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的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的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小学的教学方法

关于小学的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可以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语文老师要致力于创建一个校内外相互联系、课内外相互沟通、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整合各种语文学习资源,使语文学习的环境更加优化,学习模式更加先进有效,并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1.有序性与开放性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有序进行的,学生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有步骤的进行,来保证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有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同时应该也是开放的,它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社会问题,课本和实际生活等。而且学习的时间空间没有限制、指导方式、组织方式具备开放特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语文学习可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灵活的选择是在课堂还是在校外教学,同时学习时间的安排也具有很大的弹性。

2.综合性与实践性

综合性学习,包括了写字识字与口语交际,阅读以及写作等四个方面,它是这四个因素的综合,这四个方面同时也是语文学习要达到的课程目标。例如:在体察社会,体察大自然的过程中可以联系到语文的学习来自于生活。综合性学习,还是一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这种学习方法将学习的探究与学习的接受综合起来,将书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综合起来,将课堂所学与课外所学综合起来,比如:学生可以自己策划一个主题然后再进行交流与讨论,得出分析结果,写出活动的计划与总结。

3.全体性与主体性

综合性学习要求的不是个别同学的参加,而是所有同学的参加,即学生的全体性,使每位同学经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来达到使语文素养提升的目标。从另一方面说,全体性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即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投身其中,能够很好的与他人进行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尊重对方,善于理解和宽容他人,就如目标要求的那样“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同时,综合性学习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即让学生亲自设计并且组织活动,注重探索与研究过程。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案

1.注重探索的过程

具体的实践活动有利于产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体验等非智力因素并且促进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每个学生实际上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在主客观的互相作用中来构建主体自我的,从而使个性素质最终形成。我们应该注重过程,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情感反应与探究行为表现上,而不是只关心以结果的形式来展现和检验的技能与知识,比如:学生只要融入感情,真切体验并且全身心投在新的学习和活动的环境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学生的个性素质有所发展。

2.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为以“升学率”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倾向于功利主义,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还是以与思维,记忆等智力活动相关的内容为依据。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80%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我们应把目光聚焦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上,而不能只关注那些可以通过结果来呈现、检测的知识与技能。从这一角度来看,应该对基础教育的教材内容和体系来重新构建与思考,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对知识学习的渴望,注重对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出坚强的毅力,使自我个性能够很好的发挥出来。

3.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目标生成

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关键性原则就是生成原则。学生必须积极主动的实践与综合性学习有关的行为,有了亲身体验以后,积极的心理倾向就会产生,从而新的目标和问题就会产生。比如《说说广告》,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即“设计自己的广告”会产生,使新的课程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构建。

4.主动探索、创新实践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能否体验活动过程,能否掌握研究才是最为重要的,而非研究的成果。如在《说说广告》活动中,学生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小组合作搜集形形的广告,对广告进行分类,课上既启发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力,也为学生创造了多向思维的环境。在学习中,学习如何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如何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以及向别人学习将会给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于终身的学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

三、结语

本次语文课程的改革亮点在于综合性学习方式的提出,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目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实施,正确的理解掌握和虚心的接受,这个课题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它有待于每个教育工作者去为它的实现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关于小学的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思考

从当今教学中学生的反应来看,数学依旧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的软肋。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此类状况都普遍存在。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不断反思发现,正是由于小学教学方法不够完善而造成大批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够坚实,才造成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心理。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理念了,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找到一定的策略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下面将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及策略进行探析。

一、明确教学大纲范围,防止知识超负荷灌输

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要求教师向学生灌输大量的,不在教学大纲范围内的知识,结果不但没有提高升学率,反而使得不少学生对数学产生心理障碍,认为数学的学习太过枯燥乏味,以至于逐渐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对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造成了较大影响。这样的类似于揠苗助长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得教学结果得不偿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要按部就班地学习数学,对天赋较好的学生可以进行特殊培养,例如加入奥数班这样的特殊群体的集合。但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小学生都是初步涉及到数学的学习,数学基础的夯实应放在第一位。教学中要切忌将大量奥数或比较难懂的问题编入到教学计划中,以免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轻松地认知数学

教师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透彻地领悟数学知识内容,以及从某些具体的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学生只有对数学的学习形成一定的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有所发展和提高。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有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数学思想方法是在对数学认知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能够对学习者自身的数学学习产生较强知道作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应该先从教材中全面地发掘出数学的思想方法,并通过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将这样的数学思想深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去指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教师还要将适合学生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加以总结,并积极地应用到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去。只有不断地坚持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在教学质量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三、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开发空间比较大,但传统教学通常将大量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自素质教育普及以来,多媒体技术渐渐融入到了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身,不仅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方便,还增加了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当然,要想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多媒体展示的问题,主动地去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起指导作用,并对学生分析的结果给予透彻的分析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原来较为难懂的问题生动地表达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的同时还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形成发散性思维,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有所创新,才能更加顺利。

四、坚持为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数学习题

就当今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普遍反映教师布置的作业数量过多,学习负担过重。尤其对小学生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玩乐和自主认知世界的时间,大量的作业不仅使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还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想在为学生减压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注意:首先,教师布置的作业要经过精心挑选,题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要能达到对每节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每个知识点只需要两至三道有代表性的数学题目就可以很好地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作业量减少了,学生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会更加主动,从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这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有很大帮助。其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划分层次,要兼顾不同水平的学生。尽量找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让后进生有能力解决,激发他们进行思考;同时让优等生在做题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自己的做题步骤,以学到更多新知识。最后,教师布置的数学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应用性。如果教师布置的问题都是同一种模式和类型,就很难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不断变化出题的套路,否则,布置作业的最终效果就会减弱。布置生活中实际应用到的问题会更容易吸引想象力丰富的小学生,而且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会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生活。

五、结语

小学数学的学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以后各个阶段数学学习的状况,因此,学生在小学打好数学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探索能有效完善教学过程的方法策略,引导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成才做好铺垫。对教师而言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相信只要小学数学教师能积极探索新的、适合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地改进完善整体教学方案,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普遍提高。

参考文献:

1.傅旭刚,吴少玲.新课程下小学优秀数学教师提问行为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6).

2.梁秋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J].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4).

关于小学的教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小学英语;兴趣培养;教学优化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许多老师在课堂上就是教学生一些单词、句子、短文,都没有情景的设置,使老师上课内容苍白无力,很枯燥乏味。教师不了解学生的特点,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以及不结合实际情况的讲课,都激发不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英语课已经是我国的一门基本课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有外界语言环境以及自身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许多小学英语课堂上就是因为缺乏环境而变得乏味无趣。其实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上英语课的,不喜欢的学生更多的是没有被激发出兴趣,那么什么样的英语课堂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呢?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化

1.丰富教学方法,趣味教学

玩耍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结合小学英语教材设计不同的英语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英语,活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玩“传话”的游戏,教师告诉每组第一个学生一句话如“Sam has got a bike.”让同学们按顺序地传话,看哪一组同学传得既正确又用时最少,获胜的团队得到奖励。这样课堂的气氛活跃,同学们也都积极地参与,在游戏中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一举多得。

2.情景导入教学

小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词语,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蓝本来创设情景,进行情景教学。比如说在教购物时,教师可以在一些卡片上写上物品和数字,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顾客”,一组“商人”,用所学的单词来进行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一个愉快、有趣的环境中,会很快地融入进去,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喜欢绘画,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巧妙地结合一些简笔画会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学生在小学期间对语言比较敏感,对语言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在小学期间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对以后的英语学习尤为重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于小学的教学方法范文4

一、片段解意,联缀成格式塔 心理学认为,人的思维具有完整性,它会把统一的各个片段连结在一起,补缀中间缺失的环节,以此合成一个整体。而我国的古诗正好具有典型的“格式塔模型”:四句(或八句),每句一个意思或景象,并以韵律联结,构造成篇。要读懂诗意,首先要将文字转化成图画(意象),这就涉及诗句的理解了。为了使讲解更具体些,特以两首诗的教学为例——《江南春》的片段解释:首句,红花绿树,一路上莺儿啼叫;第二句,青山绿水,风吹动滔旗;等三、四句,朦胧烟雨笼罩着一座座寺庙。《春日偶成》的片段解释:首句,时近中午,天上淡淡的白云;第二句,诗人走过开满鲜花、种满垂柳的小河;第三、四句,路旁有人看到诗人在快乐地游玩,就说道:“这位老先生和小孩子一样,偷空跑到外面来玩。”

我们不能把诗句的解释直接当成翻译,因为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混淆诗和文的区别,而无法领悟诗的“别趣”——让读者自己创造的趣味。因此,我主张在讲述之初,隐去诗中作者的“草蛇灰线”,只提供“素材”,让学生自己拼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讲授句意对最好能利用多媒体,用图画或动画的形式生动地描绘诗歌的片段,这样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发挥想象,情境联套 第一步的讲解诗意主要是教师的工作,而这一步就轮到学生了。把一幅幅内心的图画用线索贯穿,不仅需要学生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更需要他们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具体的教学方法有多种,如故事串讲、小作文等。先以故事串的形式讲述《江南春》——教师先引入:在春天的一个日子里,诗人杜牧来到美丽的江南,他看到——甲同学,你来说。

学生甲:一路上长满翠绿的柳树,开满了鲜艳的红花,听到鸟儿唱着轻快的歌儿……

师:很好!

乙同学——学生乙:这里环绕着小山和小河,微风吹来,掀动起酒馆的旗子……

师:丙同学——

学生丙:在江南烟雨中,诗人遥望见一座座古代的寺庙。又如,以小作文形式讲授《春日偶成》,教师出示题目:“发挥想象,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春日偶成》。”

三、作者之思,最后讲述 过去,教师总是喜欢先将标准解释给出,让学生拼命地记笔记、背诵。我觉得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很容易给孩子的思想套上沉重的枷锁,使他们无法发挥天马行空般的想象。现在都在提倡“开放式教学”。所谓“开放”,我的理解是不拘泥于过去,应当“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找到结论,并能自圆其说,不违真理。“语文”(文学)本发源于神话,神话即是远古人类驰骋想象的结果,如果讲授文学作品都要所谓的“正解”,那真是太可笑了。我讲课,习惯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想象在课堂末尾才点缀上标准解答。学生的回答只要人情人理,我会不吝赞赏;但是如果有学生只照着参考答案,不经思考的话,我也会不客气地给予批评。

关于小学的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采用创设情境、使用教具辅助或者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等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这样才可以让整个教学活动充满活力。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锻炼。在教应用题的时候,由于应用题本身便是实际生活的缩影,有一定的情境,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题目的内容创设情境。

例如,在一堂课中,教师问:“同学们喜欢小蝌蚪吗?”学生回答“喜欢”。“但是教室里没有小蝌蚪怎么办?”这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老师让小蝌蚪自己游过来好不好?”此时,学生都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教师先在黑板上画池塘,后用彩笔简单勾出一些荷花和5只小蝌蚪,然后又画了2只游过来的蝌蚪。教师巧妙运用图画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这样的学习氛围十分轻松,学生争相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2.使用教具

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具有良好的感知,使用教具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与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恰当使用教具,引导他们观察学习,掌握知识。

3.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要接受知识教师就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组成合作小组展开学习,这样能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求新、求活、求近的教学精髓

1.求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时候,心理会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学习的热情高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技术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求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灵活的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开放的课堂习题,让学生充分思考。

3.求近

贴近生活是小学习题的重要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学生的实践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这些实际的案例中感受数学的作用。例如,在“统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水果教学,拿出5个苹果、4个香蕉、3个梨子和10个核桃,让学生统计一共有几个水果、几个坚果。回答对的学生可以获得物质奖励,这样学生学习热情高涨,争相回答问题,使课堂教学在良好的氛围中进行,提高了学习效率,使教师轻松完成教学任务。

三、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个体不同而存在差异,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有得到发展和获得尊重的权利。

例如,有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问题十分困难,同时做作业较慢,但是他十分有上进心,每次的作业都很认真。教师并没有过多地苛责他,而是发动其他学生主动给他讲解问题。同时,教师也抽出时间对他进行辅导。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在考试中这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来说,自己动手实践分析问题是很重要的學习方法。

例如,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问题,由于学生已经学过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和剪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学生通过剪裁平行四边形纸片,把它们拼接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利用已学过的长方形或者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的实践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此外,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竞赛的方法或者贴近生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对整个课堂充满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于小学的教学方法范文6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所谓数学方法,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因此,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显性知识系统,许多重要的法则、公式,教材中只能看到漂亮的结论,许多例题的解法也只能看到巧妙的处理,而看不到由特殊实例的观察、试验、分析、归纳、抽象概括或探索推理的心智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隐性知识系统,小学数学教学应包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知识的教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依照课本的安排,沿袭着从概念、公式到例题、练习这一传统的教学过程,即使教师讲深讲透,并要求学生记住结论,掌握解题的类型和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能是“知识型”、“记忆型”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完全背离数学教育的目标。

在认知心理学里,思想方法属于元认知范畴,它对认知活动起着监控、调节作用,对培养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意味着解题”(波利亚语),解题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帮助构建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虽然数学知识本身也非常重要,但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未来社会将需要大量具有较强数学意识和数学素质的人才。21世纪国际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问题解决”。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和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如果将学生的数学素质看做一个坐标系,那么数学知识、技能就好比横轴上的因素,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纵轴的内容。淡化或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不仅不利于学生从纵横两个维度上把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结构,而且必将影响其能力的发展和数学素质的提高。因此,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古往今来,数学思想方法不计其数,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有些数学思想方法他们不易接受,要想把那么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给小学生也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应该有选择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我认为,以下几种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化归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其本质就是转化,是指人们将有待解决或验证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求得原问题的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一般情况下,转化有以下几种类型: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抽象问题转化为具体问题。

2.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一定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即通过作一些如线段图、树形图、长方形面积图或集合图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量关系,使问题简明直观。

3.变换思想。变换思想是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思想。如解方程中的同解变换,定律、公式中的命题等价变换,几何形体中的等积变换,理解数学问题中的逆向变换,等等。

4.归纳思想方法。归纳思想方法分为不完全归纳思想和完全归纳思想。不完全归纳思想是指根据对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的考察,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全部对象的一般性结论。完全归纳思想是指某类事物中每一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这类事物的全体对象都具有该属性。

5.分类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领会其实质,对于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分类思想方法要注意根据题目的条件及需要,确定分类讨论的对象,保证每次分类要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然后对这些对象分类讨论,最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与概括。它的本质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较为简单的问题。

此外,还有符号思想、对应思想、极限思想、集合思想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有目的、有选择、适时地进行渗透。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途径

1.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教师讲不讲,讲多少,随意性较大,常常因教学时间紧而将它作为一个“软任务”挤掉。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领会多少算多少。因此,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标,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于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总体设计,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