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市场营销教案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市场营销教案设计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市场营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73X(2015)06-0050-06
高职课程标准是实施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教高〔2008〕15号)强调高职院校应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经过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目前江苏省高职院校已普遍采用高职课程标准替代了原来的教学大纲,对课程教学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不够规范统一。因此,对高职课程标准设计与实践的进一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
高职课程标准是对高职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教育质量在高职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1]。高职教育的本质是职业教育,高职课程标准应体现为满足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工作的需要而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能力和素质。高职课程标准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细化,是在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将工作领域内容转化为学习领域内容,并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及考核评价等提出要求或建议,用于指导课程教学具体实施的主要依据。
二、高职课程标准研究与应用的现状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综述
1.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主体刘晓欢(2009)认为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不仅包括高校教师、高职课程研究专家,更应包括行业、企业一线的实践专家。韩利伟(2011)提出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应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来制订。鲍洁(2009)建议示范性院校应在课程标准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科目层面的课程标准应以院校为主体进行建设。2.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开发的思路夏勇(2015)认为高职课程标准应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朱林(2010)对高职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国家职业标准》是制定课程标准的基础,但是以《国家职业标准》取代高职课程标准不符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覃国蓉、何涛(2012)针对IT行业从业要求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权威厂商认证标准建设课程标准的开发思路。李贤政(2010)认为应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3.关于高职课程标准的设计与实施王淑文(2014)从高职课程标准架构的六个方面出发,编制了“毕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的内容,并指出了高职课程标准实施的要点。杨君、袁利鹏(2011)指出高职课程标准实施应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韩利伟(2011)对工学结合下高职课程标准的制订流程进行了简介。周慎、张玲(2011)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情境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标准设计的要点。总体来说,现有的课程标准研究成果对高职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有些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如课程标准制订的内容范围不够统一,课程标准的整体设计还比较笼统,还没有国家或行业层次的高职课程标准等。
(二)高职课程标准的应用现状分析
1.关于高职课程标准的制订自2008年项目化教学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得到广泛引进和不断普及之后,高职课程标准逐渐成为教学中的基本指导性文件。2012年11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行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以财经大类和文化教育大类为例,只有个别专业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三个方面进行了简介[2]。当前高职课程标准多是学校层次制订的,国家或行业层次上系统的课程标准基本处于空白。即使在学校层次上制订的课程标准,也往往是下达到系部教研室,由教研室再指定课程负责人制订课程标准,有的直接根据当前使用的教材来制订,有的则是对原来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标准制订缺乏系统的科学论证,行业企业参与度低,职业情境化设计程度不高。2.关于高职课程标准的应用高职课程标准是编写或选取课程教材、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案和课程讲义的依据,但在实际中,课程标准多用于学校专业人才评估或教学督导时的文件检查[3]56。课程标准是项目化教学改革之后替代教学大纲的教学文件,但目前有的课程教案仍遵循教学大纲的范式编写,使得教案设计与课程标准并不匹配,如课程标准下的教案强调应围绕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设计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学习内容,而传统的教案更侧重于课程重难点知识的把握。而且在实际授课中有的课程以选取的教材为导向,授课内容与课程标准相差较大;有的课程则由于行业、企业技术革新导致课程内容变化较大,教师一般只对授课内容和教案进行更新和补充,但对课程标准的修订较少关注,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与实施方面的指导价值缺失。
三、高职课程标准的内容设计
(一)参与主体
高职课程标准制订需要“政行企校”共同参与,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政府部门主要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提供平台,发挥社会人力资源培育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和高职课程标准的规范化建设;行业企业实践专家主要分析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任职要求和岗位关键能力;高职课程开发专家,主要指在高校或教育部门工作的从事课程开发的专业人才,负责课程学习模块的构建与分类以及课程标准开发的指导;课程教学团队主要对各个课程模块进行具体学习内容和教学实施的设计,即课程标准细化;学校教学处主要负责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协调工作[3]57。
(二)设计过程
高职课程标准建设应基于职业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结合地方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遵循“技能为主,学生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标准。高职课程标准的设计过程有四个步骤:1.岗位能力分析首先,通过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明确高职学生胜任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类型;其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解析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关键工作任务;然后,分析完成关键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素能,结合岗位任职要求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特征,提炼出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发展能力,构建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表。2.学习模块归类根据职业岗位完成工作任务内容的相似性、活动的连贯性和技能的复杂性,遵循职业能力培养逐步递进的教育规律,先将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和序化,对照工作任务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表,再将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模块。根据学习模块之间的关联性、衔接性和系统性,划分课程门类,分析各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确定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并明确各课程学习目标、开设阶段、学时数等基本信息,形成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各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3.课程标准细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将各类课程的学习模块进一步细分,构建各课程学习项目下的子任务。根据各课程子任务的学习目标,按照任务导向法,将工作领域的活动内容向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转化,形成课程学习项目、学习子任务的基本内容规范及要求。高职课程标准细化应对照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针对课程学习面向的职业岗位,合理设计课程标准内容,满足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4.课程标准修订高职课程标准经过调研、分析、讨论与制订之后,应作为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内容设计和活动实施的指导依据,贯穿于课程教学到考核评价的整个过程。通过与课程学习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考核,检验课程标准制订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结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关注产业的动态发展,不断修订与完善课程标准。
(三)设计内容
1.课程概述(1)课程定位。高职专业课程定位是指所学课程面向的专业或专业群、课程性质(选修或必修;基础、核心或拓展)、课程作用(服务的职业岗位或专业深造学习)、课程学习阶段安排(前导课程、同步课程、后续课程)等[4]。如“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是营销类专业学生在完成“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核心课。通过该课程学习,主要帮助同学们掌握从事工商企业营销策划工作的基本技能,并为今后在营销策划方向的后续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2)课程理念。高职课程理念包括课程设计理念和课程教学理念。高职课程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坚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和以就业为导向等。课程教学理念是指课程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坚持的理念。如“市场营销策划”课程遵循“技能为本,鼓励创新”的原则,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与学同步”的课程理念。(3)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是指从课程内容组织到课程实施的整个逻辑路线,具体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学时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条件的配置、考评模式的设计等。“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学分为4,计划教学为64课时,该课程以工商企业营销策划活动的基本目标为起点,以营销项目策划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吸收并借鉴行业最新的策划方法,以培养学生营销专项策划能力和综合策划能力为目标。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学习的预期结果,课程目标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高职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将达到的胜任某一职业岗位的专项技能或综合技能;课程具体目标是指完成某一完整的职业技能活动应达到的具体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总体目标主要是培养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工商企业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要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系统策划、构思与创意的能力和素质等。“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具体目标就是围绕营销策划实际工作涉及的策划主题确定、营销环境分析、目标市场选择策划、营销组合策略策划、企业整体形象策划、营销策划书撰写以及创意技巧应用等方面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从事营销策划工作应具备的市场竞争意识、营销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课程内容标准课程内容标准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将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模块学习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将能开展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个学习项目,每个学习项目下又有若干任务或子任务,然后针对每个学习任务的学习目标、课时分配、工作任务、相关知识和拓展知识等进行设计。根据营销策划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市场营销策划”课程共分为9个学习项目、30个学习任务和3个专项技能实训(见表1)。4.课程实施建议(1)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应以职业岗位中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根据任务难度,可分小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问题引导法”“情境假设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或平台如多媒体、微课、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等手段,选择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现代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场所等实施教学。(2)教学师资配置。课程标准下的高职专业教学要求配备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经验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能真正指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对于实际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课程最好由企业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共同讲授。(3)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课程资源库建设内容包括与课程标准相匹配的教学计划、教案、课件、题库、视频、教材和网络资源等。教材应按课程标准来进行组织和编写,教材选用应参照课程标准内容,优先选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4)考核评价方式。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任务,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包括课堂出勤、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平时作业、阶段性考核以及职业素质表现等评价;终结性考核为课程学习完成后对综合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考核,可以采用笔试、综合技能项目设计等方式考核。
(四)评价原则
高职课程标准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课程标准设计是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高职课程标准设计应以形成职业能力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内容,授课中应以技能传授为主,教学组织与实施上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考核上更注重能力的考核。二是课程标准设计是否与实际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相对应。高职课程标准设计应体现教、学、产的统一,即教学任务、学习任务与产业或行业的职业岗位关键工作任务要相对应,紧密关注产业发展动态及职业能力变迁,更新职业知识、技能与素质培养的内容。三是课程标准设计是否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但实现就业绝不是唯一目标。高职课程标准设计不仅要体现对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还要体现对思维技能、人际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处理好市场需求导向与学生终身发展的矛盾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5]。
四、高职课程标准的实践研究
(一)高职课程标准实施对教学设计的影响
传统课程设计注重知识学习过程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一般是先讲后练,从理解和掌握知识再到应用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并通过不断练习来形成和强化技能,侧重于将知识学习转化为技能应用,其弊端在于如果理论知识学习不牢固则影响技能应用的水平,还可能存在所学非所用的现象,而且理论学习向技能转化还需要一个过程。而新的高职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一般是从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或要实现的工作成果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对课程学习任务的直观印象,通过在寻找解决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中,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并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最终完成并解决相应的学习任务,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实现了很好的对接。高职课程标准实施下的教学设计是通过技能学习引导知识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精神,而且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学习能力,与传统教学通过大量练习来提升技能的方式相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因此,高职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对学习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完成与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任务为主线,将知识与技能学习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知识学习与技能应用的同步。如“市场营销策划”课程以开发消费者饮料消费需求这一学习任务为例,从营销策划的基本内容如环境机会分析,STP战略策划和4P策略策划,指导学生完成一整套营销策划方案。
(二)高职课程标准实施对教学组织的影响
高职课程标准对教学组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学组织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传统教学注重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组织,而对课前或课后的教学组织较少,一般以知识预习、复习和技能练习为主,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组织不仅注重在课中通过互动教学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学生实施并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在课前应设置问题以引导学生对学习任务预先分析,在课后要指导对课堂实施的学习任务进行整理、完善和补充,为开展后续学习任务做好衔接工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更加灵活开放,注重双向互动教学,根据学习目的、要求和学习任务的难度等,采用团队分组学习,以主题讨论、技能演示、任务实施、3D模拟情境教学等形式选择在实训室、一体化教室或实践场所等地点来组织教学,教学组织的形式和场所更加灵活开放,教学组织实施的过程更加复杂;三是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更加注重技能学习的实效性,高职课程标准强调以技能培养为导向,目前对于技能型课程主要推行项目或任务驱动教学,与案例教学不同在于,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直接形成职业技能,而非只是通过案例学习间接获取职业技能,与情景模拟教学相比,学习任务更具有真实性,增强了学习体验。
(三)高职课程标准实施对教学考核的影响
高职课程标准的指导意义不仅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也要求改变考核的形式、内容与方式。如“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考核形式由传统的以试卷考核为主变为现在的“实践考核+试卷考核”,其中实践考核是主要考核形式,考核学生对学习型策划任务的实施及完成情况,注重对策划工作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并兼顾职业素质和学习态度考核等;试卷考核转变为辅助考核手段,而且试卷考核的重点也有较大变化,过去多以记忆、理解和分析为主要题型,现在多以理解、分析和技能应用为主要题型,其中技能应用又是整体考核的主要部分。高职课程标准下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比例大于终结性考核比例,要求教师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平时学习进行及时评价与督促,并形成过程性考核的反馈机制,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侧重点各不相同且相互补充,两种考核方式结合更能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高职课程标准实施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高职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表明,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首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通过学习型工作任务布置、任务实施和任务成果总结三个过程,较好地引导学生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产生学习兴趣,并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积累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和培育职业素养,通过任务成果总结与展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热情和创新精神。其次,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学生为主体参与学习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探究、实施到最后完成,全过程以技能学习为主线,代替原来以教师单向的知识或技能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了更充分的锻炼和展示。再次,学生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增强。课程标准下的课程内容设计与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相对应,实现了校内所学与岗位要求的接轨,尤其是工学结合型学习任务的实施,学生以准员工的资格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校企双导师共同参与指导,既将校内所学融入岗位实践,又将实践所得进行总结与反馈,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岗位工作内容及要求,增强了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欢,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4):78-79.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82-85.
[3]韩利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研究[J].职教论坛,2011(11):56-58.
[4]王淑文.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构架及实施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126-127.
市场营销教案设计范文2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应用型高校;经验;启示
高校学生管理,是指除专业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等,与教学活动相关联的常规教学系统之外,一切与学生成长成才相关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活动,是保证学生行为符合社会的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活动,是保证学生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和社会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组织活动。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和国际化程度提高等因素的影响,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挑战。我们认为,虽然学校是非营利组织,性质与企业不同,但在追求的目标上有所相似:企业是要争取最有价值的客户,而学校是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企业中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完全可以运用于高等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就是“为了学生”。因此,应用型高校应当适时引客户关系管理这一管理理念和模式,开展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与学生建立并维持长远的关系,提高学生满意度。这样做,学校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优秀学生,并在给予学生全方位服务的同时也从学生那里返回最大的价值。同时,将客户关系管理运用到学生事务管理中,也是我国应用型高校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二、文献综述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
对客户关系管理(CRM)的理解,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GartnerGroup认为CRM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麦克什维公司营销部副主席麦克杰瑞把CRM称为“通过让客户受益从而带动利润增长的客户营销战略”,HurwitzGroup认为,CRM的焦点是自动化并改善与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于客户关系相联系领域的商业流程。
总体来说,CRM是指通过管理客户信息资源,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密切关系的动态过程和经营策略。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理念正是为社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让学生通过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可以学以致用,直接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那么,学校就要了解学生作为客户的需求,全方位的服务学生,加强设置的课程的实用性,增强客户关系管理运动到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意识。
(二)国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赵庆典认为,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指高校通过规范、指导、服务学生,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非学术性组织活动。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特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美国高校始终把“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指导思想,突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以发展学生为理论基础,以服务学生为工作方向;第二,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提供大量机会,例如,威斯康星大学宿舍部,专职人员只有50余人,学生管理员则多达200名,他们充当管理员、顾问和教师等三重角色,对学生工作起到了专职人员的服务作用;第三,管理职能的多样化,从最初只关心学生的学术到现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职业规划和对未来的发展。
与美国相比,英国高校更多采取的是导师制。导师制起源于著名的牛津、剑桥大学,是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这种制度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第二,学生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
澳大利亚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及服务体系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学生教育管理系统、学生教育服务系统、学生自我管理与教育系统和学校文化系统。这四个系统构成了澳大利亚高校完整的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体系。澳大利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两个特点,一是学校对学生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系,二是学生相对独立的自我管理。
亚洲的教育强国日本,在对待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各高校采取的是自主设置组织机构“学生部”来承担。学生部是在校园生活中对学生个人或者团体活动提供各种服务,以促使学生形成丰富人格,达到自主发展的管理组织。
(三)把客户关系管理运用到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必要性
第一,朱爱群认为,教育市场的开放性是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实施的内在动力。伴随着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外国的教育理念逐步引入我国,为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高校的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思想。第二,张守刚认为,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战略有助于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教师是推动高校竞争力形成的一个主要因素,高校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崇尚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良好的吸纳、转化、运用人力资源的机制,就会增强对人才的凝聚力,从而使高校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第三,王敏认为,应用型高校运用客户关系管理战略到学生事务管理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也创建了学校品牌。学校的品牌美誉度越高,学生就业时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选择该校教育服务的客户数量就越多,高校的市场占有率也就越高。
三、应用型高校客户关系管理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应用型高校坚持应用为本的办学定位,设置面向行业产业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建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不断加强与顾客交流,不断了解顾客需求,并不断对产品及服务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的连续的过程。
从客户关系的角度看,以联合大学商务学院为例,客户包括三类:一类是外部客户——学生;一类是内部客户——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与教辅人员;还有一类是用户客户——合作办学和用人单位。
从目前来看,对于学生,学校已经尽可能的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优质教育服务,为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使他们享受到适合自己个体发展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各层次需要。对于教职工,高校通过搞好学校内部教职工的服务工作,实现了各部门信息充分共享,保证能够为教职工提供更为快速与周到的优质服务,充分调动、发挥内部教职工的积极性与工作热情,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对于学校的合作办学,校方秉着诚实信用的原则,按照对方学校的标准,提供交换生,更好的让学生感受对外教学的好处。同时,建立良好的合作意向,为以后办学打下基础。
四、数据分析
我们采取的调查方式主要以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为主。
(一)问卷分析
此次参与填写调查问卷的同学有168人,回收的有效的调查问卷有160份,占总问卷比例的95.2%。填写问卷的人中有72位男同学,有96位女同学.男女比例为3:4。
1.您是否了解您所在学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现状?
32%的同学了解所在学校的事务管理的现状,知道学生应该做什么,听从学校的安排,有自己的想法,担任班中的职务,培养自己的优势,锻炼自己。
49%的同学回答不了解,有的同学说学校没有明确说明,老师没有把学校的管理模式说给他们听。有的同学没有想过要在班中担任任何职务,只想混混沌沌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
19%的同学,不清楚学校的管理现状,对于学生的利益方面不明确,不知道怎么反映问题来提高学校对于学生的满意度。
2.你认为学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体现在哪些方面?
35%的同学认为应该让学生参与学校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管理学生是很实际的管理方法,学生在一起更容易交流心得,提高办事效率。
22%的同学选择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学校的管理方式。
14%的同学选择开展学生交流会,让学生代表把意见总结起来,统一交给老师,老师与同学交流,把意见上交到教务处,可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不过这种方式浪费时间,学生时间安排不一致,影响讨论效果。
8%的同学选择开展老师交流会,老师在一起讨论教学中的问题,更好的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
6%的同学选择开展研讨会,让各个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参与其中,说出学生事务管理的不足之处,然后一起讨论出适合该学校的管理办法。
15%的同学选择开展拓展训练,他们认为这样可以体现学生管理的好处,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交流的机会。体现团结互助的一面,有助于老师的管理。
3.你经常参与年级/班级组织的活动吗?
42%的同学经常参加认为对自己与同学之间的沟通有帮助,可以增进与别人的交流。在活动中,大家在一起很开心,享受这个过程。
28%的同学参加感兴趣的活动,没有兴趣的觉得没有必要参加
15%的同学除非必须要参加的,不能请假的活动才会参加
10%的同学不参加,觉得没有必要,认为是在占用个人的时间。不能影响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5%的同学表示自己年级/班级组织的活动很少,没有可以参加的活动,看到别的年级的活动开展的好,很羡慕。
4.你在课余时间参加学校的选修课吗?
38%的同学会参加,可以学到各种知识,参与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了解不同学科的东西,虽然课时很少,只能学到点皮毛,但是很满足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个人的培养,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
62%的同学不会参加,因为把学分修够了,就不把时间放在选修课上了。按照固定课表挺好,省去了大部分思考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
5.如果作为交换生,你认为对你有那些帮助?(多选)
41%的同学觉得会增加交流经验,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了解更多外面的特色,打开自己的视野,可以接触更多的外国元素,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
33%的同学认为可以了解其他学校的办学特点,国外开放式的教学思想对自己的影响,换一种环境,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20%的同学认为学习到新的理论知识,老师的授课方式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上课状态不同,学到的知识也因人而异。新的教学方法,可以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对自己很有帮助。
6%的同学认为没什么帮助,语言的区别,让沟通产生障碍,可能一句话理解错误,就使作业的思路错误,对成绩影响很大。
6.你认为学校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引入学生事务管理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23%的同学认为体现在教学管理,通过学籍管理对学生的教育背景有所了解。老师通过平时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估,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17%的同学选择生活管理方面(宿舍、食堂等),他们认为生活管理能了解更多学生想要的东西,对学校的管理提供依据。
13%的同学选择文体活动方面,认为通过对问题活动的组织、实施等环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好的组织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8%的同学认为体现在科研活动方面,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做课题。在提高老师工作的同时,让学生参与其中。
14%的同学认为体现在社会实践方面(校内、校外),通过实践经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从中得到收获。
12%的同学认为体现在学生奖惩方面,通过奖励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学习。惩戒方面可以监督同学,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13%的同学认为体现在国际化办学方面,通过采取对外交流的方式,了解其它学校的教学制度,学生管理方式等。体会国外学校的文化,开阔自己的眼界。
7.你认为学校引入客户关系管理对学校和学生有何影响?
36%的同学认为有利于学生事务管理更好的进行,从客户关系管理,了解学生最需要什么,找到学生事务管理的方法。
28%的同学认为有利于学校提供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满足学生的基本要求,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学生事务管理中去。
13%的同学认为提供与学生交流机会,通过学生事务管理,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的管理。
23%的同学认为学生有更多选择出国的机会,通过对外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学校。
(二)访谈结果
通过和同学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不同学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各不相同,下面对方谈者的访谈记录进行分析。
第一个访谈对象是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的廉橙橙同学,她于在2010年1月到香港岭南大学作为交换生。廉橙橙同学提出,香港学校对于课时管理方面采用全英语教学,课时很少,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很强。住宿方面,住宿条件很好,做到了人性化管理,可以自己做饭,每层宿舍有层长。值得一提的是,岭南大学没有固定的班级,都是自己报自己的课,有活动老师都给学生发邮件。“香港学生上课没有逃课的,上课基本都特认真听课。大陆生考到香港都是需要很高的成绩,所以学习也很认真。”她由衷的说道。香港的毕业证书是分等级的,这对学生的压力很大。与大陆相比,香港大学的硬件条件比大陆的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提供了很大便利。唯一不好的就是,受地域的限制,一些老师歧视大陆学生,这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身心健康,校方应该引起重视。
随后,我们同样对到台湾科技大学进行交换的叶明珠同学进行了访谈。她表示,台湾大学里的学习和我们有着很大不同。台湾的考试形式很多元化,除了最普通的笔试外,有的课程选择分小组上台做报告,写论文,甚至表演小品来作为期末考试的内容。有的老师会让学生投票表决选择哪种考试方式,只要是最能达到让学生对上课所学知识记忆的效果,那就是最好的考核方式。再次,课外教学是台湾教学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方面。财务专业的学生常被带去证交所或者银行之类的地方参观学习,系上在寒暑假会帮学生联系相关的实习岗位,让有兴趣的学生有机会得到锻炼。平时老师也会提供一些类似理财、证券投资方面的比赛信息和讲座的资料,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另外,台湾学生要拿到大学毕业证书,至少需要五张证书。有语言类的,类似我们的英语四六级;有专业类的,类似会计师资格证、理财师资格证等。学校认可的证书,在学生考过之后,学校还会补助大部分的报名费以鼓励学生多去报考证书。从各方面鼓励学生学习,增强学生的竞争力,而不仅仅是一味采取老师授课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们认为,以上这些措施既达到了对学生的培养效果,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原则,很值得我们的思考和借鉴。
五、建议
1.树立“以生为本”的客户理念,构建完善的客户服务机制。学校一方面要对潜在的客户(即将选择本校的学生及家长)实施外部营销,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利用各种载体、手段全面了解在校生动态的、全方位的需求。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应用型高校要从构建终身教育的体系出发,构建起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2.建立网络服务系统。应用型高校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来达到树立学校品牌、提高学生就业率等营销目的。网络的交互性、便捷性为学校和客户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沟通平台。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该重视网络营销策略,做好网站的维护和信息的及时更新,及时解决学生在网上提出的问题,做好在线服务。
3.积极推行内部营销。教师也是学校的重要客户之一,他们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该积极推行内部营销,营造适合教师成长和发展的气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避免教师资源的流失。同时,应重视培育教师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从而自觉地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
4.建立毕业生回访制度。建立毕业生的回访制度,有助于了解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工作变迁的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等,这样一方面学校可以针对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专业设置和专业内容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众多的潜在消费者了解相关情况,从而增强他们对学校的信心。
六、局限性
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客户信息集成及通过集成的信息及时处理客户的问题,满足客户的需求及相关服务,以获得客户的好感,将客户关系管理运用到学生事务管理中,确实会缺少一定效果,但是超出客户关系管理这个范围,比如涉及到教案设计、高校具体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就不能完全由客户关系管理来完善。同时,客户关系管理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也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它并不是一承不变的,其提供的服务要根据情况变化不断给以延伸或压缩。实施中,要根据每个学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运用。总之,要保证客户关系管理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效果,它才有存在的价值。
最后,我们的调查研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包括收集的相关文献范围过于狭窄,仅局限在国内近期的文献期刊,没有能够全面的收集到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数据对比;第二,在调查问卷的撰写和发放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在后期分析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果事先考虑周全就会效果更好;第三,调查方式和手段的选取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给我们后续的研究和学习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和教训。
七、结论
把客户关系管理运用到应用型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工具,对沟通师生、节约办公成本、提高高校反应速度及运作效率、赢得内外部认可、最终建成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够规范办事程序,方便师生对校园资源的共享。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很正直的信息反馈系统,对建立师生互信、师生相互监督促进,树立师生对学校的热爱很有帮助。
现在各高校都有一定的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的服务意识,但还限于初步阶段。因此,将客户关系管理运用到学生事务管理中去,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及成熟。
参考文献
[1]尹涛.客户关系管理与主题分析[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3).
[2]魏火艳.CRM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文教资料,2007.5.
[3]赵庆典.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况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报,2004(1).
[4]高骏.牛津大学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8).
[5]邹放鸣.澳大利亚高校学生教育管理[J].煤炭高等教育,2008(5).
[6]朱炜.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7]朱爱群.客户关系管理与数据挖掘[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