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课程改革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课程改革方案范文1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改革发展;健康快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的经济也发展迅猛,老百姓的口袋也鼓了,他们也懂得把孩子的教育投入放在第一位。人们都认为孩子在小学阶段是接受各类兴趣培养的最佳时期,时间和精力都有充足的保证。社会上各种兴趣班应运而生,学生家长们在校外为了给自己孩子找个恰当的培训机构而绞尽脑汁,但又很盲目,结果是家长花了大笔钱,孩子累得气喘吁吁,周六、周日也得不到休息,造成了孩子做事拖拉,厌倦,没有应有的朝气。而我们各个小学校这个资源大库在这方面却显得苍白无力被闲置着,各个小学校仍实施着旧的教育模式和考核方案。
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好每个小W的教师资源,把小学的兴趣活动课办得有声有色。让每个小学生都有兴趣爱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从中发现人才,培养出优秀人才和杰出人才,同时还给孩子一个愉快轻松的周末。大力提倡每个小学校办特色教育,这样学校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教育评价也会降低难度。我建议如下:
一、国家标准的新课程结构主要内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国家新课程统领下,办出地方特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Ц僖》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新局面。教材改革是改革教材的编排、选择和逻辑,目的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教法的改革是从方法上的改革,重建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和优化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我研究了我校各年级的课程安排,严格按照了国家新课程标准安排的。可在实际教学中,语数外的课时比例是占了绝大多数(特别是语文和数学),很多课程形同虚设。如何打破这种格局?怎样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呢?我认为在国家新课程指引下,办地方特色教育。
在小学阶段应淡化主副科目之分,把学什么的选择权交给孩子。采取多头并进齐发展,让孩子在学习中寻求快乐,身心健康发展。
1.课程安排:上午主要安排文化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等。下午开设兴趣活动课程:如――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上午的时候精力相对旺盛,记忆力较强,注意力相对集中,所以把孩子积累知识的时间都安排在上午。人在下午的动手能力较强,但容易疲倦,兴趣活动课孩子实践的机会多,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能够集中注意力,所以,我认为在下午安排兴趣活动课程。
2.兴趣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放手让各学校去发展,充分利用和开发各学校的潜能,调动好学校教师的积极性,给予各学校的发展空间,办出特色教育。几年后,要求上学的孩子们就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选择就读学校。兴趣活动的具体实施。分年级组进行,先由每个年级组根据各年级组孩子的年龄特点商讨可设的课程,然后由每个年级组内的教师根据自身素质和爱好选择愿教授的课程,确定好后,由每个年级组长写出可行性报告上交学校,学校审核后才能实施教学。教学时要求每个教师写出教学方案和计划、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和总结、自行设计配备对孩子的考核方案,以验证教学效果,把各相关材料上交以备教师考核用。教学中要进行查漏补缺,进行有效教育。
3.各兴趣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办法。担任兴趣活动课教学的教师实施办法。每位教师选择好要教学的兴趣课后,首先写好教学方案和计划,然后写出本兴趣课的解说词和宣传稿,对孩子及家长进行本兴趣课的宣传,让每位孩子及家长清楚明白各兴趣课的内容及发展目标。做好孩子的选择工作。以年级为单位,由孩子自由选择参加的兴趣活动。孩子及家长知晓了各兴趣课的内容后,家长及孩子根据孩子的个性、兴趣及家庭情况等因素自主选择要参加的兴趣课,然后进行学习。在第一个月中,孩子的选择可调配,一个月后一般孩子不变动,第二学期可重新选择。
4.设立魅力星期五。为了解除孩子生活环境的红色警报,释放孩子的能量,也为了让孩子真正去感知大自然,增强认知能力,促进孩子交往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每周五设为魅力星期五。
小学课程改革方案范文2
关键词 工程测量课程 教学做一体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45
Abstract With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eagerly needs to be reform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reformation program integrated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from eight aspects, i.e., course destination and course system design, in engineering survey curriculum. The purpo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in society.
Key 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course, teaching, learning, and doing, teaching reformation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面向就业岗位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工程测量课程作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职业素质与能力的核心课程,如何使这门课程的教学适应企业的需要,一直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和探讨的问题。
1课程的定位与及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于施工企业对程测量岗位需要,在邀请企业专家对工程测量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职业岗位技能组成,基于以施工生产过程顺序对测量工作需求设计教学过程。整合课程内容,教、学、做一体,强化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按照“专业定位工作过程分析典型工作行动领域 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思路进行“行动导向”课程开发。形成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2 教学方法及创新
2.1 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程开课之前,组织学生参观城市发展新貌、大型公共建筑等工程,使学生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产生自豪感,引导学生如何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激情。
2.2 演练教学法
在仪器操作教学中,采用对测量仪器师生同时动手操作的演练教学法,克服传统教学方法中,由教师带一台仪器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教师讲的既费劲,学生听的又一知半解。实习实训时,教师又把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重复讲解4~5遍,费时费力,没有充足的时间解答学生的提问的弊端。增加了学生动手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创新模式:工程测量课程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专业实践性很强的特点,课程组教师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及教学经验,创建了工程测量课程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为载体,积极探索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细化为理论知识讲解―室内演练教学―室外实训教学―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五步连接的课程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要求,归纳整合教学资源,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为载体,实施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紧密结合各专业岗位生产实践需求,细化工程测量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理清各项任务中的理论知识点与实践技能点,理清各项分支任务之间的关系及顺序,实行学习理论知识―室内演练教学―室外实训教学―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五步连接的课程教学过程,从而为完成相关综合项目的实训奠定扎实的基础,达到完成综合实训的能力,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掌握。
3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3.1 网络资源平台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利用仿真动画、模型、现场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组织课程教学。学院网络中心为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师生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工学结合
通过由测量实习实训中心演练室的学做合一的基本技能训练,到自建、签约等方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施工现场实际操作,为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3.3 技能考核
在以任务驱动法教学过程中,按照职业技能培养的六步法工作过程(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动态掌握教学效果。技能考核采用工作项目考核、阶段考核、技能大赛等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学课程改革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大力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与水平,为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完善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教育模式、评价方式及管理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严格落实课程计划。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及联席会等形式,依托督导、调研、教研、培训等工作,实时监控和反馈课程开设情况,保证全区各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全面落实“体育、艺术2+1项目”,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用于发展个性特长和体育锻炼。
2.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加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建设,各校要切实发挥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的作用,根据学校特色,科学设计并大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力争到2015年,各校都有特色化、序列化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学的机会,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二)大力开发课程资源
1.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严格按照课程实施标准的要求配齐、配足师资力量,保证本专业教师必须从事本学科教学,兼职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使教师队伍达到一专多能。进一步完善图书、实验器材、体育器械、教学场所、网络等设施,使其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注重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教育局每年组织专项督查,通报使用情况。充分利用校会与升国旗、班会、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开展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校园素质教育文化环境。
2.充分挖掘校外资源。有计划开发及利用家庭、社区等校外资源,调动一切力量支持学校课程改革。自主建设校外实践活动基地,方便开展各种课余及校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适合的课程资源。
(三)提高教师课改能力
1.强化教研训一体化工作力度。健全学区一体化管理机制,学区、学校要明确各自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完善区本、校本教研训制度。依托“四名工程”建设,发挥“名师工作室”及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有主题开展区本及校本研训,不断增强教研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激励广大教师建构教研训共同体。
2.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热情。探索建立教师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教师创设宽松自由的教学研究氛围,调动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教研培训表彰奖励制度,把自主学习纳入教师评价之中。
3.发挥重点课题驱动作用。深入开展“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重点课题研究,各校、各学科要将各项课题与重点课题进行有机整合,倡导开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小专题研究。每学期举办小专题研讨会,推广运用成型的经验成果。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变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同研一节课”为载体,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课题研究为抓手,研究制定课堂观察量表,每学期不定时开展课堂观察,反馈课改情况,指导改进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我区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推动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构建丰富的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加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学习品质,积极构建生命化课堂。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实现常态课堂的优质化,创新开展达标、赛课、课堂教学专项评估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构建素质教育常态课堂教学新模式。每年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同研优秀成果展评,使之常态化。
(五)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1.科学开展评估。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完善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制度。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并进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专项抽查。每年一次课程实施水平评估报告,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完善配套机制。建立区、学区、学校三级监测机制,逐步强化学区层面的监测力度;建立检测报告制度和教学跟踪制度,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制定“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动态标准”和“中小学教师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建立“区基础教育数据库”,记录区、学区、学校教育资源和师生成长档案。为每个学生建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评价档案,建立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档案。
3.完善学科考级制度。不断完善全区小学阅读、英语、信息技术等考级工作,各学校也要相应完善阅读、英语口语、信息技术等考核机制,每学年都要组织开展各项考级工作。
四、实施步骤
改革试点工作从2011年开始,到2015年完成,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习启动阶段(2011年4月-2011年9月)。深入学习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关于贯彻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改革试点方案,并成立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出台相关配套文件,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和全面规划部署。
第二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5年8月)。落实重点发展战略目标与实施规划,从课程开设、课程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逐一落实;开展阶段自我评估,认真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思路,制定新的举措,争取项目实施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第三阶段为评估验收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对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开展全方位的自我评估,查漏补缺,整改提高,总结成果,撰写报告,收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做好试验区评估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课程改革实施工作的领导,成立区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教研培训中心分管领导、学校业务校长、各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建立学校课程实施工作检查和评估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调研、监督、检查、评估等,了解学校教学情况,为各中小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等提供指导性意见;收集、整理、分析中小学教学情况数据和资料,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为实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客观依据。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本校课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根椐统一部署,完成工作任务。
小学课程改革方案范文4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解析
《课程标准》中所陈述的课程性质的内容,有两点是大家的共识,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和“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概括地说,就是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庭、社区、国家等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国国土、文化、民族和历史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父母、爱学校、爱老师同学、爱家乡、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逐步形成道德规范意识,认识人际关系,形成社会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基本公民素质奠定基础。据此,《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社会生活、地理、历史、道德、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与公民素质养成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正因该课程有着强烈的公民性和实践性,所以课程的内容构建不可能依据某个系统学科来组织,而特别适宜有机融合各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主题的构建方式。当然,作为课程学习指南的《课程标准》,也必须具有基础性、开放性的特征,以使地方、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开发、利用本地区的社会资源,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资源。《品德与社会》课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和课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探索和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性学习,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注重养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将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富有生命意义的、有益于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有益于群体认知和合作的鲜活的开放系统。与此相应,评价的主要目的亦在于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的指导与激励作用,不仅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而且最终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效性工具。
二、注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发,增进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已经出台,新教材的实验也进入了实验区,但这绝不意味着对这门课程的研究已经基本完成。恰恰相反,对这门课程的开发和研究才刚刚开始。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课程和教材开发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同时,课程的成熟不是靠研究者的论证就能完成的,而必须有赖于广大教师的实践和共同参与。因此,任务的完成将伴随着整个课程、教材开发和实验的全过程。从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角度看,以下课题是当前最为重要的研究任务。《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实际能力培养,体现小学阶段养成教育特征的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的总目标为此做了回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里,教育的落脚点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增进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特别强调实践和体验,要求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为此,应该把儿童的社会生活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以学生的自身认识和发展为依据,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社会密切联系起来,用主题方式建构综合性的内容,是小学综合课程建构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此构建学习内容,有利于使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养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教育落到实处。但是,怎样选取和组织主题;怎样体现主题、单元之间的逻辑线索,使学习内容之间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怎样使学习活动符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实现合理的循环上升,对于这些问题仍在摸索中。我们特别关注“知识整合”问题,认为它是构建《品德与社会》综合课程的一个核心问题。创设开放、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实现有效教育的前提。
三、走出课堂,开拓学生力所能及的实践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
例如,学习《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一课前要求学生利用闲暇时间观察理发、修鞋等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课后组织学生体验父母的职业活动;学习“我们生活在一起”一课后,分小组举行“我为小区做件事”的实践活动;学习《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一课时,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准备地调查访问学校有关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具体工作;学习《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时,让学生从“五人六腿”游戏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学习《走近残疾人》一课时,教师设计“单手穿衣”、“蒙眼走路”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残疾人的生活的困难……。
小学课程改革方案范文5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素质教育
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地方高师院校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顺流而上,必须考虑地方高师院校的持续发展问题,这无论是对高等师范院校的持续发展还是对基础教育的长久发展都是有益的。
一、地方高师院校的历史使命
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的根基和主体,具有师范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从其特点不难看出,其历史使命之一是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为其培养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需要吸纳新鲜的血液,因此,为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参与其中,实现新课程改革方案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其二:地方高师院校为当地经济发展输送人才。在高师院校中,部分没有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人才会投入到地区经济建设的队伍中来;另外,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师范院校设置的非师范类专业培养的非师范生也会参与到地区经济建设中去,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就要求高师院校能够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未来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需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包括: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开展教育研究的能力;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探索教学手段的能力;摄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素质。只有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基础教育的改革才有望收到成效。
二、地方高师院校发展中的问题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要想在基础教育改革和面临与综合大学、重点师范大学竞争的今天居于有利地位,必须考虑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在学术性方面是先天不足,在师范性方面又显得优势不优。
(一)办学定位不明确
办学定位不明确,即地方高师院校对其是培养和综合大学一样的学术性人才,还是培养具有师范性特点的师范性人才的目标上定位不明确。一方面,地方高师院校为了谋求办学规模的扩大,盲目的向综合大学追求"大"、"全",片面的增加非师范专业,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师范专业精品课程的设置与申报上,由于不具备充足的办学物资、师资力量,往往使其丢了师范性的优势,影响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师范大学办学的开放性,国家允许综合大学办师范,这样就使地方高师院校受到两种优势力量的夹击,地方高师院校既无法与综合大学竞争,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上与重点师范大学又存在较大差距,在发展中面临窘境。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制约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又一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地方高师院校是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教师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表现为:
1、专业设置落后
在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基础教育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新课程改革,其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目标的开放性、课程评价的发展性、课程管理的多元性等等都要求教师有相应的教学素养。而当前地方高师院校一贯以来是按照中小学的课程安排设置相应专业,中小学开什么课,高师就设什么专业。试想基础教育改革实行的"文理大综合",如果高师专业设置仍然分割存在,好不容易统整起来的综合知识又被强行分裂,这样的改革就毫无意义。
2、课程结构不合理
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三大板块: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类课程。在国外,普通教育课程往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且具有文理渗透、拓展基础、门类众多和比例较大的特点[1]。通识教育课程指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等课程,门类少,比例小,特别是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中有关"人文"精神的课程没有得足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得到保证;而教育类课程的安排同样如此,从课时比例来看,教育类课程只占到5%--9%,而且教育实习所占的时间仅为6--8周,造成师范院校学科专业冗繁,学生每天钻研专业课程,不关注教育类课程,严重影响了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
(三)办学理念落后
办学理念落后导致地方高师院校和基础教育相脱节,是地方高师院校发展面临的又一问题。在当前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瓶颈表现在:
1、地方高师院校主要强调对学生教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性过强,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如今,很多师范生表示不愿意从教,这与地方高师院校忽视对学生师范性素质的教育有关,特别是高师重政治思想,轻职业道德。
2、素质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当前高师教育和基层教育与实际需要相脱节,前者重理论学术,后者重实践。教师教育固然要学习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但是师范生缺乏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机会,且无法从课堂上了解到新课改的信息,当其从教后,势必会在一定时间内影响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3、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手段落后,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内涵。当前,中国大学生创新精神不够,师云亦云,缺乏挑战精神,这与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关。但学生作为一个个有生命的个体,不能像产品那样规格,无疑是对学生个性的压抑,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磨灭。
三、地方高师院校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确立"师范性"和"地方性"的学校特色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指出:"如果把地方高等教育比作一架钢琴,每个高校犹如琴键。不同学校发出不同的音,经和谐组成美妙的音响;若一窝蜂地谈一个调是奏不出妙曲的。"这段话形象的描述出高等学校应办出各自特色的重要意义。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站稳脚跟,必须把争做名牌与办出特色作为重要的办学目标。因此必须在"地方性"和"师范性"上作文章,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所谓师范性是指地方高师院校要把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教师教育是地方高师院校的首要特色[2]。地方高师院校的"师范性"特色已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这就是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竞争的最大筹码,只有坚持"师范性"的特色,才能不丢掉优势,不丢掉历史。另外,由于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提高,师范生不仅仅要具有教育教学的能力,还需要有教育研究的能力,即"学术性"的能力。地方高师院校要在坚持师范性特色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
另外,坚持地方性就是地方高师院校要给予地方基础教育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乡土教材的编制上予以一定的帮助。并且,也要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条件,适当开设一些地方经济建设所急需的非师范性专业,以有利于学生的多样性选择,从而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同时,也为学生毕业后多种道路的选择提供各种路径[3]。
(二)依基础教育改革之需,适时调整课程设置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推进,地方高师院校落后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因此,需要推进以"怎样培养人"为主导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途径,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必须诉求于课程改革。因此,
1、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更新专业。地方高师院校落后的专业设置严重影响了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地方高师院校要依据中小学课程的安排调整相关专业,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通才教育,为中小学培养相应的教师。
2、调整课程结构。首先,加强通识课程。新课程改革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地方高师院校需注重文理课程的相互渗透,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其次,精简专业课程,突出主干课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需将部分专业课内容适当降低难度,将某些专业课程设为选修课或自修课,供需进一步深造的学生选学[4]。最重要的是,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教育类课程体现了师范生师范性特征,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正确的教育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增加教育类课程的时数和门数,特别是要延长教育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实现地方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双向交流
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的关系就像是树叶与树根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根深才能叶茂。只有高师教育把高质量的营养输送到基础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质量才能保证。另一方面,叶茂有利于根对营养的吸收和发展[5]。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只有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实现二者的"双向交流",使高师院校跳出了自我封闭的狭小天地,用"大教育大服务"的理念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避免形成新课改"剃头匠的担子--一头热"的窘境。当前教育理念的潮流是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地方高师院校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方式,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1、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地方高师院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为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向权威说"不",大力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会认知"。
2、创新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上,学校要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灵活采用多种考核方式,把平时的讨论、考察、调研、论文撰写等纳入考核范围,改变过去单一的期末卷面考试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除了配套相应的硬件设施外,还需建设宽松的软环境。如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报告会、音乐会、美术、书法、摄影、演讲等。这些活动要带有一定的师范教育性质,使其与显性课程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受到陶冶,提高修养,发展个性。
总之,地方高师院校的命运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以基础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抓住机遇,立足地区、依靠地区、为了地区,积极探索一条具有特色的办学道路,从而在改革浪潮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吴文侃,杨汉涛. 比较教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08
[2]范进军. 经济全球化时代地方高师院校的发展思路[J]. 中国教育学刊,2004:59-62
[3] 张海燕. 试论地方高师院校可持续发展[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2006):19-20
[4] 梁鹏.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科学,25(2009):38-41
小学课程改革方案范文6
关键词: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材 国外改革经验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重视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制订教育改革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以全面提高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信息素质,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人才,增强本国或本地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一、中外信息技术教材对比
(一)发达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主要内容
1.美国
小学阶段(1―6年级):CAI、文档处理软件的使用、Logo语言学习;计算机理论、程序设计。
初中阶段(7―9年级):计算机意识。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计算机模式化思维训练,对机器人的认识,信息技术和资源的社会问题的探讨,以及计算机相关职业的辅导。计算机程序设计方面主要是选修课为主,如BASIC语言程序设计、Logo语言程序设计,等等。
高中阶段(10―12年级):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与意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两方面。
2.英国
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开始熟悉软硬件,初步学会使用信息与通讯技术完成指定的目标。从各种资源(如人、书籍、数据库、CD-ROM、视频和电视等)中收集信息;保存各种形式的信息并将信息以不同的形式传递(如文本、图像、表格、声音)。
第二学段(3―6年级):学生使用更为广泛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去支持其他科目的学习;讨论需要何种信息和怎样发现并利用信息,提高研究技能;进一步提高使用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能力,包括选择合适的资源、发现信息、分类信息,以及检查信息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第三学段(7―9年级):学生开始逐渐独立使用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更好地理解信息与通讯技术如何促进他们的学习,以及何时、如何使用信息与通讯技术;考虑信息的质量和可信度;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完成一系列更复杂的任务。
第四学段(10―11年级):学生对选择和使用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更具有责任感和分辨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能独立工作并能运用信息与通讯技术工具高效地工作;能根据任务需要选择和设计信息与通讯技术系统,能设计和修补他人使用的系统;与他人一起完成工作并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在知识、技能、理解和综合运用四个方面的能力。
3.法国
信息和通讯技术教育作为学生技术课教育的一部分,分别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开展信息和通讯技术教育。
初中一、二年级:文字信息的处理,包括打开、关闭文字处理软件,保存、打印文字材料,对文字做适当的编辑,学会使用软件中的菜单。
初中三年级: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生产、数据咨询和信息传递这两部分内容。包括计算机对数字化的生产系统进行操纵,以图表的设计指导印刷电路板的制作;远程安装软件、查询数据库、使用电子邮件。
初中四年级: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把自己分析、综合后的结果在计算机上用图表、表格、问卷等形式表现出来。二是深入研究计算机辅助制作,接触有关信息处理、信息储存、转变和传递,以及计算机操纵的自动化,要求学生能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简单的产品设计和生产,以便学生毕业后如升入职业学校能更好地进行学习。
高中阶段:主要学习内容是:文字处理、图表、资料查询软件的使用;在各学科教学中学习专门软件(如照片处理、建立网站);利用地方和远距离网络收发电子邮件、制作网页;阅读反映多种信息形势的商业资料等;要求能编辑文本、绘制图表、对网上信息进行分类和选择、提高因特网收集数据、使用导航系统和网站联系、正确安装和连接打印机等端口设备、安装和调试MODEM、安装或删除软件;此外,还要了解其中隐含的基础知识,如计算机结构、程序、操作系统、通讯、信息处理系统、服务器、传输速度、资源分配,等等。
4.日本高中
学生可在信息A、信息B、信息C三个科目中任选其一。
信息A是以信息的有效利用为中心的科目,以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处理等基础技能为重点,内容包括:(1)运用信息的方法和信息设备;(2)信息的收集、分布和信息设备的使用;(3)信息的综合处理和计算机的使用;(4)信息设备的发展与生活的变化。
信息B是以学会有效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为目标而设置的科目,以计算机的性能、构造,以及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科学理解为重点,内容包括:(1)解决问题和计算机的使用;(2)计算机的组成和功能;(3)问题的模型化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4)支撑信息社会的信息技术。
信息C是以形成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为重点设置的科目,以对信息通信网络等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的理解、培养良好的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为重点,内容包括:(1)信息的数字化;(2)信息通信网络和通信;(3)信息的收集、发送和个人责任;(4)信息化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从以上各国的教学内容来看,他们没有统一的教材,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州都可能没有统一的教材,这一点与我国国情相似。与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新加坡)不同的是我国从小学到高中设置“信息技术教育”的独立学科。
(二)我国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以广东佛山为例
小学一二年级:打字指法关,计算机辅助语文、数学教学(CAI)。
从小学三―六年级:首先解决绘画和盲打问题,然后是Office文字处理软件Word、PowerPoint的使用,资源管理器的应用,运用Internet资料查询,收发邮件,等等,其中五年级学习Logo编程语言是小学阶段的难点。
初中阶段:学习进制转换,学习数据的处理Excel软件,网页的制作,Frontpage、PhotoShop、Flash软件,多媒体数据的获取、处理及应用,实时交流(QQ、MSN)和非实时交流(BBS、Blog)工具的使用方法,其中VB是初中阶段的难点。
高中阶段:继续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Frontpage等Office软件,以及各种多媒体播放软件,PhotoShop、COOL 3D,等等。
对比了以上中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这里的“中”指的是广东佛山地区),我们不难看出其都大同小异,国外主要是重视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主张融入各科教学,提倡学以致用,而不像我们的教学基本与其他学科是分离的,不过现在我们已在逐渐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这个整合其实就与国外的标准完全一样了。
我国各年级的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比较合理的,且它与国外很多国家各年级的教学安排都很相似。
二、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让学生学得过死,比如关于考试时给文件夹命名的问题上,我们总是想固定一个模式给他,多学生在考试时没学会认真看题,或者读不懂题意或者根本不愿去理解题意。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2.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还做得不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学都能与日常生活、工作相结合,都能融入各学科。我们应该经常与学科老师联系,配合他们的教学,为他们的教学服务。
3.考核评价方法不合理。如何考核评价学生,给学生一个公正合理的成绩,这也是我国教育所面临改革的一个重点。这一点国外做得比我们科学,要注意实践运用。
三、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方向
1.向国外学习,中学设选修课程,比如编程内容VB、Flas等。信息技术课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程序设计员或去做网站,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在这方面花太多时间来学习VB或Flash,而在于培养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2.为计算机领域发现人才,而培养这些特殊的人才应交给政府。培养人才由政府出面与网络公司联合,由他们派人指导。借鉴日本的做法,因为学校的条件和资源是很有限的。
3.整合课应该放在较高年级上,低年级应更注重技能方面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方面要坚持开设独立的学科,且在小学一年级掌握正确的英文输入方法,二、三年级掌握汉字的输入方法,这有利于我们将来在高年级与各学科更好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