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垃圾分类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垃圾分类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垃圾分类总结

乡镇垃圾分类总结范文1

为加快推进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进程,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宜居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抓手,按照城乡环境管理责任区域划分,进一步强化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推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集、运输和处理机制,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优化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组织有关部门单位齐抓共管。各级财政大力支持,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

2、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政府主导、乡镇实施,建立市、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机制,上下结合,整合资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3、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科学系统地规划、建设经济适用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基础设施。

4、坚持城乡一体、长效管理的原则。把长期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结合起来,试点先行,全面铺开,重点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全面提高我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三)目标任务

以实现“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为总目标,按照试点先行的原则,先期在街道、镇、镇启动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到年底之前,在全市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配备配齐清扫保洁队伍,设置足够数量的垃圾箱,购置垃圾压缩收集车,健全合理的运输方式;建立长效环卫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和队伍;城乡环卫清扫保洁工作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实现统一管理,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垃圾成堆、垃圾遍地的现象基本消除。

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运作模式

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清运、市处理”的运作程序,建立科学完善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网络。

(一)户分类:由住户自行清扫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并将属于集中收集清运范围的垃圾倒入自己设置的垃圾收集设施,或袋装后按指定位置分类存放。

(二)村收集:各村(居)按标准要求配备保洁员,配置垃圾箱,合理划分保洁员责任区域,由保洁员每天定时收集垃圾,并将垃圾运送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三)镇清运:各乡镇街道按标准要求配置垃圾压缩运输车,定时到村(居)收集各垃圾箱内的垃圾,并运送至市垃圾综合处理场。

(四)市处理:市垃圾综合处理场对收集的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所有乡镇街道、村(居)不得自行填埋或焚烧,杜绝垃圾“转移”、垃圾“搬家”现象。

三、设备配置、人员配备和运行管理

根据以上运作模式,结合农村垃圾实际产生量,各乡镇街道每15-20个村庄配备1辆垃圾压缩运输车,负责辖区内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工作。各村(居)每100户设置1处600升垃圾箱,设1名保洁员,每名保洁员配备1辆三轮垃圾收集车,负责村(居)内环境卫生的清扫以及垃圾的收集。

垃圾压缩运输车、垃圾箱、三轮收集车由市政府采购中心、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集中采购,购置费用由乡镇街道财政承担,市财政根据各乡镇街道经济条件分别给予补助。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费用由各乡镇街道筹集支付,市财政按照进场垃圾数量和运距进行奖励补助。村庄保洁员务工补助按照村民自治原则由村(居)自行解决,市、乡财政按户给予补助。

村(居)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治原则负责聘用管理村庄保洁员。保洁员享受务工补助,负责垃圾箱、三轮收集车管理。乡镇街道负责垃圾压缩运输车管理,采取竞标的方式,以合理低价优选承包人,并与承包人签订合同,明确作业标准、质量要求、双方的权利义务。

四、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保障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镇街道乡镇长(主任)为成员的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具体负责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各乡镇街道要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保障,确保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顺利推进。

(二)落实责任。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和措施,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全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的组织实施,拟定城乡环卫一体化相关政策,编制城乡环卫一体化设施规划,搞好市级垃圾集中处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各乡镇街道负责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和镇村保洁队伍,配齐环卫设施和机械设备,组织好辖区内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清运工作,对各村(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督查、考核。各村(居)负责做好辖区内卫生清扫、保洁和收集。财政部门负责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所需资金的筹集和车辆设备分期付款的监管,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物价部门负责制定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办法,加强对收缴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考核督查局、农工办、环保局、卫生局等部门单位要立足职能,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共同做好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

乡镇垃圾分类总结范文2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1】

20xx年,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北京市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升我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提高村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根据《20xx年前三季度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折子工程进展情况督查转报》要求,XXX村在前几年垃圾分类的工作基础上,继续探索更为快捷有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办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

垃圾分类是一个日常性的工作,必需有一个长期有效的组织机制保障,为此我村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小组,长期指导督促我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具体小组名单如下:

垃圾分类领导小组

组长:XXX(党支部书记)

副组长:XXX(村委会主任)

XXX(村支部委员)

指导员:XXX

宣传员:XXX

二、建立垃圾分类工作队伍

目前,我村已建立垃圾分类队伍,队员共计48人,其中队长2名、街道保洁员41名(每名保洁员负责25户左右的家庭)、2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清扫建筑垃圾、2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清扫早市垃圾、1名保洁员专门负责打扫公共厕所。

这48人的保洁队伍全面负责我村2700余人,1019户的垃圾收集和分类工作,保证每天早7:30---11:30、下午2:00---6:00,准时将每家每户门前分好类的垃圾收集并转运到垃圾分类中转站。

三、保洁队伍的培训及指导

为保证保洁队伍自身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正确认识,使我们村的保洁队伍成为更专业、更有效的队伍,我村结合镇里安排,每年对这支队伍培训次数不少于8次,逢重大节假日进行严格的监督指导工作。培训内容为垃圾分类细化标准、装运操作技术等,保证垃圾在分类、投放、集中、运输过程中做到封闭、无遗漏、无遗撒。

制定系统的保洁员考核制度,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制定惩罚机制,对不能按规定完成任务的保洁员及时进行更替,确保保洁员能够履行职责。

四、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

由于我村位于XXXX,村民日常的主要垃圾有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冬季以炉灰渣垃圾为主。长期以来,村民对垃圾分类的概念比较模糊,并不重视,所以此次我村加大力度宣传,发放指导宣传材料《XXXXXX》、可再利用购物袋、宣传单、垃圾分类袋等宣传物品1019份,共组织大型宣传活动4次。在村中明显位置树立LED电字宣传牌,滚动播放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信息。具体向村民讲述了各种常见垃圾如何分类,时刻提醒村民们如何将自己的生活垃圾分类,确保我们能够准确的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到位。

五、加大工作力度,开展具体工作

今年为了给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便利,我村已经统一为村民发放了可分类的垃圾桶,每户3个垃圾桶,共计向村民发放3057个。并通过保洁员对包片的家庭户一对一的指导,帮助村民们有效的,快速的将垃圾分类。

六、制定奖惩制度,规范垃圾分类管理

为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有效、准确、快速。我们不仅对我村的保洁队伍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也对村民提出了较高的标准,将确保村民对垃圾分类工作足够重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定期进行入户抽查,建立奖惩制度,促进此项活动顺利进行。

总之,在区、镇、村三级领导班子的带动下,我村一定能够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争取将我村真正建设成绿色村庄。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2】

春华镇五举措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明显。

一是加大基础投入。20xx-20xx年,该镇每年投入环境治理经费约500万元,共建立村级资源分拣中心9个,配备环卫三轮车89台,购置26240个垃圾桶发放到户,拆除原有敞口垃圾池686座。

二是发动农户积极参与。通过“村村响”、宣传车、微信、宣传资料、标语横幅等密集宣传垃圾分类工作,结合党支部主题教育、“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好垃圾分类”主题教育等活动,努力营造人人讲环保、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通过支村两委坚决执行、“三长”会议统一思想、召开户主会专题指导、个别家庭上门宣讲的方式,家家户户发动,层层推进工作。

三是建立专业化保洁队伍。按每15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共选聘保洁员89名,负责垃圾分类宣传、面上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实行8小时上班制,实行统一工作绩效、统一劳动报酬、统一督查评比“三统一”管理办法。委托2家服务外包单位负责集镇、主干道和水域等公共区域的保洁工作,确保镇域保洁全覆盖。

四是严格责任落实。完善环境卫生治理方案、保洁员管理办法等制度,日常巡查与动态考核相结合,明查与暗访相结合,对村(社区)、服务外包单位、保洁员、企事业单位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讲评、年终一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和优秀奖励制,真考真评,重奖重罚,确保各级责任落实到位。

五是细化标准全面推广。在金鼎山社区试点垃圾分类,在九木村试点垃圾二次分类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建立村级资源分拣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设施配备标准、农户和村级垃圾分类标准、农户用垃圾桶配备外观和容量标准、垃圾收集转运电动三轮车标准等,并在全镇全面推广。目前,该镇9个村(社区)已全部成功创建市级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村,送镇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由2016年的月均300吨减至20xx年的月均180吨,镇域垃圾减量达40%。全镇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3】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分类标准,强化宣传教育,完善运行机制,在全县确定了20个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单位,努力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行格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组织有关部门到江苏、浙江和我市的屯留县、长子县、城区、郊区等先进地区和县、区学习取经,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秦元忠为组长,副县长张志萍为副组长,25

个有关部门、各乡镇乡镇长和社区居委会为成员的领导组,专门负责全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统筹协调工作。印发了《壶关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循环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指导各试点单位和试点乡村,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证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二、规范分类标准。我们借鉴先进地区和县区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分别采取了生活垃圾“四分法”和“两分法”,并明确了处置方式。在农村,将生活垃圾分为渣土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对煤球、煤灰等渣土垃圾,由村里清运车收集,就地填埋;

对纸张、金属类等可回收物,由农户或村保洁员收集,回收公司上门有偿回收;

对电池、电子类有害垃圾,每10天由村保洁员上门回收一次,每月由乡镇统一回收,送市清运车收集,送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在县城居民小区,对剩菜剩饭、瓜果皮核等湿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送制肥厂发酵制肥;对可回收物,由居民或小区物业收集,回收公司定期上门有偿回收;对有害垃圾,由环卫部门一月上门收集一次,统一

送市里有害垃圾处理厂处置;

对其它垃圾,环卫部门逐日收集,送县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机关单位、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单位实行“两分法”,即可回收物和其它垃圾。可回收物由公共单位自行收集,其它垃圾由环卫部门逐日收集,做到日产日清。城乡生活垃圾的规范分类,为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完善运行机制。为保证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落地见效,我们重点建立完善了四项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学校、进小区、进机关、进公共场所”五进宣传活动。根据不同场所、不同对象,印发了倡议书、分类指南、宣传彩页、指导手册等多种宣传资料3000套共10000余份,并在电视台、报纸播放、刊登垃圾分类宣传知识,在三路九街的LED显示屏流播垃圾分类宣传标语,让垃圾分类理念和相关知识逐步深入人心。示范带动机制。县城选取3个居民小区、3个城中村、8个机关单位、2个医院、1个宾馆、1个超市、2个学校共20家和12个乡村先行开展分类示范,积累经验。对各示范点,试点期间先期赊欠一部分垃圾分类设施,向小区和住户发放,确保分类投放硬件配置到位,示范先行,积累经验。正向激励机制。每年年底计划以5%的比例评选小区(村)

住户,列为“五好卫生户”,媒体公开表扬,并给予每户适当奖励。监督考核机制。推行“双五”模式。在农村实行乡镇抓总协调、包村干部督导、两委主干主抓、村民小组负责、群众自觉参与的“五级监管”模式,对乡村两级干部及各小组长履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工作好的除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外,还在评先评优中优先考虑;对履职较差的,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在县城居民小区,实行领导小组抓总协调、物业督导、楼长主抓、组长负责、居民自觉参与的“五级监管”模式,对评为年度优秀物业、楼长和组长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通过奖惩措施,来调动各级主体抓好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我们尽管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客观上讲,仍然存在舆论宣传氛围不浓、群众分类意识不强、相关配套设施不足、经费投入未予研究、垃圾分类中转设施和终端处理未解决等问题。对此,我们将以试点为动力,把试点单位、居民小区、乡村、学校、医院的好经验、好做法,逐一认真加以研究予以推广。总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好,以优异成绩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的满意答卷。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4】

9月6日上午9点,承泽苑社区在活动室召开垃圾分类指导员工作总结会。此次会议共有2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参加,由社区主任李亚军主持召开,会上对指导员工作进行全面总结。首先对垃圾分类指导员不怕脏、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宣传工作很到位。鼓励他们以老带新发扬好的工作作风。并提出几点要求:

一、严守上岗纪律,端正工作态度,杜绝迟到早退。

二、遇到问题及时与居委会人员进行沟通,共同解决。

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北京第二届山地徒步大会(9月10、11日)、北京农运会(9月16日)、环北京山地自行车赛(10月6、7日)将陆续在我区隆重举行。为保障三项赛事在我区顺利进行,以干净、整洁、优美、有序的社区环境迎接比赛。社区干部刘爱杰在会上给垃圾分类指导员进行工作部署。最后由卫生主任姚淑娟宣布评出的13名优秀垃圾分类指导员名单,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承泽苑垃圾分类工

作取得更大成绩,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2纸南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总结

20XX年8月28日上午9点半,纸南社区在广纸俱乐部广场举办了“垃圾分类”科普宣传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南石头街环监所的大力支持,使得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通过有奖问答、小游戏等形式进行了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活动内容形式多样:

1、在活动场地摆放宣传展板,引导居民浏览垃圾分类宣传知识。从中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常识。

2、以垃圾分类有奖问答为主题的形式与居民互动。问一些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知识,答对的获礼品一份。

3、垃圾分类的游戏,活动场地放致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垃圾桶,把废弃物品正确放入相应的桶里,正确的获礼品一份。

以此让居民认识垃圾分类种类,增强环保意识。现场气氛热烈居民群众都踊跃参加。这次参与活动的社区群众约500人次,发放礼品约405份。

活动现场还设有旧衣物回收摊位,旧报纸回收摊位,义工登记摊位,很多社区居民都积极把旧衣物捐出。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还向居民群众派发垃圾分类的宣传资料。通过宣传活动的形式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这一实际问题的重视。让他们认识

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3九月份垃圾分类工作小结

20XX年7月28日黄埔区“垃圾不落地”启动仪式开始以来,黄埔街贯彻科学发展观、创建文明城市、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幸福黄埔,继续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本月主要做了以下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9月22日上午,黄埔街在荔园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行动日”活动。活动现场,小朋友表演了由社区居民谱曲填词“垃圾分类之歌”,令在场的观众感动不已,充分体现了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现场特邀请区城管局垃圾分类办的同志向群众讲解垃圾分类知识,解答咨询,指导居民如何科学分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人人有责,人人动手”,倡议社会各界都来加入“垃圾分类卫士”的行列。为居民更直观了解不同的垃圾如何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我街制作一些垃圾实物示意图片运用在有奖互动游戏中,通过这种游戏大大提高了居民投放垃圾的准确率。

二、向机关团体推行实施垃圾分类工作:

如广州市邮政局黄埔分局、育蕾幼儿园,黄埔街垃圾分类指导员亲自上门做宣传,送去分类垃圾桶、发放海报、宣传册,并为单位制作安装宣传栏、“垃圾分类责任管理公示牌”等,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2019实行垃圾分类的工作总结【5】

天河区xx位于天河区东部,辖内7个社区均属城中村,

且辖内流动人口多是外来务工族,他们对广州市实施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知晓率较低,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大多喜欢将厨余垃圾、固体废弃物垃圾、甚至对环境有害电池都混合放在一个垃圾袋中,这使得垃圾分类工作如何开展成为一道难题。为探索一条适合城中村的垃圾分类模式,在天河区固废办的大力支持以及xx领导的高度重视下,xx选取辖区内条件较成熟的xx作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的试点小区。主要做法:

一、结合实际,确定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xxxx有居民楼79栋,户数498户,其中户籍人口280人,流动人口840人,小区内楼房分布均匀,排列整齐,且楼道宽敞,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充分的居民自治经验,逐步形成管理有序的成熟小区。为摸索出一种适合xx实际情况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xx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询问等方式了解小区住户的日常生活习惯。考虑到xx以前垃圾投放和收运方式是在小区内设臵多个投放点二十四小时进行投放垃圾,在垃圾桶满了后,由环卫工人运走,这种处理模式如果不及时运走生活垃圾,容易造成垃圾落地和散发出异味,给小区环境带来很大影响。而通过定时投放、定时收运,可以及时将垃圾运走,消除垃圾落地和垃圾带来的异味情况出现,改善小区环境,容易得到小区居民的支持。在确定定时投放、

定时收运处理方式之后,为了使这项工作在不影响住户日常生活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结合小区住户早上外出上班时间多在7点30至9点,晚饭时间主要在19点至20点30时间段。xx将定时投放的时间设定在设定每天上午7点30分至9点、晚上19点30分至21点两个时间段定时进行生活垃圾收集。同时,为了增强居民准时投放垃圾的意识,xx选取了居民熟悉且投入小的通知模式——“定时摇铃”通知。在垃圾收运前有环卫工人提前十五分钟进行摇铃,提醒小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将分类好的垃圾进行投放,减少居民忘记投放垃圾的情况出现,不断地增强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醒居民按时投放垃圾,还可以减轻环保工人的工作压力,调动双方积极性,形成双赢的局面。综合以上因素,确定了“摇铃收运、定时投放”为xx小区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二、多管齐下,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一是加大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xx正门安装LED液晶显示屏,把垃圾分类的相关信息及时滚动播放,普及居民的垃圾分类知识。为小区全部498户配臵了小型餐厨垃圾桶,在每栋居民楼楼道配齐分类容器,设臵分类指引为居民自觉开展垃圾分类准备了条件。

二是联动社区自治组织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xx社区属于xx经济一社物业,小区业主多是一社成员,要取得小区居民的支持,必须要与经济一社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为此,xx街成立了以经济社社长简柏樟任为组长的xx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环卫站站长、居委会主任,成员为副社长、两站成员、居委会工作人员及出租屋协管员的组织机构。并制定方案,明确了由街道统一规划,加强组织,经济社、居委会上门协调,物管改进服务方式的工作职责,全面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工作。

三是开展各项宣传活动,普及小区居民知晓率。通过在小区门口制作宣传标语、在小区各个楼道口粘贴分类指引、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小区居民的知晓率。每月开展“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活动,并结合小区居民特点与xx社区内学校合作开展了10多次形式灵活、内容贴切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学生、党员的带动提高了居民的参与率。四是由志愿者和督导员全面开展平时宣传、督导工作,保障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开展20余次垃圾分类培训班和座谈会,组织完成了12名垃圾督导员和30名志愿者的队伍组建。30志愿者通过上门派发宣传单张普及小区居民分类知识和方法,指导小区居民进行分类。小区志愿者,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体会深刻,他们说,在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伊始,派发宣传单张时,一部分小区居民接过之后转眼就把单张仍到了垃圾桶里,而上门在和小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时,大多数小区居民都以没有时间拒绝,即使居民有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但是为方便自己,他们都是随手将垃圾摆进桶内。这些情况给他们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随着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小区环境一步一步得到了改善,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也不再抗拒了,大多数都慢慢接受他们的讲解,逐步开始进行分类工作了。现在大多数居民都知道垃圾分类工作,并参与了垃圾分类。而12名督导员对垃圾分类工作则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说,以前在监督小区居民投放垃圾时,很多居民都表示分类处理很麻烦,很多人都没有分,我为什么要分,很少将垃圾进行分类,分类的准确率就更加不用说了。现在通过与xx社区内学校单位合作,结合学生兴趣爱好等情况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活动中设臵游戏、问答、歌唱比赛等环节,将垃圾分类工作做进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少居民在小孩的带动下进行了垃圾分类,分类准确率都比较高,目前准确率已达50%。

三、初显成效,继续坚定不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乡镇垃圾分类总结范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镇为主体、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整体推进”的原则,建立完善农村环境卫生运行管理机制,逐步把农村环境卫生纳入规范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轨道,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努力营造清洁舒适、文明和谐的城乡环境,持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环卫管理体系,形成“镇村收集、市运输处置”的生活垃圾收运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使城乡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卫生意识显著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三、组织实施

(一)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根据区域分布、地形地貌、人口总量等条件,4月底前,将全市375个城中村、园中村、乡镇驻地村、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村纳入环卫一体化管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环卫管理新模式,年底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市环卫管护中心负责制定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居)环境综合整治验收标准,对实施环卫一体化的村(居)进行验收审批,做到整治一个、验收一个、纳入一个。各乡镇(街道)、村(居)要按照验收标准,集中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彻底清理积存垃圾,为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奠定良好基础。

(二)配齐设施,健全队伍。按照2-3个乡镇建一处垃圾转运站的标准,在全市规划建设7处垃圾转运站,住建委、国土资源局、环卫管护中心负责选址规划,做好用地、立项、环评等各项手续办理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计建设;年内镇垃圾转运站建成投入使用。各乡镇(街道)按照每30户设置一个垃圾箱的标准,规划确定各村垃圾箱位置;环卫管护中心在对各乡镇(街道)、村(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负责把垃圾箱安装到位。各乡镇(街道)按照每100户设1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专业保洁员队伍,并配备专人对生活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存放;同时,每村设立1名环卫监督员,负责政策宣传、全民发动、监督检查等工作,并引导村民将生活垃圾入箱、定点倾倒建筑垃圾,及时制止乱排乱倒垃圾、损坏环卫设施等行为。各乡镇(街道)要依托社区服务中心,安排2~4人成立专门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本乡镇(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组织发动、宣传引导、费用收缴、检查考核、推进落实等工作;环卫管护中心、各乡镇(街道)要加强对村级保洁员和监督员队伍的管理、指导和服务,督促做好各村垃圾收集、清运管理工作。

(三)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各乡镇(街道)、村(居)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探索全托管式、半托管式和自我服务式等环卫管理模式,实现村级垃圾的“日产日清”。对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庄,要创新思路,结合各村地域特点和群众生活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分拣,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处置总量,提高无害化垃圾的就地处理率。市住建委、环卫管护中心和各乡镇(街道)要研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五个一”管理制度,即:有一套完善的农村垃圾管理和卫生评比等规章制度、有一个妥善解决保洁员工资的渠道、有一套切实提高农民卫生意识的教育办法、有一套过硬的农村垃圾处理督查制度、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奖惩措施。同时,各村(居)要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的作用,通过村民代表会制定村规民约,划分村民卫生责任区,与村民签定门前“三包”责任状,规范和约束村民卫生行为,真正做到“污水乱排有人问,垃圾乱放有人理,沟渠淤塞有人清”,不断巩固农村环境整治的成效,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的长治久洁。

(四)创新举措,多元筹资。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建立市、镇、村三级共同承担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经费保障机制。市财政承担全市垃圾转运站、垃圾箱、环卫车辆建设购置费用。各乡镇(街道)、村(居)承担所辖道路保洁、生活垃圾清运处置等费用。乡镇驻地有关企事业单位、经营业户承担各自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处置费用。各村(居)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村集体拿一块、社会捐一块、群众集一块”等形式,筹集村级环卫费用,也可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形式筹措。乡镇(街道)、村(居)承担的费用由社区服务中心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市、镇、村三级环卫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市财政根据环卫一体化检查考核情况,年底对乡镇(街道)实行“以奖代补”,具体奖补办法由市财政局、环卫管护中心共同研究制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检查考核等工作。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工作合力。各乡镇(街道)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人员、职能和责任,及时协调处理工作推进中的相关问题。市、镇、村三级要层层签订责任书,把任务目标落实到具体村庄和道路,明确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乡镇垃圾分类总结范文4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为主要内容,以建立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为核心,以农村人口密集区和重要流域垃圾处理为重点,广泛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逐步解决农村乡、村垃圾处理问题,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效益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二、目标任务

在全县开展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使全县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具体目标任务为:第一步,至20年底,县、各乡(镇)要建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有实施方案,并着手编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规划,20年省试点村庄要全面启动垃圾处理工作;第二步,2009年上半年要全面启动所有村庄点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工作,年底,农户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第三步,进入正常规范化运行后,县、乡财政规范投入和奖补范围,实行乡(镇)、村自治管理。

三、操作模式

农村垃圾处理及卫生保洁工作按照县、乡、村、户四级联动,以垃圾处理场所为核心,以垃圾中转站最佳运距为服务半径,以垃圾收集点为基础单元,规划建设城乡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县城近郊的农村,可采取“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的模式;偏远村庄可采取“户集中—村组简易填埋”的模式;其他地方可采取“组收集—村转运—乡镇集中填埋”的模式;各乡(镇)、村还可探索其他符合当地实际的模式。各地在垃圾处理过程中,要按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处理,防止造成垃圾污染。

要注重“户集中、村落社区收集、乡(村)转运、县(乡)定点处理”农村村落社区保洁四个环节的分层运作。户集中,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农户应将稻草、动物粪便等可以利用的有机物返田,并将垃圾集中堆放在垃圾堆放点。村(组)收集,在农村人口相对密集(35户以上)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固定的垃圾池,由保洁员把农户和公共场所的垃圾集中清运至村落社区垃圾池。乡(村)转运,乡镇要建设一个垃圾集中转运站,配套一辆小四轮汽车负责各村落社区垃圾池的垃圾清运至垃圾集中转运站(垃圾中转箱)。县(乡)定点处理,县城和部分乡镇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批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处理设施,各乡镇按照就近原则集中处理。

四、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县成立农村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部长同志任组长,副县长同志任副组长,农工部、宣传部、建设局、财政局、卫生局、环保局、城管局、民政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委农工部,由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村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设施、有长效管理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度。

2、明确部门职责。(1)规划建设部门:全面负责垃圾处理技术指导。依据城乡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好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规划,对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设置的布局、用地、规模等作出明确界定,并着手构建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体系。(2)环卫部门(环卫、环保、爱卫)要切实履行好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职责,加强环境卫生执法和检查。(3)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沼气推广力度。(4)财政部门要建立全县农村垃圾处理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的经费投入。

3、落实操作方式。圩镇:达到“七个一”。即有一个圩镇卫生管理机构、有一套垃圾处理及管理制度、有一个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有一批垃圾池、有一个垃圾中转站、有一队固定的保洁员、有一套齐全的收集工具,公共场所做到日扫日清,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100%,处理率达到95%以上;省试点村:达到“六个一”。即有一个卫生管理理事会、有一套垃圾处理及管理制度、有一个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有一批垃圾池、有一个简易垃圾填埋场、有一个固定的保洁员、有一套简易的收集工具,公共场所做到每日清扫,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90%,处理率达到85%;其它村庄:达到“四个一”。即有一个垃圾处理村民公约、有一批垃圾池、有一个固定的保洁员、有一套简易工具,垃圾做到及时收集、集中销毁,垃圾清理达到80%。

4、做好基础工作。县将垃圾处理工作纳入09年新农村建设现场调度会的重要内容,各乡(镇)要尽快启动该项工作,并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同时在11月3日前将实施方案上报县新村办。

(1)各乡(镇)要落实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员,专门负责辖区日常卫生保洁;明确乡(镇)、村、组干部和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员是新农村建设点及农村村落社区卫生保洁工作的具体督查监督员。

(2)县建设局要紧紧抓住国家和省高度重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这一机遇,指导抓好村庄垃圾处理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村庄内建设垃圾池、垃圾屋。

(3)各乡(镇)要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创评、“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卫生保洁创评活动。加强农民保洁意识教育,把卫生保洁与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农村广泛开展各种卫生知识宣传,引导农民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乡镇垃圾分类总结范文5

1主要设施设备

1.1收集点各郊区(市)县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形式多样,一般设置在路旁、院坝、社区办公区、活动区等公共区域。收集点分为2类:一类是垃圾桶点,以2~3个垃圾桶为1组,分别收集不同类垃圾;一类是垃圾房,垃圾房设多个投放口,内部划分不同区域并隔断,每个区域可摆放垃圾桶,收集不同种类垃圾。为与周边环境协调,各郊区(市)县对部分收集点进行了美化升级,并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同种类垃圾,同时在垃圾桶桶身或垃圾房投放口张贴或安装垃圾投放种类铭牌,以方便居民更准确地投放。

1.2分类收集车各郊区(市)县为分类试点区域保洁人员配置了新型垃圾收集车,收集车内分出3~4个仓位,对应存放不同种类的垃圾。保洁员的分类收集车大多仍是人力三轮车,少量电动车,但各郊区(市)县分类收集车的样式和标识尚不统一,多为自行设定。

1.3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各郊区(市)县基本建立了村、镇两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现了镇乡有回收站,村村(社区)有回收点,将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深入基层,同时配合预约回收的方式,提高了再生资源的回收效率。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均设有明显标志,主要回收废金属、废纸、废塑料、玻璃、橡胶、布料等,前4类的回收量可占到可回收垃圾总量的80%以上,但可回收垃圾仅占生活垃圾总量的10%左右。

1.4生物降解池农村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其实主要是菜叶、果皮、杂草、树叶等植物类垃圾,以及少量的食物残余等,主要通过设置生物降解池进行就地处理。生物降解池是在林间空地上挖出长宽高1m的土坑,每填入30cm餐厨垃圾回填1层薄土,利用土壤自净作用使餐厨垃圾得到降解,降解后的腐殖土可作为林业种植的底料。

1.5无害化处理设施为实现城乡统筹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各郊区(市)县都建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或焚烧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试点后,填埋场和焚烧厂也就成了其他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1.6分类试点的成效经过不断推进,各郊区(市)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初见成效,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效果明显,2012年成都市各区(市)县农村生活垃圾减量比例见表1,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平均减量18%。

2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模式

为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工作的长效化和制度化,在经过实地调研和成果总结,可将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经验归纳成统一的“户分类、组(小区)分拣、村(社区)分流、镇运输、县处理”分类收运处理模式。

2.1分类方式按照“干湿为主、先粗后细”的原则,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4类,即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可回收垃圾:通常指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长期收购的废旧物品。主要包括:①未被严重污染的纸类,如报纸、杂志、包装纸盒、废纸板等;②未被严重玷污的塑料,如各种干净的塑料瓶、泡沫包装塑料、硬塑料等;③金属,如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等;④玻璃,如酒瓶等。有毒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旧日用电子产品、废旧含汞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农药(瓶)、过期日化品、过期药品、过期化肥等。湿垃圾:也称可堆肥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饮食的残留物,包括剩菜、剩饭、菜叶、树叶、瓜果皮、蛋壳、茶渣等含水率高的垃圾等。干垃圾:以上分类中未包括的、不明确归属的且含水率较低的生活垃圾。

2.2收运处理模式

2.2.1散居区散居区农户多是以村组为单位,居住环境相对开放,周边大多围绕着农田和林木,并多喂有家禽和牲畜,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可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础上采用“户分类、组分拣、村分流、镇运输、县处理”的模式。户分类:要求农户将生活垃圾分成“干垃圾、湿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投放到农户家中配发的“干湿”分类垃圾桶(袋)或垃圾收集点配置的分类收集桶里,有毒有害垃圾由农户自备密闭容器单独放置,由保洁员上门收集。鼓励农户自行处理可回收垃圾、湿垃圾以及煤灰炭渣。组分拣:保洁员每日上门收集有毒有害垃圾和干湿垃圾,并清理垃圾收集点的分类垃圾桶,对所收集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分别存放在分类收集车上的对应仓位。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置分拣员岗位协助保洁员进行垃圾二次分拣。村分流:保洁员对二次分拣后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将可回收垃圾送至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点回收处理,将湿垃圾送至村指定场所就地处理,将有毒有害垃圾和干垃圾送至垃圾收集站装车统一收运。镇运输:各乡镇负责到垃圾收集站定期收运有毒有害垃圾和干垃圾,并分开运输。干垃圾集中运至县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有毒有害垃圾则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处理地点。县处理:各区(市)县对干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毒有害垃圾则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或贮存。

2.2.2集中居住区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许多地区出现了农村集中居住新型社区,大多由多个封闭或半封闭式小区组成,新型社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与城市居民小区基本相同,采用“户分类、小区分拣、社区分流、镇运输、县处理”的收运处理模式。户分类:要求农户将生活垃圾分成“湿垃圾、干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分类投放至小区设置的分类收集桶中。鼓励农户自行处理可回收垃圾。小区分拣:每个小区设置专门的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桶,并按单元设置若干个垃圾收集点,每个收集点配置2~3个“湿垃圾”和“干垃圾”分类垃圾桶。小区保洁员对分类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分别存放在分类收集车上的对应仓位。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置分拣员岗位协助保洁员进行垃圾二次分拣。社区分流:保洁员对二次分拣后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将可回收垃圾送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点回收处理;将湿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干垃圾送至社区垃圾收集站装车统一收运。镇运输:各乡镇负责定期收运湿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和干垃圾,并分开运输。湿垃圾集中运至县级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干垃圾集中运至县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有毒有害垃圾则运至环保部门指定的处理地点。县处理:湿垃圾和干垃圾由各区(市)县分别在专门的垃圾处理厂(场)集中无害化处理,有毒有害垃圾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或贮存。

3结论与建议

3.1完善政策法规,加快立法进程成都市应尽快制定全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工作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应的资金补贴、建设标准等配套文件,适时出台相关企业税收优惠、资金奖励、鼓励和限制性项目、分类收运市场化等配套政策,规范、激励和引导各区(市)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加快推动《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工作有法可依,以强制性约束力保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长期效果。

3.2加强监督考核,实行奖惩激励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管理体系及目标责任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建立健全激励奖惩机制。市级政府将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区(市)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并组织考核,考核结果可作为区(市)县考核加分,并与发放的市级补贴经费挂钩。同时各区(市)县也应出台相应的激励奖惩措施,层层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相关部门及人员的绩效挂钩。各区(市)县还应建立对居民的激励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表彰、发放奖品、日用品兑换等方式,对生活垃圾分类效果好的家庭及个人予以奖励。

3.3加快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备各区(市)县应尽快完善分类处理末端设施规划建设,确定有毒有害垃圾处理设施,合理规划村级堆肥点,加快建设厨余垃圾处理厂,规划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厂,从而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需要。同时,对现有生活垃圾收集点、收集站、转运设施进行优化布局、功能改造和提档升级,并按照统一的分类标准和标识,逐步淘汰和更换现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桶和保洁员分类收集车,配置相应厨余垃圾密闭运输车辆,向农户发放分类垃圾桶(袋),以满足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存放和分类运输要求。

3.4搞好宣传引导,加强人员培训在前期宣传效果的基础上,从“政府、社区(村组)、保洁员、志愿者”4个层面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栏、宣传单、分类垃圾桶分类标识、市(县)电视公益广告、专题节目(如有奖竞猜等)、志愿者入户宣传、保洁员上门宣传等多种方式,配合报纸、移动传媒、网络等多种媒体,持久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同时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分拣人员、志愿者等的专业培训,以保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

乡镇垃圾分类总结范文6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垃圾分类;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3.037

Envisagement of Operation Mode in the System of Reduction, Hazard-free and Resource of Rural Living Garbage Disposal

LI Yan, GAO Xian-biao, LIANG Hai-tian, ZHAO Lin-na, LI Yu-hua, QIAN Shan

(Tianjin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Tianjin 300192,China)

Abstract: The garbage status of suburb area was analysed. The main problems of garbag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was pointed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garbage sorting in suburb area were discussed. The operation mode of garbage sorting and collection and disposing was proposed.

Key words: rural living garbage;garbage sorting;operation mode

农村垃圾问题是多年来困扰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日益突出的农村垃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

天津是全国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化地区,处于大都市郊区的天津农村是国内最发达的农村地域之一[1]。近年来,天津市农村环境总体已有所提升,但问题仍十分严峻,由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农村生活垃圾等收集处理设施还很欠缺,相应的管理体系还未建成,农民随意乱泼乱倒的恶习难改,农村卫生环境依然存在脏、乱、差现象。目前,天津乡镇总数为135个,乡村人口总数约407.8万人[2],按农村人均每天垃圾产生量为1 kg计算[3-4],每天将产生4 078 t的生活垃圾。2008年,农村地区的新城和中心镇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55%,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仍以坑埋、堆放方式为主。在垃圾组成上由于近年来废旧电器和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增多,已成为垃圾处理新的难点,导致农村面源污染急剧加速,不仅严重威胁着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5]。

研究者就农村生活垃圾的综合处理进行了广泛探讨,认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必须要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模式,并保证该模式的可操作性及可持续性,才能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 农村生活垃圾的主要特征

农村生活垃圾与城市生活垃圾有所差别,垃圾特征反映了当地生活习惯、人文特征、经济条件等多种信息。笔者走访了天津市西青区、武清区等村庄,将农村生活垃圾的特征归纳为以下两点。

1.1 垃圾成分组成仍以可堆腐垃圾为主,塑料类垃圾次之

所谓可堆腐垃圾,即可以进行堆肥发酵的固体废弃物。田春英等[6]对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调查显示:农村地区居民生活垃圾灰土成分较高,为40%,厨余垃圾约占30%,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等占10%以上。由于近年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在日常生活上发生了许多转变:(1)农村逐步以电取暖取代燃煤,因此灰土成分大幅度降低;(2)与城市居民一样,塑料制品充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塑料类垃圾含量占生活垃圾总量的10%以上;(3)由于在农村,水果蔬菜等食物价格低廉,农民随意丢弃。经分析,可堆腐垃圾、庭院灰土及不可分出物等垃圾总量达到75%以上。

1.2 水分含量较高

由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相比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里餐厨余垃圾及自家生产丢弃的果蔬所占比重较大。还有些村民将粪尿排泄物混合到垃圾中,使得垃圾的水分含量增加,总体水分含量在60%~70%左右。

2 农村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础环卫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基础条件差

大多数农村没有建设垃圾容器、垃圾转运、处理设施,没有配备专门的垃圾运输车。即使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落,也显现出垃圾容器规格与承载垃圾量不符的情况,有些村落建设固定式水泥垃圾池,到了夏季,成了滋生蚊蝇的场所。农用三轮车是农村垃圾运输的主要工具,由于缺少必要的防漏措施,在运送途中难免会发生泄漏,造成污染的扩散。

2.2 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公共意识差

由于受到思想、教育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延续几千年的农村生活习惯很难改变,农民环保意识差,对“脏、乱、差”的生活环境习以为常,门前、屋后、沟边等都是垃圾堆放的场所,只要不是堆放在自家门前,村民们都会置之不理。

2.3 缺乏专业的环卫队伍

一般的乡村会按照人口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村民负责垃圾收集运输,由于工资较低、工作环境恶劣,这些人员均未经过专业培训,缺乏环卫操作、安全、健康等相关知识,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4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垃圾处理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投入。乡、村是垃圾处理的主体,理应由其承担相应的投入。但多数乡镇财力有限、村集体经济薄弱,垃圾处理资金筹措十分困难,从而导致运转很难持续。

2.5 处理方式过于简单,缺少专业性技术支持

目前,大部分农村垃圾处理基本采取集中坑埋、堆放和露天焚烧3种方式。而这3种方式未采取任何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垃圾的去向问题。

2.6 管理机制仍不健全

在广大农村地区,乡镇中无明确专门负责的领导机构,导致职责不明确。对农村的人员管理、垃圾处理的相关管理体系仍不健全。

3 农村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

国内外几十年的经验证明,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垃圾要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垃圾分类是最好的出路。

3.1 实现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的条件

研究者认为,在农村开展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管理问题,一个是资金问题,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就是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处理手段,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费用要低成本、操作简单。具备以上条件才能实现垃圾处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3.2 农村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的优势

虽然在城市地区进行的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尚存在一定的推广难度,但针对农村的调研发现,农村地区的特点使其具备开展家庭垃圾分类的条件和优势。

3.2.1 农村居民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人们也向往城市居民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笔者走访了天津西青、武清、宁河部分农村,村民们对长期以来恶劣的居住环境叫苦不迭。

3.2.2 农村居民聚居特点为开展垃圾分类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 城市高密度的高楼大厦,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交流,给垃圾分类收集带来很大的困难。而对于农村而言,村民们祖祖辈辈居住在此,彼此熟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如采用一定的鼓励措施便会得到村民们的积极响应。

3.2.3 纯朴的民风为开展垃圾分类创造有利条件 虽然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但大都保持纯朴的民风,会积极响应、执行各种号召,容易进行集中管理。武攀峰等[7]研究表明,农民愿意支付垃圾处理处置费用,农民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正在悄然转变以适应社会的变迁。

4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设想

垃圾处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垃圾分类系统、收集系统、运输系统、处理系统、管理系统及运营系统。

4.1 垃圾分类系统

由于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特点,堆肥资源化处理是较适合于农村垃圾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考虑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对农村垃圾综合处理模式的设想可以概括为“两桶一网箱”和“两级分类法”。即在垃圾源头分类方法上,将生活垃圾分类为可堆腐物、可回收物及有毒有害物。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可回收物包含的种类较多,农民日常生活中有积攒废品进行售卖的习惯,有些废物虽然不能卖钱,但也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因此除了可堆腐物和有毒有害物,剩余的“垃圾”都可以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建筑垃圾,作为单独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经过第一级的源头分类后,将所有垃圾运送至第二级专门垃圾集中处理的生态处理站,对可堆腐物进行堆肥化处理,可回收物可根据需要进行二次集中分拣,即为“两级分类法”。

4.2 垃圾收集系统

由于村的规模、条件等各不相同,需要针对各自的情况确定垃圾收集容器、收集方法以及收集路线等相关信息。

收集方式:根据村落大小及生活习惯,可采用户收集或分散-集中收集的收集方式。

收集容器:户分类的垃圾桶,材质选择要结实、耐用,要有颜色区分,每个桶的容积在10~15 L左右。中转垃圾桶体积要足够大,按照辐射村民人口数量进行配置。崔兆杰等[8]根据垃圾负荷和日清理次数等参数计算提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布设密度的计算模型,镇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的布设密度以20个·km-2为宜。垃圾桶的体积可选用200 L容积的统一型号垃圾桶,以适用于有条件地配备垃圾专用运输车。

制定合理的收集路线,对于降低运行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哪种收集方式,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摸索和计算。

4.3 垃圾运输系统

主要取决于垃圾收集方式。需要有专业的垃圾收集运输队伍,同样需要制定合理的垃圾收集路线以降低运输成本。相连的村可采用联合收运方式。垃圾运输车要根据垃圾负载垃圾量进行选择,无论是农用运输车还是垃圾专用运输车,都需要保证运输过程不滴漏,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另外,运输人员都需要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保证安全操作、安全行驶。

4.4 处理系统

如何处理分类后的垃圾是降低运行成本至关重要的因素。楼波等[9]分析了几种垃圾处理方式的成本-收益比较(表1)。对于农村而言,堆肥的低成本处理是最佳的选择,同时也是碳排放最为优化的模式[10]。但还需要进行堆肥产品技术提升,以获得市场认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可回收垃圾可在生态站内进行二级分拣,对于可变卖的进行收集、集中,不可变卖的可进行压缩,积攒至达到车辆运送量送至垃圾焚烧场或填埋场进行处理。有毒有害垃圾可按每季度收集1次,每年集中1次送往危险品处理中心进行后续处理。建筑类垃圾直接在村内进行填埋处理。

4.5 管理系统

目前,大部分乡村仍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支持。农村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突出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村、企业、农民及社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问题。整个运行体系的综合管理,必须要有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各有职责分工,保证整个体系的持续运行。可以用图1来表示农村垃圾处理的组织结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要加强协调和领导、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并加大农村社会宣传。总之,对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要高度重视、认真总结和不断创新。

4.6 运营系统

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主要由村(村民)和企业两大主体来完成。村负责村内垃圾的收集及指导、鼓励、促进村民进行垃圾分类。而村内垃圾的外运与分类处理则由企业来完成。企业将粗分类的生活垃圾送至垃圾生态处理站进行后续处理。对于不能处理的垃圾则积攒或压缩送至专业处理机构。生态处理站可由政府投资建设,采用转让、承包、租赁等形式由企业来运行管理。企业可以将有价值的废品进行售卖、垃圾堆肥产品化进行销售、以低价格向村收取垃圾处理费用、政府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等多种形式来实现收支平衡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5 结论和建议

农村生活垃圾不同于城市生活垃圾,更适合于开展分类收集的垃圾处理模式。采用“两桶一网箱”和“两级分类法”模式将能够解决垃圾消纳减量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问题。

笔者建议:(1)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环境条件,“以奖代惩”,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垃圾分类;(2)以2万人口规模或1个镇为1个运行单元,日产生活垃圾15 t左右可建立1个小型垃圾生态处理站;(3)提高乡镇、村干部的环境意识,拓宽垃圾治理改革思路;(4)吸收企业、研究院所参与农村垃圾整治队伍,弥补垃圾处理的技术与运营薄弱环节;(5)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多种垃圾处理模式尝试。

参考文献:

[1] 李瑾,孙国兴. 天津都市农业和农村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J].天津农业科学, 2005, 11(4): 52-56.

[2]董顺荣. 天津调查统计年鉴[M]. 天津: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0:208.

[3] 王洋,曾强,刘洪亮,等. 天津市农村地区垃圾与污水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19): 3687-3689.

[4] 何品晶,张春燕,杨娜,等. 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1): 2049-2054.

[5] 潘淑君,周其文.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与管理对策[J]. 天津农业科学,2007,13(4): 47-49.

[6] 田春英. 天津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规划[J]. 环境卫生工程, 2010, 18(4): 30-33.

[7] 武攀峰,崔春红,周立祥,等. 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太湖地区农村为例[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25(1): 237-243.

[8] 崔兆杰,王艳艳,张荣荣.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建设方法及运行模式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 6(18): 2864-2866.

[9] 楼波,蔡睿贤. 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垃圾处理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34(10): 100-104.

[10] 周晓萃,徐琳瑜,杨志峰.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低碳模式优化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32(2): 498-505.

收稿日期:2012-02-21;修订日期:201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