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

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范文1

1环境监测

1.1对环境进行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工作主要在于对环境中有害于人类的物质进行监测,通过对这些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值进行监测,可以确定环境中各种污染源的情况及污染程度。环境监测的目的在于给出准确的环境变化情况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帮助工作者对环境情况进行判断,还可以预测出未来短时间内环境的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1.2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想要对环境的质量有准确的了解,并及时解决掉这些问题,保护好环境,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对环境有合理的监测。环境监测可以在环保工作中作为依据,以在处理环境治理过程中产生纠纷时作为技术基础。环境监测不仅是进行环境保护的根本,还是环保部门开展一切工作的依据。近年来,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让环境监测项目变得更加繁复,监测难度加大,工作量上升,但是在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上升的情况下,监测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2环境保护过程中环境监测的作用

最近数十年,不仅仅是工业在不断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同样硕果累累,但是中国在取得这些发展的同时,带来的还有各种化学农药的污染、矿物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这些污染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要想对这些环境的污染状况有准确的认识,就要通过适当的环境监测来给出相关数据,从而了解当地污染存在的范围、污染物的准确信息等。

2.1帮助解决突发性污染

工业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事故导致环境污染,如2015年发生在天津港的火灾,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需要有一整套的处理措施,否则扩散的污染物不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理,还可能继续扩散开来,造成后续的治理工作难度持续增大,对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环境监测的作用在此时就有了很大的体现,环境监测可以帮助了解污染的情况;同时,帮助预估污染物扩散的预期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若污染物实在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掉,之后进行的长时间监测也可以帮助人们避免污染物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后期治理提供及时的资料。

2.2帮助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

在有了环境监测的条件下,环保部门可以大幅度提高对环境的治理能力。环境监测需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否则很难正确地监测环境中污染物的准确含量。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时,必须了解环境污染状况,管理部门才可以制定治理的标准,所以环境监测部门要给出正确的数据监测报告。

2.3环境监测在研究中的作用

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环境监测技术就是21世纪高新技术的一种代表,环境监测需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环境监测也要求科学技术不断地取得进步,来监测日易繁杂的污染物。环境监测中得到的各种数据可以为许多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帮助科学家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两者共同进步。

3环境监测的发展

3.1培养监测人才

环境监测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专业的训练。近年来,环境监测这一工作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但是专业人员依然匮乏,因此培养环境监测的专业人员是一件需要持续开展的工作。环境监测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会使用各种仪器。

3.2发展监测技术

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范文2

巩固和运用目前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初步了解和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习和提高处理社会工作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实习内容:

因为需要数据,我有机会和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去监测点取样,再回监测站实验分析水样。在该过程中,有些实验虽然操作很简单,也没有学校里的要求高,不过我认为自己还是不能很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比如,很简单的问题分液漏斗竟没有打开上面的盖子就直接分液。在学校,我们有时在抱怨实验条件差,学的东西没用,在实验室也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多的去了解有关实验的知识。所以现实社会细节和认真的态度很重要,让我们从现在起,少一点抱怨,多一点理解,这样就能多一点收获,少一点遗憾吧!

我有幸和实验室的老师做了水的ph的测定、水硬度的测定、水中汞含量的测定和污水的cod值的测定,这些无一不在运用我们平时所学的知识,使我在学校学习是理论知识得以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现场对前旗番茄厂、中粮企业、旗医院、乌梁素海的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6组水样toc比对测试和质控样考核,得出以下结论:

(1) 废水样toc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均符合相关规定的误差允许范围,cod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一次不符合规定的误差允许范围。两项目均符合样品数量80%相对误差的绝对值<15%的验收要求。

(2) 两组质控样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符合《hj/t354-XX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的误差允许范围。

在环境监测站实习了2个月,明显能感觉到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而对于我们环境专业的大学生更应该注重环保,从一点一滴做起,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的环保事业增砖添瓦。

通过本次的实习,使得我们能够走出课堂,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环境监测的应用实例。在这2个月中,使得同学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合理实施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认知并了解了环境监测站的工作流程。

在环境监测站实习了2个月,明显能感觉到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我们应该把握机遇,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而对于我们环境专业的大学生更应该注重环保,从一点一滴做起,学好专业知识,为国家的环保事业增砖添瓦。

同时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如今,经济的增长势必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着我们的河道,湖泊。因此对城市水源的监测工作也势必成了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监测对水样各指标加以分析实验,为水处理工艺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除此之外,我们应深刻地体会水的来之不易,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节约用水,大力宣传水资源的宝贵,使人们自觉地为环境贡献自己的点滴力量。

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 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74-02

近年来,随着新疆各级政府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各类企业加大环境控制措施和投入,社会对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应加大。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于2010年秋季开始招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岗位需求,结合高等职业的特色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特点,我们把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为环境监测及污染治理一线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上,学生的核心能力是污染监测能力和污染治理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按照工学结合教育思想,初步构建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

1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初步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1]。

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围绕学生的核心能力即污染监测能力和污染治理应用能力展开。学生在入校第一年,主要通过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进行综合素质能力培养,通过专业教育平台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课程构成,开设了基础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环境学概论、环境微生物学等课程,并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主要有基础化学实训、分析化学实训、环境微生物实验实训等。并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安排有一周的专业见习,主要是组织学生到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单位参观,访问等。认识实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环境专业相关单位工作内容、工作程序与工作要求,为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积累必要的感性材料,同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现场工作人员,增强学生职业意识、劳动观点。

学生在校第二年,主要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课程构成。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环境监测、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室内污染控制技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等,专业核心技能训练课程主要有环境监测综合实训、水污染控制综合实训、室内污染检测与治理技术实训等。在第二学年每一学期分别安排有校外一个月的环境监测课程实习和污水厂运行与管理实习,实习地点选择在学校周边地区地州市级环境监测站和污水处理厂等单位。

学生在校的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是根据学生就业意向,学生自己联系好实习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毕业综合实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第二学期学生返校后,根据学生兴趣与就业意向,主要开设专业选修课程,与此同时专业教师指导、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通过这种形式,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充分利用了校外环境与资源,弥补了校内实验实训条件不足,实现工作与学习的有机结合,学生获取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根据互惠互利原则,只有企业在工学结合中也有获益,企业才有积极性,这种合作才能够长久。为此,我们设身处地地为合作单位着想,学生到实习单位后能为这些单位做些什么?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要做哪些准备?在校内教育教学中从多方面为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做好准备。首先,学生校外实习时间安排事先需与合作单位协商,选择他们最需要人手的时间段。另外,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也积极配合实习前各项准备,例如:学生到校外进行环境监测课程实习前,已完成了基础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环境监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等课程理论及实验实训,而且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培训获得了化学检验工(中级)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其次,为使学生逐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踏实的工作态度,树立劳动观念、组织纪律观念,我们从入校教育到最后学生顶岗实习之前,都会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以便学生能尽快实现角色的转换。最后,需要与合作单位一起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工作及实习成绩的考核工作。

2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企业,推进工学结合

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愿意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使自己的员工在理论上不断充实,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习型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吸纳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企业的根本目的[2]。

目前,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合作单位主要是学校周边地区地州市级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和城市污水处理厂。这些单位性质多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具有硬件设施完备,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较高等特点。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在单位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利用其先进的设施和设备,逐步掌握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与工作人员接触中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感受到与同事融洽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检验自己能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

按照工学结合教育应具有的一些特征,工学结合的合作企业最好就是用人单位,即毕业学生可以就业的单位,目前我们遇到的问题之一就在于此。我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的合作单位对工作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一般均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且需要通过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统一招考考试录入,而我院培养的专科学历学生很难进入此类级别单位,仅可能在一些新建的县级环境监测站就业。为学生提供能满足其就业需求的足量的企业生产实践岗位,我们需要广泛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使学生能够实现毕业即就业。另外,还需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校企合作,学生的教育计划由学院与企业双方共同商定并实施与管理,用人单位生产工作应是教育计划的整体组成部分并占有合理的比例,而且也是成绩考核评定的重要部分。合作的范围包括课堂教学与涵盖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的结合,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员参与相应的社会工作活动。只有这样,工学结合才有旺盛的生命力[3]。

3 以服务求支持,建立校内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在着眼于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兼顾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需要和利益。应该针对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一方面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自己的学生能够适应并融入所服务的企业,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尽己可能为企业多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职业院校建立校内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可以更好服务企业,工学结合有了更为牢固的合作基础。

职业院校通过建立校内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创造真实的现场环境,将企业的工作环境、先进技术尽可能多地模仿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课堂环境就是工作环境,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能够提高学生服务企业的能力。例如:在学校环境监测实验室我们按岗位监测任务,设COD岗、BOD岗、挥发酚岗、矿物油岗、氨氮岗、重金属岗、环境大气岗、土壤和噪声监测等,学生轮岗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弥补学生校外实习时,因实习期短而采用定人定岗,岗位单一,学生无法得到全面锻炼的弊端,学生得以更快适应各类工作岗位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企业实习基地,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此外,校内的工学结合实训基地也是职业院校服务企业的基地,利用职业院校自身人才优势,能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甚至还可以作为企业员工培训基地。只有职业院校在为企业的服务中才能求得全面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4 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质量、有特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双师型”教师不仅要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还必须具备基本的行业道德和行业素养。不仅要清楚各项操作,还必须将生产、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内化吸收以传授给学生。

通过工学结合的开展,教师能更好地从实践的层面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及技术水准,从而最终促进教师的成长。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我们选派中青年教师到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环保公司等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参加实训锻炼,学习实践经验。同时,还聘请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每年举行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也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另外,依托职业技能大赛,组织教师、学生参加,可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今后还要通过引进、下厂、培养等途径,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业学习领域的教学任务,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全、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 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6.

[2] 耿洁.构建工学结台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3] 肖化移,李谨平.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06(5):12-15.

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范文4

一、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1.基础实践

课程教学的开展首先需要依据实际的教学条件,并充分结合专业的社会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基础实践中的监测项目,进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全面的学习监测分析技术。基础实践更多的是验证性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

2.开放实践

实践教学平台是多元化的,强调开放的实践教学是务实综合实践教学的基础。在开放实践中,课内指导、课外实施交叉的贯穿开展,是学生掌握监测技术的重要手段。其中,监测任务的具体监测过程,由学生在课外阶段自主完成,而课内主要进行监测样品的测试分析。基于内外课相结合的开放实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强化了实践教学效果。

3.创新实践

“第二堂课”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即与地方服务相结合,强调学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实践参与。在服务地方的实践中,以团队的方式参与,并进行合理地分工合作,要求学生在实践中,收集资料、制定监测方案、实施方案、撰写报告等内容,实践的内容可以全面覆盖课程大纲。在“第二课堂实践”中,教师扮演着“辅助指导”的角色:首先,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查阅,这是学生形成实践活动思想框架的基础;其次,突出关键环节的掌控,强化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再次,设定处理任务,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最后,指导学生完成监测报告,并进行总结与评价。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1.全过程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

环境监测包括多项工作内容,为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参与并学习到所有内容,需要转变传统只重视监测分析的教学模式,而更多的是依托创新实践与开放实践体系,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到实践教学中来。同时,过去“全承包”的教学模式也要进行转变,强调以团队的方式组织全过程参与的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从实验准备到实验开展的全过程。基于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对于创新实践与开放时间教学,教师可以将具体的实践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以多个小目标的形式开展教学,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实践任务及方向。通过实践任务的驱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并在实践中循序渐进的完成实践任务。所以,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从本质上体现了实践教学的含义,是实现学生自觉参与实践与自主探索的重要手段,非常适合于环境监测实践教学。

3.网络辅助的实践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辅助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迎合了环境监测实践教学需求,在实际的环境监测实践中,测试的方法及仪器较大,在课堂教学中受到条件、实践的限制,在监测项目的演示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通过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可以制定监测过程的动画、构建虚拟实验等,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并且虚拟实验项目转变了传统流于形式的“演示―跟学”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优化了教学条件、创新了教学资源。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

传统的考核方式注重实验结果的评定,对于实践各环节、各要素的系统评定。所以,笔者结合“全过程参与”的实践教学模式,阐述考核方式的改革创新。

1.实验预习环节

实验预习是开展环境监测实践活动的基础,是教师掌握学生对该实验项目认识程度的重要内容。所以,将该环节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便于实践的顺利开展。

2.实践操作环节

该环节是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环境监测活动,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规范,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于监测数据的规范记录与保留,也是确保监测实践质量的关键。实践操作环节作为考核内容,可以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并创造科学严谨的实验氛围,提高环境监测实践教学的质量。

3.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环节

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范文5

    如水质监测,采样地点是学校的中水站和松花江,那么学生可通过水质监测数据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验内容对学校中水站和松花江水水质加以分析评价,并给出一份黑龙江科技学院中水站的评价报告,加以说明是否达到回用或排放的标准。另外,通过每年对松花江水的水质监测得到一个长期分析数据,一方面对松花江水污染的控制和监测提供有效的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松花江水的水质变化,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实验数据处理计算机的使用在本科教学中非常普及,但在开设环境监测实验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基本上不懂得怎样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实验数据。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在指导实验的同时,指导学生利用数据处理软件Origin对实验数据加以处理、绘图和分析,这对以后的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都有很大的帮助。实验报告的指导在实验教学中,实验结束后学生交一份实验报告,将数据计算完成后整个实验就全部完成。如果将实验结果以环璄评价报告的形式完成,既锻炼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又锻炼学生把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综合起来,并融合到实验结果中,把实验得到的数据加以总结、分析和评价,并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评价结论及项目的整改措施和建议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成绩评定以往教师对学生成绩评定比较注重的是实验结果,基本上是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计算和实验报告这几部分给出实验成绩,反应不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在实验中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回答,并纳入评分标准,这样更能反映出学生实验前的预习情况和对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等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一)与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结合多媒体的使用已不仅局限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例如一些实验条件不具备以及一些对于健康不利的实验,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来完成,还有一些实验一旦误操作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的现象和结果,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的形式警示学生认真操作,避免实验操作中发生类似的情况。网络教学在高校已基本普及[2],实验课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的形式进行监测仪器、设备介绍,分析测定方法的操作要点等。(二)增加对外开放学时随着社会诸多产业集成趋势的加强,本科生就业选择的覆盖面逐步拓宽,这对高校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开放性实验的设置恰恰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放一些实验项目,并提供相应的试剂、分析仪器等,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业余时间设定某些实验,经指导教师审核后就可以进行实验。开放式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了定性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三)举办校园环境监测竞赛青年学生竞争意识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可将环境监测实验通过竞赛的方式进行。在实验教师给定采样地点、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组织和策划,进行环境监测实验竞赛,一方面促进学生技能训练,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监测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强化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在走向社会的同时,在专业、技能和素质上都优于他人。激发学生学习和钻研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同时可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四)将环境监测实验与实习紧密联系环境监测的实验实习,对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可通过参观分析测试中心、环境监测站等地更深入地了解目前最先进的分析仪器设备,掌握这些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直观地了解目前环境监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数据,以及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等,使学生从采样布点、采样方法到样品预处理和测定分析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和掌握,同时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环境监测实验这门实验课的重要性。此外,结合教师布置的实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通过向监测站的技术人员请教,从中学到一些书本上和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

对环境监测专业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环境监测 常见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58-1

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但在监测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下面简述几种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环境监测领域狭窄

我国现阶段的环境监测领域不是很广泛,只是局限在地表水监测、噪声监测、污染源监测、废气监测以及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等几个方面,而且在我国的常规监测项目中,监测的项目相对也比较少,比如我国在地表水的监测过程中,一般只监测“三氧”、“三氮”、“五毒”等几项指标,在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时,只监测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悬浮颗粒物等几项指标。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污染源在线监测、有机污染物监测和应急监测等新兴监测技术还不是很成熟,没有形成完善的工作体系。不仅如此,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热污染、放射性、土壤和生态监测等方面还停留在很原始的阶段,很多方面的知识还有待考究。鉴于此,我们国家应该组织专业的学习团队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监测领域,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监测技术,比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技术以及气体采样吸附技术等。

2环境监测理论落后

在我国开始环境监测的这三十多年来,虽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在理论方面的知识并不是很全面,而且这些理论知识也没有应用到实践中去。另外,我国的环境监测部门没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认为环境监测只是保护环境和管理环境的一种辅助手段,这种认知也导致了相关的理论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在监测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再学习补充理论知识,在这个循环过程中逐渐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3环境监测人员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监测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加,但工作待遇却没有相应的提高,这样会打击环境监测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各个环境监测站在招进监测人才后却很难将人才长期的留下来,造成了环境监测人员的大量流动。环境监测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没有固定的技术性工作人员就不可能会建设出优秀的监测团队,环境监测的发展就不会很顺利。所以在监测工作量增加的同时,我们国家对监测人员的福利待遇也应该随之增加,以此引进优秀的监测人员,壮大环境监测队伍。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因为监测工作的高技术性,我们国家应该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培训要包括监测样品的运输、各个监测点的布局、监测数据的审核处理以及后续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除了培训上述内容外,还应该增加会计学、管理学、生物学以及计量学等知识的培训。

4环境监测经费不足

近几年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工作量成倍的增加,但是用于环境监测的资金并没有跟上步伐,而且我们国家环境监测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经费来源单一,各地的县级环境监测站没有独立支配经费的权力,当监测站监测经费不足的时候都要靠环保局的援助。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检测设备更新慢,落后的监测设备满足不了监测技术的要求,环境监测工作的进行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这样很难满足环境监测的发展要求。为了争取更多的资金,我们国家的部分环境监测部门可以利用自身创收补贴的办法来增加经费,也可以承担人员经费从项目经费中预支的风险等办法,我们国家也要加大队环境监测工作的投资力度,全力支持环境监测工作。

5环境监测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工作混淆

一般来说,县级环境监测站是县级环境保护局的下属部门,两者是相对独立的。可是在实际工作中,县级环境监测站和环保局的人员混杂在一起,工作岗位也没有很明确的划分,职责也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样很容易造成环境监测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混淆、工作量重复的情况,对各自部门的工作人员监管力度不够,一旦出了问题就会相互推卸责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国家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使各监测部门没有办法全力进行监测工作,对环境监测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针对这个现状,我们国家应该明确的划分环境监测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并要求各部门严格职守各自的工作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这样做会让部门管理人员走进一个误区,他们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这种做法并不代表环境监测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要加强两个部门之间的交流。

6环境监测的数据缺乏监督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当前我们国家的现状是环境监测的数据严重失真,不同的部门对相同的事件所的信息完全不同,多数环境监测站都以经济为工作目的,因为行政关系和利益关系而篡改数据的例子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监测部门对数据的监测力度没有达到要求,在我们国家环境监测工作是一个垄断性的行业,导致它的竞争对手相对较少,监督的力度不够,监测部门经常在利益的驱使下随意更改监测数据。为此,我们国家应该发挥统筹全局的作用,对我国当前的环境监测体制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适合我国全局环境监测的法律制度,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做出明确的划分,减少部门间工作量的重复,提高工作效率。

7小结

进入21世纪以后,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突出,环境的保护工作势在必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同时也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奠定好了环境监测这个基石后,环境的保护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起来将会得心应手。所以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的监测技术,努力拓宽监测的领域,加大对环境监测专项资金的投入,引进优秀的监测人才,创建高效率、高素质的监测团队,一定要以高要求高标准来规范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中去,努力推动我国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凡秀,赵鹏,张思宝.浅析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及对策[J].山东化工.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