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工作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工作培训

德育工作培训范文1

一、班主任工作要做好协调学校、家长和社会教育

学生高尚情操和品德的形成与需求决定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按统一的教育要求一致地教育和影响学生。为此,班主任要协调学校、家长和社会,组成一个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1.协调学校教育。班主任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使班级的各科教师形成一个教育集体,坚持一致性的教育要求、对本班学生实施教育,取得更大的教育效果。既要沟通各学科任课教师间的联系,使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和要求非有统一的德育工作,使任课教师能彼此协调一致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又要沟通本班学生与任课教师的联系,调动本班学生的积极性,使师生之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要向学生多介绍任课教师的高尚思想品德和辛勤劳动,在学生中有意识地树立任课教师威信。

2.协调家长教育。家庭是人生第一个启蒙学校,家长是人生的第一个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情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其子女本人,而且能通过学生影响整个班级的思想品德和其他工作的开展。因此,班主任协调好家庭教育。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情况,了解学生成长史,家庭教育环境,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交友状况、身体状况等,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共同教育好学生。另外,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具体要求、本班阶段性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取得家长的主动配合和支持。介绍家庭教育的方法,使家长能与学校协调一致地教育好子女。

3.协调社会教育。班主任要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教育,协调各方面力量抵制和消除不良影响,抵御各种落后东西对学生的侵蚀。为此,班主任要开展好正面教育,要针对班级学生思想实际、拟定专题教育内容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革命情操,激励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育学生不能只看眼前

“教育视线要穿越学生的一生,不能只看现在”。如果一名教师只看到眼前的一次考试,那么就可能陷入教育误区;如果一名教师,能看重眼前的教育对学生将来发展的作用,那么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就会全然不同。在素质教育被大力推行的今天,成绩不能作为评价一个人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锻炼能力和素质。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彼此关爱,才有温馨的氛围。也许您无法估量,您给予的鼓励和帮助对于学生有多重要,虽然有时候受大环境的影响,很多老师就只是在想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成绩,但是回归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上,我们绝不能只把目光放在培养高分的学生上,不仅当下要给学生一个成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育,帮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能够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我所界定的更远,并不一定是成为轰轰烈烈的成功人士,而在于它能够自如、自在、自信地过上幸福生活。

三、加强班级主流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

德育工作培训范文2

1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是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前提。当前农民主要受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的束缚,视野较窄,目光较短,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所以,当前要打破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向农民大力宣传市场经济理念,宣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而走上致富路的先进典型,鼓励农民有目的地参加我们学院相关的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工向技能型工人身份转变。

2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制度建设是农民工培训的保障。根据国发2006(5)号文《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17号文的要求,各相关部门要鼓励农民工主动参加培训,鼓励用人单位主动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鼓励各级教育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同时,要加大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投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资的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机制,实行农民工经培训合格后再上岗制度。经过全社会的努力,为农民工培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这有利于农村劳务经济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

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是搞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对农民工的培训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目前要以劳动部门所属技术学院为培训机构主渠道,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所的积极作用,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查和预测,深入调查了解社会对农民工的需求,调整培训方向。充分调动各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学院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针对培训对象的情况和不同岗位的技术操作规程,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对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主要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对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工,要实行岗位培训,使其掌握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应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培训的重点是针对农村有外出就业愿望的,能够吃苦耐劳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

4我们安康技术学院在培训方面所做的准备

4.1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广辟生源。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打算采取的办法是,首先根据县域实际,积极联系乡镇劳动保障所,发挥劳动保障所的作用,搞好社会调查。采取走乡镇、进村户的形式,宣传农民工培训的优惠政策,通过现身说法向农民介绍一些外出务工的先进典型,教育广大农民消除“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陈腐思想,发扬吃苦耐劳,敢想、敢闯、敢拼的作风,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农民工培训这个行列里来,走出家门,跳出农门,到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发展,提高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学院这一块要强化招生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做广告,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通过宣传扩大知名度,在广大农民中形成“要致富、学技术”的思想。

4.2是保障师资,确保培训质量。

学院将根据ISO9000质量认证要求,对农民工培训准备编制专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现有教师,按照9000认证要求,强化教学过程环节控制,加强培训管理,确保了培训质量。

4.3是强化培训基地建设。

努力强化各分院培训的专业基地建设,为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充分利用现有各分院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同时学院又开辟了两个新专业实习基地,一个是中式烹饪专业实习基地,一个是茶叶加工和茶艺专业实习培训基地,作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补充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学员分类指导,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对学员进行培训。

德育工作培训范文3

于都县是江西省人口第四大县,也是劳动力资源大县,全县总人口9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5万人,占总人口的82%,农村劳动力37.3万人,每年新增需就业人员近万人。据统计,于都县每年外出务工农民达22万人以上。由于受国际金融风暴影响,去年以来,共有12.5万人陆续返乡,其中净回流达3.7万余人。

1.农民工素质情况

1.1文化层次较低

文化层次较低,初中文化居多,甚至很多仅仅只有小学文凭。

1.2技能水平较低

大多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拥有技能资格证书的更是少儿又少。

2.农民工培训工作情况

于都县农民工培训主要包括 “雨露工程”、 “金蓝领工程”和“农民知识化培训”工程三大类,共开设计算机应用、广告设计、机电电工、针织制衣、电脑刺绣、企业管理、形象设计、数控机床、酒店礼仪等10几个专业,近年来每年培训农民工一万余人。参加培训的学校和机构有于都四中、于都科技学校、光明电脑学校等10余个公办及民办中专院校。

二、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能培训方式单一,培训跟风现象严重

目前培训大多数只停留在农业实用技术方面,而对职业技能、自我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培训少;在培训中普遍存在集中讲理论多,实际操作少,灌输式讲课多,现场指导、观摩少,引导性培训内容多,针对性培训内容少,实效性差,有的培训班实际在走过场,图形式,完任务,以需定培、定向培训少。并且在培训时,缺乏科学的市场需求调研和规划,盲目跟风,重复培训现象严重。如基本每个培训机构都有计算机应用这个专业,缺乏优势科目的整合。

2.对农民工的管理不力,就业指导信息服务不够

农民工培训、就业的组织管理目前还未理顺,政出多门,责任不落实,与此有关的部门间缺少沟通,配合力差,还未建立起管理、培训、指导、服务等功能协调的专门机构。表现为目前外出的农民工基本上是各自为阵,一盘散沙。用工信息、就业指导与跟踪服务措施跟不上,农民工培训与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

3.培训机构基础条件较差,缺乏培训所需设施、设备和高水平的培训教师队伍

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快速发展,对有培训资格的培训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培训机构规模较小,培训场地、师资条件、教材、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不足。为了减轻农民工参训负担,农民工培训班基本都办到了乡镇,受场地的限制,开设的专业也受到限制,针对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还存在较大差距。

4.对培训机构的考核与监督不力,农民工培训质量无保证

有部分培训机构在基础设施、师资配置、机械设备上都存在着较大问题,但仍一窝蜂的进行农民工培训工作,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甚至有些培训机构存在着虚报、谎报培训进程和结果的现象,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规范培训机构。

5.培训宣传力度不够,影响生源组织工作。一是宣传不广泛

近年来,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免费培训农民工等政策在农村还宣传不够,很多都是从邻居和朋友那里知道培训信息。二是农民主动接受技能培训的意识不强。其原因是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农村劳动力基本生活有保障,根本无就业意愿;从事非农行业的待遇吸引力不高,受自身素质限制,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只能从事普通工种,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三是信息不灵。由于体制和机制问题,培训机构开展的不一定农民愿意,农民愿意参加的不一定市场紧缺;培训机构是培训的责任主体,很主动,但农民对他们不熟悉,所以不信任、不参与,乡村组织是工作目标的责任主体,想参与,但不知道有些什么培训,找不到工作着力点。

三、对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政府行为,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与部门,面宽、量大,行业和工种众多,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仅仅依靠几个政府职能部门和培训机构及社会办学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应明确培训主体,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财政、教育、劳动保障、建设、科技、计划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办学力量广泛参与,运转灵活的培训体系。要将这项工作纳入政府的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由政府制定长期稳定的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政策,并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农民工培训长远规划。同时,建立一套有利于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农民科技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良好环境。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与服务,推动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2.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培训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农民工培训奖励基金,用于激励调动培训、用人单位企业开展农民工培训就业的积极性;二是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困难补贴或奖励;三是在农村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开设就业转移技能培训课程,并把技术等级证书评定结合起来,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

3.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转移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为主渠道,发挥多种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要加强政府引导,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工商企业界介入劳动力培训工作,支持社会各界开展农民就业培训。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合作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工个人、用人单位、教育培训机构、行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靠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实现转移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优化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

培训内容必须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要体现农民工素质教育、能力教育、职业教育的特点,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长训、短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由原来的主要农业技术培训转向二、三产业的技术、技能培训,实行定向培训与定向输出相结合,坚持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在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农民政策法规、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真正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自身素质。

5.合理整合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资源

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通过整合,盘活存量,构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到融合、相互发展的新体制。要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广泛开展和推广“初三分流”和“高中2+1”培训模式,使职业教育融入农村基础教育。要支持大中专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和师资优势参与职业培训,主动承担农民工培训工作,使之成为在较高层次上提高农民技能的重要培训阵地。职业教育应当和就业相结合,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必须紧密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围绕市场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委托培训,以培训的就业率作为衡量职业学校办校的主要标准。整合各部门兴办的各类培训学校或培训中心,对于有规模、有特色、有优势的,财政予以导向性投入,鼓励相互之间进行联合和重组,构建区域性优势品牌培训基地。推动职业技术学校与大中专学校相到联合,在不同区域组建各具特色和优势的教育培训集团或中心,占领技能型人才高地,重点开发和培训高中级技能人才。

6.有选择的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农民工培训越是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就越需要运用必要的市场规则加以引导和约束。要有选择地建立农民工就业准入制。应当区分产业类型,主要对加工制造业等对技术需求相对较高的第二产业制定必要的就业准入制,规定进入此类就业岗位必备的技能要求,以此形成促使农民工为获得较高收入而自觉参与技能培训或自我学习的倒逼机制。应逐步建立“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制度,重点对农村中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于需要实行就业准入制的行业,用人企业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取,对尚未参加培训的人员,须经劳动部门批准后先招收后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上岗。要有选择地建立培训机构的培训准入制。主要针对承担政府引导性培训项目和品牌性培训项目的培训机构,从政策上明确规定基本设施、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师资力量的必备条件,以保证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相应的农民工培训任务,从制度上杜绝农民工培训市场的无效或低效竞争现象。

7.强化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的建设

要进一步整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资源,参照大伦镇的做法,将劳动保障所与成人教育中心联合办公,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定点培训机构的投入,建议各镇将省补农民的技能经费余额用于定点培训机构建设,配备必要的师资和设备,建立与本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劳动力转移相适应的含金量较高的师资齐全、实习条件较好的培训基地,从根本上形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提高的长效机制。

德育工作培训范文4

关键词:企业职工;职业教育;培训;思考

企业的发展靠人才,企业的人才培养靠职业培训。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无疑对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开展好职工中的技术创新工作,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亦是促进企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在国内外的一些知名企业早都把优先发展职工的教育培训作为发展策略的战略方向,把不断培育职工成长和进步当做全面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1]把建立职业培训基地作为自己强大的发展后盾。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对象主要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个层面。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使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势在必行。

一 、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的重要人才资源,企业职工教育和培训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人才资源的培训与发展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故此加强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意义重大。

(一)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要发展,要靠企业职工。通过教育培训可以防止他们的技能退化,更新知识。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发挥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的长期、持续和健康发展。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是企业职工进行对知识的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最主要方式。企业技术创新也迫切需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加强职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职工的政治素养、知识技能,培养适合企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重要环节。

(二)加强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企业职工综合素质需要

有什么样的素质,就有什么样的命运。素质决定命运。目前,部分职工的综合素质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日益严峻的竞争需求,这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只有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给企业带来活力。而提高职工素质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对于在职职工来说,加强教育培训,特别是后续教育是掌握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主要路径。企业的广大职工必须将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作为发展和充实自己的机会,来补充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迎接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适应新的环境,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

(三)加强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建立一支富有实践经验,培养起自己的内部的企业培训师,首先可以节约公司的培训经费;其次是为公司培养了一批企业内的教育“专家”;再次,也为其他职工树立榜样,培养职工的自主学习思想。在具体措施上,重点加强对管理人员各项培训的同时,也从制度上明确,选拔优秀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内部讲师。并建立起一套企业内部讲师的日常管理、激励、考核制度。

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分析

现在,许多企业在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一)个别企业的干部职工认为培训只是技术岗位的事情

片面的认为培训就是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就能够争抢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有的企业只为技术岗位的职工提供培训的机会,更甚者认为只要取得了相关技术培训认证的人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不培训了。实际上决定企业整体竞争力的并不仅仅是技术,企业的每一个岗位都需要学习,需要根据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来了解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二)效益不好就不重视培训

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时,就会因为财力不足减少对企业职工的培训或不培训。追究其因不重视培训是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不培训,职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就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疲软。此种因果关系往往是“不培训-经营状况不景气,更不培训-经济效益更不乐观”的恶性循环。

(三)培训成本不认同能省便省

个别企业的干部对培训成本的输出是尽量降低,能省就省,对其投入都希望得到立见成效,忽视了培训投资具有较长的显效性。其实,……“培训不是一种成本,而是一种投资,是要通过人的改变来产生效果,所取的效果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是通过职工素质的提高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培训是对知识的投资,是对人的投资,是投入产数最大的一种投资。

4.培训是一次性的。对培训的长远意义没有高深地认识,把培训当成了治病而不是强身,希望通过一次或几次的培训就打到培训的目的。此种观点既不现实也不科学,企业职工的学习是一个贯穿企业发展始终的过程,培训当然也应与之伴随。培训一个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

三、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采取的对策

通过对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采取灵活方式,突出培训重点,落实培训任务

根据职工教育培训现状,在培训内容上,要以知识更新为重点,以理论武装为基础,以能力建设为目的。在培训形式上,采用互动式培训模式,以现场操作与组织宣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培养职工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职工培训效果。

(二)坚持面向职工,着力创建一种向上、持续、励志的学习机制

要求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职工培训的重要性。加强管理,严格要求,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保证职工培训经费的及时到位,……“引导企业要以争做知识型职工为载体,要按企业管理人才培训计划,组织职工按号入座,积极参加培训,坚持周学、月考、季评、年奖等一系列学习、考核、奖励工作制度。”[3]要重视发挥企业专业人才的表率作用,务求职工教育培训全员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总之,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长期工程,需要踏踏实实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培训将会为企业培育一支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先进职工队伍,这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通过教育培训工作水平的提升来促动广大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能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徐莉.对职工培训工作的几点思考. 《黑龙江档案》[J]第02期

德育工作培训范文5

根据去年12月省局四明湖学习会的有关精神,整个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下一步将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全力谱写我省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新篇章。系统的教育培训这一块工作相当重要,但同样也迫切需要深化改革。我觉得教育培训工作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思路放开,多头出击,立足本系统,面向全社会。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能够想到的、可以做到的培训项目,都应该挖掘出来并积极地开展起来。刚才,各位同志的建议都很好,点出了系统教育培训工作及培训中心发展中的问题。下面,我就这一问题简单地谈三点意见:

一是要深化改革,努力开拓教育培训工作新局面。深化改革首先要转换经营机制。培训中心要实行培训项目承包,项目积累的盈余可以按适当的比例进行分成,同时要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以往办班时大家一起上,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的现象。一般而言,办一个班只需2到3人即可,也就是同时可开展多个培训班,然后每个班由2到3个人具体承包。承包办班的盈余可以按事业发展、集体提留、个人提成细化分成。这样,集体既有发展金,个人又有更高的积极性。采用类似企业承包经营机制,将大大激发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关于培训场地的问题,建议培训中心可以考虑与文艺大厦协商谈判,搞大厦经营权承包,以解决培训场地的燃眉之急。在这一点上,要想办法放开思路,积极谋求发展。编码中心及杂志社引进负债经营的理念,已渗透到实际工作当中,在场地投入方面取得成功的经验值得参考。第三,培训中心的员工要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改变以往那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要一有困难就想到局里,而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去迎接挑战。

二是要寻求多方支持配合,扩大培训工作业务面。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及全系统能够多支持配合培训中心的各项工作。培训工作要归口,归口到人事处及培训中心,各处室不得独自行使;宣传工作归口局办公室,对外联系必须由唐全东副局长把关批准。如果处室擅自对外经营,一律按违纪论处,绝不手软。1月3日召开的局党委会已经决定:只有技术机构可以对外签订服务协议(合同),行政机关各处(科)室不得与企业签订服务协议(合同),如有违反者,同样也以违纪论处。培训中心也要注意同局机关处室的协调沟通,建立合作关系,制定利益分成细则。但该利益分成,只能作为各处室日常的公务招待费,而不能进行二次分配,进入个人的腰包。

三是要解放思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工作要甩开思想包袱,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在聘用高质量的教师、讲师薪金上能有所侧重倾斜,留住具有真才实学,业务上拿得起优秀教师、讲师。只要值,该花得钱就要花,用高薪来壮大高质量教师的队伍。前段时间,工商联曾聘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到杭州举办讲座,这就是高薪聘请专家举办讲座的一个成功例子,值得我们去借签学习。在培训队伍建设中,职业道德建设也同样不容忽视,要努力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形象。省局在中心班子配备上也有不足之处,局党委会已决定把健全培训中心领导班子的工作排上议事日程。我相信,只要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健全中心领导班子,我省的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能够开创新的局面。

德育工作培训范文6

关键词:中小企业;教育培训;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规模小、起步晚,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手段,还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并未能真正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普遍存在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笔者通过几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感到我国中小企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管理层认识不到位。很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尤其是私营企业业主错误地认为每年高校毕业生很多,人才市场供过于求,完全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到市场招聘,花钱搞培训是增加企业负担。即使必须的培训项目,也尽量减少费用开支。加上许多培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进一步助长了“培训浪费论”、“培训无用论”的流行。

二是培训机会不均衡。在大部分中小企业中,中高层员工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多,普通员工教育培训则被认为可有可无。普遍认为普通员工流动性强,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培养了人才,但却留不住人才,得不偿失。

三是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培训组织者对培训没有进行认真的调查与分析,对培训的内容也知之甚少,错误地把教育培训等同于学校教育。在实际培训中,常常是领导凭自己的感觉、判断、经验设置培训内容,或者照搬其他企业的培训,而忽视了本企业和员工的实际需要,不可避免地导致培训流于形式。

四是教育培训方法不灵活。部分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处于两难境地:如果由企业内部人员授课,他们缺少教学经验,难以引起员工学习兴趣;如果请专职教师授课,又往往采用最简单的课堂式教学,缺乏生产实践经验的指导,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客观实际相脱节,容易让人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

五是忽视培训的后期评估与应用。培训评估是培训效果检验的重要环节,但在现实工作中,往往是重培训、轻评估,更谈不上评估结果的应用。培训的结果没有和员工的晋升及薪酬福利待遇挂钩,使员工感觉有无培训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有些企业的培训评估也仅仅是对培训内容的测试考核,并没有从员工的绩效改善、工作能力、所作贡献等方面作深层次考虑,评估工作的水平不高。

一、树立正确的企业教育培训理念

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员素质对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树立起全员培训、全程培训、经常性培训的理念。作为培训人员,要把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对企业发展有利、对员工成长有利的事业来做,及时追踪学科前沿,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全心全意做好培训工作。作为受训人员,要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把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当做最大的福利来看待,作为自己人生规划、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在具体培训工作中,重点要做到三个“相适应”:

首先,企业的培训要与企业的各发展阶段的特点相适应。不同阶段培训目标和需求也不尽相同,真正有效的职业教育培训应该和企业短期的岗位需求保持一致。培训前,要对培训需求进行认真调查,摸清制约本企业发展员工素质因素的症结,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确定明确的培训内容,采取合理有效的培训方式。

其次,教育培训要与本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对员工文化水平、工作经历、技术水平、岗位要求进行认真分析,培训组织者与受训者双向互动,因人群而异,有重点地分类组织培训活动。

第三,教育培训要与培训机构、培训人员的教学能力相适应。教育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强的工作,既需要实践经验,又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企业组织培训活动宜采取以本企业自我组织与由专业培训机构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本企业授课人员侧重实践技能培训,外聘教师侧重理论知识培训,两者实现互补。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教育培训机制

教育培训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经常性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培训工作机制,对保证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企业应从本企业发展需要、员工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并完善与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相适应的各项培训制度,促使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至少应包括:

1.签约制度。通过制定规范的培训签约制度,维护企业与员工双方利益。制度包括参加培训的人员、时间、地点、项目、费用和形式,参加培训后要达到的技术或能力水平及参加培训后要在企业服务的时间和岗位,参加培训后如果出现违约的补偿等,消除企业培训员工的后顾之忧,保障参训员工的合法权益。

2.评估制度。对于培训活动的评估,主要了解企业是否达到了培训目标,找出差距,以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的水平。考核评价的对象包括绩效评估和责任评估两项。绩效评估可以运用问卷法、测试法、考核法和现场成果测定法进行评估受培训员工的个人学习成果和他在培训后对组织的贡献。责任评估是以负责培训部门和培训者的责任为对象的评估,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培训工作方向,改进培训组织、教学方法。

3.激励制度。把培训、考核、晋升、薪酬、福利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员工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使员工感受到教育培训是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与培养,增强他们职业发展的信心,加深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对于培训考核落实较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的处罚。只有从培训制度上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把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三、采用科学实用的教育培训方法

教育培训是一门艺术,唯有灵活有效的方法,方能达到培训的目的。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培训目的、培训内容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如在新员工入厂培训中,可以采用集中讲授法;在岗位培训中,可以采用现场培训法;在技术提高培训中,可以采用专家授课法等。在教育培训实践中,应当注重把握三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企业教育培训大量的任务是业务技能培训,要选择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授课教师开展培训,边讲解、边操作,受训员工实际演练,接受授课教师指导。这种形式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易被员工接受。二是厂内与厂外相结合。目前,企业培训中普遍存在本企业授课人员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不足、授课方法不灵活;专业培训机构授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水平较高,但与本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采取企业组织培训与由专业培训机构培训结合起来的办法,优势互补,提高培训效能。三是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传统的授课方法有时间、地点、成本等局限性,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大部分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已经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电脑操作技术,可以采用网络教学、电化教学、模拟教学等手段,提高培训效率,降低培训成本,增强员工参与热情。

中小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当前企业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关系到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企业、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师及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外,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政府层面的大力引导和支持。政府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通过制定鼓励政策,强化激励措施,加快培训机构发展步伐,尽快适应企业培训工作需要,并把服务落实到对企业的管理、引导、教育、培训中去,帮助企业提升员工素质,增强竞争能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璇.当前中国企业培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广东科技,2003,(12):32-34.

[2]王秀妹.浅析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331.

[3]邱.我国企业培训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

[4]李力.企业培训模式与效果评估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

[5]卢美月.企业文化、企业培训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

[6]冯佑刚.关于构建生产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探讨[A].贵州煤炭经济《2006年论文选编》[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