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教育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运输教育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运输教育培训

交通运输教育培训范文1

一、英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现状

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完善,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体系。其发展虽然与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下相关领域发展有着巨大的政策和意识差异,但其在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的理念、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分析研究方法、以市场策动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都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一)先进的核心理念助力行业发展

先进科学的发展理念,是保持事业发展活力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英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与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国情下相关领域发展有着巨大的政策、意识和价值理念的差异,但其将“以人为本”、“可持续长效发展”的思想理念切实奉行在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的做法,令人印象深刻。如将“以改变公众出行习惯”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将公众对交通行业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作为重要的组织绩效要求;将“人力资源是发展第一资源”作为行业或单位发展的最重要理念,重视雇主和社会对员工职业技能的要求,强调从业员工职业能力发展对行业大发展的促动力;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作为行业发展建设的重要原则,吸纳社会、行业公益性事业组织为政府发展决策提供论证、支持和服务。

(二)科学完善的行业职业教育培训标准体系

英国交通运输行业涵盖英国交通运输发展和服务领域的方方面面,各种单位、部门和机构之间都有完备的行业自律的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体系相联系。其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培训领域也是通过政府设定基本法律法规,公益性协会/委员会在政府法规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提升设定行业职业教育培训标准体系,如国际通行标准NQF(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和NOS(英国国家职业标准)等。因英国职业教育培训标准都建立在政府的标准法律法规智商,不同的交通运输领域既拥有自己独立的职业教育培训标准、特许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机构和职业教育培训课程考核体系,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交叉和延展,使得行业人员可以更为灵活、高效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制定提升规划,为英国交通运输行业高水平人才队伍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1)People1st(人民第一)是主要涉及于交通综合运输、客运、旅游服务的技能委员会第一人民是热情好客,客运,旅游观光部门技能委员会。致力于改变技能的部门,尤其是在管理和领导,客户服务和技工/技术技能,以满足雇主和公众服务要求。

(2)City & Guilds(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是世界顶尖的职业技能资历颁授机构之一。自1878年起,学会助数百万学员发挥潜能,为其专业知识及技能提供认证,颁授的资历涵盖各行各业,各种专业程度,共分七级,专业架构让你能循序渐进,直至职业技能的最高级。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培训相关标准作为City & Guilds中的一部分,也是英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行业内雇主和政府管理部门认可的行业标准。

(三)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

重视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分析研究,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将行业标准协会、非营利性职业教育服务机构、雇主和行业从业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效益圈,以市场策动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组织方式和运营机制。同时,政府机构还设立了Education Funding Agency(EFA,教育基金总署)、Skill Funding Agency(SFA,技能基金总署)等机构,向公众和雇主提供职业教育培训基金,一些符合要求的培训机构可以通过申请教育培训基金,定向或者全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从而构成了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以下是非营利性培训机构:

(1)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Logistics & Transport(CILT,英国特许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非营利性组织,实行会员制运营管理,主要致力于交通运输发展和物流领域的职业教育培训标准和培训服务的提供,尤其在综合物流发展领域具有较高的威望,对政府进行物流发展决策具有一定的建议权。

(2)Redwood(红木技能咨询培训机构),主要通过向Skill Funding Agency(SFA,技能基金总署)申请基金项目向企业雇主和社会公众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推广“学徒制培养”模式。例如,向London Underground(伦敦地铁)的职工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服务。

(四)丰富多样的职业教育培训途径和模式

英国非常重视终身教育理念的推广,行业职业教育培训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全日制教育、政府支持的培训项目、雇主资助的培训和其他形式培训;在形式上以集中培训、网络在线教育、会议论坛等多种形式组成;在培养模式上,主要有不同层级、类别的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形式)、面向年轻职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岗位能力培养的Modern Apprentice System(现代学徒制)、受雇主委托订制为雇员获取职业技能资质而免费提供的专项技能培训项目Employer Training Pilots(雇主培训计划)。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变得越来越重要,雇主、职业培训机构和被培训者三方在培训中的联系日益紧密。

二、启示与建议(方法途径)

第一,建立行业岗位能力评价体系,做好行业职业教育培训需求分析。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手段,对行业职业教育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对行业从业人员岗位能力进行客观系统评价,才能根本提升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效能,为其提供更多的智力资源保障。

交通运输教育培训范文2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公路水路交通安全应急、出行服务、市场监管、决策支持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任务。为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必须提高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而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是培养自主学习型人才、创新学习型人才和终身学习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建设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交通运输人才队伍的有力保障。

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视和投入力度还不够,从业者个人对自身信息素养培养的意识也较为薄弱。本文结合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特点,通过对信息素养理论进行分析,探讨加强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提升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为开展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培养提供参考。

图1:信息素养的构成

2.信息素养概述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一般可以理解为,在信息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即指信息时代个人的生存技能和科学文化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和信息心理等几个方面。美国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在2003年发表的布拉格宣言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重要性和需求性的认识,并为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查寻、组织和使用信息的能力[1]。要成为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2]。伴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和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一个人参与现代化社会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充分、高效参与现代信息社会活动的人的信息素养应该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一是形成基本的知识体系,即具有最基本的信息和专业知识;二是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即能够意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基础;三是具有全面的信息获取能力,即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检索方案;四是具有信息的评价和使用能力,即能够分析和组织所获得的信息,并将其与现有的基本知识体系相结合,用于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图1所示。

所谓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就是注重培养个人基本信息知识体系和能力拓展,注重培养和引导个人敏锐的信息意识,注重培养个人利用各种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注重培养个人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通运输行业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必要性

“十一五”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信息化不仅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同时也将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关键载体[3]。但信息化发展环境建设相对滞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从业人员信息意识不强,信息素养水平不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意识普遍缺乏,当前行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如何获取有效的信息对于从业人员还较为陌生,更加缺乏主动性;二是信息能力整体较为薄弱,即目前从业人员的信息能力主要局限于办公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日常操作,无法满足行业信息化建设对从业人员的信息获取、评价、使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三是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根据有关调研报告统计分析,近4000万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中,50%以上受教育程度只有初中水平,10%以上是小学文化程度以下,大学本科及研究生的比例不足10%。

因此,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高水平建设的需求,大力培养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建设一支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的覆盖广、业务精、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将对促进新时期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快速、蓬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1为加速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十二五”期间,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和节能减排,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和流程,实现运输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空间占用和污染排放;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畅通高效运行,必须加强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和应急决策分析,优化配置应急保障资源,提高应急指挥能力,提高应急信息服务能力;必须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相关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从而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升物流公共信息服务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交通运输行业迫切需要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信息素养培养,需要大量具有高水平信息素养的专业人员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来提高全行业的运营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

3.2为提升行业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提供必要支持

“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各种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对分析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策部门必须借助信息监测、采集、统计、预测预警、挖掘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及时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并做出快速判断和科学决策,从而改变以往决策中以经验分析为主的情况,使决策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增强指导性,减少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着力培养交通运输行业决策部门主要领导和公职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升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评估、使用和创新的能力,是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综合智力水平和决策水平的必要支持。

4.培养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

当前,交通运输行业正面临转型的重要时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对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从业人员信息素养,使其具有准确地确定信息、批判地评价信息、创造地使用信息的能力,对于夯实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1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意识培养

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信息素养首先要加强对信息意识的培养,包括对基本信息理论知识及信息获取方法的学习和认识。培养从业人员对基础理论和专业信息的敏感性和主动性,从而能够准确迅速地发现信息,并善于发现信息与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联系,从信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大引导和宣传从业人员对个人信息素养培养重要性,提高交通运输行业内各企事业单位对其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和投入力度。

4.2构建从业人员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信息素养的教育培训,与传统的专业技能教育培训不同,主要目的是培养从业人员构建适应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开发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评价、分析能力。在加强阅读、分析、写作等传统文化素养培养的同时,要针对教育培训对象的不同业务、领域和层次的具体情况,制定多模式、多层次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应当设计和开设具有行业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训课程体系,主要培训课程应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应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要注重从业人员利用专业类信息检索工具和信息资源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积极构建各种教育培训模式,使得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自觉地开发自身潜在的信息需求,并努力去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从而提升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

4.3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环境建设

要加强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建设,必须加强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环境建设,大力推进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建设一个覆盖全系统的网络信息素养培养平台,为从业人员提供接触和利用信息网络进行学习的机会,提高培训学习效能,满足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自主、灵活的要求。从业人员通过使用各种信息手段和工具在网络信息培训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能对交通运输行业专业领域进行知识更新,还在实践练习中对从业人员的信息能力进行了综合锻炼和提升。因此提高从业人员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就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从业人员远程教育,建设行业各级各类的网络培训平台,为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提供良好的教育培训环境,为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4.4建立科学的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素养评价、激励机制

评价是常用的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方法,建立信息素养培养评价激励机制,有利于摸清目前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便于为下一步提高信息素养的培养效果积累经验,更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从业人员积极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信息素养评估制度和相应的激励奖惩制度,将有效引导和鼓励从业人员积极进行信息素养自我培养和提升,进而达到助推综合交通运输事业健康良性发展、自我主动发展的目的。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临当前知识更新快捷、信息增长迅速、科技突飞猛进的信息化社会时代,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要全面、科学、高效地提高信息素养,必须在不断的坚持和学习中进行探索,更新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面,具备信息收集、整理、利用、评价的能力,具备与社会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既重视广博与精深的结合,又注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协同,使各种知识纵横交错、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与运用各种信息,提高综合信息素养。

当然,信息素养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它与人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科研能力及实践能力等诸多因素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在强调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不应忽视其相关因素,而应不断提升其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队伍,推进实现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刁生富.论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1)

交通运输教育培训范文3

1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能动的因素。同时人的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内因和外因2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的学习、钻研与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通过所在组织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来更新、增长知识以提高工作能力。近年来,各级公路部门也加大了对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培训,但总体来说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培训的主体内容不能体现新形势下公路职工教育的特点,培训的内容仅限于一些公路法律法规以及案件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培训主体内容不突出;二是培训的形式比较单一,培训手段不够灵活,大多以集中授课为主,后续培训滞后;三是由于处于公路交通大建设、大发展的特殊时期,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对公路路政执法队伍培训工作的关注度不足、重视不够;四是从这几年的公路路政执法培训的组织工作来看,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机构没有系统建立,能够从事公路职工教育业务培训的人才缺乏,比如对〈〈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培训就只有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的几位教授在全国轮流授课。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明显制约了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对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素质的提升十分不利。

2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主体内容创新

由于存在着阻碍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诸多问题,因此要突破这种制约,我们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地创新工作理念,促使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与时俱进。因此,新形势下我们就应该根据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发展的需求,不断地对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主体内容进行调整与修正,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对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主体内容进行创新。

2.1新颁布实施的公路法律法规

新颁布实施的公路法律法规的培训依然是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的主体内容,并注重培训的时效性。新颁布实施的公路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关系到整个公路职工教育系统的执法活动、关系到公路行业执法的价值取向、关系到公路行业执法的模式选择。因此,在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中及时加强对新颁布实施的公路法律法规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理应成为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的主体内容。

2.2心理健康培训教育

随着2004年全国开展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以来,各级公路职工教育部门顶住压力,克服了重重阻力,特别是奋战在一线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不仅工作时间没有规律性,而且还由于超限超载车辆不配合执法检査面临危及生命的危险,超常的治超执法职业压力一方面造成路政执法人员生理、心理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由于生理、心理的不良反应连锁影响到执法人员家庭以及执法队伍的稳定。由于治理公路超限超载不是短期。治理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这种职业压力对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思想、行为模式有着一种恒久的不良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心理健康科学的研究,将公路职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化培训课题,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时期关心公路路政执法人员身心健康、稳定执法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对在公路治超执法高压状态下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思想、行为取向进行健康的引导,全面促进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身心健康,促进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稳定与家庭和谐。

2.3公路职工教育核心价值文化培训教育

公路文化是公路职工在公路建、养、管等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公路行业在长期的公路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群众意识和行为规范。公路人离不开公路,公路离不开沙石,公路人犹如铺路石一样默默奉献在公路的建设、养护、管理等工作中,这其中体现出的精神就是“铺路石精神”。“铺路石精神”是公路文化的核心,它是由公路部门所倡导、公路职工所认同并能理解的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公路行业及其职工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因而也是公路职工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通过加强对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的核心价值文化培训教育,有利于形成公路事业主人翁责任感,有利于公路路政执法人员爱岗敬业、廉洁奉公;通过积极培育公路路政执法核心价值文化,有利于在公路路政执法队伍中形成默默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法精神。

3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

长期以来公路职工教育培训主要是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培训的需要,临时性地组织开展一些执法业务培训,由于培训涉及面广、培训可利用资源有限,很难对全体公路路政执法队伍进行全员、系统性的培训。2011年7月1日正式施行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也只是每个省(区)、市的业务骨干参加了培训,而各地方各部门在业务培训的人才储备与培养上又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虽然也采取了一些培训措施,但是由于个体素质的差异对于业务培训的质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鉴于此,对当前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应该着重进行以下2方面的创新。

3.1着重打造一支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团队,建立阶梯式培训模式

从近几年的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比如2011年《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宣传贯彻培训来看,在交通部门最高层面上就是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的几位教授日夜穿梭于各地开展培训,这不仅使这几位教授奔波劳累辛苦,而且也由于时间短与学员的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再加上培训参与面又不宽,因此导致培训的整体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要从培训体系的建立上着眼全局来考虑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要建立从交通运输部到各省级交通运输厅到市一级公路管理部门的培训体系。在各级培训体系中建立专职培训机构专门负责研究公路路政执法法律法规、诉讼指导、业务培训等工作。交通运输部培训机构负责对省级交通运输厅、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培训机构的培训,省级交通运输厅、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培训机构负责对各市级交通主管部门、市级公路管理机构培训机构的培训,各市级公路管理部门培训机构负责对本级全体路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这一体系的目标点是实现层层有培训专家、层层出培训效果。建立的关键点如下:一是要扎扎实实建立培训机构;二是要建立对培训机构人才的培训机制,要通过派遣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到专业大专院校进行培训学习、参观考察、专题讨论等方式提高培训机构的人才素质;三是要重视对公路职工教育工作人才的培养,建立公路职工教育工作人才库,着力解决公路行业高素质人才缺乏的局面。

3.2利用科技手段,建立公路职工教育网络培训平台

以建立各级公路职工教育培训机构为契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建公路职工教育网络培训平台,该平台以全面支撑公路职工教育为战略、以提高执法人员执法素质为目标,通过建设网络技术和管理服务平台,整合共享公路职工教育知识资源、智力资源,建立集公路路政法律法规、案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执法文书制作、执法交流、信息共享等培训模块,供广大的公路路政执法人员学习交流,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快捷及时、信息全面的优势,高效率地提高公路路政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

交通运输教育培训范文4

一、指导思想

围绕“人才强交”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政策体系、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评价机制,引进、开发、培养多措并举,加强实施“海州湾英才”计划,扩大人才资源总量,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高端引领、活力迸发、激情涌流的高素质、创新型交通运输人才队伍,为推动全县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崛起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以“海州湾英才计划”为统揽,突出抓好高层次急需人才引进培育,重点统筹抓好交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3支队伍引进培育,力争每年引进培育各类人次达100人左右,至2015年共引进培育各类人才达到300人左右;同时依托县交通运输协会,设立人才发展基金,不断优化人才引进培育政策、平台和机制环境,全面提升交通运输各类人才队伍量质优势,基本建成开放型、创新型、迎领型交通运输人才高地。

三、主要措施

(一)创新交通人才引进工作机制。

牢固树立“人才强交”的发展意识,积极构建主管部门引导、企事业单位为主体、行业支持的人才工作模式,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交通创新发展的核心资源,不断增强交通人才工作的主体意识。各企事业单位要抓住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要根据自身实际,在每年年初及时上报年度专业人才需求计划,以便及时与县组织、人社部门对接,做好交通专业人才引进工作。各企事业单位也可根据局里批准的招聘计划,自行招聘或联合招聘。为加快引进交通专业人才,局将积极协调县组织、人社部门,在制定交通专业人才招聘方面给予倾斜,并将适时选拔部分优秀人才到交通企事业工作,可聘其担任副职,其工资福利待遇高于同等条件下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时加强考核评估,对引进的急需人才,每人每年给予1万元~1.5万元的补贴,暂定3年。各企事业单位也要在评先创优、入党申请及福利待遇等方面,注重向一线的专业人才倾斜,及时制定出台激励政策,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加强交通人才培训教育。

加强教育培训的规划和协调,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培训网络。坚持以自主培训教育为主,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定期组织岗位培训。积极为人才创造学习培训条件,从实际出发,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在职培训学习,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各企事业单位要充分认识到人才是交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要有计划地采取分期分批轮训、外出培训学习及鼓励自学等方式,不断加大对在职职工,特别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岗位培训教育力度,大力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积极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加强业务技术学习,全面提升业务技术素质,着力打造交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3支队伍,为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加强交通人才队伍管理。

全面推行竞争上岗,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制定和完善股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办法,在交通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中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制度,通过竞争上岗,进一步提高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队伍素质。同时加强人才队伍管理。按照干部任免权限,全面加强交通人才队伍管理和跟踪考核,逐步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能上能下、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四)发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作用。

充分发挥县客运总公司、交通工程公司及金泰公路工程公司3家企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作用,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交通就业实习,从中选拨引进交通各类专业人才,为促进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四、组织领导

(一)完善运行机制。为切实加强对交通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局党委成立交通引进培育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及各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人才发展战略、目标及任务,研究决定人才招聘、培训、使用、管理及奖励政策等问题,力争通过3的努力,基本形成架构科学、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匹配、支撑作用较强的交通运输人才队伍。

交通运输教育培训范文5

一、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制建设

加强以农村客运安全监管为主线的体制机制法制建设。

一是督促各级政府理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的安全监管职责,保证交通运输安全监管深入农村基层,消除安全监管盲区,建成村、乡(镇)、县(市)、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网络。

二是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法规建设。深入分析研究当前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相关法规与我国农村交通运输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加快推进农村道路运输和水上运输安全法规和制度建设,同时督促指导地方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加强地方农村交通运输安全法规建设。

二、查找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深入开展农村交通运输安全问题调查研究,掌握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出行现状,摸清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一是对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出行的主要方式、搭乘交通工具的种类和出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出行需求的特点和趋势。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当前农村道路、水路及客运车辆、渡口渡船的现状,分析农村交通运输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和交通运输部门在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

三是根据农村交通运输事故统计数据和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农村交通运输事故原因和趋势的分析研究,找出造成农村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四是采取有力措施,扶持农村道路客运和渡船渡运发展,妥善解决农村地区农民群众安全出行问题。

三、下大力气解决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农村交通运输网络不健全,道路通行条件较差,车船技术状况差,渡船渡口安全设施缺乏,驾驶人员和渡口渡工等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较低,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多,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

一是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加快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将“安保工程”逐步向农村县、乡公路推进,分阶段重点改造急弯、陡坡、临崖及长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增加让行、减速标志标线以及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禁止客车车辆夜间通行的禁行标志等。继续大力开展危桥专项治理行动,加快推进已排查危桥的实施改造;对还没有列入改造计划的,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是不断完善农村渡口渡船的升级改造,提高农村渡运安全条件。制订渡口改造和渡船更新计划,积极筹措资金,改造渡运码头,更新老旧渡船,提高渡口、渡船等设施的安全水平。将渡口改造纳入建设计划,改善渡口设施,使渡口与公路技术状况相适应。研究采取中央补助、地方政府配套、经营者自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渡船更新步伐。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水情特点,抓紧研制、优选和推荐一批安全性能高、经济实用的船型,指导渡船改造。加大对义渡、半义渡的资金投入,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积极采取撤渡建桥等措施,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的出行条件。

三是进一步强化驾驶员和渡工的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抓好驾驶员、渡工的安全培训工作,不断强化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坚持驾驶员、渡工持证上岗制度。

四是进一步引导和扶持农村道路客运和渡运的发展。农村道路客运、渡运具有公益性属性,鼓励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因地制宜研究制订相关扶持政策,保证资金的投入和倾斜,鼓励更多有规模、信誉好、安全水平高的运输企业进入农村客运市场,保障渡船维修费用和渡工生活补助,从根本上夯实农村客运安全工作基础。进一步调整农村客运管理模式,根据农村客流特点,以片区或者线路经营权为标的,通过服务质量招标确定经营主体。按照以路况定车型的原则,对县到乡、乡到村农村道路客运采用不同的车型。允许经营者根据农村客流变化情况,调整或增加班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求。督促农村客运经营者按规定落实承运人责任险等各种保险,提高农村客运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落实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责任制

一是加大农村交通运输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的监管力度。继续开展农村危桥、隧道、渡船渡口等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跟踪安全隐患治理落实情况,加大安全监管力度。

二是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市场的规范建设。严把企业、运输工具、从业人员准入关口,加强对企业安全评估,强化交通运输工具和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验,继续开展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严查从业人员无证上岗,严格渡口审批和渡船安全检查,重点查禁无证船舶、农用船、渔船等非渡船的非法载客行为,严禁超载和冒险航行,确保渡运秩序良好。

三是建立完善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县乡政府对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的监管责任,落实从事农村客运等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民群众安全意识

一是开展交通运输安全知识普及活动,深入农村客运站点、渡口、码头和学校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交通运输安全基础知识,特别是广泛宣传车辆、船舶超载造成的危害。

交通运输教育培训范文6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严守红线底线,以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强化运输危险化学品系统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健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全链条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全面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推动全县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是通过召开党委会、局务会、局安委会、局安全工作例会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交通运输安全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三是局属各单位要通过召开支部会议、站(所)务会议、安全会议等多种形式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基层一线,确保本单位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牵头股室:局安全应急管理股,局办公室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二、深刻汲取行业典型事故教训

一是深刻汲取等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教训,通过召开事故警示反思会、观看事故警示视频、以案谈安全等方式,剖析事故成因,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对照行业安全生产职责,全面梳理研判本行业领域涉危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管理漏洞,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部位的盯防。二是树牢“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理念,真正做到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对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对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对待、把风险隐患当成事故对待,强化各项管控治理措施落实落地。三是局属各单位于2020年10月底前召开一次事故警示反思会。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三、严格从业人员和车辆准入管理

局属有关单位要严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准入关。一是重点加强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尤其是驾驶人员准入管理。二是督促企业严格使用安全技术条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与承运危险货物性质、重量相匹配的车辆、设备进行运输。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四、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教育培训力度

一是局属有关单位要督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加强设施设备维护,保障运输工具和设施设备安全性能可靠。二是局属有关单位要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扎实实施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计划,将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作为职业技能提升的重点群体,鼓励企业开展线上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危险货物运输执法及监管人员参加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的教育培训,入职培训不少于3个月,每年参加不少于2周的复训,其中,岗前专业知识培训不少于40课时,年度业务复训不少于16课时。三是督促企业组织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参加实际操作能力培训考核,不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加强危险货物运输驾驶人员管理,建立完善发班前谈话、物品检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驾驶人员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状况,杜绝酒后上岗、疲劳上岗、情绪不佳上岗。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五、加强风险防范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局属有关单位要督促道路运输涉危企业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一是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对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组织实施精准化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实行精细化管控。二是2020年10月底前要组织开展一次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对辨识出的风险实施分级台账管理,严格重大风险报备制度,重大风险实行“一企一策”“一项一案”,全程严格监测管控。三是督促道路运输涉危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等相关制度规范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重大隐患实行“一事一办”“专人督办”,落实隐患整改“回头看”,立行立改,确保安全。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六、加强道路运输涉危领域重点环节安全管控

局属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一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依法强化托运、承运、装卸、车辆运行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二是落实常压危险货物储罐强制检测制度,持续加强管理范围内的在役储罐监管工作,落实好维护检修计划。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相关业务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七、强化危险货物运输事中事后安全监管

局属有关单位要督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认真落实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制度,充分运用主动智能防控和卫星定位联网联控双重机制,强化对车辆运行和驾驶员的监管;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储运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率、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率均达到100%;2022年底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全部强制安装远程提醒监控系统,实行运输过程实时定位及路径记录。加强管理部门间信息通报,配合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推动危险货物电子运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八、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局属有关单位要结合县局《关于印发<县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江交〔2020〕142号)、《关于印发<县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江交〔2019〕71号)等要求,深入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专项治理等行动。一是重点加强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十严禁”(具体内容见附件)落实情况的检查,严厉打击危险货物道路水路运输非法违规行为,重点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行为,推动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是至2022年底持续开展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县地方海事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九、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局属有关单位要加强行业重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一是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风险、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制定监测和管控措施,实现风险因素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风险状态、风险预警。二是针对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完善应急措施,落实应急物资、人员准备,确保各项应急准备措施到位。三是鼓励行业协会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联盟建立网络互助救援体系,建立健全行业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实训演练,提高行业协同救援能力。四是督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五是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研究,编制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指南,指导企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严肃事故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机关相关股室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十、加强交通运输安全信用奖惩

局属有关单位要督促落实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办法。一是严格安全生产信用信息填报和采集,鼓励行业协会参与,加强企业信用评价,开展重点从业人员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二是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必须认真履责,并作出安全承诺;因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受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依法对其实施职业禁入。三是对存在夹带、谎报、瞒报、匿报危险货物运输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观故意行为的单位及其主要责任人,依法依规纳入信用记录,加强失信惩戒,从严监管。四是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标准化等级较高的企业扩产扩能,在同等条件下分别给予优先考虑并减少检查频次。

牵头单位:局政策法规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县地方海事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十一、加强道路运输涉危科技兴安项目研发和应用

局属有关单位要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研究支撑,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一是加快推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信息联网共享,加快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基础数据共享应用,充分运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信息化技术在托运、承运、运输、装卸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实现危险货物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二是积极推动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车路协同、智能风险监测预警等技术应用,鼓励危险货物车辆应用智能安防系统等先进技术及装备,不断提升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三是继续将公路沿线地灾隐患点、公路分段限速等信息上报录入危货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四是2020年9月—10月组织对危货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上线率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局规划建设管理股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十二、加强交通运输涉危安全督查检查

局属有关单位要深入开展督查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一是主动协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严格查处危险货物托运人违法将危险货物委托不具备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车、船)承运的行为。二是严禁客运车辆、船舶非法夹带危险货物,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车、船)和从业人员,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县地方海事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十三、强化行业基础支撑保障

局属有关单位要把安全生产贯穿交通运输规划布局全过程,编制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突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一是推进主动安防、车路协同等安全性能高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基础保障能力。二是2021年3月底前完成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牵头单位:局规划建设管理股

责任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局属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十四、强化行业安全监管能力

局属有关单位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及时研究解决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突出问题,加强对相关单位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通报。一是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深度系统调研,优化现有安全监管方式。二是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配齐配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和执法力量。三是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政策制定、监督检查和技术咨询中的作用。积极配合市级行业管理部门于2020年底前建立行业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专家库。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