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预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股权激励预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股权激励预案

股权激励预案范文1

1 民营企业发展问题 

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目前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也使得其在壮大过程中凸显出许多无法协调的问题[1]。民营企业的发展优点在企业发展前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企业管理存在严重的漏洞逐渐显现。 

首先,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低。家族式管理模式,以血缘为管理层枢纽,导致民营企业内部倾轧、产权模糊、效益不明确。员工积极性低,有才能的人才得不到提拔,人才流失严重,严重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 

其次,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民营企业的创业者大多数缺少管理知识体系,在企业发展初期,创业者运用个人素质对优秀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模仿。未能形成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归属,使企业日常运行体制和实践不相符,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效率。 

最后,民营企业缺少制度性管理,导致企业人力资源凝聚力小,积极性不高,人才流动过于频繁,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壮大发展。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内部管理制度缺失等问题导致企业缺少健全的发展模式,缺少战略理念,从而导致许多现有的中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没有稳定的归属感,更没有企业文化认同感,在其他企业的人才攻势和诱惑面前随时有可能甩手而去,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局面,甚至有可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2 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发展和趋势 

2.1 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发展现状 

一方面,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促进企业优化升级,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促使企业制度化、科学化发展,从而适应当前知识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潮流,带动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的有效管理[2]。另一方面,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实现我国企业同国际接轨,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经济影响力。当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实现新型管理方式,向国际优秀企业借鉴学习,调整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管理的监管,使国内企业能与跨国企业相抗衡,增加市场份额。 

2.2 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 

首先,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发展具有全方位性,即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等方面入手。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愈加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开展项目之前,开展全面、准确的市场调研活动,收集有效的动态资料,为项目发展提供现实支持。其次,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加快企业管理组织层面的改革创新,即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结构体系,保证员工能够形成权利、权力和劳动付出三者的和谐高效。现代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内部机构的清晰、合理。例如,使有能力的人才能够拥有相当的权力,从而引领企业的发展。最后,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是促进企业立足于自身经营目标,优化配置资源,进行高效生产活动。现代企业管理下的企业模式呈现出“以人文本”的用人制度,实现层次化的管理方式,同时进行有目的的生产活动。 

3 民营企业施行股权激励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3.1 民营企业实现股权激励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方面,实现股权激励改革能够在推动劳动合同法在企业间的有效实施的同时,提高中高层员工以及核心技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施行股权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的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效率。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了企业法人治理和内部的高效管控,很好地将企业的发展同员工自身的发展进行有机统一。利益统一化是实现股权激励制度的高效作用的关键所在。随着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的优化改革成为发展的重点。 

3.2 民营企业实现股权激励改革的现实基础 

一方面,人才流失成为影响民营企业长足发展最突出的不利因素,推动股权激励改革的发展,能够有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改变,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推动民营企业必须进一步快速发展。实行股权激励改革还能带动企业完全走向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型现代企业。另一方面,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发展趋势,要求民营企业能够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实现人员的层次性分布,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股权激励机制改革,能够推动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最大化。 

4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4.1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对象 

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主要有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两方面。股权激励的对象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即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技术骨干层(包括营销技术)。对民营企业而言,实现股权激励机制的关键在于对企业管理组织人员进行股权赠与,低价购买等方式,提高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对于员工层面的激励,主要有技术型和表现优秀的普通员工。对于技术型人才的股权激励,有利于留住人才;对于普通优秀员工的股权激励有利于推动其他员工的积极性[3]。

4.2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方式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方式的多样性,是当前方案设计优化创新的重点所在。股权激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权益类的方式,另一种是现金类的方式。权益类方式常用的工具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员工持股计划等;现金类方式常用的工具包括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分红权等。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前者无需支付现金但是增加了股东数量,分薄了股权;后者不改变股权结构,但增大了企业现金支付压力。 

4.3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的力度 

实现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的创新在于提高激励力度。可以根据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工作表现,按阶梯提高授予股权的份额;或是根据该类员工的工作表现,实现现金与股权的转换比例。同时考虑其他企业的股票行权价格,提高股权转换的优势,使股权激励机制具有明显效果。 

4.4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评价制度 

股权激励评价制度是获得股权激励效果的直接途径。建立健全评价制度,促使效果以数字化方式呈现,从而促使企业能够进一步调整制度,提高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性。股权激励评价制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建立,一是建立财务体系,比较企业的净收入,二是通过与同行业进行绩效评价,从技术指标到管理指标经营指标等进行对比分析。 

5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的限制条件 

5.1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对象的限制条件 

为了达到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的最佳效果,在股权激励制度的对象设计问题上,往往设计不同的对象激励权限。 

第一,是激励对象不拥有股权再转让的权利,主要是实现激励对象能够同企业共存亡,提高激励对象工作积极性;第二,是对激励对象工作年限的限制。股权激励机制最初的目的是留下企业发展中的骨干,延长为企业工作服务的年限。一般而言,股权激励对象的工作年限在3~8年。第三,是对激励对象股东大会表决的权利。激励对象的股东表决权必须受到原有股东的考察后才能够拥有。 

5.2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期间的限制条件 

民营企业股权激励对象获得最终股东表决权需要经历一段激励期间。一般而言,股东激励期间留住激励对象是股权激励制度的阶段性目标,因而对于激励期间的限制必须是合理的。另一方面,对于股权激励对象在激励期间的退出机制的限制同样能够实现激励对象的服务价值的最优化。首先,限制退出条件。除非特殊原因,否则激励对象不得退出股权;其次,限制退出受让,激励兑现由于特殊原因退出企业持股,企业股东按持股比例受让;最后,限制退出对价。退出股权的本质在于股权的交易,因而,限制股权退出的核心的对价合理。 

6 结语 

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经济规律下加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代企业管理方式无疑将起着关键作用。对企业核心人才实行股权激励,加强人力资源整合,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应当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科学合理而又有创新的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必将引领企业走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股权激励预案范文2

关键词: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5.032

1应急预案管理在生产安全事故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规模逐步扩展,大型高技术的生产装置也慢慢增加。但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常发生特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等所造成的。据相关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平均发生的生产事故就有80万起,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平均每年13万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的建立、编制已成为了国内外组织开展的减灾工作,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施安全生产,改善当前不利形势。据相关研究表明,与无应急系统相比,实施有效的事故应急系统能将损失降低到6%。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研究

2.1加强培训,提升各级预案编制水平

首先,建立起具有高素质的安全生产队伍。加强高安监队伍的各项素质,提升专业技能,做到业务精通,从而才能更好的为应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做好指导和服务。加强行业监管人员在应急预案管理中的综合能力,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制,企业管理人员在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应急预案在编制、评审、报备、演练等方面的管理熟知,这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其次,对管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编制方面的专业培训。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内容需做到全面覆盖,既要包含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要包含各行业管理人员。这有利于应急预案编制与实际更符合,也更容易被各行业所接受,从而让预案得以有效实施。

2.2完善专家库,保障预案评审有序化

目前我国各地的在应急预案评审上的专家库并不全面,导致很难开展评审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各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需从各地实际出发,建立起完善的专家库。所建立的评审专家库不仅需要达到行业重点的凸显,还需要做到全面性,因此需要行业领域和综合预案两类评审专家。各地可根据单位、企业规模来确定评审专家人数,并制定出相应的比例数。此外对评审专家也需要加强业务培训,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并对评审专家加强管理,做好管理跟踪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和实施。

2.3提高监管力度,全面开展预案报备工作

监管不力将直接影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报备工作,导致报备率底。监管工作想要做好,就必须对当地企业的各项实际情况有所掌握,要明确企业的规模大小、数量多少、工作性质等基本情况。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建立起全面的企业信息数据库,从而为监管提供信息依据。此外,各部门需加强监管的力度,无论是从法律、行政上还是从经济上,都必须落实应急预案报备工作。加强检查力度,坚决取缔无证经营企业,应急预案报备工作没有落实的企业,应当不发生产许可证。大中型企业需对其进行限定期限,督促他们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作。若主管部门没有做好监管工作需予以通报,做好定期监督,并进行行政和经济处罚。对发生安全事故且没有采取应急预案报备工作或没有引起重视的单位,要追究企业相关责任人和监管单位的责任。

2.4加强责任感,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水平

加强机关队伍的工作责任感和思想作风建设。监管部门需从战略、全局上意识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重要性,落实好监管部门的相关工作,抓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加强机关队伍的服务质量和意识,创建新的预案评审方式。可建立起专门用于预案报备工作的网站,在网上进行报备申请,采用专家在线评审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审的速度,提高了各单位的预案备案率。

2.5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预案工作的顺利实施

各相关企业和部门需加大对应急预案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保障救援物资和设备的充足,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应急预案培训和教育,保障应急预案能得到有效实施。因此,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需对财政预算进行落实,并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企业也应当加强自身应急处理能力,建立救援力量和应急组织体系,配备相应的救援物资和设备,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钟开斌,张佳.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J].甘肃社会科学,2006,(3):240243.

股权激励预案范文3

摘 要:建筑行业是比较危险的行业,出现事故的频率较高。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和形式非常严峻,建筑行业的安全系数较低。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已经成为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障碍,所以急需要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的能力。本文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我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提出了有效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事故预测

建筑行I的施工需要在露天以及高处进行作业,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容易受到施工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比较大,现场安全隐患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建筑行业是安全事故高发的行业。我国建筑行业伤亡的人数在个行业中居第二的位置,所以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是很严峻的,急需要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的预测,减少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1建筑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概述

1.1建筑安全管理概念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就是在建筑行业中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的情况。根据人们的运动状态和变化规律,指定有效的保障条件和措施,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利用有效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建立起更加安全以及高效的安全措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就是利用安全事件的本质以及其规律进行安全保障的方式,排除建筑行业各个区域可能或者潜在的危险,并且提前进行危险的消除。

1.2建筑事故预测概念

建筑事故预测是对可能出现的建筑安全事故进行预测,通过这种预测方式可以明确建筑安全事故变化的趋势,提前制定出一系列的应对方案和规划以便参考。建筑安全事故表面上看是突发性和偶然性的,但是从本质上进行研究,还是可以发现其因果关系和必然性。除了个别不确定的事件之外,绝大部分的建筑安全事故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对建筑事故进行估测时,可以使用概率以及数理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建筑安全事故的规律,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建筑安全事故进行预测,有效的预防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时,由于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新需求,所以很多建筑安全管理缺乏规范性。由于相关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缺乏专业性的人才以及法律作为支撑,导致无法解决建筑行业出现的各种问题。法律法规中漏洞和不足较多,无法进行规范的管理和预测,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无法保障。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严重的不足,可操作性比较差,导致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2.2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

政府部门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监管也不到位,存在监察失职的情况。政府部门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监管体系和流程不明确,缺乏相互协调和配合的能力,导致各个部门的职能以及权责模糊不清,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在处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等问题时,无法完全依法进行执行,导致执行力度不够,监管意识不足。政府的管理部门应该避免进行行政方面的干预,要积极的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提高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执行,提高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的效果。

2.3重视利益轻视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的建筑单位往往重视自身的利益,而对安全问题比较情诗。建筑单位也是建筑项目的投资者,他们往往更加注重建筑工程的成文问题,以及施工的质量,而对建筑工作的安全问题忽略不计,安全意识非常薄弱。施工单位也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也没有将安全管理和事故预测纳入到日常的工作计划中,导致安全施工得不到保障。这些行为导致了施工现场安全应还多,安全方便的规章制度执行力度差,施工工人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监理单位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检查不到位,没有依照法律法规和程序进行监管,导致安全隐患层出不穷。设计单位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也一味的考虑建筑的造型和功能等,并没有考虑过施工难度,导致后期施工过程中危险系数高。

3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措施

3.1建筑工程设计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就要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的问题考虑进去,选择合适的建筑地点,进行规划时要合理的考虑是否便于施工。建筑工程的设计要将施工的安全考虑进去,极大程度的降低危险系数。根据建筑地点的实际情况,考虑当地的环境是否适合建筑施工,选址要尽量做到安全。对建筑项目的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提前进行考察,还要对当地的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各种限制因素进行考虑,从而选择合适的施工速度和条件,对施工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和预测。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就将建筑的各项安全管理所需要的物品以及规划准备妥当,选择合适的建筑以及结构设计,完善水电以及消防措施,设计出合理的建筑结构,让建筑结构能够地域一定的干扰和自然灾害。

3.2建筑工程筹备阶段

建筑工程的筹备阶段要采用具有丰富资历和经验的建筑安全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制定出合理的建筑工期。选择具有资质和能力的建筑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监管部门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在建筑工程项目筹备的过程中还要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安全的检测和事故预估,抓好建筑材料的管理。在建筑材料上要选用安全系数好的材料,只有进行过安全检测以及验收的材料才可以用于建筑项目中。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现场还要提前进行勘察和设计规划,对于建筑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列安全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提前预估,有意识的进行提前策划和组织协调,尽可能的提前做好监督和管理,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工作。

3.3建筑工程施工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必须有相对应的建筑安全审查方案与建筑项目同时进行。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以及事故预测纳入到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管工作中,采用专门的建筑安全工程师负责与安全相关的所有工作的运行和预测,有效的保障安全工作体系的有效运转。在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时,采用合理的工作流程,对目标人员以及物资经费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切实的做好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针对实际的工期和情况,设定安全施工的方案,对于建筑中需要使用到的大型设备需要检验之后方可使用。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天气的变化,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及事故检测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和考核之后才能上岗,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工作的效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预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将这一问题做好才能有效的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顺利的进行。我国建筑行业必须跟上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同时也要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让建筑行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郑霞忠,郑根保.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测方法的应用研究[J]. 人民长江,2004,01:52-54.

[2]马明. 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监督[J]. 改革与开放,2009,07:117.

[3]窦艳杰,范利霞,李书全.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预测模型研究[J]. 建筑安全,2008,S1:66-69.

股权激励预案范文4

关键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预警管理

1建筑安全事故的基本成因

任何工程都存在风险,对于建筑安全事故来说,进行成因分析十分必要。项目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成因的复杂性,也要对问题进行充分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规避措施。对于成因的多样性,要在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对原因的基本逻辑关系进行排列,然后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管理和避免。事故原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基本操作者、基础资料、基本工程环境、基本管理模式以及基本安全项目投入。针对操作者来说,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由于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养不高,产生的影响是常见的,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容易导致事故。工程监管人员缺乏对于基本材料和设备的维护意识。由于材料和设备存在缺陷,这些问题导致了事故的产生。要对基本工程环境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且对背景条件进行整理[1]。人的基础管理是控制事故发生的主要动力,也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管理缺陷主要表现在制度的缺失、责任划分和奖惩制度不明确、法律监管疏松、基本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安全技术操作不明等问题,对于基本项目的检查不及时也是其中比较突出的管理问题。要对项目的基本安全问题进行人力和物力投入,如果疏于对建筑安全的重视,在安全项目投入中大幅度缩水,就会形成恶性事故[2]。

2建筑安全事故的基本预警管理策略

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基本安全预警系统是在整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项目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具体面临的管理问题。预警系统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相应问题,在整体结构中需要对工程安全参数进行集中分析和模型建立。在安全事故预警系统中,会生成检测报告和诊断报告,并对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警要求输出,为企业提供最为完善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在实际管理中运行更有实用价值和操作功能强的安全事故规避措施[3]。在施工预警管理过程中,要设立监管平台。通过基础技术进行监测平台的设置和控制,并且在监控数据收集后,进行基本生产情况的数据总结。在安全预警过程中,要对施工单元进行项目和具体部位的检查和管理,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塔吊、施工电梯、基本施工器械、安全网、电线的基本架构以及基础的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实时、有效监控。另外,监控系统不能只依赖于人工,要在合适位置安装监控摄像头,保证管理中心对基础信息进行集中的监控和管理。信息数据化的管理是管理模式上的优化,工程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工程的基本进展,从而进行工程监督和调配。除此之外,在安全预警系统中,数据的基础采集和处理要根据监测信息管理的基本准则推进,对于数据的入库要进行精细化监督,保证基本报表和发展动态图的优化生成,从而对整体预警信息进行记录。在监测系统中能对基本的信息和决策进行优化,相应的工程人员能通过数学模型预测发展动态,并且对于项目的不同管理层进行不同的数据申报,达到综合整理和监督施工活动的目的。监控设备的优化运行能完成基本的项目管理,也能降低基础工作的难度。只有保证基本监控系统的工程完善以及项目的整体健全,才能促进工程高效和标准化发展[4]。在建筑安全事故的预警管理中,除了对于监测系统的管理外,还要对基本的预警系统进行管理升级。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保证工作基准符合国家对于相应项目的规定,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项目的推进。在项目进行中要对施工工艺进行集中优化,对于项目设备、项目人员配置、项目的基础施工环境以及项目的基础管理模式都要进行基础临界值的整合。在对数据进行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不同情况进行数据和概率的审计,有效规避可能发生的损失。在整体数据生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可操作性的标准审核,保证项目在标准内实施。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评级,例如,当预警等级为Ⅳ时,相应的预警信号呈现的是蓝色,表示基本的风险等级还很低,管理人员要进行基本的维护和检修,若是预警等级为Ⅲ,则预警信号呈现的是黄色,表示工程的风险等级处在较低的情况,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问题汇总和检查即可。但是当预警等级升至Ⅱ或Ⅰ,产生的基本预警信号是橙色和红色,表示相应项目的风险等级处在中段和高段,工程监管人员要进行集中的检查,并对危及安全的因素进行排查和整修。除了对于基本预警模型的建立,要对相应的预警标准进行及时参照,管理人员要对不同信号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及时处理和解决事故。工程施工人员要对安全预控和应急预案建立起认知架构,对在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建立安全预测和整理方案。在项目中建立的基本应急预案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程的有效推进,在应急预案中要对事故发生后的情况进行基本预估,并且对应急措施进行细致化的规定,保证事故不会进一步恶化和升级,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施工团队想要杜绝基本项目中的安全事故,就要强化管理措施,从人员、基础物资、管理模式以及基本工程环境入手,进一步推进预警管理模式。只有保证了基本预警和相应管理,对工程项目中的情况和问题进行及时监控,对基础数据进行整合收集,才能有效地防治整体项目中事故的基础发生频率,建立高质、高效的工程项目。

作者:陈超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月芳.当前建筑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8(22):41.

[2]王孙梦,李慧民,刘青青,等.悬挑脚手架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J].建筑安全,2015,30(9):43-46.

股权激励预案范文5

关键词:隐患;管理;故障处理

中图分类号:TM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变电运行安全隐患

1.1变电运行中的操作隐患

在变电运行中,变电工作人员是变电运行的直接操作者,他们操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变电运行的稳定和安全。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首先无票操作,或者为了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其次未执行逐项打钩和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再次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没有按照模拟图核对设备运行状态;最后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

1.2变电运行安全管理隐患在我国变电工作中,由于变电运行管理的失误,导致了许多变电的事故的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变电管理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在实际变电中,主要表现为管理比较混乱,管理制度不科学,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不足,发现安全隐患时,处理不及时,处理措施不得力。再次是变电所运行管理工作没有贯彻落实国家的各种规程和各级岗位责任制,没有培养合格的运行人员。变电所运行管理没有全面完成各项运行管理和技术管理工作,没有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没有保证生产运行的正常进行。

1.3变电运行中的设备故障隐患电气设备生产的不合格,质量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从而导致了变电运行的各种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首先是没有认真做好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其次没有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和实用:再次没有对安装调试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没有把好验收关;最后是没有对已经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替换。

2、安全管理

2.1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

2.1.1落实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管理是企业的生命,通过采取监督、考核、保证措施,形成—个安全保证体系。全体值班员对安全齐抓共管,并且持之以恒,要形成—个人人保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局面。安全生产主要在预防上下功夫,对安全事故进行超前控制,注重实效,从严管理。另一方面,对安全生产做出贡现的个人与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切切实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值、每人、每岗。

2.1.2强化变电操作员的专业素质

根据变电运行实际工作的经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以个人主动提高为主,单位组织培训为辅,分层次、结合实际来进行。同时,教育和引导职工学会善于总结、善于吸取教训。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变电所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变电运行管理技术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并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认真执行各种规程制度,控制工作中的危险点,避免事故的发生。

2.1.3完善技术管理

变电所应组织培训班,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和规程学习,使变电运行人员熟练掌握职责范围内的设备现场布置、系统连接、结构原理、性能作用、操作程序,并具备设备的简单维护、保养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运行人员的事故处理应变能力和自我防护能力。

2.1.4强化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管理,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是变电运行工作的重要内容。第一,加强设备基建时期的管理,认真做好设备选型工作,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加强对安装调试质量的监督检查。严格把好验收关,防止由于施工质量、设备本身接线错误引起的事故。第二,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和维护。第三,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修试计划,定期消除设备的隐患;同时要把好设备修试后的质量验收关,防止由于修试不当引起的设备事故。

2.2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2.2.1要抓好安全风险意识的强化

要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贯穿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做到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问题都要立即解决,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

2.2.2要抓好安全风险过程控制

以人身和行车安全风险管理为重点,建立有班组特点的安全风险控制体系,增强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突出人员、设备和管理三大要素,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确定安全风险点,制定和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实现对各种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以落实安全管理规范化和职工作业标准化为重点,完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的作业标准,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

2.2.3要抓好安全风险应急处置

进一步完善非正常情况下各项安全措施,分系统、分层次、分岗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处置措施和职责分工,做到简明实用、便于操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加强救援网络、救援基地和队伍建设,做到应急有备、响应及时、处置高效。

2.2.4抓好安全风险管理的考核评估

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安全风险管控实行有效的监督,进行定期评审考核,对风险防控不力的,及时进行纠正;对触及风险红线的,尤其是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问题,严肃追究责任,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效能。

3、设备检修是确保安全的技术办法

3.1验电

要检修的电器设备和线路停电后,在装设接地线之前有必要进行验电,经过验电能够明显地验证停电设备是否确实无电压,以防发生带电装设地线或带电合接地刀闸或误入带电间隔等恶性事故发生,验电时应在检修设备进出线处两边各相应别离验电。高压验电时有必要戴绝缘手套,若因电压高,没有专用验电器时,可用绝缘棒替代,依据绝缘棒有无火花和放电声来判别。

3.2装设接地线

3.2.1装设接地线的意图:为了避免作业地点突然来电;能够消除停电设备或线路上的静电感应电压和泄放停电设备上的剩余电荷,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接地线应设置在停电设备由能够来电的部位和能够产生感应电压的部位。

3.2.2装设接地线的办法:装拆接地线均应运用绝缘棒或戴绝缘手套。装设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用接地阻隔开关接地也有必要有监护人在场;装设接地线有必要先接接地端,再接导体端,且必须接触良好。拆接地线次序则与此相反。

3.2.3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为了避免作业人员走错方位,误合断路器及阻隔开关而形成事故,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作业地点的断路器和阻隔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若线路有人作业,应在线路断路器和阻隔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在部分停电设备上作业时与未停电设备之间小于安全距离者,应装设临时遮拦。在临时遮拦上应悬挂“止步,高压风险”的标示牌;在作业地点处悬挂“在此作业”的标示牌;在作业人员上下用的铁架或梯子上,应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在接近其他能够误登的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爬,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4、跳闸毛病

4.110kV(35kv、66kV)线路跳闸

线路跳闸后,应查看维护举措状况,查看毛病线路查看规模从线路CT至线路出口。若没有反常再要点查看跳闸开关,查看消弧线圈状况,查看三相拐臂和开关方位指示器;如开关为电磁组织,还要查看开关动力稳妥触摸是否接触,如为弹簧组织要查看弹簧储能能否正常,如为液压组织要查看压力是否正常。查看一切项目均无反常方能强送电(强送前前要查看维护掉牌是否已复归)。

4.2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

主变低压开关跳闸有三种状况:母线故障、越级跳闸(维护拒动和开关拒动)、开关误动。详细是哪一种状况要经过对二次侧和一次设备查看来剖析判别。当主变(一般为三卷变)低压侧过流保护动作,可经过查看保护动作状况和对所内设备的查看进行开始的判别。查看维护时,不只要查看主变的保护还要查看线路的保护。

4.3主变三侧开关跳闸

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缘由:①主变内部故障;②主变差动区故障;③主变低压侧母线故障因故障侧主开关拒动或低压侧过流维护拒动而形成越级;④主变低压侧母线所衔接线路发生故障,因本线路维护拒动或是维护举措而开关拒动,一起主变低压侧过流维护拒动或是主开关拒动形成二级越级。详细故障缘由应经过对故障掉牌和一次设备进行查看来剖析判别。

4.3.1瓦斯保护故障。若是是瓦斯保护故障,能够断定是变压器内部发生故障或二次回路故障,要点查看变压器自身有无着火、变形;查看压力开释阀能否举措、喷油;查看呼吸器能否喷油;查看二次回路有无短路、接地等。

4.3.2差动保护故障。若是是差动保护动作,一次设备的查看规模为主变三侧主CT间,包含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能反映主变内部线圈匝间、相间短路,因而,当差动保护动作后,应对主变做详尽查看,包含油色、油位、瓦斯继电器、套管等。若是瓦斯继电器内有气体还要取气,依据气体的色彩及可燃性判别毛病性质;若是查看结果是主变和差动区都无反常,能够判别为保护误动。

5、结束语

变电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应严格按照程序,找出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辛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J] .科技资讯2009

[2]谷超.变电运行故障处理中的任意事项[J] .中国电力教育2007

股权激励预案范文6

关键词:组策略 系统故障 安全威胁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7-0168-01

在与Windows系统亲密接触的日子里,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式各样的系统故障和安全威胁,造成这些故障与威胁的原因,有的是系统遭遇了病毒、木马攻击,有的是人为操作不当。而对于由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系统故障与安全威胁,我们往往都可以通过修改系统组策略配置来解决问题。本文下面就列出了一些通过组策略配置方式就能清除的计算机疑难杂症和安全威胁。

1 硬盘分区丢失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系统组策略的错误配置造成磁盘分区丢失的情况。此时,我们虽然能从“磁盘管理”(启动方式为:右键单击“我的电脑”,选择“管理”命令,在打开的“计算机管理”窗口中单击“磁盘管理”)中看到丢失的磁盘分区,而且系统显示该丢失磁盘的工作状态良好,但是却不能从本地硬盘中找到。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组策略将丢失的硬盘分区找回来了,其操作步骤为:(1)打开组策略编辑窗口。依次单击“开始”菜单下的“运行”命令,打开系统运行对话框,输入“gpedit.msc”命令后回车,弹出系统组策略编辑窗口。(2)查找设置项。在该编辑界面左侧列表中,依次单击“用户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Windows资源管理器”分支。(3)选择设置项的值。用鼠标双击右侧窗口内“隐藏我的电脑中这些指定的驱动器”的项,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将该组策略重新设置为“未配置”选项,再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操作。回到本地硬盘中就能找回丢失的硬盘。

2 任务管理器不能打开

众所都知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同时按下Ctrl+Alt+Del组合键时,系统会弹出任务管理器窗口,但是如果弹不出任务管理器窗口,只是出现一个错误提示,告诉你任务管理器被意外停用了。我们该如何将其恢复正常呢?当然也可以使用组策略配置进行恢复,其步骤如下:

(1)查找设置项。打开组策略编辑窗口,在左侧列表中依次单击“用户配置”|“管理模板”|“系统”|“Ctrl+Alt+Del选项”分支。(2)选择设置项的值。双击右侧窗口内“删除任务管理器”组策略选项,在打开的编辑对话框中选择“未配置”选项,并单击“确定”按钮退出组策略编辑界面即可。

3 禁止系统自动记忆文档访问痕迹

Windows系统默认会将最近打开的文档名称显示在系统“开始”菜单中,这样别人从“我最近的文档”中就能看到这些记录,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可以利用组策略禁止系统自动记忆文档访问痕迹,保护个人访问隐私。

(1)查找设置项。打开组策略编辑窗口,在左侧列表中依次单击“用户配置”|“管理模板”|“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分支。(2)选择设置项的值。在窗口右侧列表中分别双击“退出时清除最近打开的文档的记录”和“不要保留最近打开文档的记录”选项,在打开的编辑对话框中选择“已启用”选项,再按“确定”按钮保存即可。

4 解决系统更新频繁提示

为了预防日渐增多的网络病毒攻击,不少用户往往会将Windows系统设置成自动下载并安装更新系统文件,以及时安装各种漏洞补丁程序。不过,某些系统漏洞补丁程序需要让计算机系统重新启动才能更新成功,要是用户手头有未处理好的工作任务时,通常会选用“稍候重新启动”,不过Windows系统默认每隔10分钟弹出一次提示,要求用户及时重新启动系统,让人不胜其烦。为此,可以使用组策略解决系统更新频繁提示,下面就是具体的修改步骤:

(1)查找设置项。打开组策略编辑窗口,在左侧列表中依次单击“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Windows Update”分支。(2)选择设置项的值。在窗口右侧列表中双击“重新提示计划安装后的重启动”选项,在打开的编辑对话框中选择“已启用”选项,并在等待时间下拉列表内输入一个你希望的较大时间(单位是分钟),再按“确定”按钮保存即可。

5 禁止浏览器自动下载

网络中许多病毒、木马程序往往不经过用户的同意,就会自动下载保存到本地系统,只要使用组策略关闭浏览器的下载功能,就可以限制这些病毒、木马程序自动执行下载操作,其方法是:

(1)查找设置项。打开组策略编辑窗口,在左侧列表中依次单击“计算机配置”|“管理模板”|“Windows组件”|“Internet Explorer”|“安全功能”|“限制文件下载”分支。(2)选择设置项的值。在窗口右侧列表中双击“所有进程”选项,在打开的编辑对话框中选择“已启用”选项,再按“确定”按钮保存,这样所有浏览器日后都不能执行自动下载操作了。

6 禁止远程访问注册表

远程访问注册表的方式,威胁本地系统的安全,可以使用组策略禁止恶意用户远程访问注册表。

(1)查找设置项。打开组策略编辑窗口,在左侧列表中依次单击“计算机配置”|“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安全选项”分支。(2)选择设置项的值。在窗口右侧列表中双击“网络访问:可远程访问的注册表路径”选项,在打开的编辑对话框中删除所有注册表路径信息,再按“确定”按钮保存,这样任何用户日后都无法远程访问本地注册表了。

7 制定审核策略,远离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