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力环保产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力环保产业范文1
20__年以来,__市在伊犁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伊犁州安委会办公室的关心指导下,以“安全发展观”统领全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狠抓企业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的落实,大力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下面我就__市近年来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及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一汇报:
近年来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治理情况
__市人民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0__年__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后,就明确了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治理工作由安委会负责。20__年—20__年,我市对国家挂牌督办的三项重大公共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治理。市政府累计投入资金260万元,对__市红旗大厦、塔西来扑开市场进行了全面改造,责令重大危险源华联大厦停止使用至今。20__年4月1日自治区颁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管暂行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137号令)后,我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针对以往同时治理多处重大公共安全隐患存在资源、财力、物力、人力分散致使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明确了每年集中力量治理1—2个重大公共安全隐患,其它重大隐患实行重点监控。20__年我市排查确定重大公共安全隐患为花明园饭店,实现了当年整改拆迁重建,重点监控单位为中石油伊犁分公司第一油库等12家企业,均已实行了重点监控措施。20__年重大公共安全隐患排查确定为喀尔墩乡木材市场,已实行了挂牌公告,截止目前,市政府已召开专题会议三次,投入资金20余万元,初步改造了喀尔墩乡木材市场的消防基础设施,后期治理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
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于6月4日下发了《关于在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伊市政办[20__]207号)文件,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一名分管政法工作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合作区、经贸局、公安局、安监局、建设局、煤炭局、交通局、文体局、工商局、水利局、环保局、旅游局、农林局、质监局等负有行业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安监局,负责协调全市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日常工作。
确定重点,责任分工
按照专项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市确定专项排查治理重点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教育、文体、卫生、农机、旅游、
国土资源、水利等重点领域和行业。为了确保排查治理效果,我市对排查治理工作进行了责任分工。__经济合作区负责区内所有企业;各乡(镇)负责行政区域内乡镇企业;经贸局负责合作区以外企业;安监局负责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煤炭局负责市辖煤矿;交通局、交警大队负责交通运输企业(危化);农林局负责木材加工企业及农机;文体局、消防科负责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局负责建筑企业、工地;教育局负责各中、小学校;卫生局负责各医疗机构、饮食服务场所,旅游局负责旅游景区(点)、旅游企业及游客聚集场所;国土资源局负责矿业资源勘查、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排查;水利局负责水利设施,取砂场及水利建设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通过整体部署,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了各行业安全监管部门。
分类排查,阶段实施
为了便于实际操作,我市将排查治理主体分为两部分,一般性生产经营单位和行业重点单位。一般性生产经营单位只排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等六项共同项内容。行业重点单位除排查六项共同内容外,还要排查治理行业重点内容,共计九大项70余分项内容。
按照__市实际,我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定方案及摸底阶段(6月5日—30日)。此阶段牵头行业部门制定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方案,摸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底数并登记造册。第二阶段为自查自改阶段(7月1日—30日)。此阶段牵头行业部门督促职责范围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按照行业要求开展隐患自查,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进行梳理,确定重点隐患登记造册后全面进行治理。一时难以治理的列出计划,落实资金和责任,限期整改,并制订应急预案加强监控。第三阶段为督促检查阶段(8月1日—30日)。此阶段牵头行业部门对职责范围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情况进行检查,对自查自改情况逐一进行落实,达不到要求的按行业管理要求强制落实。第四阶段为“回头看”再检查阶段。此阶段为巩固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成果,确保治理取得实效阶段。市政府在第四季度组织开展“回头看”检查,确保专项治理整顿效果。
(四)摸清底数,稳步推进
截止7月5日,我市重点隐患排查治理第一阶段制订方案摸底排查已结束,各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共制定重点隐患排查治理方案29个。经排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6450家,其中合作区218家、乡镇及其它生产经营单位5044家。重点领域和行业共有1167家,其中公众聚集场所749家、合作区64家、煤矿7家、危险化学品83家、非煤矿山52家、烟花爆竹批发1家、长期经营10家、建筑企业14家、交通运输企业9家、民爆经营2家、市场15个、旅游企业、景点33家、学校102所、木材加工企业25家。目前我市重点隐患排查和治理已进入第二阶段,各牵头行业主管部门已根据第一阶段掌握的底数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了隐患自查自改。
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体会
电力环保产业范文2
关键词:低碳经济;金融支持环保产业;低碳型社会;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5-0016-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5.04
一、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产业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能源结构的调整,我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生物质能。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据研究,我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①更令人忧虑的是,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将引起一系列灾难气候,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加,降水分布不均现象更加明显,干旱区范围可能继续扩大,海平面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剧。
任力(2009)认为应加强金融对低碳经济的支持,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运作中同样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这是因为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和投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各个行业和项目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因此,金融机构需要探索建立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信贷模式,加强对低碳项目的融资、投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积极参与碳金融市场。按照《京都议定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达国家必须向发展中国家转让资金和技术以发展低碳经济,至2007年底全球已有5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气候变化投资网络”,总投资额达13万亿美元。因此,金融机构需要进行金融制度创新,特别是碳信用制度的创新,为即将到来的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1]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内部环境
1.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中国正处于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我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2.经济结构。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5.8%,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采掘、钢铁、建材水泥、电力等高耗能工业行业,2005年能源消费量占了工业能源消费的64.4%。①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3.资源禀赋。“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占比大约仅有20%,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我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②
4.锁定效应。我国目前正面临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据国际能源机构(IEA)估计,我国在2006-2030年间需要在能源部门累计投资3.7万亿美元,其中74%用于电力投资,约为2.8万亿美元。③能源基础设施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投入使用以后,将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长期影响。而目前在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在如何避免传统燃煤发电技术的弊端、采用低碳的先进技术方面,在资金政策方面尚缺乏有力的保障。[2]
(二)外部因素
我国面临的压力首先来自欧盟、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西方国家出于自身政治和经济利益,把气候变化与能源危机、人类安全相联系,除争夺产业调整的先机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主导权外,还指责中国1990年排放二氧化碳2241百万吨,2005年排放二氧化碳5323百万吨,比1990年增长了两倍多,中国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急速增加,而且在世界上的份额也不断扩大,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2006年中国一次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的20%,④与美国的排放水平基本相当,2008年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随着美国《再生能源法案》通过,作出二氧化碳排放承诺,中国的总量或行业的减排承诺外部压力会进一步加大。美国布什政府2001年3月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时,除了认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外,另一个理由就是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而且潜在可能形成的发达国家质检“低碳共同体”,及其可能制定的新的碳排放国际规则和贸易措施,都将为我国未来发展设置新的障碍。[3]
三、我国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不足之处
(一)金融支持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就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据清洁技术集团统计,2008年全球清洁技术风险投资量相比仍有所增加,达到84亿美元,我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大约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19%。2007年,我国的项目融资达到108亿美元,五大银行工业效率项目贷款达1063亿元人民币;清洁能源项目(不包括大水电)投资较2006年增长91%,达到108亿美元,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2005年的销售收益达到25亿美元。据中投顾问的《2009-2012年中国环保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1.41万亿元,占当年GDP的4.7%。其中,节能产业27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6600亿元,环保产业4800亿元,就业人数达2500多万人。⑤
2.绿色就业机会增加。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正在改变传统的就业趋势,仅可再生能源领域近年来就吸纳了230万人就业。联合国有关报告显示,未来十年中,低碳经济未在很多新的领域和部门都将产生工作机会,如清洁能源、可持续交通、水供应、环境卫生和垃圾处理等领域。2005年我国太阳能产业中,1000多个企业为社会提供了约15万个就业机会,预计还将持续增长,到2030年将有近850万人将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工作。⑥
(二)我国金融机构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还处于政府投资阶段,环保企业普遍存在的非市场化行为,无法保证投资者得到基本的、稳定的投资收益回报,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投融资渠道狭窄,从而制约了环保投资的多元化和环保产业的更快发展。但是,在环保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政府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的陆续出台,投资环保产业,尤其是环保设备制造业的政策风险变小,投资回报逐渐稳定,行业平均利润将处于较高水平。而环保产业准入门槛较低,中小规模的企业较多,吸引了中小型社会投资,加上目前环保产业仍未形成真正能够体现行业水平、影响和引导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企业重组的势头日益明显,给大型社会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
事实上,在目前全国近万家各类环保企业中,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环保服务型企业和以社会投资为主的环保设备生产型企业占主体地位。随着提高收费标准、提供财政性补助、降低投资税收以及环保信贷等政策性措施的陆续出台和国内环保技术开发承平、技术市场化应用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资金投资于环保设备制造型企业的热情将不断提升,对环保服务行业的社会投资也将有长远的有利影响。
近年来,政策性银行加大了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考虑,协调了微观投资主体的利益动机和社会效益的矛盾。但一方面政策性银行在承担具体的政府融资职能时,对于经济利益微薄的环保项目,往往会因为产业间利益差别的驱动,造成用于环保项目的资金向边际效益更高的产业流动转移;另一方面,政策性银行融资规模受国家宏观调控形势所限,资金总量不足。同时政策性银行在对环保产业投资时,往往需要当地政府提供信用担保,最终还款主体仍为财政。
我国金融机构在对待环保产业的融资体制上还较保守,金融政策和金融机构对环保产业缺乏深入研究和认识,对环保产业项目投资信心不足,从而导致环保企业间接融资困难。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加强对环保企业融资的力度,且融资的渠道不应仅仅停留在国内的商业银行上,要更多利用政策性银行贷款和国际信贷支持。一方面,由于环保产业具有公益性,为促进环保产业的更快发展,环保投资应得到国家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政策性银行从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予以环境保护信贷资金支持。尤其是对环保产业中某些不易赢利或赢利甚微的行业,政府给企业以银行贷款的贴息也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环保问题日渐得到国际组织机构的重视。全球有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对绿色工程提供贷款支持,这些银行将把环保项目作为贷款直接投资优先考虑的重点。由于国家对环保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政府应抓住此机遇引进国际信贷,发展环保产业。目前在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下,商业银行对环保行业的支持不断增加,但环保产业的特殊性,仍以政府为主、银行为辅。虽然国家对于环保产业给予了一定的利率补贴和优惠政策,但大多数环保企业在现金流方面都难以达到商业银行的贷款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对环保产业的融资支持十分有限。
四、加大金融对低碳经济支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一)对政府方面的建议
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4]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建立和完善政府对我国金融机构支持环保产业的政策,明确环保企业和银行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加快推进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
(二)对金融机构方面的建议
1.应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配合国家产业政策推进环保产业的优化升级。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行业结构、地区结构和企业结构的监测分析,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及生产能力过剩行业中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投入,加强对环保产业,尤其是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原则,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对环保类投资项目,要从简化贷款手续、完善金融服务的角度,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对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类的投资项目,要区别对待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对于限制类的增量项目,不提供信贷支持,对限制类的存量项目,在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时,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2.严格管理,突出重点,切实改进和加强对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工作。一是着重支持技术创新和改造。各银行类金融机构要研究有关节能环保产业经济发展特点,开展金融产品和信贷管理制度创新,充分利用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建立信贷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政策性银行应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商业银行要探索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对国家和省级立项的高新技术项目,根据国家投资政策及金融政策规定,给予信贷支持。
二是加快完善企业征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机构应加强与环保部门的沟通和合作,进一步推动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的有关工作,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为企业或项目提供授信等金融服务时把审查企业信用报告中的环保信息、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改善节能环保领域的直接融资服务。金融机构应学习借鉴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金融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挥金融机构的独特优势,在已有的直接融资产品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基础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和完善直接融资产品,多角度拓展节能环保企业的筹资渠道,降低其筹资成本。
参考文献:
[1]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电力环保产业范文3
问: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哪些重大意义?
答: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作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于拉动投资增长和消费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能源资源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客观需要。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只有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形成一定规模的节能减排工程技术基础和能力,才能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排放问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求。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存在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全面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培育节能环保龙头骨干企业,有利于我国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占据有利地位,提升技术层次,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三是拉动投资消费、扩大有效内需的重要途径。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保欠账多,生态保护任务重,节能环保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通过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加快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可有效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成为新的增长点。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今年以来出现大范围强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可以提供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加快治理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二是吸纳就业的新渠道。节能环保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尤其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在发展上升期,市场潜力巨大,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有利于吸纳和解决就业人口。三是转变消费模式的重要方式。为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如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高效节能空调、节能汽车等高效节能产品,加快了节能产品升级换代,推动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问:《意见》提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节能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既利当前稳增长、又利长远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按照我国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产业发展特点,《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总体思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释放市场潜在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为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改善环境质量,保障改善民生以及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具体讲,就是要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需求、以优化政策和市场环境释放内需潜力、以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条原则:创新引领,服务提升;需求牵引,工程带动;法规驱动,政策激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问:《意见》提出了近3年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的目标。这是基于哪些考虑?
答:《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点突破,装备和产品的质量、性能显著改善,形成一大批拥有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装备和产品。二是国产设备和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提高我国产品技术水平,促进更广泛应用。建设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广大中小企业配套的产业良性发展格局。三是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通过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
提出这些目标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需要。与普通竞争性行业不同,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法规驱动型产业,既要突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引导,驱动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市场。总体看来,近年来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大发展,已初具规模,产业领域不断扩大,技术装备迅速升级,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服务业水平显著提高。但仍存在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产业集中度低、竞争力有待提高等问题,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节能环保市场需求。为此,针对当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是与相关规划衔接的结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拉动国内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会同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部门着手研究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国家确定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决定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规模,为节能环保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拓展了市场空间。《意见》中提出的目标,与“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文件内容是相衔接的。
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约束激励,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一是健全法规标准。重点是完善立法、加强执法、保障司法、健全标准,使潜在的市场需求得到释放,真正起到扩大有效内需的作用。
二是强化目标责任。主要是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实行问责制。
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投入,继续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支持企业实施节能环保项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对节能环保重大工程和技术装备研发推广的投入力度,解决突出问题。
四是拓展投融资渠道。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加大对重点工程、节能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和外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稳步发展碳汇交易。
五是完善价格、收费和土地等政策。加快制定和落实鼓励余热余压余能发电及背压热电、可再生能源的上网和价格政策,逐步扩大峰谷价差,落实燃煤电厂脱硫、脱硝电价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推行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完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政策,将污泥处理费用纳入污水处理成本。对节能环保重点工程用地,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安排中给予重点保障。落实并不断完善现有节能环保税收优惠政策。
六是推行市场化机制。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深化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健全污染者付费制度,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七是支持节能环保产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承揽境外各类环保工程、服务项目,引导外资投向节能环保产业。继续支持引进先进的节能环保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国家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同等适用于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
电力环保产业范文4
这次会议是在我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污染减排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主题很明确,既是对*年工作的总结和对08年协会工作的安排,也是对污染减排技术的交流,开的很及时、很有意义。下面,结合本次会议主题,谈谈我的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
一、全省污染减排工作情况
20*年,中央作出“*”要实现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减排10%的重大部署,将污染减排列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确保完成的重要约束性指标。两年来,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体陆续进行了相关报道。大家都是从事环保相关工作的,对此一定都很关注,也都有了解。在此,对去年全省减排工作情况和今年主要打算作个简要介绍。
一是污染减排组织协调工作显著增强。党的*报告用较大篇幅对污染减排提出明确要求。去年,国务院印发工作方案,召开电视电话会,总理亲自出席并作重要讲话,还出台了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三大办法。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省委卢展工书记、省政府黄小晶省长、苏增添副省长逢会必讲污染减排。省政府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由黄小晶省长任组长,李川、苏增添副省长任副组长。省政府与各设区市政府签订减排责任书,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各设区市政府也与县(市、区)政府和重点企业签订了减排责任书。省级财政专门设立污染减排专项资金,去年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近亿元。
二是污染减排政策体系日臻完善。省政府出台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污染减排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各有关部门还联手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如,实施差别电量、替电、使用低硫煤,从燃煤发电宏观调控入手实现减排;实行脱硫电价同电力企业脱硫效率挂钩、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费同处理效果挂钩,通过经济杠杆促进企业自觉减排;实行未完成减排任务的地方、开发区、企业的环保限批,新建项目“点对点”总量调剂,以及严格企业信贷,运用综合手段促进减排。
三是污染减排项目全面推进。督促所有燃煤电厂按时建设脱硫设施,完成非电锅炉(炉窑)脱硫、能源替代、清洁生产等so2减排项目300个,建设投运城市污水处理厂29座,实施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节水、清洁生产等项目82个,关闭、淘汰744个排放so2企业、生产线和492个工业cod减排项目。在所有燃煤电厂、企业自备电站、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部分国控重点工业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联网。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和减排督查,强化环保监管。
省政府已明确,20*年so2和cod项两指标要分别减排1.1%和1.3%。对此,今年将着重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抓政策推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污染减排政策,同时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既强制、约束,又鼓励、推动,营造有利于全面推进污染减排的良好政策环境。二是抓责任落实,强化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人责任,强化企业的减排主体责任,强化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责任,健全严格的减排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三是抓工程项目,继续筛选完善重点项目库,重点是火电厂和自备电站脱硫工程、钢铁企业烧结机脱硫项目、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项目,完善工程项目调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各重点项目按期完成。四是抓监管实效,切实抓好“三大体系”建设,严格污染源在线监控、日常执法监察和项目督查核查,定期公布各地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五是抓社会监督,继续组织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重点宣传减排正面典型、公开曝光减排不落实的地方和企业,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减排工作。
二、污染减排为环保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国家实施污染减排,对各级政府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各排污企业污染治理提出更严格的标准,同时也为环保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一是污染减排为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污染减排有明确的时间要求,既有“*”末期的总体目标,也有各年度的目标,这些目标都是必需确保完成的。而这些目标的完成,都离不开作为重要物质技术保障的环保产业的支撑。*报告在提到污染减排时,专门强调要“发展环保产业”。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也多次提出“要把支持环保产业技术发展作为环保工作的一个有力抓手”。减排污染、保护环境的要求,为环保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是污染减排为环保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根据国家与我省签订的污染减排责任书,到“*”末期so2和cod两项指标要分别减排8%和4.8%。省政府还明确,20*年两项指标要分别减排1.1%和1.3%。要完成这些指标,离不开大批减排项目的支撑。比如,去年全省就实施了燃煤电厂脱硫、300个非电行业脱硫项目、29个城市污水处理厂、82个工业废水深度治理项目等一大批重点减排项目。预计今年的减排项目也不会少。面对广阔的市场,环保企业大有可为。
三是污染减排为环保企业提供发挥技术优势的平台。污染减排的措施有三种,即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和结构减排。其中,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措施都涉及排污企业生产工艺、治污工艺的改进,技术含量高。特别是对于已实现达标排放,但仍有减排潜力的企业,有关技术就显得更加重要。这对于具备技术优势的环保企业来说,先进治理技术有了用武之地,企业竞争力将更加凸显。比如,去年龙净集团和三钢集团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中型钢铁厂烧结机脱硫,并取得了良好的减排效果。在此,希望大家积极研发、推介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促进减排工程的实施。
三、把握机遇,服务全省污染减排大局
污染减排为环保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谁能把握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谁就占的了发展的先机。对此,我谈几点建议。
一是希望各环保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鼓励环保企业建立科研开发机构,加快污染减排和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产品的研发。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环保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协作关系,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鼓励环保龙头企业发展和示范工程建设,加速环保科研成果转化,实现环保技术产业化,增强我省环保产品及技术的竞争力,提高我省环保产业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废气治理技术与设备、工业与生活废水治理技术与设备、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咨询、环境标志认证等领域的工作,缩小与先进省市的差距,为污染减排提供服务。
二是希望实现先进环保实用技术的对接和转化。希望大家积极利用好每年“6·18”项目成果对接会、“9·8”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各类展览会的平台,支持吸纳和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促进技术、项目的对接和成果的转化,加快先进环保实用技术项目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在这方面,省环保产业协会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健全环保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和技术转让的信息库,及时提供服务。鼓励发展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学术团体和企业之间的环保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环保设备成套化、系列化、标准化水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
三是希望产业协会进一步提供优质服务。产业协会是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组织。承上,就是协助政府制定规划、标准,实施市场准入和行业管理。启下,就是为我们的环保企业和社会服务。在新的一年里,省环保产业协会要用足用活国家和我省出台的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虚心学习外地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要积极引导,选好示范典型,支持先进适用的污染减排技术推广应用。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协会办成“企业之家”。
电力环保产业范文5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知识产权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科学技术突破的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展现当今世界信息、生物、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等发展潮流;当前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估量,对社会与经济影响巨大的产业。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直接关系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节能环保产业。2010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大约为2万亿元,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均衡,导致地方政府缺乏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措施;政策呈现“超国民待遇”的倾向,变相歧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环保产业;国家对节能环保产业在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现象,对节能环保产业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主要包括水电、太阳能、生物能、核能,我国历来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对水电开发相当重视,其中三峡大坝就是重视开发水电的体现;我国也积极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使其在新能源所占比例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对外能源依存度高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我国新能源发展任重而道远。(3)新材料产业。新材料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产业,新材料的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在财政和税收的支持下,地方政府把新材料产业作为本地区优先发展产业。(4)新医药产业。美日欧是新医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我国新医药产业虽然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由于缺乏国家发展战略、融资渠道不畅、国家研发投入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产业的长远发展。(5)生物育种。在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大背景下,我国积极应用农业生物工程。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转基因作物的研究,我国的转基因技术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某些技术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6)电动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是在能源危机下的大势所趋。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我国目前在技术上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是电力汽车。但是这一技术的市场化受到快速充电系统和充电站建设规模等因素的制约,短期难有突破。(7)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感应度和带动性都很高的产业。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每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陈伟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差别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节能、环保、附加值高等特点,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可持续经济有着重大意义。(1)节能新能源产业、电动汽车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产业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取得更高效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2)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环境污染少,甚至零污染。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频频出现,范围不断扩大,给我国居民生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刻不容缓,转型产业结构,还广大居民清新的空气。(3)附加值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产品的质量、品牌,能使产品有着很高的附加值,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使“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管理几点要求
(1)正确处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是要完全摈弃传统产业,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创新驱动,另外就是战略性需要。而传统产业在增肌就业、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等发面占有重要地位,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对传统产业取而代之。(2)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体制进行深入改革。我国要深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体制的改革,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专项与新兴产业科技发展委员会,来推动对原有的科技体制改革,跟好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3)要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不仅关系产业的竞争力,而且关系到国家竞争力和综合里的提高。因此,我国要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及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掌握未来国家创新的主动权。
参 考 文 献
电力环保产业范文6
雾霾事件的发生,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空气净化等相关终端企业带来了商机。在北京等地,已经出现了口罩脱销的情况,而室内空气净化器则成为另一个抢手货。企业办公室、家庭等都开始装备空气净化器,这无疑会为生产空气净化设备的企业带来最直接的影响。
与此同时,这场席卷北京等几个大城市的雾霾天气使得大气污染监测与治理方面的投资机会引发了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我们明显感觉到,现在大型的空气净化器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企业和一些富有家庭踊跃购买。说明这个市场已经慢慢培养起来了。”一位关注环保行业的投资人称。
VC/PE们也开始重新寻找着这一细分领域中有望脱颖而出者,对大气污染的检测和治理产业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北极光创投北京公司董事总经理杨磊表示,他们近期对空气处理企业很有兴趣,比如公司将投资的一家空气净化器公司——贝昂科技,这家公司的净化器可以除去小至20毫微米的可吸入颗粒。
这是一个颇为诱人的市场。上述投资人告诉记者,2012年新能源行业一片惨淡,使得看好清洁技术的60%以上的投资人转向了环保产业。事实上,在创业板上市的先河环保、聚光科技等“空气概念股”,已经以其漂亮的业绩对投资者形成了不小的召唤力。
2012年,我国清洁能源行业有2家具有VC/PE背景的企业上市实现5笔退出,累计获得账面回报2.02亿美元,IPO平均账面退出回报率高达32.4倍。其中,东江环保的上市为坚守10年之久的中国风投、永宣创投分别带来了79.09倍、65.63倍的超高账面回报率,而2010年才入股的金石投资仅获得2.07倍的账面回报率;津膜科技的上市为高新投资以及中信建投分别带来了12.21倍、2.98倍的账面回报率。
更大的环保商机
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的破坏正在产生严重后果。中国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居世界之首,90%的河流受到污染、40%的人口没有洁净饮用水供应、三分之一的土地受到酸雨威胁。中国一线城市的PM2.5年平均浓度都在55微克/标准立方米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准则》,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标准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标准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
对于政府来说,中国的经济必须要变得绿色。对于民众来说,生活环境必须变得更加清洁和宜居。这些愈加迫切的需求和实际待解的问题,使得环保产业在经济寒冬时依然保持稳固增长。政府即将投入千亿元的大气污染治理活动,也将催生和带动多个高达百亿的细分产业组成的空气治污产业群。
上述投资人告诉记者,空气污染对无论家用或是商用的空气净化工具都会有新的市场机遇,也许会催生下一个新的市场需求。而在环境监测方面设备的毛利率普遍在50%以上。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员瑄谈到,根据相关企业高管和销售估计,过去一个月,受北方地区持续雾霾天气的影响,空气净化器销量增至原来3倍以上。仅1月25日-29日5天,国美电器北京地区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加湿器的销售总额已达去年同期的5倍。一些很早就涉及净化行业的传统家电巨头如远大、美的、格力等,正利用集团其他产品的优势加速推广空气净化器产品;霍尼韦尔、松下、夏普、3M等大型跨国公司也依托其长期积累的相关技术,进一步拓展市场;主营健康产品的安利也在近期开始涉足生产空气净化器产品。
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关注度提升,一些带有净化环境概念的企业也将受到投资者青睐。获取新鲜空气所需要的代价,也许会催生下一个新的环保商机。
长期关注中国环保产业的领头网站谷腾环保网总经理王新星表示,仅环境监测仪器一项,将催生一个百亿元市场。
2012年11月初,国内首个大气复合污染超级监测站在广东揭牌,总投资超过7500万元。王新星分析说,根据“十二五”规划,仅在空气质量PM2.5监测方面,全国将建设1500个监测站点。仅此一项,将产生20亿元以上空气监测仪器采购市场,而相关监测仪器市场规模将远超百亿元。
作为空气检测领域的领头羊企业,先河环保占据了约30%的市场份额。该公司进入空气检测领域已逾10年,已经具备自主创新的优势,可以预计其后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事实上,空气监测只是其中的一个商机。而从源头上严控、整治污染,将是未来治理环境的方向所在,其间有着更巨大的商机。
2012年12月5日,环保部公布了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导向正逐步由污染物总量控制向改善环境质量转变,由主要防治一次污染向既防治一次污染又注重二次污染转变。
“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万亿级别的数字。环保产业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选项。”杨磊谈到,仅是处理工业废气,就有几千亿的市场规模。而中国的大气治理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潜力极大。
就现阶段而言,中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粗放型的能源利用方式造成的。我国消耗的能源中,一半以上是煤,而火力发电脱硫、脱硝都不过关。用的石油一半靠进口,买的都是便宜的含硫量较高的油,炼油厂脱硫工艺也很差。再者,这些年汽车大量增加,发动机质量也不够好,种种问题根源上还是经济缘故:为了降低成本而牺牲了环境。
因为脱硫的需要,上述投资人认为,未来电力行业将成为治理重点。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脱硫建造市场容量将超过500亿元,运营市场到2015年规模将达到3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以上。此外,保守预计“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脱硝市场容量将超过1900亿元。
在他看来,脱硫真正的难点,其实是需要提升汽油的炼制水平。据记者了解,目前炼油主要采用含锰添加剂来脱硫,这样比较便宜,但锰对人体有害,不宜采用。采用其他办法成本就要增加很多。但要真正解决雾霾问题,在炼油上就不得不做文章,这需要技术领先。
“环保是一个大产业,每一个行业的顶尖企业都会大有前途。”他表示,不管是哪个领域的企业,只要技术领先,它就会很厉害。同时他认为,环保的治理要看总体,比如即使脱硫治理污染减少到零,但别的污染源还在,大气污染还是照旧。
可见,治污需要做全方位的努力,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空气治理行业是一个永远的朝阳行业,规模会越来越大,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资本的嗅觉
在商机面前,资本早已闻风而动。
近年来,虽然环保产业的投融资态势也呈现出了“雾霾笼罩”的态势,尤其是去年投资状况尤为恶劣,但也有很多基金一如既往地关注并投资这个产业。
典型的投资案例如:青云创投2012年投资了水处理设备制造商宁波沁园集团;泰山投资及方源资本联合对兆恒水电的投资;红杉资本投资了做土壤修复的北京建工环境;经纬和纪源资本投资了石油污水处理企业安洁士;北极光投资了工业污水处理企业东硕环保和污泥处理企业中持绿色等等。
与此同时,一些环保基金也在纷纷成立。2012年4月,国内首只专业推动节能环保投资基金——中宸基金成立,其中用于环保产业的资金规模约100亿元,主要用于垃圾发电。
启明创投创始人瑞斯彻认为,近期节能产业投资与以往不太一样,最显著的是投资者发现很多清洁技术公司估值回到了“更理性的水平”,这使得更多基金愿意投资这个领域。比如2012年,启明创投投资环保产业的比例从不到10%提高到15%,目前他们正在考虑投资一家水处理企业。
上述投资人很认可瑞斯彻的看法,他表示,虽然目前有大量的创业者和资本涌入,但环保产业很难重复新能源的老路,尤其是:在短短数年内产生爆发式增长。据记者了解,中国的新能源投资往往一窝蜂,产能上得很快,但这些企业往往是市场和原材料两头在外,竞争力不强。这也是新能源投资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基金对环保的投资将会更理性。
原因之一是拉动环保产业大发展的主要因素取决于政府。尤其是在垃圾处理、市政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领域,买单的往往是地方政府,政策市使得这个产业发展同新能源汽车一样,取决于政策的出台,以及各级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此外,这个产业的企业多为服务型、工程类的企业,项目周期很长,人的因素占很大比重,这使得环保产业不可能产生爆发式增长。
这可以从所投企业和领域来分析:由于市政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领域政府比较关注,不仅出台政策,各级政府也会为此买单,因此,这类企业更受资本青睐,也出现了不少上市公司;而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相对前两者属于较新领域,吸引资本数量就少一些。由于中国的环保项目最早是从污水处理开始起步,因此污水处理领域的项目不仅回报较高,市场更成熟,对企业也更有吸引力。
“国内很多环保企业的主要盈利模式是靠获取政府补贴及获得政府买单,企业发展受政策影响较为明显。”杨磊表示,污水、固废等方面政府倾注的心血和关注度更高一些,也导致了资本往这些方向倾斜。而靠生产终端设备面对普通消费者的环保企业获得的补贴可能就比较有限。
北极光创投一直非常关注环保产业,其三分之一的基金都会投往相关领域。近年来,北极光每年都会投四、五家环保企业,主要集中于生物燃料、太阳能、储能以及节能环保高端材料等各类环保企业。由于专注也专业,他们所司成长性非常好,即使在去年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下,有些公司的利润和收入甚至增长了400%。在杨磊看来,如果一个公司的增长低于100%,投资价值就极小了。
“去年,我们融了一个4亿美元的基金,和一个大约1亿美元的人民币基金,用于三四年间的持续投资。”
曾经有机构预测过,在“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的投资需求将达3万亿。在大气、水、土壤、固废这些细分领域中,都会有巨大的空间孕育出行业巨头,假以时日,一定会出现若干家产值过百亿的龙头企业。
他们认为,那些能够在未来崛起于市场之中的领军者一定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对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例如受到众多基金追捧的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曾经以几近完美的解决方案一举拿下著名的紫金矿业污水治理项目。究其原因,在于高能时代凭借其20年的工程经验和极大的技术优势在众多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能确保被污染的土壤得到治理,同时还能产生经济效益。
再如安洁士获得经纬投资的原因在于:突破了石油工业领域中压裂废水的处理技术。安洁士作为国内第一家攻克压裂废水处理技术的企业,较之于竞争对手,至少领先一到两年的时间,而他们则可以在这个领先速度下,快速占领市场。北极光投资中持绿色的原因之一,也是中持厌氧消化效率可以高于其他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