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交通污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交通污染范文1
【关键词】城市噪声;城市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城市噪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城市噪声主要是指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其中交通噪声是一种非稳态、不连续的流动声源,影响范围广,时间长,危害程度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迅速增长。从1992年起车流量每年平均以16%的速度增长。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一、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分类
(一)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据测定,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为80~90,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驶的车流噪声接近100。
道路交通噪声计算,要根据交通量、平均行车速度、重车百分比、道路坡度和道路路面材料等因素得到一个基本的噪声计算值,然后计算由于传播、反射、吸收和屏障等影响所产生的修正,最终得到交通噪声评价值。现在还用一种叫机动车噪声污染分析处理系统的。该系统包括系统机动车噪声源强分析模块、路段噪声分析模块、交叉口噪声分析模块、环境噪声预测模块、环境噪声评价模块。其功能是:根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的交通信息数据,分别处理路段两侧和交叉口周围的噪声强度等级,综合背景值,做出噪声预测。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做出换环境污染指标(噪声污染指数)。将处理结果进行储存和更新。
(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多,目前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要求,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安全、稳定、占地少及空气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独占鳌头。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主要有地铁,地面包括有轨电车、高架轻轨、城市铁路等形式。城市轨道车辆由于运行在城市中,其运行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鸣笛、且新的钢轨一般用焊接长钢轨,所以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噪声主要是以下四种:轮轨滚动噪声、牵引电机噪声、齿轮转动噪声及空压机噪声。地铁交通除列车运行噪声外,还有风亭及冷却塔噪声。高架轻轨噪声除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动车组牵引电机噪声外,还有桥梁结构噪声,与地面轨道交通相比,其噪声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三)城市公路交通噪声
城市中对外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都是产生噪声的原因。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交通噪声分析应考虑车辆产生最大噪声的交通条件,和最干扰公路两侧居民的交通条件,通常选用昼高峰和夜高峰两个时段来分析交通噪声的影响。
二、城市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城市交通噪声的防治措施针对交通噪声的声源、传播及受声点3个关键环节,有多种措施可降低交通噪声对受声点的影响,在此我们称之为降噪措施。
(一)针对声源的降噪措施
选用低噪声路面。一般来说,汽车行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比行驶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要低1~3。近年来欧洲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对低噪声路面的试验研究,外露集料表面的低噪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降噪特性可与传统的沥青路面相媲美,而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降噪效果更为明显,可降噪2~8。因此,使用低噪声路面可有效的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污染。运用交通管制措施禁止鸣笛,某时段内禁止大型车辆在敏感路段通行,调整交通信号使交通流顺畅因而车辆不需经常停顿等交通管制手段对城市道路的降噪效果较为明显,也易于采用,但这些措施不宜于野外公路,以免明显降低车辆速度和道路使用的方便性而影响野外公路的使用。
(二)针对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与受声点之间设置声屏障。声屏障是一个降低公路噪声的重要设施,也是道路设计者经常采用的降噪措施,对距公路200范围内的受声点有非常好的降噪效果。声屏障是一个明显干涉声波传播的阻挡物或部分阻挡物,它可以阻挡声的传播而形成一个声影区,其降噪效果随声程路程差的增大而增加。声屏障的形状和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可以用土、砖、混凝土、木材、金属和其它材料来构筑,修建声屏障除考虑其降噪作用外,还要注意其经济实用,并与其所处环境相协调做到视觉满意。
(三)针对噪声受声点的降噪措施
在公路受声点之间种植绿化林带。有关资料表明,非常稠密的树林(在声源与受声点之间没有清楚的视线),且树林高度高过视线4.5以上时,树林深入30可降噪5,如树林深入60可降噪10,树林的最大降噪值是10。种植林带除具有降噪作用外,还兼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但会大幅度提高公路用地范围,当公路经过荒山丘陵地区时,该方法较为实用,由于我国耕地紧张,所以当公路途经耕地时,该措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增大公路与受声点之间的距离。在公路选线时,应充分考虑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尤其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中规定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2类标准的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住房和特殊宾馆等噪声敏感点,应先估算其噪声声级,如通过设置声屏障无法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就需考虑调整线位,增大线位与敏感点之间的距离,降低敏感点的噪声声级。
(四)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
城市轨道交通的噪声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从声源降噪和传播途径降噪两方面考虑,特殊情况下对受声点加以防护。噪声防治应从降低噪声源开始,尽可能降低列车动力系统噪声。首先从车辆构造设计上加强防振、吸声措施,采用阻尼车轮及盘式制动,车辆踏面整修和车辆两侧架设防声裙等。其次,在轨道及桥梁结构上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如用超长无缝钢轨代替标准钢轨,以减少车轮对钢轨的撞击引起的噪声和振动,可降噪23;在承台上设置弹性聚合物砂浆垫层和配有弹性扣件的整体道床,以利吸收振动波,该整体道床与普通整体道床相比可减振降噪10;定期打磨钢轨,增加钢轨的平顺度,降低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冲击、不均匀磨耗引起的轮轨振动与噪声,可降噪35。
三、解决方案
以上我们了解了几种城市交通噪声,虽然各自都有解决的方案,综合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噪声严重超标的车辆应限期治理,车辆的年检应增加噪声检测项目。严格执行国家《汽车报废标准》,对达不到要求的车辆,该报废的必须报废,不得延用,加快旧车淘汰;
2.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噪声污染的控制管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合理布置临街建筑物,可采用设置吸声墙面、隔声门、窗,实行立体绿化,或使临街建筑物为商店、楼亭等,尽可能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要对交通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提出严格要求,明确规定城市规划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根据国家噪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隔声屏障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与此同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5.增加城市绿化面积,降低空气污染度为使城市居民远离交通噪声,要致力于在道路两侧修建斜坡,加宽沿街住宅的缓冲绿化带,并利用有限地带开发立体绿化,增加植被面积,充分发挥绿色植物在降噪和净化空气污染物中的作用。
四、结语
面对21世纪,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城市化的挑战,面对我国薄弱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不仅要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建设,还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最大程度减少交通“公害”之——噪声,从而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须,贺聪.公路交通噪声的诸问题[J].环境科技,1995,(5).
[2]姚白鸥.城市交通噪声及其控制[J].城乡建设,1982,(9).
[3]雷晓燕.铁路轨道结构数据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城市交通污染范文2
关键词:中小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随着中小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汽车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噪声污染已变得日趋严重,成为引人注目的城市环境问题之一。交通噪声干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尤其是随着城市交通快速发展,其噪声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扩大,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对交通噪声污染的防与治,涉及到城市土地利用、路网建设、城市交通需求控制、道路设计等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对策。
1、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与危害
道路交通噪声一般指机动车辆在交通干线上运行时所发出的超过国家标准(白天70dB(A),晚间55 dB(A))的声音。产生噪声的原因包括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有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
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城市的环境噪声主要来自交通噪声,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例如,交通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有资料表明:交通噪声每升高1分贝,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0.08~1.26%,平均0.9%左右。反过来说,将交通噪声水平降低1分贝,则相当于沿线土地增值0.9%,对于土地批租来说,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值。
2、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防治对策
要控制交通噪声,就必须从以下三个途径入手,首先应该抑制噪声源,使产生的噪声总量下降,减少辐射的噪声;其次是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使噪声危害的区域尽可能减小;最后是保护受声者。各种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保护受声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2.1控制噪声源
控制噪声源是降低噪声水平最直接的措施,按照噪声控制对象的不同层次可将降噪措施分为规划与管理降噪和技术降噪。
2.1.1规划与管理措施
(1)城市规划
城市土地利用、区域划分、人口规模控制直接影响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进而影响了交通需求和城市路网建设等,因而城市规划处于规划与管理措施的最高层,影响和制约着其它措施的开展。
城市规划将整个城市分成若干功能区,如商业中心、居民区、工业区。不同功能区之间保持协调的交通流量;在人口、商业过于密集的地区,不应继续新建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商业、文化体育设施,减少城市内重载交通的比例;做好土地的规划和利用,对于能够诱发大量交通的建筑设施,如歌剧院、大型体育场、火车站、大型客运站进行合理的选址。按照不同建筑物的噪声允许标准和交通噪声分区进行选址。
(2)路网规划
路网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展开的。中小城市道路网包括地面路网、环城高速公路网、城区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目的就是为城市车辆、人流、物流提供足够的、可供选择的、高效运转的硬件空间。
通过城市地面路网规划,调节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的长度和分布,与流量相协调。通过规划城市外环高速公路,使过境交通与市内交通相分离;在道路选线定线的规划方面,避免城市快速路、主干道直穿居民区、医院、机关、学校等需要安静的区域。
(3)交通组织和交通法规
它是在城市现有的交通硬件环境的基础上,引进各种软件,例如智能交通系统(ITS)、地理信息系统c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进行智能化的测量和管理,运用实时交通信号系统进行组织,充分挖掘现有硬件设施的潜力,控制市区交通量总量、提高交通流的运转效率,使得通行的交通流能够更顺畅的通过交叉口、居民区等安静区域,减少车辆启动―加速―减速―停车的频率,从而抑制城市交通噪声。
2.1.2技术措施
技术降噪从不同领域具体的技术出发探索降噪措施,主要包括汽车设计和道路设计。
(1)汽车设计
要求设计出更加符合环保要求――噪声更低的绿色环保汽车。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汽车动力和传动系统的设计,例如采用噪声更低的发动机,电动机、液化气发动机,或者对发动机进行隔音处理,同时减少汽车排气噪声和机械撞击、摩擦噪声。轮胎设计主要包括轮胎花纹的选择和设计,研究表明子午线轮胎产生的噪声要比其它类型的轮胎的要小。
(2)路线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应避免采用过陡的纵坡,由于汽车的加减速对汽车噪声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当道路纵断面坡度i>5%时,货运汽车上坡时的噪声明显增大,下凹的车行道可使交通噪声降低10~15dB以上。
(3)路面设计
低噪音路面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具有降噪功能的沥青低路面主要有:排水路面、阻尼路面、多孔弹性路面、粗纹理路面。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成熟,使用较多的低噪音沥青路面是大空隙排水型路面(0GFC),路面的空隙率超过20%。
2.2控制噪声传播
阻断交通噪声的传播主要从技术角度出发,在噪声源的两测设置隔离措施,例如绿化措施、声屏障、防声墙以及防噪堤。在两侧以住宅、办公、旅馆等建筑为主的城市街道,在用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行道树和步行道至建筑物的宽度,保持最低限度的噪声衰减距离或缓冲带;利用密集的松柏、侧柏等绿色长廊把机动车道与步行道隔离,在步行道和建筑之间再配以乔、灌木和草地的植物群落,可以收到一定的减噪效果,据研究稠密绿篱的全频带噪声级降低量的平均值为0.25~0.35dB/m,草地为0.1dB/m。
2.4受声点的降噪对策
通过对敏感建筑物采取一定的措施,也能达到降噪目的。如对主干道临街建筑安装防声窗等都有明显的降噪效果,研究证明可以降低噪声4~6dB。
3结束语
文中简要论述了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产生、特性,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源、噪声传播、受声点三方面提出了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有效防治对策。尽管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降噪,但每种降噪措施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要减少道路交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一种措施或几种措施并用。
参考文献: [1] 刘军民.城市交通噪声综合防治[J].交通与社会,2000,(3):33~36.
城市交通污染范文3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
[作者简介]陈京辉(1964-),男,河北唐县人,河北大学校园管理处副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赵福祯(1955-),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李欣欣(1981-),女,河北徐水人,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史。(河北保定071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045723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68-02
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与医生、律师等其他职业一样,既是一种行业,又是一种专业,同样具有专业的不可替代性。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知识分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专业人士也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要力量。《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成人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教师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成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其进行规范要求具有必然性,即实现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具有必然性。
一、成人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理论诠释
成人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在工作特点上存在一定差异性,因而,在专业发展水平与要求方面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在制定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标准时,既要考虑到这些差异的存在,又要考虑到二者的同一性、相关性,不能简单机械地将普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用于成人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之上。笔者认为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专业化标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智能。专业智能是教师在专业方面应具备的能力,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成人教育教师专业智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学术界对其标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综合国内外学者专家的理论观点基础上,考虑成人教育特殊性,笔者认为成人教育教师应具备以下主要能力:第一,教学能力。教学是成人教育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成人教育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学能力是成人教育教师各项能力的基础。第二,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教师对其从事的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指标。科研素质的高低与科研能力的强弱体现了成人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第三,管理能力。教师的管理能力主要是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管理能力。成人教育过程具有特殊规律性,成人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才能有效实施教育。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也要求成人教育教师具备较高的科学管理能力。第四,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成人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成人教育主要面对成人,成人教育教师只有掌握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把握成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第五,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教师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是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人教育的内容必须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满足科技进步和人们学习科学知识的需求,这就要求成人教育教师必须具有自学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2.专业道德。专业道德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正如舒尔曼所说:“一个职业首要的社会目的就是服务,专业工作者应是那些接受了教育并且利用其知识和技能为不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大众服务的人。他们内心要有为大众提供服务的倾向,有义务以‘道德理解’为起点来运用其理论知识和技能。”①根据舒尔曼的理论,任何一个专业的首要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专业工作者运用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和大众提供服务,这是从事任何一个专业工作者都应该具备的专业道德,成人教育教师同样也应该具有自身的专业道德。首先,专业道德是成人教育对象的要求。成人教育的对象是成人,他们从事各种不同的职业,具有成熟的思想、意识、情感等,对象组成比较复杂,在智力、知识、认知、心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面临家庭生活、工作等很多社会压力,这一切都要求成人教育教师具有良好的师德,以足够的耐心和热情去启发、感化和教育学生。其次,专业道德是成人教育教师职业地位和角色的要求。成人教育教师是“帮助者、指导者、鼓励者、顾问和协助者,而不是传授者、惩诫者,法官和权威”,②这就要求成人教育教师必须倾注满腔热忱、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员的内在学习动机。再次,专业道德是成人教育宗旨的要求。成人教育的宗旨为服务社会,目标是满足个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发展,这都要求成人教育教师要以良好的专业道德投身于成人教育事业中去。
3.专业组织。专业组织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组织保证,它是由成人教育教师和其他成人教育工作者组成的具有专业性、互利性、服务性的专业群体。一方面,专业组织在促进专业知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舒尔曼所说,“如若没有专业社团组织的存在,个体专业人员就会陷入一种自我的圈子中,只相信他自己的经验具有教育价值。通过创造和培育专业社团,个人的经验才能变成公共经验,人们才能共享专业知识并推动实践发展水平的提高。”③另一方面,专业组织在保护专业人员名誉、保障大众利益、孕育专业的服务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专业训练。专业训练是指为准备从事或已从事成人教育工作的个人或群体所提供的一种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等。完成这种训练后,受训者能胜任成人教育专业,并享有较高的职业声望。专业训练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某一种职业要发展成为一种专业,必须经过长期的专门的职业训练。成人教育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对教师的实践经验要求较高,这种实践经验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去总结积累来获得,而非一朝一夕所得。所以说,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化过程也是不断接受专业培训的过程。
二、专业化是国外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成人教育教师的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推动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专业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趋势。
1.专业智能已成为从事成人教育教师职业的依据。许多国家将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智能作为从事成人教育教师职业的必要条件,并制定了高标准的成人教育教师任职资格。如澳大利亚规定成人职业技术教育的条件是:5年专业实践工作经历,受过大学教育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培训,持有教师资格证书,通过4级职业证书和工作场地的训练等;德国对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要求则是:大学学历,参加2年的预备实习和1年的实际实习,还要通过两次国家考试等,可见国外对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智能方面要求其丰富的实践经验。
2.专业道德已成为从事成人教育教师职业的行为规范。国外非常重视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道德,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如澳大利亚规定聘任的成人教育教师必须具有奉献精神,同时具备教学创新能力、对学生示范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等。美国全美教育协会(NEA)制定了《道德规范》,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判断标准,全美教育协会及其下属规定:任何人违反规范中的任何一条都将开除会籍,这项由全美教育协会及其下属机构规定的条款在任何情况下都强制执行,成人教育工作者同样也在其列。可见国外都针对成人教育教师规定了相应的专业道德,将其作为从事成人教育教师职业的行为规范。
3.专业训练已成为从事成人教育教师职业的一项制度。各国将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训练已经作为一项制度去实施。1978年联邦政府颁布的《成人高等教育法案》(Adult Higher Educa? tion Act)对成人高等教育地位、研究工作、师资培养培训等作了具体规定。有些州明确规定成人教育工作者在更换专业证书时,必须要接受若干时间或学分的强迫性继续教育。英国1987年颁布《教师工资待遇法》规定教师在1年中必须履行若干个教学契约,其中包括必须参加5天在职培训的专业发展契约;新加坡教育部规定,教师每年必须参加10小时的在职培训,5年内完成3门核心进修课程的学习等。这些国家针对教师的专业训练规定了培训的机构、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内容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并且上升到法律的层面,用法律保障这项培训制度的实施。
4.专业组织已成为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专业组织在成人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师德建设等方面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国外许多国家成立了专门的成人教育机构来保证成人教育的发展,促进成人教育教师向专业化。新加坡1972年成立了生产力局,隶属贸工部,是全国最大的成人培训法定机构;英国于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专门负责成人教育教师和普通教育教师培训的机构——教师训练局,几乎每一个地方教育局都有教师中心。美国1936年建立成人和继续教育协会,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力支持成人教育教师的三个阶段培训计划。第一阶段为自学,第二阶段为面授,第三阶段为教学实习,成绩合格后取得证书。还有许多国家成立了成人教育协会和教师协会,作为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团体。如澳大利亚的成人教育协会,德国的成人教育协会,丹麦的教育协会和教师协会等,这些团体为发挥成人教育教师的作用,提供了保证。
三、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必然性
1.从宏观层面看,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是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些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总目标。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对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学习需求呈多元化特征,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学习需求不同,而且对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要求也不同。这就要求实施成人教育的教师必须向专业智能、专业培训、专业道德、专业组织方向发展。第二,我国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向专业化发展。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要求。成人教育虽然在教育规律、教学对象等方面有自己的特征,但其仍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成人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也必须符合《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把专业化作为发展方向。
2.从中观层面看,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是成人教育专业化的需要。成人教育活动,既是一项社会事业,又是一门专业学科,其专业化水平程度高低,决定成人教育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成人教育的专业化是我国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人教育的专业化包括成人教育教学专业化、成人教育管理专业化、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专业化等。其中成人教育教学专业化是提高成人教育专业化水平的关键,它既是成人教育专业化的内容,又是成人教育专业化的必要条件。成人教育教师承担着成人教育教学任务,成人教育教学专业化必然要求成人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向专业化发展。
首先,成人教育教学专业化要求成人教育教师应当掌握成人教育规律,了解成人教育的特点等。针对成人学员的特点,因人施教,根据成人学员的需求,因材施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求成人教育教师具有专业化的水平,专业化的技能和专业化的表现。其次,成人教育教学专业化要求成人教育教学内容的专业化。成人教育教学内容要满足不同层次成人的需要,要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制订计划、安排课程、设置课程,真正能够提高成人学员的知识和技能。
3.从微观层面看,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是成人教育教师自身发展的要求。成人教育教师应当将成为成人教育领域内的专家作为自身发展目标。因而,成人教育教师们的成长之路,应是不断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应是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的过程,更是不断为成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过程。首先,要加强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培训,专业培训是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目前我国的成人教育教师主要是以兼职为主,结构不合理,培训制度不健全,所以加强培训就成为推动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必然选择。其次,构建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组织。依托我国现有的成人教育组织,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实际,建立各级成人教育教师的专业组织,保障成人教育教师的权利,约束成人教育教师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国成人教育事业正在不断发展完善中,作为成人教育工作的实施者的成人教育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专业化水平,紧跟时代潮流,推动成人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注释]
城市交通污染范文4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
1 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及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但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1)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低。主要表现为速度慢、拥挤、不准时、候车时间长和乘坐不方便等。
(2)城市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低。尽管一些大城市实施了公交优先政策,但是,由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低,使得公共交通不但没能成为客运交通主体,而且人们利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还呈下降趋势。
2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战略性思考
进入21世纪,传统公共交通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居民的出行需要。而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运量、快速度、高准点、低能耗和轻污染等优势弥补了传统公共交通的不足。从长远战略发展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综合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
(1)能源战略。我国是个能源尤其是石油资源极为短缺的国家。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30%,预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会达到60%左右。而在所有交通方式中,快速轨道交通是最节能的一种方式。以每百公里人均能耗为例,公共汽车是小汽车的11.9%;无轨电车是小汽车的10%;快速轨道交通是小汽车的6.2%[1]。因此,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公共交通是一个战略性任务。
(2)环保战略。当前,我国环保状况不容乐观,在环境污染中比较严重的是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如今城市大气污染已由工业和燃煤污染变成了交通尾气污染。据统计,我国大气污染物主要有悬浮颗粒、氧硫化物、氮氧化物、氮氢化物、一氧化碳等气体,城市交通是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虽然我国目前机动车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少,但由于车型、燃料、保养维护不善等原因,使单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均高于国外(见表1)[2]。
在大城市中,如果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50%左右,CO和氮氢化合物的排放量可分别降低92%和86%,乘坐小汽车出行要比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平均每年每人多产生4.1 kg的氮氢化合物,28.6 kg的CO和2.3 kg的氮氧化合物[3]。
同样,城市交通引起的噪声污染也相当严重,有些大城市交通高峰地带噪声甚至超过了80dB(A),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可持续发展战略。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的,能最大限度利用城市资源,环境污染排放量最少,并能满足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效的城市交通形式。
快速轨道交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改善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同时也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城市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快速轨道交通充分利用地下和地面空间,能减少城市交通用地,节约拆迁和安置费用。同时由于快速轨道交通的安全、正点、舒适、快捷、大容量、污染小的特点,使其成为新世纪的绿色交通工具。因此,建立和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交通污染范文5
关键词:大气污染;交通尾气;污染控制
随着铜陵市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煤烟型复合污染正逐步减轻。但由于城市发展,机动车拥有量不断增加,交通尾气污染呈上升趋势,虽不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首要因素,但对城市环境保护存在潜在压力。机动车大规模普及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但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危害市民身体健康,能有效地控制交通尾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成为继工业污染防治后新的课题。
1、机动车保有量及交通状况分析
2007年底铜陵市机动车保有量5.96万辆,机动车保有量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由于特殊的地形条件和前期规划缺乏前瞻性,造成老城区路面狭窄,坡度大,内道路曲折,弯道半径小。铜陵市政府为缓解交通堵塞现象,加大了对主城区主干道的改造,加强城市新路网建设,实现交通公路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到“十一五”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000公里以上,新增公路总里程400公里,形成市中心到各乡镇的“半小时交通圈”。
2、交通尾气污染的危害
交通尾气成分复杂,主要包括CO、HC、NO2、SO、Pb、苯并芘、烷基铅和固体颗粒物等。汽车尾气污染主要在交通干线等人口密集地区,其排放高度接近人体的呼吸带,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其中,HC与NO2在强阳光作用下,在不利扩散气象和地理条件,可形成光化学烟雾,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通过对公路两侧范围进行监测表明,有50%的铅落在公路两侧数百米范围内。人体经过饮食,通过食物链进入消化道的铅有5%~10%被吸收,通过呼吸道吸入肺部的铅,吸收沉积率高达30%~50%。
3、影响交通尾气污染因素
3.1 区域污染气象特征
铜陵市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年平均气温为16.2℃,年平均风速2.5m/s,全年大气稳定度以中性天气为主,逆温层出现频率高且厚,大气扩散条件较差。城区三面环山,中间低的地貌结构有利于山谷风环流形成,夜间山地气压较城区高,山地下泄冷空气沿地形倾斜面吹向市区,冷空气将城区暖空气抬升,形成高度较低的接地逆温层,高度范围0~300m,平均厚度123m,出现频率达60%以上,逆温层抑制了下层气流运动,多微风和静风,极不利于城区大气污染扩散,从而城区形成大气污染高浓度中心。
3.2 城市交通道路规划
城市规划是一个综合各学科的复杂过程,城市功能的规划、城市各区域功能的规划、城市道路规划与绿化的合理性,对城市大气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铜陵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原有规划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铜陵市由于受地形地貌与地质的限制,城市交通道路发展一直在充分利用地形地貌修建起来的,因而呈现目前城市道路多弯曲狭窄,导致交通拥塞,车辆的怠慢行驶,燃油燃烧不充分,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此外街道空气的流动性差,污染物质在街道的累积,不利于交通尾气沿道路向郊区的输送,如何把城市的交通道路的规划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是一个新的课题。
4、交通尾气污染影响分析
氮氧化物作为机动车尾气特征污染因子,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目前还不是造成铜陵市大气环境污染的首要因素,但随铜陵市政府加大工业污染力度后,机动车尾气污染日益明显。据报道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一些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的重要空气污染源,广州、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交通污染已经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铜陵市建筑密度大,造成地面的粗糙度高,不利于气流的流动,阻碍城市大气污染物质的扩散。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风速小,逆温频率高,气象和地理条件均不利于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扩散。现有路段由于狭窄、坡度大、弯道半径小等原因,易造成车辆堵塞、车速低、怠速率增加,造成机动车尾气排放量增加。由于交通尾气为贴地排放,大气扩散能力相对弱,更不利于交通尾气的扩散。
5、交通尾气污染的减缓措施
影响城市交通污染因素复杂,常非单一作用。根据交通尾气环境污染特点,结合地形地貌与气候特征出发,从汽车保有量、能源结构、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机动车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统筹兼顾使用清洁的燃料、清洁的车辆技术、完善的车辆维护,以及可持续的城市道路系统建设,完善的交通、环境管理措施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探索符合铜陵市特点的交通尾气污染控制体系。
(1)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积极采取措施,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尤其是私家车保有量,大力发展与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铜陵市由于土地资源相对紧张,人均建筑面积较小,没有足够的土地资源修建停车场。此外由于自然地质地貌的影响以及历史的原因。原有规划缺乏前瞻性,道路路面狭窄,高楼大厦多,这给铜陵市的路面拓宽与改造形成极大障碍,如果城市汽车拥有量过大,城市扩张受地域限制,交通拥挤堵塞不可避免,城市的交通系统将难以正常的有效运转。
(2)推行清洁能源技术(AFV)。鼓励使用清洁高效交通工具,发展清洁燃料车和公共交通系统。燃油有效完全燃烧,与燃烧系统、空燃比、还与高品质燃料有关,采用清洁能源技术实现汽车燃料替代。实施高效、低污燃料替代战略,实现清洁能源技术,鼓励“零”排放的电动汽车和电动摩托车,普及天然气燃料。
(3)突出城区交通道路规划前瞻性。把城区交通尾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与旧城区改造建设之中,适当降低坡度,改弯取直,利用地形差建立城市立交桥,保证车流畅通。在城市新区开发规划中,把道路的交通流量及汽车尾气的输送扩散纳入道路规划中进行综合考虑。交通道路体系规划中,在保证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容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新建主干道走向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增强交通尾气输送扩散能力。统筹城区交通道路建设,建立可持续的城市道路系统。
(4)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城市交通管理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大脑,交通秩序的科学管理与区域车流量的适时调配非常重要,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状况,改善汽车运行状况,减少车辆的怠速时间,减少城市交通污染的。适度超前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城市未来的交通问题的解决,建设和使用铜陵市的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成为改善铜陵市交通问题的必然之路。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使用率,降低汽车的空座率,提高车辆的利用效率,完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控制交通污染。
城市交通污染范文6
关键词:交通噪声;防治措施;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0-0190-02
1 导言
噪声污染是继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后的第三大污染,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噪声最主要的污染源,其影响的范围广,干扰的人群多。它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危及人身健康,是社会上比较敏感的问题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为了能更好地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控制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刻不容缓。本文以镇江市城市交通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当前镇江市的交通状况及城市交通噪声给城镇居民带来的影响。
2 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
我们采取数据收集的方法研究城市的噪声污染问题。以下是我所采集的镇江市三条主要交通干道的噪声数据。
2.1 数据收集
路线一:镇江市19路公交站点。
在江苏大学一站噪声分贝值最低只有65 dB(A)左右,而在大市口一带,噪声分贝值达到最高,甚至达到83 dB(A)。且中途多站点分贝值超出75 dB(A),虽然部分站点分贝值较低,但是总体而言,总平均分贝值还是偏高。
与图1相比,图2是同线路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同上,此时间段数值变化仍很大,在江苏大学一站附近时分贝值最低,在大润发一带噪声分贝值达到最高。同时,大多数站点的分贝值都高出早8:00-9:00这一时间段约3-5 dB(A),而且总体而言,整平均分贝值较图1有所上升。
此条路线的噪声分贝变化有些波动,在汝山和小窑湾附近所测噪声分贝值相对较低,而在大市口和火车站一带,噪声分贝值达到最高。且中途有多站点分贝值超出75 dB(A),虽然部分站点分贝值较低,但是总体平均分贝值还是偏同路线一样偏高。
与图4相比,是同路线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同上图一样,此时段数值变化仍很大,在职教中心一站附近时分贝值最低,在大市口和火车站一带噪声分贝值达到最高。同时,此时间段,大多数站点的分贝值都高出早8:00-9:00这一时间段约3-5 dB(A),而且总平均分贝值较图4有所上升。
2.2 调研总结
本次测量数据大部分时间段都高于70 dB(A),可见镇江市城市交通噪声环境有待改善。通过本次测量实践,得出经验如下:
(1)加强城市交通繁忙区域绿化设计能有效降低城市交通噪声污染。
(2)工程修建会恶化城市噪声环境,当地应合理规划道路修整,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噪音污染。
(3)降低城市噪声污染应从自我做起,居民出行时可减少使用机动车,采用公交车,自行车或者步行。
3 问卷调查及研究分析
问卷调查采取随机发放形式,在主要交通干道、大型购物超市、居民区、学校等地方,对100多人进行了统计调查。调查发现:
(1)当前城市道路交通污染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生活的一大问题。100多人所居住的环境都存在噪声影响。
(2)绝大多数人认为政府应该参与到降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中来,扮演好治理者的角色。
4 预防市区道路的交通噪声的策略
4.1 控制噪声源,减少交通噪声
根据实践操作,抑制噪声源是降低噪声水平最直接的措施,按照噪声控制对象的不同层次可将降噪措施主要分为:(1)规划减噪,即通过事先的规划设计来防止噪声的污染;(2)管理减噪,在防治污染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预防管理;(3)技术减噪,即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来降低噪声的污染。选用低噪声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