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运营模式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保产业运营模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保产业运营模式

环保产业运营模式范文1

节能环保产业位居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又被称为“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它分为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涉及的范围很广,产业关联度很高。由于节能环保产业适应了产业绿色发展的国际趋势,能缓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资源和环境压力,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因此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

节能环保产业在迎接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受到很多深层次问题的制约,比如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体系不清晰,大、中、小企业提供的技术和产品缺乏系统、集成和整合,同一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同一层面过度竞争,没有形成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条;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大多数节能环保企业仍以模仿和国外技术或设备为技术战略,尚未真正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市场运作不够规范,包括企业的诚信问题、融资问题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涉及到产业引导、政府监管、技术创新、市场机制等诸多方面。其中,利用好市场机制是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市场机制主要涵盖了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这几个方面相互融合、互相作用,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想要推动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就要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地位,形成企业为主导、政府加强服务和监管的良好局面。

从国外发达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利用市场机制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节能服务的市场化。市场上涌现出大量的节能服务公司,这些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化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基本运作模式是专业节能服务公司与能源用户签订节能项目合同,由节能服务公司提供项目投资、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等一条龙服务,能源用户利用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效益支付服务费用及设备改造成本。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节能服务已成为一项新兴产业,节能客户也由工业企业扩大到机关、团体、学校和私人住宅。

运用市场机制的另一做法是在垄断性环保产业中引入竞争机制。在环保产业中,以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为代表的环境基础设施是一个重要部分,一般由政府负责投资、建设和运营。为了克服政府财政负担过重和效率低下的弊端,发达国家提出鼓励私人部门参与建设和运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伙伴关系”,即新的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模式既克服了完全由政府承担资金压力和效率低下的弊端,又防止了公共服务交给私人部门可能出现的价格提高、普遍服务不能得到满足的问题。

环保产业运营模式范文2

    关键词:环保产业现状分析未来发展 

    1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 

    1.1我国环保产业的定义范围 

    我国环保产业的概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前一两年,环保产业仪指专门从事环保没备生产和其它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企业单位。现在,随着国家对利,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环保产业还包括诸如国家各部委直属的研究院所和生态建设的企业单位等。 

    1.2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 

    总结中国环保产业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技术服务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针对某个环保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方案,组织规模小。二是项目承接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为环保项目提供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营等一揽子服务,组织成规模化发展。三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品牌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产品营销为核心,以企业品牌为依托,以项目融资、项目承接、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等为内容。这一阶段将是市场洗礼的结果,也是目前中国环保企业努力的方向。 

    1.3我国环保产业的特点 

    1.3.1进入门槛不高 

    十多年来,中国的环保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洗礼,现有一万家左右。由于环保产业相对于其他的行业而言,整体利润比较可观,而且进入壁垒并不是很高,因此,就不断有新企业加盟,且呈方兴未艾之势。 

    1.3.2企业分布的分散性 

    因为我国的环保产业广泛分布在各个产业部门,导致了环保产业管理上各自为阵、政出多门,使得国家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投入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监督协调,综合管理的力度不大。 

    1.3.3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 

    据资料表明,大型环保企业只占全国环保企业总数的2.8%,近90%都是小型企业。到2000年底,全国已有1万多家企事业单位专营或兼营环保产业,职工总数180多万人,固定资产总值800亿元。2000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108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产品)产值300亿元,占27.8%: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约680亿元,占63%;环境服务产值100亿元,占9.2%。环保产业总产值已占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77%。 

    1.3.4中国的环保产业还很稚弱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环保产业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一方面,中国的设备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由来已久,因此,这种差距在环境污染治理设备、在线监测仪器的制造方面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中国环保企业在转化、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环保技术和设备以及在技术工艺的开发方面远远低于其它行业的转化、引进、吸收程度和开发程度,当然就无法提供满足中国闩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的技术工艺和缺乏解决日益扩大的环境问题的综合实力。 

    1.4我国环保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4.1我国环保产业的主管缺位 

    我国环保产业没有主管、只有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对环保产业进行规范和约束。由于我国环保产业协会对各地环保产业的指导缺乏行政上的监管,从而导致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缺乏一种强有力的指导和管制。 

    1.4.2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的规范问题 

    我国的环保产业是伴随着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但目前就国内的环保市场而言,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市场准入的条件没有限制,另一方面,环保的市场资源比较分散,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1.4.3资金短缺的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投资多元化趋势已初露端倪,但资金短缺仍将是一段时期内的主要矛盾。 

    1.4.4环保产业仍未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行业 

    因为环保产业目前还未列入国民经济的行业之中,致使目前环保产业缺乏一个规范的统计、研究、政策指导。 

    1.5制约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因素 

    谈到制约我国环保企业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制约我国环保企业的内部因素主要是:一是新生的公司没有资金、技术及资质优势,老牌的公司技术、资质占有绝对优势,但又没有市场主动性。二是新老公司都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没有大的综合实力强的公司形成,无法与国际环保公司抗衡。制约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5.1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显示出来,环保产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还没有引导环保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导致环保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由于产业政策不到位,缺乏吸引人才、技术、资本资源投入的市场氛围。如火电厂烟气脱硫,“七五”期间国家开始安排重点攻关项目,“八五”开始实施示范项目,“九五”制定了宏大的实施计划,但由于配套的政策不落实,造成实施计划难以落实。例如:目前,安装脱硫装置的火电装机容量只占全国火电装机容量1.2%,很有发展前景的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难以形成。 

    1.5.2环保基础设施投资渠道窄,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不足 

    据有关研究表明,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的投入应占GDP的1.5%,而我国到“九五”后期虽然达到1%,但还不能满足建设所需。资金缺乏直接限制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如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建设67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后经调整为52个,但截止到2000年底,全流域只建成运行10个,未动工建设的10个。目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几乎全部依靠财政投资进行建设和运行维护,致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发展滞后,城市污水二级处理率不足15%,一部分污染处理设施难以运行下去。 

    1.5.3市场混乱,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这是我国环保产业和环保企业都长不大的一个原因。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现象严重,采取所谓的市场准入制度,造成市场割据。有的地方片面强调当地环境保护建设项目所需的设备和产品要在当地生产,造成了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个别省市制定的环保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出承担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单位必须持有《当地环境污染治理工程资格证书》。另一方面,不正当的市场竞争依然存在。有关部门指定产品准入、虚假鉴定等现象时有发生。与此同时,山于环保产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缺少必要的标准、技术规范。环保产业市场混乱,严重阻碍了环保产业技术进步,挫伤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2环保产业与金融资本的结合 

    资金缺乏一直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尤其是环保企业。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个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和收益较低的公益性的行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往往与巨额的资金联系在一起。在这方面,国内的环保企业与金融资本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 

    2.1我国环保治理现有资金来源分析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己形成了八条环境保护的资金渠道,这八条资金渠道是:基本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环保投资:更新改造投资中环境保护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环保投资:排污收费补助用于污染治理资金部分:综合利用利润留成用于污染治理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用于治理的投资;污染治理专项基金和环境保护部门自身建设投资。 

    2.2我国上市环保企业的现状及特点 

    目前沪、深两市与环保业务有联系的公司有30多家,但有相当多的公司环保业务占总业务比重较小,环保业务比重较大的公司只有7家,它们是:环保股份(0730)、清华紫光(0938)、凯迪电力(0939)、首创股份(600008)、武汉控股(600168)、创业环保(600874)、龙净环保(600388)。这7家公司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环保产业基本上是其唯一主业,它们是:环保股份、凯迪电力、龙净环保,它们的“环保血统”更纯正一些:另一类是环保产业是其主业之一,但不唯一,它们是:清华紫光、首创股份、武汉控股、创业环保。 

    2.3风险投资与我国环保企业 

    环保治理项目的投资主要是政府且属公益性事业,其收益的改善主要来自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和资金配套,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于其未来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政策的行业,风险投资对其介入是很谨慎的。但是,随着国家对环保投资政策的改革和对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这一状况会有所改善。 

环保产业运营模式范文3

通过资料收集、访谈、调查问卷等多种方法,对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发展及环保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环保人才需求学历以本科和大专为主,具备一定工作经验者优先,环境工程技术方向的人才需求量较大。结合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的实际情况,建议在环保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应依托企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

关键词:

环保产业;人才需求;秦皇岛市

环保产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环境产品和服务活动、为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1]。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环保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此背景下,环保人才的需求应该更为迫切,但环保类专业的学生实际就业情况不容乐观,被网络评为就业最差的十大专业之一[3-4]。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院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教育的高校之一,被誉为中国环保系统的“最高学府”和培养环保人才的“黄埔军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关系到学院未来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了解与环保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对环保人才的需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其对于制定环保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秦皇岛市环保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对环保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发展对环保人才未来的需求状况,弄清目前环境类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与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访谈结果,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为学院制定环保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提供建议。

1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发展及环保人才现状

1.1环保产业发展状况秦皇岛市环保产业从1990年开始迅速发展,在秦皇岛市环境保护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5]。目前,秦皇岛市环保产业类型已涵盖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洁净产品生产四大类,主要以环保产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主。其中,环保产品是指用于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设备、药剂和材料、环境监测专用仪器,包括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备、环境监测分析仪器仪表、环保药剂和材料等,秦皇岛市环保产品生产目前主要集中在前两方面;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对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的加工处理,利用废弃物生产各种产品;环境保护服务是指与环境相关的服务贸易活动,主要包括环境技术与产品研发、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环境监测、环境咨询、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废旧资源回收处置、环境贸易与金融服务等,秦皇岛市的环境服务业刚刚起步,但发展迅速;洁净产品是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新产品的生产、消费及使用后的回收与再利用)对环境友好的产品。1997—2011年全市环保产业产值增长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秦皇岛市的环保产业在1997—2011年发展迅速。产业产值从1997年的3.30亿元增长至1999年的3.73亿元,产值增长速度为6.28%;从1999年的3.73亿元增长至2004年的7.20亿元,产值增长速度为14.07%;从2004年的7.20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14.24亿元,产值增长速度为10.23%,由于2011年的产值是部分产值,所以此期间的产值增长速度较慢。2004年,秦皇岛市GDP为443.56亿元,其环保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为1.62%。同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80%。说明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环保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1.2环保人才现状2010年,秦皇岛市环保产业从业人员7105人,其中,获得高级技术职称、中级技术职称从业人员数量分别为242人、465人。具体从业人员职称所占比例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秦皇岛市环保产业从业人员中获得高级技术职称、中级技术职称的比例分别为3.41%、6.54%。2011年我国环保产业从业人员中获得高级技术职称、中级技术职称的比例分别为2.10%、5.10%[6]。说明秦皇岛市环保产业技术优势明显,环保人才技术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环保产业获得认可的技术及相关职称评定人员数量依然较低,总体人才结构层次偏低。

2秦皇岛市环保人才需求分析

2.1从业单位性质分析对2013年秦皇岛市环保产业进行调研,共有35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其中,事业单位3个、国有企业1个、集体企业1个、中外合资企业2个、私营企业28个。具体从业单位所占比例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秦皇岛市环保产业从业单位中大多为私营企业,占从业单位总数的80.0%,且以中小型环保企业居多。这与河北省的基本情况类似。河北省环保产业中企业单位占93%~95%,事业单位占5%~7%,企业中国有企业占的比例不到10%[7]。郝英君[8]通过调查发现,高职环保专业毕业生就业更青睐国营企业,占毕业生总数的50%以上;其次考虑的是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占毕业生总数的30%以上;最后才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等。但由表1可知,国营企业仅占从业单位的2.86%,事业单位仅占从业单位的8.57%,这与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存在矛盾,也是环保人才的需求迫切但环保类专业的学生实际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的原因之一。这需要各高校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和人才需求状况,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

2.2人才数量需求预测2004年,秦皇岛市环保产业从业单位数量从1997年的21个发展到55个,从业人员为5812人[9-10]。到2010年从业单位数量为61个,从业人员为7105人。具体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秦皇岛市环保产业从业人员从2004年的5812人增长到2010年的7105人,平均年增长速度为3.40%。同期全国环保产业从业人数年均增长速度为10.4%[6],可见目前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吸纳就业能力仍然不足,环保产业规模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2.3人才类型需求预测2015年6~7月份各大招聘网站中,秦皇岛市对环保人才的招聘信息共有222个职位,其对环保人才的学历层次需求、工作经验需求和职位方向需求状况如图3所示。学历层次需求方面,222个职位中对环保人才的学历需求以本科、大专学历为主,分别为83个、79个,占全部职位的37.4%、35.6%;硕士学历需求仅为2个,占全部职位的比例不足1.0%;不限学历的职位有58个,占全部职位的26.1%,多为环保销售类职位。这说明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对环保人才的学历需求以本科、高职为主,本科略占优势,所以环保专业高职学生通过“专升本”、“专接本”等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工作经验需求方面,222个职位中明确表示接收应届毕业生的有26个,占全部职位的11.7%;需要1年以下工作经验的职位有26个,占全部职位的11.7%;需要1~3年以下工作经验的职位有52个,占全部职位的23.4%;需要3~5年工作经验的职位有49个,占全部职位的22.1%;需要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位有22个,占全部职位的9.90%;不限学历的职位有47个,占全部职位的21.2%。这说明秦皇岛市需求环保人才的职位大多需要工作经验,有149个,占全部职位的67.1%。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该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位方向需求方面,环保人才招聘较多的职位方向有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环保销售、环境影响评价等。其中,环境工程技术人才指的是掌握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等污染控制技术,具备环境工程基本设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操作、环保项目施工与管理及一定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222个职位中需要环境工程技术方向的职位最多,有76个,占全部职位的34.2%;其次是环保销售和环境监测,分别为37个、35个,占全部职位的16.7%、15.8%;环境影响评价等方向需求较少。这是因为在环保产业的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洁净产品生产四大领域中,秦皇岛市的环保产业主要以环保产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为主。我国环保产业从业人员年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为环境保护服务,年均增长速度为17.3%,远高于同期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6%的年增长速度[6]。近几年秦皇岛市环境保护服务发展较快,秦皇岛市环保产业的发展,将会带给环保专业学生更多的职业方向选择。

3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环保专业学生培养的建议

3.1依托企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环保人才的单位包括: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大专院校与研究机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目前,需求高职毕业生最多的是私营企业,大部分高职毕业生是在环境治理、监测、管理或技术服务的第一线工作[11]。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知,当前秦皇岛市环保产业中私营企业居多,而且多为中小型企业。所以,依托企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更能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在课程设置上,学院环保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当时时关注秦皇岛市环保产业的发展及其人才需求状况,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在课程考核上,学院环保专业学生的课程考核应与本市企业要求的相应职业技能标准相融合。在教学方法上,需要学院环保专业的专职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密切关注本市企业技术动态,灵活运用包括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把最新的知识、最实用的技术传授给学生,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学院还应该依托本市企业,通过外培内引等多种途径建立一支具备“双师”能力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3.2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发展迅速,今后对环保人才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高,特别是一线的环保技术人才。通过与秦皇岛市环保企业负责人的访谈得知: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希望毕业生不但要掌握环保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实际操作能力,能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但目前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还比较欠缺。所以,环保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践职业技能的重要场所,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能够再现生产过程或工作岗位的需求,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利用现场的生产设备和员工培训条件,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缩短书本知识与具体生产的差距,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环境保护部.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11-04-05).

[2]丛丽娜.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4):67-69.

[3]耿世刚.我国环保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及展望[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1(1):1-3,22.

[4]顾玲,崔迎,娄绍霞.高职环保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7):5727-5729,5732.

[5]劳期团.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1(1):56-57.

[6]吴舜泽,逯元堂,赵云皓,等.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综合分析报告[J].中国环保产业,2014(8):4-17.

[7]刘建秋,兰国谦,郭利键,等.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调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131-133.

[8]郝英君.高职院校环境专业就业情况调查———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2014届毕业生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4(6):84-88.

[9]张敬宇.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1999(2):43-44.

[10]刘铁树.秦皇岛市环保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环境保护,2006(1):38-40.

环保产业运营模式范文4

1.哈尔滨市环保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结构不够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哈市环保企业中,90%以上为中小企业,没有专营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有75户是兼营环保企业。这些企业没能把主要人员、设备和资金用于环保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上,企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低,缺乏规模效益。大多数小型的环保企业产品趋同、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设备简陋,有些还是“小作坊”生产方式,生产不稳定,整体素质不是很高,行业间沟通匮乏。整体环保设备、技术水平大概落后于发达国家20年。

2.环保企业缺乏科技开发能力,多数产品高科技含量少,科研成果转化缓慢。环保产业已被我国纳入本世纪优先扶持发展的产业之一,哈市也把环保产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培育,但是,哈市多数环保企业只是靠灵活的经营机制抢先占领了一些环保产品的经营阵地,这些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后备技术力量和设备,后续发展乏力。在哈市的环保产品中,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不到2%,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不到4%,80%以上的产品仅是发达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哈市“三大”开发研制的科研成果,由于观念、利益、机制等诸多因素,产学研之间很难结合,致使一些环保科研成果长期束之高阁,科研成果的应用率为38%,转化率仅为10%,造成许多环保企业长期处于因袭别人落后技术的生产状态。其产品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高,产品标准化、系统化、成套化程度低。

3.融资渠道不畅,对环保产业的投入不足,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营机制。哈市环保产业缺乏一个多元化、多层次、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尚未形成自我发展的资金运行机制。一方面,政府及有关部门用于环保产业的专项资金投入匮乏,给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制造了“瓶颈”,是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哈市环保产业总的投入仅占GNP的1.5%,而深圳市已超过3%;另一方面,缺乏一套环保产业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致使一些企业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的产品到外地去开拓市场。

4.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监督管理措施薄弱。哈市的环保产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分散于各个行业,隶属关系复杂,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因为没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机制,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现在的产业格局大体是靠自发形成的,致使有一定市场潜力的产品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环保市场的效应和规模,尤其是环保产业市场管理滞后,造成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如:虚假广告、高额回扣、压价竞争等行为盛行,以致把假冒伪劣的环保产品通过非正当竞争的手段进入环保市场,直接影响了环保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5.缺乏完整配套的环保产业政策,没有形成有力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宽松的政策环境。哈市的环保产业基本上是以政府投资为主,特别是环境公共设施建设方面,渠道单一,实行的是单纯的行政手段,缺乏利益驱动。政府在信贷、税收、技术创新、市场培育等方面没有一套有力的鼓励扶持政策,不仅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还使一些有成形产品的企业易地南迁,寻求新的发展环境。尽管制定了一些政策文件,落实起来不到位,在帮助企业解决具体困难上力度不够,同时,也缺乏鼓励外资和本地资本向环保产业投资的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影响了各种资本在哈市向环保产业投资的积极性。

最近几年,哈市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10%左右的速度,它既给城市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环保产业虽然产业规模不大,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对环保产业需求的日益增多,环保产业规模的扩大和产业数量的增长已是必然趋势。哈市地处高寒地带,每年采暖期达180天,又是老工业基地,能源结构是以原煤为主,年耗煤量1000万吨左右,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为60%,冬季居民取暖锅炉的防尘设施多数都达不到环保标准,所以,防治原煤散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及优化城市能源结构的任务就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哈市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布袋除尘器具技术及除尘设备,在防治大气污染领域有其技术上的优势;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工业废水的处理及松花江段污染严重的治理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哈市地域广阔,总面积5.32万平方公里,平原占较大比例,其中有耕地2008万亩、草原370万亩,在发展无公害农业及绿色环保食品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哈市在全国处于中心城市的地位日趋明显,在城市噪声的防治、固体废物的处理、建设建筑材料的提升等方面,对环保设施及材料的需求将大大增加。最重要的是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及政府对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大,已营造了一定的环保产业市场,使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壮大成为可能。

二、加快发展哈尔滨市环保产业的对策

1.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环保产业快速发展。要根据哈市环保产业特点及优势产品,确定鼓励发展的项目及配套政策,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财税政策方面,进一步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的优惠政策,选择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领域,重点培育和扶持。在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环保产业的意见及政策的基础上,明确把环保产业确定为哈市重点发展的产业,制定可能实现目标的规划。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保证列入目标计划环保产业项目的资金需求,并制定环保投融资政策。优先安排流动资金、专项资金,采用低息、贴息贷款支持环保企业,特别是具有高新技术的环保企业。同时,建立环保产品、环保科技开发创新风险基金,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对从事环保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生产的环保企业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培育规范的环保产业市场。从一定程度来讲,环保产业市场是政府行为造就的一个市场,政府行为在该市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可形成宏观层面的调控。针对哈市目前环保产业中存在的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政府应明确哪些项目是优先发展的,哪些项目是属控制发展的。对于优先发展的项目,可以在投资、税收等方面扶持,还可以通过对环保产品的认定和新技术的推广等途径来规范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中建立环保科技成果推广中心。从哈市目前状况看,规范环保产业市场体系包括三个领域:一是城市环保设备制造业,包括大气污染防治设备、水污染防治设备、固体废物处理和综合利用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环保监测仪器仪表等;二是环保技术服务,主要包括环保咨询业、环保设施运营业、环保污染治理服务业、环保事故责任保险业、环保投资风险评估业等;三是环保资本和投资领域,即通过资本运作,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流入环保产业。

3.通过灵活多变的以低成本引进国内外先进环保技术的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在短时间内缩小技术差距,与此同时要随时注意调查、研究环保市场的科技创新动态,利用环保市场及技术进步呈多元化的趋势,引进国内外成熟技术,在现有资金、技术、人力的基础上,尽快将引进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迅速占领环保市场,同时要注意吸收、开发符合哈市环保产业发展的适用技术,保证引进技术与环保产业发展需要的一致性。也就是说,环保产业技术应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扩散—再引进—再创新之路,要在主要技术领域达到先进水平,积蓄后发优势,再找准突破口。在高新技术领域或有一定资金、技术实力的企业,利用现有准备工业的优势,把闲置的设备及技术运用起来,采用捷足先登战术,引进新技术装备重点环保企业,引进关键技术改造现有环保企业,利用技术引进加快落后技术的替代,其目的使环保产业步入良性循环之中,以实现其跨越式发展。

环保产业运营模式范文5

一、扩内需 稳增长

《意见》明确了今后3年的发展目标,包括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通过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通过增强工程技术能力,拉动节能环保社会投资增长。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负责人说,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作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于拉动投资增长和消费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这位负责人说,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客观需要,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求,也是拉动投资消费、扩大有效内需的重要途径。

他说,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拉动消费、扩大有效内需的重要途径。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保欠账多,生态保护任务重,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通过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加快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可有效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节能环保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目前,市场对节能、环保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需求比较大,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起到稳增长的作用。

二、调结构 促改革

《意见》指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调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李佐军认为,就短期而言,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具有稳增长的效果;长期而言,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也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确是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举措。”

他说,在结构调整中需要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产品,这就需要培育接续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目的。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表示赞同。他说,节能环保产业属于生产行业,主要为生产型企业提供服务。加快其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节约能源资源,促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要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完善政策环境,制订和修改节能环保标准,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使排污企业切实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不敢欺上瞒下,擅自停止运营脱硫脱硝设施,杜绝骗取国家节能环保投资补贴等不法行为。”徐洪才说。

三、保护环境 惠及民生

《意见》要求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李佐军认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可以产生惠民生的效果,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遏制环境污染,进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保障生命健康和安全。”

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负责人表示,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今年以来出现大范围强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可以提供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有利于加快治理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他说,节能环保产业链条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尤其是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在发展上升期,市场潜力巨大,在转变发展方式过程中,有利于解决就业。

这位负责人表示,为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如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采取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高效节能空调、节能汽车等高效节能产品,推进了老百姓对节能产品消费的升级换代,推动了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四、多策并举 扩需求 促发展

《意见》明确了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四项重点任务和约束激励措施,包括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扩大市场消费需求,制订、修订节能环保标准,加大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评价考核力度,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中央节能减排的投入,拓展投融资渠道。

对此,李佐军表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需要扩大市场对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并从资金、技术、人才、土地、信息等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方面扶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

他建议,通过推进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放宽行业准入条件,完善财税政策,调动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进入节能环保产业的积极性。

他认为扩大需求应国内国外市场需求并重。要清除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最近,中国和欧盟就我国光伏产品问题达成协议就是我国稳定外需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扩大节能产品内需市场方面,他认为国家会出台激励措施,鼓励老百姓使用节能环保产品。

环保产业运营模式范文6

关键词:环保服务业;发展特点;问题;对策建议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编号:ZD201447);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5455101D);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经贸大学现代商贸服务业研究中心”项目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当前中国环保服务业的发展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2日

环保服务业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环保服务业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形成产业雏形。“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实施城市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等重点环境保护工程,中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环保服务业的规模也迅速壮大,逐渐形成了一支初步健全的产业队伍,并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近年来,环保服务业成为新亮点,利好政策频出,已成为环保产业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

一、环保服务业发展特点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我国政府对环保产业重视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环保服务业迎来发展新契机,呈现出发展速度快、由单一服务向多元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部分环保服务企业已经具备“走出去”的能力以及出现新的服务内容及经营模式等特点。

(一)发展速度快。近年来,环保服务业发展迅速,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相关统计,中国环保服务业产值2006~2010年年均增长率约为15%,“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达到30%以上,这一数值是同期环保产业整体增长速度的2倍,是同期我国年均GDP增长率的4倍左右。此外,环保服务业行业营业利润率、资产规模、企业数量及增长率逐年上升,预计2016年中国环保服务行业收入可达到7,628亿元,2016~2020年环保服务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86%,到2020年我国环保服务业收入将达到23,062亿元。

(二)由单一服务向多元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环保服务业越来越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环保服务业起步时期,从事环保服务的企业多为科研设计单位,提供的服务内容单一,以开发设计等服务为主。进入21世纪,中国环保服务业发展迅速,从单一的环保技术服务延伸到环境决策、管理以及投融资等领域,并出现了类似“环境医院”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环境医院”将政府和排污企业看作“患者”,专业的环保企业为“医生”,提供从咨询、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到实施、设备供应、技术研发、投融资服务、示范推广等全套环境综合服务。例如:中国“宜兴环科园”构建的“环境医院”。“十二五”期间,互联网展现出巨大的革新力量。2015年我国政府提出了“互联网+”战略,随着战略的推进,不少环保服务公司提出智能化的发展目标,积极融入“互联网+”,依靠互联网技术将硬件、软件、物联网、大数据集于一体,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如桑德集团开启的环卫云平台,打造互联网环卫产业群。

(三)传统环保服务企业已经具备“走出去”的能力。目前,以为污水处理、垃圾处置工程以及设施运营管理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环保服务业已经基本满足国内的需求,国内市场已接近饱和。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为90.18%,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1.77%,已基本满足国内需要。这部分环保服务企业不仅拥有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而且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以及生产加工能力,具备了“走出去”的需求和能力。当前,不少国内传统的环保服务企业凭借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已经走出国门,进入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更有一些进入了欧洲发达国家的市场。如我国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它致力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环保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营等,其开发生产的除尘、脱硫、脱硝、物料环保输送、电控设备等五大系列产品不仅遍销全国,还出口亚洲、南美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各个市场的认同。

(四)部分新兴环保服务业态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与传统环保服务业技术、管理等方面日益成熟相对,国内部分新兴环保服务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细分市场存在供给不足问题,有“引进来”的需求。以土壤修复服务市场为例,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在近三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工业或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土壤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土壤修复行业存在万亿的市场空间。然而,截至2014年,我国以“土壤修复”注册的公司只有1,000多家,在环保服务业中,涉及土壤治理的市场占比目前尚不到4%。事实上,国际上关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国外在土壤修复领域无论是在技术、方法还是对象等方面都值得中国借鉴。除部分市场整体供给不足之外,部分新兴环保服务业态还存在供给服务范围较窄,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如国内提供的环境咨询服务与发达国家相比范围相对狭窄。

(五)一些传统环保产品制造商转变成为综合环境服务供应商。尽管环保产业是新兴产业,但随着环境治理面临问题的复杂化,靠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环保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十二五”以来,不少环保产品制造商开始从最开始的“装备制造商”转向“环保设施运营服务商”,然后再逐渐过渡到“环境综合服务商”,环保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已十分清晰。例如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最初主要从事固体废弃物以及市政给水、污水处理,工业给水与废水处理等领域的业务,如今成为专业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服务领域系统集成的高科技大型环保企业,在固废处理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逐步转型为“综合环境服务商”。

(六)出现新的服务内容及经营模式。近年来,环保服务业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除传统的环保服务业外,还包括环境污染治理服务、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服务、环境监测服务、环境咨询服务、环境工程监理服务、生态环境修复服务、环境金融服务等领域。服务形式基本上是以合同环境服务为主,多种形式并存。具体的商务模式又分为很多种,如委托、承包、BOT、BOO、TOT等。

二、环保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环保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如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环保服务业占GDP比重较低、环保服务业在整个环保产业中比重相对较低、创新能力弱、融资困难等问题。

(一)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环保产业是政策导向型产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对整个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虽然“十二五”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气十条”、“最严环境保护法”、“水十条”并颁布了多个促进环保服务业发展的文件,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环保服务产业的发展,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这些政策法规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如:我国部分环保法规政策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环保工作的需要,监管目标不清晰、惩罚力度不够,普遍存在着规定软、权力小、手段弱等问题。

(二)环保服务业占GDP比重仍较低。相比世界发达国家,中国环保服务业占GDP比重仍然比较低,2011年中国环保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706.8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0.35%,2013年这一比重为0.5%,到2015年中国环保服务业占GDP比重大约增长到0.7%左右,而美国这一比重在2010年已达1.13%。

(三)结构不合理。从市场现有从业企业的数量来看,国内环保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和工程建设服务领域,对环保修复服务、环保金融服务业等涉及较少,结构不合理。

(四)环保服务业在整个环保产业中比重相对较低。目前,中国环保服务业占整个环保产业的比重为15%~20%,而在美国、欧盟等成熟市场这一数值达到50%~60%,中国环保服务业在整个环保产业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五)行业基础薄弱。相对国外成熟市场,我国环保服务业起步较晚,直到近十几年才得以快速发展,整体行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当前除少数领域外,国内支撑环保服务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相对落后,在设备制造、方案制定以及管理运营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技术创新所需要的相关技术不配套、不成熟,不少企业在的竞争能力、技术服务以及从业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由于体制以及观念的影响,我国环保服务业与发达国外相比发展程度低,如过去我国对污水处理的观念只停留在达标排放上,而国外则一直把污水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回收利用,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作更深一步的处理。

(六)融资困难。环保服务市场操作难度比较大,市场运行成本高,不论是人员、技术的投入还是环保项目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资本。环保服务业本身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收支平衡。因此,环保服务企业的前期投入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但现实生活中由于金融机构对环保服务企业的项目风险难以把控,不少环保服务公司出现融资困难的问题。

(七)巨大的环保服务市场潜力没有转化成为现实需求。当前,我国把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环保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17年将超过6万亿元,广阔的市场为环保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但因受现有体制的影响以及环境执法不严、信息不透明、市场不规范、地方保护严重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巨大的市场潜力并没有转化成为现实的需求市场,目前我国环保服务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不规范、全方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三、对策建议

环保服务业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环保服务业有助于实现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针对以上环保服务业中出现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对以环保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政府应继续发挥带动作用,积极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以促进环保服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应积极参考国外经验并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合理设定监管目标,使监管目标更加明确化、严格化。此外,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环境污染源众多,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应扩大环境监管对象的范围,改变以往只选择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或重点污染企业开展环境监管活动的局面。政府还应加大对违反法律法规企业的惩罚力度,确保实施效果。以此同时,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应加强对环保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做好环保服务企业的服务工作,营造有利于环保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促进环保服务业健康发展。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规范市场,促进有效竞争,政府应加大对环保服务业细分领域的摸底调查工作,及时了解国内环保服务业发展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使环保信息更加透明化、公众化。

(三)积极引进外资及国外先进经验。针对行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国环保服务业应积极引进外资及国外先进经验,加强行业补短工作。一方面将我国急需的环保服务业纳入到鼓励相关服务进口的目录中,提升相关细分市场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国际并购,直接兼并国外先进环保服务业企业。此外,加强国际间有关环保服务业的合作,通过研讨会、论坛、技术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以便较快的获取相关技术和经验、补齐短板。

(四)调整行业市场结构。针对环保服务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政府应积极调整行业的产业结构,鼓励具有优势的环保服务业“走出去”,做大做强,并通过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支持国内先进或急需的环保服务产业发展,扩大产能供给,而对于落后的环保服务产能,取消对其的优惠政策,并通过税收及外贸,逐步淘汰这部分产能。

(五)设立专项资金,解决融资困难。针对环保服务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满足条件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满足监管条件的前提下,开展金融创新,增加对新兴企业的贷款。

四、结语

虽然我国环保服务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不规范、全方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但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增大以及行业的自我发展,我国环保服务业将迎来相对稳定的快速增长期。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京,王庆华,郭俊祥.美、日环保服务业发展借鉴[J].环境保护,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