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范文1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自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学院试办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开设,顺应了社会对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但是,小学教育专业做为一个新的教师教育专业,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基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对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教师学科基础实践课程
随着世界范围内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就成了教师发展必须要走的道路。而高等院校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设置,顺应了社会对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也体现出社会对小学教师教育的重视。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舒尔曼认为,当代社会一个专业至少有六个基本特点,理想的职业道德;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策略;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经验的判断;从经验中学习;掌握专业质量、进行知识收集的“团体”。其中,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是所有专业的核心。“这昭示着,任何一个职业要发展成为‘专业’都需要一门高度发展的科学做为学科基础。”[1]
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学历的提高、教师知识储备量和程度的增加,而且还要考虑小学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发展的特殊性。有学者研究指出,目前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问题在于,整个课程体系的结构没有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点,很多高师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性,对小学教育的特殊规律认识不够。[2]也有学者指出,小学教师之所以要另设一个专业进行专门培养,这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小学生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与中学生有着质的不同;二是小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小学教育做为初等教育,既不同于保教结合知识性教学任务较少的学前教育,也不同于以分科式的知识教学为主的中等教育。[3]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小学生获得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最基本的知识、方法和情感,形成基本的人生态度。它需要教师具有与小学生的认识层次相对应的浅显、广博但综合的知识,同时教师要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的能力、组织课堂、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不是单一的学科或者教育学科,而是由多种相关学科开放融通,共同支撑的复合结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学科基础应该是教育学科与任教学科的整合,任教学科与各相应学科的整合,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整合。”[4]小学教育专业最显著的学科特色与优势便是教育学科与任教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以学科教育为形态的学科领域。
二、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生源与招生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新领域,人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导致小学教育专业的生源不能保证质量,这给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化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另外,小学教育专业在招收高中毕业生的时候跟其它的专业一样看的只是学生高考的分数,却没有考虑这些学生是否具备做小学教师的基本条件,这对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化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二)小学教师教育的理论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前面已经讲过,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方面,人们还没有达到统一的认识,而且小学教育学的理论还不健全,在小学教育的实践层面一方面要吸收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向一线教师学习、观摩,另一方面,学生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得还要靠学生教学实践来实现。
(三)小学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意识不强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是小学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教师的“三笔一话”(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普通话)训练,教学设计,课堂管理等这些都是做为一个小学教师要具备的基本技能。现在一些学校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意识淡薄,比较重视的是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加强对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要设置一套相应的考核制度,确保每一个学生毕业时都能具备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
(四)学生科研能力有待加强
小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小学教师,这是与高校其它专业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的主要区别,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但要具备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还要具备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研究能力。
三、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策略
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挑战,促进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更好发展是每一个设立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一)普及人们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认识
要普及人们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认识,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做小学教师并不是大材小用,这是由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决定的,中师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国家现在小学教育发展,正确认识小学教育专业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前提。
(二)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特性研究和理论研究
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理论建设,人们还没有形成共识。要想实现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小学教育专业要形成自己的理论。加大对小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不只是小学教育理论研究者的任务,小学的一线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教学心得,形成自己的理论,为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增砖添瓦。
(三)加强大学与小学的合作
小学教育专业做为一个师范类的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教师要有见习、实习的机会,高校在小学教育专业这个方面与小学的结合还是很欠缺的。学校应通过学生观摩有经验教师的讲课,老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学生自己讲课等形式使学生积累做小学教师的经验。
(四)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教学课程
小学教师的培养要教、学、做相结合。“从专业建设的目标上来说,实践教学最终指向的是专业的培养目标,而不是知识学习的成绩。”[5]构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应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指导思想下,借鉴国外的经验,寻找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教师的实验课程、教师技能训练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教育见习实习与科研训练结合起来,设置系统的实践课程。
(五)优化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
小学教育课程的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特点,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既要具备一定的师范院校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小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优化现有教师师资队伍结构,这并不仅仅是鼓励大家为提升学历读硕攻博,而是以尊重小学教师培养工作实际需要为前提,出台一系列小学教师教育师资的培养方案和评价方案,从而推进小学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的真正优化。”[6]
参考文献:
[1] 殷忠民、刘立德、阮成武.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3,3.
[2] 刘德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文科方向)的案例比较[J].高师教育研究,2002,(5):53.
[3] 刘立德、阮成武.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及其发展趋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初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8,28(12).
[4] 阮成武.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与学科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3).
[5] 曹慧英.高师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7,27(9).
[6] 李玉华、林崇德.从教师专业化视角看我国小学教师教育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6,18(3).
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范文2
关键词: 小学教育专业 职业 能力素质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是高校各专业都在积极探讨的问题。小学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被纳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还要具有开放、合作、灵活多变的适应性,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由过去中师重外显的技能培养提升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型”。这三者的内在关系是: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和载体,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内容。能力是驾驭知识、运用知识服务现实的力量体现。素质是由知识和能力升华内化而形成的体现人的品格、潜质、底蕴和境界的深层属性,代表了人才质量要素的更高层次,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践性、创造性、应用性的要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处于同一教育过程中,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近十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我们把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定位于以培养小学一线的教师为主,强调职业导向和职业技能,强调实践应用,强调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通用性。这样就有人怀疑其专业水准,因为人们往往以教育学专业或者某学科类专业的标准来衡量它,认为这一专业不仅在教育类课程的开设上达不到教育学的要求,也谈不上学科水平。但近年来我们的学生在求职竟聘中的高取胜率、入职从教后表现出来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能,表明跳出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小学教育的专业业特点和对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改变以教育学专业或学科专业为蓝本来设计和评判小学教育专业的做法,建立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评判标准是十分重要的。
一、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基本原则
1、专业性原则 是指要围绕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坚持面向小学,既重视1994年3月 国家教委师范制定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高师各专业通用的四项基本技能(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还根据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特点构建美术应用能力、音乐应用能力、舞蹈应用能力的训练与考核。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进入小学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实用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基础性原则 就是针对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小学教育教学,注重实际能力,强化基础训练,以适应毕业生服务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时代性原则 是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构成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要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要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相符合。如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和各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通用的一种手段,信息应用能力应成为基本能力之一。根据“说课”已成为小学教学研究的常用方式和小学招聘人才时的主要考核手段,我们在课程教学能力大项中增加了“说课”这一分项。
4、科学性原则 就是从实际出发,既讲究全面发展、一专多能,又考虑个性特长、突出重点。从整体说,要考虑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从个体说,在合格的要求的前提下,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各有所长。故此,设置的考核项目分必考项目和特长项目,必考项目是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考试且获得合格成绩,特长项目是学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及学习情况任意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考核。
二、小学教育的专业特质和人才特征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该确立什么样人培养目标?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应怎样的培养规格?应采取怎样的模式进行培养等等问题,不仅是我们开办这个专业之初尚没有完全思考成熟的问题,就算是在全国也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为小学教育领域人才的培养从百年中师到本科培养,跨度大、时间短,从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至今也不过12年的时间。而要办好这个专业,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的小学教师,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质在于“定性在教育、定格在本科、定向在小学”。 “定性在教育”决定了我们是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定格在本科”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沿用中师培养模式。“定向在小学” 决定了我们也不能照搬高校历来培养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为此我们广泛进行理论探讨、借鉴南京师大、首都师大、上海师大等率先开办这一专业的学校的实践经验、并深入小学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内容、过程及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确定了我们培养的必须是“富有‘三心’、全面发展、学有所专、技能过硬” 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三心”是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有童心他才能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才能读懂儿童,才能以成人的智慧引领儿童成长。有爱心,才能使他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有责任心才会使他在小学教育这一神圣而又平凡清苦的岗位上,站在人生的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和国家的未来培养“完整的人”。
“全面发展”是指知识结构完整,自然科学素质 、人文科学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整体水平较高。
“学有所专”是区别于中师人才的重要方面,要求在语言文学、数学、艺术、科技、体育等方面有一技之长。如果说全面发展是“广积粮”的话,那学有所专就是“深挖洞”。二者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呈“t”型,“—”表示知识的广度, “︱”表示知识的深度,同时知识间应该有交叉点和结合部。
“技能过硬”体现在具体操作上,表现在会做事上。是需要通过严格练习才能获得的能够熟练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动作系统。包括语言技能、演示技能等等。
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的具体内容
围绕这四大特点我们已建立一套小学教育专业的能力素质体系,具体包括:
一个核心:以专业情感培养为核心,培养“富有‘三心’”的人。
两种水平:本科层次的学识水平和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表现出它是定格在本科层次,应有高等教育各专业的一般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学识水平是本科层次的、具有能游刃有余地满足小学教育各学科教学需要的知识体系。达到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标准,表现出它是定向于小学、定性在教育的。
六项公共能力:是指各类从业人员通用的、基础的能力,包括观察判断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应用能力、主动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
两项专业基础能力:保障学生顺利就业,适应小学教师岗位最常规的、基础性工作——学科课程教学、班队管理两个方面的能力水平。
三项专业发展能力:针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入职就业后的,为工作更上一台阶、成为骨干教师、学者型教师、学科带头人、管理工作者而需要的潜在的发展后劲,包括——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六能六会”实用基本技能: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其思维水平和性格特征使他们对教学活动的外在表现比内在内容更感兴趣,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中学教师、大学教师有更特殊的要求,为此,我们确定了作为小学教师必需的实用基本技能包括“能说会听、能写会画、能弹会唱、能编会演、能想会做、能问会导”,作为学生能力素质中外显的、可以考核测量的组成要素。“能说”是指能说标准的普通话和日常简单的英语、掌握说课的技巧,能用说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教学设想、进行教学研究;“会听”是指懂得倾听是交流沟通基础,能从倾听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并进行决策。“能写”是指能用三笔字规范书写常用汉字,并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会画”是指具有美术应用的能力,包括画简笔画、出黑板报等。“能弹会唱”是指具有音乐应用能力(,包括歌曲演唱、视唱、儿童歌曲弹唱等。“能编会演”是指具有舞蹈应用能力,包括舞蹈基本技能、儿童舞蹈编排等。“能想会做”是指能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能把自己想法转变成现实可见的物质形态,包括能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具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等。“能问会导”是指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在教育教学中编拟有针对性的问题,会能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邓银城,刘尚辉,江国杰.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与培养模式 [j],孝感学院学报,2007,(7):69-73
[2]罗雅萍.关于高师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 [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9):49-53
[3]陈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思考与实践 [
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74-75
[4]关文信.小学教师专业特点及小学教师培养思路研究[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38-141
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范文3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推进和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教育实践能力,越来越成为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关注的内容之一。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将“实践取向”作为三大基本理念之一,将“教育实践与体验”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结合相关课程学习,密切联系小学,在日常学习和实践过程中积累所学、所思、所想,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完善课程体系,明确实践教学目标
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平台。按照“优化知识结构、强化能力结构、内化素质结构”的总体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制定上应强调以“学术性、师范性”为特色,以能力本位为主要价值取向,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专业拓展、综合素质等五级课程平台,强化儿童发展、教育哲学、小学教育概论、班级管理、教育政策法规、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研究方法、教师专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语言、书写技能等课程,努力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注重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同时,强化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教育专业素质课程所占总学时的比重,合理分配学科专业课、教育理论课、方法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各部分的课时比例,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时间和质量,努力构建基于学科知识体系、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基本技能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
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的同时,小学教育专业应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即通过教育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基础教育事业的情感;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理念;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良好的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交流合作能力;形成自我专业特长。为此,大学一年级应侧重教学基本功(包括书法、普通话与教师口语、即兴演讲、声乐与器乐、简笔画与手工制作等)的训练与专业情感的初步培养;大学二年级应侧重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上课、说课与评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个别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能力等)的训练与教育理念的形成;大学三年级在继续培养教学能力的同时还应培养教育管理能力(包括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课外活动、联系家庭和社会的能力等),并通过顶岗实习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专业情感与教育理念,培养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大学四年级则侧重培养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包括选择课题、设计研究计划、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撰写教育故事与小论文等)和自我专业特长(即经过实践训练,学生在专业能力某方面形成的一定的优势,如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能力、双语教学能力等)。
二、改革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为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小学教育专业各门课程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改革课堂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应结合课程内容制订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与实施途径,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如,教师语言、音乐、美术、书法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等相关理论课程可按实践教学大纲,安排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时间,对学生实施观察学习、模拟学习,加强形成性评价,训练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在利用课堂引导学生实践的同时,各课程还可加强课堂教学的延伸,如,开展课前十分钟演讲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重视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与检查,加强课后实践能力的训练与辅导,弥补课堂实践教学时间不足的缺陷;指导学生做好课外学习笔记,记录课外阅读(理论、案例等)的摘要、反思成果等,拓展学生视野;教育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加强微格教学,组织到小学见习实习,指导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阅读教育名著,研讨教育热点问题,撰写教育小论文,开展教育手抄报、读后感、教育教学技能等各类教育技能比赛,以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的。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积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将笔试、技能考试、汇报演出、展览等形式有机结合。如:教师口语、书法、音乐、美术等必修课期末可采用抽签决定考试题目、相关教师组成评委组打分的考试方式;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可采用闭卷考理论、开卷考技能相结合的方式;专业拓展课小学语文(数学)教学技能与训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语言表达艺术与训练、儿童歌曲创编与伴奏、儿童舞蹈与唱游、儿童故事表演与创编、教玩具制作、书法艺术等也可采用汇报演出、展览等形式,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课外实践训练
课外活动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是实践教学的又一基本途径。小学教育专业应制订并落实课外活动的制度与措施,根据专业特点组织相关学生社团,列入每学期系部、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将社团活动和群众性活动有机结合,广泛成立各类学习型、活动型社团,如支教社、文学社、心理辅导站、大学生合唱团、手工制作、声乐、体育、书法、朗诵等多个类别的活动社团。在抓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锻炼,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有成效。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锤炼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积极开展普及性的群众课外实践活动,加强教学基本功与能力的检查与训练,如由学习部负责实施普通话、书法、简笔画、声乐、舞蹈等教学基本功每日一练活动,保证课外训练的制度化、经常化与常规化。同时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手工制作、简笔画、歌舞等专业展示,举办简笔画、书法、朗诵、演讲、器乐、手抄报、讲课、说课、评课、组织班队活动、课件制作等教师能力大赛及征文比赛(文学、教育心理、儿童文学等)、手抄报比赛、科技小制作比赛等,提高学生开展教育实践能力训练的积极性,提升实践教学的成果。
在加强校内实践的同时,小学教育专业还应重视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开展教育见习与实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提出,要“结合相关课程学习,观摩小学课堂教学,了解课堂教学的规范与过程。深入班级,了解小学生群体活动的状况以及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获得与小学生直接交往的体验。密切联系小学,了解小学的教育与管理实践,获得对小学工作内容和运作过程的感性认识”。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应根据课程设置情况,将教育见习、实习时间、内容具体化、制度化,力求每次见、实习前均有基础教育名师举办讲座或公开课,做到整个见习、实习过程都安排专门教师全程带班,加强指导;见习、实习后都要求学生按照提纲进行反思,写出日记、总结、小论文,组织学生交流,从而实现教学实践的层次化、自主化和反思化。
四、推行顶岗支教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目标“教育实践与体验”中要求: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经历1~2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参与指导学习、管理班级和组织班队活动,获得与家庭、社区联系的经历;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获得与其他教师直接对话或交流的机会……参与各种类型的科研活动,获得科学地研究学生的经历与体验。据此,根据学校定位、地理位置、课程时间比例要求等实际情况,为保证学生实践锻炼的经常化,小学教育专业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小学加强联系,深入基础教育第一线开展顶岗支教活动,既可以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又能够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当地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服务地方,从而实现多赢。
为此,小学教育专业一方面可以组织大二、大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成立支教小组,在进行充分的“上岗”前的集中备课和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定时间、定课时、定人员,有组织地到支教学校任教和辅导课外兴趣小组,增加学生对小学及小学生的直接感知,培养学生将学科知识与技能运用于教学的能力,训练学生初步的教学能力。同时,小学教育专业应根据课程计划安排,充分利用实习环节,组织学生到小学顶岗支教,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实习班主任、少先队工作,实习课外活动,进行教育观察、调查与课题研究等,深化学生专业意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庄建东.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育专业素质培养模式探析[J].文献资料,2009(33).
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范文4
引言
自20世纪末我国开始推进小学教师学历本科化以来,已有近200所师范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专业,确立了较为完整的本科小学教师课程培养体系。 “小学生心理学”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在提升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素养、奠定他们职后的专业发展信念和能力基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于高师院校以往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小学生心理学”具有更鲜明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特征,具有为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培养师资的明确指向。这种更强的专业指向性不仅需要该课程在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上贴近小学教育和小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更需要在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上寻求变革,以更好地适应师范生职前培养的现实需要和当前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高师小教专业“小学生心理学”课程面临的现实问题有研究者认为,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应属于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以职业导向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专业,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主要应由小学教育的特性和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未来社会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所决定[1]。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建设虽然面向的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这个职前教师群体,但需要密切关注小学教育和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实际。在小教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小学生心理学”无疑是最紧密地将小学教育专业的当前培养对象与他们未来的教育对象联系在一起的一门课程。作为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这门课主要研究小学生在教育影响下学习的特点、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情感与意志的变化、品德与个性(社会性)的形成,以及可能发生的心理障碍等心理特点与规律[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小教专业的学生能够在入职前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初步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从而积累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所需的心理学素养,增强其面对教育实际问题时的职业信念和应对能力。
但“小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实际教学常常面临一种困境,那就是该课程的授课对象和课程研究对象之间的疏离与隔膜。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在迈入大学校门时距离自己的小学生活业已久远,小学从教经历也一片空白,又尚未获得充分的见习和实习机会去深入接触小学生,这一切都使得他们在课程学习中像隔着厚厚的玻璃幕墙去窥视一个模糊而陌生的群体。任课教师即使在教学中融入了许多具体实例,也很难得到学生充分的呼应与共鸣,课堂讨论时常会有缘木求鱼、纸上谈兵的困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单一的讲授—接受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教育现实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学习者对小学教育和小学生主观世界的陌生感造成他们在理论学习上的隔膜与无措。有研究者指出,高等师范的教师培养过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实践能力和实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导致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其学术性和理论性较强,师范性和适应性相对较弱[3]。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素养和面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更多需要在职后历练,但如果能让他们在职前专业学习中就对小学生身心特点有全面的了解,获得面对教育现实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习惯和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就是这门课应有的价值。
第2期唐志强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高师小学生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研究2016
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性和“小学生心理学”课程目标的现实指向性要求任课教师不能只拘泥于理论讲授,还应紧密贴近实际,注重课程的实践性,防止出现“学用分离”甚至“学无所用”的结果。由于“小学生心理学”课程并不能为学习者提供完全真实的小学教育教学情境,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教育世界总有一定的距离,使得课堂讲授有时不免单调枯燥。当该课程教学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呈现无法做到真切、生动、贴近实际时,学生对这门课本应抱有的新鲜感与期待感也就日渐消退。多年前就有研究者指出,“学以致用”应是高师心理学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并提出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三个实际:紧密联系师范生未来教育对象的实际;紧密联系师范生未来教育工作需要的实际;紧密联系师范生在校学生生活的实际[4]。审视当下,这三个实际对包括“小学生心理学”在内的高师课程改革来说仍不无裨益。因此,改变以往过于注重课堂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融于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与探索中,以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激发课程学习者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应该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小学生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向。2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对于“小学生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是在西方建构主义思潮影响下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拟真情境中的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5]。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法不同,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把课程学习设置到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分组合作来解决真实性问题,从而掌握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理论知识,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并在以下3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1)训练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基于问题的学习摆脱了传统课堂中由教师最大程度地控制学习环境和学习者的施教模式,鼓励开放性的思维,激励学生应用各种认知活动和技能对所设定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基于问题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提高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归纳与推理能力,同时掌握相应的学习技能;(2)借助体验,学习成人角色。基于问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社会性情境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从而获得当事人才有的体验与感悟,尝试扮演成人角色。可以说,基于问题的学习是连接正式的课堂学习和校外实践活动的桥梁,它强调通过合作和共同参与来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行动中搜集信息,在实地调研中学会与人交流;(3)成为自主的学习者。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学习者需要通过个人或学习小组对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和手段进行独立的设计和探索,还需要进行自我激励和自我引导的学习,不断监控和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学习者的能动性,促使他们从传统课堂中被动的信息接收者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自主学习者。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以培养未来小学教师为导向的应用性专业,要求其学习者能够在入职前就有一个基本的角色定位,并具备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小学生心理学”包含了许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系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也是课程的基本目标,这就决定了讲授法仍然是该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但有鉴于小学教育专业是以职业准备为导向,仅仅借助讲授法传递理论知识不能达到设置该课程的真正目的,还需要在教学中加强与现实小学教育和小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面对教育问题的独立思考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研究者认为,在“小学生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如果只重视教师的“教”,而置学生的“学”于不顾,学生就会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课堂上气氛沉闷,难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6]。从基于问题的学习的基本内涵和能力培养的理念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改进“小学生心理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疏离、学习者与教育实际相隔膜的弊端有切中肯綮的功效。要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对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有信心、能自我主导和自主调控的学习者,就必须有一个智力上不受束缚、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路径的学习环境。不同于传统课堂讲授需要依附一个结构严谨、组织有序的学习空间,基于问题的学习则是以开放、民主的程序和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为特征,强调教师为学习者呈现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并以此作为学生问题探究和理论拓深的出发点。3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小学生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始终围绕问题展开,并以问题解决的质量与水平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将基于问题的学习引入“小学生心理学”教学,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加以体现。3.1创设情境,确定探究问题
同其它教学模式一样,基于问题的学习在教学初始要求教师能够清晰地说明课程目标,表达对学生的学习期望,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问题的发现与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基于问题学习的起点,但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则是基于问题学习的基础。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直接从实际问题入手来组织教学,将学科知识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科知识服务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7]。对于本课程来说,如何将小学生的认知、情意与个性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同小学生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和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基于问题的学习的首要环节,而合理的、结构良好的问题应该产生于真实的、开放的、令人困惑而又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情境中。
“小学生心理学”课程包含了小学生的认知、情意、个性以及社会性发展等多个专题。任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或借助文献资料的甄别筛选,或组织学生深入小学调研,以获取足够的课程资源来确定问题。师生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主体性,共同设定不同类型和主题的问题,如:为什么小学教师在一节课中要变换多种教学活动,这与小学生注意力和思维的特点有何关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什么特点,同成年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小学生的厌学心理是如何形成的,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机是什么?小学生的师生交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小学生很容易把老师的话当作“金口玉言”?
以“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这一教学章节为例,在教师讲解了注意的基本内涵、特点与品质之后,可以给学生呈现如下真实的教学情境:“在一所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每次从一个教学环节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总是发出预备口令,然后有节奏地喊三声数‘1、2、3’,要求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结束当前的活动,做好下一步学习的准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位教师在授课中会有这样的教学行为?这体现了小学生哪一种注意品质的欠缺?小学生的其它注意品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有怎样的影响?基于以上的教学情境和后继一系列问题的追问与导引,可以确定“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水平与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关系”的探究性主题。3.2界定问题,划分学习小组
确定了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可以由学生自愿形成,但也需要教师根据任务要求和个人特点进行适当安排,以保证每个小组由不同学习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组成。这种小组内的异质性便于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取长补短。随后,教师在同学习者的协商讨论中将设定的问题细化,确定若干个子问题,协调学生选择他们想调查的主题,为各个小组安排学习任务和进度时间表。教师在这个阶段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去,并尽力发挥各自所长,确保子问题探究的顺利推进并最终产生问题解决的可行性方案。
仍以前文“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章节为例,教科书只是对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进行了整体表述,但对于不同学段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状况以及课堂听课状态少有论及,也没有对小学生注意力特点对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展开论述。“小学生课堂注意力水平与小学教师教学行为的关系”这个问题既是对教材已有理论知识的印证,也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由这一教学情境生发的系列问题将学习者引入到对小学课堂教学以及教师教的角色和学生学的角色的直接关注,并思考围绕教与学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的表现与根源。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围绕上述论题可设定的子问题有“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 “小学生注意的广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小学生注意的分配特点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小学生注意转移水平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基于这4种注意品质,分别考察低段、中段与高段的小学生课堂注意力发展特点与不同学段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关系。3.3搜集信息,全面深入探究
在确定了子问题并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任务分工之后,就进入信息搜集与实际探究阶段。学生可以借助教材、图书馆和网络资源,获取与本课题相关的背景资料,同时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同大学有合作的小学进行课堂观摩,并对小学师生进行访谈与调查。当然,学生自己也可以创造条件同身边近邻或亲属的小学适龄儿童进行接触,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状态。对于问卷调查或访谈,教师要指导学习小组编制较为科学严谨的调查表或访谈提纲,防止调研过程的低效或不能深入触及所要解决的问题。3.4总结归纳,制作展示成果
在学生经过实际调研、信息处理和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拟定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并进行展示。展示可以是调查报告、图表、照片、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教师需要对各个小组的问题探究过程与形成的方案进行总结和评价,肯定其优点,修正其不足。这既是对学生所获取知识的系统化梳理和提炼,也是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更深刻理解教育现实的过程。总结、归纳和个性化地展示探究成果的过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独创性,最大限度地展示问题的性质与研究遭遇的困难和阻力,使问题本身和探究问题的过程本身充分的明朗化。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习小组开展个案研究,如确定一些课堂问题行为多、注意力水平低的学生,探讨造成这些问题发生的个人素质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成果总结中,可以探讨小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或学习习惯差造成注意力水平不高的共性,也可以就家庭养育环境不良、网络环境干扰、学科兴趣分化、课堂学习氛围差、教师课堂管理水平低等不同视角探讨造成小学生课堂注意力问题的具体原因。学习小组可以借助言语汇报、PPT、展板以及一些音像访谈资料使问题的探讨更加丰富和立体化。基于问题的学习所提供的多元化视角可以避免只将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结于其自身,而应认识到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背后是一个多主体、多因素、多环境、多层次交互影响的教育网络。这种训练对于师范生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深度很有帮助。3.5分析评价,促进问题解决
在最后一个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评价自己的探究思路与调研过程,并综合各小组的探究成果,对整体问题解决给出更全面、合理的解决方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自我提问的策略来反思问题探究的思路与行动,如什么时候开始有比较清晰的对问题情境的理解?在探究过程中曾经对探究路线和学习技能进行过怎样的调整?为什么小组成员更乐意接受自己小组的解释并采用最终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既可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同时对于提升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自主学习技能会有很大帮助。有研究者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学习评价的出发点应当是促进学习者个人和小组的进步,而非单纯判断学习者成绩的高低[8]。因此,基于问题的学习有助于突破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为“小学生心理学”课程提供一种多元化的、基于实践能力提升的评价视角。4结束语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中,教师紧密联系学科教学为学生创设既具有教育现实意义又具有个人成长意义的问题,同时营造一个能真诚、坦率交换观点,彼此合作与促进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分工协作与自主探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也有其占用教学时间和资源较多、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等不足。因此,该模式在“小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应用并非是排斥和取代传统的讲授法,而是在保证任课教师清晰准确地为学生讲授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增强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现课堂的教与学、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实践、知识的讲授与能力的训练、职前的专业培养与职后的角色适应等多种教育目标与因素的整合与统一。
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范文5
许多人认为,以往的小学教师并不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本专业无需本科学历,教小孩,似乎懂点算数和识字的人群都能教!从应试教育角度而言,容易把小学教师看做是“小儿科”、“孩子王”的职业。一旦用这种视角考察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衡量毕业生是否达到本科水平,其标准必然定位在传统学科———语文或数学那几门主要学科。但从现代综合素质教育角度考察,能够衡量并体现毕业生本科水平的,往往是其教育理论素养、专业技能、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这些决定了现代小学教师岗位的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从总体上看,现代教育日益要求未来的小学教师能够进行专业的教育调查、教育诊断、教育评价等,然后再制订教育方案并组织实施。这样的专业能力,未经专门训练的普通高校非师范类本科生很难胜任这一教师职业,“小儿科”转向了内涵丰富的现代综合教育,其教育质量需要实现专业目的的适切性、实在性。所以,小学教育本科化,本身就是社会改革带来的变化,是我国初等教育事业发展提高的客观要求。衡量小学教育专业的质量标准应该不同于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应着眼于较高标准的专业规格,亦即要根据现代教育事实,实现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的相对统一,最终才能实现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本科化发展。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发展日益注重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建立起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基础教育不仅要有效传递丰富的知识给儿童,还要有效促进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小学儿童的创新能力,使之能够初步融入社会,为逐步实现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角度来说,本科层次的小学师资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需要,并在教育实践中践行。正是在此意义上,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的培养必须体现其自身的专业性,在专业化的培养与本科水平要求之间实现相对一致。但目前,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之间往往出现错位。
二、影响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建设相对统一的因素
依据1998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本科学历小学教育的专业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在培养计划中的体现可从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业务素质的要求、文化素质的要求、身心素质的要求几个主要方面来把握。一般而言,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都能从整体上兼顾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比例把握、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多差异,这就导致了本科化过程中二者出现错位现象。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定位差异影响二者的相对统一
在具体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上,各院校虽然有一定的共识,但差异也很大,尤其是培养目标的把握与定位在培养方案的体现有明显不同。培养目标“定位在本科”和“定向在小学”关涉如何明确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建设,亦即小学教师应有的素质能够在较高水平上得以专业化的体现。通过与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文理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和较熟练的小学教育、教学技能,具有必备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能力,能在全日制小学校、社会教育机构以及教育管理部门从事多学科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其定位比较明确,定位于培养本科学历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即要求培养出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能从事学科教学,又能从事管理和科研,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其中对于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技能、小学教育教学及其研究能力的把握能够较好体现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并在培养规格中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与专业素质表述明晰,和其它院校同类指标相比差异不大,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培养目标实现保证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通常对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定性在教育易于把握,但在定位本科层次和定向在小学则容易出现偏差。琼州学院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在原海南民族师范学院基础上开始大专班的建设,如何使现在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同于以往的中师、小教大专培养,如何使定向于小学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学科教育师范专业区别开来是专业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能否在吸收原中师教育的一些优良做法的基础上,逐步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独特性还需要有一定过程的适应与探索。因此,研究制定全国适用的和各省通用的小学教师入职标准非常必要,这对于指导和规范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规格的设定,保证培养目标与规格能够涵盖小学入职教师的基本素质又能体现本科水平很有必要。换言之,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平衡把握还需有一个自上而下的长期实践过程。
(二)课程设置的权重不同影响二者的相对平衡
一般而言,新办本科专业在最初的几年内专业成熟度较低,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设置哪些门类的课程,以及各类课程的性质、数量以及他们占课程总量的比例如何分配,这对专业规格的最终实现、专业内涵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如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大类:一是通修(公共基础课)类课程,包括原理、外语、计算机、体育等;二是专业类课程,由于小学教育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技能类课程有语言类、计算机等,学科类有语文类、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素质类课程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三是教育、心理类课程,这是师范专业区别于非师范专业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的特色。但由于受国内普遍“重学术、轻师范”的思想影响,教育类课程课时比例较少,且其中的教育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重理论性课程而轻技能性和实践性课程。所以,在今年新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教师教育类课程比重有所提高,其课时占总课时的33%以上。但通修类课程、学科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之各总量的平衡还不够稳定,还存在结构性矛盾,其模块化课程的修订还受现行培养模式的限制。总之,小学教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重视教师职业技能的系统训练,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必备的素养。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兼顾科研”的原则,使教学实践与专业内涵建设研究相互促进,推动专业成熟度的逐步提升。
(三)培养模式的不同选择影响二者的相对统一
培养模式在本研究中指学科定向方式,即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胜任多学科教学的“全才”,还是精通某一学科的“专才”?目前,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有综合模式、学科分科模式、文理分科模式。三种模式对师范生将来执教学科的定向范围有不同要求。综合模式培养的是综合性复合型的小学教师,要求师范生毕业后能胜任多学科教学;学科分科模式旨在培养专长于某一学科教学的小学教师;文理分科模式要求师范生能胜任文科或理科领域内的各科教学。培养模式的选择对于课程设置的影响显而易见,如综合模式与分科模式的课程模块明显不同,综合模式只能兼顾学科知识,而分科模式则精于学科知识,培养出来的“全才”或“专才”必然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其中对于实践教学的训练系统要求自然难于一致,具体的教学效果难以某一种标准来衡量,专业规格和专业内涵的具体实现与平衡也不易把握,往往会各有侧重,影响专业建设的长期稳定发展。简言之,不同培养模式的选择带来不同的课程模块设置,造就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与效果,这表明本科层次的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达到有机统一需要一个发展探索的过程,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存在许多有待继续深化的方面。
三、平衡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关系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分析表明,小学教育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之间的不平衡,正是由于专业建设的成熟度较低,在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与结构等方面都还没有一个现成、统一的计划或标准,有关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比较模糊,大纲和教材相对滞后,各相关院校都还在不断探索。因此,在各方面机制尚未十分健全,各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的情况下,专业规格的不稳定、培养模式的不同导致课程设置存在差异,和教育学专业及中师培养区别还有限,本专业的定位还不够突出,如何在专业规格上调整,既能保证专业规格又能实现专业内涵建设,笔者以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培养目标定位应与全面培养、生源分析及社会需求分析密切联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有两个问题必须考虑:一是培养应是全方位的培养,既不能仅仅是培养一些学科专家,关注个别学业超群的学生的发展,也不能只是培养纯粹的教书匠,这就是说要对绝大多数师范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色,以适应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二是培养目标的定位还应考虑专业的未来发展,存在一个服务面向的基本问题,它需要以专业历年招生的生源情况、社会需求情况为基础。如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近几年招生中,海南的生源占60%以上,就业去向最终在海南的也在80%左右,这表明培养目标的定位不仅要在高等教育理论上规划,还要在社会教育现实与需求中进行不断的修正。琼州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主要服务于海南的基础教育,尤其是琼南地区,这样培养目标易于明确,可根据区域需求适当增设黎苗民族地方风俗和语言类选修课,以适应区域性、民族性的基础教育需求。
(二)课程设置必须充分体现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实践性特色
课程设置需要处理好两个基本关系:一专业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关系;二知识结构和知识数量的关系。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达到一定知识数量的要求,还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从专业内涵发展上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新型小学师资强调重点在专业规格,培养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不仅能教学还能根据实际进行研究教育、研究教育对象,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小学师资综合素质高,人文、科学、艺术、教育、技能、心理等各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还能相互融通,养成实践性智慧。如教师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可分为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两大类。其中,教育实践课程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包括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教法研究、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内容。它是整合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形成实践性知识的深化过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对象———6-12岁的儿童,现代小学教育需要的是“专家型”的教师,需要理论与实践并举,知识与技能并重。他们既要具备较高的分析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水平,又要具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多方面的实践能力与技能。由此,在课程设置中,一方面要把课堂教学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互相促进,使学生经过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训练,加强学生对小学教育实际的感性认识,使感性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使理性认识进一步深化,达到了解实际和巩固理论的目的。这就要求打破现行高等师范教育的时空界限,增加见习、实习次数和大幅度增加实习或顶岗时间。另一方面,要渗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技能的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并重,最终使专业规格与专业内涵建设之间实现相对平衡。
(三)培养模式的选择应与多渠道的合作教育有效融通
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特点范文6
一、课程设置
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四性一体”的要求。所谓“四性”:一是体现基础教育学习的完善性;二是建立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体现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大学普通教育(即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基础文化课程、基本技能课程、教育类课程。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体现高等师范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教师教育”或“双专业教育”(即专业课同时开设“体育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四是体现小学体育教育专业的特性———“综合培养、有所侧重”课程培养模式。“一体”即按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要求与职业特点,在六年课程体系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于一体,即:整合学科专业课程、重视通识教育课程、拓宽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适应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着眼于培养全科型小学教师。从课程体系来看,一师范体育系课程是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专业辅修课程六大部分组成。其中通识课程,包括文化课程(高中所有科目文化课程)、教师技能课程(普通话训练、教师口语、音乐基础、基础钢琴、形体舞蹈、美术基础、小学实用美术、书法、体育与健康、计算机操作、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课程(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基础、中外教学思想史、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指导、小学班级管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法规学)、实践教学课程(入学教育、军训、社团活动、俱乐部、课外文化活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专题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其中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58.8%,专业课程占16.5%,选修课程占9%,实践课占15.9%。第一师范体育系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体育方向)教学计划表从课程结构的课时分配比例上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选修课程程的学时比为:8:3:2:1,通过通识类课程、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的综合,着力于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的积累,同时注重学生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一师范体育系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有体育实践课、技术动作分析课、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各类小体育竞赛组织工作、裁判工作、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与预防知识咨询、常见体育教学实验与研究的设计、典型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使教师做到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统一;教育理论知识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统一;教育研究与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相统一,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创新,自我探究的能力。
二、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的策略建议
1优化课程设置,增加课程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体育方向)课程的安排与一师范体育系培三年制、四年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没有明显区别,没有突出其培养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特殊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1教学资源有待优化整合通识类课程、教育类课程授课教师来自于学院各个系部教师,对于六年制课程任课教师应设置相应的“教学部”统一管理:对课程有机编排,对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注意交叉学科的资源整合调整,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育资源的浪费,保证教育类课程教学的有序衔接。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应考虑教师技能形成的特殊性,遵循集中编排、避免重复、相互协调、递进提升的方式[4]。1.2专业理论课时偏少,不能覆盖小学体育教育的理论知识体系,开课顺序有待调整教学计划仅开设了6门与体育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不能涵盖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学专业学科构建不能反映农村小学体育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系统化的特点,不利于学生职后的发展,建议增加《体育史》、《体育伦理学》、《体育营养》课程,以增加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开设的《学校体育学》、《小学体育教学论》针对学生学校体育授课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应在调整到大学三年级(这个阶段学生具备完善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结构)开设,教学计划中把《学校体育学》放在大二第一学期,而且六年制的课程计划与一师范体育系培养三年制、四年制课程计划没有太大区别,学生用书相同,不能体现初中起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培养特点。2加强师资建设学科授课教师深入中小学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基本上都是从理论角度传授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知识的实用性。因此,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学历小学体育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与中小学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的沟通与合作,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中小学学校体育前沿发展动态;同时只有注重教师培训与学历的提升,全面提升系部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有一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使他们不再仅仅只是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学,而是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教学,来感受教师这一角色,为将来更好、更快地进入角色打下基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获得尤为重要。如体育实践课、技术动作分析课、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各类小体育竞赛组织工作、裁判工作、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理与预防知识咨询、常见体育教学实验与研究的设计、典型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使教师做到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统一;教育理论知识与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相统一;教育研究与小学体育教育活动相统一,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创新,自我探究的能力。4注重学生师德培养,实行人性化管理初中起点培养本科学历农村小学教师是第一师范就初中起点免费培养农村小学教师采取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交学费、住宿费等一切费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相对较小,而且体育专业的学生性格外向、容易冲动,正确的引导管理就尤为重要。因此,要对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尤其是在强化师范生从教思想、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增强学生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念。
作者:钟小燕石岩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