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安全运营工作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安全运营工作范文1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实践教学探索
一、课程概况
1.课程定位与目标。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定位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强化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行业企业培养熟练掌握网络安全与防范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后,通过实训平台的考试,并获得由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颁发INSPC认证网络安全工程师证书。
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黑客行为,系统地掌握网络安全与防范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熟练掌握网络安全攻防技术的应用和具体安全防范的方法,具有在公安、司法及其他行业、企业从事中小型网络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维护的能力。
2.课程设计指导思想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和“懂技术、会操作、能应用”的培养目标,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实战训练项目,以培养学生网络安全与防范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主线,将涉及网络安全与防范的知识组合成四大模块十二个章节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删减了应用性不强的理论内容,加大了实践教学学时,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1:1,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依据教学目标,我们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素质要求选取实践教学内容,依托理论教学组织和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在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应用安全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内容方面制定实践项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需要为依据,借助实训教学平台,有针对性地开设实用性、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拓展学生面对新技术、自我创新的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实训室,组织学生参与专业实训室建设和课题研究等方式,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四、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网络安全技术与防范课程将公安教育训练中的“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学为用”、“练为战”为指导,充分吸纳高职示范院校教学改革成果和行业企业典型实战经验,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面向基层,面向实践,精讲多练,突出了学生实战技能的培养。
1.校内实验室环境建设改造。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结合本专业校内实验室的容量的实际情况,学校投资百万元建设和改造网络与安全实验室,引进防火墙、IDS等网络安全实用硬件设备和模拟仿真实训系统,能够完成网络安全基础实训、网络安全技术实训、网络攻防模拟仿真实训、网络管理基础实训、实际组网技术实训、计算机网络连接设备使用实训、小型网络搭建实训、网络技术综合应用实训等多种实践内容,良好的硬件环境为学生更好地完成网络安全与攻防实验实训创建了条件。
2.虚拟实践环境的构建。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环境,组织任务驱动式的实践教学项目。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黑客工具的使用、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网络服务器的安全配置、数据加密系统的应用等实践内容都可以在虚拟机的环境下完成。在实验室局域网内采用虚拟方法来完成仿真、模拟实验。虚拟实践环境的建立,可以一人单独实验也可以多人合作实验,不但便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还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教学效果显著。
3.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我校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建立了“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信息网络安全辽宁实训基地”。基地建设后为我校提供了该套信息安全教学方案,并对基地的后续运营工作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服务。课程组依托“实训基地”的资源,发挥合作双方的优势,按照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模式,为辽宁省公安队伍和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网络安全教学和培训,加深学生对本课程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辽宁省内14个城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成熟。每年公安类专业学生统一分配到户籍所在地的网警支队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提高学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研讨式实践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理论课+研讨课+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对重点难点部分的实践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研讨课题,学生根据自己在实践课堂中的实验实训体会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分析、论述,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充分探讨和争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由指导教师结合理论和实践知识对每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讲评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开发创新能力和独创意识。
6.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实践课程的考核主要通过以实践性应用教学内容为主,注意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强化技能训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实践环节。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和行业认证考试,将专业与就业、课程与职业资格有效地融合。
网络安全运营工作范文2
SDN/NFV的六大利器
总的来说技能需求基本上包括了目前主流的技术需求,如云、SDN/NFV、网络和数据安全、视频、大数据等,这些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大大降低运营商的CAPX和OPEX成本,提高业务的快速响应和开通维护,助力运营商的业务转型。
云技术:OpenStack、KVM、Ceph、Containerd(Docker)等
云计算是一种将池化的集群计算能力通过互联网向内外部用户提供按需服务的互联网新业务,是传统IT领域和通信领域技术进步、需求推动和商业模式变化共同促进的结果。
HP公司的NFV业务高级VP Saar Gillai指出,运营商业务的云化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公有云,而是要有云的架构,从而获得对CAPEX控制的灵活性。
SDN/NFV:Openflow、DPDK等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业务应用的规模落地,新业务应用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运营商的通信网络已进入快速变革时期。灵活性、易扩展和简单易用将成为运营商未来网络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用户能按需自助开通质量可保证的虚拟网络将成为未来网络的关键。
安全:Web安全防护、网络APT攻击、认证和加密、假名化、数据审计、数据安全等
传统的安全主要是网络安全,随着云计算业务的发展和运营商转型DT经营,运营商不但要保护自身网络的信息安全,还需要保护承载在网络上的个人及大客户信息安全。同时,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从网络、应用和终端三个层面来分析,电信运营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层面,在应用层面和终端层比较弱势。
视频:视频流媒体HLS、MPEG-DASH技术、H.264/H.265/VP9编解码技术、4K技术等
随着LTE移动网络的发展和固网宽带战略的推荐,视频业务逐步成为运营商网络流量的主要内容。
美国宽带网络接入公司Sandvine最近了一份流量统计报告,统计显示,晚间网络高峰时段,囊括“视频点播和音乐点播”的“实时娱乐”类别,占到了网络总流量的七成。
视频业务充分利用运营商网络平台资源优势,既带来可观持久的稳定收入,还能助推传统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必然是运营商的下一个关注点和增长点。
大数据:Hadoop、Spark、Storm、R语言等
运营商作为智能管道的所有者,拥有多年的数据积累,涉及移动语音、固定电话、固网接入和无线上网等所有业务,也包含公众客户、政企客户和家庭客户,同时也会收集到实体渠道、电子渠道、直销渠道等所有类型渠道的接触信息。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数据流量经营也逐步成为运营商的主要业务。
没有管理的海量数据就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价值无法体现。因此亟须培养大量的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人员,将运营商的数据进行变现。
IP:IP、VoIP、VoLTE
运营商网络的IP化已经持续很多年了,然而最核心的语音业务却并没有实现端到端的IP化,随着LTE的发展,VoLTE实现了在4G网络上全IP条件下的端到端语音方案。VoLTE相较2G、3G语音通话,语音质量能提高40%左右。因此,对传统语音运营商人员产生了新的变革和要求。
DevOps构建协同平台
DevOps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用于促进开发、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它的出现是由于软件行业日益清晰地认识到:为了按时交付软件产品和服务,开发和运营工作必须紧密合作。
传统的软件组织将开发、IT运营和质量保障设为各自分离的部门。在这种环境下如何采用新的开发方法(例如敏捷软件开发),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按照从前的工作方式,开发和部署不需要IT支持或者QA深入的、跨部门的支持,而却需要极其紧密的多部门协作。然而DevOps考虑的还不止是软件部署。它是一套针对这几个部门间沟通与协作问题的流程和方法。
随着运营商的软件化,基于开源平台的运营要求,运营商也需要逐步具备很高的个性化研发和集成创新能力,需要采用全商业服务生命周期管理的迭代开发模式进行可控的开发运营,并对组织架构、运营流程等做出相应调整。
欧盟委员会的Unifying Cloud and Carrier Networks(UNIFY)在WP4工作组也将讨论Devops,目前draft-unify-nfvrg-devops-01初稿已经完成。
IETF目前正在讨论制定有关怎样的DevOps规则能有助于成功实施NFV的草案。
向DevOps模式的转变可以让电信运营商更好面对Skype、Netflix这样互联网OTT业务的冲击。
看AT&T的标杆效应
网络安全运营工作范文3
关键词: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机构管理;信息中心随着《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颁布以来,医院如何开展等级保护工作,确保信息安全,已经变成热门话题。其中,负责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主要从管理层和用户层对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进行管理建设。管理层的主要工作是制定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管理办法;用户层的主要工作是依据管办法要求,进行沟通合作以及运行监控和审查检查工作。
1信息安全机构管理目的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解决信息安全问题的基本方法,而信息安全不仅靠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等具体技术上的实现,还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机构管理制度,贯彻信息安全工作和维持信息安全的建设成果,在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下保障信息安全保护体系在持续的运营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信息安全保护作用[1]。
2信息安全机构管理思路
2.1加强安全管理建设是实现等级保护组织机构管理的基础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需要由医院信息化领导机构协调进行。为了完成和强化信息安全的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这是医院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的必要条件[2]。同时,安全组织管理建设也是重要组成内容,包括健全组织体系,明确负责安全管理的主要领导、主管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和宣传部门,制定系统安全保障方案,实施安全宣传教育、安全监管和安全服务等。
2.2相关管理办法制定是规范等级保护组织机构管理的根本保证 医院信息系统存在着来自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和物理自然环境的安全风险,其安全威胁无时无处不在。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不能企图单凭利用一些集成了信息安全技术的安全产品来解决,而必须配合等级保护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全方位综合解决系统安全问题。
2.3定期审查监控是实施等级保护组织机构管理的具体表现 根据医院对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安全等级保护除重视技术解决方案外,更应明确定期审查、检查和监控的必要性。包括:指定专员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巡查,检查的内容包含例如系统运行情况、系统漏洞确认、系统数据备份、现有安全技术措施有效性、安全配置与安全策略一致性、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等等。
3信息安全机构管理措施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依赖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建设的机构管理。根据医院当前信息安全管理需要和机构管理特点,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所要求的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和人员安全管理,笔者从岗位设置、人员配备、授权、审批、审查和沟通交流等方面分析医院信息管理机构建设,切实做到提升医院信息等级保护管理的能力。
3.1岗位设置 信息中心内部根据岗位划分不同,设置多个安全管理岗位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安全审计员岗位,各岗位人员应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落实本岗位的信息安全工作[3]。
以我院为例,我院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由院领导负责指导和管理,同时成立了医院级别的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由信息中心负责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制定各信息系统相关岗位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并形成文件。
3.2人员配备 信息中心采用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制,中心主任对医院所有信息化相关系统负责,网络工程师对医院所有网络建设及维护负责,系统工程师对医院服务器、数据库、存储和信息系统负责,信息安全工程师对医院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机房物理安全负责,安全审计工程师对所有人的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审计,保证信息安全工作层层做实。
3.3授权和审批 医院信息中心对于外部厂商人员的相关操作均需进行审批流程,通过软件记录其所有操作行为,并保存进档。对于中心内部工作人员执行严格的离岗流程,由所在部门主管负责回收本部门负责的相关权限,所有权限回收后方可办理正常的离职手续。
信息中心对于客户端操作系统权限、应用系统操作权限、数据库操作权限进行分级控制。内网客户端硬盘分区全部使用NTFS,管理员密码由信息中心网络组每月定时更换;对所有应用系统功能进行编号,对功能进行模块化管理,并对模块进行分级控制;同时,设置数据库用户,将不同应用的数据分别管理,赋予创建、修改、删除表及表内数据权限。
3.4审查和检查 医院信息中心日常检查由信息安全管理员进行,自检内容包括终端安全自检和软件管理自检,终端安全自检包括检查是否每台计算机安装防病毒软件,病毒库是否为最新版本,终端操作系统是否安装最新补丁,是否设置6位以上口令;软件管理自检包括检查软件是否为正版软件,软件管理的各项记录是否完整等。
构建信息安全综合防护体系保证医院各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安全运行,满足了医院不断扩展的业务应用和管理需要。本文对信息安全机构管理的目的、思路和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对相关工作人员和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通过梳理分析业务特点和管理流程,依据等级保护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安全管理需求,笔者所在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整理并制定出符合医院信息系统实际情况的一套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在2012年公安局等级保护测评中被评为三级。
参考文献:
[1]苏丹.医院信息系统安全与管理[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3,(05):58-59.
网络安全运营工作范文4
法务职业部门的存在是企业的战略性选择,是迎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产物。法务职业者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法律意识,能够及时应对企业在运营中的法律问题,符合当今时代企业发展的利益需求。但是,在传统企业成长的初期,法务这一职能部门的存在并没有被充分重视,法务部门的存废在企业一直处于讨论之中。由于企业领导者法治观念薄弱,他们认为法务部门更多的像是一个虚设部门,且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但是,随着新时代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技术合作与竞争逐步成为主要方式,出现了新的法律问题和争议,互联网在企业中的逐步深入使得企业的法律风险越来越明显地暴露,企业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企业的损失可能性也进一步增大。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务部门进行监管和防范,企业所遭受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2传统法务需适应新时代企业发展
在中国,由于企业的法务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在工作方式、人才队伍上与国外相比还相差较多,且随着互联网科技与企业的逐步融合,传统法务已经越来越不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2.1在工作方式上,现在的法务理念与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方向存在偏差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创新是企业发展的趋向和目标,旨在打造技术创新、产业模式创新、经营理念创新的企业,并且营造绿色、低碳、环保的工业和企业产品和商业化模式,引领企业持续发展。同时现代企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商标和著作权的保护,以保证经营安全,提高产品市场利润,通过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抢占企业市场,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同时,面对当下中央决策部署的要求,各个企业都在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要全面提升企业发展质量。这些都是传统法务模式难以适应当今企业的变化。
2.2在人才队伍中,当前的企业法务人才在法律思维方式上
还远远不能支撑新时代企业的需求法律思维是从业法律职业人进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特定思维方式。企业的法律风险的处理需要法务以法律知识为前提,法律知识是案件审理和认定的司法依据,正确认定事实是适用法律的前提和基础。法律职业者运用法律思维,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底蕴,否则思考法律问题就会没有依据和方向。法务职业者与其他群体相比理应具有更加成熟的法律思维,在论证法律的合法性时应具备有依据的法律判断,运用法律规范进行判断,进而进行法律解释,在具体运用法律审判中积累司法判断,这是一种运用中的判断,而区别于单纯的道德判断,即便是具有法律依据,但实际上也是法律职业者的有法律依据的价值选择。而当下法务人才队伍与法务人员的素质与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
3新时代背景下法务职业在现代企业中的建议
3.1更加注重法务职业者法律思维的培养
企业中法务职业者与其他群体的职员相比,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综合性法律人才的队伍支持。特别是在企业走向现代化以及适应创新化改革的道路上,为企业提供一支技术化和专业化的法务职业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要加强法务职业者法律思维的培养。法律思维模式的构建,对于法务职业者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逻辑方法、思维技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锻炼和实践法务职业者的法律理性思维,而且可以促进法律人形成法律职业意识、职业品质和职业操守。法务职业者应该养成合理的法律思维,正确运用法律去处理企业争端和矛盾。所以在法治道路的建设中要用法律至上、权利平等等理念去思考和评判一切涉法性企业争议问题,要大力提供和弘扬法律思维理念,运用法律思维更好地协助企业拟定合同、对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处理诉讼与仲裁案件,进行法律风险防范等。只有这样,才能将自身对法律的所有认识,转化为帮助企业实现利润的行动,以缩短依法治国的建设进程,促使法治下的企业更好地进行经济建设,为国家繁荣贡献力量。
3.2不断改进工作方式,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求
互联网的发展给法务工作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需要法务部门不断优化工作结构,以适应新时展。首先,新时代企业的新需求使得法务工作者难以再照搬以往的工作模式去处理法律问题。注重新时代下政策的动向,在事实问题与法律平衡之间更好地分析。要及时查阅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知识,加强对知识的了解和敏感度,这样才能在应对新问题时有效地解决。同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实现技术互联和支持,以确保企业安全。以往法务部门只是设计法律内部问题,而现在企业在大数据背景下呈现出了新的态势。这种态势使得企业的数据风险增大,个人隐私在大数据时代面前变得异常透明,敏感信息被非法操控。部门之间要积极配合法务职业部门的工作,能够使相应的法律合同等关键信息不被泄露,加强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运营工作范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 实战 项目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项目化课程建设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1.1 研究现状
项目化课程是以工作(项目)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以完成工作(项目)任务为目的的课程模式。项目化课程建设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项目化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1)项目化课程建设理论已比较成熟,但项目化课程建设呈公式化建设趋势,课程缺乏鲜明的专业特点。(2)项目化课程建设中课程项目的选择主要来源于企业专家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与实际工作吻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项目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3)项目化课程建设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但目前还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影响了项目化课程建设的最终效果。
1.2 研究意义
基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商贸类高职院校“创业+实战”型项目化课程建设研究课题。“创业+实战”项目化课程是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选取学生能够参与的企业实战项目或自主创业项目做为课程项目,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运作,或进行自主创业,同时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创业+实战”型项目化课程建设研究意义在于:(1)“创业+实战”项目课程建设符合商科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够在成熟的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项目课程建设理论指导下,建立具有鲜明商科人才培养特色的实战型课程体系。(2)“创业+实战”项目课程以企业实战项目或自主创业项目作为课程项目,课程项目的可操作性较高,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2 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研究“创业+实战”型项目化课程建设
下面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化课程建设为个案,研究“创业+实战”型项目化课程建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1 构建“创业+实战”型课程体系
“创业+实战”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首先通过市场调研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培养目标,紧紧围绕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先导特色”,进行课程体系和项目课程开发,教学条件(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同步展开,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分析学生特点,选取实战型教学项目载体,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学评价与反馈。“创业+实战”型课程体系构建过程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并具备自我完善的功能。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通过市场调研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转型需要,具有现代商务管理、计算机及互联网知识和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备诚信、敬业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能从事企事业单位电子商务系统营运支持和IT服务、网络推广和销售等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并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特点,设计实战型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分为网上创业和企业信息化两个实战课程模块。
(1)开设“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网上开店)—网络商务信息采编与(网店装修与商品编辑)—市场调研与网络营销策划、网络营销执行(网络营销)—网络商务洽谈与交易(网络交易)—网上创业综合实战实训(创业实战实训)”等递进式的网上创业实战课程。网上创业实战模块教学在第一学年实施,以网上创业项目为主线,贯穿于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整个课程体系作为一个大项目即“网上创业项目”,然后按照网上创业项目运营工作过程进行工作分解,依据完成各项分解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设置专业课程,每门课程以此工作背景设计相应的教学项目。学生在一年的专业学习中,围绕如何进行网上创业项目的运作这一具体工作任务开展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也就掌握了网上创业项目的规划、经营和管理的各项知识及技能。(2)开设“商务数据管理与维护(数据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实务(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ERP原理与应用(信息系统运作)”等企业信息化实战课程。
2.2 设计“实战+自主创业”型学习项目
在项目课程设计过程中,选取“实战+自主创业”型项目作为学习载体,将企业真实项目和学生自主创业项目作为学习载体。
(1)自主创业项目实战:将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如淘宝网店)作为教学载体,如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网络商务信息采编与、市场调研与网络营销策划、网络营销执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创业项目同步开展。(2)企业合作项目实战:将企业真实合作项目(如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开发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如商务数据管理与维护、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网络安全、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运作的过程。同时企业合作项目实战还包括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进行认识实习、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
2.3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战教学法
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中,实战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在实战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不再停留在模拟企业项目的阶段,而是进行真实的项目运作。
在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和网络商务信息采编与课程实战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在学院创业园申请了实体店铺,并同时开设淘宝网店,随着课程的教学实施,学生完成了淘宝网店装修、商品图片拍摄和处理。在随后的市场调研与网络营销策划和网络营销执行课程中,学生又随之进行网店的推广,在课程结束的时候,部分学生的淘宝网店已经达到3钻信用级别。
在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以拉链企业为实际教学项目载体,以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企业信息化管理,以用友ERP软件作为实训平台,开展实战教学。
在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网络安全以及商务数据管理与维护课程中,教师将承接的公司网站制作项目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真实参与系部对外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
实战教学法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再平淡,而是充满挑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4 构建全方位实战教学环境
2.4.1 构建实战型教学条件
构建实战型教学条件从校企共建实训“室和建立定岗实习基地两方面进行,保证“创业+实战“教学模式的实施。
校企共建实训室:组建专兼结合的实训室建设团队,企业投资参与实训室建设,企业人员全程参与实训室方案制作、认证、实施,实训室环境布置体现企业文化。
顶岗实习基地:与电子商务知名企业,如用友(无锡)有限公司、江苏泛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内外完备的实战环境。
2.4.2 构建实战型师资队伍
“创业+实战”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就是建立实战型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通过下企业实战、参与企业项目等方式了解行业、企业最新发展,掌握新技术、新技能,打造高技能双师型队伍。
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实施,主要承担实践性教学活动。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一方面可弥补学校实训教师的不足,保证了教学上高水平技能指导;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保持了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2.4.3 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创业先导、实战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基本思路: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通过完善评价类型与改进评价方法来解决信度问题;通过对以往典型评价结果的应用分析、课程目标的适应性及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建设来解决效度问题;实行分类分项评价,采用多种灵活的考核方式、建设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的办法来促进难度与鉴度的应用质量;健全机构和信息反馈系统,提高课程评价的可控制性。
网络安全运营工作范文6
【关键词】云管端 智能管道 云计算 流量经营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在网民持续增长的同时互联网产业链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产业的端、管、云服务架构发展逐渐成为趋势。而中国政府大力推行政企信息化、三网融合、物联网,以及“宽带中国行动”,将催化网络升级、应用普及深化、产业链整合加速,面对应用业务和终端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融合化,以及流量的迅猛增加,运营商如何应对挑战?
本文针对互联网云、管、端服务架构趋势下,探讨运营商通过管道智能化、云计算部署、业务模式创新等流量经营策略,提升客户体验感知,取得更多业务价值,并在未来互联网产业价值链中拥有较优的地位。
1互联网服务的云、管、端趋势
互联网服务“云、管、端”架构中,云是互联网的大脑-海量数据存储、处理,管是互联网的神经脉络-应用分发管道,端是互联网的感觉器官(包括不限于视觉、听觉、触觉)-将业务转化为客户体验,在庞大而复杂的互联网服务架构中,三者分工、协作、融合,互联网未来才能满足客户的随时、随地、按需使用的需求。
(1)云计算(下简称云)的核心是通过网络连接将大量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是业务内容资源汇聚平台。云提供的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可灵活定制、分割服务、按需收费,降低互联网服务和商业化部署和延展的成本,使更多微小开发者可以在很高的性价比下,快速部署和延展应用,实现快速扩张;云服务无处不在,开发者和最终端客户只需要一台具备基本计算能力的终端,以及一个有效的互联网连接,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云平台服务。国内的腾讯、百度、阿里、华为等巨头企业积极研发、部署云计算。云要求网络实现高带宽、高保密、低时延,才能满足公众、企业等客户在各种场景下的计算通信和沟通协作的需求。
(2)终端作为互联网应用业务转化为客户能体验或者协助客户完成任务的承载体,电脑、电视、手机、PAD等不同终端代表客户的不同受众角度或者不同场景下的需求,代表正在过去的不同企业运营界限,也代表市场、客户、价值。前期,管道对互联网产业链转变的后知后觉让应用和终端颠覆产业价值链以机遇,终端通过控制所承载的业务来驾驭客户价值,机顶盒、智能手机终端在家庭、移动场景可起到反客为主的功效,通过各种OTT业务跨域拓展运营界线。智能终端、家庭网关、机顶盒的融合、互通对管道的各种场景接入能力、识别能力、控制能力、保障能力提出新需求。
(3)管道作为云计算、互联网应用的传送载体。随着计算和存储资源、业务部署的“云”化,带来流量爆炸式增长,客户从数亿向数十增长,管道加快呈现高带宽发展趋势,目前电信、联通、移动提供互联网接入产品均以8M、10M为主,20M,100M作为高端产品在销售。
业务的多样性、业务模式的复杂性决定管道发展趋势。中国互联网应用排名前18位中,至少55%的应用业务在实时性、互动性、安全性和带宽都有更高、更新要求,其中规模最大、网民使用率达84.2%的即时通信业务,从纯社交信息向视频、电子商务、电子支付扩展,过去管道对业务透明、无连接型服务质量,显然是落后和被动的,因此,管道在识别能力、调控能力、保障能力、支撑能力方面的智能化势在必行的趋势。
(4)互联网发展趋势使运营商面临巨大挑战。当前国家推行三网融合、物联网、民营投资入驻电信基础业务,作为管道的网络处于竞争和融合的态势,以网络接入服务为主要价值来源的运营商需要保障基础业务收入,网络要满足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通信,要满足从城镇到农村、从公共场所到家庭、从固定到移动等各种场景,网络接入覆盖压力越来越大。
云业务和智能终端的蓬勃发展带给运营商四重压力,一要面临流量对接入带宽、网络承载能力的压力,二要面临各种应用业务客户体验的质量保障压力,三要面临OTT业务大行其道,流量增量不增收,甚至传统业务被分流、替代的危机,四要面临业务和终端逐渐成熟、自成体系的调度机制,互联网产业价值控制发生转移。
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云、业务、终端怎么发展,流量的承载传送和交互控制是必须的,如何围绕流量提升经营能力、价值增值,成为运营商亟待解决的问题。个人认为运营商流量经营需在智能化管道基础上,强化流量流向管控,区分客户、业务价值,实现差异化服务,积极与CP发展合作、融合关系,拓展产品范畴,进行多维度的流量经营。
2 管道智能化的流量经营
运营商在既有接入网络基础上,运用PON光网络、固移融合等新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可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分阶段、分区域实施,依据固移覆盖程度实施光接入、移动接入的互补建设,使客户可随时、随地接入,纳入统一认证管理,实现无缝接入服务。
运营商健全城域汇聚层以上网络的双节点、双链路等保护机制,满足用户和业务对网络能力、网络安全和可靠性的需求。按业务、客户等级、接入方式等对IP承载网逻辑资源和物理资源统一规划分配,作为实现资源、业务可控性的基础条件。在网内统一规划、部署互联网内容分发节点,完善DNS解析智能化功能,在跨运营商网间部署流量控制设备,实施流量的内疏、外堵策略,具备流量经营基础手段。
运营商提升智能支撑能力。在升级网络设备具有协议识别能力、业务识别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融合移固接入方式、不同终端、不同业务的统一AAA认证系统,建立云计算支撑系统,实现网络资源、业务流量、客户等海量数据的自动收集、同步、分析,分析接入方式、客户等级、业务价值、流量价值,为策略制定和实施资源自动分配和调控提供依据。
基于以上智能化能力,保障本网网络质量优良和畅通,利用DNS智能解析功能,按先本网、再对等互联、后网间原则为客户提供解析目的地址,尽量使流量本网化;同时通过流控设备封堵跨网网间P2P流量,使流量最大程度本网化,这些是智能化管道的基础性流量经营工作,即提高客户体验又降低流量成本。千万级用户规模的运营商,其免费流速带宽占总流速带宽的比例可超过75%。
基于以上智能化能力,可依据客户接入情况和客户需求,实现快速自动开通;智能认证系统对不同客户、不同产品定制差异化的控制策略,为优质客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依据业务价值和计费策略,实现网络不同状态下对重点业务的智能保障。可以在现有产品价值体系上再衍生出更高价值的产品和客户群体,通过网络流量的价值差异化服务来提升运营商经营价值空间。
3 基于业务模式创新的流量经营
从客户角度,通过智能支撑分析出客户价值、客户喜好、客户流量价值数据,结合网内内容资源,开发出符合客户需要、甚至引导客户需求的新产品,通过高、中、低档产品的差异化服务、差异化收费,创造差异化价值。
从业务角度,运营商应积极研究OTT业务,采取自主、合作、联合运营、产品捆绑等方式拓展增值业务,消除ISP与ICP意识障碍,创新管道价值从带宽价值延伸至业务流量价值,不断丰富产品内涵、提升体验。腾讯、移动、电信、联通、阿里纷纷自己的即时通信就是很好说明―消除传统经营禁锢、延伸服务范畴是帮助把握互联网产业价值链脉搏的有效措施。
从终端角度,可对公众、家庭、办公场景推出可管理的智能终端产品,建立智能终端管理平台。智能终端能融合各种终端在不同场景的通信、控制功能,能把握所承载的业务和流量价值。以家庭场景为例,用智能家庭网关为微云平台,智能家庭网关支持各种终端互通、对外通信和智能家居控制,满足以家庭为单位的客户需求,同时能满足业务持续创新、推广,以及对所承载业务和流量的智能调控。终端作为融合网络与业务的载体,将是通信、广电、终端、媒体、视频、电子商务等企业的竞争焦点。
4 基于云计算的流量经营
在既有机房、网络资源基础上,按区域统一规划、部署云计算节点,建立大云服务平台。首先,对用户行为中大流量、访问高频次的主流内容部署于各云节点,实施DNS的域名智能调度,通过1-2年持续部署,网内流速带宽占总流速的比例可超过50%,提升流量本网化效果。
在集中管理、分散部署的云计算平台基础上,建立开放式开发、服务平台,激发业务开发、用户需求、平台运营的多方价值;引入成熟、有潜力的OTT业务进驻平台,与ICP开展合作运营,可采取产品捆绑、增值业务包、业务分层或者静态资源等多种方式合作,达到丰富产品内涵、提升流量价值,保障用户体验,实现多方共赢。
在网内云服务流量达到一定规模,可面向因国家三网融合、民营投资者、驻地网经营者、大型集团企业提供流量带宽租用,有偿共享用户间P2P和本地内容流量,后者可快速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感知体验,前者实现流量二次经营,进一步提升流量价值,缓解网络、业务竞争、融合压力。
5 结束语
运营商应敏锐认知互联网 “云、管、端”发展趋势,在既有网络基础上分区域、分阶段建设智能化、可管控的智能管道,以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分散部署原则,建设云计算平台、智能终端管理平台,制定以客户需求和体验为导向的运营策略,通过管道智能化控制、创新业务模式、拓展业务范畴等流量经营举措,在未来互联网产业价值链条中谋取主动,完成从传统运营商向服务提供商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