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经济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经济原理范文1
[关键字]园林景观生态学;任务;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景观这个层次上,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作为一门学科,园林景观生态学是在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早期欧洲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园林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园林景观生态学直到80年代初才在北美受到重视,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园林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
1.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1.1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园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载体。园林景观生态学家对“景观”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既有所联系,又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是从景观的直观景象来认识。这是景观的最原始和最普通概念,它主要应用于景观建筑学,这里寓有美学因素。尽管现代景观建筑学对景观的理解不限于此,但它依然是景观建筑学的主要目标。
第二是从个体的属性结构上理解景观。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被科学中,景观原理用以说明个体各属性在地表的结构格局,这个属性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如岩石、地表形态(地形)、土壤个体、植物群落等。地质景观、地貌景观、土壤景观和植被景观常被用来描述格局。
1.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任务
目前,应遵循系统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和区域分异的原则,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方法和科学依据;探求解决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园林景观生态学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包括对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和人工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过程来探讨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及演替。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模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建立各类景观生态系统的优化结构模式。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空间尺度的有序等级。景观功能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生态系统内部以及与外界所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及这种交换影响下景观内部发生的种种变化和表现出来的性能。
二是景观生态监测和预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对人类活动影响和干预下自然环境变化的监测,以及对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改变和环境变化的预报。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测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及生物圈其他组成部分的状况,确定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种种人类活动在这种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景观生态监测工作,应在有代表性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中建立监测站,积累瓷料,完善生杰数据库,动态地监测物种及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为决策部门制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景观生态设计与规划研究。景观生态规划是通过分析景观特性以及对其判释、综合和评价,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其目的是使景观内部社会活动以及景观生态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化,达到对景观优化利用,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生产,合理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开发速度、规模、容量、承载力等的辩证关系。根据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质量要求设计出与区域协调和相容的生产和生态结构,提出生态系统管理途径与措施。主要包括: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实施。
四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生态系统的途径。应用有关演替理论,通过科学实验与建立生态系统数学模型,研究景观生态系统的最佳组合、技术管理措施和约束条件,采用多级利用生态工程等有效途径,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初级异养生产,提高不同营养级生物产品利用的经济效益。建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区,经营管理和保护资源与环境。保护主要生态过程与生命支持系统;保护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现有生产物种;保护文化景观,使之为人类永续利用,不断加强种种生态系统的功能。
2.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问题的不断复杂化,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已越来越不适应问题的解决。为了保持未来园林景观生态学的活力,园林景观生态学需要发展得更全面和更平衡。园林景观生态学不仅要保持其自然科学的属性,还要加强同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其他学科的联系,不断地改造和创新。这样,园林景观生态学才能拓展成为综合的景观科学。发展景观科学遵循的3个途径是:
2.1尺度一致性
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必须同社会、行政和管理中相关的过程保持尺度一致性。由于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许多土地利用和自然保护问题只有在景观框架下才能有效地解决,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反应在景观尺度上也变得非常重要,因而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景观生态过程研究十分重要。
2.2整体性
即景观科学是①园林景观生态学;②经济学和心理学/社会学;③包括设计、规划和管理的各学科;④决策学的有机统一。
当前人类对地球和景观的干扰日益严重,产生的问题也日益复杂。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经济学、社会学和其他包括公共管理学在内的各学科在景观尺度上同生态学密切合作。尽管园林景观生态学也提出了一些一般原理,但如何在真实的景观中应用这些原理还不甚清楚;同时,由于实际的景观管理需要多部门的协调组织,许多景观模型只是停留在理论水平上。这些迫切需要将传统的园林景观生态学和其他包括设计、规划、管理以及决策等学科紧密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科研成果和信息在空间规划、决策和实施中的有效性,同时,反过来,提高园林景观生态学在评价各种规划和管理政策效果中的作用。
生态经济原理范文2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理论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为满足人们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而对土地以及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不仅要以生态学理论作为基础,还要从美学、社会、经济等角度加以综合考虑。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园林景观不仅要求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达到最低,并且还要满足人们的美学、娱乐、休闲需要,为社会所接受,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不仅仅维持在塑造人工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日后对其的维护与管理,使其维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一、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含义
风景园林景观是一种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体,具备着独有的艺术性和功能性。从园林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注重园林景观给人带来的效果。例如中国古代园林在设计的时候注重意境的渲染,西方的园林景观则主要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风景园林景观作为城市有的组成部分,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在城市中能够亲近自然,具有观赏性,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担当着城市及小区的绿色“肺”。同时是基于园林学和美学的设计,因此又具备一定的艺术性。风景园林景观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
风景园林景观的生态性设计主要是对土地以及土地上进行的活动,而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风景园林景观的生态性要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尊重当地的自然景观面貌,使风景园林景观与自然景观达到和谐统一。同时,还要考虑本地的植物、水体、土壤、地形等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源输入与输出。最后要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设计,综合考虑美学、社会因素,园林生态设计要达到满足人们的审美、娱乐和休闲需要的目的。
二、风景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
1、统一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 色彩 、线条、 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 总之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失去美感 过于繁杂的色彩还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太平铺直叙,没有变化,也会显得单调呆板,因此生态园林设计时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
2、景观性原则
应该表现出植物群落的美感,体现出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 这需要我们进行植物配置时,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并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整体把握,根据美学原理和人们对群落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节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丰富群落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3、均衡的原则
将体量、 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 比较顺眼一点。 如色彩太浓重 、体量太庞大、 数量繁多、 质地粗厚 、枝叶茂盛的植物种类,会给人沉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 、体量小巧 、数量减少、 质地细柔 、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根据周围环境,在配植时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 。规则式均衡常用于规则式建筑如庄严的陵园或雄伟的皇家园林中。 自然式均衡常用于花园、公园、植物园、风景区等较自然的环境中。
4、生态位原则
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 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 合理选配植物种类 、避免物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 、功能健全 、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三、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1、保留原有植被。尽可能保留场地的原有植被,这是小绿地建设中常常忽略的一个问题,保留原有植物,并非不加选择地将所有原有植物加以保留,而是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加以评价,当留则留。通常在城市中,经历了若干年的开发经营,几乎很难有原生的植物尤其是群落保留下来,比较常见的是次生群落及人工植被,由于这些植物与环境间,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故而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
2、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保护人文古迹及老园林设计,主要是人工景观,在环境资源拼块和残存拼块的基础上引进新的拼块,长时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使残存景观逐渐消亡,进而形成以引进拼块为特色的人为干扰景观。这种景观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弱,它们的存在源于人类的大量引进拼块和努力维护,依赖于持续而有目的的经营管理,而老的自然景观尽管粗糙不堪却历经多少年月,有着自己的自然群落,更可以自我修复和自我生长,这种古代的园林景观应该保留,也必须保留,要遵循“互惠共生”原理,协调好植物之间的关系。
3、保护园林设计,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我们每到一处美景,总会或多或少发现“某某到此一处”的字样,或者有些情侣、游客的签名。可以看得出这些人对此处美景的眷恋和喜爱,殊不知这种破坏性的行为恰恰起了反作用,让本来天然而成,自然的景观大煞风景。因此,保护园林设计及提高全民文明素质是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事情,唯有提高每个人的自觉性,才能让这些古老的美丽的景观完整地存在下来。
4、坚持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原则。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 景观化、 功能化方向发展。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应该以植物种类丰富的草地代替单一的草坪,建造带自然边缘的水体和湿地系统,构建水生和湿生群落。改变传统园林以视觉观赏为主的环境修饰和美化景观的方法,采取多样性和多元化方式,构筑多功能和多用途的绿色空间。 除了特殊地段外,道路绿化可通过改变树种单一、排列整齐的群落结构,追求绿色空间的自然性,形成具有生态演替过程、层次分明的复层群落,增加绿色空间和营养空间的多样性,为生物多样性创造适宜的生境和通道。
5、循环利用。 减少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是进行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重要的方法。绿色生态化设计提倡最大化利用资源和最小化排废,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 可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对有机 、无机、有害、无害物质分别再利用以达到最小排出和最大化利用。如在园林景观中实施中水系统,配备循环水净化装置,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污水雨水流动景观水以改善气候环境 景观小品更多地采用节能、 环保新材料,充分利用二次建筑垃圾,创造出有特色的优美环境景观。
参考文献:
[1] 庞丽,杨建英,谢宝元,张春平,高清坡.滨河园林景观规划研究——以北京市南沙河中上游景观规划方案为例[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1)
[2] 黄智凯,沈守云,张素娟.当代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理念的探索[J]. 河北林业. 2008(01)
生态经济原理范文3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水资源管理;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高效配置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6―0053―07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从最广泛的角度探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新兴交叉学科,为人类在进入生态约束时代各种自然资源日益稀缺的硬性约束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新视角与方法,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因而。近些年有关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与应用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在众多自然资源中,水资源既是基础性生态自然资源,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经济资源。然而自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急剧膨胀,人类对水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水资源稀缺、水环境恶化、用水冲突等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本文试图以生态经学基本原理、方法为指导,对当代水资源管理中如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公平、高效利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及其基本观点
1.1 生态经济学产生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渊源
生态经济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渊源。自人类进入18世纪中叶以来,受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业革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工业革命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与之相伴的经济增长却极大地削弱了人类最终依赖的自然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能力。目前全球变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及其衍生的极端气象灾害增加、水土流失、粮食减产等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正如生态经济学家所警示的那样”,相对于生态系统,经济快速增长与过渡膨胀已将人类由“空的世界”带进一个“满的世界”(图1)。众多自然提供的物品和服务已经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稀缺资源,人类进入生态约束时代。这种环境及人地关系的巨变,必然要求对传统的经济系统与经济理论进行变革。生态经济学试图“为传统经济学推理方式提供生物物理环境和道德约束”,“让经济系统能在有限的资源限制范围内,在新的道德、伦理价值观的约束下有效、良性的运行”。
当代生态经济学理论有两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古典经济学中John Stuart Mill的稳态经济思想及物理学中的热力学定律。Mill认为,人口和(人造)资本存量是确定经济规模的两个基本的物理量,当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经济生产率与折旧率分别相等时,人口与资本存量将不再变化,经济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固定状态”;这种“固定状态”并不意味着人类发展的终止,人类“所有类型的精神文化、道德和社会进步都同以前有同样多的改进的机会”,“一旦人类不再专注于使经济变大,就会转向如何变好”。生态经济学家Herman E.Daly在引入吞吐量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稳态经济思想。认为,稳态经济就是把人口和财富维持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而在此水平上人们能享受长期而美好的生活;维持这种存量的吞吐量是低而不是高的,总是处于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和吸收能力的范围之内,因而系统是可持续的。这里的吞吐量是指从环境中进入自然资源流量和从经济系统中反馈给环境的废弃物流量。
热力学定律认为,能量既不能凭空消失也不能被凭空创造;能量在系统中的流动总是向熵增的方向发展。其中“熵”是指“单向的不可逆的变化,宇宙无序性的增加”(Clausius,1865)。20世纪20年代,Soddy首先发现了热力学定律,对于解释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70年代,生态经济学家Georgescu―Roegen进一步发展了熵的概念,并最早将热力学中熵定律引入到经济系统分析中。他认为,熵定律不仅适用于能量的转化过程,也同样适用于物质转化过程;在经济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即熵的流比交换价值的流动更为基本(图2)。这里的“熵”是对有用资源和无用的废物之间定性差异的标度。
Boulding、Costanza、Brown等人对生态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60年代Boulding在其著作《一门新的学科一生态经济学》与《宇宙飞船经济观》首次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循环经济”的理念及“经济一社会一自然”协同发展的初始模型,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1989年Costanza等创立了国际生态经济学协会(ISEE),并定期出版名为《Ecologicaleconomics》的杂志,借以推动生态经济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发展。Brown,则提出了一种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从而向人们描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态经济蓝图。
1.2 生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经济系统是有限的、非增长、物质封闭地球生态系统开放的子系统。”这是生态经济学区别于传统经济学的最基本的观点,也生态经济学家认识世界以及分析问题的基本愿景。由此,生态经济学家推演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本命题。
1.2.1 将经济系统看作生态系统的子系统意味着,经济系统存在着最佳规模,经济系统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因为,一方面作为生态子系统的经济系统的物质扩张必然会侵犯生态系统的其他部分,造成某种损失一资源枯竭及自然空间与某些生态服务功能的消失,即经济学上所说的机会成本。因而“增长是有成本的”。当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成本高于其产生的价值时就会出现“不经济的增长”,因而人类整个宏观经济存在着一个最佳规模(图3)。另一方面,作为生态系统的开放的子系统,经济系统需要与生态系统进行不断地物质/能量交换,即吞吐量。经济增长即为吞吐量的增量。根据热力学定律,经济系统自身既不能凭空产生所需要物质和能量,也不能使自身产生的废弃物凭空消失,经济增长需要不断的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并不可避免地排放废弃物,以维持自身正常运转。由于生态系统的有限性和非增长性,其容纳废弃物的能力也有限,因而经济系统不可能无限增长。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已经将人类由“空的世界”推向“满的世界”,自然向人类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日益稀缺,甚至许多生态系统面临崩溃的边缘。因此,经济必须停止增长,即将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在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力范围内。但是,停止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发展的停滞,因为生态经济学认为“发展是指在一定吞吐量下物品和服务质量(即提高人类福利能力)的提高”。
1.2.2 在资源稀缺与停止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必须考虑对资源和财富的公平分配问题。这是因为:首
先,过于贫穷的人不会考虑可持续性问题,穷人的基本需求必须得到满足。其次,过于富裕的人消耗了大量有限的资源,这有可能剥夺后代人的基本生存手段,从而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第三,如果在资源有限,限制经济增长以保证后代人福利情形下,就没有理由让当代的穷人继续忍受剥夺。而且穷人消费的边际效用要远远高于富人消费奢侈品的边际效用,为使社会总福利最大化,有必要对资源进行公平分配。第四,重视可持续问题本身就包含着资源的代际公平问题。此外,公平的资源分配还可以产生一些公共物品,如经济稳定、较低的犯罪率,更强大的社区和更好的健康状况。
1.2.3 在“满的世界”里,自然资源日益成为稀缺物品与生产的限制因素,因而同样需要有效利用。但生态经济学认为,当社会生产限制性因素由人造资本变为剩余自然资本时,其有效利用的方式和政策也必须相应的改变。Daly指出“利用自由的市场配置稀缺资源必须牢固地限制在规模和分配的极限上”。这是因为,在对稀缺的自然资源配置时,传统市场经济手段至少隐含着以下两方面的缺陷。首先,应当作为交易主体之一的“后代人”不可能参与到市场对稀缺资源的分配中来,因而市场无法保证其利益不受侵犯。这表明由于“后代人”的缺席,市场对于“代际公平”这样的一个分配问题的失灵。其次,传统经济学试图通过对环境物品估值形成“合理价格”,并将其“内化”到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来解决外部成本问题。但是,由于人类对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状态的无知,以及对其估值方法的不熟悉,人们根本无法准确计算环境物品的“合理价格”。此外,在人类逐渐由“空的世界”走进“满的世界”,价格是否能平衡与反映人类进一步消耗和破坏环境产生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仍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2.4 实现经济系统可持续规模、资源的公平分配、有效配置是生态经济学关注的三个政策目标。其中,可持续规模要求将经济系统吞吐量限制在生态系统的吸收和再生能力的范围内;公平分配要求对财富和收入进行合理分配,并限制市场的不公平范围;而有效配置要求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对稀有资源进行配置,以产生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福利。三个政策目标相对独立。任何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不能顺带实现其他目标,因而需要三种政策手段。生态经济学进一步指出,三个目标及其相应的政策安排具有先后次序。这是因为控制规模意味着为自然资源和服务的利用总量设置上限。原本被认为无限和免费的资源成为有价值的稀缺资产。从而产生分配问题(谁拥有)。因为分配免费和非稀缺物品的所有权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规模先于分配问题。在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时,人们不能交易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资源配置之前需要对资源所有权进行分配,故此解决规模和分配问题是利用市场对稀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前提。当优先解决了规模和分配问题后,市场配置决定的有效价格将间接的反应规模和分配的限制,从而可将规模和公平的价值取向内生到市场体系之中。
2 生态经济学的政策选择与当代水资源管理研究
2.1 水资源利用规模管理一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经济学认为,规模问题属于生物物理范畴,而非市场经济范畴,必须由社会和政策手段解决。Da―lv提出了三个解决可持续规模问题的操作性原则:(1)对于可再生资源,可持续的利用率不能大于再生率;(2)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率不能超过可持续性替代品的开发速率;(3)对于污染物来说,可持续的排放率不能高于污染物被回收、吸收或由环境无害处理的速率。同时在处理生物物理规模问题时,生态经济学还要求政策设计应为错误预留一定的缓冲空间。从系统的角度看,这些原则的实质就要是严格经济系统的控制吞吐量。为此生态经济学认为可通过下面几种政策措施解决规模问题:直接管制,庇古税、庇古补贴、配额制,四种政策手段各有利弊(表1)。其中,直接管制与配额制是直接控制。
人类对资源索取和废弃物排放的总量,达到可持续规模的要求;税收是通过影响价格减少需求从而间接达到可持续规模的要求。在“满的世界”,全球人口和人均资源量还可能继续增长的情况下,生态经济学家优先选择直接管制和配额制手段,因为相对于税收这可保证生态安全,并与预留较大生态安全空间的政策原则相一致。
水资源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尽管通过自然循环,水资源(包括地表水浅层地下水)能够不断更新,但在特定时空内,水资源存量和更新数量有限,水体容纳与净化废物的能力也有限。水资源还是基础性的生态资源,与生态系统与荣共荣,与损俱损。当人类取水规模超过水资源更新量,无视和挤占生态用水时,必然造成水源枯竭,生态恶化。因此,特定区域水资源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能力有限,区域人口和经济用水规模不可能无限增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将人类用水规模限制在水资源可更新、容纳废弃物的范围内,并不对生态用水构成威胁。
通过上述分析,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在于严格控制资源利用总量。为此,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对相关区域水资源做出全面评价。这包括对区域水资源总量(含地表水和地下水)、生态需水量、区域水体的纳污能力进行调查,核定区域可用水资源量与区域内污水可持续排放量作为实际取水量和排放量的基础。同时应在区域实际用水量和排污量与核定的可用水资源量与可持续排放量最佳估计之间留有一定的缓冲量。其计算公式为:
实际可用取水量=水资源总量-生态需水量-缓冲水量
实际可排污量=水体最大纳污量-缓冲排污量
(2)对各取水户和污水排放者的取水量或排放量做出限定;这包括实施用水配额制、发放取水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保证总取水量或排放量不高于总的实际可取水量与实际可排污量。
(3)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包括实施取水和排污收费(税)制度。收费不仅是对成本的一种补偿,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使用者节水意识和用水效率,减少取水量和排污量。
(4)努力改变传统的水资源利用方式。通过宣传培训、公众参与水管理以及节水技术设备的推广等手段,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节水能力,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2 水资源的分配管理一实现水资源的公平利用
产权制度是进行资源及其收益分配的基础。生态经济学家认为在对资源另行分配之前,产权应属于由国家的代表全体社会成员,其分配应由一个考虑后代的民主过程决定。自然资源和服务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共同财富,人们有平等的权利获取自然资源或社会提供的财富,而不受个人能力的约束。在确定自然资源和服务利用规模后,生态经济学认为,为保证资源的公平分配应该做到:(1)通过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及税收手段,使穷人具有平等的获取资源的能力和机会。(2)扩大资本所有权基础以改善资源收益分配。在市
场经济体系下,生产要素的集中是收益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原因,广泛分配资本所有权有利于改善资源的收益分配。但这并不是要求直接分配现有财产,而是改变新资本的所有权模式,如实施股份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资本分配中。(3)在某种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时,资源费(税)应用于更需要投资的公共物品如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或者对穷人补贴。
与其他经济资源不同,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广泛使用的不可替代的公益性资源。因此合理分配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公平利用尤为重要。依据生态经济学方法原理,实现水资源的公平利用应做到:(1)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对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投入、补贴。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更为公平便利的水资源利用条件。(2)在供水服务中,优先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其次是生产用水。在生产用水中,应优先保证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用水。这是由生活用水与农业生产用水的基础性和水资源必需性决定的。(3)允许并鼓励私人特别是那些低收入人群参与到参与水资源服务行业中来,让更多的用水户从水资源行业中受益。(4)将收缴的水资源费(包括开采费用和排污费)除保证水源管理正常运作外,更主要地投资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环境的保护以及低收入人群的用水补贴。
2.3 水资源配置管理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市场是当代社会对稀缺资源配置的有效机制之一。生态经济学并不否认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但认为其效率必须以资源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为前提。然而不幸是大多自然提供的物品或服务,都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或者两者兼备。因而仅靠市场的力量无法提供和有效配置这些物品,而需要额外的政策和制度(表2)。在“满的世界”,特别是在限制了利用规模后,大多自然物品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利用竞争更为激烈,因而利用市场对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关键在于使资源具有排他性。对此生态经济学家的政策选择是,通过有偿配额制或开采/排放许可制度明确资源的产权。在此基础上生态经济学认为,在优先确定了分配和规模问题并使自然物品或服务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后,配置效率的传统经济学手段仍然是有效的,但同样需要规范资源的市场价格及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防止垄断和不公平性。
在水资源作为一种公益性自然资源由公共部门向公众免费提供的情况下,水资源不具有排他性,因而无法利用市场机制对水资源进行高效配置。然而,当前水资源日益成为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稀缺资源,水资源使用竞争日趋激烈,水资源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非竞争性物品。根据生态经济原理,在水资源管理中通过政策制度建设限定水资源利用规模和程度,并在公平的基础上实施有偿配额制和发放取水或排污许可证,使水资源就具有排他性,可为水资源及其服务的市场有效配置提供必要条件。水资源的供给和废水的终端处理可以由私人供给或经营。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来平衡供求关系从而对市场物品进行有效配置。如果在优先解决了规模和分配问题,且在分配的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情况下,能够对非市场物品进行估值,并建立相应机制将其内生到市场体系中,市场将会导致有效配置。水资源价格由水成本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制约。水资源成本由完全经济成本和与公众健康和生态系统维护有关的环境外部成本构成(图4)。在限定了水资源利用规模并进行公平分配后,市场经济体系交易中水资源价格主要由完全经济成本决定。这包括资源获取、运行管理、设备维护费、资本费(利息);用水替代方案的机会成本;受间接影响的行业改变经济活动引起的经济外部成本。目前,水资源管理中,为保证水资源管理机构和水公用事业机构正常有效的运行,以及可持续的投资能力,应至少回收全部的供水成本。
市场很少是完善的,需要法制等手段进行管制。水资源是人类必需的非替代性资源,因而相对于其他资源有着特殊的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图5)。当水资源丰富时,常被用于非基本需求,因而需求对价格富有弹性;当水资源变得较为稀缺时,通常仅用于重要需要,需求对价格变得缺乏弹性;当水资源变得更为稀缺时,即用于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比如种植粮食和饮用,需求对价格完全缺乏弹性。由此,在水资源的市场配置过程中会产生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因为市场所追求的“有效使用”是创造最高交换价值的使用,而交换价值由支付意愿决定,因而在收入不平等,许多人支付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日益稀缺的水资源用于高收入者的非基本需求,而低收入者连基本和重要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的情况。这显然有悖于水资源优先满足人类特别是穷人基本生活生产需求的原则。其次是垄断问题:供水基础设施庞大而成本高昂,故水资源的市场供给具有自然垄断性;当水资源稀缺时,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及水资源为人类必需。因而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私营水服务部门可能会随意提高供水价格、降低供水水质及供水效率。故此,在水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市场以外的措施:首先政府要保证水资源优先配置于人们特别是低收人群体的基本需求,防止高收入群体垄断供水服务;其次要加强对私营水资源服务部门的监控,限制私人水资源供给不合理地市场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规范的水资源市场法律规章制度,及其公众参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建立水资源价格听证制度等。
3 结论
从“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这一基本愿景出发,生态经济学引出了“生态约束条件下”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三个关键问题或政策目标:相对于生态系统的经济可持续规模、资源的公平分配、高效配置。三种不同的政策目标,需要三种不同政策手段。
生态经济原理范文4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和谐;发展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规划”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居住环境水平的提高,使园林景观设计成为了延续生命美感的设计方式。
1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生态规划指的就是利用生态学的相关理念,从收集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的信息出发,以“顾全大局”为指导要点,进行适合地区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战略规划。一直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都是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而自身的幸福感却没有得到提高。飞速的经济增长让环境污染变的越来越严重,不合理的建筑、开发、消费让环境资源面临着巨大挑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达到和谐共存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发展阶段。它涉及艺术、交通、环境、气象等行业,维护生态资源,实现持续发展是当今形式下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特点
2.1社会实践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规划具有显著的实践性,设计者需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根据相适应的自然条件、资源利用方式,在进行景观开发的基础上,协调城市中人口、环境之间的矛盾,建立一个具有社会实践性发展的过程。任何脱离了社会实践的设计都不能成为好的设计,这样的特点在以生态规划为导向的景观设计中同样适用。
2.2绿色环保性
生态规划能够运用绿地、山水等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首先,为了完成最终目标,设计者需要针对不同功能的园林绿地进行系统的规划,从园林地区的面积、特征上搭配组合,提升城市的环境治理水平,从而提升城市的空气质量。特别是在全国多地雾霾天气爆发的情况下,设计者要运用生态规划,满足绿色植物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绿色卫士”的需求。
2.3美学价值性
大自然在为人们创造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造就了自然美景的鬼斧神工。设计师正是要巧妙地利用这些绿色资源,在不打破自然平衡的基础上,找到景观建设的最佳灵感。一方面生态规划能够强化人们在精神上的愉晚和舒适,陶冶人们在思想、信念上的情趣;另一方面在魅力景观的设计中,设计师能够优化其中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增加景观在观赏、功能上的各项需求。例如,在商业区域中的地下停车场区域设计景观绿化休闲区,乘客则能够在景观区域中休息、拍照,感受极富美学价值的景观场景。
2.4科学研究性
一直以来,自然都是人们研究和探讨的对象。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出现“蝴蝶效应”,凸显出水土流失、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景观设计师的活动也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部分。生态规划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它能够挖掘自然界中人们、动物、生物等生态系统在环境平衡中的作用。
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常态问题
3.1园林绿化景观功能较为单一
当前形势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还滞留在为了绿化而绿化的阶段。从相关部门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60%以上的城市绿化设计者对自身设计的要求都不高,只停留在满足国家绿化规范条例的基础上。对于在大、中、小城市中,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无限的价值并不关注,严重缺乏对于园林绿化景观功能的开发。功能的单一性直接导致城市景观设计不具备持久性、实用性,只是和环境建立关系,并没有和周边居民、设施搭建一个和谐的关系。在现在的园林绿化分布中,绝大多数的绿化景观都处于城市繁华地区,只有少部分处于城郊等偏远地区,所以,开拓园林景观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迫在眉睫。
3.2生态景观的规划缺乏群体性
在园林景观的组织中,草坪、树木、山石、道路、喷泉、栏杆、凉亭都属于规划中的一部分。硬件设施的多样化:一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构建出了丰富、有趣的景观环境。有很多设计者过分重视草坪的设计,运用大面积的植被塑造出景观的特性,但却失去了生态规划的科学性。大面积的草坪容易形成浪费,实用性较弱并且养护费用十分高昂。相对于其它植物而言,在生态景观的规划上缺乏群体性的塑造,需要设计者利用适当的设施,突出群体性设计。
3.3尽量延长生态景观的寿命
在对景观园林进行生态规划的初期,设计者就要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地区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促进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广东省北依南岭、南濒南海、比邻港澳,地处亚热带,所以,这里的空气湿度高,雨量充沛,适合种植油杉、大叶榕、广玉兰、木棉、菩提树等喜湿喜热的植物,而丹东桧、云杉、樟子松、黄杨等植物习性正好相反。设计者绝不能因为一时的设计感觉,而放弃景观的长远发展。还要考虑当地土壤的pH值,选择适应本土生存的植物。
4强化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绿化工作的一部分,在设计时要注意选用适当的应用方式,通过各项措施,能够改善城市的气候,充分利用城市功能,建设高质量的绿化空间。
4.1建立群体性景观园林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需要进行植物的群体设计。在植物的运用上,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适宜温湿度、土壤含量等情况,进行草坪、植被、树木、卵石路、花亭等层次的搭配和种植。在群体性的景观园林设计中,要注意设计的形式感和层次感,做到环境的丰富性、美观性,方便园林工人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建立群体性景观园林,首先要以生态规划为导向,尽可能利用本土绿色植物和自然再生设备,大大减少在园林建设中对外地树种的依赖,在人力、物力上降低不必要的浪费。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能的植物,发挥本土植物在遗传、生理、形态、环境方面的适应性优势,满足生态规划的发展需求。选择抗病性强的植物,在发挥生态作用的同时,逐步降低运输、种植、管理、养护等方面的成本投入。
为了让景观环境做到和谐统一,设计者在设计初期要奠定整体的基调。例如,在城市中心的一块绿化区域里,为了达到地标性的花园结构,设计者可以综合参考地域特色,根据周边建筑情况,设计不同的景观表现。商业建筑多为西式塔尖式建筑旁设计,诸如德式花园、地中海式花园、西班牙式花园等景观风格。德式花园沉稳肃穆,适宜简约、舒适的花草景观布置,设计中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而地中海花园风格明快,通过明亮的色调和浪漫的海洋气息,以蓝、白突出景观,让颜色亮丽的草木植物带来清新的感觉。这几种基调,都能够衬托出生态景观的层次感和画面感,有利于建立一个和谐、艺术的群体性景观园林。
4.2结合实用性和艺术性
对于生态规划下的园林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师在注重美学价值的同时,更要注重城市绿地在人文空间中的设置,构建舒适、实用的园林生态空间。在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具体结合方面,设计师要满足居民对景观空间的需求,让绿色景观空间不但能成为一个欣赏的空间,更能成为一个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景观场所。例如,在美国,占地80hm2的红山公园是全美最大的城市公园,而它的前身是一个废弃的采矿废墟。完工之后的景观设计与人们所了解的景观建设有所不同,这个举世闻名的新公园在完成了生态景观设计后,还成了市民娱乐、休闲、理疗的场所。它在选址上连接了新旧2个城区,具有3hm2公共用地、1.3 hm2湖泊、各种娱乐区的景观绿道。在这里尽情观看山水美景,享受“天然氧吧”的理疗享受,达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满足了市民们的多项要求。
4.3运用生态型景观平衡法
为了让园林景观设计维护固有的环境平衡,在植物种类的设计上,形成严谨的规章制度。100m2绿地上需种植不少于3株乔木、20株灌木和70m2的植被,以确保园林景观植物的多样性。除了尽量选用当地树种外,应可能地运用绿色植物生态原理,营造景观植物群落。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种植方式。以广东省为例,根据省内各地的土壤与气候条件,选择适应当地水肥光热条件的优良乡土树种造林,并适当引进少量外来树种。高速公路两侧绿化景观带,采用花(叶)色树种、常绿树种和灌木作为主题树种,种植5~10行,形成3~5个层次的绿化景观带。在公路两侧1 km可视范围内,以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为基调树种。江河生态景观林带选择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较强的乡土树种,沿海生态景观林带选择海岸防护功能强的木麻黄和红树林树种。在规划景观平衡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种植方式相互结合的办法,在草坪或花坛中选择常绿、彩叶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树木的生态效益,增加景观的关注点。在绿化带等地方选择丛植,起到隔离、保护、分界的效果,确保景观区域能够被划分开来,或者运用借助植物群体性栽植的方法,将众多不同的植物通过艺术的设计布局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美丽的生态绿化线。在广东省的景区规划中,设计者也应借鉴这种群体性种植方式,通过植物的共性编排,做出多种种植方法相互结合的景观园林设计。
4.4营造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
对于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植被、树木、山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景观园林设计师要充分考虑设计元素,在规划初期就要做到因区而异、因地制宜,避免大规模的破土动工,尽最大可能减少施工对传统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例如,广东地区民风淳朴,充满亚热带风情,地形多丘陵,包含多种生态资源。在园林设计上,设计师要尽可能多地体现地域资源特色,节约电、石油等资源,利用太阳能、水能等洁净资源,采用循环资源利用的方式,减少绿植材料的浪费和垃圾、废弃物的产生。设计师要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开拓可再生资源方式,并利用洁净能源作为园林景观提供水体循环、照明的方式,强化园林景观的生态约束能力,营造一个完善的资源保护体系。
生态经济原理范文5
关键词: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
Abstract: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landscape, and give full play to its fair value of science, now the basis of protection reaso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us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vercome and ruled out in the current landscape know of error, and resolutely put a stop to and correct all kinds of serious destructiv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behavior,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planning of landscape design thinking.
Keywords: ecological planning,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是人类的爱与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时至今日,景观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必须依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充分说明了优良的生态环境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自北京人学会使用火开始,人的行为对地球自然面貌而言多数为破坏作用;无论是作为一个生态规划师或者是景观规划师,都应该认识到现代技术由于轻率和不加思考地应用科学知识或技术设施,已经损坏了环境和降低了它的可居住性。比如最简单的杀虫剂、除草剂、洗涤剂和其它化学污染、放射性废弃物等。
2生态规划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
西蒙兹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于是返朴归真成为时尚。因此,随着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人们不得不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园林景观行业,设计师们也开始将自己的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设计已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或是图纸上的空谈,而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园林景观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具体到每个设计,都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根据上海的研究,乔木与草坪的投资是1∶10,而产生的生态效应是30∶1,1hm2树木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碳12t、二氧化硫300kg,并产生氧气,吸收灰尘和蓄水,且树林里冬暖夏凉,空气湿润清新,是最让人舒适的环境。可见,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后两者,占据首要位置。生态主义已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其创造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景观。
3生态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3.1生态设计的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科学、艺术和社会三个方面要素构成,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不同的景观设计师和景观作品对三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因而指导思想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如果从这点来理解,生态设计思想作为景观设计中科学原则的重要部分,应当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在现今,景观设计师的任务和责任已转变为帮助人类合理的进行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为人类创造户外活动空间,所有的景观设计都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之上,生态设计应是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普遍原则。在设计过程中,不应当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应将人看作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因子,生态设计意味着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遵循生命的规律,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但是这个最小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所以生态设计应当是在现有的知识和技术条件下朝这个方向的努力。
3.2生态设计思想与园林景观设计的结合
作为生态景观设计,不应单纯地把重点放在设计上面,也不能完全放在自然本身上面,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结合”上面,这其中包含着人类的合作和其他生物的伙伴关系的意思。作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他寻求的不应是武断的硬性的设计,而是去充分地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当然这还必须要根据自然本身的限制条件来设计。例如,设计中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传统的一些文化特点。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于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充分利用场地上原有的建筑和设施,赋予新的使用功能。高效率地用水,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一些景观设计项目,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有的甚至能够完全自给自足,从而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在这些设计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用作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或者利用自然净化的机理设计各种人工湿地,水的流动、水生植物的生长都与水质的净化相关联,使景观被理性地融合于生态的原则之中。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每个人都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受益者。景观规划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正如城市规划从“控制式”向“协调式”发展,从“物质型”向“综合型”发展一样,景观规划设计也需要各个阶层的参与。从本质上讲,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之中。使园林植物在城市环境中合理再生、增加积蓄和持续利用,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起着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和积极作用。对设计师而言,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融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真正做到园林、城市、人三者相互依存、融为一体,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Frederick S. The living landscape: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landscape planning [M].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2000. 9-15.
[2]俞孔坚.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70-93.
生态经济原理范文6
1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目标
1.1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我国共有2·876亿hm2可利用草原,但草原退化现象比较严重,内蒙古草原6359万hm2可利用草地面积中的3867万hm2沙化、退化,约占60%;其中,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分别沙化、退化23%和41%,鄂尔多斯草原沙化、退化68%以上[1]。草原生态的不可持续性造成环境不可持续性,要求改变目前牧民的生产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是稀缺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是政府的重要目标。中央政府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具体措施:一是实施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的草原,实行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按90元/hm2的标准给予补助;二是实施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在核定合理载畜量的基础上,中央财政按22.5元/hm2的标准对未超载放牧的牧民给予奖励[2]。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目标之一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1.2提高牧民收入牧民就业渠道单一,生产和生活成本高,收入积累缓慢。调查显示,2008年全国264个牧业和半农半牧业县,牧民人均纯收入3714元,不到同期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80%;29%的牧业县和33%的半农半牧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矛盾统一的关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经济增长是以一定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好生态环境会牺牲经济发展速度。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政府会在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保护之间寻求平衡点。建国以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态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是让步于经济建设的。现阶段,国民经济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可持续已经成为发展的重要内涵,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经济建设要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时,也着重于提高牧民收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34亿元,落实对牧民的生产性补贴,加大对牧区教育发展和牧民培训的支持力度,促进牧民转移就业[3]。
1.3协调区域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是区域协调发展。西部地区是中国草原牧区主要集中地,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属于边远地区、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和生态脆弱区。经济和文化的落后,导致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地区和难点地区。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农业更弱,牧民的增收渠道相对于农民更单一,牧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相对农区更大。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是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提高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维持安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基础。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为了抑制草原生态恶化趋势,提高草原承载力,增加牧民收入,促进牧业发展,增强牧区发展后劲。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能缩小农区和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有利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2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经济法价值目标的透视
2.1公平分享利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目标,体现了经济法对公平分享利益的价值诉求。增益补偿是一种激励性的补偿方式,即对生态保护和建设者给予经济上的补贴[4]。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属于增益性的补偿,它强调了牧民在生态保护中的自主性,在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正的外部效益,其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补偿制度。从公平分享利益角度出发,牧民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付出了成本,国家生态安全的获益者要对其进行补偿。在制定草原生态保护制度的时候,应该保障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者即牧民的利益。草原生态环境受益者应根据自己的收益情况承担相应的保护成本,以弥补牧民的成本投入。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一种公平分享利益的体现,不但有利于社会公平,更有利于激发牧民的积极性,以使草原生态保护能长久实施。同时,对牧民进行生产性补贴,促进牧民转移就业,为牧民公平分享国民经济发展成果奠定了基础。
2.2国家合理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目标,体现了经济法中国家合理补偿的价值目标。草原生态保护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是全社会都可以享有的,要使草原生态保护长期进行,国家生态安全的获益者都必须承担成本。国家生态安全的获益者包括牧民、社会其他群体和代表国民的政府。在草原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国家要起主导作用。制定草原生态保护制度时,国家的生态安全保护责任必须明确。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应该承担主体责任。政府承担主体责任是牧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牧民收入相对较低的现实要求。草原生态损害表面上看是由牧民不适当利用草场资源造成的,牧民应承担草原生态保护的责任,并成为成本承担的主体。其实并非如此,生态安全属于公共产品,政府应该成为成本承担的主体。同时,改变牧业和牧区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协调区域发展,也是政府的责任。经济法中的国家合理补偿的价值目标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的贯彻,有利于提高草原生态保护的实效。
2.3实质公平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目标,体现了经济法的实质公平。实质公平是在承认经济主体的资源和个人禀赋等方面差异的前提下,追求的一种结果上的公平[5]。实质公平对遭受或易于遭受经济特权侵害的弱小主体进行特别保护,赋予其更多的权利,而承担较少的义务[6]。如果没有国家的补偿,草原生态保护会让牧民的利益受损,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旨在补偿牧民受损的利益,使他们能够公平分享到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由此可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目标体现了对弱者进行保护的实质公平。政府作为具备特殊条件、地位和能力的主体,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明确其在草原生态保护中承担主要义务的责任。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目标是追求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以实质公平为其公平价值目标,实现实质正义。
2.4社会和谐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政策目标,体现了经济法的社会和谐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7]。作为现代社会范畴的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伦理共同体,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8]。牧民收入低和牧区社会发展落后使牧民的利益受损,没有公平享受到应得的社会财富,由此必然带来社会的不和谐。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和谐发展具有正外部性,这将会导致市场失灵。利益的公平分享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草原生态保护会产生利益的冲突,解决冲突的关键所在是让牧民得到应得的利益。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国家补偿为手段,解决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和谐发展的市场失灵。经济法追求社会和谐,终极目标是利益的和谐,具有创造和谐和维护和谐的功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作为克服市场失灵的制度安排,内含了经济法的社会和谐的价值诉求,运用财政补贴协调了牧民的利益,实现了草原生态保护的成本分担。
3实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经济法价值目标的法律构建
3.1构建草原生态保护投入的法律保障解决草原生态保护正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加大对草原生态保护的投入。目前,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增加草原建设的投入,支持草原建设;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建设草原”的法律条文以外,国家对草原生态保护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为了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保护具备法律依据,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基础,制定专门的《草原生态保护投入法》。确保财政对草原生态保护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增长幅度,从而在法律层面保障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经济法价值目标的实现。在《草原生态保护投入法》中,应当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按照职责的划分对草原生态保护进行投入,并明确各级政府在草原生态保护中的权益。《草原生态保护投入法》应构建以非盈利、广受益、战略性为原则的草原生态保护投入结构,让财政投入进入公益性、先导性、正外部性较大的项目,逐步退出盈利性项目,从而实现对草原生态正外部性的补偿。
3.2构建草原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保障长期以来,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实施不同的制度安排和资源供给,形成二元分割的城乡经济社会,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负担和收入分配明显不公。牧区的发展慢于农村,牧民的收入更是低于农民。二元分离的财政税收制度、金融信贷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医疗制度,导致牧区公共品供给不足,人力资源开发落后,缺乏应有的草原生态保护体系,弱化了牧区的发展能力。草原生态保护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为克服草原生态保护的市场失灵,必须加强对草原生态保护的财政转移支付,对牧区和牧民进行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转移财政支付的政策目标是实现牧区财政地位和公共服务水平与其他地区的均等化,实现牧区财政公平或平衡,内部化草原生态保护的正外部性。在考虑牧区和其他地区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的基础上,使各地区在基本的公共服务能力方面逐步达到均等化,确保国家最低公共服务标准的实现,实现城乡财政平衡。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法律制度,草原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没有法律依据。因此,应制定《草原生态保护财政转移支付法》,对转移支付分级细化预算、转移支付的监督、转移支付的绩效预算和绩效审计等加以明确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