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经济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经济内容范文1
摘要:根据对香港社联这一个案——“点”的研究,和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的优质社会生态环境——“面”的分析,本文认为香港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在很多方面值得内地借鉴。在考量香港经验与内地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内地的社会服务构建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服务供给的路径选择——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伙伴关系;二是社会服务供给的专业保障——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三是社会服务供给的机制设计——服务使用者的积极参与。
关键词 :香港社联社会服务政社关系 社会工作机制设计
[中图分类号] 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1-0091-07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1.00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江苏省高校全纳教育支持系统的实证研究”(项目号:C-c/2013/01/037)。
陈奇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院讲师,博士(南京210044)。
有两大社会组织在香港社会服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一是香港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它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推动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类似行业组织的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HKCSS,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以下简称“社联”),它为服务提供者搭建了一个平台,能够共商如何优化社会服务政策、如何回应社会服务需要和提高社会服务素质等课题(岳经纶等,2011)。香港的非政府组织数量众多,但是它们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形成了一个整体,其中多数机构加入了社联,以此整合各种服务资源,为公众提供多元化服务。社联是代表非政府社会服务界别的联会组织,在整个非政府组织网络体系中,社联扮演着协调者、指导者、评估者、研究者等多重角色,保障着香港社会服务的专业性、有效性与可持续发展。
一、社联的组织架构及服务理念
香港社联成立于1947年,并于1951年成为法定团体。截止到2013年年底,社联有近410家机构会员,涵盖3000多个服务单位,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作为代表非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的联会,社联具备清晰的组织信念与专业能力,致力于推动香港社会服务的发展。
社联的组织架构主要由管治委员会和职员团队两部分组成。前者负责社联的方向、发展、监察等职能,并向公众问责。后者负责日常运作,推动各项核心业务,实践社联的使命和愿景。管治委员会共分为三层:执行委员会和四个常设委员会(分别负责服务发展、政策研究及倡议、业界发展、公众参与及伙伴等核心业务),以及六个专责委员会(见下图)。在职员团队方面,行政总裁主管机构的日常运作,并向执行委员会负责。行政总裁下设四个核心业务部门:分管服务发展、政策研究及倡议、业界发展、公众参与及伙伴等核心业务,每个核心业务部门均设有不同的单位,负责各项事务的运作。社联全职员工总数超过150人,其中包括注册社会工作者及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
资料来源:香港社联年报(2012-2013),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网站:hkcss.org.hk/down-load/folder/el/el chi.htm
社联与机构会员共同信守如下价值理念:坚持社会公平、正义;肯定每个个体拥有天赋权利;社会有责任确保公民享有基本的社会和经济资源,发挥潜能;个人有义务履行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自力更生、实现自我。社联与机构会员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共同促进香港社会服务的发展:以儿童及青少年服务、长者服务、家庭及社区服务、康复服务为核心提供社会服务,其中社联以间接服务方式为主,机构会员以直接服务方式为主;社联指导、监察和评估机构会员的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增强机构会员的组织建设,以此保障社会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透过政策倡导的方式,社联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与改造社会环境,推动公正、和谐、关怀等社会价值的实现;积极建立与社会企业、服务使用者等主体的伙伴关系,促进公众参与社会服务。
二、社联参与社会服务的四大核心内容
社联的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具有高度问责性、有效率、有成效、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服务界,并维护社会的长远发展和市民的福祉。它主要通过四大核心业务来实现其参与社会服务的组织功能。
(一)推动服务发展
社联本身很少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它在儿童及青少年服务、长者服务、家庭及社区服务和康复服务方面展开工作,主要以间接服务方式为主。
在儿童及青少年服务方面。(1)筹组智库,讨论各项服务发展方向。包括:青年发展政策、特殊需要儿童及青少年社区支援、青年就业与社会流动、学前社会工作发展,等等。(2)就某个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并连接合适的资源,解决问题。如,针对青少年饮酒问题,社联与香港大学合办青少年辅导服务会议;针对青少年吸毒问题,社联着重于提升机构会员对此课题的关注,凝聚意见,并将意见提交禁毒处考虑。(3)对服务实践进行理论总结,从而促进服务发展。社联于2012年曾出版《三百六十五夜——青少年深宵外展服务十周年集》①,总结过去十年街头流连青少年外展服务的实践经验与工作手法,有助于更好地为青少年提供优质服务。
在家庭及社区服务方面。(1)促进跨专业服务团队的建构。比如,举行跨境婚姻论坛,促进跨界别强化对支援跨境家庭的服务;动员跨界合作,为离婚家庭提供离婚教育及管养责任的支援,包括探讨共分亲职及分享关于推行离婚教育的实务经验。(2)就多项政策提出意见,包括家庭影响评估、综合家庭服务模式探讨、社区戒毒服务、施虐者服务,等等。(3)推行具体的服务项目。2012至2013年度,社联通过推行“快乐家庭厨房”计划②,鼓励机构采纳以家庭为本的服务作业手法,提升家庭动力。
长者服务。(1)监察服务计划的推行情况。如监察“长者社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的推行情况,及服务质量和长者互利发展的影响。举行多个工作组,了解推行服务券的可行模式和自负盈亏服务的推行经验,以及就长期护理人手不足情况进行检视。(2)推展服务计划,与专家小组及其他相关机构和人员保持联系,并将专业意见提交政府。在2012~2013年度中,超过25000位长者参与社联的“长者友善社区计划”,有500位脑退化症(老年痴呆症)照顾者在“脑伴同行计划”中得到支持服务③。(3)沟通信息。作为督导小组成员,参与国际会议和活动,将香港的经验和成就与国际伙伴进行交流;透过各种服务项目,向公众、政府及政策制定者反映服务使用者及照顾者的意见。
康复服务。(1)倡导。举行研讨会,归纳服务机构、家庭、服务使用者以及专业团体对实行各项相关政策的意见,并向政府部门反映。如就“社区治疗令”、最低工资制度下“残疾人士生产能力评估机制”进行研究,向政府提出改善意见。(2)督导。监察会员机构开展服务项目的情况。如监察各服务机构在“残疾人士地区支援中心”的服务效率和运作情况,并提出改善意见。(3)连接资源。与相关专业机构合作,实现残疾人士社会资源的最大化。(4)社会行政。比如,关注智障人士高龄化,就服务提供、员工培训,以致长远规划等议题制定清单,分析数据及将建议交予政府部门考虑。
(二)政策倡导
在专业价值观cp,社会工作始终关注着违反人类尊严及非正义的现象。社会工作者与其他社会成员,共同致力于改变和消除社会结构或规范对人的歧视或贬低人的价值的负面影响,并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别加以关注。因此,社会工作者承担着“倡导者”的角色,通过改进社会制度、社会规范来保护和促进权利。倡导的宏观层次,即对宏观社会政策目标的倡导,通过协商、冲突等策略论证弱势群体的需要与要求的合理性,对现存制度和政策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寻求社会政策的改变、重新分配权利和资源(王思斌,2004),即政策倡导。
社联透过政策倡导的方式,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与改造社会环境。(1)提出社会议题。社联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曾提出“低收入补贴制度”,协助需供养儿童的在职贫困家庭,并将建议交予扶贫委员会。社联还持续倡议长者收入保障,比较本地及其他发达国家的退休金改革方案。(2)审视社会议题。邀请跨学科专家、服务提供者与服务使用者会面,就社会政策进行讨论,包括卫生、教育、民政事务以及劳工福利等各方面。社联收集各方意见及建议,并提交给政府有关部门。比如,就有关就业及社会保障的政策检讨作出回应,包括最低工资、整合综合就业服务计划、退休保障、露宿者的住房需要以及伤残津贴等。
(三)非政府组织建设
香港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社会服务供给制度,社会服务提供以“官办民营”为主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确定整体服务规划、提供社会服务所需的经济资源、监察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非政府组织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具体的社会服务,简言之就是“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众多的非政府服务机构是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也是优质的社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因此,非政府机构本身的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
社联的核心业务之一便是促进会员机构的组织建设,从而使这些机构能够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社会服务。在2012~2013年度中,依据非政府机构培训需求调查结果,社联举办了超过130个培训项目并提供6个证书课程及46个短期课程,还有专门为小型机构量身定做的课程,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筹款、调解员专业培训等;与不同机构、教育及专业团体等合作举办专题研讨会,为服务机构发展注入新思维,把握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及社会服务等值得关注的议题;社联订定了“机构健康指数”,巩固业界进行“机构健康检查”的经验,并且成立顾问服务工作小组,探讨适合业界实行的理念和改善机构表现的措施;委托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进行“非政府机构薪酬调查”,共有94间社联机构会员参与调查,覆盖超过32000名人员,约占业界六成多人力资源;组织服务机构参与国际及内地交流活动,搭建平台,推动香港、内地及国际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为非政府机构提供优质资讯科技服务。
(四)公众参与及伙伴
投入社会服务,被视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Corporative Social Responsibility)。学者们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两条基本原理:一是慈善原理,即企业应当主动帮助社会上任何贫困的团体;二是管家原理,即企业应该像一个公共受托人一样行事,应当考虑受企业决策、政策影响的所有人的利益(詹姆斯.E.波斯特,2005)。
香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推广首先就是由社联发起的:对香港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先导研究;通过访谈、专题研讨会及工作坊与企业界保持对话,探讨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的课题;孕育不同的社区伙伴合作计划,协助企业与社会服务机构凝聚不同专业及社会资本,针对性地处理各种社会议题,协助企业实践社会责任;就各个社会议题,与家族基金、个人基金、社区基金,以及企业及个别捐献者举行圆桌会议及研讨会;为社会企业支持的服务计划(包括青年发展、食物援助等),进行社会影响评估;推行“商界展关怀”和“同心展关怀”、“好好企业”概念店等计划,促进社会服务界、企业界和社会公众的有效互动;发展“社联频道”及社交媒体,出版“社情”季刊,透过媒体向公众社联和服务机构对众多社会议题的意见及相关研究结果,让公众了解社联及社会福利的动向、以及公众关注的社会议题。
三、社联参与社会服务的社会生态环境及启示
社联能够有效参与社会服务、扮演重要角色,得益于香港优质的社会生态环境。对社会服务发展和社联发展而言,香港社会生态环境的“优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香特的社会服务文化(福利文化)为社联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社会服务文化中有两个构成部分,即社会服务的价值观(social services culture values)和社会服务制度(social services institutions)。前者是精神,后者是方法和实践。一个合适的社会服务价值观和制度是社联正常运作的外部环境和重要保障,同时也为香港社联及其机构会员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二,香港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机构的工作层层紧扣,不可分割,形成自主、合作的伙伴关系。例如,前者在社会服务界推行“整笔拨款制度”和“服务表现监察制度”,向非政府机构购买服务并进行科学严格的监督;后者以合约的形式获取政府资源、提供相应服务。2012~ 2013年度香港社联年报数据显示,政府及公益金的经常性拨款占社联收入的三分之一。第三,服务的专业化。香港社会工作的发展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先进的服务理念加上完善的服务方法、技巧与模式,保证了社会服务的专业性与职业性。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是社联员工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理论指导和务操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香港社联以及香港社会服务经验能够给我们内地带来哪些有价值的思路?本文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具体方面去探讨内地社会服务的发展。
(一)社会服务提供的路径选择: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伙伴关系
西方很多国家在20世纪末进行的制度改革中,推行社会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即认为应该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资源去提供社会服务,以此弥补政府在这方面的“失灵现象”。与此相同,香港公众对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需求呈上升趋势,社会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性(政府)格局显然难以适应,政府购买非政府组织(NGO)的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便逐渐成型。在这种多元化格局中,政府与NGO在互动中形成平等互惠、共同参与和责任分担的关系(陈振明,2011)。香港政府承担着政策制定、服务监察等重要的责任,而NGO承担着香港百分之六十的个人社会服务,在香港社会服务系统里,两者缺一不可。当然,政府与NGO伙伴关系之所以能够作为香港社会服务的路径选择,是基于香港的的NGO普遍发育已经比较成熟。它们资源丰富、架构完善、公信度高、影响力广,它们在运作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专业人才、社会声誉,以及领导和管理资源等,为社会服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成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岳经纶等,20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内“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活动空间”的释放(孙立平,2004),加上“全球社团革命”浪潮的推动,“中国社团革命”也随之兴起,有着非营利性、非政治性和自由性等特征的NGO大量涌现,并填补了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向市场经济时留下的空白(莫顿,2006)。它们在社会倡导、帮扶弱势群体、创造社会资本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重要的是,它们日益成为社会服务供给( social service provision)的重要力量。简言之,这些组织在中国内地社会服务发展和市民社会的发育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截止2013年9月,内地共有社会组织511300个,其中社会团体27.4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3.4万个,基金会3300个。
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对社会力量的严格管制一直存在,一个符合NGO独立组织和行动的整体法律框架还未能形成,当前中国内地NGO处于“前公民社会”阶段,组织相对脆弱和不稳定,他们缺乏足够的资源输入和循环,况且,当前的法律框架以及NGO的社会资本仍然不足以支撑它们与国家和市场的平等谈判(朱建刚,2004),他们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并非“水平”的、良性的状况。一方面,政府无法凭单一的主导力量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社会服务的“专家能手”—— NGO的功能基于上述原因尚未完全发挥出来。基于此,政府应该为NGO提供合理的制度、充分的资源以及独立发展的自由空间,注重与NGO建立伙伴式关系,尽力去释放他们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巨大能量,同时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服务提供体系。
(二)社会服务提供的专业保障: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
香港社会服务的发展一直以来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服务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另一个则社会工作是社会服务专业性的灵魂。正是因为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使得社会服务具备专业特质。
Midgley(1995)认为社会发展视角下的社会服务应该包含三个层面:社会问题被控制的程度,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以及上升机会的提供程度。同时他认为提升社会服务的方式有三种:社会慈善、社会工作和社会行政。有学者认为,Midgley的社会发展视角是实质上一个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模式,这也是对社会工作历史使命的重申(何雪松,2007)。社会工作不但具备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包括专业的理念、方法、模式、策略与技巧),指导着实务工作者能够提供专业的社会服务;同时它还具备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使实务工作者在具体实践中始终体现和追求人文精神,从而使社会工作实践不但是一种科学实践,亦是一种道德实践。正因为如此,作为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职业性活动,社会工作能够成为政府的一种制度安排,其专业地位与专业功能皆会得到提升。
就目前而言,内地社会工作由于起步较晚,专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实务训练不足,岗位有待开发,这些因素都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社会服务的专业性供给。因此,政府对社会工作的制度保障,学校对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包括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充分的实务训练),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本身的专业发展与实践权的获得(服务机构要寻找一切可能的社会工作介入层面),以及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可,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才是推动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路径。我们必须承认并重视:社会工作同样是内地社会服务专业化、职业化的灵魂。
(三)社会服务供给的机制设计:服务使用者的积极参与
社会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之下,“用者参与”被公认为是社会服务管理的良好措施,这与社会服务的生产机制有密切关系。后现代主义视角否定社会服务提供者是预知解决问题方案的专家,而是认为专家就是服务使用者本身。服务使用者被确认是促成实质改变的主要动力(Cas-telloe,2002),他们在服务计划和实施过程中的参与亦因而得到更大的肯定和关注。
Braye(2000)把社会服务使用者可以参与的事项范围分为五个主要方面:规划个人照顾计划;制定服务发展的战略计划;发展使用者导向服务,作为对主流服务不完善状况的回应;参与关于社会服务提供的研究;协助培训福利工作者,担任社会服务顾问的角色。例如,香港社会福利署从2000年开始引入了“服务表现监督系统”,实践了福利服务使用者参与服务计划和管理的诉求。作为监管策略的一部分,“服务表现监督系统”正式把社会服务使用者纳入了服务评估机制。使用者在服务计划和管理上的参与在监督机制里成为服务质量的一种反映,同时也制约着经费的延续。从此,使用者承担了完善服务规划和监督组织表现的新角色,亦提升了香港福利组织在服务计划和管理上的透明度。
Glasby(2007)认为,在社会服务的讨论中,不应该只着眼于社会服务的内部,而应该同时把眼光放到社会服务的外部去。原因在于社会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服务使用者的福祉,而福祉的一些重要方面并不仅仅依靠社会服务内部的某些改革就能实现的。社会服务要有效施行,服务使用者必须是积极的,其贡献和参与是不可或缺的( Alford,2000)。因此,内地社会服务供给的机制设计,在这方面可以参考香港经验,充分重视服务使用者的积极参与。当然,作为服务提供者的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需要具有必要的沟通、协调和动员能力,有效协调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沟通过程与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服务使用者的参与度(陈振明,2011)。
四、小 结
社会服务是由政府部门、社区组织或社会机构为满足公民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特定的社会需求而建立的非现金形式的一种社会福利品(岳经纶,2011)。社会服务作为社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拓展公共服务范畴,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本、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满足人民需要和增进人民福祉等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
鉴于香港成熟完善的社会生态环境,香港的社会服务体系较为发达,有着更健全的服务体制,先进的服务理念、专业的服务方法与技巧,这些方面对于我国内地完善社会服务机制有着较高的借鉴作用。根据对香港社联这一个案——“点”的研究,和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的生态环境——“面”的分析,再结合内地自身的特色,本文认为内地在社会服务构建中需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服务供给的路径选择——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伙伴关系;二是社会服务供给的专业保障——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三是社会服务供给的机制设计——服务使用者的积极参与。
[
参考文献]
[1]陈振明,2011,《公共服务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何雪松,2007,《社会丁作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黄智雄、高鉴国,2010,《社会福利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4][澳]凯瑟琳·莫顿、王萱,2006,《中国非政府组兴起及其对国内改革的意义》,《与现实》第2期。
[5]黎熙元,2014,《香港社会服务供给多元化路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伙伴关系》,《广东社会科学》第4期。
[6]孙立平,1993,《“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第1期。
[7]王思斌,2004,《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8]岳经纶、刘洪、黄锦文,2011,《社会服务:从经济保障到服务保障》,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9][美]詹姆斯.E.波斯特著,2005,《企业与社会:公司战略、公共政策与伦理(第十版)》,张志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lO]Braye,Suzy,Preston-Shoot,Michael,2009,Practising Social Work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生态经济内容范文2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毕节试验区;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85.12+8文献标识码:A
毕节试验区位于贵州西北部,辖6县3区,土地面积26853平方公里,其中高原山区面积占93.3%,人口836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3%。建立毕节试验区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同志为解决贫困岩溶山区经济落后、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等世界性难题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为贵州省、中国乃至世界同类地区有效解决经济、环境、人口等恶性循环问题提供示范性经验和理论,也为新形势下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奠定了实证基础。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要不断地克服改造中的负面效益,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高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按生态规律办事,建立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和谐关系,实现生态系统的最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要求发展生态经济,建立整个社会的生态平衡和社会平衡,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摆在首位,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考虑经济的再生产,社会的再生产,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同步发展。生态文明包括生产、生活与生态三个方面的内容,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的,其中良好的生态是基础,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
二、“贫困的恶性循环”与生态文明建设之“毕节模式”
(一)欠发达地区“贫困的恶性循环”
贫困是由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并且具有传递性,从而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在解决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贫困问题上,经济学家纳克斯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他认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长期存在的贫困,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造成的,其中,“贫困的恶性循环”居于支配地位。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特别强调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认为资本匮乏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陷于持久贫困的根本原因。要突破这种贫困的恶性循环,必须在经济中注入大量资本。其客观之处在于——资本匮乏与普遍贫困是共生现象,资本不足也是经济不发达的重要原因。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经济发展软环境差,贫困面大,人口膨胀,生态脆弱或恶化的地区,注入资本,缺乏利益诱导机制。事实上,二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试图通过大量的资本注入来解决贫困问题,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人口膨胀、生态恶化,陷入另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毕节地区是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贫困山区,也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越穷越生、越生越垦、越垦越穷”曾是毕节地区的真实写照。联合国有关机构曾将毕节地区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喀斯特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毕节地区农村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耕地紧张并且持续减少,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加剧,导致人口、粮食、生态恶性循环。1987年全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28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84元,年人均粮食不足200公斤,人口密度为257人/平方公里,贫困人口312.2万,森林覆盖率仅为8.9%,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1.29‰,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全省挂末位置。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进一步加剧,社会发展失去了应有的本义。
(二)欠发达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之“毕节模式”
生态文明是针对当前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出现的诸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过量增长、贫富分化加剧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提出来的。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毕节试验区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典型模式,它建立时主题就非常明确,即“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24年来,毕节试验区以改善生态,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路,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与修复工作,有效地改变了经济落后、生态恶化的状况,为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到2011年,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增长41倍,财政收入增长9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倍,经济社会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总体小康并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巨变。同时,在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真正起到了“作示范,探路子”的作用,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及全国各大媒体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欠发达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毕节模式”。
三、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是生态文明的最早实践
早在20多年前,毕节试验区就开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和探索。理由是其“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与“生态文明”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一)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试验是对生态文明经济学内容的展开和深化
生态文明的经济学方向是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等作为基本内容。该方向的一个集中点,是力图用“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以此作为衡量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毕节试验区的开发式扶贫,是在修复与整治脆弱生态环境的同时,对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与利用,从而达到“粮食——人口——生态”的良性循环。开发式扶贫是对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创新。一是扶贫理念的创新。“开发扶贫”这一理念的提出,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不良的扶贫思路及其方法,把“救济型”、“输血型”扶贫转变为“开发型”、“造血型”扶贫,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方式,逐步提高地方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从经济学角度说,它在主观和客观方面调动了投资需求和供给的需求,把单纯的扶贫转变为寻求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动力,把解决生存问题转变为寻找毕节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扶贫方式的创新。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总结毕节试验区扶贫经验时说:“过去的扶贫,是高高在上的。如今,我们都是以平等参与者的身份进去,跟他们共同商量、共同讨论研究,怎么把毕节试验区的工作做得更好,让毕节的发展更快。这样工作好开展,老百姓的想法和意见也比较容易和我们沟通。”这种扶贫方式,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称之为“参与式扶贫”,就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如何脱贫,做什么项目,不是由专家、官员来定,而是发动村民,让他们来做选择。这种扶贫方式的创新,进一步巩固了试验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因此,开发扶贫的试验是生态文明经济学内容的的展开和深化。
(二)试验区“生态建设”试验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的生态学内容
生态文明的生态学方向是以生态意识强、生态产业发达、生态环境良好等为基本内容。该方向的一个集中点,是力图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衡量生态文明的重要指标和基本原则。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生态建设作为物质载体。24年来,毕节试验区重点探索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五子登科”模式,创造了“两基金一制度”经验,通过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退耕还林等“十大生态工程”建设,生态立市战略的成果已逐步显现,累计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8341.67平方公里,完成造林176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87年的14.94%上升到2011年的41.5%;曾经被1985年第127期《国内动态清样》刊文称为“苦甲天下”的赫章县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从4%上升到了74.2%。由此看出,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试验,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丰富了生态文明的生态学内容,是毕节试验区率先走进生态文明的最佳体现。
(三)毕节试验区“人口控制”试验具有广泛的生态文明的社会学意义
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人口过多,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必然造成人力资本人均投入不足、教育机会不均等,失业增加、收入差距扩大、居住条件恶化、资源危机加剧、经济效率降低,社会公正面临严峻挑战。根据有关专家的分析,按照毕节的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来测算,毕节最多只能承载400万左右的人口压力而已,而实际上,在1987年毕节总人口已经超过560多万。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开发人力资源便成为毕节试验区“人口控制”发展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按照这一发展理念的要求,在控制人口数量的过程中,许多地方进行了以“人地挂钩”为核心的改革试验,建立起了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制约机制,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盲目快速增长。24年少生人口120多万, 为世界性人口增长过快难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毕节试验区人口控制试验具有广泛的生态文明的社会学意义。
生态经济内容范文3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93-02
摘要:高职院校是生态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发、建设符合高职生态文化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已成为当下生态文化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教材开发的必要性、教材开发思路、教材效果分析等方面阐述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开发研究的主要内容,以便与相关院校进行交流。
关键词: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93-02
生态文化研究源于国外的生态学研究。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标志着觉醒的人类生态意识向文化领域渗透。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文化理念向社会各产业渗透,成为当下全球化发展所关注的焦点。国内生态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普遍认为,生态文化产生的背景是现代工业文明或技术文明所带来的环境危机。[1]目前,关于生态文化尚无统一的概念。余谋昌是中国最早研究生态文化的学者之一,他认为“从狭义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上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2]”。高职院校基于《生态文化》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教材研究,编制符合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规律和知识体系的特色教材,是实现课程优质化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
一、开发高职高专《生态文化》教材的必要性
1.在教育行业,“教育生态化”、“生态校园”、“绿色大学”等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高校生态文化研究和生态文化教育已经成为生态文化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1世纪,生态文化是解决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我们可以把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解为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再以经济目标作为唯一标准,而要综合考虑对环境的损耗。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过去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目前,生态文化教育在部分高校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生态文化的教材在国内外数量较少。笔者通过对国内同类课程选用的教材进行查阅,发现相关的教材有《生态文化词典》、《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文化》、《人类生态学》、《生态文化论》、《生态文化概论》等。这些教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词条形式出现的教材,简洁、实用,但是知识点零散,不系统,不适合组织教学;二是系统论述森林文化的理论基础、体系和设计的教材,内容全面,但是作为生态文化的一部分,森林生态文化不能完全代替生态文化,该类教材专业适用面有限;三是注重系统理论构建的教材或是专著,属于本科、硕士、博士选用教材,理论性强,实践性不突出,不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选用教材。现有教材对知识点的讲解准确、深入,在教材编制过程中,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借鉴国外生态文化研究和发展的基础,探索符合地域特点与产业、行业建设高度结合的《生态文化》教材的编写已成为生态文化教育和《生态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教材开发的思路
1.内容简介。《生态文化》教材主要以传播生态文化,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为核心。以云南农林类专业为试用范围的《生态文化》教材开发,应满足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云南生态文化特色,其内容包括学习导航、人类与生态环境、中国生态精神文化、中国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经济、云南民族生态文化等六个项目,每个项目完成相应的学习和实践任务。云南民族生态文化应介绍不同生存环境下各民族的生态智慧,将现代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融合进民族生态文化传统中,体现云南地方生态文化特色。
2.编写思路。教材按照“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学习任务,开发、建设符合高职生态文化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但是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针对高职大学生开设的《生态文化》课程需要探索合理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生态文化较为宽泛,知识点多,而且常常给人高深莫测的感觉。“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将生态文化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融入材料和实践内容中,按照生态文化项目的设立、实施、总结等教学环节,通过社会调查、参与观察和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来培养学生认识生态文化、养成遵守生态文明习惯的自觉性,较好地将生态文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实现课程优质化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3.教材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等基本概念;认识中国生态思想的源流及其影响,掌握中国现代社会对古代传统文化中生态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理解和掌握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生态物质文化的构成类型,掌握中国生态农耕、生态狩猎、生态渔猎、生态采集等物质生产生态文化的内涵和表现,掌握中国生态饮食、生态服饰、生态人居、生态交通、生态休闲、生态养生、生态医疗等物质消费生态文化的内涵和表现;理解和掌握生态经济的概念和类型;理解和掌握生态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理解和掌握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智慧;②能力目标。能用生态文化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分析现实问题;能提出传承和发展优秀中国生态精神文化遗产的建议或可行性方案;能根据人地关系的基本知识,对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对具体的生态物质文化进行优劣判断及赏评;能够分析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并对生态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③素质目标。形成生态伦理观、确立生态发展观、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养成遵守生态文明习惯的自觉性;唤起环境忧患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文化素养;培养生态建设和生态管理理念。
三、教材特色
1.地方性。教材要按照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选取内容,体现地方性。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云南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急需对农林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从事技能型工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的生态文化教育。《生态文化》是针对高职学生开发的教材,其内容以云南生态文化体系构建为基础,为满足林业技术类专业和农业技术类专业工作实际需要而设置,将生态文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具体化为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内容,凸显高职院校生态文化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2.应用性。生态文化课程教育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生态文化的知识和理论不仅能解决生产问题,还能指导生活,增加生活的乐趣。如何将文科教材开发为实用性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难点。“‘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为文科类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参考。[3]”教材按照“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学习任务,将生态文化知识、技能、态度和意识融入材料和实践内容中,让学生带着目标和任务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将传统文化类课程“听、背、练、考”转变为“看、思、问、干”,符合高职高专开设《生态文化》课程的主导思想。
3.实践性。教材按照实践的途径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从教学手段上体现了教材的实践性。《生态文化》以教学手段的创新为特色,学生通过实践教学的相关环节,完成任务、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社会调查、参与观察和体验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方法将生态文化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直观和形象的案例,具体的实践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生态文化、养成生态文明习惯的自觉性。
4.增强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目标贯穿整本教材。教材开发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生态文化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用生态文化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分析现实问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态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文化素养。
《生态文化》教材结合云南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特色决定教材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上突破传统文化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实践和体验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生态问题的识别、辨析、参与决策的能力。教材注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是一本理实一体化、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体现云南本土特色、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高职高专适用教材。
参考文献:
[1]白光润.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人文地理,2003,18(2):75-78.
[2]余谋昌.生态文化——21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4):64-67.
[3]简洁.“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文科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究——以《商务谈判》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30):193-194.
生态经济内容范文4
【关键词】生态;旅游品牌;数字化
一、调研目的
为支持山东省蓝黄两区经济战略发展的需要,蓝黄经济研究中心相关院所研究人员于2013年6月20、21日对寿光林海生态博览园、双王城生态经济区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景区的品牌价值,在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上提供建议。同时收集、积累资料,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做基础准备。
二、调研对象概况
林海生态博览园位于中国著名蔬菜之乡寿光市西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景区依托场内丰富的水、森林资源及多种经营的成果,是一处集林果水产种植养殖、盐碱地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旅游园区。
双王城生态经济区位于寿光西北部,总规划面积193平方公里。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该区生态优势明显,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正在建设的洰淀湖生态旅游区和双王城林海湿地休闲度假区已初具规模,部分景点已进入收尾阶段。
三、景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1、现状
(1)现有景区发展态势良好,游览内容不断丰富
双王城林海生态园区景色优美,活动项目众多,能很好的满足游客观景、体验的需要。温泉开发、宁国寺重建以及即将开幕的2013年第六届山东寿光荷花节期间还有摄影大赛、钓鱼比赛、庄户剧团演出等活动,将吸引海内外众多游客的到来。随着景区游览内容的不短丰富,园区的吸引力也将不短加强。
(2)新建景区进展顺利
2011年12月,寿光市抢抓“蓝黄”两区开发建设机遇,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整合寿光十分之一的面积,设立了193平方公里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区,按照“生态、文明、旅游、文化”的发展定位,加快建设高端生态区和精品旅游区,全力打造蓝黄开发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截至目前,区内已有总投资38亿元的23个重点生态项目落户并动工建设,整个新区发展框架已初步形成。
(3)生态环境良好,实现生态和旅游的双丰收
景区在规划建设时期就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保护为基础进行适度开发,景区内设置了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回收站,并配有专业人员进行环境监测。抵制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环境保护政策的项目,对开发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准确评估,促进区域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持生态平衡,在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4)双王城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提升了寿光产业结构
寿光产业主要以农业(蔬菜产业)、制造业和精细化工为主,这些行业的发展体现寿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同时,也或多或少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双王城生态经济区建设以生态作为中心,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旅游、林业以及新能源产业,不仅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寿光环境质量,还为其他工业产业发展提供能源,促进了寿光经济发展和转型,提升了其产业结构。
2、存在问题
(1)部分旅游内容重复,一定程度会产生内部竞争
林海生态博览园和双王城生态经济区都主打生态牌,积极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内部竞争。如林海生态博览园的天然湿地和巨淀湖湿地公园旅游内容重复,游客有可能只选择其一作为旅游目的地,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旅游的协同发展效应。
(2)部分景点管理不到位,旅游环境较差
从实地调研来看,旅游景点道路两旁的树木(如杏树、桃树、桑树等)管理跟不上;荷塘区内的水面杂物较多,木栈道的两旁防护绳索松动或断裂,失去了防护作用;有些景点的铁质设施生锈腐烂,等等。可以看出,林海生态博览园在管理水平上有待加强,以最大限度的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3)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强
通过调查,景区在规划建设中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维。但是,许多景区缺乏有吸引力的景观,同时园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如果缺乏突出的特色和个性,缺乏强有力的品牌竞争力
将难以打响寿光旅游品牌。因此,双王城林海生态园区要深刻的分析和挖掘市场的特点和需求,进一步提炼和打造旅游品牌的精髓和个性,从而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四、相关建议
1、协同发展 以旧带新,以新促旧
双王城生态园区和林海生态博览园要进行资源整合,以原景区带动新景区的发展,以新景区促进原景区的提升,景区内要突出各自独特性,创设不同的旅游品牌,在整体运作上发挥联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设立统一管理部门,强化内部管理,提高运作效率。
2、突出特色,避免同质竞争
双王城生态经济区和林海博览园都是以生态旅游为出发点,但各自的旅游内容又有所不同。林海要突出自己的果蔬采摘体验游、拜佛祈福游,温泉休闲游等旅游项目;双王城生态区要主打“盐业文化、湿地文化和红色文化”等文化品牌,避免定位雷同,产生同质竞争。
3、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到旅游项目内容众多,景区较大,游客以二日游为主,景区及周边地区要加快高档酒店的建造,增建超市、邮局、银行、移动营业厅等场所,满足游客的多钟需要,同时也能有效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一致性,避免对环境和谐造成破坏。
4、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建设数字化景区
随着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迅速普及,景区的建设要跟上科技的发展,用科技来强化景区的建设。可以借鉴国内外景区的先进经验,在门禁票务系统,景区电子商务平台,景区数字监控系统,景区协同办公系统等方面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景区的数字化管理。
参考文献
[1]路晶,郭叶东,李川,董林.对北京门头沟宗教旅游景区及周边的调研报告[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9,(1).
[2]胡磊,董莉莉.论我国数字旅游之发展[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生态经济内容范文5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研究
(一)低碳经济的经济学理论根基
GDP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在各国之后的经济学研究中,纷纷将GDP作为了经济横向比较的参考与依据,让人们误认为经济学学科研究的内容仅仅是国家GDP增长方式。在经济学发展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世界主义经济学的观点,这种观点主要的思想是指在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本国的经济发展是研究内容之一,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是其研究内容之一。在这种观点之中包含了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量的思想。
弗朗斯瓦魁奈在其《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的支配力量》中首次提出了世界主义经济学概念。亚当斯密与弗朗斯瓦魁奈有着共同的观点,指出经济学的研究应该立足在世界范围之内。萨伊著有《实用政治经济学》一书,该书中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说明,指出整个人类社会的利益是其研究的主要内容队经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西斯蒙第指出政治经济学科的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得人类的幸福得到增进。他指出政府成立的目的并不是对财富进行积累,财富积累仅仅是表面的形式而已,通过财富积累实现公民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才是其真正的目的。而是要通过财富的积累为全体公民提供物质生活方面的快乐。在经济发展中的这种全球化经济的思维是低碳经济思维的起源。
(二)低碳经济与其相关学科之间的比较与继承
1.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皮尔斯所著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绿色经济主要指的是对环境进行维护、资源进行保护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平衡式经济。循环经济属于利用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活动的新形态经济。生态经济指的是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而成的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生态与经济所组成的系统中的结构、功能以及运动规定等。
从本质上讲,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都是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降低经济投入、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提高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这几个经济思想都是在3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生态经济指的是经济活动的进行要以生态规律为指导。循环经济指的是利用循环的理念指导经济活动。绿色经济指的是在总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消耗价值,实际上就是绿色GDP低碳经济指的是经济的发展不能够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上升为代价,属于生态经济范畴。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比较之后发现,低碳经济更能够体现出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目标,抓住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低碳经济思想是在资源、环境、生态等面临着巨大的问题与危机的情况下人类通过反省与总结提出的思想,重新认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之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内涵等,但是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中的相关理论可供低碳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进行借鉴与参考。
2.低碳经济与气候经济学
弗里德黑姆施瓦茨在《气候经济学》中指出了经济与天气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全球气候变迁政策奠基人尼古拉斯斯特恩在《斯特恩报告》中对天气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详细的阐述,指出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将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的严重程度将与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时的影响不相上下。
气候经济学中是对经济从气候的角度进行研究,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气候对经济的影响作用。低碳经济又主要是研究二氧化碳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从内涵方面来讲,气候经济学与低碳经济具有相同的内涵,是对于同一种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气候经济学是低碳经济理论进行发展的基础,低碳经济理论的研究需要对气候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关注与借鉴。
3.低碳经济与资源环境经济学
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及最优化。资源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第一,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的估算,包括物质方面的直接损失,人类身体与精神方面的损害等;第二,对环境治理过程中投入带来的产出进行评估,包括污染治理的直接效益损失,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损失等;第三,污染者付费制定及付费力度的制定;排污指标转让金额的制定。资源环境经济学中认为资源是具有一定的价值的,而环境的损害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对这些价值与成本进行核算与解决。如果出现较高的碳排放,必然会都会环境造成一定是损害,只有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才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避免。因此,低碳经济是存在着与资源环境经济学相互交叉的内容的。当前,资源环境经济学科的发展已经相对完善,低碳经济在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参考与借鉴。
(三)构建低碳经济理论的设想
在经济学的众多分支之中就包含低碳经济。因此,当前出现的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不能够协调的问题能够通过经济学中的内容进行解决,实现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低碳经济从本质上讲属于生态经济学。低碳经济中涉及的学科较多,需要从跨学科的视野上进行综合的把握。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第一,对传统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的方法进行继承;第二,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一些分析方法进行借鉴;第三,对制度学分析方法进行利用。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
(一)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提供理论基础
人们的经济活动强度在工业革命之前非常小,因此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要比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低,生态系统能够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进行调节,对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负效应进行调节,实现经济的和谐发展。经过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模式导致了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币、能够负荷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因此就出现了由于温室气体而造成的环境受到污染问题,环境问题导致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更加严重的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财富的提高,现代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为提高本国GDP,这些理论都已经不再适合对经济活动进行指导了。当前出现的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等经济理论,都各自具有自身独特的内涵和主要研究的内容,因此在这些经济理论中并没有将低碳纳人到研究的内容之中。在全球当前的环境问题中,温室效应问题已经成为了主要的问题之一,出现这种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作为指导。低碳经济理论能够为经济发展模式的更新与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实现了对国际经济学体系的完善
国际经济合作理论的解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方面进行解释,代表的比较优势(亚当斯密)、相对比较优势(李嘉图)、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伯蒂尔奥林);另一方面是从新国际贸易理论方面进行解释性在这些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理论的观点中,都是将本国作为了研究的重点,发展国际合作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使本国的经济总量得到增加,从而实现本国经济竞争力的上升与增强,而其中的贸易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从经济效益角度进行分析,国际经济合作对合作方都有利,然而从生态效益角度进行分析,会导致更多的合作负效应的产生,带来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当前的国际合作过程中,主要是发达国家同着欠发达国家或者地区进行转移,而其中转移的主要内容包括制造等环节,在这些欠发达国家或者地区中,由于发展不充分导致了技术较为落后,能源结构并不合理等,使得在承接制造等环节的过程中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由于二氧化碳具有流动的特性,最终将成为整个国际的环境问题。低碳经济中关于国际合作发展的相关思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国际经济合作的困境。而且低碳经济理论中对国际经济学原有的经济研究视角进行了拓宽,两者之间的融合使国际经济学将研究的视角定位在了整个国际社会整体方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学。
(三)对消费方式的转变起到了引导作用
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中拉动经济发展是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出口,归结起来是物质消费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能源结构并不合理,如果要促进物质消费进行发展,那么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二氧化碳的产生,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控制,又必然会影响到物质消费的发展。物质消费的刺激与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目标冲突问题。物质消费的主体是发到国家与发达地区的居民,这些消费主体的消费需求中,生理需求已经不是最主要的方面了,而已享受型、炫耀性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并且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改变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还包括生活方式、消费方式。
(四)实现了相关经济学研究内容的丰富
低碳经济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辅的工具出现了很多。虽然当前并没有对这些概念实现完善,但是这些概念已经成为了金融学、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新内容。由于气候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因此就要求经济学家必须对风险、不确定性等最为基本的经济学概念进行重新的审视,对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生态经济内容范文6
第一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主要包括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建筑业等;
第三产业:服务业,主要包括流通和服务部门的商业、金融、运输、旅游等服务性行业;
第四产业:知识业,主要包括智业、信息业、文化业及提高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直接服务的部门。
第五产业:生态业,主要包括生态业、环保业、“熵”处理业、废旧物品回收和利用业及为生态环境建设直接服务的部门。
生态产业是实现绿色经济的关键产业,它是建立在环保产业基础之上,又区别于环保产业的一种高新技术含量较高的“边缘产业”。有关生态产业的定义目前尚不确切,生态产业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生态产业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环保产业(如环保设备的生产、制造及进行环境污染控制、处理与服务的产业);广义的生态产业指除了传统环保产业外,还包括一切直接或间接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管理有关的部门和产业总称。具体表述为“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建设自然的生产活动中,从事生产、创造生态环境产品或生态环境收益的产业和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服务的产业及其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绿色技术与绿色产品生产相关的部门和产业的集合。”
从现有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分析来看,其模型设计大多建立在经纯经济系统分析基础之上,忽视了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资源系统。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外部性的基础上,把资源/环境因素引入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中,重新界定“投入”、“产出”概念并进行“部门”、“活动”划分,建立起区域绿色投入产出模型。
一、绿色“投入”、“产出”的界定
传统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中,所谓“投入”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包括各部门再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各种物质产品(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燃实及动力)和劳务(包括家庭和政府提供的劳动)等。“产出”是指各部门再消耗各种生产要素和劳务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用于满足各生产部门及最终需求部门(包括家庭、政府、输出、投资等)需要的总产值。显然,传统投入产出理论中的“投入”、“产出”是建立再边际生产理论基础之上,若考虑到经济的外部性,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投入”、“产出”分析中,继续以生产成本理论作为分析基础已显然不够,因此,引入边际机会成本理论作为区域绿色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依据。
边际机会成本是从社会角度对经济活动后果的抽角和度量,它包含边际生产成本mpc边际使用成本muc及边际外部成本mec三部分内容。边际生产成本是指经济活动生产过程中所直接支付的生产费用;边际使用成本是指经济活动中对资源的使用成本(由于今天使用使未来使用者无法再使用而造成的损失);边际外部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而造成的环境生态等方面的损失(生态功能破坏、环境污染等)。
根据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投入”不仅指对应于mpc部分的生产性成本投入,而且包括对应于muc、mecd的资源、环境成本,即包含mpc、muc、mec三部分的整个社会成本投入。与其相对应的投入产出表也按这三部分设计,再确定投入项目过程中,鉴于经济活动再次的自然资源破坏及由此而再次的生态破坏均是由经济活动对资源的过渡开发使用造成的,同是这两种影响的消除都要通过对相应自然资源的恢复来完成,因此尽管这两种投入从理论上分别对应于much及mec两部分,但为方便设计和应用分析,可以将这两部分的投入实际上包含了部分原对应于mec部分的投入(如将由于经济活动对资源的过渡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归入自然资源使用的自然“隐”投入),直接与mec相对应。“产出”的含义也从单纯的部门生产性产出扩展为以生产性产出为主,包括资源恢复、环境保护等在内的总合产出值。
因此,区域绿色投入产出模型中的投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生产部门的各类物质产品及劳务消耗、自然资源使用的“隐”投入以及废物排放所带来的自然“隐”投入。
二、可持续发展经济指标评价体系构成
区域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区域发展的各项指标组成的统一体。传统的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只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方面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提出为构建区域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思路,所构建的区域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在国内外各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是融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于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一)分系统分层次综合指标体系
1、梯子框架设计。该指标体系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
2、指标体系设计。指标体系设计分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三方面。经济系统指标主要从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经济实体、经济效益及产业结构三方面入手。
分系统分层次综合旨标体系的特点是按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设计相关指标项目,并按指标项目的主次分层,便于区域经济动态分析;指标数据口径大部分与经济社会统计口径相吻合,少数指标数据可通过经济这会统计数据得到;指标层次清晰,便于根据某指标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小确定权重,进行加权综合计算。
(二)成果效益综合指标
这个指标体系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同时,将生态效益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各类指标中单独列出,以突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构成方面,它主要包含成果指标、消耗指标及效益指标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