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管理;时代同步;策略

作者简介:郭朋飞(1982—),男,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教学管理

教育教学质量与学校的正常运行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管理应当重点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协调管理,保证教学任务的有序进行,从而提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与综合水平,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进而加强中小教育教学的发展。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学校管理者思想观念落后。在科学技术进步与现代教育教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学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与教育教学模式仍然比较落后,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从而导致教育教学理念的偏差与取得的教学效果不佳。

2.教育教学管理执行力的缺失。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执行力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教育管理工作标准相对较低,从而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性。第二,教育管理执行力度不够,缺乏详细的工作计划,致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

3.管理制度与形式存在较大问题。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形式为主。为了展示教育教学的管理成效而开展大量的示范课程与公开课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除此之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跟不上教育教学发展的步伐,存在许多制度上的问题。并且为了方便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制定的一些制度阻碍了教学任务的进行,从而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总体质量。

二、中小学教育管理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内容和目标

人作为最为活跃的因素,必须通过适当的管理才能构建出相应的社会活动。就学校来说,组成人员包括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整个教育的主导人是教师,教师也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学生则在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扮演着被服务的角色,更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基于此,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应当勇于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建立起完善合理的管理体制,促进教育模式的全面改革,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三、新形势下中小学教育管理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策略

1.提升教学管理者的综合素养。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必须第一时间完成教育理念的更新,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加强自我学习和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主动接受新技术和新思想,提升自身对于时代精神的理解能力,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积极推动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最终实现教育管理效率的提升。

2.完善教育管理制度。长期以来,中小学都存在着教学效果较差、执行力较差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者不能将自己的管理职能完全体现出来,这也是教育管理系统缺陷造成的。在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的过程中,应明确教育管理者的职责,提升工作效率,将思想指导、日常工作目标以及问题的解决等职责下放到个人,并建立起完善的问题反馈体制,保证所有的教育管理工作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同时,贯彻领导挂点班级制度,让领导到实际教学中去,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动态。这样才能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挥良好的功效。

3.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建设。解决中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制度,保证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制定出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将职责细化到教师和学生个体,并且在教学需求不断变化的同时及时进行教育管理制度的调节。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但能够极大地提升教育管理执行力,更能对教师的日常行为形成规范作用,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制度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更是保证教育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4.提升教育管理的开放程度。目前,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提升教育管理的开放程度对于提升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提升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教育者自身的综合管理素养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经检验,该体制下的家长监督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教育管理者的日常管理水准,保证日常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总之,管理方式的教育管理对象为教师和学生。而在全新的教育改革体制下,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和时展的脚步相一致,做到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将提升中小学日常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对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所有人员进行合理分工,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保证所有问题都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促进中小学教育管理和时展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徐梅玉.我国中小学教育中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思路[J].湖北师范学院,2012,13(11):119-121.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范文2

(一)教学管理制度过于陈旧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大部分都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缺乏创新和改革的精神,面对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无法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师没有机会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的主体性也的不到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高校是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地方,应顺应时展的脉络,不断创新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二)教学管理制度系统性不强

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性不强,管理工作大部分依靠以往的经验,为了完成管理任务而管理,管理工作缺乏目的性,这都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对管理制度缺乏明确认识的表现,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体系,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根据高校的发展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现代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化

(一)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管理理念对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完善教学管理的理念,不断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高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职工共同发展。要做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是具有权威性的硬性制度,柔性管理是以情感和精神来感染人,这是实现高校教学民主管理的有效方法,也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处理好竞争与合作之间关系,当前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要实现良好的发展,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还应学会合作,在健全竞争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高校各级人员之间的合作,从而做好管理工作。此外,教学管理制度应坚持民主管理,加强教师、学生等参与高校管理的权利,不断提高他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管理的制度环境建设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环境的建设,有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管理制度的实现也就变为可能。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全社会都应积极树立教学管理的意识和观念,为高校制度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本身也应积极不断改善校园的生态教育环境,为教学管理制度的实现提供有力的资源,高校应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校园形象,管理工作应逐步向开放式转变。此外,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也离不开健全的法律制度作保障。因此应逐步健全法律法规,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确立提供法律依据,使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三)提高教学管理制度中的服务意识

以往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控制、管理学生、教师等的行为、工作、学习,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硬性管理。而当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下,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就不仅仅是为了管理学生,控制学生的行为举止,也应把服务学生作为新的管理内容,为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中,学生不是被管理的对象,而是被服务的对象,高校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管理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这种服务意识不仅仅是理念上的,要应用到教学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建立完善的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

完善的监管和评价体系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找出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监管和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显现出高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而且也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保障。建立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时,应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做出真实、科学的反馈,保证教师、学生等管理效果的实现。此外,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也要满足高校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以实现高校的教育目标为指导开展工作。与此同时,高校的教学制度监管和评价体系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强调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也要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以及教学质量的实现。

三、结束语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011-02

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我国高校的性质、地位、功能、目标和使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高校已经从社会边缘向社会经济发展核心转变;高校的办学目标也从为政府服务向引导社会和经济的全面进步转变;高校的功能以及使命也逐渐转变为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应用来促进社会文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在满足个人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需求的同时迅速实现高校自身的大众化以及现代化。但是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的突显却与当前高校中教学管理制度的缺陷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矛盾,而教学管理制度缺陷的存在也会导致高校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使命,而通过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来实现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级人才是当前高校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重新塑造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理念的塑造决定着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效果,是开展教学管理制度完善中的指导思想。当前高校教学理念的塑造应当围绕提高高校自身持续创新能力,提高高校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引导力,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优化高校内部资源组合四个方面。在此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应当努力实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做到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结合。刚性管理指的是教学管理制度中比较权威化的异性指标,如纪律制度等。柔性管理强调感情教育,即通过感情和精神的感染和号召来进行管理工作。柔性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实现民主化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确保教师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所以在高校教学管理理念中,有必要做到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结合,从而使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在尊重师生的基础上取得更好发展;二是做到合作与竞争的结合。对于高校而言,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水平的竞争是面临的主要竞争,但是高校要认识到知识创新的过程不仅需要竞争,同时也需要合作,所以,教学管理过程中有必要通过与不同系统间的合作来提高自身的实力。同时这种结合理念要渗透到师生关系管理中,即在建立竞争机制的同时强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着之间的合作,在合作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交流机会,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和弥补缺陷;三是实现权力集中向民主管理的转变。民主化管理理念的必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所以高校中上令下行的教学管理方式应当逐渐转变为上下协调、相互协商和共同参与的形式,在此过程中首先作为高校中的教学管理者要树立这种意识和理念并承认这种趋势,在民主化理念的指导下对民主化管理手段进行探索以提高管理对象的积极性。

二、重新构造教学管理组织

1.协作是教学管理组织中的重要基础。高校教学管理组织具有复杂性,在教学管理组织中提倡合作共处、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组织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成效,教学管理组织中的协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高校领导之间的协作。当前的高校一般为校长负责制,校长与副校长对高校日常管理内容进行分工管理,而这也导致了高校领导容易从自己主管的方面考虑问题,从而使高校内部产生不必要的内耗,所以有必要实现高校领导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并将分工管理建立在此基础之上;二是教学操作成员之间的协作。在高校中,各个学院、系部以及教研室是进行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专业设计产生了变化,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也逐渐呈现出来,所以当前的教学管理工作较之前的教学管理更加复杂,在此背景下应当强调教学操作成员之间的协作,从而能够实现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统一协调。

2.教学管理组织要以以人文本为指导思想。高校教学管理组织工作要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将组织中的个人当做重要的因素,以实现教职工需求为目标来提高教职工在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要重视人才的优化组合、科学选拔、合理安排以及奖惩激励等。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教学管理组织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下移教学管理组织管理中心。教学管理组织所开展的工作要从强调行政向强调教学转变,将直接实施教学工作教师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主体,在明确教师义务与权力的基础上调动教师的责任感与积极性并建立起相应组织保证;二是强化和重视教学管理组织的自我监督。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中需要建立起科学的民主监督制度以及民主审议制度,学生可以成为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管理过程进行监控的主体,并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管理过程突出合理化的建议;三是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激励方式。教学管理组织要实现教职工教学、科研态度的积极转变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的积极转变必须要具有完备的激励机制。在高校中适用的激励方法包括情感激励、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等,通过对这些激励手段的运用来培养教师以及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和使命感,从而实现其积极性的提高。

三、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估制度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及评估制度的建立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找出制约教学质量发展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的建立不仅能够反馈日常教学信息,同时也能够反馈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成效,所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的建立也可以理解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完善过程中的保障机制,对实践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的建设中,有必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客观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中的标准只有遵循客观性原则才能够对教学实际做出真实的反映。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业务能力以及学生本身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既要关注到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观因素,也要关注到影响教学质量的客观因素;二是有效性原则。有效性原则要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能够反映出社会对高校教育的需求以及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从而确保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能够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导向性原则。即通过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中指标的制定来发挥出导向性,如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中如果只强调学生的知识培养,那么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重点就会停留在知识教育和知识学习中,如果监控体系和评估制度中的指标体现出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那么人文教育也会得到教师以及学生的重视。当前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及评估制度的导向性主要表现在强调学生的知识教育,重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管理以及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通过指标的制定和调整来改变教师教学的态度和重点,以及学生学习的态度与重点,从而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制度能够发挥出推动高校教学改革以及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宝嘉.中国大学教学管理实践的迟滞现象与发展改革走势[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2]高宝嘉.适应现代大学教学管理理念的制度构架及实践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06).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206-01

赖凤英(1974-),女,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研究实习员。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它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型,面向基层生产、针对服务管理一线岗位的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则是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责任,关系到整个人才培养能否进行和质量如何。如何能够合理地创建教学管理制度,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关系到未来高职院校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能否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保障上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彰显出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思想观念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延续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学校所有的学生和教学人员,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备的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目前的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或组建的,教学管理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按照中专的管理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缺乏创新意识,教务管理中几乎是教务管理的老员工,得过且过,个别存在应付办事和官僚作风。没有树立“以人为本”积极主动的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制订和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时,缺乏调查,脱离实际,效果不佳,甚至混乱,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

(二)管理制度陈旧,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其他师生参与

高职院校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比较严重。很多老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接受,多数没参加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系统学习,工作时主要采用传统的纸质的办公方式,信息化程度非常低,导致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一般不参与教学任务,又缺乏调查和深入教学一线,对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情况不够熟悉,甚至导致了教学管理者和任课教师之间存在分歧,跟学生产生矛盾,影响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高职院校中的学校教学管理者与系(部)教学管理者在课程安排、考试安排、学籍管理和教学检查等日常工作中,缺少协调,分工不够明确,互相推诿。在教学检查过程中,多数任课教师和学生认识不够,应付和走过场式的对待,效果不佳。

(三)管理者素质整体不高和制度不全,缺乏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中,主要是多年教学管理工作的老教工和刚毕业出来参加工作的学生,几乎没参加过系统的教学管理专业的培训和学习,而对教学管理不够专业。老教工由于长期在办公室做同样的琐碎工作,产生厌烦心态,没进取心,效率不高;新参加工作的没工作经验,多数属于没国家正式编制的临聘人员,待遇不高,教学管理人员职称评定和其他发展途径不明确,难度相对其他岗位来说较大,因而一些教学管理人员存在转岗的想法,导致管理队伍流动性大,加上新毕业的“90后”的思想更为活跃,更有个性,一些管理者缺乏上进心和责任心。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学管理者的激励只是政策层面上,个别激励不合理,缺乏公平性,实际意义不大。

二、对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一些建议

(一)更新教学管理意识,打破传统思维方式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必须更新管理方式和提高管理意识,打破传统的管理和思维方式。教学计划的制定须根据学校实际,符合社会的需求,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并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根据实际,每年可进行适当修改调整,对教学计划需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以免产生负面影响。教学管理者转变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出况,积极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加强教学监控,定时通报各种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提高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

教学管理队伍的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因而学校必须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提高职业道德,加强人文素养,强化专业技能。强的教学管理队伍是一支掌握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又具有一定工作经验,同时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因此,积极学校可以通过将管理队伍送出去学习和培训,加强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管理者的能力。

(三)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实行了绩效考核,实行绩效考核工资的方式。作为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绩效考核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学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学校根据实际制订相关政策,扩大教学管理队伍的发展空间,让管理者看到发展的方向。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队伍是整个学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只有积极努力地解决高职院校中出现的教学管理问题,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范文5

【关键词】教学管理 存在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

教师作为特定的群体,有其特殊的职业特点,物质待遇并不是他们惟一的需求,他们更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尤其需要一种升华的超越职业的人生境界。各个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而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关键。在教学管理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学校有关的一切教务人员和学生都可以充当教学管理者的角色,只有这些人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把教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解决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的大部分中学都制定了很多的规章制度,严格规定了教师的言行,同时制定很多校规,规定了学生的日常行为。教师在这些规范框架下工作一方面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完成,而另一方面,却压抑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创新意识;中学生正处于典型的叛逆时期,对于压抑他们的规章制度,有着天生的反叛的精神,如果处理不好,教学管理不恰当,很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行为严重影响教师教学,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这不禁使教育工作者要自问:教学管理真的是越严越好,越严越有效果吗?有些学校要求教师提前几周时间备课,每周做一次教学效果测验,并且将测验结果公布于众,进行平行班评比,要求教师书写测试后的总结报告,要求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时刻严格监督学生的行为,有事找学生家长沟通。这些制度多且严地规范了教师的言行,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日常的教学及管理,限制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某些制度陈旧,制定的时间较久远,没有跟上时代与学校的发展,常规的教学管理力度不够,造成教师疲于遵守这些规章制度,自身所长得不到发挥。

二、解决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明确管理中的各部分职责

对教学起到直接管理职责的校长与各部主任,务必要明确各自的职责,负责教学工作检查的校长,就要明确教学理论,了解教学活动的基本步骤,能对教师提出高质量的教学评价;协助管理教学的教务主任,可以及时提出问题,有效组织听课、教学检查、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另外,教研组领导应组织好教师的业务学习,管理教师的教研活动;年级组长负责督促学生的学习,有计划地管理学生,帮助教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教学的细节管理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细节的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学校的常规教学管理应该是为此而服务的。教学管理制度要落实教师对学生的培优补差。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应该重点培养,在原来只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而对稍差些的学生则应该补其知识,教其方法,增其信心,让这样的学生在学会知识的条件下,增加学好知识的信心。

3.教学管理工作分主次,抓重点

既然是教学管理,就要深入到教师课堂,对教师课堂进行常规管理。对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课堂突况的处理能力、作业的批改情况、以及是否迟到、早退等等一系列有关课堂教学的行为进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处理意见,进行领导随时听课,随堂给出教学改进方案建议,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提高教学实效性

教师上课的基本步骤是备课、讲课、教学反思,同时还会写教学后记。这些是每一个教学日常做到工作,可是,怎样的备课是好的备课教案,怎样讲课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听明白,怎样的教学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教学后记都该记些什么?一份好的教案应该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出一份足以引起学生兴趣,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案;真正的教学反思应该是在了解、分析学生的课堂反映基础上,及时反思自己教学方法中的问题、漏洞,及时给出改进措施,对教案进行补充,修改,在下次课前或自习课上讲解学生不清楚的知识点,要注意不能影响其他课程的进度。

5.领导带头进行监督、管理

在教学管理中,起领导作用的是学校的各级主任、校长,他们随时对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但是,在检查监督他们的同时,还要注意领导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检查教师的业务时,务必先对领导等人的工作进行抽查、考核,并公布于全校教师面前,不搞特殊化,做到判断与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

6.教学管理的创新――实施现代化的教学管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学校也应该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做出相应的改变,最直接的反应即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充实和完善。积极研究教学管理制度中有哪些不完整、不适宜的陈旧制度,及时作出删减与调整;坚持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教学管理中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积极钻研与创新,努力制定出适合学校发展的创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同时,建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以现代化的计算机等设备进行监督、管理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任务的下达、学生的选课、成绩的等在网上查询,实现教学信息共享,资源综合利用,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7.建设具有学校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

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要建立和谐的校内人际关系,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教与学相互促进;建设学校文化长廊,公布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学习、教学模范,提供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粘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身心发展的信息,正确引导其思想意识的发展,使其免受不良思想的影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就是科学的管理方式,把一切教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检查教学质量,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运用各种各样的管理方法,以科学、有序的方式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创造出高质量的教学,全面对教学进行管理。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范文6

关键词: 数学专业;以学生为中心;学业导师制度;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13-02

0 引言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以约翰·杜威开办的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为代表,表现为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的需要,认为社会生活和学生的需要是教育的基础。教学往往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当今时代,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势在必行。本文就新升本科院校数学师范专业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的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就是在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中,充分尊重学生、服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制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和规范效果。新升本科院校数学师范专业招生压力巨大,生源素质和研究性大学或一般建立多年的本科院校比差距大。如何培养学生、提高其从师能力是数学学院所应考虑的问题。数学学院原有一套好的教学管理制度。伴随时展有必要建立一套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

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2.1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是实现“以人为本”的需要 当今社会,以人为本被摆在合理位置。要实现国家的良好发展,就要以人为本。一个大学的发展,也要以人为本。在大学培养对象的特殊性造就了以学生为本的必然性。大学以教学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大学的所有工作必须围绕培养对象学生。一方面,教学管理的任务之一是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这需要良好的人际氛围;另一方面,教学管理制度要人性化。要坚持“人本管理”的思想,尊重教师和学生的权利。最后,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作为大学的二级学院的数学学院建立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更应以学生为中心。

2.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是打造精品师范专业的需要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将举全院之力实现此目标。2011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以此为基础,中学正进行全面的改革。作为培养中学教师的师范专业,数学专业在课程设置、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课标。教学管理制度无疑是实现目标的保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把全院力量动员起来,培养优秀的中学教师意义重大。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内容

建立一整套制度,有多方面需要考虑。我们从选课制度、学业导师、教师奖励机制、教学评价、考试、技能训练等方面加以阐述。

在数学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中,学生选课制度遵照学校的原有制度执行。面对近三年来打造精品师范专业面临的诸多问题,高年级专业选修课改革势在必行。作者作为教学管理者,一直探索选修课改革。具体如下:

3.1 在《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课程上“以学生为中心”选课 《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课程是学生考取数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课程。面对学生选择的不确定性,近年来数学学院施行了在开课前学期选课、开课一周作为试听新的制度。试听后,放弃考研同学退出该课程课堂。

采取此种方式选课,是在学校教务处制度允许范围内的尝试。经过两年尝试考研决心强烈的、准备充分的同学选择了《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课程。经过该课程学习在考取研究生、就业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在学生选课制度上,我们建立了教师挂牌选课制度。该制度计划在2014-2015年施行。教师挂牌选课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良好体现。一方面,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给教师无形的压力,促进其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等思考。另一方面,学生上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程上课效果十分好。

3.2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业导师到学业导师(班主任)转变 2011年我院建立了适应新的环境下了学业导师工作细则(制度)。该细则细化了学生学业导师的工作职责。把检查学生课堂出勤、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和学生获取创新学分纳入学业导师工作职责。经过一年的执行,取得了好的效果。2013年初,面对学生管理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又在学校管理制度基础上,修订了新的学业导师(班主任)工作细则。该细则把学生管理工作纳入学业导师职责中。这样做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学业导师不仅知道学生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生活。相信经过一年的执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学业导师职责具体如下:

①指导学生制定每学期学习计划,及大学四年职业生涯发展规划。②指导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适合的专业课学习方法,及如何进行期末考试复习。③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修课的选课、及大三进行的专业方向选择。④指导学生组织开展职业技能训练活动,每学期对学生训练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对学生进行考研方向和课程学习等方面的指导。⑤指导学生从事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⑥指导学生如何获取创新学分。⑦指导学生了解并遵守学校和学院的关于考试有关规定。⑧关注学生思想和学生心理健康。⑨指导学生就业。⑩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外语、考研等热门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11}做好学生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3.3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评聘、评优、奖励机制的建立

数学学院在教师评聘、评优、奖励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因素,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满意度纳入了此类制度中。采取学生不满意一票否决制度。学生满意度由学生评教和学生评教师师德共同体现。评优、奖励要把学生认可、能力强的人选,使其脱颖而出。

建立教学成果奖励制度,对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采取奖励制度,可以发挥教师教学研究积极性。奖励项目包括:

①校级及校级以上的教材立项成果。正式出版且第一作者是数学科学学院教师的;②凡申报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各类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获得批准并能完成建设任务通过验收且第一完成单位是本校者;③我院职工作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为本校的国家级、省部级、校级教改成果奖者;④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名师、及校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称号者;⑤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学团队;⑥中文核心及其以上教学期刊;⑦校级教师教学比赛或省级及以上类似于《微课教学比赛》获奖者。

3.4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 数学学院一方面参考学生评教和学生评师德的结果,另一方面建立了教学信息员制度。通过教学信息员反馈教师教学情况。把学生反馈评价作为领导评估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制度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进一步。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体现。

3.5 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试制度的建立 数学学院的考试制度把学生评优、发展党员纳入其中。实行学生作弊评优、发展党员积极分子一票否决制度。通过施行该制度,有力的促进了学院良好学风的形成。开好考试会议是每次学生期末考试的重要内容。我们把大一、大二每学年召开一次全院的考前动员大会,学业导师(班主任)针对本班开考前动员会等方式纳入制度中。每次会议都苦口婆心和学生讲,使学生打消违纪作弊的想法。

3.6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制度的建立

打造精品师范专业,实践教学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应注重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另一方面,应在课余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我院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技能训练制度。制度规定了训练内容、安排等。这为学生将来从师打下坚实基础。

3.6.1 训练的内容和要求 数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教师口语表达、规范汉字书写和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专项技能和课堂教学综合技能训练等。

3.6.2 训练的组织与分工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采取学生经常性、制度化的日常训练方式进行。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承载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任务的课程在教学大纲中安排具体的训练内容,确定训练方式和考核方式。按教学大纲要求有计划地组织训练。

各种技能训练是为相关课程服务的,是对正常授课环节的良好补充。通过组织数学科学学院的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为学生的《大学语文》、《规范汉字书写》、《中学数学教学论》、《数学微格教学》课程学习及教育研习、教育实习等工作打下基础。

数学科学学院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根据各专项职业技能训练计划和考核细则要求,结合本数学科学学院专业特点,配合课堂教学制定数学科学学院具体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实施计划,组织各班级有计划地开展职业技能训练活动。同时成立数学科学学院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督察小组,隶属系学生会学习部,负责协助职业技能训练管理小组组织、督促、检查数学科学学院学生的训练活动。以班为单位成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小组,由学习委员任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的训练事宜。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后,如何得到有效实施是关键。提升教学管理队伍整体水平,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贯彻的关键。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根红,黄玉柱.浅议以人本管理为核心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J].科技信息,2012(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