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教育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教育的现状范文1

关键词:教育文化功能;彝族;家庭教育;参与观察;深度访谈

一、 问题提出

作为我国人数较为众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彝族青少年的教育问题直接关系着全民素质的提高。过去由于种种历史文化原因,彝族学校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家庭教育可以说是当下的彝族文化传承唯一的“救命稻草”。建国后,随着全国材在各地学校全面推行,当地彝族社会渐渐认识到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之重要性,家庭教育开始由“失势”逐渐“受宠”,甚至出现“专宠”。因此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该群体家庭教育进行研究探讨。

二、 调查方法与被抽样调查地区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本调查主要采用访谈法,同时辅之以问卷调查法来达到较为深入的了解。设计的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即对家长的问卷和对孩子的问卷两套,其设计思路均不同。问卷发放总数为240份,其中120份家长问卷,120份孩子问卷。回收问卷共计226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4%,符合规定。

(二)被抽样调查地区及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云南丽江市宁蒗县彝族自治县,即“小凉山”,地处川滇交界处。现居12个民族,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0.75%;2003年末,根据新的脱贫标准,全县尚有19.14万贫困人口,绝对贫困人口有6.28万,是典型的山、少、边、穷县。①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宁蒗县的大部分彝族至今一直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原始民族风俗,极少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这也是本次研究选取宁蒗县作为调查点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调查选取宁蒗县的一所民族中学,从初中在校生中随机抽取了160名中学生,给他们及其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再从160名中学生中随机抽取8名学生样本,由两位调查者就相关问题依次进行深度访谈。

三、 结果与分析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家庭年长者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社会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②。因此要想对某一民族的家庭教育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必然涉及该民族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影响因素等。

(一)宁蒗县彝族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民族,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不尽相同。对于彝族而言,道德礼仪占据了家庭教育中绝对的优势。

受访学生林林一脸好奇的表情谈到:“在我家,每次过节,很多家族长辈根本不关心我们的学习成绩,反而经常讲‘要好好做人,否则…’之类的话。”

对于生活在这个小县城的彝族来说,家族长辈会借用民族历史传说或者寓言故事,告诉他们“以后不要做什么,又或者一定要怎么样,否则…”,以或禁止性或命令式的语句约束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包括道德礼仪、生活技能、婚姻生育,极少提及学习成绩。

(二)宁蒗县彝族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每一位父母都想要为自己的孩子创设并提供最好的家庭教育,但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太多因素的相互磨合、协作。笔者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影响宁蒗县彝族家庭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大体包括家长受教育水平、家长的职业、家庭的经济收入、家长的教养方式这四个方面。

(1)家长受教育水平。按常理来说,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必然影响家庭教育实施效果。学生芹芹始终活泼爱笑。而当笔者以玩笑式的语气问及其父母时,她似乎刻意收起微笑答道:“小学的时候,我的阿哒、阿莫就告诉过我,将来呆在这大山里头只要有力气就不会饿死,我天天回家都要照顾弟弟,好让他们去田里收土豆,”说完,善良的女孩儿似乎习惯了用笑脸掩盖一切,强忍泪水笑对笔者说:“我也知道阿哒、阿莫每天都很累,一直用土豆养我跟弟弟,但是我上完初中就可以出去赚钱,他们就……”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在芹芹故作坚强的笑声中感受着鼻尖的阵阵酸涩。

而受访者雯雯的情况正好相反。雯雯爸爸大专毕业,妈妈高中毕业,在当地绝对算得上知识分子。“阿哒、阿莫从小就教我认字,上小学的时候,他们就跟我说,要想翻过我们家门口的那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只有现在好好努力才行。”只见雯雯一边用手比划着自己想象中的“山外”,一边不停地点头暗自鼓劲。

很显然,故作坚强的芹芹与自信满满的雯雯,同样的花样年华,却在感受着不同人生观、价值观,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

(2)家长的职业与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的职业、家庭的经济状况都与家长的学历层次呈非必然的正相关关系。

当然,这也并非绝对如此。从访谈的结果来看,两者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机制也并非只有一种选择。有些受访学生的访谈记录告诉我们,正因为他们的父母受教育水平、职业以及经济状况不太理想,便更加不希望自己孩子今后也走得这么辛苦,这些家庭中父母常对孩子学习上严格要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3)家长的教养方式。不良家庭教养方式可能直接导致孩子个性上的缺陷。有些表达出“孩子不打不成材”倾向的受访父母一般比较暴力,家长专制更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还有几位受访学生由于家长期望值过高容易造成孩子精神压力过大,即“欲速则不达”。

四、有关宁蒗县彝族家庭教育调查研究的反思建议

(一)家长应主动提高自身素质。教育孩子是一件复杂的事。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家长教育的顺利开展。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能够做到运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并结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来展开对孩子的教育。

(二)家长应注意给孩子树立榜样。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只要家长能在生活中为孩子做出表率,同样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三)家长应尊重孩子,客观地评价孩子。家长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将过高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家庭的民主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关心、感恩和尊重他人。而这里首先需要父母尊重孩子,愿意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客观地提出期望。

(四)积极改善亲子关系。要改善亲子关系,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提供和谐的环境。父母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兴趣培养和人际交往情况,通过家校共同努力,正确把握孩子的成长方向,给孩子恰当和及时的引导与帮助。

注解:

传统教育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传统美学;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碰撞;交融

[中图分类号]J5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101-02

1导言

随着人类不断的繁衍和进化,早在几百万年以前,人类就已经为了生存的需要,开始营造自己的居室空间,来保证基本的生活空间。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空间的质量要求也步入到较高层次的精神意识空间的阶段。室内设计是运用现代工艺、技术将美学理念、文化内涵和功能等因素融入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艺术。这就需要我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室内装饰艺术的生存密码,来丰富现代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以中国传统美学作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从中吸取精华来丰富中国现代的室内设计。

2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概述

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夯实于先秦,融入当时的艺术和哲学理论著作当中。但从理论形态上去理解,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根源是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庄;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孟;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还有以屈原为代表的楚骚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美学思想。

儒家的美学思想,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有孔子和孟子。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在美学思想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孔子对春秋以前的美学思想成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总结,产生了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并且对儒家传统的美学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强调的是尽善尽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并且以“中和”思想作为审美的标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除了有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还有就是行为规范,也就是我们生活中所遵循的“礼”。在孔子之前,“乐”和“礼”都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两者是分开来讲的。到了孔子的时候,则把“礼”和“乐”两者统一起来了,形成了一个体系――“礼乐思想”。在孔子的“礼乐思想”中主张等级制度,这种等级的划分方式在美学的思想中形成了必然的行为规范。

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思想为后来中国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产生较深远的影响。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是老子的美学思想,也是道家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是从哲学的立场上提出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美学观点,并且给后人在艺术审美上以一定启示与影响。如崇尚自然和朴素之美,“自然”是中国传统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历代艺术家最终追求的目标。老子还提出一系列的美学观点,虚实相结合的审美观点等,不仅反映在绘画作品和古典文学中,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室内的设计手法中也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禅宗美学思想是一种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法,在禅宗角度看,规定性越小,想象的余地就会越大,因此少能够胜多,只有简单到极点,才能够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让人们去揣摩和思考。以上的美学思想对以后的研究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3传统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的碰撞

“碰撞”在《辞海》解释中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冲犯;第二层含义是两个做相对运动的物体,接触并迅速地改变其运动状态的现象。在本文中的碰撞,则指的是通过分析对比传统的美学对中国的古建筑室内艺术形式特点的影响和现代室内设计的审美要求,来找寻传统美学适应现代室内设计思维以及与其不相融合的方面。

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室内设计的母体是建筑,没有建筑就没有室内。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内容存在着大量的相联和重叠。之所以在室内设计中提到建筑文化,也正是因为室内设计和建筑的这种息息相关性。

31讲求“中正”之美

在古代建筑活动中,无论是宫殿或是普通民宅,都贯穿着礼制和束缚。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进行这些“礼制”活动的建筑类型,坛、庙等类型的建筑都属于“礼制建筑”。建筑中的“主座朝南,东西对称,强调轴线”,以及住宅当中的“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杂屋为附”的位置序列,都是礼制精神在建筑当中的体现。在传统的中式民居中,是围合的院落式布局形式,一般包括厅堂、书房和卧室三个主要区域。

32天人合一的意境

道儒两家都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但其侧重点有差异,道家提倡虚无,重视幻想;儒家则注重实用,理性,注重功能的重要性,两者间相辅相成,一起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在建造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思想。

33森严的等级制度有悖于现代设计中的平等和自有的观念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在空间布局、色彩和结构形式选择上都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在布局上体现贵贱、尊卑、亲疏和长幼等地位来区分年龄、辈分和性别等差异。而如今,现代人注重平等和尊重人权,追求自由,在这样的形式下,人与人是不分尊卑与贵贱,完全平等的。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空间色彩选择和布局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具体情况自由选择,不分等级的。

34普遍的对称均衡不能够满足现代设计对于“个性”的追求传统室内空间的平面中很少使用不规则的形状,其布局也采用对称均衡的、中规中矩的设计手法,但应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则会带来沉闷、单一的感受,过多地使用这种布局形式将阻碍现代室内设计向“个性”空间发展。所以,要创造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并具有时代韵味的设计作品,要正确对待传统的室内文化,要继承发扬优秀设计的思想。

4传统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的交融

“交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形容事物的交汇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的“交融”是指在分析出传统美学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局限性和思想精华后,将传统的美学中的精髓融合到现代的室内设计中。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精髓应适应于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其中包括以整体为美的“整体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环保意识”传统美学的多元论倾向,创新意识和人本主义情怀。传统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相交融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在传统美学思想当中,古代美学家一直遵循以“整体为美”的审美原则和设计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是在室内空间中的每个物体通过一种元素或是媒介来使之相互联系,存在一定的共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体性原则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2)注重情感,提倡以人为本。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提供人们居住或使用,所以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应“以人为本”,把人放在第一位,处处为人着想。将“以人为本”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不但可以体现传统美学的思想精髓,而且也是人们对审美追求和情感追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传统美学与现代室内设计思维相交融的方法:

(1)家具与室内的一体化设计。在室内环境当中,家具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具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同时也为室内空间带来触觉上的舒适感和视觉上的舒适感。通过传统美学当中“以整体为美”的审美标准,家具和室内环境要想达到统一的室内环境视觉效果,就需要当代的室内设计师,对室内空间进行全面的了解,灵活地运用不同种类的家具,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功能需求。

(2)营造整体情调。在古代艺术家们非常重视意境的营造,强调整体环境下的和谐,这点与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是一致的。所以,现代的室内空间环境要注重对整体情调的营造。处在随着社会变化而不断进步的现代室内设计,应该确立整体环境的设计观点,要力求在室内空间当中的各个元素在色彩、形态、材质等达到意境的和谐统一。

(3)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运用。通过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发展的历史来分析,具有创新意识风格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相互适应的,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改变,促进了室内设计必须充分注重并且要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其中包括新型的材料、施工工艺和结构构成和设备设施。

5结论

将传统美学的精华融入到建筑和室内设计当中的方法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只是探索当中的点滴之处,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从传统美学中寻找古人的思想精华,将它完美地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的思维中,不但是人们生活实际的需要和精神的需求,也是现代室内设计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凸显中国精神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向宏智能建筑美学工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张莹莹室内设计美学之我见[J].商业文化,2011(2)

传统教育的现状范文3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腔镜;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甲状腺是外科门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 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 且在女性中多见, 患者发病时主要表现为颈前有形似核桃的局限性肿块。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 临床上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传统外科手术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但是较长的颈部切口给患者以后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为了探讨临床上医护人员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在腔镜辅助下及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对汕头市朝南民生医院自2011年l月~2013年10月治疗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 现在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对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实验中, 有15例男性患者, 65例女性患者, 患者年龄在39~84岁, 患者平均年龄为(49.4±1.3)岁。这些患者均符合甲状腺临床诊断标准, 其中有58例患者进行单侧甲状腺手术, 22例患者进行双侧甲状腺手术。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患者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如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腔镜辅助下手术, 实验组患者手术方法具体如下:患者在进行手术前, 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让患者保持平卧姿势, 手术时让患者头部稍微后仰。医护人员在患者胸骨切迹1 cm处做一个2 cm的横行切口, 然后打开甲状腺外科被膜, 并用专用拉钩将皮瓣向上提拉。然后, 医护人员插入腔镜, 手术步骤同传统开放手术, 手术过程中使用超声刀配合分离甲状腺及相关血管。根据病变情况行甲状腺部分或次全切除, 检查创面无出血情况下, 置入胶片进行引流, 逐层缝合 。

1. 3 统计学方法 实验中, 医护人员对患者检查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 实验结果采用( x-±s)表示。

2 结果

对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腔镜辅助下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等指标。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由上表格可以知道,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1.9±12.6)min多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1.3±10.3)min;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6±5.2)ml、切口大小为(20.9±1.1)mm、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2.6±0.4)d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为[1(2.5%)]这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对于甲状腺的治疗, 传统的方法主要以开放式手术为主,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较好的暴露病变部位, 且手术也比较安全、有效, 但术后患者颈前会留下6~8 cm的明显瘢痕, 影响美观。近年来, 随着我国内镜技术的发展, 临床上常用的腔镜甲状腺手术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 第二类是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基层医院常用)。

临床上, 由于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的入路操作与传统手术步骤等基本一致, 医护人员能以最方便、最直接的方式到达甲状腺表面, 且患者手术后切口相对较传统手术小, 手术创伤面积也比较小, 虽然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有所延长, 但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与引流时间相对减少、术后疼痛较轻、住院时间短。而且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腔镜的放大技术在术中可以获得清晰的手术操作面, 因此能够尽量避免术中重要血管和神经的损伤, 但是由于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操作空间相对较统手术相对小, 在一定程度上就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1.9±12.6)min多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1.3±10.3)min;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0.6±5.2)ml、切口大小为(20.9±1.1)mm、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2.6±0.4)d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为[1(2.5%)]这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根据作者多年临床经验, 在对患者进行甲状腺手术时可以对患者进行全程探查, 在腔镜的局部放大作用下, 患者甲状腺能够更清楚的暴露出来, 且患者手术中医护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甲状腺周围的血管和神经等组织结构, 减少了喉上、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的损伤, 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同时在使用超声刀切割组织时尽量远离神经, 安全距离至少5 mm以上, 以免发生烫伤。

综上所述, 临床上, 医护人员对甲状腺患者在腔镜辅助下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患者手术后创伤较小, 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 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绪舜,宗光全,王峰.腔镜辅助下微创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 .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8,13(4):335-337.

[2] 姜立新,胡金晨,郑海涛,等.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 .中华肿瘤杂志, 2009,31(12):945.

传统教育的现状范文4

【关键词】农类高职院校传播与沟通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49-02

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是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能力之一,然而,目前高职生沟通能力欠缺,这与当前许多高职教育把高职生的培养目标过多地限定在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上有很大关系。此外,农类高职院校的高职生大多来自收入层次和教育层次比较低的家庭,他们从小沟通能力方面的培养就有所欠缺,这导致农类高职生沟通能力不如其他专业高等院校学生。由此,农类高职院校更有必要开设沟通类课程,以有效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一、农类高职院校开设传播与沟通课程概况

通过网上调研及走访,本文在全国139所农业高职院校中抽调了32所,发现开设沟通类相关课程的院校相当少,其中北京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礼仪与沟通、口才艺术与人际沟通两门课程,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交际语言课程,但这两所院校开设这些课程的均为非涉农专业,只有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全院所有专业中开设传播与沟通课程。这表明:尽管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存在沟通能力亟须提高的事实,但有意识有计划地实施学生沟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未得到各院校的普遍共识与重视。可喜的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教育与培养方面起步较早,该学院借鉴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开设的传播与沟通课程,早在2006年春季学期就开设了同名课程。调查与分析该校传播与沟通课程的教学现状,对于其他院校开设沟通类课程以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由于传播与沟通课程仅有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调查对象确定为该院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简称教师组,下同)、选修过该门课程的在校生及已毕业学生(简称学生组,下同)。

(二)调查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传播与沟通课程教学现状,笔者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共设10道选择题和一道问答题,调查内容包括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意义、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及教材使用情况等,调查结果采用频数统计法。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情况如下:在校生300份,回收292份,回收率97.3%;已毕业学生100份,回收96份,回收率96.0%;专业教师与辅导员各15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0%。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高职院校开设传播与沟通课程的必要性及意义

调查问题1:“高职院校是否有必要开设传播与沟通课程?”教师组结果: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96.7%,认为有必要的占3.3‰选择可以与没必要两个选项的为0.0%。学生组结果: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90.5%,认为有必要的占9.5%,认为可以与没必要两个选项的为0.0%。数据显示:所有被调查对象中,不管是社会阅历较丰富的教师或者阅历较少的学生均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开设传播与沟通课程,这表明学生需要提高沟通能力在教师和学生中已达成共识。数据还显示:教师组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传播与沟通课程的高出学生组6.2个百分点。这表明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社会阅历较为丰富,更知道沟通能力对于构建学生社会能力的重要性。此外,师生均对开设传播与沟通课程的必要性持肯定态度,也表明了这门课程在该校开设广受被调查对象了解。

调查问题2:“学习传播与沟通课程前对沟通能力的自我评价如何?”学生组结果:认为较差的占4.9%,认为差的占2.4‰认为一般的占58.5%,认为好的占24.4%,认为较好的占4.9%。调查问题3:“您对您所接触新生沟通能力总体评价如何?”教师组结果:认为较差的占10.8%,认为差的占30.2%,认为一般的占45.1%,认为好的占10.4%,认为较好的占3.5‰数据显示,学生在学习传播与沟通课程前对自我沟通能力的评价不高,认为沟通能力好与较好的仅占29.3%;教师与辅导员认为学生沟通能力好与较好的仅占13.9%,低于学生自我评价的占15.4%。这些数据表明学生对自我沟通能力自我认可程度较低,教师们对他们沟通能力的认可度更低,学生们确实有必要提高沟通能力。

调查问题4:“学习该门课程后对提高沟通能力是否有帮助?”结果:认为非常有帮助的占55.7%,认为较有帮助的占33.9%,认为一般的占10.4%,认为没帮助的占0.0‰数据显示:学生们在学习该门课程后自认对提高沟通能力非常有帮助与较有帮助的高达89.6%。这表明,开设传播与沟通课程对切实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具有实质性的积极意义。

(二)传播与沟通课程的教学状况

调查问题5:“学生选修传播与沟通课程的目的。”学生组结果:认为为了获得学分的占2.4%,认为为了提高沟通技能的占92.7%,认为无所谓的占4.9%。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选修传播与沟通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沟通技能,这说明学生自觉提高沟通能力的意愿性较强。

调查问题6:“传播与沟通课程32节课课时设置是否合适?”教师组结果:认为课时安排适中的占85.5%,认为课时少的占14.5%,认为课时多的占0.0%,认为无所谓的占0.0‰学生组结果:认为课时安排适中的占48.8%,认为课时少的占39.3%,认为课时多的占0.0%,认为无所谓的占12.0%。数据显示:教师组超八成教师与辅导员认为课时安排合理,余下的认为课时少,没有人选择课时多或无所谓;学生组近一半学生认为课时安排合理,但有近四成学生认为课时太少,持无所谓态度的有一成左右。这表明,教师从教学角度考虑基本认可32节课的课时安排,但学生从学习角度还是有相当部分学生希望增加课时,也有少部分学生不在意课时多少。

调查问题7:“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学生组结果:认为满意的占72.6%,认为基本满意的占22.3%,认为不满意的占5.1%,认为很不满意的占0.0‰教师组结果:认为满意的占91.1%,认为基本满意的占8.9‰选择不满意与很不满意这两个选项的为0.0%。数据显示:被调查对象对任课教师教学水平持不满意态度的只有极少数,这表明该校教授该门课程的教师基本胜任教学。

调查问题8:“授课教师在传播与沟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多选)”。学生组结果:认为实用性与针对性不足的占31.7%,认为知识陈旧的占12.2%,认为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的占25.6%,认为讲课呆板无趣的占7.3‰认为课堂训练少的占23.9%,其他占8.5‰数据显示:授课教师在传播与沟通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实用性与针对性不足、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和课堂训练少三个方面。这表明传播与沟通课程教学质量亟须提高。

(三)传播与沟通课程教材使用情况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开设传播与沟通课程至今使用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教材,由王德海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统计问题9、10的调查结果,由表1可见,学生组与教师组认为教材适用的评价不足三成,教材适用性不足主要表现在理论性太强、针对沟通技能性知识不足、案例不够丰富及可读性差。此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学生组与教师组存在一定差异,教师组认为教材理论性太强、针对沟通技能性知识不足及可读性差的比例远远高于学生组,而认为案例不够丰富的比例则低于学生组,这表明教师从教学角度对教材在理论性、针对性及可读性方面的要求比学生更高些,而教学中可通过备课增加教学案例,故对案例是否丰富的要求比学生低些。这组调查数据从另一侧面也反映了高职院校不宜直接使用本科院校教材,不能生搬硬套。

四、建议

调查问卷的最后是一道针对学生组的问答题,为:“你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学生们建议相对集中的是:在课堂上加强师生的互动,增加学生演练的时间,适当地开展室外的拓展活动,授课时增加有针对性的切近实际的沟通案例,增加课时,设为必修课,等等。综合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农类高职院校要切实帮助学生提高沟通能力,必须全面提高沟通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一)加强沟通类课程开设的宣传

调查中还发现,学生提高自我沟通能力一般可通过书刊、电视、网络及人际交往等途径,但这些途径毕竟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与系统训练,学生沟通能力提高水平有限且时间漫长。无疑,课程的开设,教师的系统指导是学生提高沟通能力的最佳选择。基于目前绝大部分农类高职院校未开设这类课程,对提高学生沟通意识认识不足,以及学生提高自我沟通能力意识欠缺的局面,加强沟通类课程开设的宣传势在必行。宣传应分两个基本途径,其一是针对各农类高职院校,可通过农类高职院校沟通类教材的宣传、院校间教学交流及高职院校各主管部门的导向等途径;其二是针对学生,可通过讲座、广播、宣传板报及辅导员的引导等途径。

(二)开发高职生适用的教材

以能力教育为核心,贯穿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结合当今大学生沟通现状与特点,开发高职生适用的教材。教材内容应包括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自我沟通、人际沟通与组织沟通的方法与技巧等对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具针对性及实用性的内容,避免枯涩的理论性论述,增强可读性、趣味性,设置丰富的教学案例与情景,引领大学生们通过对沟通知识的感悟及实践,掌握沟通方法与技巧,提高沟通能力,有效解决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沟通问题,提高人生品质。

(三)运用行为导向教学理念组织教学

传统教育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5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3-0033-04

Comparison curative effect of small incision thyroidectomy and traditional thyroidectomy in threatment of thyroid nodules

WANG Yan1 LI Pengfei2 YAN Bin3

1.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Beilu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Ningbo, Ningbo 315800 China;2.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Beilu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Ningbo, Ningbo 315800, China;3.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Beilu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Ningbo, Ningbo 3158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mall incision thyroidectomy for thyroid nodules,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traditional thyroidectomy. Methods A total of 80 cases patients with benign thyroid nodule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mall incis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thyroidectomy),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hospital stay and the incidence of surgical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mall incision length in small incis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P

[Key words] Small incision thyroidectomy; Traditional thyroidectomy; Thyroid nodules; Complication

甲状腺结节为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为单侧良性结节,好发于女性。甲状腺结节主要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1]。目前手术为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方法,但传统开放性手术缺点较多,如切口较长、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如易产生疼痛、粘连等多种并发症、且颈部切口愈合后会留有瘢痕,影响美观[2]。近年来,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 2009年1月~2016年1 月收治的 8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并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 2009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排除病理检查提示为恶性肿瘤、以及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术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25例,女55例,平均年龄(38.7±5.1)岁。病程 1~5年,平均(10.3±3.3)个月。结节部位:单侧结节48例,双侧结节12例;结节直径1.38~3.68 cm,平均(1.90±0.68)cm。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小切口组和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患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两组均完善术前准备,全身麻醉,平卧,头稍微后仰,使手术区完全暴露。小切口组在胸骨切迹上约一横指处顺皮纹方向做长约4~6 cm 弧形领式切口,在颈阔肌深面用电刀分离皮瓣,在颈白线处切开直达甲状腺固被膜。

1.2.1 小切口组 探查全甲状腺及甲状腺肿物。将甲状腺组织向上方牵拉,分离甲状腺下动、静脉,超声刀离断结扎甲状腺下动静脉,向上分离至甲状腺中极,超声刀离断中静脉。分离上极时,将甲状腺向下牵拉,超声刀离断、结扎甲状腺上动、静脉。继之沿甲状腺后被膜及气管侧壁及前壁分离至峡部,直接用超刀离断峡部,完整切除甲状腺腺叶。

1.2.2 对照组 行传统甲状腺手术,在两连线中点即胸骨前作一长约 8~10 mm切口后进行手术。离断颈阔肌与甲状腺前肌群后用1号线缝合切口。

1.3 评价指标

1.3.1 两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比较 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

1.3.2 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主要包括术后皮下水肿、切口粘连、吞咽不适[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 软件进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分析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手术观察指标比较分析

小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小切口组患者发生切口粘连、吞咽不适、术后皮下水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的肿块,临床症状主要为颈部明显不适感、甲状腺肿胀、可扪及部分结节[4]。甲状腺结节通常分为良性与恶性,随着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受激素分泌紊乱的影响常导致各器官系统衰竭,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其中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为常用手术方法之一,但缺点较多,如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并发症多,术后切口严重影响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的美观,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引发甲状腺结节的病因主要有肿瘤性结节、囊肿以及炎症性结节等,而结节的性质与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密切相关[6-8]。

目前临床对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切口长度尚无统一、规范的标准[9]。切口长度主要受甲状腺体积和肿物直径大小的影响,切口越长,能够进行手术的甲状腺体积上限越大。关于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适应证,多数学者认为肿物活动度良好,直径≤4 cm 的良性肿物及肿瘤直径≤2 cm,低度恶性和分化良好的早期状或滤泡状癌适合小切口手术[10-12]。

樊文强等[13]将56 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以切口3 cm 长为标准,分为小切口组 30 例和传统组26例,结果显示,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术后住院时间短,证实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更具优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切口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且小切口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小切口组手术切口短,术中解剖范围相应减小,术中不游离皮瓣,避免了损伤皮下组织,减轻了手术创伤及患者术后的疼痛,减轻术后皮下水肿及颈部不适感,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15-17]。但术前须密切注意甲状腺结节的形态特点、功能,并结合B超、CT或MRI、穿刺细胞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等手段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性、恶性,以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术中在充分暴露的前提下尽量减小创面,减少渗出,采取不切断颈前肌群,不缝扎颈前静脉,分离轻巧,止血完善,使颈部的生理功能保持原有状态,避免皮下瘢痕过大及瘢痕牵拉,以减少颈部不适。术中超声刀的应用对全身的神经肌肉无影响,良好的止血效果保持了清晰的术野,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切口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与王宏武等[18]报道的观点是一致的,考虑可能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克服了传统手术因横断胫前肌而造成术后肌肉断面与皮肤等组织的粘连,钝性分离后暴露甲状腺,减少了颈前区的术后疼感,改善了吞咽功能,减轻了吞咽不适感,改变了颈部形态,减少了由于切割肌肉导致的术野模糊与出血等情况有关,进一步证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较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具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9-20]。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确切,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Benhidjeb T,Wilhelm T,Harlaar J,et al. Natural orifice surgery on thyroid gland :totally transoral video-assisted thyroidectomy(TOVAT):Report of first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 new surgical method[J]. Surg Endosc,2009, 23(5):1119-1120.

[2] Nenkov R,Radev R,Madzhov R. Minimally invasive open access thyoid surgery-main point, indications and effectiveness[J]. Khirurgiia(Sofiia),2009,(1):24-27.

[3] 马银斌,李伟,康存芳,等. 小切口与大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对照研究[J]. 重庆医学,2011,40(18):1793-1794.

[4] 赵树森. 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5):711-713.

[5] 吴刚,吕明. 小切口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效果比较[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0):68-70.

[6] Kazi R,Katna R,Dwivedi RC. Minimal access thyroid surgery-a new dawn?[J]. Ann R Coll Surg Engl,2010,92(5):361-362.

[7] Toll EC,Loizou P,Davis CR,et al. Scars and satisfaction: do smaller scars improve patient-reported outcome?[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2,269(1):309-313.

[8] 李靖锋,黄华,李甜,等. 甲状腺小切口与常规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疗效比较[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 ,26(19):4491-4492.

[9] 宋菊民. 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对比分析[J]. 吉林医学,2012,33(29):6293-6294.

[10] Wilhelm T,Metzig A.Video.Endoscopic minimally invasive thyroidectomy:First clinical experience[J]. Surg Endosc,2010,24(7):1757-1758.

[11] 胡育昌,李继承,邵志平,等.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87例应用体会[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3(3):226-227.

[12] Ezzat WH,O′Hara BJ,Fisher KJ,et al. The minimally-inv asive thyroidectomy incision:A histo logical analy sis[J].Med Sci Monit,2011,17(2):7-10 .

[13] 樊文,徐智,连玉贵,等. 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的对比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1):32-33.

[14] 袁焕柯,吴朝阳,蒙天明,等.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9):4530-4531.

[15] 陈伟雄,李苑敏,温永锋.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对比分析[J]. 当代医学,2013,19(11):33-34.

[16] 鲁泉生. 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改良手术行甲状腺切除的临床方法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2(1),454-455.

[17] 梁博.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0):1213-1214.

[18] 王宏武. 传统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对比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24,30(22):3432-3439

[19] 李焕明,林伟明,谭木秀,等. 两种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12,17(12):64-65.

传统教育的现状范文6

1.从教育技术的内涵进行比较。由于技术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教育技术也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和智能形态的教育技术,且这两个并行的发展方向此起彼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手工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育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主要是指教育者的言语技巧和教学技能以及黑板、粉笔、图片、模型等的运用。直到19世纪末现代教育技术才姗姗到来,初期仅仅注重硬件的使用,以对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所组成的视听教学媒体的使用为标志,后来逐渐重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包括硬件(如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教学系统、人工智能和智能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技术和网络教学系统、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现实教学系统等),还包括与硬件配套的教学软件,也包括潜件(教学规则、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信息传播、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估等)。

2.从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比较。综观教育技术的应用现状,我们既看到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现代教育技术高度重视,使一个个广域网、校园网相继建成使用,互联网和校园接通,说明我国教育技术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是后一阶段简单地替代前一阶段,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累积性;也不是说现代教育技术继承了传统教育技术的全部,而是一种“扬弃”,即发扬其中有生命力的技术,如黑板和粉笔;骈弃其中不占优势的技术,如1924年诞生的教学机器。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各有优劣利弊传统教育技术优势:不需要限定条件、只要有粉笔和黑板,教学即可正常进行;有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调动师生思维的灵活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授课教师的形体语言带给学生的感受和教师对授课内容的即兴发挥。传统教育技术不足:技术形态原始、承载信息量低、功能简单。

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并以高速、快捷、知识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充实到教学领域的各个环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效果显著。现代教育技术不足:要求的条件较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难以真正全面提高学习效率;教学内容程式化,缺少教学的灵活性;容易使教师备课时和学生听课时偏离工作重心;不利于青年教师授课能力的培养。

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的融合创新

很多专家都形成共识:新形势下的教育,应该把培养目标从知识型人才转变为创新型人才,把教学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把学习形态从纯粹解惑型转变为探索研究型。要有效地实现这些转变,在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并加大其成分,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建构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不容讳言,出现了各种偏差:有些人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教学质量立马可以提高。他们只考虑建网,不考虑网在教学中如何使用;只追求设备高档,而不考虑设备如何与当前的教育技术相结合,不考虑如何解决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问题,对教学改进不大,没有产生预期效果。传统教育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存在具有某种合理性,无论现代教育技术怎样的先进,功能如何完善,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技术,尤其是口头讲课。任何一种教育技术的运用都是由其教学内容决定的,也受着该教学内容所能达到的理想效果影响。只有把教育技术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够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