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教育专业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专业思想

小学教育专业思想范文1

一、思想发展

如果教师没有正确的思想,就既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又不能为实现人生目标而付出努力。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政治教育、师德教育在教师思想建设方面的杠杆作用,从而努力引导教师的思想发展。

1.正面教育和引导

学校应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也就是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将教师工作看成一项愿意为之奉献、奋斗的事业,才能将其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从而找到明确的人生坐标;才能坦然面对浮躁的世界,为了“桃李满天下”而矢志不渝;才能具有不竭的工作动力,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

2.加强师德建设

中小学教师理应成为道德的表率和文明的楷模。学校可通过开展师德承诺宣誓、签订师德责任书、演讲竞赛和主题教育活动等多种形式,让所有教师树立爱岗、敬业、乐业和奉献的思想。只有让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的人格、品行、学识和心态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一面旗帜,才能真正实现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培育人格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青少年灵魂的“优秀塑造者”。

3.搭建沟通平台

教师的工作、生活需要激情,教师的发展、创造更需要激情。因此,为了让教师始终保持激情,克服职业倦怠,学校应搭建沟通平台,与教师积极沟通。当教师取得成绩时,学校应对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并帮助他们确定崭新的发展目标;当教师遇到挫折时,学校要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当教师缺乏进取精神时,学校应善于激发他们的斗志,并让他们明了为人师者务必积极向上地面对教育事业;当教师遇到心理困惑时,学校要乐于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及时帮助他们解除困惑。

二、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即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只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才能助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

学校应帮教师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并要求教师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设计者和实施者。由于教师的知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气质特点不同以及个人发展潜力不同,所以,学校应基于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考虑,尽可能帮助教师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多样化、特色化、具体化”的发展目标,并引导教师通过不懈的努力实现目标。

2.打造学习型团队

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充实、完善和提高,因此,学校要帮助教师牢固树立“学习就是责任、素质、生活乐趣和精神状态”的观念,并鼓励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向书本学,向同事学,在研讨中学,在培训中学,在进修中学……),从而在持之以恒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提升,最终为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有了学习型教师,学校自然易于打造学习型的教师团队。

3.落实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是促进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与重要途径,因此,学校要根据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新课程理论培训、教学基本功大比武和教材教法考试等有效形式,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以促使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校本培训,并引导他们走“学习――反思――实践――提升”之路。

4.创建宽松的环境

小学教育专业思想范文2

关键词:艺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9-141-1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向来被认为是个性特点张扬、组织纪律观念松散的一个群体。然而高校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又同时具备了它自身的特色,在其整个过程中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占据了重要部分。

一、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切合实际

实践教育可以说是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特色之一。因此坚持实践育人的工作思路,根据艺术生的个性特点,通过专业艺术实践的平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是对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开展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途径之一。

通过搭建专业艺术实践平台,以舞台、主题画展和专业志愿服务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讲台,以专业为育人的手段,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地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体验性教育,改变重理论说教轻实践体验、重观念灌输轻互动交流的现象,从而更能增强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进行弘扬主旋律的艺术实践中,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得到了专业能力的锻炼与思想品质的熏陶。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注重能力的提高

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具备特殊性的同时,他们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乐于表现自身、善于实践专业的特点,又使得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可以向舞台延伸,向画室、工作室拓展,这为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供了天然的便利。在教育引导过程中,以当前社会经济思想发展的主旋律为导向,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专业艺术实践活动,使针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备很强的特色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是结合国内外形势以及重大历史纪念日,开展以革命历史题材和民族文化为背景的艺术专业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和专业创作的过程中对革命的历史史实、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潜移默化的认知和吸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同时通过活动成果展示,将优秀的创作内容展现在更多的学生面前,形成交流互动,让广大学生在研讨专业技能和赏析专业创作成果的过程中,对创作内容和创作过程再次进行深入的思考,也使得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真谛和民族文化的特色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辨析,更能起到对教育成果的巩固作用。

二是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在此过程中更多地了解社会、磨练意志、锻炼品格。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攀升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层乡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大幅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基层乡村群众的实际需求。面对此种情况,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所开展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恰恰符合了基层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需求,成为了提升基层乡村精神文化生活层次的主要途径之一。

三是积极联系社会开展丰富多样的专业实习,在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社交能力的同时,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志愿服务意识,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艺术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真正发挥实践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发挥育人功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高尚的思想、感人的艺术形象、强大的震撼力。在此方面高校艺术专业因其专业实践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有着先天的便利和优势,各类主题、各种内容的汇报演出、画展、作品展形式的专业实践活动或校园文化活动均可作为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平台和途径。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优秀的主题创作活动和作品之中,通过愉快的审美过程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发生作用。其教育效果远远大于抽象的理论说教形式,能够使学生受到具体、形象、直观的教育。

其次,专业艺术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良好学风。学生通过登台演出、作品创作展示交流,不仅使自身的专业思维、思想和技艺在创作成果汇报中得到了展示,体会到专业创作中的愉悦感与自我成就感,在专业实践中实现了自我肯定,从而更加自觉地刻苦习练、勤奋学习,在学习态度养成方面更可形成追赶超比的良好学习氛围,推动和促进学风建设。

第三,专业艺术实践更可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就业能力。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特点是感性易敏、纪律松弛、时间观念不强,而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以一个准社会人的身份参加社会活动,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学会待人接物,养成团结协作、善解人意的优良品质,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协调各种关系,丰富了社会经历,增强了生存技能,提高了人际交往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为上岗就业、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思想范文3

关键词:校园文化;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一、深刻认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研究和宣传科学理论,可以把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人类文明,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具有辐射作用,通过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二、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校园文化是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它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和渗透,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专业精神与传统作风,形成为该环境中人们共同的理念追求、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并不断作用于全校师生员工,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进而实现以德育人的目标。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育人氛围,重在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和教育,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指导着学生们健康发展。无论学生愿意与否,只要长期置身其中,肯定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所形成的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并将这种精神逐步地内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三、建设校园文化和改进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和谐校园文化要靠身处校园内的全体师生共同建立和推动,而业已形成的这样的和谐文化又会对身处其中的师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的育人理念要体现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要充分利用学生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对他们的熏陶,同时又要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来进一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迈上新的层次。

(一)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活动,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构建文明平安和谐校园。大力开展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特点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实践动手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大学精神,发挥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培养文化担当意识。能否有效传承和创新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的竞争力和创造力。高校不仅是传播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新思想、新文化的摇篮。推动文化创新,形成以主流价值观为内核、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应把传承、创新、交流统一起来,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努力掌握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培育体育专业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进而引领社会风尚;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二)用特色鲜明的社团活动,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发挥人才培养职能,着力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才兼备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教育全过程,引导体育专业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是积极探索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灵活运用多种符合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思维特点的方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方面的教育,构建以情感教育为核心,以认知内化、实践体验为基础,以信念升华、意志坚定为目标的“融入型”教育模式;通过“生活改变计划”、“班级道德实践”、社会实践和调研等,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生活体验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与行为习惯。二是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融入体育专业大学生社团活动中,融入学校的日常管理中,通过有效管理和引导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制度认同与行为习惯养成。成立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设计的社团机构,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提供职业倾向测评、职业导航、创业咨询等服务,帮助体育专业大学生确立职业方向,树立“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和“创业带动就业”等观念。

积极支持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通过创业计划竞赛等方式,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和培训,营造鼓励创业的校园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年学生在学习方式、经济状况、就业需求、人际关系等方面日趋多元化。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成才为目标,形式多样、灵活方便的学生社团活动,为有不同志趣爱好和思想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同时也成为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通过重点扶持,正面引导,规范管理等措施,按照“突出学术科技型,加强理论学习型,优化志愿服务型,鼓励兴趣爱好型”的工作思路,使学生社团不断发展壮大,影响更加深远。可全面开展特色化的社团活动,学生社团不仅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臂的延伸和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湛红艳.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与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2.08

[2]郭广银.高校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贡献[N]人民日报 2012.02

[3]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无校园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2009.09

[4]姜 明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小学教育专业思想范文4

关键词 外语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 因势施教

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较多,许多学生崇洋,甚至把西方腐朽思想当作文明,还有学生看到了一些国家的优点,没有深入了解整个国家的情况,学生在思想上总会产生凡是发达国家的都是先进文明的,甚至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说三道四,甚至抱着固有偏见去学习或办事,有学生认为学不好,主要教师没有教好,从来不反思自身问题,更不利用网络有助于自己外语的听力、口语、写作等锻炼,对此,要智能终端步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期,针对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需要重新审时度势,做好如下几点:

1针对个别学生要特殊对待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对外语专业的个别学生问题要特殊对待,寻求产生问题的根源,杜绝不良势头的泛滥。要让个别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违纪的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违法的要与司法部合作,寻求最佳的处理结果。不能把问题放大化,也不能坚持大问题化小,回避某些学生在某个方面问题的存在。校有校纪,有纪不遵守者必须面临相应处罚,而不是发现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错误以为这只是个别同学,不影响全班。

2面对普遍问题要对症下药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譬如,上课玩手机,有时上面教师讲着,下面有许多学生对于不喜欢听的教师课只是人在,心在手机上。要么,有许多学生把不重视的课程当成休息课。虽然校里有种种规定,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照玩不误,有许多教师都感到无奈,因为教师不是学生的家长,管得太严,学生认为教师不近人情,管理太松,一些学生干脆一节课几乎没有听讲。对于普遍问题,教师教学上应当反省,反思自己教学方法,还有教学手段能不能拿出创意课堂,讲出特色,在教学上提升自己。另外,就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调研,拿出具体解决方案,让教师有为,让学生认可。以学生为主角,从根本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才是治本的好办法,不能治标不治本,流于形式和检查需要才去做。

3因势诱导打造全校好学风

任何专业的学习都脱离不开社会,有很多学生不断要在专业上有所突破,甚至还需要面临职业选择的问题。外语专业的学生近几年也面临求职困境,外语专业的毕业也未必一定是在外语专业单位就职,只是外语专业以后更多有多种选择,为自己将来职业谋求上,利用外语优势取得对外销售或其他工作中能够如鱼得水。譬如,回家务家的外语专业学生利用家乡特产打开了销售国外的产品,而其他因外语沟通问题就比较困难。同时,重视课后各项活动的开发,将积极向上的主题教育蕴含其中。诸如引导大学生关注农民工家庭、农民工子弟等社会弱势群体,以爱心义卖、上门辅导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让外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铺路拱桥。

4教师要当学生的良师益友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的道理教师都懂得,但是,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面临着诸多问题,有许多教师说没有时间,有一些教师更是打着课外的小算盘,很多教师不愿花费一些时间和学生交流,有一些仅是教学生知识,却没有注重思想意识的培育,到了高校大学生的自己时间多啦,但是,和教师沟通的时间更少啦。教师要力当学生的良师益友,尤其是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利用微信朋友圈,利用QQ群,利用课间休息,利用举办体育活动,利用课外学生活动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而不是高学生一等的教师,这不但是一个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而且是一种处事行为方式的转变。

5专业教学融入思想教育

外语学院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体现在课堂素材选择和案例选择教学过程中。一是从英语听说课内容开始,对学生的文化意识、价值观、人文素养等思政内容进行修正,教师可以精心选择听说素材,一起分析其蕴含的价值观念,优先选用大家比较关注,渗透有思政教育的话题来训练听说能力。譬如以美国为例,通过大量的视听说材料,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来认识美国,发现美国有好与不好的方面,从而理性的看待美国,不一味的崇洋。二是从商务沟通课的案例入手,教师可以运用很多案例教学法来训练语言,影响观念。让学生逐步反思、反省自己的金钱观,清醒理性的反思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逐步回归,一门课下来大家不仅训练了口语,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开始思考一些问题。教师也可以结合当前热点问题,讨论中日或中韩经贸合作问题,还有近几年购买智能马桶风波等问题,通过激烈的辩论,同学们对此有了更全面、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陈铭.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独特性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29(3):79-81.

小学教育专业思想范文5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对策

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重要使命的民办高职院校,往往以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主,而对学生思想教育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其财会类专业学生而言,因其未来面临的岗位对其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等品德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分析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对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从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自身的角度看

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学生高中时期可能成绩不理想,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并且对学习、生活丧失信心,甚至找不到方向。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等毕业”“混文凭”的不良心态,导致其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认识不到在校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而作为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因其对未来岗位的认识模糊,使其更加意识不到良好的思想素养对其未来职业发展影响。

另一方面,思想教育本身稍显枯燥,使得学生一提到思政教育,都以“假”“空”“形式”予以回应,从而产生抵抗情绪;对老师过多讲述的思想教育言论嗤之以鼻,对思想教育相关的学科充耳不闻。这种形式下,增大了高职院校推广思想教育的难度,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二)从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看

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肩负着社会培养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的使命,使得部分院校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以及实践能力的传授”,轻“思想教育”。

同时,民办高职院校注重引进和提升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教师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不够重视,甚至存在将专业课富余的老师用来填补思想教育教师的缺口,这导致了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不专业性。

其次,很多民办高职院校未能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进行不同安排,多采用大班教学,甚至混合不同专业的班级一起上课,使得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另一方面,民办院校因其享受到的政策有限、因其经费不充裕,使得其只能进行基本的日常教学,不能根据区域特点、生源特点、专业特点进行思想教育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三)从民办高职院校教师角度来看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在高职院校受关注度不如专业课教师,使得部分老师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照本宣科”的进行课堂教学、一本教案或者一份PPT使用多年、甚至同一份教案用于版本不同的教材的教学,使得课堂缺乏生动性和新意,教学效果差。

同时,与学生接触较多的辅导员,在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待遇不高,且其平常工作量繁多,导致了部分辅导员对自己工作要求过低,甚至认为只要学生平安无事即可。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未充分尽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职责。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接触中,大多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思想的教育。

二、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的正确引导

刚入校的学生是迷茫的,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思想教育的正确引导具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方面,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从高考的氛围中解脱出来,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前景的可发展性;同时,帮助其分析财会类专业的未来岗位以及工作流程,让其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职业规划,认真学习、努力考证、强化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应该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比如可以通过一些现实案例让学生意识到一个优秀的财务工作者,仅仅拥有完整的理论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自律品质,从而引导学生在注重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

与此同时,在主题班会上或是其他合理时间,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图片、PPT、媒体播放等形式观看近年来优秀的和违法的财会行业职业行为,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案例感知,财务行业是一个发展前景极好的行业并认识到高职期间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都很重要。

(二)民办高职院校应加强对财会类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视

1.从学校角度

民办高职院校应当与时俱进,改变传统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以注重学生的想教育。一方面,适当的政策和经费倾斜,鼓励思政教育教师提升自身修养,加强理论学习以及提倡与时俱进的良好改革。同时,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的思政骨干教师队伍,制定相应的领导保障、经费保障、制度保障、奖惩保障,从本质上,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分专业教学,例如财会类专业学生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应分开教学,针对其各自专业不同来补充相应的与其未来职业相关联的思想教育教学

2.从老师自身角度

首先,思政教育老师应该根据社会发展、国内外形势以及当地时事,合理的充实或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将课堂动态化、形象化;同时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注意课堂与学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辅导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的指引人,应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辅导员除了掌握本职工作的工作职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外,还应当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例如,财会类专业的辅导员应当了解财会类专业学生的未来就业方向以及该行业的人才要求。另外,财会类专业专业课教师一定要具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自觉意识,不能只把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当做自己唯一的职责。

民办高职院校承载着为社会输送优秀财会人才的重任,因此,分析民办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意义深远,这是一个多方联动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齐心协力,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小学教育专业思想范文6

关键词:高职初等 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现状 问题与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民素质的提高,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师范教育培养体制与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2000年以来,中等师范学校开始撤销、改制、合并或独立升格为师范专科或高职院校。

2005年3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了松原职业技术学院,是松原市唯一的一所以高职教育为主的全日制高校。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是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品牌专业,2001年挂靠吉林师范大学分院,正式招收并培养专科层次的师范毕业生,学院成立以后经教育部批准保留了这一传统的专业。在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暴露了多方面的问题,仅就课程设置来说,与各高校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相比都存在着很大差异。我们感觉长此下去,这种差异势必会造成在小学师资培养规格认识上的混乱,使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建设难以深入发展,进而对小学师资培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我们对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认识不清,理解偏颇,因此,笔者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为例,研究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厘清我们的认识,进而更好地为搞好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是教师培养的关键,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直接影响能否培养适应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高素质小学教师。就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师范教育系的课程设置的现状来说,内容上,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模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英语、计算机、体育等;二是专业课程模块,由于小学教育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特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课程包括大学语文、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朗读与演讲、写字等;三是教育课程模块,它是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体现了教师教育特色,包括小学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法、教学技能微格训练、教师口语等;四是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类模块,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突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基于一种实践的环境下开展的“直接性的教学活动,是精心安排参与者在有所控制的、通常在课堂真实的情境里,对课堂教学进行实践、观察、研究与分析活动”,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从课程形式上,松原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又可分为必修、选修两大类,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不仅有宽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任教学科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较深厚的功底,学有专长,成为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或骨干教师。侧重的方面即可通过分方向的选修来实现。选修类课程包括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数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等。

以上四类课程内容,各类课程学分差异比较大,公共基础课程模块类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最低为20.5%,最高为40%;专业课程模块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最低18%,最高为81.5%;教育课程模块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最低为10%,最高为40%;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类模块课程学分所占比例最低为10%,最高为20%。其中专业课程与教育课程相比,相差更为悬殊,比例为2∶1。由此可见,师范教育高职初等小学教育在培养未来小学教师基本规格理解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课程设置取向的明显不同。

透过松原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方案可以看出,师范教育系基于“定格在专科”的认识,在课程设置上,套用高等师范院校的模式,自觉不自觉地向传统的培养专科的高师课程标准看齐,以学科课程的专业知识水平作为衡量自身学术水平的标准。认为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起点和目标主要应体现在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如果不这样就无法凸显小学教育专业的高学术水平。基于这种办学思想的影响,“近年来师范教育系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教学技能的训练,导致不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理论性较强,而师范性和适应性相对较弱”。上述现象的出现,是松原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6年里,由于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缺少理论指导和成型的借鉴模式,只能在一定的模式上参照过去高师、中师办学经验,或借鉴本科大学办小学教育专业的经验以及自己对小学教育实际需要的理解进行实践探索而造成的必然结果。

二、目前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可以看出,目前高职初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性轻师范性,在一定程度上穿新鞋走老路,沿袭中师的办学思想,套用高等院校的模式,课程设置存在着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