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村体育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村体育教育

农村体育教育范文1

农村体育文化作为农村体育的灵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内容博大精深,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具有不可忽视的德育功能。一方面农村体育文化可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拼搏观,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人们的团结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农村体育文化还能培养人们的健康意识,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因此将农村体育文化发扬光大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农民的体育意识较为淡薄,大部分农民对体育运动缺乏正确认识。同时农村地区体育条件较落后,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不健全。加之上级部门不够重视农村体育文化,较少开展体育活动,且出现管理不到位、责任意识淡薄、岗位职权不明确等问题,这严重制约着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新时期背景下,如何将农村体育文化发扬光大,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增强农民的幸福指数是政府有关部门探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百年大业,教育为本”,校园体育教育是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重要渠道和突破口。基于此,本文在2018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立项(2018LSZ030)的支持下,探究如何在校园体育教育中有机融入农村体育文化,目的在于促进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发展农村体育文化要求政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对新时期的农村体育有所了解,具备一定的知识理论。因此广泛涉猎农村体育方面的相关书籍,为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十分必要。朱家新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发行的《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分为理论研究篇和实证研究篇两部分,以新时期背景下的农村体育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发展理论,并进行实证研究。理论研究篇包括前五章的内容,主要介绍农村、农民与农村体育,分析新时期环境下的农村体育发展,研究我国农村基层体育管理体制,探讨其运行机制。同时就基于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的农村体育建设进行深层次探析,并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农村体育展开探讨,系统分析影响农村和谐发展的因素。实证研究篇以福建沿海地区的农村为例,对农村体育现状展开细致深入的调查,涉及农民体育参与现状、农村基层体育管理体制现状、农村体育消费现状等多方面内容。该书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证分析,理论部分内容丰富、条理分明,实证部分分条理性、细致深入,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现实指导性较强。其对从事农村体育文化相关工作者了解新时期农村体育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教育具有传播和更新文化的作用,发展农村体育文化事业离不开校园体育教育。如何实现农村体育文化与校园体育教育无缝衔接,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教育的作用,推动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同时开发农村体育文化的德育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当代体育教育的重要教学研究方向。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体育教育中融入农村体育文化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农村体育文化方面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把控能力,能及时抓住机遇将农村体育文化适时融入课堂教学中。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学校可采取长期培训结合短期培训、公费结合自费多种方式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组建一支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此外也可以一些优惠政策吸纳优秀人才,不断壮大教师队伍。第二,重视农村体育文化理论教学。农村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认识到新时期的校园体育教育并非简单的运动技能培训,其在促进学生的智育方面也具有一定作用。在体育教学中穿插一些有关农村体育文化的内容,如农村体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农村体育文化有一定认知,从而促进农村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重视隐性文化的作用。隐性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发挥隐性文化的作用,营造农村体育文化传承环境,使其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第四,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丰富教学模式。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农村体育文化。在体育课中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进行文化渗透,如开展民族体育竞技赛或在一些特殊节日中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等。

在校园体育教育中渗透农村体育文化,不仅能促进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知识内容,推动其体育、智育同步发展。教师应意识到农村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农村体育文化,弘扬优秀的农村体育文化精神。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进行教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学研究以过硬的专业素养为前提,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可见,学习相关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条必经之路,《新时期农村体育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兼顾理论与实证,内容详实,是一部优秀的参考著作。

作者简介:黄茜,女,壮,广西河池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舞蹈。吴国天,男,侗,广西柳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农村体育教育范文2

体育人力资源主要包括学校体育教师、专业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产业经营者和从业者以及体育爱好者。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绥化市乡村人口中参与体育锻炼者仅为23.4%,其主流人群是老人、儿童和妇女等留守人员、部分残疾人、返乡农民工和部分大中小学生,导致农村体育人口比例偏小,群众体育发展缓慢。而绥化市农村体育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和少量的运动员及教练员,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数量比较缺乏。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最近几年,绥化市体育局在各乡镇连续举办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例如望奎县、明水县、兰西县、青冈县各乡镇,人员多达五百余名,重点讲授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要求、岗位责任,大众健身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社会体育指导计划的制定等等,这是绥化市体育局、绥化市体育总会发挥部门和人才优势,服务农村基层的实际举措,为在农村体育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提升指导质量和水平,开展农村体育教育奠定了人才资源基础[3]。

2.物质资源领域

第一,物质基础。据东北网报道:截至2012年,绥化市加大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力度,拟建100处以上的健身工程中已建成84处,仅绥化市区就已建设54处。同时,全市160个乡镇162个社区实现了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全面普及,位于黑龙江省前列。经权威部门统计:绥化市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在全市城市社区建设约651处全民健身工程,现已建成385处。全市乡镇要建320处全民健身工程,现已建成376处,完成100%以上。全市村级全民健身工程要达到668处,现已建成412处。其中市本级、北林区和庆安县已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村全民健身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可见,目前,绥化农村体育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基本能够满足需要。第二,资金投放。根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绥化市,根据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特点,逐步探索出农业地区抓好体育工作的新路子。虽然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但是各级政府克服种种困难,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广大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条件。例如兰西县在经济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所属19个乡镇投资40多万元修建体育设施;肇东市向阳镇、昌五镇和宋站镇各投资100万元兴建了带有主席台和观礼台的400米标准田径场;庆安县投资1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28个标准篮球场地,为乡镇机关学校举办篮球比赛,平时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又把田径场地由原来的163处增加到178处。该县农村的乒乓球活动室的建设也发展到了村屯一级。与此同时,绥化市在取得国家和省的资助同时,利用体彩公益金在北林区太平川镇等全市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各辟建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一处,受到广大农民的交口称赞。由于绥化市突出抓好农村体育工作,使得全市的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成效显著,所辖10个县(市)已全部跨入体育先进县行列。另外,全市共有体育先进乡镇120个,国家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7个。这些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第三,农村体育赛事。经过调研认为:目前,绥化市各级乡镇每年都举办体育运动赛事,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赛事举办率达到98%。相反,大中小学校举办体育运动会则达到100%,举办时间范围多集中在6月下旬-7月上旬。与此同时,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还举办篮球赛、大秧歌比赛、台球赛、乒乓球赛、广场舞赛等,这些赛事的举办即丰富了农村体育文化生活,又接受了体育知识教育,为提高农村人评价与欣赏体育赛事,对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方法、练习方法和健身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3.民族文化领域

通过调研可知:绥化市现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31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民族总数的68%,其中包含了黑龙江省9个世居民族;共有7个民族乡(分别是6个满族乡,1个朝鲜族乡);共有67个民族村(包含49个满族村,15个朝鲜族村,2个回族村,1个达蒙民族村),并呈现出大分散于各市县、小聚居于各乡村的分布格局[5]。由于少数民族,拥有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满族珍珠球、朝鲜族顶瓮竞走、回族踏脚、蒙古族鹿棋、达斡尔族曲棍球、赫哲族渔猎文化、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鄂温克族驯鹿文化等,这些项目继承了丰富的体育文化底蕴,反映出千百来的、民俗民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人的体育文化教育不容忽视。

4.制度资源领域

在农村体育教育政策与法制宣传方面,绥化市体育局为了使农村体育发展稳步顺利实施,积极下发有关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宣传的制度文件,例如《绥化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评估方案》《关于开展绥化市第二届“科学健身嘉年华”活动的通知》《2014年第四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群众工作的通知》《市体育局开展在职党员“体育惠民进社区”组团式服务活动》等等,这些文件的颁发不仅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农村《全民健身计划刚要》的实施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5.学校体育领域

农村体育教育范文3

课外体育训练不仅能帮助教师发现具有潜力的学生,还能帮助学校储备体育项目后备人才,是一种能够有效带动学校体育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调查数据显示,被调查的郑州市小学中有28%的学校拥有自己的校运动队,但是他们缺少长期的体育培训,剩余的被调查小学没有自己的运动队。郑州市虽然每年都会举行各种类型的中小学比赛,但是由于农村中小学缺少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培养项目后备人才,比赛成绩都不太理想,部分学校仅仅是为了参与比赛而仓促组建小运动队,通过短暂的训练后就与其他兄弟学校共同竞技,很少有学校能够按照计划有目的、制度化的进行课外训练,部分学校也参与了需要团队协作的排球、篮球等项目的训练。

2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及学生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态度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郑州市绝大多数学校领导虽然都认为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很重要,但是仍然不太重视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他们将大量的精力都投人到学校的升学考试方面,而农村学校常由于条件有限很难真正开展体育工作。绝大多数教师都很积极的开展自己的体育教学工作,但是由于条件有限,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开展还是不太顺利。学生家长既希望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来改善体质,缓解孩子的课业压力,又害怕过多的体育活动会占据大量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在学习之余尽情玩耍,同时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课业要求不同,导致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有所差别,其中大多数高年级学生由于升学压力常将体育运动时间花费在学习上,这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

3制约郑州市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3.1区域经济差异对农村学校体育的制约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郑州市总人口近1300万,农村人口占400万。由此可见,郑州市的农村人口还较多,人口基数还较大,同时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这些都表示要改善郑州市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需要从集中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开始抓起,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问题作为郑州市体育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来解决。

3.2教育政策问题。对郑州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教育政策问题,重视高等教育轻视低等教育,重视城市教育轻视农村教育,重视重点大学轻视普通本科,重视发达地区教育轻视贫困山区等是我国各级教育部门在教育投人方面的一贯作风。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农村学校得不到足够的教育投人,从而导致学校的硬件设施差,缺少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运动器材,缺少必要的新教师编制,进而导致很难引进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高校体育毕业生。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教育投人不能满足教育需求,致使农村各级学校的素质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长期呈现滞后状态。

3.3农村学校大环境的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长期影响着学校领导、家长和学生的思维,他们并没有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另外学校的指导思想还没有从“学习第一”向“健康第一”转变;农村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必要的体育专项经费投人,致使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日常教学的需要;农村学校很少请相关专家来指导工作,同时体育教师没有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致使自身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3.4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学校的最大愿望就是每年都有较好的升学率,绝大多数农村学生以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从农村走向城市。他们心中处于第一位的都是文化课成绩,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迫于升学压力而将体育运动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提高学生对身心健康的认识,引导和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调动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所以,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自发性和自主性,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他们享受运动的乐趣,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体育兴趣。

4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对策

4.1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保障和财力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教育教学资源,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体育教育体系,逐步实现体育教育的统筹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宣传工作,确保体育相关政策的全面落实,将体育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建设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师资力量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保障和财力支持,提高体育教师的工资和待遇,确保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适当放宽体育教师职称评审的条件,转变体育升学考试的指导思想,加快体育升学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步伐,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热情。

4.2农村学校领导要进一步确立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农村学校领导不仅要意识到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还要从思想上加大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仅要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还要确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落实,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认真落实体育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学校领导要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改善体育教师的教学和办公环境,加大对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体育教学监督评估机制,促进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4.3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全程参与,是主导体育教学活动的关键。因此,体育课教学效果与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息息相关,体育教师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成果的好坏,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能直接的影响到农村体育教学的提高和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体育教师要善于将理论教学和体育实践相结合,在满足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丰富和改革现有的教学环节。

农村体育教育范文4

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到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小学主要分布在县城及乡村学校,发展城镇和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重点。但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甘肃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甘肃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由于历史的、传统的、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

1.1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体育工作在整个教育工作规划中没有充分体现。组织机构流于形式,乡镇中小学表现尤为突出。对于体育教师、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建设等体育教学要求仍处于目标模糊和“放羊式”的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目标和微观管理意识。农村学校体育系列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2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来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高中,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1.3体育教师态度不够端正

由于校领导对体育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师上课热情不够高,往往是得过且过。天热不上、天冷不上、阴雨风暴天气更不用说。即便多数上课也是放羊式。一上课,绕操场跑两圈,然后排球、篮球或足球场上一扔就是体育。被列为考试科目后,只是针对性练习。所谓的针对性练习,是针对考试科目,象百米、铅球、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等项目,学生的成绩进展当然很慢。

1.4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音像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1.5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的教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健美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针对甘肃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2.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甘肃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以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2.2提高思想认识,将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评估体系中

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全面工作的评估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建设,使农村学校体育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不断发现和培养乡、村体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树立榜样使得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2.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应首先配备体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场地器材、音响设备等。通过单位投资、社会赞助及勤工俭学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还可以自力更生自做教具(如铁环、轮胎等)。此外,学校还应利用课余时间,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每年召开学校田径运动会及各种球类、武术等比赛。同时要保证课时不得随意侵占;应和其他学科平等地进行教学、考核,使得体育教育从学生到家长、从教师到领导,以至全社会都重视起来,为使学生能自发自由的体育锻炼而努力。

2.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加强专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修和观摩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境界,掌握体育专业理论及相邻学科的基础知识,如美学、音乐、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熟练的技术、技能,建立知识的立体结构,就能从各个学科体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融化到体育工作的实践中来,使教学和业余训练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生活,稳定教师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待遇、地位、荣誉、使用等,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2.5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体育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体质,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因而搞好体育教学,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根本保证,是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优化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应从以下方面展开:

2.5.1探索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规律,研究符合甘肃农村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农村学校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研究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社会要求,适应农村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

2.5.2根据农村社会环境的特点,探索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农村学校实用的体育教学教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2.5.3通过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总结出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甘肃乡村体育教育任重道远。作为教育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成员都应来关心、支持体育教育。尤其要关注相对落后的乡村体育教育的发展,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乡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甘肃农村学校体育工作一定会有一个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陈建绩.体育教学新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农村体育教育范文5

关键词 小学 师资队伍 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1

众所周知,我国近现代体育经过短短的几十年发展,已经快速崛起为世界体育强国,尤其在已结束的2008年奥运会中,我国体育健儿们所获得的金牌数居世界之首,毫无疑问,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当前的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一)体育场地及设施问题。关于体育设施,主要从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表1是一组来自四川省农村小学的调查数据。数据显示:场地与器材达标的小学分别占19.8%和16.3%,另有11.7%的学校根本就没有运动场地。其中,体育器材的主要来源是学校购买,小学自制的器材则占比28.3%。从这里不难看出学校的自我转变能力较差,鉴于资金问题其对上级的依赖性较强,这可能也是造成我国许多小学体育器材、场地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原因之一。关于经费缺乏问题,笔者认为和相关教育、政府部门有着一定的关联,一些经费可能上级已经批示下来,但由于中间的诸多环节,未必能真正用到小学的体育建设层面,尤其对于农村的小学校而言,“体育让路”现象较为严重,此对我国许多小学校完成体育教育任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表1 四川省农村小学调查数据

(二)教学形式及师资力量问题。表2是一份来自湖南省永州的数据调查,调查显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较低、数量较少。据调查,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中心等小学配备了1-2名专职体育教师,而村级小学几乎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体育课往往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老师代教,非体育专业的担任体育教师的比例高达69%,部分地方甚至高达88%,可见师资力量严重缺乏。

表2 永州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年龄、学历情况(%)

(三)小学体育教育体制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较为突出。建国以来,我国曾设立了种种明显“偏袒城市”的制度政策,如农业哺育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等发展战略,导致农村与城市不同经济结构的同时,直接拉大了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进而形成了城乡教育制度分野,尤其是体育教育,在许多人的视野中,体育往往被视为“边缘学科”。就当前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而言,即使对学生每学期的体育课数量有所规定,但体育课被占用或取代现象时常发生,可见执行力度和监督管理力度均有待进一步完善,如若得不到迅速改善,不仅农村小学体育的体育设施及体育场地缺乏、师资力量匮乏等等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恶化。可见,必须从体育教育体制层面进行完善。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育发展对策

(一)完善体育场地及教学设施。据上述分析探讨不难看出,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的体育场地及教学设施缺乏问题较为严重。因此,相关部门及机构需要针对农村小学的现状及特点,在政策上、经费上予以一定倾斜,使他们与城市学生一样享有体育活动带来的欢乐,身心得到愉悦发展,如借助“农民健身工程”建设,扩大农村小学体育场地及器材的投入,促使农村小学与城市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结对,这样或许可以在体育器材方面得到帮助,使农村小学更快速的发展。

(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据上述湖南永州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可知,当前诸多小学的师资力量严重缺乏。针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在机构改革的前提下,暂不论所配备的体育老师学历如何,至少应该根据农村生源现状,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即能够配备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尽量配备专职体育教师,不能配备的可考虑配备兼职体育教师;其次,努力提高体育师资的素质,如通过提高薪酬加强准入制度,即加强对体育老师从业资格的准入管理;再者应全方位、多途径地扩宽体育教师的培训渠道,完善教师上岗之前与上岗之后的培训制度,从解决“有人上课”过渡到“上好课”。

(三)完善体制、加强监督管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是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依据,笔者认为应该首先修订《条例》,将其中的每一条每一款落到实处。只有从管理制度上对相关部门及学校进行约束,才能加强体育意识。此外,还应加大有关体育教育政策管理的宣传和监督管理力度,目的就是要让各级领导、教育工作者充分意识到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坚决遏制一些占用、取代体育课现象的出现。相对而言,体育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处于劣势地位,其体育教育情况直接取决于各级领导、教育工作者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要改变当前的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完善体育教育体制、加强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农村体育教育范文6

一、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由于在农村的学校里,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只是偏向应试教育的要求,紧抓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学校体育教师匮乏,一个体育教师要同时授课好几个班级:体育器材除了少数几个篮球便没有其他器材: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薄弱,由于课程内容单调,有的学生甚至逃课。这些问题的暴露,显示出农村体育教学的弊端,这样的教学模式,既浪费了时间,也没有培育出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于国家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完全不符合。

二、体育课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地、主动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全面和谐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指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为教育方针的要求。个性指各具特色的个体性。全面和谐发展,就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和结合。这说明在体育课教学中也应开展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和谐组合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个性化的。“五育”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千差万别的独立个体,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一个优秀的体育工作者和一个乒乓球的世界明星,就其个体来讲,都是和谐发展的典型,但其“五育”的内涵和外在表现以及各育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却有很在的差异。面向每个学科,面向每学生,就是根据不同学科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佳发展。

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是对应试教育的决裂,应试教育危害极大,往往是顾少失多,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体育课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几个尖子,而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锻炼,都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长大后都能为祖国多做贡献。

三、如何开展更好的体育教学

要上好体育课,教师是关键,农村初中上体育课的教师,绝大多数都不是专业学校毕业的,同时也没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有的体育教师没有认真字习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困难,更谈不上在体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当前,对于体育课的教学,除了领导的重视及支持外,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有条件的农村初中应安排教师到专业学校参加业务培训,增添体育设施及器材、严格按照国家教委规定安排体育课时。体育教师应主动、积极的学习体育教学大纲,并认真钻研大纲对各年级学生的要求,认真学习有关体育课的业务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效果

不管体育教学如何改革。我们都离不开传统教学方法。它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讲解示范法、练习法、游戏比赛法等。但以下教学方法能大幅地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例如:指导学生看图学习健身拳。让学生看图复习广播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