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

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范文1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十一五”规划;收支状况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9―0052―0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寿命的延长,全球普遍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势。传统的现收现付财务模式在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下越发难以为继。中国也由于人口老龄化等原因,于上世纪90年代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几次重大改革,确立了部分基金积累财务模式。但是,由于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若干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因此在进入新世纪后,国务院选择辽宁省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省份,期望通过辽宁的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以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借鉴。

一、养老保险制度财务模式的理论划分

从全球来看,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虽然在制度形式、运行方式上千差万别,但是都可以根据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融资、管理、实施主体、给付标准等方面的相同特点,将其划分为若干种类。从融资方式划分,养老保险制度可分为三种,即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积累制、部分基金积累制。这是目前世界上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划分的主要标准。部分基金积累制是介于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积累制两种模式之间的一种选择。它根据两方面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即当期筹集的资金一部分用于支付退休者的养老金,另一部分为在职者预留下来,用于今后的养老,在满足一定时期(通常为5年―10年)支出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积累金。部分基金积累制既不像现收现付财务模式不留积累基金,也不像完全基金积累模式那样预留长期使用的基金。它的储备基金规模比现收现付财务模式大,比完全基金积累模式小。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基本沿用的是现收现付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深,我国已建立起部分基金积累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财务上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一是在财务运行上仍然采用现收现付制的部分,被称为“社会统筹”部分;其二是在财务运行上采用完全基金积累制的部分,被称为“个人账户”部分。因此,中国的公共养老金计划也被称为“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

二、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背景及试点方案

(一)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背景

由于中国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主要覆盖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而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国有和集体企业非常集中,这意味着辽宁省要承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得多的养老保险负担。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在两方面表现出失衡的趋势,其一是在职职工与退休职工人数增长速度上的失衡;其二是养老金收入增长速度与支出增长速度上的失衡。在第一种失衡方面,2003年全国平均的养老保险制度赡养系数为34.5%,而辽宁省为42.9%,这表明全国平均每2.9个在职职工赡养1个退休职工,而辽宁省则减少为2.3个在职职工赡养1个退休职工,养老保险负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8年―2003年期间,参保在职职工由635万人增长到689万人,年均增长1.37%;而同期参保退休职工的人数由237万人增加到296万人,年均增长3.78%,增长速度高出参保在职职工近2.5个百分点。二者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导致在职职工的养老保险负担日益沉重。在第二种失衡方面,1998年―2003年期间养老金统筹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7.51%,同期养老金统筹支出的年均增长速度为8.34%,高出收入增长速度0.83个百分点,这导致养老金收支持续赤字,赤字额由1998年的19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38亿元,整整增加了1倍。加之养老金替代率高,企业破产现象较多,也严重影响了全省养老金的支付能力。

(二)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基本政策

为与国务院提出的改革试点方案相配合,辽宁省政府对有关养老保险制度的各项规定进行了相应修改,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基本政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养老保险制度实施范围。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不仅限于辽宁省国有企业和城镇集体企业,而且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职工、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及雇员、自由职业者都包括在内。

2.优化养老保险费的征缴结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社会统筹部分以上月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企业的缴费比例一般为企业工资总额的20%左右。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由11%统一调整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并全部计入个人账户。自由职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按本人缴费基数的18%缴纳,其中8%计入个人账户,10%划入社会统筹基金。

3.规范个人账户基金管理。个人账户基金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实行省级核算、分级支付的管理体制。个人账户基金全部存入国有商业银行,除预留两个月个人账户基金支出额用于当期支出外,全部用于购买国债,以实现保值增值。

4.规范养老金计发办法。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年限满15年的(个人缴费年累计12个月为1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个人缴费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每超过一年增发上年度本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0.6%。

5.强化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单独的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三、基于“十一五”规划方案的辽宁省社会统筹养老金收支测算

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开展适逢辽宁省“十一五”规划方案出台之时,因此测算辽宁省养老保险收支状况就无法回避“十一五”规划方案中所设计的各项发展参数,同时这些参数作为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宏观背景也决定着辽宁省养老金财务收支状况。本测算不仅考虑“十一五”期间养老保险收支变动情况,而且将测算时期延长到2020年,目的是希望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发现养老保险收支的变动规律。以下将依据辽宁省“十一五”规划设计的三个发展方案,结合辽宁省经济、人口发展指标,运用亚洲银行开发的PROST软件对辽宁省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收支状况作以预测。

(一)“十一五”规划方案一条件下的养老金统筹收支预测

“十一五”规划方案一对辽宁省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是,GDP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辽宁省GDP总量达到13,660亿元,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均增长速度为9.5%,到2010年达到13,631.7元。根据以上条件,测算养老金统筹收支状况为:在测算期间内养老金收支始终处于赤字状态,并且赤字额度较大。在测算的起始年2006年,养老金统筹收入为94.82亿元,统筹支出为194亿元,当期赤字额为99.18亿元。2006年-2020年期间,养老金统筹收入以年均9.66%的速度增长,同期支出的增长速度为6.11%。在测算的终止年2020年,养老金统筹收入为378.07亿元,统筹支出为472.18亿元,当期赤字额为94.11亿元。总体来看,在测算期内养老金赤字出现了由初期的逐渐扩大,然后逐渐又向初期水平恢复的变动趋势。

(二)“十一五”规划方案二条件下的养老金统筹收支预测

“十一五”规划方案二对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是,GDP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辽宁省GDP总量达到14,600亿元,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11.9%,到2010年达到15,153.2元。根据以上条件,得到的养老金统筹收支状况为:在测算期间内养老金收支始终处于赤字状态,但赤字额度较“十一五”规划方案一的规模有所缩小。在测算的起始年2006年,养老金统筹收入为94.82亿元,统筹支出为194亿元,当期赤字额为99.18亿元。2006年-2020年期间,养老金统筹收入以年均6.57%的速度增长,同期支出的增长速度为6.81%。在测算的终止年2020年,养老金统筹收入为433.11亿元,统筹支出为521.33亿元,当期赤字额为88.22亿元。总体来看。在测算期内养老金赤字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少。

(三)“十一五”规划方案三条件下的养老金统筹收支预测

“十一五”规划方案三对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是,GDP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辽宁省GDP总量达到15,700亿元,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14%,到2010年达到16,619.3元。根据以上条件,得到的养老金统筹收支状况为:在测算期间内养老金收支始终处于赤字状态,但赤字额度不但较“十一五”规划方案一的规模有所缩小,而且也小于“十一五”规划方案二的规模。在测算的起始年2006年,养老金统筹收入为94.82亿元,统筹支出为194亿元,当期赤字额为99.18亿元。2006年-2020年期间,养老金统筹收入以年均11.65%的速度增长,同期支出的增长速度为7.52%。在测算的终止年2020年,养老金统筹收入为495.52亿元,统筹支出为575.38亿元,当期赤字额为79.86亿元。总体来看,在测算期内养老金赤字出现了较大程度的减少。

(四)对“十一五”规划三种方案的养老金统筹收支的比较

三种方案下的养老金统筹收支状况在2014年前基本接近,并没有出现过于明显的差别。如下图l所示。

在2006年―2014年期间,三种方案下的养老金收支赤字额的差别极小,最多没有超过1亿元;而2014年之后,差别开始显现出来,三种方案下的养老金收支赤字额差距越来越大,到2020年三种方案的赤字额差距高达6亿元―9亿元。具体的趋势是,“十一五”规划方案三(宏观经济增长最快的方案)使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减少的幅度最大;“十一五”规划方案一(宏观经济增长最慢的方案)使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减少的幅度最小;而“十一五”规划方案二(宏观经济增长适中的方案)使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减少的幅度界于前二者之间。由此可见,宏观经济增长越快,越有利于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问题的解决。

四、保持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财务长期可持续运行的对策

从宏观角度来讲,解决养老保险收支赤字无非是开源或节流两方面的办法。在开源政策方面,可采用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加快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拍卖部分国有资产、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收缴率等措施。而在节流政策方面,则可采用推迟退休年龄、降低养老金替代率等措施。

但以上的措施仅在理论上可行,因为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回报率要依靠资本市场的完善,目前我国还不具备这一方面的条件;加快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会导致企业负担的加重,这在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为企业减负的大背景下,显然不具有可行性;扩大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则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增加目前养老金收入的同时也背负了未来对新加入者进行养老支付的沉重负担;推迟退休年龄确实可以减少养老金给付规模,但是由于劳动者会将较低的退休年龄看作是第二次择业的机会,如果贸然提高退休年龄肯定会受到尚未就业者的反对和抵制;降低养老金替代率是减少退休者养老金数量的措施,由于养老金给付的刚性特点,降低养老金替代率会带来很大的政治风险。综上所述,目前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只有拍卖部分国有资产、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收缴率三项。

(一)拍卖部分国有资产弥补养老金收支赤字拍卖部分国有资产首先要分析国有经济的竞争力,要准确找到不具有竞争力的一般性竞争特点的国有资产,然后将其固定资产进行拍卖。这样既能弥补养老金赤字又符合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是“一箭双雕”的政策。确定不同行业的国有经济竞争力,可以通过选择能够反映国有经济行业间和行业内两个方面的竞争力指标,计算全部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得分,并依据该得分对国有经济竞争力进行排序,通过排序的结果评价国有经济的现实竞争力。

通过测算,在辽宁省37个工业行业中,国有经济不具有竞争力的行业有16个。分别是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造业;橡胶制品业;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和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印刷业、记录媒体的复制;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这些行业的国有固定资产为160.8亿元。如果这些行业的固定资产被拍卖,所获得的资金用于养老金赤字的补偿,将会对养老保险制度财务的可持续运行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弥补养老金收支赤字

“十一五”规划方案一对财政收入的预测为,2010年财政收入达到827.1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十一五”规划方案二对财政收入的预测为,2010年财政收入达到1,05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5%;

“十一五”规划方案三对财政收入的预测为,2010年财政收入达到1,670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依据“十一五”规划方案对财政收入的预测,我们可以测算财政转移支付对养老金赤字的影响。

在“十一五”规划方案一前提下,如果辽宁

省财政能够以年收入的10%作为养老金赤字补偿资金,则将从2012年起可以完全弥补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在“十一五”规划方案二前提下。如果辽宁省财政能够以年收入的10%作为养老金赤字补偿资金,则将从20lO年起可以完全弥补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在“十一五”规划方案三前提下,如果辽宁省财政能够以年收入的10%作为养老金赤字补偿资金,则将从2008年起可以完全弥补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

(三)提高养老金收缴率以增加养老金收入

该方案的实质就是加强政府对养老金费收缴的监管力度,通过逐步提高养老金收缴率,增加养老金有效供款。具体的方案是,将目前82%的收缴率提高到95%的水平,这在意味着减少了欠费现象的发生,对改善养老金统筹收支有一定益处。以“十一五”规划方案一为基础,在提高收缴率之前,2006的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额为99.18亿元,2020年为94.11亿元。而在提高收缴率之后,2006年的赤字额为84.42亿元,比调整前的赤字额减少14.76亿元;2020年的赤字额为35.14亿元,比调整前的赤字额减少58.97亿元。以“十一五”规划方案二为基础,在提高收缴率之前,2006的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额为99.18亿元,2020年为88.22亿元。而在提高收缴率之后,2006年的赤字额为84.42亿元,比调整前的赤字额减少14.76亿元。2020年的赤字额为20.65亿元,比调整前的赤字额减少67.57亿元。以“十一五”规划方案三为基础,在提高收缴率之前,2006的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额为99.18亿元,2020年为79.86亿元。而在提高收缴率之后,2006年的赤字额为84.42亿元,比调整前的赤字额减少14.76亿元。2020年的赤字额为2.56亿元,比调整前的赤字额减少77.3亿元。

以“十一五”规划三种方案为基础,调整收缴率后都使养老金统筹收支出现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养老金赤字额不断减少,而且经济速度增长速度最快的方案三使养老金赤字额减少的幅度最大,经济速度增长速度最慢的方案一使养老金赤字额减少的幅度最小,经济增长速度适中的方案二使养老金赤字减少的幅度位于前二者之间。尽管提高收缴率后测算期内的养老金统筹收支没有出现盈余,但是赤字额的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

综上所述,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拍卖部分国有资产、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收缴率的措施,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减少养老金统筹收支赤字。这三项措施可以分开使用,也可综合运用。如果要综合运用,则应确定各政策之间的适当比例,使各项政策协调搭配,这样能够更好地解决养老金收支赤字,保持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财务的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高惠璇,等SAS系统SAS,STAT软件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2]亚洲银行,养老金改革备选方案模拟工具包PR0[M]亚洲银行内部资料,2000

[3]边恕孙雅娜,穆怀中,辽宁省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水平与财政负担能力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5(1):97―101

[4]边恕,穆怀中,对我国养老金名义个人账户制及其财务可持续性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5):36―39

[5]边恕,穆怀中,养老保险缴费水平与财政负担能力――以辽宁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为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3):10―15

[6]边恕,基于消费水平稳定的养老金适度缴费率研究[J]理论界,2007(8):79―80

[7]孙雅娜,边恕,穆怀中,中国养老保险最优缴费率的实证分析一基于贴现因子和劳动增长率差异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9(7):69―72

[8]边恕,基于福利最大化的辽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最优缴费率分析[J]人口与发展,2009(4):89―93

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范文2

关键词:顶层设计;名义账户制;精算中性;延迟退休

中图分类号:F84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4-0001-06

2013年,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改革方案顶层设计的启动,中国养老金制度再一次面临着如何改革,向何处去的艰难抉择。目前有3种方案可供决策者选择:一是“小账户”方案;二是“大账户”方案;三是“全账户”方案(见表1)。表面上看,这三种方案非常相似,即都引入了名义账户理论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原则和根本出发点,只是主要差别在于是否保留现有“统账结合”制度的社会统筹部分以及个人账户规模的大小。但是,“小账户”和“大账户”方案都保留了社会统筹部分,这就大大弱化甚至扭曲了对参保缴费的激励机制并对制度财务可持续性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本质上与“全账户”方案所体现出的优势完全背道而驰。

具体来说,“全账户”方案完全取消了社会统筹部分,只保留了个人账户,或者说参保者养老金待遇的取得与其缴费规模和时间长短完全正相关,具有清晰的激励效果。可以说,“全账户”方案就是干干净净的名义账户制,因此一方面能够全部发挥名义账户制的理论优势,这是名义账户制的概念和经济学含义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众所周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现状、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等各种社会和经济领域具有特殊国情,“全账户”方案还能充分施展名义账户制在中国本土化改造后的独特优势。当然,任何新制度存在优势的同时,也难免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认清“全账户”方案的局限性并通过其他辅助制度配合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名义账户制的概念释义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有7个国家将其原有的DB型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先后改造成了名义账户制,名义账户制也因此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但这几个国家的名义账户制在制度形式和参数选择上不尽相同,作为养老金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制度创新,名义账户制本身具有一般性的概念、属性和经济学含义,从而区别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即“名义账户制”是一种在现收现付制基础上模仿DC型积累制个人账户计划的养老金制度设计。

纯粹名义账户制的个人和单位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之中,退休后养老金的待遇支付最终取决于累计的个人缴费与投资回报以及同年龄组申领人的预期寿命。从融资方式上来看,名义账户制是建立在现收现付制基础之上的,即社会缴费直接用于支付当前的退休者,参保者退休之前的个人账户中并不必然存在“真金白银”,个人账户更多的是一种“记账”的管理方式。但是,这并不必然意味着名义账户制的融资方式等同于现收现付制,因为该制度提供了一项或有选择――个人退休后可以提取个人账户中的“资产”向商业银行购买年金化产品。从待遇给付上来说,名义账户制具有DC型积累制个人账户的一般特征,即强调精算中性原则而非再分配原则。也就是说,养老金待遇给付的标准主要取决于记入个人账户缴费的积累、名义资产的投资增值、名义资产转成退休年金的计算公式、退休给付指数化变量4个因素。总之,名义账户制是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DB型与DC型的一种混合模式,它既有某些DB型现收现付制的基本特征,又有DC型积累制的某些属性,即名义账户制既可被称为“DC型现收现付制”模式,也可以被认为是“DB型现收现付制”的某种变形。

需要强调的是,名义账户制中的投资回报一般情况下不等于预筹积累制个人账户计划的投资回报。从理论上讲,前者是制度的内部收益率,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一个函数。当然,在实践中,政府会基于某些考虑进行设定,但无论政府起初如何设定这个投资回报,长期来看将趋向制度的内部收益率。而后者却是资产市场的真实投资收益率。但在如下两种情况中是基本一致的:第一,如果积累制个人账户的主要或全部的资产组合都投资于本国的负债,那么,它的风险将来自于本国,这就与名义账户制没什么两样。第二种情况,如果积累制个人账户的资产组合全部或主要持有本国政府债券,那么,它就与“布坎南债券”的完全货币化形式的名义账户制也没什么区别,就是说,如果政府债券收益率高于内部收益率,那么就可以通过对全国范围的保险群体征税而抵消这种“优势”,这是因为,这些保险群体本身就是较高收益率的受益人。但是,由于可能存在着税收的再分配效应,所以,两种方式可能还是有所区别的。

根据林德贝克和佩尔松提出的养老金制度三维分类方法,名义账户制的出现填补了养老金制度频谱中的一项空白。在这个养老金制度的三维方法中,其构成分别为:第一维度是积累制对非积累制,第二维度是精算型对非精算型,第三维度是DB型对DC型。图1标示出其中的两个维度,且养老金制度的积累程度是用养老基金市场价值除以同时期应计的缴费增值预期贴现值所得的比例,该变量反映在纵轴上,垂直移动表示积累程度的变化,越靠近上方积累程度越高;养老金制度的精算公平程度反映在横轴上,指的是个人缴费与将来养老金待遇之间的关联性,越靠近右边精算程度越高。图1的Ⅰ~Ⅳ点构成了几种特殊情况,如果加上图1没有表示出的DB型对DC型的这一维度,可以组合成8种比较极端的情况。因此,由这8种极端情况及其中间地带(每一个维度都可以视作连续变量)便形成了一个养老金制度谱系。依据该方法,所有的养老金制度都能在这种频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有了这个养老金制度的谱系,一般意义上的名义账户制的位置就清晰可见了。根据本文给出的定义,名义账户制位于图1中的Ⅱ点并且是DC型的。在这一点上,现收现付制度(积累程度为零)的精算公平程度达到最大化,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都为制度的内部收益率。需要强调的是,Ⅳ点所对应的积累制是完全精算公平的制度,其公平程度要大于Ⅱ点对应的名义账户制。

二、“全账户”方案具备名义账户制的理论优势

名义账户是个新兴事物,自从20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至今也不过20多年,国内外对于该制度模式实用性的争议也从未间断过,但其所具有的理论优势已经在国外学界达成了基本共识,这些理论优势包括以下6个方面。比较而言,在3个备选方案中,只有“全账户”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出名义账户制的理论优势。

(一)通过自我“储蓄”机制平滑人口波动,自动应对人口转型

传统DB型现收现付制建立在100多年前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早期,那时候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预期寿命较低,年轻的经济活动人口增长速度总是快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老年人的增长速度,人口年龄结构呈现“正金字塔”形状。因此,养老保险制度的赡养率也相应较低,每一代退休人口不仅可以获得既定的养老金待遇,而且在既定的缴费率下,政客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选票,很容易不断增加养老金水平,向退休者提供越来越慷慨的养老金待遇,从而使得该“庞氏计划”得以不断延续。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有远见的政治家突然发现这一“游戏”不仅难以为继,而且在必须削减退休者的养老金待遇水平时,却困难重重。道理很简单,福利是刚性的,提高可以,但降低福利标准却会遭到大多数选民的极力反对,政府一旦提出养老金待遇削减或提高退休年龄,必然会引起议会抗议或游行示威,从而使政治上的“酌情调节”多数以失败告终。

与之对比,名义账户制虽然没有改变传统制度的现收现付属性,但在待遇确定和计发公式上有了质的突破,也就是说从DB型变成精算中性的DC型养老金制度,使得待遇变化和退休年龄选择基本不再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而是取决于人口和经济等外部环境变化以及个人行为模式和需求偏好的选择,自然就不会出现在人口、经济环境等不利条件下要求维持或增加福利的不合理诉求。

不难看出,只有“全账户”才能完全体现出这种理论优势,即退休者的养老金待遇完全取决于工作时的缴费和名义利率情况。前者包括缴费的费基选择和缴费的期限选择,理论上可以全部由个人自主决策;后者取决于人口和经济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制度财务的影响完全内化到制度中。比较而言,“小账户”和“大账户”方案因为存在着规模可观的统筹部分养老金,与经济和人口的外部环境变化没有建立起完全相关关系,规模有限的名义账户所具有的调节和激励作用将大打折扣,人们的理性选择是增加缴费年限,而尽可能降低缴费费基,获得制度内再分配的好处,实际上和现有制度的运行效果基本是一致的。

(二)账户余额向终生年金的精算转换,自动适应人口寿命预期变化

参保人退休时,名义账户中所记录的养老金财富在进行年金转换时,引入了根据同年龄组人群的平均余命确定的预期寿命因子。因此,在名义账户下,人口预期寿命的变化转化成制度内生的可以自动适应人口预期寿命的变化。另外,名义账户制对提前退休的待遇削减也可以通过制度内生来实现。也就是说,名义账户可以对人们偏好的改变做出及时调整。对于管理当局来说,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精准地确定每一代人的预期寿命。政府还可以允许用退休后名义账户资产(做实名义账户)购买商业机构年金产品,让商业机构承担预期寿命变化的风险。当然,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由名义账户管理机构和商业机构同时提供年金产品,让退休者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只要对比三个方案的年金化除数的设计公式就会发现,只有“全账户”方案具有完全精算属性,它分别考虑了退休时余命预期、待遇调整系数预期和内部收益率预期,因此完全具备了自动调整人口寿命预期变化的理论优势。相比而言,“小账户”和“大账户”使用的现有年金计发月数,并不反映退休后第2年及以后待遇的调整变化,但在设计上,养老金发放过程中又“人为”地不断提高待遇水平,显然二者是相互冲突的,即制度设计与制度实际运行状况明显不符,从而脱离了精算原则。

(三)避免待遇指数化规则变动的随意性,增强了制度的可信度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和财政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近20年很多实行DB型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的国家纷纷进行了养老金参量式改革,但大多数国家养老金制度改革过程都几经反复,至今尚未定型。我们知道,参量式改革主要是改变待遇指数化规则和引入调整因子,是一种治标之策。随着时问的推移和形势的变化,政府还得对部分参数进行调整,这就大大降低了制度的可信度。而名义账户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较强,所有规则一旦制定就可以基本定型,无须再做大的制度调整,制度变得更加透明。参保者可以随时查看自己账户上的缴费金额,并把缴费总额和养老金发放水平直接相关,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们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并有助于参保者对雇主缴费进行有效监督。同时,由于名义账户制的养老金发放标准随着工作和缴费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名义账户的透明性可以让参保者更加了解工作年限和养老金发放水平的关系,从而有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激励。因此名义账户有助于解决传统现收现付制度下普遍存在的欠费、逃费以及提前退休等问题。显然,在人口和经济环境越来越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对名义账户制更有信心。

“全账户”方案是单一的名义账户制度,可以把这一理论优势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使得人们参保缴费更有信心,对未来待遇水平有充分的预期准备。而在“小账户”和“大账户”方案中,因为存在着社会统筹部分,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预期下,养老金待遇不可避免地会招致政府干预,出于理性考虑,人们会尽可能选择较低缴费基数和较低参保年限的行为模式,因此如同传统的现收现付制一样,“小账户”和“大账户”方案都是不可信的,也就不能发挥出名义账户制固有的理论优势。

(四)选择退休年龄具有更大灵活性,实施弹性退休制度成为可能

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趋势正在迫使各国采取措施延迟退休,这样做的直接目的不仅是为了降低制度的赡养率,从而保证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既有的条件下实现增加劳动供给这个最终目的。但是,在传统的DB型养老金制度中,政府提出延迟退休的动议往往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困境,实现起来非常困难。比较而言,完全精算中性的养老金制度具备了个人何时退休的自我选择权,多数人在退休问题上会做出相对理性的考虑,只要制度设计得当,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退休安排,从而间接达到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目标。名义账户制正好具备这样的制度特征,即在名义账户制下,缴费和养老金待遇之间是一种完全中性的边际精算关系,人们何时选择退休完全由自己决定(达到法定最低退休年龄基础上),既不存在对提前退休的激励效应,也不存在对推迟退休的惩罚效应,这是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前提条件。

“全账户”方案其实就是一个标准的名义账户制度,使得弹性退休有了制度保障,人们在退休问题上将具有最大的选择权。考虑到中国的特殊国情,这一点尤为重要:一方面,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看,及早采取延迟退休政策已经不可避免;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大多数经济活动人口还在从事着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直接的“一刀切”式的延迟退休政策将困难重重,因为这将对那些身体条件较差的中老年就业群体存在着公平性和道德性问题。因此,只有弹性退休年龄才最合适中国国情,“全账户”方案无疑是最优方案。比较来看,无论是“小账户”还是“大账户”方案,因为存在规模不等的统筹部分,都不是完全精算中性的制度安排,因此不可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弹性退休制度。

(五)缴费被看作是储蓄,降低养老金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扭曲

名义账户制如同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一样,缴费将更能明确地被视为个人储蓄,由此就降低了在征收劳动所得税上所造成的扭曲效果。账户持有者可以随时查看他的账户,随时了解其缴费指数化的情况,每个人都十分清楚自己未来的年金情况。从主观上讲,名义账户制的缴费被缴费者直观地看作是一种储蓄,而不是与自身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税收,这就在公共养老保障制度中再现了“保险”的因素,使当前的现收现付的融资方式更具可持续性。从客观上讲,名义账户直接与未来的收益挂钩,对参保者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有助于降低赡养率、扩大资金来源、平衡公共养老保险财政,而且获得了凭借立法措施(如推迟退休年龄、提高缴费标准或降低养老金标准)才能达到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对比3个方案,“全账户”方案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而成的。从某种角度来看,何时参保缴费以及缴费多少不过是人们储蓄偏好在养老金制度上的体现,如果人们更愿意增加储蓄,那么参保缴费的积极性就更高。这一点对收入较高人群更为明显,因为在现有的通胀结合制度下,要实现社会互济这一制度目标,高收入群体的缴费实际上将被征收额外的“赋税”,用于补贴低收入者,一个理性的高收入者必然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缴费标准,甚至是缴费年限,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自己的“赋税”负担。而在“全账户”方案下,高收入者的缴费行为模式将发生改变。进一步,在未来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即使政府加强了对缴费的执行力度,高收入群体甚至可以减少劳动供给来应对。从这一点上来说,“小账户”和“大账户”方案因为依然存在着统筹部分养老金,与现有的“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并无本质区别,高收入者无疑会把缴费看成一种额外的税收负担,从而扭曲劳动力市场配置。

(六)养老金待遇下降更加隐蔽化,便于实现财务和政治可持续

有人质疑名义账户制度可行性的一条重要论据是:名义账户制无法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甚至相反,并以瑞典为例加以证实。表面上这无疑正确,因为瑞典实施名义账户制以来,养老金待遇水平不仅没有提高,而且在某些年份确实还轻微下降了一些。但是这种判断却严重误导了人们:在人口老龄化情况下,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只有在养老金制度采取预筹积累制且基金投资国外时,才有可能提高养老金待遇;否则,在养老金制度采取预筹积累制且基金投资国内或现收现付制的情况下,养老金待遇一般是要下降的。显然,名义账户制没有改变现收现付制属性,所以在人口老龄化条件下,待遇水平肯定要降低。换句话说,名义账户制的使命不是来提高待遇水平的,而是用来增强养老金制的财务可持续性和提升经济竞争力的。但可以说,在人口老龄化下,名义账户制可以部分缓解养老金待遇下降的幅度,却不能改变待遇下降的本质判断。其实,名义账户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用来解决两个“可持续”问题:一是财务可持续性,变福利刚性为福利弹性;二是政治可持续性,即政治问题内生化,养老金参数收紧不再有街头抗议。

无疑,只有“全账户”方案才能把名义账户制这一重要优势发挥出来,把人口和经济因素提前内生化到养老金制度中,在人口和经济出现不利的情况下,养老金制度将变得更为有弹性,从长远来看,政府可以提前卸下沉重“包袱”,不会被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和政治可持续性捆住手脚。比较而言,“小账户”和“大账户”方案完全不具备这一优势,因为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政府提供的养老金待遇(通过内部收益率体现)实际下降是必然趋势,但是这种待遇降低在这两个方案下并不直接表现为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将更多地归因于政府的不作为。

三、“全账户”方案具备符合国情的独特优势

相对于成熟的市场化国家,中国有着自己的特殊国情。对于养老金制度而言,这种特殊国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一种潜在的制度优势。比较而言,3种方案中只有“全账户”才能完全体现这种独特优势。

(一)化解地方道德风险,一步到位实现全国统筹

基金统筹层次过低一直是困扰中国基本养老制度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统账结合制度无法完成的现实挑战。归根结底,统筹层次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从一开始就没有也无法厘清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中央和地方权力归属问题。在现有的财税分权体制下,如果由地方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的事权,那么财权就不应该上收中央,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提高统筹层次问题;如果提高统筹层次是必然选择,那么中央就应该在上收财权的同时,也要上收事权,否则就难以避免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因此这一问题将始终陷入困境。但是,如果能够消除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名义账户制因为类似于完全积累制个人账户,形式上具备了清晰的个人“产权”属性,每个人的养老金待遇与缴费之间建立起了明确的精算联系,地方政府只能是中央政府的“代办”机构,无法也没有动机与参保企业或个人进行合谋套取不正当利益,从而便可一步到位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

“全账户”方案本质上就是一个典型的名义账户制,自然可以一步到位且毫无成本地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全国统筹;而无论是“小账户”还是“大账户”方案,都会因为社会统筹部分养老金的存在,个人“产权”必然是模糊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权责始终是难以理清的,因此根本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统筹。

(二)在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条件下,名义账户制获得高收益成为可能

中国学界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文献浩如烟海,但却几乎没有涉及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的内部收益率问题,因此当提出“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具有较高名义收益率”的命题时,遭到很多业内人士的质疑就在所难免,其实只要把养老金经济学和中国现实结合起来分析一下,就会彻底消除这些人的疑虑。

从理论上来说,名义账户制本质上仍然是现收现付的,因此其内部收益率或者说名义账户利率基本上等于现收现付制的内部收益率。而现收现付制的内部收益率为多少呢,其实理论上早已解决,早在1958年,萨缪尔森(samuelson)在《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了题为《货币社会设计功能或有情况下:一个严格的消费一信贷利息模型》的著名论文,证明了最优化利率由人口增长率(即生物收益率)所决定。随后,其他学者又针对萨缪尔森研究的假设进行了放松和扩展,得出了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即如果考虑技术进步,那么这个“生物收益率”就可以拓展为人口增长率加上工资增长率,可以近似看作GDP增长率。

从现实来看,中国经济虽然正在告别高增长,但未来保持中高速增长依然可期,因此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可以继续获得较高的内部收益率,名义账户制只是将这种收益率显性化了,而不是凭空“创造”了新的高收益。需要强调的是,名义账户制获得较高收益率优势是中国独有,而在已经引入名义账户制的其他国家是不具备的。例如在瑞典,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工资增长率实际值为1%~2%,加上通胀率1%~2%,工资增长率的名义值在3%左右,相比资本市场动辄超过10%的收益率,这些国家的名义账户利率对参保人实际上毫无吸引力(这些国家引入名义账户制另有目的,这里不再赘述)。因此,在中国,名义账户制度不仅对参保缴费具有激励机制,而且有助于增加低收入者的非劳动收入,甚至改善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毫无疑问,“全账户”方案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制度优势,“大账户”次之,“小账户”最差。

(三)在制度覆盖有限的前提下,名义账户制财务更具可持续性

传统DB型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追求的是横向精算平衡,即制度收入和支出在一定时间内大体相等。在制度运行的早期,因为有利的人口年龄结构,收入来源有保障,而支出压力较小,所以随着覆盖面扩大,退休者将获得非常慷慨的养老金待遇。在这种情况下,尽管隐性债务在不断增加,也不会影响到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可持续。但是,当人口年龄结构发生转型时(养老金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经济活动人口相对收缩,而退休人口却相对扩大,此时本来可以通过提高在职参保人员的缴费率或降低退休者的养老金待遇标准使制度财务实现新的横向精算平衡。问题是,因为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世界各国竞争加剧,如果提高制度缴费率就意味着提高生产成本,资本加速外流,进而削弱本国经济竞争力,得不偿失,所以提高制度缴费率将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同时,DB型养老金制度的待遇事先确定,具有非常大的福利刚性,降低待遇水平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冲突。因此,当人口年龄结构发生转型且制度基本实现全覆盖时,无论是提高制度缴费率还是降低养老金待遇标准都极为困难,最终导致养老金制度的隐性债务显性化,收入开始小于支出,出现趋势性赤字,制度财务不再具有可持续性,最终不得不由财政来兜底,当政府财政无法承担时,便可能进一步转化为政府债务危机或货币危机。

与之对比,名义账户制追求的却是纵向精算平衡,即在两期的世代交替模型(第一期工作,第二期退休)中,任何时点上缴费和待遇的现值都完全相等,如果把缴费看成投资,那么待遇就是回报,其中隐含的投资回报率考虑了人口和经济的长期变化。因此,理论上讲,名义账户制养老金待遇标准将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变化而变化,在人口老龄化下,人们要想保证待遇标准不变,就只能延迟退休增加劳动供给。可以看出,引入名义账户制后,原来DB型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隐性债务就不会再增加,即锁定了养老金的隐性债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引入名义账户制后就能保证实现财务可持续性,要实现财务可持性,还取决于另一个条件,即制度覆盖面是否还能继续扩大。具体来说,如果养老金制度已经全覆盖(人口赡养率与制度赡养率完全正相关),引入名义账户后,虽然可以保证制度纵向精算平衡,但在人口赡养率出现恶化时也无法保证制度横向精算平衡,因此未必能够保证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如果养老金制度只覆盖了一部分经济活动人口,引入名义账户后,只要制度设计得当且对扩大覆盖面有足够大的吸引力(例如,较高名义账户利率),那么制度参保缴费人口将快速增长,从而迅速改善制度赡养率,此时即使人口赡养率出现恶化,也不至于影响制度的横向精算平衡,因此,在制度覆盖有限的前提下,名义账户制财务将更具可持续性。

显然,中国现在引入名义账户制无疑可以保证养老金制度具有财务可持续性。首先,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主体,理论上仍然具有极大的扩面空间。其次,正如本文提到的,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部分)的内部回报率是非常高的,在名义账户制下将直接表现为较高的名义账户利率,即名义账户制在中国是可以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因此,作为中国化的名义账户制,“全账户”方案无疑将保证养老金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而“小账户”和“大账户”因为社会统筹养老金的存在,无法彻底展现制度的激励机制,扩大覆盖面的测算假定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很难保证制度财务具有可持续性。

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范文3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我国职工养老保障制度应当从传统的以受益为基准、养老金现收现付体制改革为基金预筹积累的个人帐户制度,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并且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得到了比较明确的体现。《决定》明确指出,在职工养老保障问题上,要“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对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来讲,通过个人帐户进行养老金预筹积累是没有问题的。但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目前已经离退休的职工没有养老金积累,目前在职但在实施个人帐户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老职工在过去的工作年限里也没有养老金积累。而他们的养老问题又是必须予以保证的,因为按照旧体制下的低工资、高福利政策,他们的养老金已通过“预先扣除”转化为过去的政府收入并凝固在国有资产当中,政府则承担对他们的养老保障义务。更进一步讲,旧体制形成了政府对老职工隐性养老金负债,这是必须偿还的。

    老职工养老金来源理论上可能的解决方式有二,一是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即对新职工实施基金积累的个人帐户制度,对老职工则继续通过现收现付的办法,让目前的企业和年轻职工缴费解决;二是由政府统一对老职工的养老金来源作出专门处理。

    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问题很大。第一,对老职工负有养老保障责任(事实上是负债)的是政府,因此,如果政府不承担责任,转而继续让年轻职工承担义务是不合理的。第二,即使不考虑合理性问题,仅从财务上看,也行不通。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已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大约占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16—18%,随着今后更多老职工进入退休年龄,这种负担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如果通过企业缴费完成对“新人”进行养老金积累和对“老人”养老的双重任务。即使考虑新制度中的个人缴费因素,所需的企业缴费占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也要达30%左右。这是企业无法承受的。

    因此,要想真正实现养老保障体制转轨,必须对老职工的养老金来源作出专门处理,即由政府统一偿还旧体制形成的对中老年职工的养老金负债。根据智利等国家的实践经验,顺利实现社会保障体制转轨的关键就在于由政府妥善解决了旧体制遗留的中老年职工的养老金权益问题。否则,转轨无法进行。

    二、1995年3月的改革方案无法实现《决定》提出的改革目标

    为落实《决定》提出的改革要求,1995年3月,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并同时出台了两个具体操作方案,即实施办法之一和实施办法之二。

    方案一的特点是要为在职职工全面建立个人帐户,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计发比较严格地与个人帐户储存额相对应。对于实施个人帐户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该办法实施前的工作年限视同缴费年限,至退休时,“以个人帐户中的储存额推算出全部工作年限的储存额”。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通过企业另行缴纳一定比例的费用形成统筹基金解决,给付标准按照改革前老办法执行。

    方案二只设计了一个比例不大的个人帐户。目前在职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计发分为三部分,一是社会性养老金,按照职工所在地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二是缴费性养老金,个人和企业缴费每满全年,按缴费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计发;三是个人帐户养老金,对应于个人帐户储存额。其中前两项养老金来自于“统筹”。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则全部来自于“统筹”。与方案一类似,实施个人缴费制度前参加工作的职工,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两个操作方案的设计思想、内容等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但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同点:老职工的养老金来源都是要通过当期的企业“统筹缴费”解决。

    根据前文分析,在老职工的养老金来源不进行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要想实现养老保障制度的转轨是根本不可能的。从两方案的实际运行结果看,与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帐户制度大相径庭,个人帐户普遍为空帐户,基金积累也不可能形成。

    由于目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没有来源,要通过企业“统筹缴费”解决,但在实际上,在企业开始为在职职工进行个人帐户积累的情况下,已不可能再承担过高的“统筹缴费”以支付目前退休人员的实际养老金需要。而老职工的养老金又是必须支付的,所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挪用目前已进入在职职工个人帐户的养老金。这在方案一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其更一步结果是,不仅实施个人帐户制度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存在“空帐”问题,已经按规定缴费的个人帐户也因为资金被挪用而无法积累。尽管有关方面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提出要进行所谓“基金部分积累”。但由于支付已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压力巨大,又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企业缴费水平,因而在事实上基金积累的数量极为有限。至1996年底,全国养老金历年滚存节余为580亿元,尚不到1996年当年养老金支付额的一半。而且,其中还有相当大部分是1995年改革以前所剩余的。

    由于个人帐户中没有资金,待目前在职职工退休时,他们的养老金来源就又成了问题,出路只能是继续挪用下一代人的个人帐户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使空帐户一代一代往下转。

    三、“空帐”运行无法支撑下去 ,有关功能目标也无法实现

    1995年3月的改革方案不仅未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帐户制度,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也是很难支撑下去的。

    由于已退休职工的退休金支付压力巨大,再加上因管理体制问题导致的高昂成本,养老金缴费率(企业缴纳的养老金占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比重)普遍很高,绝大部分地区都在20%以上,个别地区则接近30%,许多企业无力缴纳或以各种方式拒缴。综合各种调查结果,近期各地养老金的收缴率(实际收缴额占应收缴数额的比例)在1996年竟降至50—60%.为了维持统筹体系的运转,一些地方不得不进一步提高缴费率,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养老金现收现付为资金筹集模式的旧体制中,对职工的养老金负债是一种隐性负债,而空帐户形成的则是政府对职工的明确负债,负债规模也更具有刚性。对这种负债也没有任何对其他人的债权来保证,因此是非常危险的。

    由于体制本身存在缺陷,很多预期的功能目标也无法实现。首先,国有企业负担问题得不到有效缓解。不仅那些老职工多、负担重的困难企业未能走出困境,很多原本负担较轻的企业也由于统筹压力而不堪重负;此外,由于统筹层次低,不同地区之间企业负担不均衡问题也很突出。其次,覆盖全社会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难以建立,无法为改革和发展提供保证。目前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试图将现行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扩大至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但收效甚微,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在政府不能明确偿还对老职工养老金负债的情况下,扩大覆盖范围存在明显的责任转嫁特征,以致于非公有制企业普遍难以接受,养老保障体系仍只能局限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这不仅不利于各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平等竞争和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也严重制约着当前的国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诸如破产兼并、富余人员分离等难以有效进行,企业职能无法有效转换。第三,由于无法真正形成基金积累,难以为长期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发育作出贡献;第四,无法有效解决老有所养,社会稳定问题。仅从目前国有企业的现实看,因企业负担过重,养老金收支困难,退休职工养老金拖欠问题已相当普遍,在许多地方已成为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回避偿还对老职工的养老金负债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不想让政府承担过多的经济压力。然而,当现行体制无法正常发挥功能时,必须承担风险的只能是各级政府。事实上,目前在不少地区,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面对维持职工生活的巨大经济压力和相关的政治与社会压力。

    四、1997年的改进措施及其局限性

    鉴于1995年改革以来面临的问题,劳动部、国家体改委等政府职能部门经过协商,于近期形成一个改进方案,并报请国务院批准于1997年8月公布。统一后方案的要点是:按职工工资的11%建立个人帐户,其中个人缴费率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个人帐户的其余部分由企业缴费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的部分要逐步降至工资的3%;老职工的养老金由企业缴费形成的社会统筹基金解决。企业缴费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帐户的部分)。养老金支付分为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标准为当地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的20%;二是个人帐户养老金,标准为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20.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围绕上述基本框架,该改革方案还提出了其它一些措施,主要包括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以及改善基金经营、监督和管理等。

    从统一制度、改善管理的角度看,较之于当前多种具体实施方案并存,该方案显然有所进步。然而,从基本的养老制度模式看,仍然不准备补偿国家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帐,而是试图继续用“社会统筹”来解决老职工的社会保障费用。因此,该“统一制度”方案仅仅是对当前较为混乱的养老保障制度的一种修补方案。从其确定的“个人帐户”比例和“社会统筹”比例看,则是前述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折衷。

    根据对1995年改革以来养老保障制度主要矛盾和问题的分析,不解决对老职工的养老金负债,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帐户制度是建立不起来的。

    对于必然出现的空帐问题,有关方面的设想是通过提高个人和企业缴费逐步将“空帐”充实。很显然,在目前企业已不堪重负并且退休人员比例迅速增加的情况下,这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此外,还有不少人寄希望于扩大统筹的覆盖面,将实施范围扩大到目前职工年龄结构相对年轻的非公有制领域。这一思路的最大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如前所述,由于明显存在负担转嫁问题,这种努力很难实现;其二,即使使用强制手段使各种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统筹体系,也姑且不考虑这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一个必然存在的问题是,在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陆续进入老年后,政府则必须兑对他们的养老金承诺,届时亦不可避免会出现支付危机,而且是更大的危机,因为养老保障体系的负债数量较目前会大幅度增加。因此,这种思路的实质只是将发生危机的时间推迟。

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范文4

这次引发热议的,是中国保监会原副主席周延礼近日在2017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上的发言,他说:预计在未来5到10年中,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是8万亿~ 10万亿元。

养老金账户缺口或亏空,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此前,坊间流传着多个版本:有“养老金个人账户缺口至少2万亿元”的说法,也有日前清华大学“个人账户空账4.7万亿元”的说法,现在又出现了“8万亿~10万亿元缺口”的说法,这一数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瞬时吸睛无数。

客观地说,对养老金未来的支付能力作出预判和预测,是对远期负责的一种态度,也是有忧患意识的表现。但是,因为数据的千差万别,不明就里的老百姓迷惑不已:到底哪一个数据才是真实的?如果养老金账户亏空的情况真的如此严重,我们老了还能领到养老金吗?

养老金缺口8万亿~10万亿元言过其实?

周延礼虽然引用的是学术部门的统计数字,但是经他后,产生了巨大影响力。这已不是官员或学者第一次发出这样的警示,对于养老金这一隐形债务,业内人士及相关部门都有自己的测算和判断。

清A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在今年4月的一项报告显示,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已出现当期的资金缺口,个人账户“空账”4.7万亿元,并动用累计结余来“保发放”。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心主任杨燕绥表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性处于差等空间,如不尽快对制度进行调整,一旦把累计结余用尽,养老保险基金将面临着崩盘的风险。

去年年末,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险研究所所长郑秉文执笔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中也提出,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记账额(即“空账”)达到47144亿元,而当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额只有35345亿元,这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产和负债之间缺口在扩大,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基金累计结余将会被耗尽。

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说:“很多说法都是危言耸听,尤其是养老金缺口将达8万亿~10万亿元,不知道他们是采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缺口怎么会这么大?其实,10年前就有养老金缺口扩大甚至崩盘的说法,现在也没有崩盘。目前养老金个人账户还结余很多。根据人社部统计的2016年结余数字,可以确保17个月的支付。这充分说明养老保险当期运行是平稳的。”

针对近期舆论关注的养老金亏空问题,5月24日,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通过人社部网站回应称: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2016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3.5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总支出3.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4%,当期结余约3200亿元,累计结余3.86万亿元。从全国总体来看,养老保险基金仍保持收大于支,基金累计结余持续增加,确保了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不仅2016年,今年第一季度养老金也实现了结余。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2017年一季度,养老保险基金运行开局平稳,总体向好,一季度基金总收入9708亿元,同比增长25.4%,基金支出8085亿元,同比增长22.9%,基金总体继续收大于支,当期结余超过1600亿元,累计结余突破4万亿元。

基于上述数据,杨立雄比较乐观,他表示,养老金现在没有缺口,50年以后或许会有缺口,但也许在20年、30年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养老金缺口就不会那么严重了。“因为现在是以静态的方式,用设计的参数来测算未来养老金缺口,这些参数都是固定不变的,而且都是以一对夫妇只生一胎来作为测算的基数,现在都实施二胎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未来养老金缺口不会如公布的8万亿~10万亿元那么严重。”

养老金地区差异大,2015年广东结余最多,山西等6省份收不抵支

从全国范围看,养老金是结余的,但是,地区差异却十分明显。

在今年3月1日国新办的新闻会上,针对养老金运行情况,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指出,现在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各省份之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差异比较大,好的省份能够保障50个月的支付,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

“产生地区差异的原因,跟当地经济发达程度相关。”杨立雄说,在地区差异方面,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最近几年养老金结余比较多,尤其是广东结余更多,因为这些省份的劳动力比较年轻;而西部、中部的很多省份,养老金却亏空严重。

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累计结余超过1000亿元的有10个省份,其中,广东省结余6158亿元居全国之首;此外,北京、四川、江苏、浙江、山东的累计结余也很乐观,都超过2000亿元。

相比之下, 2015年当期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6个,除山西、青海、河北外,东北三省全都在列。这些省份的累计结余可支付的月数都不足10个月。尤其是黑龙江仅为1个月,大大低于全国17.7个月的水平。而在2014年年底,只有河北、黑龙江、宁夏3个省份当期收不抵支。

显然,每过一年,收不抵支的省份数量就会增加,而且时间越往后,“入不敷出”的地区数量增加得就越多。

怎么办?当然还是得依靠财政资金补贴。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财政补贴养老金的力度越来越大。

根据人社部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各级财政补贴达4716亿元,比2014年多补贴1168亿元。

也就是说,一年的财政补贴总额增长超千亿,增幅高达25%。

而基本养老金收支的增幅,决定了财政补贴力度的大小。2000―2016年我国基本养老金支出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而且自2009年开始,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的趋势逐渐凸显,其中2014年达到了6%的增幅逆差高点。

在杨立雄看来,财政兜底基本养老金是国际惯例。“根据目前全国基本养老基金的运行情况,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财政补贴的压力还会继续增大,而且会逐年增大。”

老龄化和提前退休或致未来潜在养老金缺口

当下结余,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危机。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越来越令人忧心,而导致未来养老金出现缺口的因素很多,有两个基本因素不可忽略:一是提前退休,二是人口老龄化。

先说提前退休。相比全国,东北提前退休的人数更多,这跟近年来东北经济的不景气密切相关。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原副主任宋晓梧曾撰文指出:“近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职工进入大规模退休期,2014年辽、吉、黑三省养老保险赡养比分别为1.9:1、1.7:1和1.4:1,远超过全国3:1的平均水平。”

“在北京基本上都是50岁左右退休,而东北很多人40多岁就提前退休了,这是造成养老金缺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杨立雄认为,如果各地严格执行现行的退休政策(现行男性60岁退休、女干部和科技人员55岁退休,女工人50岁退休),就会减轻养老金缺口负担。“当然,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金缺口也会有积极影响。”

再看人口老龄化。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未来养老金“收不抵支”问题将异常严峻。

中国社科院的《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显示,以65岁以上老龄人口看,2015年为1.5亿人,占比为11.6%;预计2030年将达到2.8亿人,占比为20.2%;2055年将达到峰值4亿人,占比27.2%,意味着到那时我国人口中有近1/3是老年人。

从人口抚养比来看,各地的差异性也非常大。

据尹蔚民介绍,高的省份人口抚养比10∶1,即10人养1人;低的省份人口抚养比是1.2∶1,负担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是20多年前建立的,当时人口抚养比是5∶1,现在已经持续下降到2.8∶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人口抚养比还会发生变化,所以如果不采取有力的措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就会出现问题。”

基本养老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方案提上日程

要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在很多人看来,短期而言,实现制度上的全国统筹是最直接有效、也是迫在眉睫的解决方案。

去年8月,就有媒体报道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方案初稿已经形成,最快将在当年年底出台。但至今也没有出台的消息。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就是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部放在中央来统筹,在中央层面大收大支,缴费由中央政府来管理,支出兜底也由中央政府来管理。这在2010年出台的《社会保险法》中已经有所体现。《社会保险法》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具体时间、步骤由国务院规定。

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继续提出,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人社部此前也表示,最快于2016年年底前出台基本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

屈指算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从《社会保险法》提出至今已6年有余,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原因是什么?

杨立雄给出了答案:“根本问题是如何平衡和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和责任。比如,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由于有大量年轻外来人口流入,养老金均有大量结余。而东北三省由于老龄化严重,人口又外流,养老金出现亏空。如果实行全国统筹,这意味着养老金有结余的省份要补贴养老金亏空的省份,这势必会引发养老金有结余省份的不满。凭什么我收的钱你拿去了?它们有可能会把结余用完之后再参与统筹。这样就达不到统筹的目的。”

今年全国“两会”透露出的信息已经表明,养老金全国统筹或许不会一步到位。

在务院《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提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2017年在推进各项相关改革工作的基础上,将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方案。

这也就意味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没有实现,这轮改革只是建立中央调剂金,多少会有点遗憾。但是,乐观点看,作为过渡阶段的中央调剂金,或许也能解决部分地区养老金亏空的燃眉之急。

对于建立中央调剂金,杨立雄认为,这并非长久之计:“如果只是像省级统筹一样,从地方养老保险基金中抽几个点,建立一个中央调剂金,统筹层次并没有得到真正提高,与之相关的很多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

好消息是,有消息称,包括中央调剂金在内的养老保险综合改革方案,作为这一轮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重头戏”正在渐行渐近,预计会在今年内正式公布并实施。

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范文5

北京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涨工资最新消息

退休金上调人均月增305元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本年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此次调整采取挂钩调整、定额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对企业高龄退休人员适当提高待遇水平。调整后,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平均养老金水平将提高到3355元/月。1、2月增加的养老金将随3月份养老金同时发放到位。这是本市第23次连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惠及本市228万企业退休人员。

挂钩调整

按缴费年限普遍增加

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继续坚持与缴费年限挂钩普遍增加基本养老金。根据规定,缴费年限满20xx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保障多缴多得原则的落实。同时对于缴费年限不满20xx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35元;对于缴费年限不满20xx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52.5元。

定额调整

按绝对额普遍增加

按照国家要求,今年本市采取了定额调整办法,并向低收入群体给予适当倾斜,将退休人员20xx年年底前的基本养老金由高到低划分四档,分别是4550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100元;3550元(含)~4550元之间的每人每月增加120元;3050元(含)~3550元之间的每人每月增加140元;3050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160元。此次调整实施由少到多的绝对额标准逐渐加大倾斜力度,保障了待遇水平偏低的人员能够适当多增加基本养老金。同时,为了兼顾公平,针对少数退休人员按绝对额调整养老金后低于下一档的,还将进行差额补足。

20xx年年底前基本养老金水平增加绝对额标准(元/月)增加后未达到此标准予以补足(元/月)

-举例

李阿姨,全部缴费年限32年,20xx年12月的养老金为3060元/月,按上面图表第三档标准,应上调140元,与原养老金相加为3200元。但与20xx年12月的养老金低于3050元的第四档人员相比,他们上涨160元后,部分人员会高过李阿姨的3200元(3050元+160元),所以再对李阿姨提高10元,使她达到第四档的最高额3210元。在绝对额的调整中,李阿姨实际每月增长的养老金是150元;再加上按缴费年限调整的养老金,实际共增加养老金262元/月。

20xx年调整(元/月)

20xx年底前(元/月)按缴费年限增加按绝对额增加调整总额调整后

分档补足

3060 3.532=112 14010 262 3322

适当倾斜

65岁以上多拿100至160元

针对本市退休时间早、年龄偏大的退休人员,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自20xx年起,本市在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时均向高龄退休人员适度倾斜。今年仍坚持这一做法,对在20xx年底之前已经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高龄退休人员,在按照上述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进行调整后,再次享受到100元至160元四个档次的倾斜政策。即:65至69周岁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100元;70至74周岁每人每月再增加120元;75至79周岁每人每月再增加140元;80周岁以上每人每月再增加160元。

上调6.5%如何确定的?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此前11次的幅度都是10%左右,今年为何确定为6.5%?

据介绍,从20xx年到20xx年,国家连续20xx年较大幅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达到2200多元,与20xx年的月人均647元相比,提高了2倍多,年平均增长率12%左右。

人社部社保所金维刚所长表示,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主要的参照系是物价上涨情况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情况,同时也要兼顾养老保险基金和财政等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促进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

此次上调幅度定为6.5%,有两方面考虑。其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转入了中高速增长期。GDP增速由20xx年11.3%逐步下降至20xx年的6.9%,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由20xx年的14.6%降到20xx年的10%以下,20xx年进一步降低。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xx年以来一直保持在3%以内,20xx年下降到1.5%。综合来看,近几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已远远超过了物价涨幅,也超过了GDP增速,在一些年份超过了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不少地方,养老金和在岗职工工资倒挂现象突出。许多企业临近退休的员工发现,退休后的收入要比在职时高,养老金调整的频率也高于工资调整频率,出现了千方百计提前退休的状况。

其二,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负担越来越重。xx末,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2亿人,比xx末增加4400万。企业离退休人员目前已有8500多万人,比xx末增加2700万人,年均增长8%左右。而同期参保职工年均增长率由xx期间的8.8%下降到6.6%,20xx年更大幅下降到3%以下,养老保险抚养比由20xx年的3.16∶1下降到20xx年的2.88∶1。随着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

养老金具体调整方案范文6

【关键词】延迟退休 老龄化 养老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人口老龄化似乎是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不能回避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根据2010年我国人口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正在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2014年的人口普查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①因此,养老问题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之一,在养老问题中最为严重的是我国养老金无法满足日益增多的退休人员和不断提高的养老金标准。未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延迟退休被推上历史舞台,然而,延迟退休方案提出之后在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不同的反响。延迟退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所面临的养老金危机,然而,延迟退休也影响了我国本就严峻的就业市场,青年群体失业率屡创新高。因此,延迟退休方案是一把双刃剑,在合理利用延迟退休方案的同时,应当建立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避免因延迟退休导致社会群体性问题出现。本文在讨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同时,也对延迟退休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对延迟退休方案进行客观评价,趋利避害。

中国延迟退休问题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使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因此,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日益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社会保障部门提出延迟退休方案,然而,该方案在缓解养老金压力的同时,也提高了青年人的失业率。

养老金支付账户紧张。根据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来看,我国人均寿命逐年增加,1949年之前,我国人均寿命仅有35岁,其主要是由于长期战乱和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导致。1981年人口普查后发现,这一数据呈现出明显变化,人均年龄达到68岁,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为我国人均年龄的大幅度增长提供了条件。直到2010年的人口普查之后发现,我国人均寿命已达到破纪录的75岁。③虽然,人均寿命的提高是一个利好消息,然而,人均寿命提高导致我国退休人员数量逐渐增加,因长期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导致我国后备劳动力缺失,青年适龄人口数量严重不足。

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完善的间接表现,然而,人均寿命的快速提高却使我国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红利消失,过度支出的养老费用使我国社会保障部门入不敷出,在岗工作人员缴纳的养老费用越来越高,养老压力逐渐增加。我国在养老资金上的缺口日益扩大,无法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执行。我国养老金支付制度采用的是按月支付方式,每月所收缴的养老金额度远远低于所要支付的养老金额度,两者之间的差值由财政部门拨款支持。该缺口正在以每年25%的速度扩大,根据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物价上涨等多方面因素,如果继续执行传统退休制度和养老金发放制度,我国养老金缺口将达到可怕的11万亿元,这将严重影响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养老金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各个领域,威胁社会稳定。

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通过延迟退休方案内容发现,我国计划在未来十五年内完成延迟退休方案的推广,并正式执行延迟退休制度。然而,关于延迟退休方案能否正式执行还在于其对社会就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适龄退休人员的退休和青年群体的失业率升高等问题。④关于此次延迟退休方案的内容已经进行了多次讨论,在综合了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之后,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延迟退休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养老金危机以及劳动力缺失的问题。在通过调查后发现,延迟退休方案在提出之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于23岁至28岁之间的青年人来说,此次延迟退休方案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青年群体的就业情况。

此次延迟退休方案虽然能够解决以上问题,但同时也为我国就业带来了新的问题。我国2014年新增高校毕业生近740万,然而,就业市场却无法提供如此数量的就业岗位,高校毕业生失业率高达14.7%。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减少了就业岗位的数量,而在此情况下继续推行延迟退休方案将会导致本应退休的适龄工作人员继续在岗工作,导致就业市场新增岗位继续减少。因此,延迟退休方案将会对我国就业市场造成新一轮的冲击,尤其是对于青年群体来说,就业形势并不乐观。传统退休制度将男女退休年龄规定为55、60岁,与其他各国相比,我国传统退休年龄偏低,在各国的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人口老龄化阶段,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

延迟退休政策下社会保障问题的提出

我国社会保障部门之所以提出延迟退休方案,其主要原因是养老金的入不敷出。由于资金方面的缺口,导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愈加困难,针对延迟退休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相关法律与政策的规定。延迟退休方案的推广与执行应当有政策作为保障,相关部门在制定针对延迟退休方案的政策时牢牢把握两个方向,分别是延迟退休的年龄问题和延迟退休的具体实施方法。首先,作为一项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方案,本应获得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我国人口数量虽保持稳定,然而却正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现象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发生。人均寿命的提高导致领取退休金的人员越来越多,平均领取金额也不断增加,这是我国推出延迟退休方案的重要原因之一。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不应当“一刀切”,从方案的推出到执行应当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⑤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就业与退休方面,应当按照要求适当延迟其退休年龄,使该群体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对于普通劳动者来说,应当执行更富有人性化的弹性退休制度,尤其是对于纯体力劳动岗位来说,提前退休或者到期退休制度应当针对该群体执行。

其次,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双轨制”进行思考,目前我国所执行的养老金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针对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该群体的养老金缴纳由国家及单位承担,个人不用支付任何养老金;另一种是普通工作人员,由个人或者个人和企业按照一定比例缴纳养老金。在延迟退休方案提出后,有人对这种养老金制度提出了质疑,要求停止这种“不平等”的养老金缴纳制度。相比较来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着较高水平的待遇,在养老金方面仍然享受较高待遇是对普通工作人员的极不公平。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应当建立普通劳动者养老金保障制度,提高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促进养老金缴纳和发放的公正、公平。

最后,我国应当建立阶段性延迟退休时间表,当前延迟退休方案的提出是解决未来十五年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及养老金缺口所导致的社会问题。在制度方面应当执行较为可续的阶梯方案,逐年提高男女退休年龄,最后实现男女退休年龄一致化。⑥在建立并健全我国延迟养老退休制度之后,对适龄退休人员可执行资源退休制度,由适龄退休人员选择是否延迟退休,避免因政策导致的退休时间必须延迟等问题,使制度和政策过于绝对,缺少人性化。

“养老保险双轨制”退休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延迟退休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然而,在分析其影响的过程中应当是用辩证的方法,认识延迟退休的正面意义及负面意义。首先,延迟退休是对优秀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延迟退休增加高龄人群收入,提高其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同时也缓解了我国养老金入不敷出的危机。其次,延迟退休导致的就业危机是该方案的主要影响,青年群体在劳动就业中因缺乏经验而不存在竞争优势,老年群体因身体素质和健康等原因也在职场竞争中丧失了竞争力。延迟退休成为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心里抹不去的痛,因此,绝大多数人在对待延迟退休的政策上持反对态度,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实行“双轨制”,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失公平。

我国目前养老金“双轨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高福利待遇的同时,并不缴纳养老金,而普通企业员工和单位则按照一定比例缴纳高额的养老金,这种不公平导致延迟退休方案并不能得到最广泛的群众支持,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有失公平的直接体现。另一方面,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并不由个人缴纳,这些人员却享受着比企业员工要高的退休工资,这也是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缺失。

延迟退休方案的推广应当打破养老金“双轨制”,目前我国已经提出养老经并轨,国家不在担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的缴纳任务,改由个人缴纳。这是延迟退休获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的基础,是此次退休制度改革的重要保证。

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所特有的一种社会保障形式,其资金来源包括个人缴纳和国家财政拨款。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将会对这一社会保障任务提出新的要求,借此机会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进行介绍,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⑦

合理配置资源,有效筹措社会保障基金。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导致养老金的缺口逐渐增加,目前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养老金入不敷出的问题。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其目的是缓解养老金短缺的问题,然而,造成养老金短缺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根据我国养老金的收支情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当前养老金短缺问题。首先,我国要扩大养老金来源,通过建立养老金投资制度,将闲置的养老金用于投资,以分红的形式将所得收益用于养老金的发放。其次,要严格控制养老金的使用,杜绝在养老金使用方面的浪费,通过合理统筹手段科学分配养老金。我国是资源大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济实力以不同往日,然而,资源浪费情况也日益严重。我国行政性事务支持已经占到了国家GDP的20%,然而,我国财政收入中仅有不到3%的部分用于社会保障方面,而在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已经占到了国家GDP的30%以上。⑧因此,我国在养老金支出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应当加大向社会保障的财政倾斜力度。并且,针对社会保障的经费使用应当严格审核,使每一笔社会保障费用都使用到实处。

建立统一公正的养老体制。我国传统养老保障制度实行双轨制,国家根据岗位分工及工作性质执行不同的养老金缴纳制度,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照制度要求由国家财政统一缴纳养老金,而普通企业工作人员和企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统筹安排。在退休之后的养老金发放方面,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由国家财政统一发放,其数额是普通企业工作人员养老金的数倍,这种养老金发放形式直接体现出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公平。养老制度的“双轨制”是我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即合理,然而,“双轨制”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取消“双轨制”是消除社会保障制度中不公平因素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养老保障制度中“双轨制”不取消,那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将会导致这种不公平扩大化,因此,养老保障制度“双轨制”必须取消。将我国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普通企业员工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由个人和用人单位按比例缴纳养老金,在退休之后根据个人缴纳养老金数额和年限领取养老金,缩小原来“双轨制”下的差距。

不仅如此,在取消“双轨制”的同时,应当尽量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目前我国存在工作期间工资水平低于退休后的养老金水平,这使得一部分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对退休有着强烈的期待,因此,提高此部分人员的收入既可以缩小退休前后的收入差距,也能够提高其在岗期间的工作积极性。对于高龄退休人员应当加强技术、理论等知识培训,提高其在就业过程中的竞争力,政府在高龄人群就业过程中加以正确引导,制定一系列政策保证其就业,提供适合高龄人群的就业岗位,避免高龄退休人员面临第二次失业。

加快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我国养老保险包括三大组成部分: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作为三者补充的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保险的中流砥柱,而补充养老保险则是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的重要补充。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这三大组成部分没有实现平衡发展,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始终占据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半壁江山,其他两个组成部分仍未在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发达国家为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所占比重远远超过社会基础养老保险,其国家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存取灵活的商业保险,企业也按照合同要求为员工缴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通过个人购买养老保险的行为维持退休后的晚年生活,而不是依靠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生活。⑨然而,我国居民养老金的主要来源依然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其他两大组成部分所做的贡献极其有限,这导致我国财政负担不断加重。因此,我国需要建立符合实际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加大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保险在社会养老保险中所占的比例,降低养老保险对国家财政的依赖程度,建立三者互为补充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我国应当建立相应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缴纳制度,鼓励企业为员工缴纳一定比例的补充保险,在商业保险方面,应当积极宣传,纠正传统养老保险理念,政府应当对商业保险进行政策性的支持,使三者同步发展,形成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避免因体系的缺失导致养老金缺口再次出现。

(作者为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

【注释】

①⑧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②杨文华:“弹性延迟退休能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吗”,《新京报》,2012年6月16日。

③“退休年龄为何如此调动大众神经”,《新闻选刊》,2012年第8期,第47~48页。

④[美]伊兰博格・史密斯:《劳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梁玉成:“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一项基于劳动力退休年龄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⑥张盈华等:“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积累:研究综述”,《经济学家》,2008年第5期。

⑦陆铭:《劳动与人力资源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