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计划”;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8—0011—05
作为公开选拔到农村村级行政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的大学生“村官”,既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党政机关后备人才的重要培养对象。在有关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本课题组于2012年上半年,对来自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华北、东北等6个地区的550名大学生“村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大学生“村官”及相关组织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本文在对当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近况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从选拔、培养、监督、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管理机制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近况调查
课题组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现状调查问卷》,在大学生“村官”集中学习及培训时,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集体施测,问卷使用统一指导语,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调查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院校类别、工作岗位、月收入等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括单选题和限选多选题两种题型。其中限选多选题为限选两个选项。调查问卷的内容具体涉及“报考动机”、“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所在工作部门的考评状况”、“工作意见的采纳情况”、“大学所学知识在‘村官’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以及“在政策方面对政府的期望”等内容。调查采用非概率配额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在华东(江苏如东、江苏无锡、浙江下沙)、华南(广东惠州、惠城)、华北(山西运城)、东北(吉林通化、通榆)、西南(四川宜宾)、华中(湖北鄂州)等地区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问卷632份,严格剔除废卷后,共获有效问卷550份,有效回收率为87.03%。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男性为288人(52.4%),女性为262人(47.6%);专科学历126人(22.9%),本科及以上学历424人(77.1%);华东地区132人(24.0%),华南地区135人(24.5%),华北地区19人(3.5%),东北地区85人(15.5%),西南地区140人(35.5%),华中地区39人(7.1%)。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主要来自5种不同的岗位,其中,村主任助理249人(45.3%),村党支部书记助理170人(30.9%),社区工作者24人(4.4%),借调乡镇政府70人(12.7%),其他岗位37人(6.7%)。为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课题组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还对部分大学生“村官”及相应的组织管理部门领导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自身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并请举例说明”、“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有哪些?并请举例说明”、“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等内容。
(一)报考动机调查
课题组对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240名(43.6%)大学生“村官”表示当初是希望通过村官岗位这个跳板来考取公务员,有201人(36.5%)表示希望能够服务农村而选择了“村官”工作,另外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10.9%)表示当初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或只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才去从事“村官”工作,并不是为了服务于农村,准备在农村长期发展。因此大学生“村官”群体中,绝大部分并不是因为想服务农村才报考大学生“村官”岗位。
(二)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究竟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发展?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550名大学生村官中,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村官”(54%)选择任期满后会去考公务员,而只有不到三分之一(31%)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任期满后将选择续约,愿意继续服务农村。此外,还有15%的大学生“村官”表示期满后将选择自主创业、去企业工作或者报考研究生等。
(三)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状况调查
大学生“村官”能否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并做到学有所用,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知识应用方面,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30人(5.5%)认为,大学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用到工作实践中去;315人(57.3%)认为可以用到一些;181人(32.9%)认为很少用到,且作用不大;24人(4.4%)认为,所学到的知识在工作实际中完全用不到。调查结果反映了大学生“村官”所学知识与其工作实际存在一定脱节的现象。
(四)岗位考评状况调查
从大学生“村官”考评状况的调查结果看,有90.7%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在部门采用了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考评方式,可见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考评工作整体上状况良好。然而,仍有极少数(9.3%)大学生“村官”反映,所在部门采取了不闻不问或者偶尔过问的考评方式。这说明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不重视对大学生“村官”考评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比例不高,但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工作意见的采纳情况调查
我们还对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所提意见被采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24人(22.5%)表示工作中所提出的意见经常被采纳;有261人(47.5%)表示提出意见且偶尔被采纳;同时也有56人(10.2%)表示所提意见未被采纳过,109人(19.8%)表示未提出过意见。此调查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村官”所在工作单位的相关领导缺乏对大学生“村官”工作意见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村官”自身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多提建议,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工作想法和利益诉求。
(六)外部制约因素调查
“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外部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94人(71.6%)选择了“身份不确定”;有326人(59.3%)认为是“保障机制不健全”;另外有156人(28.4%)认为是“缺少相关培训和指导”;122人(22.2%)认为是“不受组织的重视”;而有100人(18.2%)选择了“缺乏村民的认可”;40人(7.3%)认为曾经“受到排挤”。调查结果表明,“身份不确定”和“保障机制不健全”是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的主要瓶颈因素。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影响大学生“村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直接影响大学生“村官”作用的发挥。
(七)政策期望调查
“您期望政府在政策方面能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的调查结果表明,有492人(89.5%)认为,政府应当给予大学生“村官”事业编制和待遇;有238人(43.3%)认为应当给予“当地招考公务员加分”的政策;有174人(31.6%)认为应当“享受当地住房优惠政策”;有142人(25.8%)认为应“给予较多的培训学习机会”;有140人(25.5%)认为应“给予创业优惠政策”。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最希望解决的还是自身的“身份”问题。当然,这种想法也相对比较现实。
二、“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认真梳理和进一步的统计方法检验,我们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报考动机不纯,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大学生“村官”之所以当初选择“村官”工作,主要是想以“村官”岗位为跳板,进一步考取公务员;也有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因为毕业找不到工作,不得已所采取的一种缓兵之计。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村官”的报考动机在学历和毕业学校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专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中,有42.9%的人报考“村官”是为了服务农村,而本科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中,为了服务农村的人数比例只有34%。另外,毕业于不同院校类别的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动机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别。毕业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7.7%的人选择“村官”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村,而毕业于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村官”中,这一比例却只有。诚然,“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各级党政机关储备优秀干部人才,但是大学毕业生如果不能从基层做起,没有为基层服务的意愿,即便以后考上公务员,也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另外,报考动机不纯的毕业生,到了“村官”工作岗位上,必然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工作中去,在工作中难免会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必要的内在动力,最终必然会选择离开农村。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当初的报考动机对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当初愿意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有61.6%的人在任期满后愿意留下继续服务农村。当初是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村官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36.4%的人最终愿意继续签约。而当初选择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愿意续约的人则更少,只占到15.1%。
(二)专业不对口,所学知识难以应用于实际
有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与农村工作相差甚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也很难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比如有些艺术类、体育类和工科类专业的大学生“村官”不知道自己到农村能干什么,缺乏主观能动性,加上公务员招考时的专业又受到种种限制,最终会造成这部分大学生“村官”工作热情下降,工作态度逐渐变得消极。我们在调研中还发现,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会对大学生“村官”知识应用情况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村官”中有64.6%的人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用到或者用到一些,而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村官”,只有28.6%的人认为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工作实践。另外,在大学期间是否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这对个体的知识应用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影响。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村官”中有73.7%的人认为大学里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中完全可以用到或者部分用,而未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大学生“村官”,只有53.3%的人认为所学的知识可以应用于工作实践。可见,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有的放矢的学习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收入较低,保障机制不健全
由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大学生“村官”的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一方面,大学生“村官”的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除了考公务员和竞聘村主任及村党支部书记之外,其他出路很少,前途缺乏应有的保障,这就造成大学生“村官”不能安心工作,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有不少大学生“村官”把精力主要放在各类公务员考试上,而并非农村的实际工作上,这也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也表明,保障机制(比如月收入)会对大学生“村官”期满后是否继续愿意留在农村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大学生“村官”中,有32.3%的人愿意服务期满后续约,而月收入在3000—4000元的大学生“村官”中,则有68.1%的人愿意服务期满后续约。可见,只有提高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才能真正留得住大学生“村官”,才能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身份不受重视,随意借调现象严重
由于大学生“村官”目前的身份还不确定,职责还不明确,有的甚至最终沦为“打杂”的“临时工”,而得不到村民和领导的重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地方依然存在不重视大学生“村官”的现象。曾有大学生“村官”向我们诉苦,称某些地方作风比较严重,对大学生“村官”缺少足够的重视,缺乏支持性的民主氛围,大学生“村官”的意见根本没人理会,这就严重挫伤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还有些单位则对大学生“村官”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造成有些大学生“村官”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空挂”现象比较普遍。有些乡镇部门甚至随意借调大学生“村官”帮助工作,造成部分大学生“村官”村里镇里两头忙,无法专注于农村工作。统计结果也表明,考评方式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被调查的大学生“村官”中,有15.7%的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认为所在单位采取了偶尔过问或者不闻不问的考评方式,这也远高于村长助理(8.0%)和村支书助理(7.1%)等岗位。意见的采纳情况也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岗位存在密切的联系。相对而言,村支书助理所提出的意见最多,被采纳的也最多(80.6%),而被借调乡镇政府的大学生“村官”中,只有51.4%的人承认自己提出的意见曾经被采纳过,这也远低于其他岗位的大学生“村官”。
(五)缺乏良好的“传帮带”制度
据有些大学生“村官”反映,部分当地村干部对大学生“村官”持有“戒备”或“抵触”心理,虽然这不是普遍现象,但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实。部分村干部认为这些大学生“村官”是在抢他们的“饭碗”,所以不希望这些所谓的“空降兵”过多的参与村务管理,或者对他们的工作不闻不问。这会使得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直接有效的指导,毕竟大学生“村官”刚刚走出校门,对农村还缺乏了解,工作上还缺乏经验。只有通过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传”、“帮”、“带”,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才能帮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明确“村官”选拔对象,制定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
进行大学生“村官”选拔时,在注重个人学历,政治面貌之外,应当根据当地农村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考虑选聘对象的专业适当向农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倾斜,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优势,满足“村官”的岗位要求,尽量减少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在选聘“村官”时,也应该考虑到语言,风俗习惯等问题,尽可能优先选择原籍的大学生“村官”,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入职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农村,缩短工作适应期。此外,对大学生“村官”的选拔除了注重对知识、能力、品德的考察之外,还应加强对个人报考动机的考察,因为报考动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去留问题。
(二)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和岗中培训制度
岗前培训能够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了解岗位要求、当地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规章制度,能够尽快投入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去,实现大学生“村官”从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诚然,要有效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光凭岗前培训还是远远不够的,岗中培训才是整个大学生“村官”培训工作的主导部分。岗中培训需要从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水平,实现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工作实践的“无缝”对接,使之具备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以符合农村工作的需要。岗中培训,除了采用通常的授课的方式之外,还应建立“一对一”的“传帮带”制度,为每位大学生“村官”安排一名来自村镇领导班子,具有丰富农村一线工作经验的专职“导师”,及时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尽快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加强“村官”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
做好大学生“村官”的绩效考核的同时,也需要对这些“村官”所在的管理部门及其相关领导做好监督工作。一是对村干部进行有效监督。乡镇部门应做好对村干部的监督工作,防止村干部在工作中对大学生“村官”产生戒备和排外心理,积极配合大学生“村官”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对乡镇主管部门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县级组织人事部门对乡镇的管理工作应至少半年开展一次督查工作,开设各种信息反馈渠道,接受大学生“村官”与社会的来信、来访。三是对县级以上主管部门展开监督。上级监管部门应督促县级以上直接主管部门将大学生“村官”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并对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评估,防止村官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现象。
(四)优化工作氛围,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和考核制度
各级组织部门应当重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所在组织应当为大学生“村官”创设民主、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摒弃作风和官本位思想,尊重大学生“村官”的人格,认同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切身利益。鼓励大学生“村官”多参与决策,允许不同意见的出现,不要对不同意见者进行批判和恶意攻击。另外,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方面,应当明确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和工作职责,不应随意改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性质。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借调风”盛行,很多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政府后,沦为“临时工”、“打杂工”,这就失去了大学生“村官”深入群众,去农村基层锻炼的意义。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村官”的借调制度:一是在大学生“村官”上岗第一年,任何理由不得借调;二是不可完全借调,大学生“村官”在被借调的同时,应该兼顾村级具体事务;三是乡镇借调大学生“村官”一次性不得超过两名,可根据个人意愿和期满职业发展需要,实行轮流借调方式;四是针对大学生“村官”所谓的“空挂”现象,要早发现早披露,坚决把投机者清出大学生“村官”队伍,确保“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过程的纯洁性与公平性。此外,各地还应根据当地具体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村官”绩效考核标准,并将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严格挂钩,提高绩效优秀者的工资待遇水平,从而有效激励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大学生“村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组织管理部门需要认真分析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通道,结合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大学生“村官”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设计,尽力为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提供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促进个人职业目标的达成。通过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大学生“村官”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做好职业目标定位,理清职业发展方向,从而调动大学生“村官”工作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通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设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退出制度,对于工作能力突出,愿意服务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留在农村继续培养,或者通过支持其报考公务员、提拔农村干部的形式,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党政管理后备人才;对于那些不适合“村官”工作,但是愿意留下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进行调岗或者推荐到其他可以服务农村的岗位;对于工作表现良好,但不愿留在农村,选择考研、自主择业或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保证大学生“村官”既能“留得住”也能“流得动”。
参考文献
[1]段小力.大学生村官与新农村建设:公共选择视角[J].江西农业学报,2008,(10).
[2]吕书良.新农村视角下大学生村官及其政策考量[J].中国农村观察,2008,(3).
[3]马德峰.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4]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杨雪英,李义良.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思想政治建设为视角[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9).
[6]杨应云.对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理性思考[J].理论导刊,2009,(10).
[7]吕洪亮,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J].中州学刊,2009,(01).
[8]房国忠.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8).
[9]周玮,吴兆基.高校在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4).
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范文2
大家早上好!
我是陈良跃。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代表2010**选聘生作结业陈词。在这火热的七月,我们带着炙热的心从**各地汇聚市委党校。在这里有舒适的生活环境,有多样的学习方式,有丰富的学习内容,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郭部长的语重心长,感受到了赖局长的不凡经历,领略到了郑校长的思想理念,还聆听到了很多各条战线、各部门领导工作者的精心讲授,还对先进示范村进行参观考察。多样的学习形式,丰富的学习内容,无一不体现着组织领导对我们这届选聘生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在此,我谨代表全体2010**选聘生对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市委党校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二天的培训,我们受益良多,不仅完全调整并进入了村官状态,而且掌握了出征村官的必备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定当努力把这些知识付诸实践,扎扎实实从村里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时时刻刻想着为老百姓服务,用心做事,以情待人,用出色的成绩证明自己的才干,体现我们的价值,展示当代大学生村官学的习风网采。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二天培训,我们却已经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组成了一个富有凝聚力的班级。
这是一个温暖的班级
当每天男生提前十分钟到餐厅帮女生摆好碗筷,乘好饭的时候,你知道吗?你们是一群多么可爱的男生,当每位女生每天对我们致以灿烂的笑容时,你知道吗?你们是那么的美丽动人。当我看到妍妍同学每天忙上忙下还要为艺发同学包扎伤口的时候,当我看到丽丽同学每天不仅忙于自己的节目还要帮别人排练节目的时候,当我看到耀洪、竟瑜同学每天在后面默默的为大家无私的拍照的时候,我是多么的感动。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在无私奉献的班级,这是一个和谐温馨的班级。
这是一个富有激情的班级
从平时的乒乓球、羽毛球活动,再到全体同学都参与的篮球活动,从各小组之间平时的积极互动再到全体同学参加的k歌活动,从平时的文艺表演再到昨晚的圆满落幕的联欢晚会,无一不充满着我们80后的激情,闪烁着我们年轻的活力。
这是也一个充满理想的班级
当我看到每个人眼中闪烁的光芒,当我看到大家自我介绍时自信满满的样子,我感受到你们的理想,感受到你们的希望。xx总理曾经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要做仰望星空的那一代,我们是富有理想的一代,我们要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作出大的作为。
这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班级
从刚到党校的坎坷不安的懵懂,到现在胸怀大计的意气风发,十二天的培训,我们不断在学习,不断在进步,不断在成长,不断在与时俱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定会把这种学习态度带到基层,在基层好好学习,不断与时俱进。
正是这样的一个富有凝聚力、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即将扎根基层,扎根农村,为“**建设,**先行”大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以实际行动诠释“村官”的责任和对三农工作的热爱与执着。
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范文3
心理弹性研究领域主要关注“效果性因素”,而“方向性因素”也具有无以取代的地位,尤其是主体生存图式的作用应该得到心理弹性研究的重视。为了探索主体的生存图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本研究编制了“一般生存图式量表”,并采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中文版(CD—RISC—c)对大学二年级本科生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一般生存图式与心理弹性在总体水平以及各个维度上的均值都有着一致的变化趋势,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生存实质”、“积极进取”和“主导价值”3个因素对心理弹性的回归效应显著。由此推论,通过优化主体的生存图式改善其心理弹性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生存图式 心理弹性 大学生
分类号B844
1 引言
心理弹性的系统研究至今已经有30余年的历史,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研究关注的对象也由儿童、青少年扩展到成年人和老年人。在早期研究中,心理弹性被简单地界定为一种结果,或一种过程,或一种个人特质,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一概念已被全面理解为一种涉及结果、过程和特质的统一体,被看作一个包含多重要素的动态结构。在理论和应用研究中,心理弹性的结构因素和影响因素同样得到了重视。那些影响个体生存适应的危险因子(risk factors)较早得到关注,随后研究者试图发现与良好适应相关的因素或预测因子,并把那些在所有危险情境即逆境水平上都起作用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积极因素和那些只有在较高危险水平上才起作用的具有特殊性的积极因素区分开来。前者被称为资源(assets)或促进性因素(promotive factors),后者被称为调节因素(moder—ators)或保护性因素(protective factors)。根据其来源,这些因素又被区分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在一些有影响的心理弹性模型中,如Kumpr的心理弹性框架(the Resilience Framework)和Richardson的心理弹性模型(the Resiliency Model),这些因素得到了充分的考虑。通过对多种心理弹性理论模型的综合考察可以发现,研究者关注最多的是那些既具有普遍性又可以在高危情境中发挥作用,同时又能够成为稳定的个人特质的因素,如积极的气质、高智商、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内控性、自我调节、自我控制、高自尊、自我效能感、乐观、自主、移情、情绪管理、宽恕等。这些因素都被认为或被证实可以有效预测主体的心理弹性状况,对于个体应付环境压力能发挥普遍的和直接的效能,因此可以统称为“效能性因素”。这类因素对于主体的心理弹性具有基础性意义。但是还有一些因素对心理弹性不一定有直接影响,却能够降低危险因子所带来的风险、整合各种积极因素,对个体心理弹性系统具有导向作用,例如,信仰、存在感、高期望等便属于这类因素。在Richardson的心理弹性模型中,主体的希望、世界观和信念体系等被看作是与主体的身体一心理一精神平衡(bio—psychospiritu,al homeostasis)的瓦解与重组相关联的因素。国内研究也发现,主体的心理弹性与“世界是公正的”、“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等积极信念相关联。这些对主体的心理弹性主要发挥导向作用,甚至对“效能性因素”具有整合作用的因素可以统称为“方向性因素”。几十年来心理弹性研究领域并没有对这些“方向性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逆境适应,对“效能性因素”的探索成为心理弹性研究的一种定势,而那些“方向性因素”处于个体的信念体系、价值体系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变性,属于成熟的人格或成年人稳定的个性成份,因此不容易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另一方面,心理弹性体现的是主体生存状态的一种属性,主体关于生存的总体观念、信念、信仰、期待等在逻辑上处于上位,而在心理属性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习惯于因循“逆向还原”的思路,倾向于从构念的水平方向或其下位而不是从逻辑的上位寻找相关因素。实际上由于生存信念、信仰、期待等对人的行为会产生动力作用,这些信念、信仰、期待等也会反过来成为主体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原因。本研究试图探讨主体的一般生存图式,也就是主体对“何为生存?”“如何生存?”“为何生存?”这样一些基本问题的信念及其易激活程度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加深和扩展对心理弹性的方向性因素的认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作为对大学生一般生存图式与心理弹性之间关系的初步探索,研究被试仅选取济南市普通高校二年级本科生360人,根据性别、专业分层随机抽取。有效问卷346份。其中男生占49.6%,女生占50.4%;文科学生占51.7%,理科学生占48.3%。平均年龄21.07岁。
2.2 研究工具
心理弹性测量采用于肖楠等人修订的“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cD—RISC)”中文版(CD—RISC—c)。量表包括坚韧、自强、乐观3个因素,共25个题目,采用5点计分。文献报告的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与自尊、生活满意度和大五人格均达到中等程度的相关,显示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一般生存图式量表”根据心理学量表标准化程序编制而成,用于评定大学生的一般生存图式。量表由36个题目组成,包括6个维度,即“生存实质”、“积极进取”、“生存主体”、“德福关系”、“终极关怀”和“主导价值”。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数NNFI=0.91,0.92,CFI=0.92,RMSEA=0.067;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在0.65~0.89之间,间隔4周的重测信度系数在0.76~0.87之间。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基本符合本研究的需要。根据图式理论,一个图式的可利用性与认知内容与容易被激活的程度有密切关系。认知内容的易提取性是范畴能否被激活的一个指标。本研究把主体对生存信念意识程度的内省判断作为范畴易激活水平的测度。被试除了回答各题目所表达的信念与自己的符合程度外,对于每一题目还要回答“是否被您意识到,并影响您的生活?”,设定“总是意识到”的权重为1,将“经常意识到”、“有时意识到”、“很少意识到”、“从未意识到”的计分依次递减0.2个单位,作为题目得分的权重系数。
数据采用LISREL 8.80和SPSS 17.0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生存图式及心理弹性均值差异分析
均值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大学生生存图式在专业、性别及家庭经济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一般生存图式量表”总量表的加权平均分进行快速聚类分析(K—Means Cluster),把被试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类中心分别为2.86、2.13,人数分别为127、219)。t检验显示,高分组和低分组在生存图式量表6个维度上的加权平均分都达到了显著差异。然后对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c)得分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被试在心理弹性量表3个维度及总量表上的均值都存在显著差异。
4 讨论
4.1 生存图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一般生存图式量表”是根据现代生存哲学理论,围绕“何为生存?”、“如何生存?”、“为何生存?”三个基本生存问题编制的。关于“何为生存?”的问题包括“生存实质”和“积极进取”两个因素。“生存实质”因素体现预成论与生成论信念的区别,“积极进取”因素体现被动生存与主动生存的区别。关于“如何生存?”的问题,包括“生存主体”和“德福关系”两个因素,“生存主体”因素描述个体取向与整体取向的生存观,“德福关系”因素描述主体如何看待道德与幸福的矛盾关系。关于“为何生存?”问题的思考必须跳出现实的约束而指向“终极关怀”,而终极关怀的问题就是信仰的问题;与此相一致,引导主体生存的“主导价值”则有低层次的、基础层面的生理与心理价值与高层次的、超越层面的精神价值之分。6个因素从内容上大致能够反映主体对生存的总体信念、态度和期待,量表还以主体的“意识程度”作为权重指标把这些信仰、态度和期待在主体现实生活中易激活的程度反映出来。从内容和结构的分析结果来看,量表能反映主体的一般生存图式状况。
关于心理弹性,理论和应用研究都需要把其结构因素和影响因素区分开来,但严格区分心理弹性的结
3.2 大学生生存图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和回归分析
求被试的生存图式量表加权平均分与心理弹性量表算术平均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发现生存图式量表的各个因素和总量表加权平均分与心理弹性算术平均分存在正相关,而且绝大多数相关为显著正相关。
进一步对大学生的生存图式量表得分与心理弹性量表得分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只有个别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生存实质”、“主导价值”对“坚忍”的回归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积极进取”对“自强”的回归效应达到显著水平;“生存实质”对“乐观”的回归效应达到显著水平。
构因素与影响因素是困难的。判断某一因素是否被概念所容纳,需要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根据。对于心理弹性这个概念,国外主要有三种定义方式。第一种是把它看作个体经历高危后的积极结果,第二种是看作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第三种是把它看作压力、逆境等生活事件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第一、二种定义的内涵比较确切,但又似乎外延不足;第三种定义又容易把心理弹性的结构因素与影响因素混淆起来。逻辑定义难以统一,操作性定义就更难确定。例如,Friborg等人编制的“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Adults)包含“个人能力”、“社会能力”、“家庭和谐度”、“社会支持”、“个人组织性”等5个因素;胡月琴等人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等5个因素。这些量表所测量的是心理弹性的结构因素还是影响因素就很难确定。有一些着眼于主体心理弹性能力或特质的工具,如Connor和Davidson编制的“CD—RISC”包含“能力”、“本能”、“接受变化”、“控制”、“精神影响”等5个因素,所测量的内容可以确切地看作心理弹性的结构因素。本研究所采用的是于肖楠等人根据“CD—RISC”修订的中文版“CD—RISC—c”,包含坚韧、自强和乐观三个因素。虽然,被试在生存图式量表上得分的高低和在心理弹性量表上得分的高低相一致,但从表3可以看到,生存图式量表各因素及总量表与心理弹性量表各因素及总量表之间仅达到了中等程度的相关,有些因素间仅存在弱相关。从相关分析的结果和量表内容来看,“一般生存图式”更适合被看作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对大学生生存图式在专业、性别、家庭经济水平等各方面的均值分析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存图式在心理结构中的内隐性和深刻性特征。生存图式作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因素,从表2来看,与主体的心理弹性在总体水平以及坚韧、自强、乐观各个维度上都有着一致的变化趋势,由此可以推断主体的生存图式与心理弹性存在深层次的关联。已有研究把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区分为促进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那么生存图式属于促进性因素还是保护性因素?“一般生存图式量表”所涉及的是关于现实人生与终极关怀等方面的基本问题,与主体生存的基本方向相关联。心理弹性研究所关注的,首先是在较高危险水平的情境中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其次是在所有危险情境即逆境中主体的生存和发展状态,而不关心在顺境中主体的生存和发展所存在和潜在的危险。事实上,在即使没有任何生存困难的情境即顺境中,主体也会因为无意义感或无方向感而陷入消极抑郁的情绪状态,从而体验到生存和发展的不适应,与逆境或高危情境中的个体面临着类似的发展风险。因此生存图式对人的存在状态的影响是广泛而全面的,而不局限于高危情境或一般的逆境,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生存图式与心理弹性之间的相关只能达到中等程度。
在回归分析中,只有“生存实质”、“积极进取”和“主导价值”进入回归方程,表明3个因素可以有效预测主体的心理弹性水平。其他3个因素均未进入回归方程。从逻辑上看,个体关于“生存主体”、“德福关系”的信念以及对“终极关怀”的态度也与心理弹性存在密切关系,这在表3的相关分析数据中有所反映。
4.2 从生存图式的角度审视心理弹性干预
从聚类均值差异比较和相关分析可见主体的生存图式与心理弹性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可以初步推断,生存图式的改变能够引起心理弹性的改变,因此生存图式作为一种方向性因素应该得到心理弹性干预研究者的关注。已有的心理弹性干预模型大都存在着“屈高就低”的倾向,即从主体本身及家庭、学校、社区或其他环境中寻找能够支撑个体心理弹性的因素加以干预,以减少个体的脆弱性,从而推动个体坚强地应对逆境、规避风险。这可以看作一种“推”的策略,即从低处或从背后推一把以使主体获得走出生存困境的力量。这种“推”的策略仍然没有摆脱“高危险——消极结果”的线性假设,寄希望于通过个体自身的“效果性因素”的获得和增强以及外部资源的支持,帮助个体克服或降低发展或生存的危险。但是仅靠个体的“效果性因素”或外部力量维持主体的适应状态是不够的,心理弹性的提升还需要一种激发主体主动整合积极资源、舒缓生存和发展风险的内部力量。由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资源有限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与就业的矛盾加剧,社会主流价值体系长期不稳定,很多不确定因素导致新的应激源不断产生。面对多变的生存困境,这种“推”的策略显然缺乏必要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如果“效果性因素”和外部资源不足以支撑主体所承受的压力,那么“方向性因素”作为一种整合内外资源、变消极为积极的主体性力量就需要被充分调动起来。
其实“心理弹性”最初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就是因为那些同处逆境但仍然发展良好的个体的存在,这些个体的良好发展不能完全用“效果性因素”或外部资源的支持来解释。Richardson的心理弹性模型表明,主体有维持自身身体一心理一精神动态平衡的倾向。当主体无法承受所面临的压力时,身体一心理一精神的动态平衡会遭到瓦解。平衡的瓦解可能导致四种情况:或者使主体处于功能紊乱状态,或者使主体不堪忍受压力而放弃原有的动机、希望而倒退到一种低水平的平衡,或者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显然这三种情况下个体都丧失了成长的机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主体在逆境中有了新的洞察、困境的经历成为主体发现和培养心理弹性品质的积极的反省过程,使主体强化了已有的心理弹性,甚至获得了新的心理弹性品质,从而体验着精神的成长。Richardson称之为“心理弹性的重组”(resilient reintegration)。可见高危情境或逆境既能损害主体的存在,也可以成为主体成长的机遇。危险性因素发挥积极作用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只能从事实的逻辑上位去寻找。“趋乐避苦”是有机体的生存本能,能从痛苦中获得成长的力量却是人的生存智慧,而只有那些获得了确定的生存方向引导的人才能够把握这种成长的机会。从实质上看,心理弹性所描述的是生存状态的一个特征,而生存图式反映着主体对现实人生与终极关怀的总体信念,引领着主体生存的方向,必然影响着主体的生存状态。在逻辑关系上,生存图式处于心理弹性的上位,因而通过改善主体的生存图式提高其心理弹性是一种“拉”的策略。在主体生存的整体框架和整体历程之中,生存图式为主体的心理弹性发展确立了一个上位的理由,并为其提供动力。生存图式的改善需要长期的教育,在物质主义盛行、功利主义泛滥、终极信仰缺失的特定历史时期,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信仰教育、价值教育以及整个“大德育”事业理应承担起整合和提升主体生存图式的重任,引导主体自觉构建有效的生存导向系统。
5 结论
大学生的一般生存图式与心理弹性在总体水平以及各个维度上的均值都有着一致的变化趋势,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一般生存图式中的“生存实质”、“积极进取”和“主导价值”3个因素可以有效预测其心理弹性水平。
参考文献
1
Kraemer H C,KaZn A E,Offord D R,et ingto terms with the terms of sks.Archives of GeneralPsychiatry,1997,54(4):337—343.
2 Masten A S,Patricia M,David P,et petenceunder stress:d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In Roll J,Masten A S,Cicchetti D,et al(Eds.).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ology.UK:Cambridge Universiv Press,1990,236—256.
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跳蚤市场;利弊;建议
一、大学生跳蚤市场中的――利
(一)国家一直提倡节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和谐共赢。国家现在极力建设和谐社会,主张高效利用资源。大学生跳蚤市场使得大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没用物品放到交易平台上,产品就能够物尽所能的发挥自身的价值,据我们统计分析,很多大学生在购买商品时易有冲动的行为及攀比心理,购买的商品未必是自身所必需的,买过后,此类商品会被搁置,商品的价值会被埋没,还有的商品,如书籍、衣架、球拍等都可以被二次使用。大学生跳蚤市场是让学生出售对自己无用却可以让其他无固定收入的大学生低价买入对自己有用的商品的平台,促进资源的再循环,提高物品的利用率。
(二)克服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及虚荣心理。心理上,大学生应该克服消费上的虚荣心和攀比心,优化校园风气。大学生在消费上的浪费不仅仅会助长享乐主义破坏校园的学术氛围,而且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关系的疏远。克服虚荣攀比心理,合理有效的消费不但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方便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跳蚤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获得一部分的收入来源,减轻学费及生活费上的负担,另一方面,使得买方可以花费比较少的钱去买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节约了大学生的部分生活开支,而且不用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去寻找自己所需的商品,因为跳蚤市场平台就在生活的周边。
(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节约。大学生跳蚤市场提高了物品的价值利用率,从节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节约,就会带动周围人的行动,可以让此氛围感染社会,实现“资源循环,创新发展”。在此氛围的带动下,大学生会继承和发扬中华的传统美德,抵制打压奢侈之风,创造良好校园风气。
(五)促进大学生跳蚤市场团队的友好协作及成员能力的发展。大学生跳蚤市场团队的友好协作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并让成员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而且明确的分工可以增长大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创造力。跳蚤市场交易平台让学生感受社会文化,从中养成节约资源、提高产品价值利用率的习惯。
二、大学生跳蚤市场中的――弊
(一)没有严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法律机制。大学生跳蚤市场中的商贩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严谨的规章制度去限制其发展,所以交易中难免会有问题存在。据我们的统计整理可知(图1),跳蚤市场中的商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大学生关于跳蚤市场最关心的问题,而且大学生跳蚤市场的售后完善也成为了一个扼待尽快改善的问题。规章制度的不成熟性,造成了买卖双方之间也存在诚信问题。
(二)没有专门的销售聚集地点,不利于校园环境的美化及大学生的购买。大学生跳蚤市场在大学中几乎没有专门的销售聚集地点,以至于摊位杂乱无章,周围环境没有被专门的人员进行打扫,使得环境污染,校园整洁度被破坏。另外,销售地点的凌乱,使得购物渠道不畅通,信息交流不及时。
(三)有的大学生不能处理好学习与创业的关系。大学生首先的身份就是学生,学生应该把学习放于第一位,在自己把学习做好且有过多精力的状况下可以进行创业,为自己的生活添色添彩。但是,有的大学生却不能处理好学习与创业的关系,在学习精力尚且不足的状况下,急功近利,一心两用,这样只会得不偿失,是自己在过大的压力下焦头烂额。
(四)宣传方面不周到,保障机制不健全。据我们的统计分析可知,还有很多的大学生对大学生跳蚤市场的了解不深(图2),而且跳蚤市场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力,使得有的大学生根本不知道跳蚤市场是什么,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不了解此平台以致不利用此平台以致此平台的发展遭到局限。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会乱掉市场的交易秩序。
图1 图2
三、针对大学生跳蚤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题建议
(一)规定销售商贩的资格。在商贩正式盈利于大学生跳蚤市场前要对其进行考察,因为商贩大部分是大学生,所以从周围的学生及老师对其进行了解。主要了解其品格、交际能力等,对各个方面进行打分,设定及格分,超过审定资格再颁发正式营业资格证。
(二)价格规范化。校方需要在其能力范围内,设置规范价格的部门。价格规范部门对各个种类的商品设置价格浮动范围,防止商贩的漫天要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三)设置专门的大学生跳蚤市场销售地点。高校跳蚤市场中的销售者,87.6%是毕业生,因为时间的紧迫,他们不得不采取这种最直接的“面对面交易”方式。把大学生跳蚤市场聚集到专门的场地,既有利于买方比较商品,以方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以满足生活的需要。
(四)校方协助跳蚤市场对其进行宣传。校方可以规定几天为“大学生跳蚤市场日”,加大宣传力度,从发放宣传单、举横幅等方式让大学生了解跳蚤市场和利用跳蚤市场使得跳蚤市场的影响力的扩大。
参考文献
[1] 李玲.浅析高校跳蚤市场的现状与改革[J].时代经贸,2006(04).
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多元化发展;社会流动;困境
所谓的“大学生村官”,就是选聘高校大学毕业生到农村等社会基层去任职,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主任助理或者从事“三支一扶”工作。任职时间一般为三年左右,在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政府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享有政策优惠,工作期满后可以自主择业。它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最佳决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就是大学生村官期满后何去何从的问题,这也是对大学生任职期间的工作成效的检验。笔者认为,要实现大学生村官的多元化发展,就必须从其社会流动的方向入手。
一、社会流动理论
社会流动理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索罗金发表的专著《社会流动》一书中。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流动理论逐渐发展成熟,社会流动正式被社会学家定义为:社会身份地位改变的总和。根据索罗金的相关理论,社会流动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其中,垂直流动就是社会成员的职业或地位发生了质变,水平流动则不同,它是一种在同一个职业中的位置同样的社会地位中的横向的移动或者发展。社会学研究的社会流动实际上是流动还是不流动,也就是说应不应该在原来的位置上占,合适就应该继续,反之就应该流动。影响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的性质、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教育水平、家庭背景和社会网络资源等。
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与流动现状
大学生村官这项政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中却也遭遇着一系列的困境和现实问题,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质量和数量。
(一)身份处境尴尬
在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大多数被管理的村民不认同甚至排斥“外来客”的引导,是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处境遭遇尴尬,难以融入村民生活,各项工作没有办法达到很好的展开。由于没有明确的任务标准和具体的工作事项,他们往往被当作一个办事员,充当端茶倒水跑腿的角色,没有施展专业技能的平台和机会。另外,大学生村官是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其身份不属于公务员,也不属于国家干部,在任职形式上属于“空降”,因此更有大学生村官违法之说。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村官身份遭质疑,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模糊,处境尴尬。
(二)经济待遇偏低
据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相对较低,在生活上也条件一般,很多大学生来自城市,甚至受不了农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干不长、留不住”成了大部分地区大学生村官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与大学生的理想追求也是有很大现实差距的,例如大学生村官一般都具有党员的身份,到农村任职,是一种逆向的就业追求,需要经历艰难困苦的基层考验,这也是在经过了理想与现实的几经比较之后的慎重选择。再者,看到自己的朋友等在大城市拥有好的工作,高收入、高消费,自己羡慕而又不得,很多大学生村官往往会陷入迷茫的境地。
(三)工作推动艰难
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推动艰难也是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这是由于大多数村官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文史类和理工类的,而与村官相接的农学类的专业的人甚少,这就造成了所学知识在农村的实际需要中根本用不到,专业不对口,所以在工作时还要从基础开始学起。同时,大学生由于刚出校园,社会阅历尚浅,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对农村的环境和民风民情等了解甚少,很难在农村尽力自己的交际圈,这也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
(四)期满出路困惑
由于相关的政策和机制不健全,不完善,造成了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结束后无法得到合理安置,使得大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前途问题上感到困惑和迷茫,也使其在任职即将满的时候往往无法安心投入工作。另外,相关的政策出台往往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具有相对滞后的特点,这也造成了大学生村官难以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是去是留的问题上犹豫徘徊。
三、影响大学生村官流动的主要原因
(一)机制不健全
社会群体的合理流动是正常的,能体现出其社会管理和社会结构的活力性。目前大学生村官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关的机制不健全,使大学生村官计划火热之后变成了隐患。首先在待遇上没有给大学生很好的保障,尽管各地在大学生村官的待遇上包括政治和经济待遇等都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但是真正实现起来仍有难度,很难落实到位。其次在相应的配套机制上也不达标,只注重前期的选拔和任用,对后期人员的管理如激励、评价等机制往往较为忽略。再次,国家宏观上也制定了实现大学生多元化发展的相关社会流动政策,但还是出现了竞争公务员的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社会流动。另外,国家鼓励大学生从事村官工作,而期满后大学生多流回高校自主择业,却缺少了一定的支撑条件,也影响了大学生村官的多元化发展。
(二)思想存在误区
影响社会流动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因素。因此,促进大学生村官的流动,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意识上加以引导。但是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多数并不愿意长期服务农村,扎根基层的意识薄弱,而仅仅把村官当做“跳板”,以便为了以后更好的就业。也有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较弱,他们多是从城市的繁华来到农村的朴实,满腔的雄心抱负在现实的工作中遭到打压,因此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很多大学生村官对未来失去信心,很难从心理上接受这一现实。因为对农村基层缺乏全面的了解,应对繁琐的服务工作也是他们渐渐迷茫,产生被社会忽视的边缘化的心理问题等。因此,在长期发展中,这种经历也会被当做一种体验,逐渐影响大学生村官这一社会群体的社会流动方向。
四、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的社会流动问题。实现其多元化发展
针对当前大学生村官出现的社会流动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笔者运用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生村官的社会流动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实现其多元化发展。
(一)留任续聘
根据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留任续聘属于水平流动领域。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间深入基层、熟悉农村生活,对群众有较深厚的感情等就可以选择继续留任,成为基层管理的后备人才。对于这个群体的培养就应该鼓励大学生村官,在期满后续聘,也可以竞聘村委会职务等,鼓励他们在农村发展,实现自己的一番天地。
1.培养其职业认同感
大学生村官由于深入基层,心理落差较大,难免对自己的工作不重视,甚至只是为了能拥有较好的政治待遇等。所以,对大学生村官的培养就要从心理上使其产生很好的职业认同感,能够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在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将自己真实地融入农村基层生活,扎根农村,并为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这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进行相关的培训、开展农村特色活动、文娱活动等并使其担任相关角色,帮助大学生村官真正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责任意识和职业认同感。
2.引导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
目前大学生村官普遍的职业是公务员,在任职期间如果能自主创业,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发展方向为此,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组织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鼓励大学生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等。这也有助于大学生村官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合理引导水平流动。
(二)进企事业单位或继续深造等
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后选择考公务员、进企业或者留校继续深造等社会流动属于垂直流动。针对这一流动群体,可以灵活地采取相关措施,选择继续健全相关机制,培养大学生村官的职业感,另一方面在其他职业层面也可以促进其社会流动,实现其多元化发展。
1.健全流动机制
健全相关的流动机制,首先要建立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联动机制,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在每学期安排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等。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通过成立宣传小组,介绍地区特色及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大学生有好的职业定位。另外,在选聘的方式上也要多样,这对大学生村官的社会流动有着关键的作用和影响。
2.引导其进入企事业单位
在这一环节的社会流动中,要及时公布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和大学生村官转入编制的计划和数目,制定相应的转编制考核细则和规定。同时,也要鼓励大型的企业留有合适的岗位给即将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政府适当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等,使在基层待久但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也能流动到企事业挝唬促进其多元化发展。
3.考公务员
在现行的形势下,报考公务员无疑是当前大学生村官最热门的选择。利用报考公务员加分的政策也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村官留在基层。但在制定相关机制的时候,一定要指定规范化的指标,例如可以提倡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等,也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工作,工作优秀即可被扩充到公务员队伍。
4.支持继续深造
有的大学生村官也认为自身的知识修养不够,想要回校继续深造,对这一群体的培养,要出台相关的政策,不能仅仅依靠加分政策来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如可以开设大学生村官培训班、设置相关专业的硕士培养等,鼓励优秀的村官通过深造学习,提高知识结构很能力,促进其社会流动。
大学生村官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创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0001-02
一、 陕西省大学生村官创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大学生村官创业政策的相关内容解读
1、依照规定贷款还款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贷款金额是1万至8万不等,政府和相关的金融机构推出的贷款方式是金融贷款,也包括财政补贴。针对特殊情况采取灵活的贷款政策,在确定个人信誉的前提下,随时用随时支取,而且可以循环使用。要求在3年内按照银行的利率归还创业贷款的金额。
2、财政拨款,银行经办
陕西省的财政部门每年安排专用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专门支持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每一年都有具体的拨款金额。政府会根据招标结果确定由哪家银行负责,中标的银行会按照法定的手续对申请创业基金的大学生按时发放贷款。
3、创业资金的审核由银行负责
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的发放是由中标的金融机构审核办理的,我省得财政部门再根据申请的具体情况拨款,把所拨款项分解到下属的县市区,保证了专款专用。
(二)政策的主要特点
1、贷款利率较之普通贷款偏低
政府对优质的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贷款本身是属于一种扶植政策,融机构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银行坚持微利的原则,给大学生收的贷款利率是比一般情况下偏低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的还款压力,同时会大学生村官提供的方便。
2、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的担保方式更加多样
普通的贷款担保方式比较单一,对于大学生村官也不是特别合适,因此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贷款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担保方式,例如可以对工农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权进行抵押,对创业项目之间互保等,不同于以往单纯的法人担保和实物担保抵押。这种灵活性的政策可以扩大贷款的覆盖面,增加饱和度。
3、还款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大学生村官的还款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针对大学生的具体还款能力和实际创业当中的难度,财政部门也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可以再3年之内一次性的付清,也可以猜3年内分期进行偿还,这样就会减轻大学生村官的还款压力。
二、 陕西省大学生村官创业政策对鼓励全国的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可以缓解就业压力,锻炼大学生的自身能力
大学生村官创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锻炼自身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据笔者调研结果,在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流向问题上,陕西省大部分村官都希望期满后参加公务员考试,可是有限的公务员招录名额根本满足不了日益庞大的村官队伍,而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期满后的出路问题,还能锻炼自身为人处世的能力,使自己获得力量。
(二)可以提高农村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给大学生村官创业进行经济扶持,能够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农村的建设当中,会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能够解决农民迫切知道的技术难题,例如病虫害防治、农业结构的改革、良种的培育、农作物的深加工、乡镇企业的发展等等,大学生村官的创业之路也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之路,通过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能够调动一个地区工农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新农村的建设水平。
(三)带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朝着科学化发展
农村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联系政府和人民的桥梁,基层政权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和谐发展。而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素质、有见识,能够把民主公平的意识传播到农村建设当中,有助于农民群众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活动。通过大学生的先锋带头作用,能够带领百姓建立一个民主和谐的村委会,从而推进农村的积极建设,推进政治文明,维持社会稳定。
三、陕西省政府推进大学生村官进行创业的具体举措
(一)严把关口,确保选聘质量
陕西省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问题高度重视,严把村官选聘关口,组成了以省委常委为代表的领导小组,主要工作是协调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以“优选”为选拔大学生村官目标,目的是优化整体大学生村官的队伍结构。
(二)开展岗前教育,促进学生从心理贴近群众
大学生从学校直接走进了农村,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角色也从学生跨越到农村管理者,这种感情的转变并不是靠学生自己就能立马进入角色的,为此陕西省政府对这些大学生村官进行了岗前的教育培训,帮助大学生村官从内心上接受自己的工作,接受自己的角色,从而把群众当家人,从行动上帮助群众更好的进行生产工作,更好的生活。
(三)提高大学生的待遇,促进其更好的为农村进行工作
很多大学生都会去大城市工作,而农村条件十分艰苦,大学生村官也会存在一些生活感情上的困难,为了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困难,陕西省政府在政策上争取给予大学生村官一些好的待遇,首先在经济条件上,陕西省政府给每位大学生村官每年进行财政补贴,增加工资待遇,发放安置费用等等,同时针对大学生村官的养老、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以及生育险等等,也积极完善,全部拨款由县市区的相关财政部门承担,争取减轻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更好的扎根农村,贡献光和热。(五)积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第一是鼓励大学生村官和老村官进行交流沟通,大部分的大学生村官在学校学习了很多知识,但是却没有在社会上进行实践的机会,对于社会发展、工作类型、社会交往一无所知,这是大学生村官的软肋,因此政府组织了岗前培训,陕西省也因此建立了老干部带新村官的帮教机制,同时鼓励大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以帮助大学生村官更快的熟悉村里的业务,更快的把自己所学的内容运用到村级的管理当中;第二,在大学生上岗前进行专项的培训,因为部分学生接触农村的机会比较少,对农村的情况不了解,这就会增加他们在村里进行管理的难度,因此陕西省政府开展了岗前培训,主要的培训内容包括中央对农村的政策、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科学技术、农村发展的现状、先进的生产技术等等,这些培训的课程能够快速的让大学生村官掌握村里的实际情况,以在工作中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第三,陕西省政府积极与高校进行合作,委托高校开展大学生村官的短期培训课程,让大学生了解村官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推进优秀大学生投入到农村建设当中,同时潜移默化的把农村的情况传递给大学生,这些切实可行的村官课程直接推进了大学生村官素质的提高,一部分学生也表现出来回到属地农村进行工作的愿望。
四、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