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绩效改革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绩效改革计划范文1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71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1
1 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认识
1.1 事业单位的概念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指的是由国家相关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以及卫生等领域的社会服务组织。
现存的事业单位主要有3大类组成,第一类是能够从事执行政府相关职能的法定组织,其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支出,例如证监会等组织;第二类主要是公益性质的服务组织,其组织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地方级财政拨款及国家专项资金补贴,例如医院、学校等;第三类则是具有盈利性质的事业单位,其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形式,组织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以及企业的收益,如出版社等。
1.2 绩效工资的含义
绩效工资指的是根据员工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劳动强度及责任高低等确定岗位的级别。首先根据单位的经济收益以及市场劳动力的价格水平确定工资额度,其次根据员工的劳动成果以及劳动效率确定员工的劳动工资。这样,员工的工资构成主要是岗位的基本工资和员工的劳动报酬两部分构成,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1.3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特征
我国事业单位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在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具有明显特色。首先,事业单位并非单纯的盈利性组织,其基本职能是为社会其他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事业单位提供的产品具有垄断性质,因此,事业单位的服务产品的质量影响着社会公共福利。其次,事业单位的组织决定权在国家,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中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划,确保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顺利推进。再次,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工资改革需要制定出明确的参考依据,确保即将实行的绩效工资改革能够极大地促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2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面临的问题
2.1 考核体系缺失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面临的第一大难题就是缺少科学有效的指导,事业单位引进绩效工资制度是一项新兴事业,缺乏相应的规范措施,会在短期内阻碍改革的推进。目前而言,事业单位的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更多是从“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5个部分之间相互独立,且主观性较强,考核结果容易出现偏差甚至不合理的现象。
2.2 评价指标难以量化
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公益性的服务项目,日常工作评价主要从上述5个方面进行,但具体的评价环节难以量化,例如群众满意度这一指标,很难做出考核,因此在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中需要根据不同单位、不同工作岗位量化考核指标。
2.3 考核工作难以细化
事业单位主要由知识密集型员工构成,与技术部门不同的是,难以全面考核员工的工作,在事业单位,主要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能力,对工作人员隐形的服务水平难以做出考核,例如对医生的考核,更多是从医生的医术方面进行的,而忽视医生的医德,因此,绩效改革难以有效展开。
2.4 对绩效工资改革的认识不全面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原有的工资制度具有很深的感情,从内心排斥绩效工资的改革,并且在事业单位对绩效工资改革的认识也不全面,大致上存在以下两种片面认知。第一种认为实行绩效工资改革从某方面来说就是在涨工资;第二种认知则认为绩效工资改革是减少财政支出的方式。这两种观点存在明显的片面化倾向,例如绩效工资是基本工资加额外劳动工资,与原有工资对比是增还是减不确定;其次,事业单位的工资来源并不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因此第二种说法也不成立。
3 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措施
3.1 制定完善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
绩效工资制度在盈利性企业发挥着重大作用,营利性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进行量化和精细化,但事业单位很难像盈利性单位一样将绩效工资的效能发挥到极致,只能在事业单位自身条件的基础上适当借鉴盈利性单位的考核方法,形成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
构建适合事业单位发展需求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完善规范绩效考核制度的法律法规,按照绩效标准考察员工的工作状态,适当给予奖惩。其次,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制定这一考核体系时,将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性的考核放在首位。再次,明确个人绩效计划,明确规定员工在各个阶段需要完成的绩效内容,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最后,建立绩效反馈制度,鼓励员工对绩效工资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绩效工资合理化、规范化的建议,给予建议提供者相应的奖励,结合员工的意见不断深化绩效工资制度。
3.2 综合评价员工绩效
综合评价员工绩效,需要结合绩效考核制度的各项结果,统一评价员工工作绩效。注重员工的反馈,了解员工对工作的期待,改善绩效工资改革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制定详细的绩效考核档案,详细记录员工的各项工作指标,作为每个员工增加薪资、提升职务以及调动岗位的参考依据,从每个员工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综合记录,客观反映员工的具体工作情况。
3.3 统一员工对绩效工资制度的认识
思想是各项制度顺利推行的保障,事业单位的宣传人员要针对员工思想上的错误认识进行宣传和培训,转变员工对绩效工资制度的认识,使广大员工正确认识绩效工资制度,培养广大员工正确的工作态度,实现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目的。
绩效改革计划范文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教学愈加重要,在党校计算机教学也同样是重要的,同时,党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学对象为党员,因此,教学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党校计算机教学应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进行有效的结合,注重学员的实际操作,才能满足党校计算机教学的需求,才能符合党校学员的实际需要。文中将对党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点,给出提升党校计算机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改革;党校;计算机教学;成效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化,党校计算机教学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将计算机理论与实际操作进行了紧密的联系,党校计算机教学根据其学员的特殊性,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党校计算机教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对党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阐述党校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根据其特点,将给出提升党校计算机教学的具体对策。
1 党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党校计算机教学逐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党校的不断发展需要计算机教学,党校学员的不断进步需要计算教学,党校学员在学习党政理论与计算机理论的同时,要注重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才能实现计算机在工作中的作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技术传播愈加深入,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了党校教学的必然选择,党校作为给国家培养党政机关专业人才的基地,更应该尽快的熟悉计算机教学,并对其教学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党政机关工作的需求。同时,党校计算机教学要根据党校教学的具体特点进行安排,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养成,根据学员的特点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2 党教计算机教学的特点
党校计算机教学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创新教学,才能满足党校计算机教学的需求。党教计算机教学的主体比较特殊,并且教学主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教学的设计。党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学主体为党员,首先,党员的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博士、硕士、中专、高中等,文化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计算机教学,同时,对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掌握也会因文化水平而有所差异,文化水平偏高的学员对计算机的适应能力较强,反之,文化水平偏低的学员对计算机的掌握会比较缓慢。其次,党员的年龄差距较大,相比年长的学员,年轻人对计算教学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掌控能力都会比较快速,但年长的学员其政治理论基础较好,可以将政治理论与计算机技能实现更有效的结合。再次,党校计算机教学的学员普遍都有自己的家庭,其家庭对计算学习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致使学员的学习精力不足。最后,学员对计算机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学员对计算机都有基本的了解与认识,可以实现计算机教学的顺利开展,但小部分学员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存在空白,在日常生活中甚少了解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严重制约着计算机教学的开展。
同时,党校计算机教学需要协调学员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党校计算机教学要兼顾学员的工作与学习,实现对工作负责,并能够掌握学习内容。党校计算机教学需要在较短时间内,使学员获得较大的进步,计算机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将学到的知识、技能更好的服务于工作需求,这导致学员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对计算机知识将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对工作有帮助的将进行学习,所以党校计算机教学要根据学员的需求不断进行调整,并逐渐深化计算机改革,最终实现党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
3 提升党校计算机教学的对策
3.1 调整教学内容
党校计算机教学根据教学主体的特点,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党校计算机教学的主体是党员,党员在文化水平、年龄结构、知识理论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要求党校计算机教学要采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并根据学员的需求对计算机教学的内容不断进行调整,才能满足学员对计算机的需求,才能实现党校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党校计算机教学根据学员的差异进行分层式教学,让每个学员都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计算机教学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并注重学员的实际操作和其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与操作能力的提升,计算机教学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学员学习的需求才能得以满足。党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其教学内容不断进行创新,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的联系,让计算机教学的内容贴近生活、富有活力。
3.2 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党校计算机教学要积极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保持学员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党校计算机教学的效果。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部分学员对计算技术都有基本的掌握,但还有一部分学员未曾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学习还存在畏难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努力,提高学员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并逐渐实现学员的自主学习,才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提高掌握计算机的能力,才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工作中,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3.3 深化计算机教学改革
党校计算机教学需要不断的创新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党校计算机教学要实现改革,紧随计算机发展的潮流,党校计算机教学通过不断的改革,能够教授给学员最先进的计算机理论与技能,从而保证党校计算机教学的效果,提高党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
4 总结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愈加频繁,党校计算机教学是重要的,其不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党校学员的综合能力,才能提高学员的工作效率。文中对党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提出党校计算机教学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不断进行调整、创新,同时,文中给出了提高党校计算机教学的具体对策,相信,通过这些对策的逐步落实,党校计算机教学将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昊.论党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J].黑河学刊,2014,2(02):152-154.
[2]梁丽江.对党校计算机教学的两点认识[J].党校教育,2000,(04):92-94.
[3]雷花妮.党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J].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2011,9(43):160-161.
绩效改革计划范文3
摘要:为了提升会计课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快推动会计课程建设的发展,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实践情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会计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以期实现技工院校会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本文分析了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了会计一体化教学的组织,提出了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技工院校 会计教学 一体化 改革
在实践中,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包括如何控制成本、如何编制成本计划和如何预算成本等。最近几年,基于大部分就业单位的实际需求,不少技工院校增设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在校学生的创业培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不少学生认为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没有针对性,与具体的实践工作相脱离。因此,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
从某种程度上说,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技工院校会计专业能否取得预期的办学效果。近年来,在不少技工院校开展会计教学的实践中,科学、恰当地安排操作课程与理论课程,不知不觉地发展成为现有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更确切地说,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将实践操作与理论课程较好地联系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换句话说,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确保技工院校会计课堂具有一定的可视性、有效性、实务性和操作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新时期,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相应的实践训练,能够让学生深刻、系统、全面地掌握书本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有利于加快推动技工院校会计课程的深化改革,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需求。
二、会计一体化教学的组织
不可否认的是,不少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不具备实训实习经验,实践操作能力比较薄弱。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综合应用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是技工院校最为主要的教育目标之一。正因如此,在会计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承理论结合实践的宗旨,最大限度地增强会计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事实上,实践课课时在当前技工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不少教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进入企业开展实地培训工作,缺少一定的实习教学经验,无法按照岗位的实际需求,对相关方面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进一步说,绝大部分教师仅仅注重实际操作的形式,过于强调演示过程。有鉴于此,为了符合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要求和标准,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结合具体的实际状况,加强校内一体化教学场所建设实现模拟实训,建设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让学生在企业实训基地真实场景实训势在必行。
三、对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建议
在对会计一体化教学进行全面、细致探讨的前提下,笔者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策略有效,希望能够实现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1.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会计一体化课程内容
从目前看来,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的会计教材缺少实际的技能训练,过于强调理论性,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实践中不难发现,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与实际相脱离,无法较好地与会计岗位进行对接,无法保证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岗位的实际要求。正因如此,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会计一体化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常来说,各单位的组织规模和业务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少单位采用不一样的会计处理程序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单位的经济业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繁简、难易区别。实践表明,将典型工作任务顺利转化为会计一体化课程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有利于大幅度提升会计课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值得肯定的是,在会计课程的设计过程中, 只有注重和强调将实践案例和理论讲解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对会计一体化课程的关注度,才能实现技工院校会计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
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应该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的会计专业教学方式,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进一步确保培养出来的优秀会计专业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容置疑,技工院校会计课程对学生基本应用能力的要求颇为严格的主要原因在于:绝大部分会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从基本上说,技工院校的学生只有充分了解相应的会计课程,选择高效的现代会计学习方式,对现代会计的内容和基本原理了如指掌,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解决和分析会计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应该积极督促和指引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面临的实际困惑和难点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毫无疑义,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布置相应的任务,严格按照学生的现金收支情况,顺利完成现金日记账,将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认真评价课程的实施,持续改进教学
对于会计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来说,教师的评价总结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环节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讨论结果正确与否,教师进行恰当地点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在实践中,不少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通过一定的方式指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分析思路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正因如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状况,采用较为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醒学生注意避免出现实际操作中易犯的常识性错误,促使学生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掌握科学、合理的操作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绝大多数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强调对学生解决相关会计实际问题的方案结果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协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这些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里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课程实施后的评价有利于对课程教学的持续改进和完善,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四、小结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只有努力对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教学进行深入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社会会计工作的质量,才能大幅度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确保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本文结合实践情况,阐述了会计一体化教学模式,讨论了会计一体化教学的组织,提出了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有效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对加快推进技工院校会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进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丛晓琪.关于技工院校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一体化教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20).
[2]曾欢.浅谈一体化模式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21).
[3]唐坤,宁会珍.完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4).
[4]方平.技工院校基础会计“教学做一体化”课改初探[J].经济生活文摘,2012(4).
[5]丛晓琪.技工院校基础会计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初探[J].职业,2013(18).
绩效改革计划范文4
[关键词]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008-04
2009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属高校开始启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几年来,地方高校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认可度稳步提升,全国有16个省市将“推进(或深化)研究生培机制改革”列入本省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成效也逐步显现,改革试点后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研结合度、微观环境运行、师生关系、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及培养质量总体满意度等均呈比较满意状态。[1]但总体而言,制约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依然存在,深化改革还有较大空间。其一,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制度环境意识不强。据调查,地方高校对“改革缺少来自学校整体制度环境的支持”与“改革模仿多创新少”的认同度明显高于部属高校。[2]以浙江省为例,20所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地方高校中仅有二所制定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12所列入省级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的单位中仅有一所制定了改革方案。已制定方案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表述与部(委)属高校基本一致,改革内容也主要是导师负责制和研究生资助体系。可以说地方高校还未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系统的制度体系,也未完全立足校本级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和地方高校的特性开展改革,缺乏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制度环境建设的意识和举措。其二,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路径不完全符合实际要求。在改革路径的探索上,地方高校因袭部(委)属高校较多,多将研究生培养基金制度、导师制、研究生奖助制度、研究生招生制度等作为改革的重点和核心[3],这意味着忽视了政府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加强课程建设、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要求,更没有将这些要求与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问题对接,直接影响校本级培养机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当前应加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制度环境培育,并针对研究生培养机制上存在的问题,探索并找准深化改革的路径。
一 培育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的概念最初产生于新制度经济学,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基础的基本政治、社会法律的基础性规则。[4]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制度环境包括由政府、社会主导的外部规则和由学校主导的内部规则(本文主要讨论后者)。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制度环境,指的是为机制改革而建设的完整制度体系,这是深化改革的基础。我们以为,应从建立规则或制度体系的逻辑起点,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个角度去思考制度体系建设问题,从而直击研究生教育的本质问题。基于“培养什么人”的再思考,地方高校要分层级、分类型地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基于“怎样培养人”的再探究,地方高校要明确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制度体系和机制建设的具体任务。
明确“培养什么人”,就是明确研究生培养为谁服务、服务谁,明确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是解决研究生培养“千校一面”的有效举措之一。无论是政府对研究生培养专业的指导性方案,还是高校根据政府要求制定的本校研究生的专业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表述大多趋同,同r这种趋同还表现在学位层次、类型上,及地方高校与部(委)属高校的趋同上。此问题的产生反映了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适切性、可操作性不足,制度实施的效果难以保证。地方高校需要增加有效的制度供给,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目标设计,提高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的有效性和权威性,重点考虑本校情况(内部结构体系,包括生源质量、导师水平、学科特点及资源条件等)与行业需求、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政府指导政策等(外部环境体系)的相互作用。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现实与长远需要[5],综合行业需求,吸纳有关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规划、调整校本级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定位。地方高校要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质量”标准建设,以课程标准、科研能力、实践技能、综合素养、授位要求等,逐一量化、细化各学科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将定性的指标尽量转变为定量的指标,将理念性的指标尽量转变为可操作、可监测的指标。从培养类型上考虑,要转变模仿部(委)属高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惯性,积极适应地方高校专业学位教育的新发展和学术学位教育的新要求,将人才目标定位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层次高、应用性强、专业能力突出的专门人才。从培养层次上考虑,要明晰硕、博的区别,避免硕士培养的本科化倾向,更要避免博士培养的硕士化倾向,或硕士培养的博士化倾向,要突出博士生培养的专业型、研究型特征,突出硕士生培养的复合型、应用型特征。
明确“怎样培养人”,就是构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既要结合已有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结构理论,更要分析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运行的现实情况。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结构理论的探索自部(委)属高校改革试点时开始,也主要以此类高校为分析对象,以研究生培养机制中的培养要素、培养环节[6],及培养的运行、动力、约束[7]等为主要内容,主要关注研究生培养的利益相关者、培养活动(环节)、工作原理和运行的方式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根本目的在于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可见,明确的改革方向是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从基础的结构要求出发,参考已有理论和政府的明确方向,在培养利益相关者(如研究生、导师、培养单位、政府、市场等)已明确的前提下,地方高校“怎样培养人”的关键是真正理顺培养活动(环节),并且从正反的激励和管控中保障培养活动(环节)有序高效运行,从而达到重塑制度体系的目的。为此,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建设应纵横结合。纵向上,进行培养活动(环节)的梳理,强化研究生从招生录取到运行和资源配置的管理;横向上,健全运行和保障措施,确保激励、约束作用全面发挥和质量全程管控。构建以招生录取机制、运行管理机制为纵向系统,激励约束机制、质量监控机制为横向系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结构。这种培养机制使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研究生、导师)的管理与诉求得以充分关注,研究生的培养环节被全程管控,激励、约束、保障等功能被全面激发,可为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准备良好的制度环境。
二 地方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面对优秀生源争夺日益加剧的现实,地方高校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招生录取机制的效能,提高优质生源招录的效率;面对研究生培养运行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思考抓住系列“基本活动”质量的关键点,在宏观政策背景下进行学位结构调整、课程建设和导师制建设;面对奖助体系奖、助混淆、奖罚不明,利益相关者内在积极性难以激发的现状,地方高校要思考如何在奖励约束机制建设中回归奖、助的功能;面对社会对研究生质量的质疑、政府对质量管控的日益重视,地方高校要思考如何通过内外质量监控,构建相对应的质量保障体系。
(一)优化招生录取机制的效能性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生源质量是关键之一。国家层面研究生招生录取制度设计已解决程序公平问题,但地方高校培养能力、整体水平的后发性,导致其在与部(委)属等高水平大学的生源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虽地方高校年度招生计划不完成的情况较少,但第一志愿的高质量生源比例较低。即使有些专业的调剂生源质量总体超过第一志愿生源,但调剂是考生的无奈之选,说明地方高校对高质量生源的吸引力较低。另外,地方高校高质量的推免生更愿意争取高水平大学的入学机会,而不愿意留在校内深造。针对招生录取公平与效率、程序公平与有效选才的矛盾,要求地方高校迅速作出内部制度调整,提高招生录取的效能,提高生源质量的整体水平。
高校组织的松散性特征,日益使高校呈现利益群体的多中心治理特性,需更加重视利益群体的利益表达、伸张和获取。作为学术领导的研究生导师和以导师为中心构建的学科组织、重点重大项目组,或具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学科专业,是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录取的重要利益主体。地方高校有限的招生自要求紧紧抓住重点因素(招生计划配置、复试管理),遵循内部动态平衡、利益群体主导原则,充分发挥出招生录取的效能性。
一是确保招生计划配置的内部动态平衡。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发展不均衡,需要保持优势学科、优势平台的先发趋势,必须对招生计划内部配置实施分类管理,保持内部的动态平衡。要以基本计划保障各学科运行,以重点计划保障优势学科、优势平台的重点建设。基本计划指标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统一划拨学院,由学院调配。重点招生计划重点配置给优势特色学科、重点重大科研项目等,并按年度实际动态设置。重点计划体现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拓宽了优质生源选择通道,可更好调动学院和学科、导师、考生积极性。
二是深化招生复试管理改革。一些地方高校博士生招考的“申请―考核”制已取得较好效果。但在规模更大的硕士复试中,地方高校还多采用以外语、专业科目考试(两科均为闭卷)和专业面试结合的传统方式。传统方式的好处固然是程序公平,但在考察考生综合素质、专业素养、科研潜力、创新精神上则显乏力。要建立“前置式复试”制度,加大开展假期活动营、学科开放日等活动的力度,创造导师与考生交流的轻松环境和对接的便利条件,让导师在相对长时间的接触和考察中发现好苗子,增强导师在研究生录取中的主动性。要尝试改革专业面试方式,建立学科专业组面试制度,突出专业考核的重要性,将录取权完全交给导师专业组,体现导师在研究生录取中的主导地位。
(二)突出运行管理机制的关键点
目标管理强化组织的目标与方向,但因其强烈的目标性,易诱导急功近利心理,或致组织重心完全倾斜于目标实现。而过程管理强化组织运行过程的设计、控制和改进,重点是组织运行环节管理,组织预期目标落实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研究生培养运行管理指研究生教学、科研、实践的日常管理,涉及研究生培B的各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运行管理的诸多环节中,学位点类型结构决定人才培养的面向和职业结构;课程学习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负有指导责任。这三者是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关键,在地方高校运行管理中需改进。
一是优化学位类型结构。地方高校获得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年限相对较短,加之近几轮国家学位点增列规则,造成地方高校学位类型结构的不均衡,学术型学位实力往往大大强于专业学位,区域发展所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同时,鉴于教育结构总能对应一定的职业领域,并在教育系统内部建构适应功能实现的结构秩序的规律,考虑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应用性和区域性特征,也要求尽快加大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力度。地方高校要科学权衡现有教学、师资、基地资源,分析比较相关学科专业设置要求,合理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的专业、规模比例,调整学术学位中应用性较强学科的学位类型。同时严格执行国家确定的学术和专业学位招生计划,按照“以增量促存量”原则,学位培养类别的重心稳步由学术型向专业型转移,积极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部等六部门推进的“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并轨培养,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博士的“5+3+X”培养,已赢得了试点高校和研究生的青睐,尤其地方医学院校研究生反响强烈,规模扩展的需求更强烈。
二是深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要素“本科化”色彩较浓、课程体系编制“科学化”程度不够[8],地方高校表现尤其突出。《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教研〔2014〕5号)已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提出明确要求,要求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地方高校要进一步突出课程个性化,深化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以建立满足研究生学习需要和能力提升的课程体系。所谓模块化课程,就是运用模块设计原理,建立分层级的课程管理系统,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内容,整合成系统独立的模块,组合形成个性化课程体系。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实施课程模块改革应以专业课、实践课模块建设为重点,大幅削减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比例。专业课模块建设应在“精”和“尖”上下功夫,体现专业性、前沿性,关键是要依据学科专业培养要求和研究生专业素养培养目标等,分层分类细化课程的二级结构模块。“实践课”模块主要针对专业特点,强调科研实践、技能实践,或与行业、企业结合的产学研实践。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模块要重点把握“应用”趋向,以满足职业需要、提升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将行业知识、产业现状、职业要求纳入课程设计,重视团队训练、模拟练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等,为学生营造直接面对工作、技术创新的环境氛围。
三是建立多导向的导师负责制。部(委)属高校的导师制度建设,都以“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资助制(研究生培养围绕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为重点[9]。虽然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培养区别于本科生的根本特征,但在学科专业多样化、入学动机复杂化、生源质量欠理想的情况下,地方高校“一刀切”或单一强调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地方高校实际情况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需要相悖。反映在导师制度建设上,地方高校要与部(委)属高校主要强调的“科研”导向相区别,建设以科研、应用和科研应用并重等多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分类设计绩效评价标准,实施分类评价、管理。在基础好、创新成果突出、导师整体科研指导能力强的学科专业,实施以科研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以培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为主;在应用性强、行业特征明显、职业面向明确的学科专业,尤其是专业学位,实施以应用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对能综合前两类特点、导师综合能力要求高、新兴交叉的学科专业,实施以科研,应用并重为导向的导师负责制,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提升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性
奖助体系建设一直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点,尤其是2014年研究生实施全面收费制改革以来,地方高校也构建了以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助学金以及社会奖助学金为基础的新奖助体系。但地方高校的奖、助学金有变异为平衡研究生学费支出、提高研究生收入和生活水平的趋向,呈现奖助人人有份、等次区分度小的问题,某种程度已背离奖助学金改革初衷。由于生源质量不高,而社会期望又较大等原因,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约束机制建设往往缺位,“严进宽出”成为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广受诟病的原因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要使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发挥正向或反向作用,发挥提升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研究生、导师)内在积极性的功能,地方高校应在奖优、助困的功能区分,重视贯穿培养全程的约束制度建设上下功夫。
一是建立健全奖优、助困并重的奖助体系。根据综合型激励理论,有效激励的良性循环是激励――努力――绩效――报酬――满意――激励,同时强调处理好努力与绩效、绩效与报酬、报酬与满意的关系。从回归奖助学金设置目标出发,地方高校要重视努力、绩效、报酬、满意的关系,严格区分奖与助的不同功能。首先,要突出奖学金的激励功能。建立多维的奖学金体系,理清努力产生绩效,绩效获得报酬,报酬决定满足的逻辑思路。一方面要重视扩面分档,健全国家、省、高校、社会多级奖学金体系,重点加强校级和社会奖学金(是地方高校争取社会资源的重要方式,但也是其弱项)建设,通过考察研究生努力程度的区别,清晰奖励等次的大小差别,拉开各等次间的奖励额度;另一方面要重视培优,设立以完成学科专业重点任务为目标的专项或专科奖学金,将努力绩效报酬相结合,促进研究生专注于专业学习。奖学金评选要突出导师对研究生学习态度、学习投入等的赋值,强化导师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科研、实践成效的评判。其次,要突出助学金的保障功能。转变国家助学金基本抵消学费的做法,适度降低助学惠及面,转而拓展三助岗位范围,回归助学金的助学(助困)性质,将助学金发放给真正需要经济救助的研究生。区分奖优与助困,可以让研究生和导师在分层级奖励中获得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同时让助困的精准度和保障能力真正提升。
二是建立研究生学业全程约束制度。约束可以是一种反向激励,通过抑制的方式促使人们朝着组织期望的方向行进。扩招和规模扩大的背景下,研究生存在读研动机多样化,求学精神不足的问题。[10]基于此,为督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一心向学,地方高校应在研究生培养中建立包括早期预警、中后期筛选乃至淘汰的学业全程约束机制。首先,明确学业预警等级、响应级别和救助措施,作为早期预警基础。其次,在中后期学业管理上,结合中期考核、学位论文开题、学位论文送审、专业技能考核、论文答辩等成绩,确定“末位淘汰”比例,考核不合格的可通过延期开题、重新开题或答辩、延期毕业等反向激励手段去督促。一些医学院校开展毕业临床技能二次考核,规定末位重考比例和重考不合格率,就对研究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督促和鞭策作用”[11]。还要将研究生考核不合格、延期开题、重新开题或答辩、延期毕业等处理频率与导师的招生指标、资源配置、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等挂钩,用研究生学业压力约束导师。
(四)强化质量监控机制的系统性
质量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既包括内外部的体系建设,也包括内、外部体系内的结构完善,学位点的问题仅是内部结构完善的“点”,但由这个“点”可以看出地方高校在质量意识和质量工作机制建设“面”上的不足。因此,地方高校的改革既要端正对外部(政府和社会)质量监控的态度,更要构建炔恐柿抗芾淼耐暾体系,包括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
一是积极响应研究生质量管理的政府监督与社会评价。政府近年逐步加大质量管理权限下放力度,职能上向问题诊断和底线评价的监督者转移,以学位标准制定、一级学科评估、“基本质量”要求、学位论文抽检等形式,通过财政拨款、招生指标总量控制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近期启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当前以大学或学科、导师学术能力、研究生就业能力排行等形式开展的研究生质量评价不少,其中还不乏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参与,但我国研究生质量第三方认证、评估总体不完善、良莠不齐的问题也很明显。地方高校应高度关注社会评价,同时客观分析其中的合理成分,将其作为教育管理和学科专业建设的参考,但切不可走入唯“榜”是瞻的迷途。
二是着力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首先,地方高校要重视校级学位质量标准的建设。对照已公布的110个一级学科学术型学位和97个专业学位类别(或领域)的学位基本要求,地方高校要制定本校一级(或二级)学科、专业(方向、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培养质量标准。将学位质量标准的执行与学位授权点的自评相结合,探索国家要求和校本标准相结合的综合性质量标准,从而体现质量标准的导向性、可操作性。其次,要建立校级质量保障专业机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常态化管控力不足,而研究生管理部门由于专业知识原因,又缺乏学科专业质量评判能力。地方高校可借鉴政府做法,建立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分设一级(二级)学科和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分委会,赋予其对相关专业研究生教育方向的把控、标准建设和全程质量监控的权力,参加从招生、教学、科研、实践、考核到学位授予的全程质量把关,从质量体系建设的角度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再次,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开展学位点自评和问题诊断,并将自评和诊断结果定期向全社会公开,接受全社会的监控与评价,体现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开放性原则。
参考文献
[1][2]赵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基
于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比较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
究,2014(2).
[3]赵军,蒲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文本研究――一个内
容分析的视角[J].教学研究,2010(3).
[4]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
三联书店,1994.8.
[5]常军胜.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
[6]缪园,等.研究生培养机制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12).
[7]梁传杰,陈晶.论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系统构建[J].中国高
教研究,2008(3).
[8]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
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
[9]武毅英.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现状的思考[J].教
育研究,2008(9).
[10]来茂德,等.培养机制改革:新时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
路径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2).
[11]刘洁,等.地方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
绩效改革计划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 国际化 教学改革
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的进一步发展,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培养具有全球视野,运用国际视角审视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国际性人才成为时展的需要,这样,推动大学国际化办学进程就成了合乎时展需要一个必然趋势。经过学者们的努力,科学、合理的大学国际化发展程度评价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根据相关指标体系,着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成了推动大学国际化进程首要的迫切的任务。
一、大学教育国际化及其指标体系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大学面向世界发展的一种办学理念,是大学教育面向世界各民族和地区,培养国际性优秀人才的一种教育理想。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是要将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置于世界背景之中,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博采世界各国教育之长,努力推进本国教育现代化。
学者对于大学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上形成了一定的共识。有学者将大学教育国际化指标归纳为教育观念、师资队伍、教学过程、学生构成、办学和科研、办学条件和信息、成果交流国际化等7项;有学者的研究则更为详细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量化标准。主要有:留学生数、教学科研人员交流项目数、外国学者和专家参与的研讨班数、有海外留学经验的教师数、外籍教师(学者)数、中外教师比、担任外国科学院成员的学者数、任外国大学客座教授的学者数、任国际协会组织核心成员的中国学者数、组织或合作主持的国际会议数、合作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数、大学或海外的国际事务办公室数、中外机构合作经营的学校数,这些都成为中国大学国际化的评估指标。
由此,大学教育国际化应该有观念、行为、结果三个层面。就观念层面来讲: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是从全球的角度,考虑大学资源的获取、配置和利用,以国际视野和理念制定大学发展战略;就行为层面来说: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是大学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范围内与本国以外的其他大学的高等教育接轨,融入世界大学群体,进行人员流动、学术合作、知识移植,参与世界高等教育竞争;从结果层面来看:大学教育国际化是大学从某项教育活动与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发生联系开始,到该校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演化渐进过程。
二、国际化对大学教育的要求
就目的而言,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是学校为了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扩大国际影响力,以培养更多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通用知识的高层次人才,更好地履行大学职能的一种策略。因此,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目,就对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际化的发展规划。大学要在教育教学从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课程数量、国外原版教材、双语教学课程数、师资队伍国外留学人数、海外实习实践等方面提出明确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将大学教育国际化落到实处。
二是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只有夯实这一基础,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国际化就是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内容等诸多方面嵌入国际化因素。
三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国际化,就是要求教师要具有现代化意识、国际化教育理念,吸纳先进的教育思想,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运用和创新教学手段。从国外引进师资,加强本国的师资力量,使师资队伍真正成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四是国际化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国际化是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一个标志。只有学术水平达到了一定层次,才能得到国际认可;反过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科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又能快速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总之,大学教育国际化要适应这些要求,就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制定措施,整体推进。
三、按照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实施教学改革
从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评价指标来看,教学过程的相关指标在这一体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实施本科教学改革,推进大学教育国际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是要全方位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国际流动。学生流动的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指标。从方向上看,学生流动方式既包括流出(本校学生参加海外学习),还包括流入(国外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要加大中外合作培养学生的力度,积极开拓海外合作办学途径,与境外大学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增加出国学习的学生数量,实现一定比例的毕业生具有国外学习经历。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加强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实行学分续接,同时,以丰富特色专业内涵为基础,在培养方案中融入国际化因素,注重实践环节,不断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要重视留学生教育,把留学生教育教学纳入大学正常的教学序列,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使得留学生结构得到优化,学历生占到一定比例。
二是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课程国际化以民族精粹和国际背景知识的兼收并蓄为主导,强调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有机融合,目的在于在培养既热爱祖国又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的“全球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比较、分析、鉴别和筛选,将其他国家有关文化、科技、社会、管理等知识和经验融入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的过程。如哈佛大学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的“世界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两门课程占整个通识教育课程的25%,这种关注世界、积极融入世界的课程改革无疑为未来美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国际化课程的学科选择,应坚持国际通用性、可比性强原则。首先,选择容易融通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其次,选择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深远影响的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使这些自然科学类课程能够跟踪国际前沿,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适时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再次,选择与国际相关领域联系紧密、交流密切的专业,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则务会计、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等。
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提问与回答(question and anawer)、讨论(discussion)、演讲(presentation )、演示(demonstrations )、一对一辅导(tutorials)、仿真(saimulatio)、角色表演(role play)、游戏(play game)等。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回忆、联想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self-directed study),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学反思(reflect learning)活动,让学生反思所学内容,培养其联想式学习的能力。
四是加大外语教学力度,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适应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要以学习专业知识为核心,实施双语教学,提高外文资料的阅读能力、基本写作能力、翻译技巧和外语听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第二语言进行相应的专业交流。进一步使学生能够利用第二语言掌握专业知识,养成用第二语言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为学生今后搞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的思维模式、国内专业设置的特点等,细化单元教学目标和每次课程的教学活动的目标,确定外语讲授比例、专业词汇的讲授程度等,保证双语教学效果。
只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入国际化要素,扎实细致地做好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大学教育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毕家驹. 中国工程专业评估的过去、现状和使命——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01).
[2]王璐,陈昌贵. 高等学校国际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湖北社会科学,2007(01).
绩效改革计划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 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128-02
我国的高校计算机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作为工作和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与此同时,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
《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之一,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据调查,当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还是较差。因此,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特点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较,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即实践性、综合性、趣味性。所谓实践性,是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计算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综合性是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通常跨越多个学科,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理性知识传授较少,更多的是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另外,《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还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师都应该重视挖掘和体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趣味性,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授课对象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较大
目前,我国从小学到中学基本均开设有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随着计算机教育低龄化的进一步深化,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一定计算机常识。但是我国教育在地域上的差异较明显,尤其是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这使得高校新生在进入高校之初就存在着对计算机常识的一些认识差别,有的基础好,有的基础差,有的“零起点”,如此复杂的大学生群体,加大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难度。
(二)教学上不能“因材施教”
现有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选用统一的教材,谈不上因材施教,没有针对性。有些专业用到的知识讲解不深或者不讲解,有些专业不需要的知识讲解过多,这就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面临专业上需要的操作时一知半解,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另外,在教学内容上,对基础好的和基础差的学生教的内容一样。对基础好的学生讲授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学生会心不在焉;对基础差的学生讲授他们不容易掌握的知识,可能使其跟不上教学进度,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学内容陈旧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基础知识,网页设计等,这些内容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在不断发展变化,有些高校部分教学内容已经严重滞后,主要体现在软件版本上。例如操作系统部分仍然在讲述WindowsXP,办公软件讲的是Office2003,甚至是Office2000,这些内容是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使用这样的内容进行教学,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该课程不感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没有保证。
(四)理论和实践脱节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只有在实践中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目前,教学方式依然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课程教学所占学时多,对上机实验环节不够重视,结果造成学生上课听教师讲授的内容都能听懂,理论部分的考试成绩理想,但亲自上机操作时无所适从,不能有效利用计算机。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首先在新生入学后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摸底考试,将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类是只具备少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同一类别的学生要分到同一个教学班。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全体学生知识水平都能够通过教学得到提高。在上机实验过程中,可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实验题,使学生每次上机都有所突破。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实验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因此《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展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避免内容过于高深,确保大部分学生能达到课程要求的基本水平;其次,教学内容必须贴近社会需求,贴近学生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际,只有和学生自身密切相关的内容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教学内容应该跟上时展的步伐,增加一些最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知识。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才能促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持续发展,确保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
与其在课程上由教师空洞地讲授,不如让学生坐到实验室里随着教师的讲授“感同身受”。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加大实验课时比例,突出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课堂搬到计算机实验室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例如在讲授Excel电子表格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制作成绩表,要求统计及格人数、最高分等,在讲授PPT时,让学生把自己设计的团日活动制作成PPT,方便交流等。学生能参与到与现实生活有关的教学实践中,自然就有了学习兴趣,对相应的操作就能更深入的掌握。
案例教学的着眼点在于对案例的分析、研究,重视得出结果的过程。案例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改革考核方式
目前,有些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考试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试卷考核方式,这样只能使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缺失。因此,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是《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考核方式变革的大势所趋。目前,这种上机考试有大量的课程题库,考试时通过人工或自动的方式由题库产生试卷考核,比如设定好单选、操作题的数量和分值即可。学生上机操作,最后系统可自动判卷。
四、结论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校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一些其他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先导课程。由于其课程内容更新较快等特点,要做好课程的教学工作,就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改革。本文对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能对此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真正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终身不断思考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赵长伟,孙素环,王爱珍.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的探索[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2):74-76.
[2] 周海森,孟玉芹.计算机基础课程新教学方法的实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2):103-105.
[3] 闫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4):134-135.
[4] 刘颖.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质量保障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33):20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