创新的课,在教学“抛硬币”一节时,我采用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情境中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来感知问题的可能性,在一系列的游戏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中学、玩中学、大大的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的兴趣。并且在与同行们研讨时既能提高自身水平,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自主、创新、高效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本学期每位教师平均每人听课不少于20节,好的教学设计16篇,反思16篇,学习笔记10000字等。并且认真备课,作业批改仔细,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真正做到了课前有准备、课后有反思。
四、认真落实培优补差,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优补差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每个数学教师在这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学校也很重视,除了培优补差外,每个教师还指定了详细的转差计划、转差有记录,有总结。本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转化一至二名学困生。
由于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有插班生,再加上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学困生很多,所以把每周一下午最后一节课,给学生补差,特别是临近期末考试这段时间,有时还要利用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给差生补课,确实很辛苦。好在,工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学生都有较大的进步。说明补差效果很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好!
小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二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一学期即将结束。回想这一学期的工作,虽然有些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收获。我有幸被评为骨干教师,这是学校老师、领导对我工作的肯定与鼓励,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于是,我把压力化作动力,做好各项工作,不辜负老师、领导、家长、学生对我的厚望。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这学期我校引进一个新的研究课题:“随笔化作文”,并已实施,这也是教研方面的一个重要工作。作为二年级级部的骨干教师和一位语文老师,我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研究课题,并付诸于行动。我每次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随笔化作文”研讨会,做好级部的“随笔化作文”教学工作的汇报工作。
在级部内也经常和语文老师们交流“随笔化作文”教学的好处,实施方案以及怎样把作文教学做得更好:比如,作文的批改方式,评定方式等。在我的带领下,我们级部还编辑了级刊(孩子们的作品)“童声稚语”,给了孩子们莫大的鼓励。
作为骨干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教研要带头、班级管理要优秀、教育教学成绩要突出……要不怎么有说服力呢?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时刻感到自己的不足。闲暇之余我经常上网听名师讲课,查找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金点子,有关指导孩子们写作的文章等。《滨州教育》、《山东教育》等理论书籍也成了我业余时间的“朋友”。我阅读摘录教育理论,学习先进经验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作为骨干教师我积极参加优质课评选,我执教的“保护耳朵“一课被评为区级一等奖,也去市里参加评选。我们学校作为窗口学校经常有老师来我校讲课,我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在不耽误课的情况下尽量去听课、学习。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来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
我作为骨干教师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今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大胆实践,积极与我级部的语文老师交流讨论,争取把我级部的教研工作做得更好!
小学骨干教师工作总结范文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对教育事业的承诺,对教育事业一生执着的追求。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严格按照一个好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信心,把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放在第一位,对学生的热爱使我兢兢业业,在三尺讲台上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青春。
我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在自己努力要求上进的同时,还能鼓励青年教师积极上进,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着周围的老师,我始终把每位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一起学习,共同成长。凭着自己对教学的热情,总是在实践、在钻研、在进步、在创造。
对我个人来说zx年也可以说是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艰辛而又喜悦的一年。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积极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回顾一年的工作,这中间有欣慰、也有惭愧。下面我将自己这一年来的工作做个小结。
一、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对新的教育形式,新的教育体制,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仅要关注教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更要关注自己的教学风格。
使自己的教学不断向综合能力的探究性教学、多维的体验性教学、互动交往性教学的方面发展。要“把教学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把每节课都看成是发挥自己创造力、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看成是发展自己的一个机会,把上好一堂课看成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牢记:“教学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学是科学,科学需要探索;教学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二、深钻教材,改进教法,力求创新。
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依据,对教学具有规范性,是从事教学的参与物。因此,教师要做教材的主人,对教材的运用必须得心应手,钻得进,跳得出。要能很好的去领会编者的意图。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把握,必须准确而深刻,把握好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整合、融合,要“以学论教”。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不同潜能,使他们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学会创新。
因此,我努力营造宽松、愉悦、支持性的学习氛围,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则。呈现的内容、形式尽可能的是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加强开放意识、训练意识、体验意识。正确处理结果与过程的关系,重结果,更要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牢记“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在得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途径。
因此,从备课到上课,我给自己确定的目标就是“精益求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学中,我处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互动能力,使学生自主探索,协调发展。教学中我不断潜心钻研,改变教学策略,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情境,认真备课、上课,始终遵循“自主探究”教学原则,把“学”案融入“教”案中,注重整体,注重内涵。
关注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有意识地努力将学生的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整和到一起。优化教学结构,科学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课堂上,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自己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奇思异想,别出心裁。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科研工作,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践能力,我以创新教育的思想为指导,结合年级和学生特点,以21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策略;改革传统的例题呈现方式,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关系;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框架,重新调整教材的编写内容。以渗透性、系统性、交互性、渐进性和规范性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系统的学科创造性思维活动训练,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与创造性品质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潜能的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发展。通过实践研究,逐步形成了“激情设疑——探究发现——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三、努力方向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墨守陈规、保持现状、踏步不前是绝对不对的,一直以来,我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制定了以下努力的目标:
1.在专业学习、教学研究上更加努力。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对青年教师积极培养,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弘扬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精神。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范文5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满意度 调查与分析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翻转课堂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仅限于老师讲授一条途径。翻转课堂的出现,使课堂与老师的角色随之发生变化。不同于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翻转式的外语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家就可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更多的互动,像答疑解惑、知识运用、问题讨论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面授课,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回家独自练习。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中,由于设计出来的学习活动、讲解视频、学习材料、测试题等都有着较高的通用性,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学习资源包提供给学生课前预习使用,自己将主要精力放在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进展和课堂指导、交流等工作上。
二、外语翻转课堂中的学生满意度调查
满意度是目标变量,指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满足程度,是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满意程度的心理感受,是学生对课程资源、课堂活动设计、交流互动、学习支持及学习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认同程度。学生的学习体验通常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满意度,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愉受或态度,可用来解释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诉求和结果,不管学生的感知是否正确,他们都会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做出相关学习行为的决定,通常被作为衡量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志和开展课程评估的重要方式。
翻转课堂是对学习本质的回归和对个性化学习的回应,知识传授与内化流程的调整可增强课堂的有效性和延展性,学生学习热情被激发,整个课堂都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体验与内化,获得更大的学业成就。还有研究证明,大多数学生受益于翻转课堂外语教学模式,认为教学视频是有用的、吸引人的,并具有适当的挑战性,他们可以按自身节奏使用任何自己认为有用的学习策略,但有研究指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课程的适应性上并不显著,学生报告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融合新的教学技术与课堂互动活动可以改进学习但不一定能提高学生满意度,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是让学生过度预习,势必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那么,对于学生这一改革主体,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经历究竟为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实践与认知体验?他们对翻转课堂教学作何评价?影响其评价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都是本文着重研究的主要问题。
1.研究设计
本次调查于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进行,为期14周,研究对象为我校2014级部分学生共52名,研究方法采用包括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研究日志、学生访谈、教学档案,以及录音、录像等手段在内的课堂行动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周~9周,运用翻转课堂策略进行课堂授课。第10周进行针对第一阶段研究效果的问卷调查和第一次访谈。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开展第二阶段行动,时间为11周~14周。第14周进行针对第二阶段研究的问卷调查和第二次访谈。在整个学期,邀请三位学校资深教授和专家进行课堂观察和评估等教学活动,撰写课堂观察记录和评价意见。定量数据的收集采用Likert-scale五级量表,定性数据的收集采用结构式书面访谈形式。共发放问卷52份,收回有效问卷27份,运用SPSS进行统计和处理。
2.数据收集与分析
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各项调查的满意度较高,其中“与传统课堂相比”这一项获得的满意度在50%以上;但是“课堂效果”方面的“课堂集中度”满意度最低,在33%左右。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设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总体满意度都比较高,分值均在2分以上,满意度最高的4个单因素分别是:上课内容的巩固、课后延伸作业的完成、个人课堂中的精力集中度、课堂所讲知识掌握情况,得分均在2.7以上。相反,得分相对较低的影响指标有:对翻转课堂对“通识教育”的促进作用、翻转课堂能否提高自学能力、个人参与小组的讨论情况。由于教学初期学校的网络学习平台运行的稳定性不够、信息支持力度小、师生角色定位难于转变等因素的影响,难免会造成学生对翻转课堂的部分方面认可度不高,但随着网络学习平台的改善,相信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区别所在,从而提高学生的总体满意度评价。
分析结果同时显示,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互动尤其是课外的师生互动,对学生自主学习更能起到有效的支持作用。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时候不是知识讲解时,而是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教学的重点应在激发思考、答疑解惑及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等方面;网络学习平台是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重要保障,一个便捷、高效的网络学习平台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交流至关重要,有助于为学生开辟个性化与协作化的学习空间,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方便教师进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与分析。学习资源是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基础,认知方式的视觉化正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广泛普及的个人媒体终端更有助于学习的随时随地发生,以慕课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结合,正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体系。因此,教师应从重复性的知识讲授中解脱出来,通过引进合作建设和共享等方式,以针对性的、优质的、丰富的视频资源承载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运用教学规律、探索教学方法的革新上。
问卷中也涉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由调查结果可知,教学效果满意度与总体满意度呈高度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整个课堂得到的反馈效果良好,那么每个参与主体对此的满意度评价就比较理想,反之就会较差。但是,教学效果取决于多方面,它与每个参与主体都息息相关,如果学校管理好教学设备,教师控制好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那么教学效果必然会得到强化,从而翻转课堂的总体满意度就会有所提升。
3.研究反思
翻转课堂教学要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构建差异化的实施策略,一是在实施中不拒绝任何教学方法的应用,只要目标指向是促使教学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只要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习质量,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多样化;二是不同学科应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灵活运用渐进式、交叉式及协作式等策略,构建多元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性的外语教学设计是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前提。布卢姆曾提出,对于特定知识点的学习,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和情感准备状态决定着学习的效果。翻转课堂外语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课堂学习有充分的课前认知准备和积极的情感,课堂上师生交流互动更深入、广泛,更具针对性。
三、结语
本文从学生主观感知的角度,通过分析学生对翻转课堂外语教学的满意度调查报告,为教师制订更切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外语翻转课堂教学实施方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数据。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所需要的网络化教学环境逐渐完备和翻转课堂教学的大范围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会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的满意度会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刘健智,.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8-71.
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范文6
高职数学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的融通制度,主要是指后者为前者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准备,前者对后者的教育教学结果进行综合应用和实战检验,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修正。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既体现共性的培养,又重视个性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循环体,共同服务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
目前,高职院校数学技能竞赛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每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目前已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第二类是由各省、市、自治区举办的大学生数学竞赛(高职高专组)。一般意义上的数学技能竞赛,通常是指以前者为主体的各类数学建模竞赛。
1建立数学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制度的意义
数学技能竞赛和常规教学之间的融合和互通并不是简单的堆砌和合并,而是需要有机、系统的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果。因此,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学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的融通制度,对高职院校来说具有重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强校工程的重要一环。
1)及时发掘和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的人才。
《方案》指出: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应用型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通过组织参加数学技能竞赛的培训和比赛,高职院校不但可以及时发掘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相结合,兼具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并且可以在后期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比起过去单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各专业与数学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方面相得益彰,更能实现创新强校工程的人才培养精神。
2)促进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数学技能竞赛是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催化剂。第一,数学技能竞赛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数学软件的能力,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第二,数学技能竞赛非常注重新思维、新方法的应用,突出应用数学软件的技能性,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必须注意讲授具有时代特征、先进方法和技术的新内容。第三,每年的数学技能竞赛还会集中展示一些最新的实际问题和研究方向,有助于高职数学课程把握在实践教学方面的重点和难点。
3)打造双师型数学教师队伍。
《方案》指出:大力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高职数学教师而言,参与指导数学技能竞赛是提高自身数学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领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注重总结赛后经验,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与创新,将竞赛的知识、技术和思维方式融人到实践教学中,从而提高实训效能。数学技能竞赛能够有效引导高职数学教师按照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数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2数学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制度的建立
2.1将数学建模的思维模式引入到常规教学中
数学技能竞赛以数学建模作为主体内容,要建立数学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的融通制度,关键要先把数学建模的思维模式引人到常规教学中。从事数学建模,必须要先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深人的调查研究,了解相关信息,做出简化假设,分析内在规律,然后从定量的角度对研究的对象进行量化,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进行表述。在这种过程中,数学方法只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才是真正的基础。因此,数学建模与其说是数学的建模,不如说成是思维的建模。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高职数学教学仍然带有浓厚的本科理论教学的烙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职数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将数学建模的思维模式引人到常规教学中,一方面要优化常规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要改革常规教学方法,重点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数学建模引出相关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和结论分析,切实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的应用背景。通过介绍典型案例,真正让学生清楚意识到所学的数学定义和运算法则并不是单纯的符号游戏,而是来源于实际问题的需要,高职数学课程中所有的知识点都有其实际来源和应用背景,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小学的数学问题往往存在着答案僵化、缺乏灵活性的应试现象,在学生脑海中往往形成了一味追求正确答案和结论,轻视分析问题过程的思维定势。在高职数学的常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意识到思维比结果更重要。跟以往书本上的数学问题不同,数学建模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教师也不可能预先获知结果。学生只能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合理的假设和分析,利用数学方法和软件解决问题,最终得到的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结果。学生要形成一种全新的学习数学的观念,必须摆脱由教师来提供解决方法的依赖心理,真正意识到合理的数学思维才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因素。同时通过团队分工合作,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身的努力拼搏解决实际问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2开设数学技能竞赛培训课程
经过一个学期的高职数学课程学习和期末考核以后,高职院校理工、经管类各专业将会涌现出一批数学成绩优秀并初步具备数学建模思维的学生,这批学生将成为参加数学技能竞赛的备选力量。吸引有数学建模潜力的学生参加有针对性的竞赛培训,同时建立成熟的竞赛培训机制,是保持数学技能竞赛高参赛水平的关键。
1)培训课程标准化。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每年数学技能竞赛的培训课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有意向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和竞赛的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开设了共48学时的数学建模选修课。为便于管理,把数学建模课程纳人学校人文素质特长生班的范畴,由教务处统一进行协调和管理,完成课程的学生按规定可获得1个选修课学分。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学建模的基础知识,包括初等模型、微分模型、线性规划、拟合、插值、数据处理、层次分析等理论知识,第二部分是数学软件的应用,包括对MATLAB , Lingo等软件的实践内容。数学建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借助数学软件,分析和解决一些经过简化的实际问题,并学会撰写相关论文,以此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利用数学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不会在课堂上手把手教,而只会通过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数学。数学建模课程涉及面广而且内容繁杂,整个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想象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经过一个学期对数学建模内容的针对性学习,逐步打造一支具备建模思维和竞赛潜力的学生队伍,再进人第二阶段暑期集训阶段。暑期集训为期半个月,一般安排在每年8月中下旬。暑期集训的学习强度较高,每位参赛学生不但要在自天进行理论和上机学习,而且晚上还要以团队方式合作完成教师安排的课堂作业。新学期开学后,参赛学生每天晚上还要继续进行上机训练,保持赛前的良好状态,直到9月中旬参加竞赛。
数学技能竞赛培训课程的标准化,有利于竞赛培训的规范化和普及化,有利于构建数学技能竞赛的培训课程体系,并融人到高职数学课程体系中,实现了与常规教学的融通。学校相关部门也能够对数学技能竞赛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政策上的支持。学生参加竞赛培训和参赛,也可以获得相应学分或素质拓展分,从而提升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2)培训工作常态化。
建立起标准化的数学技能竞赛培训课程体系以后,下一步就是推进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促成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的进一步融合。每一学年军训以后,理工、经管类大一新生先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常规教学,学习高职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领会数学建模的思维模式;经过平时表现和期末考核,初步发掘出部分有潜力的学生参加大一下学期的培训工作;暑假前确定表现最优异的学生进行暑期集训,参加9月举行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二学生也可以参赛)。连同常规教学,整个培养周期约为一年,逐步成为高职数学教师每学年的常态化工作。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常规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根据数学技能竞赛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数学技能竞赛的培训工作以常规教学为基础,逐步成为教师常态化工作的一部分。常规教学离不开竞赛培训,竞赛培训也离不开常规教学,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逐步实现融合和互通。
3)培训环境平台化。
数学技能竞赛的培训环境平台化,主要包括实验室平台化、师资平台化和网络平台化等几个方面。①实验室平台化是培训机制建设的基础。以往集中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应该革新为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其中包含了时间开放和内容开放两方面的含义。时间开放是指学生如果未能在课内完成实验内容,还可以继续在课余和实验室预约时间内完成,以确保实验内容质量;内容开放是指学生完成所规定的实验内容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继续进行其它项目的学习与实验,学校应创造条件,为学生设立相关的科技创新和研究项目,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②师资平台化是开展竞赛培训的关键。建立一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数学教师队伍,不但是建立数学技能竞赛培训体系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也是《方案》对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③网络平台化对提升竞赛培训的质量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以及与各兄弟院校之间的互相学习,长远来说还要建立起校内的数学技能竞赛网站和资源库,为师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和吸取参赛经验带来帮助和便利。
2.3组织参加数学技能竞赛的制度保障
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队伍数目众多,获奖难度也比一般专业的职业技能竞赛大。要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脱颖而出,就必须在赛前选拔出最有获奖潜力的学生组别参加暑期集训和比赛,同时建立起规范的竞赛后勤和奖励制度。
1)竞赛选拔科学化。
数学技能竞赛的指导教师应该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平时考核和课余作业的表现逐步挑选出若干成绩优异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但要对数学建模抱有热情,关键还要具备数学建模的思维方式和数学软件的操作技能。数学建模竞赛要求学生三人组成一支队伍参赛,指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合理的组队原则:注意队员之间知识结构的互补,各人分工合作,切忌个人承担的工作过大或过小,必须妥善处理好队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等。根据以上这些原则,经过筛选、提炼,最终精选出参赛的学生队伍。
2)竞赛后勤和奖励制度化。
高职院校要加大对数学技能竞赛的投人力度,包括在实训基地建设、日常培训经费和参赛后勤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特别是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以数学技能竞赛的技术标准和竞赛环境为依据,选用与竞赛相适应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以保证学生参加培训和进行竞赛的质量。
另外,高职院校应该参照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标准,将学生参加数学技能竞赛的结果作为其评优评先、综合考核、就业推荐等方面的一个重要依据,使数学技能竞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另一种重要平台和学习经历。教师参与指导数学技能竞赛的成绩和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成果也应该按照一般专业建设的标准纳人考评范畴,把这些业绩与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和聘用相挂钩,以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
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参加数学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可以参照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标准予以奖励,如获得广东赛区一、二、三等奖,优胜奖和成功参加比赛的同学,可以分别获得5 , 3.75 , 2.5, 1.25, 0.75个素质拓展分,以及相应级别的奖学金。一旦获得全国奖项,还可以有资格参评顺德职院的最高奖学金陈智奖学金,如在2012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二等奖的组别,就荣获了首届陈智奖学金团体二等奖,奖金二万元。此外,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获奖成绩也纳人到教师岗位竞聘、绩效考核等考评标准中,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