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范文1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师范大学、台州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丽水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5所院校2010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的有关压力、就业压力和择业取向等方面的著作与文献,及国内外各类论文期刊。登陆中国期刊网、中国高等教育网等,对搜集和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与有关资料进行有效的分类、分析,并进行提炼,为本文的讨论与分析提供理论资料。1.2.2问卷调查法。对上述5所高校2010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班学生随机抽取300人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5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1.2.3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利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观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标准是什么?从表1可以看出,择业时毕业生考虑的主要因素排在前4位的分别是:经济收入、工作环境、是否稳定、专业是否对口。大学生择业中考虑的相关因素很多,个体选择中各因素的权重也不尽相同。但受利益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择业主导思想上的商品意识不断加强,功利色彩日益浓厚,受其影响,有84.6%的学生把“经济收入”作为择业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专业是否对口",说明体育教育的毕业生由于专业性强,加上体育专业学生本身知识结构的局限,造成专业迁移性较差,就业范围较小。
2.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渠道
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流程和就业政策、形势的了解应该是常识性的问题,是学生就业的基本准备之一[2]。从表2可以看出,毕业生对择业政策、形势“不太了解”和“不了解”合计高达80.4%,这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对择业改革及形势不甚了解,择业时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盲目性,进而影响到顺利就业;这些数据也说明在择业政策的宣传上,社会、学校做得还不够。说明不同学校在择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上存在明显差异。表3显示,学生获取的择业信息途径主要是大众传播信息(报纸、广播、网络、广告等)和社会关系信息(家庭成员、亲友、同学、老师等),分别占43.3%、45.6%。说明在择业信息的获取上,单纯依赖社会关系而获取择业信息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信息流通的多元化,依靠大众传播信息获取择业信息的毕业生越来越多。2.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倾向体育专业学生并没有百分百地把自己牢固地定位在教师这个职业上,其择业倾向呈多元化趋势。但从事教育仍然是大部分学生首选的职业,占44.8%(见表4),这也说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择业倾向是比较务实和理性的。毕业生对工作地点的选择,78.6%的学生选择“城市或省城”,而只有2.8%的学生选择“经济较贫困的农村”(见表5),这也是贫困地区体育教师缺乏的原因之一。应当说,毕业生的这种选择是不合常理的,但也有其理性的成分。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而且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状态并没有完全被打破,户籍等政策也造成了劳动力流动成本偏高。这种僵化的就业体制使得大学生不敢轻易降低首次的择业标准,他们担心一旦去了贫困的农村,再想调动就难了[3]。另一方面,毕业生不愿去贫困农村工作的原因是那里的教学条件、生活环境和待遇等相对较差,常有拖欠教师工资现象。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本科毕业生在工作地域取向上比专科毕业生的期望值要高得多。
2.4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
2.4.1自身因素。但很多家长,包括很多大学生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有扩招前,甚至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学生就业观念。很多大学生认为他们是优秀者,能考上大学是很了不起的事,所以现在大学毕业了也应该获得一份很好的、很体面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仍然抱着不是省重点初中、高中,不是在省会、市和县城里,他们基本都不愿意去。即使有的同学可能已经并不再把省重点放在第一位了,但如果让他们去乡镇高中或者初中,那么在他们眼里仍然感觉大材小用,仍然觉得四年大学白读了,仍然感到委屈而不愿意积极去争取这些机会。
2.4.2家庭因素。性别不同的应届毕业生,择业时的家庭取向不同,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条件下,一些传统观念仍旧无形地影响着求职者的择业偏好。在社会中的角色扮演上,两性的差别依然。现实工作环境中,男性主要还是居于中心位置,需要勇于参加社会竞争、大胆地去追求事业的成功。而女性在就业的同时,还会考虑职位是否能够兼顾家庭,从而择业时需要考虑工作和家庭双重因素。传统观念和性别分工模式对女大学生的求职择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使得她们的选择有回归传统职业角色的趋向。
2.4.3学校因素。自从2002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大学生就业本来就越来越感到比以往更加的困难。特别是高校师范类的大学毕业生更是出现就业难,就业与期望差距越来越大。随着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不能百分之百或绝大部分毕业即就业时,社会上包括教育工作者中间,对扩招带来的这一新形势和数量扩张后的质量两大问题表示了严重的关注[4]。
2.4.4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继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危机、市场危机已经从美国向全球蔓延开来。各国开始感到了金融危机的压力,如市场运行压力,经济发展压力、社会就业压力等等。而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虽然在基本制度、具体运行机制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然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也感到了各方面的压力。此次金融危机造成部分公司、工厂倒闭,有人失业,也有人相继下岗,而且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在增多,就业竞争力也不断扩大,也就意味着有部分人将淘汰[5]。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就目前的情况看,浙江省体育专业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很窄,就业的岗位的增幅跟不上扩招的步伐,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部分毕业生就业时定位不正确等。另外,就业问题上较为突出的矛盾为:择业中的不正之风、不能留在大城市、用人单位学历要求太高、就业时间与专业课冲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等等。3.1.1在新的就业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度日趋增大,学生择业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专业对口观念逐渐淡化。
3.1.2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在就业选择上大都倾向于城市,工资待遇高、传统就业去向的工作单位,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
3.1.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求职准备上还存在不足,尽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但在求职技巧和方法上还存在不足,在求职的情绪状态不稳定。
3.2建议
建议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把就业指导工作与学生入学教育、适应教育、职业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贯穿整个大学生教育的始终[6]。
3.2.1立足所学专业,增强自身能力。无论如何,对于大学生来说,所学专业毕竟是将来打开用人单位的一块敲门砖。但是,除了所学专业之外,交际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等也是大学期间的必修课。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利用班级、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来多方面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在未来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范文2
【关键词】医学教育方法;重要性;现状;改进
医学教育是培养医护人员的关键步骤,其效果好坏对于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在医学教育工作中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医学教育的效果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何选择符合实际且又切实可行的医学教育方法成为目前很多医学教育人员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2]。
本文针对医学教育方法展开研究,在对医学教育方法重要性和医学教育方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医学教育方法的对策,以期为医学教育工作更好地进行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医学教育法研究的重要性分析
医学教育是培养优秀医护人员的重要过程。而好的医学教育方法可以使这个过程得到切实的保障。通过对医学教育法的研究和分析,针对目前医学教育中使用方法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可以使得接受教育和培训的医学学识、医护人员学习热情、学习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为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总之,医护人员的素质的高低,对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对医学教育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切实有效的医学教育方法,对于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医学教育的效果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2 医学教育方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和医学教育方法使用上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医学教育的效果大受影响。这些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5]:
2.1 对医学教育方法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于医学教育方法重视程度不高,认为教学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由于从思想上没有对教学方法给予足够的重视,所以在教育教学准备和教育教学中这些教师很多都是照本宣科,根本不讲究方法,这使得学生难以有兴趣来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学习和消化,使得医学教育的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2.2 医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缺乏互动
现有的医学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是照着课本进行教学。课堂上一般都是老师照着课本对难点进行相关的讲解,而学生在下边奋笔疾书,将重要内容进行记录。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和学生进行讨论,和学生的交流也仅限在回答学生的问题,即告诉学生答案。基本没有对学生学习医学相关内容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得师生间缺乏互动。最终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对知识掌握不牢靠;教师对于学生的情况了解不足,无法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进行改进的双输局面的出现。2.3 部分院校医学多媒体设备配备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成为各行各业进行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于医学类院校来说也不例外。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得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形象的表现出来,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大为增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目前在一些医学类院校中,多媒体设备配备不足,使得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难以通过多媒体来开展,这使得教学的手段显得单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效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2.4 医学教育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在目前的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存在单一和滞后于实际的问题。虽然很多从事医学教育的科研院所和教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组织了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了医学教材的修订,但是和实际对于医学教材的要求还是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课本内容和实际存在脱节的情况。这些都使得医学教育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医学教育的效果大受影响。
2.5 医学教育教师专业技能的缺乏
在目前很多医学类院校中,很多教师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来到医学类院校任教,并没有过多的实践经验,使得其专业技能和经验可能稍显不足。在对学生开展教学时,由于自身并没有过多的实践,只能依靠课本的描述进行讲解,更有甚者直接照着课本读,当学生问到一些实际的操作问题时只能疲于应付,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受打击,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大受影响,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6 医学教育评价体系的单调性
医学相关课程的评价体系对于医学相关课程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医学课程评价时,存在活动评价体系的单调性的问题。例如:部分医学院校的教师在对相关课程评价中只注重自己的评价,而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组内成员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等不够重视。这对医学相关课程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 改进医学教育方法的建议和措施
3.1 强化对医学教育方法的重视程度
医学教育方法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医学教育的效果。我们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使其真正的认识到好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优秀医护人员的重要保证。鼓励其在工作中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认识上真正的重视教学方法。
3.2 培养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由于医学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综合和难懂的学科,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学习的兴趣逐渐的丧失。针对这种情况,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得学生对医学的学习不会有太大的恐惧,有兴趣和积极性去进行医学相关的学习。并在日常的医学教育中,对于学生的进步要进行及时的表扬,对其犯得错误进行耐心的纠正,并进行适当的鼓励,保证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好医学内容的信心。
3.3 提高医学教育教师素质
教师是医学相关课程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他们要直面学生。他们是否拥有医学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深厚的经验对医学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来说极为重要。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医学院校教师在医学方面的综合技能,才能使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才能使学生从老师那里学到更多有用,与医学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知识。为我国发掘培养出更多医学方面的人才。因此,各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招聘教师时尽量招聘既有学历,又有一定医学实践经验的教师,这样对于学生的学有好处;对于现有学校年轻的缺乏医学实践经验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医学实践经验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使得医学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3.4 增加多媒体设备,合理运用多媒体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使得本来可能枯燥的课本内容变得生动具体,还可以增加医学学习的趣味性,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引入多媒体设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多媒体设备缺乏的院校,学校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使得医学相关课程教学的质量在硬件上得到保证;对于那些有多媒体设备,但是部分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不熟悉的情况,学校应该组织这些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尽快的熟悉相关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更好的教授相关的医学知识。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得到有效的带动,保证医学教育的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医护人员。
3.5 提升医学教育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存在教育教学内容与医学实践脱节的情况,这对于培养优秀的医护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医学类院校的教师在进行医学相关内容教育教学时,应多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在课本内容的讲授过程中,结合医学实践进行有效的分析,使得教授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具体生动。从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肖湘,贺加,赵先英.几种常见的医学教育方法[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
[2] 田玮,王维珍.建立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模式的思议[J].医学与哲学,1998,19(1).
[3] 孙桂荣.谈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7).
[4] 卢湘鸿.计算机应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40.
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范文3
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与普通专业体育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它具有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与体育都承担着提高人们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责任,体医结合是现代体育及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当前形势之下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现阶段,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的逐渐提升,医学从传统的临场治疗学逐渐发展成为“预防医学”“健康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已经逐渐成为当前人类生存及发展的需求之一,体育在增强体质、健身防病、医疗康复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上现代工业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之下,“文明病”已经成为当前时代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超过70%的人群都处于亚健康状态,15%左右属于非健康状态,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体育锻炼,将体育知识与医学知识相结合,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二、体医结合改革方向下如何更好地开展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体育教学
1.加大研究力度,明确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地开展体医结合工作,切实推进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相关研究人员在实际工作之中要加大研究力度,形成以医为主、体医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医学与体育的相互渗透融合。基于此,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体育教学改革小组,由学校领导,相关专家为成员,开展专题研究,为体医结合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实际的体育教学之中,教师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医学、健康有关的知识技能,使其成长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2.找准体医结合的渗透点
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运动处方等其实都属于体医结合的产物,学校在推进体医结合,开展教学改革时,可以以它们为突破口,在体育课、医学专业课教学之中渗透康复医学、保健体育等理论知识,让医学专业的学生切实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通过体育课,开展保健运动、健身运动处方等项目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运动处方、体质测试等知识内容,在未来的工作之中,能够指导病人或者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
3.突破教学模式
为了切实推进医学专业体育教学改革,学校必须积极更新落后的教学模式,在安排教学时要增加体医结合内容的知识,打破传统,改变以往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结合高等院校医学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情况,开展适合医学专业学生身体、生理特点、职业要求的体育教学,课内与课外有机统一起来,课堂之上重视学生体育知识、健全人格的培养,课外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自由练习。除此之外,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还可以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医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上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培训、医学体检等,以巩固学生的专业能力。
4.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体育教学的效率,直接影响体育教学改革进程,因此,学校在实际的工作之中要重学校师资力量的培养,要能够利用医学专业的资源优势,针对教师开展与体医结合有关的知识技能培训。比如组织学校的体育教师参加由专家开设的医学知识讲座。学校的体育教师及医学专业教师要加强日常的交流沟通,医学专业教师也要积极了解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熟悉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为体医结合工作的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切实增强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强健学生的体魄,国家教育部门就体育教学做出了一系列指示,要求各级院校在实际的工作之中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医学专业比较特殊,体育教学改革工作自然也与其他专业存在不同之处,为了更好地开展医学专业体育教学改革,学校有关工作人员必须积极推进体医结合,文章主要就体医结合改革方向下的高校医学专业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关方法进行简单的讨论,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人员的工作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范文4
关键词:英语听力教学;提高方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068-02
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国民英语水平的提升已经迫在眉睫。整个英语的学习主要包括了“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英语听力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会对其他三个部分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英语听力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水平也就成为了各大高校所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英语听力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地域性的差异,因此各大高校的英语听力教学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各大高校的英语听力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我国的各大高校的英语听力教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自身角度。①地域的限制造成某些学生语言知识的先天不足。众所周知,语言作为一门用来传递信息和加强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其使用需要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我国是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有着众多的民族和发展程度迥异的地区。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接受不同程度的听力训练。因此大学英语听力的教学也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和影响。每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会带上本民族的特色和印记。如果语言学习者没有充分意识到地域的限制和影响,以后的大学英语学习,尤其是听力学习就会有许多的困难。②语音基础知识薄弱,很多的大学生对英语的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对英语语音的了解还有待于加强。例如对基本的语音知识还存在许多的曲解,/t/和/d/两个音素间依旧会存在混淆的现象。同时,部分学生还极易忽略语音的连读情况以及句子之间的重音现象等。并且英美之间的语音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我国的大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听力的阶段,由于对这些基础的语音知识缺乏足够的理解,而导致以后的听力学习存在不足。③听力词汇和口语词汇薄弱。目前,我国各个高校的大学生都忙于四级和六级英语考试。因此,许多的大学生并没有花时间去进行自身的口语和听力训练,听力词汇和口语词汇相当薄弱。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在听听力材料或与留学生交流的时,很难听出英语对话中的单词强读和弱读,以及一些意思相近的词汇。例如alter和altar两个单词具有相同的读音,但是意思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学生根据实际的交流情景来进行区分。
2.英语专业教师角度。我国的英语专业教师在英语听力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高校的英语教师自身的学习程度和教学方法的差异会对英语听力的教学产生影响。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对我国各大高校的英语听力教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实际的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一部分英语专业教师过度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造成了学生未能对常见的英语听力策略以及某些听力重点和难点有详细的理解和训练。总而言之,英语专业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会对英语听力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
3.各大高校角度。由于经济水平的差异,各大高校在对设备和英语教师的引进方面也有所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能引进高水平的英语教师和高质量的听力设备。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以及教学设备质量的好坏会影响英语听力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的相关措施
英语听力教学对我国的大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科学有效的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会促进我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升。提高英语听力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与英语听力有关的所有要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英语听力有关的因素包括语音、语调、节奏、意群、同化音以及各种连读和弱化等。所以在常规的听力教学中,要对各个部分的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和传授;在讲解的时候英语专业教师要分项进行,有专门的知识讲解课,也有专门的专项练习课程。比如在讲解句子“Iam sorry,but you have got to do it better.”的时候,对“I am”进行连读的教学,同时要进行升降调的处理,并且注意说话的节奏。“But”要进行句重音的处理,“to do”要注意对“to”的弱化处理,“It better”中的“it”在发音的时候要进行爆破。根据这些分析来让学生理解听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对英语听力中能采用的技巧进行系统地传授。在实际的英语听力学习、考试和评测中有很多的技巧可以应用,如记笔记、速记、预测、关键词和主题句等。碰到不懂的单词时,先大概记住其读音,不纠结于具体的意思。听完之后再仔细想想可能的意思。考试时先将已知信息大致地浏览一遍,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听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太陌生。听的时候适当的做一些笔记,包括关键词和主题句,为理解听力内容提供一定的帮助。在技巧传授时可以先集思广益,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的活动,从而将听力的各种技巧进行交流和传递。
3.加强对学生的英语听力进行训练的力度。英语听力是一种高难度的工作,但它可以也必须通过适当的训练来加强。正所谓熟能生巧,通过加强对英语听力的练习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没有自觉地进行英语听力训练的习惯,所以要提高英语听力的水平和质量,教师要通过一些硬性的规定或是创造性的方式来进行。
4.建立教师听力研究小组。在学校建立英语听力教学小组,通过讨论一些比较典型的听力材料以及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同时对学生的语音和语感进行训练,为学生的英语听力训练提供一定的环境和方向,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听力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对大学生的英语听力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在实际的英语听力教学中要求英语教师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既要及时解决大学生的英语听力问题,又要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和质量,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吕建军.涂继涛.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1).
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范文5
[论文摘要]文章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要求、体育方向专业英语的内容和理论依据入手,对体育院校非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用人单位、任课教师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围绕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旨在提高体育方向专业英语的教学和学习,满足体育国际化趋势下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体育方向专业学生英语能力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随着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需求的增加,学生择业求职、实际应用和扩大交流需要的增加,以及体育院校办学思路的不断拓展和办学定位的提升,使得一些和体育有关的非传统体育专业应运而生,如体育经营管理、运动心理、康复保健、新闻、播音与主持(体育方向)专业等。这些二本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英语基础相对体育类学生要好,再经过前两年的通用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后,相关的专业英语学习会为其今后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体育专业英语的突出特点是复合性和应用性。体育专业英语的学习目的总的来说是注重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以体育专业方向知识的传授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顺利阅读英文专业文献资料和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即运用专业英语进行国际信息的采集、编译和交流的能力。我们要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即时性和时代性,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突出这些专业的体育特色和人才的体育英语优势,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拿体育新闻专业英语来说,学生既要学习相关的新闻专业术语,还要学习英文中新闻表达的格式、技巧,学会英语新闻的采编译等,这其中还涉及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再比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英语,既涉及医学专业英语词汇和医学词汇构词法、医学论文摘要、文体常识等学术写作训练及医用英语会话,又包含运动保健、运动康复、运动创伤等方面的专业术语的学习。当然,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重视职场世界中学科与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强调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能力。
职场中,用人单位最青睐的是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一定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毕业生,这一点在新闻专业(体育方向)尤为明显。媒体单位对此类复合型人才比较欢迎。从对已毕业和正在实习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中不难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反映专业英语知识欠缺是制约他们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和胜任其职业要求的一个问题。如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对体育新闻的编、译不熟悉,对英语体育新闻的风格、体裁、专业术语不了解,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对此类人才的要求。不难看出,单纯的大学英语教学、单向度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要求。
目前esp教学已越来越受重视,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普遍问题,如课时安排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不符合专业英语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培训和教材建设不尽如人意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在专业英语人才培养中课程改革是重中之重,师资队伍建设是头等大事,专业教材建设亟待跟进。
二、当前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1.教学内容限制了教学模式和手段的革新,应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新型教学内容。专业英语教学经历了语域分析、修辞或语篇分析、目标情景分析、技能与学习策略分析和以学习为中心五个发展阶段。目前大多数的专业英语教学都停留在语域分析和技能与学习策略分析阶段,即语法、阅读、翻译教学阶段。教师选择一本专业教材,教学过程中过于侧重阅读和翻译,教师讲授得多,学生参与得少。加上体育院校学生普遍英语水平不高,而专业教材多以专业知识的介绍为主,文章多出自于英文原版报纸杂志、专业论文或网络,其中词汇偏难,句子较难理解,内容趣味性较低,相关的网络信息也较少,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此外,缺乏教学辅助材料,特别是课外学习的参考资料和供自学与练习使用的磁带、录像带等音像资料。这些问题限制了教师运用多媒体或网络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更新教学手段。而且学生对教材中的许多专业知识不了解,给他们的阅读和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也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对一些公法、经济学英语专业术语、公式很陌生,看不懂专业文章,更不用说在专业领域里用英语去进行沟通了。
因此,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必须从语言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中去。以英语为媒介传授专业,是一种意义有限的专业课而非单纯的英语课,英语的运用完全出于一种特定的专业文化和语境。这一情景下的英语学习,显然已不是为学英语而学英语了,“习得”多余“学得”。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专业英语术语和翻译技巧之外,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把所传授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进行交际的形式让学生多练习,把教学重点从讲语言知识、语言理论和语言规律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技能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上来。要坚持“必需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使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实用的特色。教师应重点提高学生的三种能力:(1)口语交际能力;(2)专业写作能力;(3)综合素质能力。例如,让学生练习撰写英语体育新闻、采访稿件、体育比赛的解说讲解、体育代表队的接待、赛事的组织管理、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等。创造情景对话,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这样做一定会对他们毕业后用英语进行工作交流活动大有益处,同时会提高他们学好专业英语的信心。另外,在教学手段上,改变传统“课堂”的概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会有效收集、整理、加工信息(如利用网络搜索功能查寻英语学习方面的信息和资料)。而且,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将课文内容或作者观点设计成各种形式的问题或情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环境英语学习,即视听材料的运用,可使学生在自然、真实的环境里对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有所了解。这样,学生的知识来源增多,信息大量增加,学习的内容和进度也可以更加灵活,学习更加自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
2.教材普遍适用性不强,编写对应课程和教学对象的教材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基础。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质量的高低,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专业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材编写不专业,教材选用过于盲目自主;语言与专业知识比例失衡;教材未能体现真实性原则;教材内容、任务形式单一;教材难易程度控制不当等。还有一些课程,如笔者所教的体育管理专业英语这门课程,市场上基本上没有对应的教材。从国外引进的很多教材或专业书籍,虽然能使学生直接或更快地了解该领域的世界发展水平,减少中间翻译编书的环节,但外国人编写的教材往往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人学习语言的需要。另外,课与课之间缺少必要的连贯,没有配套的练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现有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材基本上都是由有关学校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英语教师或专业教师编著。这些教材中有一部分较好的教材受到了师生的欢迎,但有不少正在使用的教材在实际使用性和语言文字等方面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尤其像管理英语、商务英语、工商管理英语等教材对体育管理专业学生来说都存在词汇量较大、文章长而乏味、内容和学生专业不完全贴近、案例真实性不强等缺点。因此,各方应尽快着手,组织课程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联合起来,根据学生专业水平,尤其是英语水平,编写能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型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材。这些教材要以专业需求分析为基础、真实性为原则,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调能力训练。
3.教师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发挥,教师的专业培训刻不容缓。近年,体育院校各专业引进了不少体育专业硕士、博士来教授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这些教师熟悉专业知识,在帮助学生阅读专业的英语资料、文献和介绍相关专业的英语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但他们往往英语语言类知识功底不够深厚,在语音、语调、词汇量、相关文化和英语知识的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达不到英语教师应有的水平,从而限制和影响了学生专业英语水平与能力的提高。一个合格的英语专业教师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具备与目标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内容知识,熟谙使专业内容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策略。二是熟谙外语教学研究之道。专业英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所以必须了解二语习得的过程,同时必须具备对学习者和特定领域中目的语运用开展研究的能力。三是体育方向课程教学往往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教师要具备教材的开发与选择的能力。四是要有团队协作能力,即与专业教师合作的能力。我们应对专业教师进行英语培训,对英语教师加强专业培训,双方加强合作。可聘请相关专业的外籍教师,进一步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更好地为体育教育教学、科研和服务。同时加强体育院校英语教师的学术交流,积极开展体育英语教学法的研讨,尽快建立起一支具备一定英语水平兼具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小结
体育运动国际化、社会化和科学化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专门人才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新形势下的体育方向专业英语教学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必须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以体育专业方向知识的传授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即时性和时代性,使从业者有过硬的英语功底和专业的体育知识,从而增加学生择业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北方课题组.关于外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报告[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
[2]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高嘉.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材建设[j].外语界,2009(6).
[4]章文君.cbi与工学结合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创新[j].外语界,2008(3).
[5]朱梅萍,沈忆文.外语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esp研究,2010(1).
体育教育研究方向范文6
较比发达地区,我市尚属于发展地区,社会各方面尤其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究其原因,除了地域等因素以外,经济以及各类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除了缺少吸引人才的优势以外,最主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毕业生返乡建设的热情有待提高。据统计,我市每年向国家著名院校(清华、北大、北师大、人大、复旦等)输送的人才与年递增,但这些院校的毕业生返乡建设者却寥寥无几。
表面上看,是因为我市经济与沿海地区有较大差距;但实质上,是由于很多同学缺乏对家乡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
缺乏对家乡的感情,其责任不在于学生。因为一个学生从进入幼儿园到考上大学,几乎就是完全的两点一线(家——学校),很少(也没有机会)真正接触家乡。因此,虽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但是对于家乡的印象、对于家乡的认识说不清也道不明。对于家乡不了解,就很难谈得上热爱;不热爱就很难谈得上有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热情。
由此可见,对我市在校生普及吉林史地教育是非常需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它既是吉林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吉林未来发展的希望寄托,更是在教育领域为了吉林未来以实际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
过去,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学校也开设过乡土史地的校本课程。但是,由于乡土历史或地理课本都是以学校为单位编写,力量和条件有限,所以,难免在具体内容中会出现科学性、正确性、可读性等问题,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将之纳入研究工程,集中我市史地教育方面的专家和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此项工作。
二、研究设想
1、研究目标:
普及吉林史地教育,提高吉林青少年热爱家乡的情怀,从小打下将来为建设家乡作出积极奉献的思想基础,为吉林未来发展服务。
2、研究方法:
主要采取实验法:根据新课改要求,编辑适宜于中小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并列入史地课表,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将之融入史地课教学 ,将值得吉林人民骄傲的吉林的秀美山川、历史人物、重大事件、传统文化……等,通过教学,潜移默化的地融入学生的身心,使之产生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之情,进而形成为家乡的进步与发展奉献的情感。
3、教材内容:
1、小学:
一年级:《可爱的吉林(吉林风光)》吉林著名风光介绍(以图为主)。
二年级:《可爱的吉林(吉林人物)》介绍为吉林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吉林人物(以图为主)。
三年级:《可爱的吉林(吉林物产)》介绍吉林著名的产品(以图为主)。
四年级:《可爱的吉林(吉林文化)》介绍吉林文化、教育、艺术等。
五年级:《吉林史地(上、下册)》综合介绍吉林。
六年级:学习任务重,不开设。
2、中学:
初中一年:《吉林历史(上、下册)》
初中二年:《吉林地理(上、下册)》
初中三年:学习任务重,不开设。
3、高中:
高中一年:《今日吉林》近期吉林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介绍。
高中二年:《吉林的明天》吉林待开发领域与项目,吉林的未来展望。
高中三年:学习任务重,不开设。
每册学习量确定在10课时以内。
4、实施措施:
在全市分别在市直和各县(市)区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建立1—2所实验学校,先行实验研究,总结理论和经验。
以上教材的设置目的、教学目标、课时、具体内容等另定。
5、课题组织:(待定)
6、研究时间:(待定)
五年。
三、保障措施
1、建立吉林市吉林史地教育研究领导组和课题组,统一领导此项研究工作的实施:
领导组
组长:(待定)
副组长:(待定)
成员:(待定)
2、聘请专家编撰组,负责教材的编写指导。
专家组
组长:(待定)
成员:(待定)
3、做好教材使用的跟踪研究指导和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