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

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范文1

【关键词】高校 安全教育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45-01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高校的社会开放程度增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化,社会人员进入高校的渠道增多,高校周边安全环境日趋复杂。与此同时,在网络化时代,学生的思想更加活跃多样,接触社会的机会大大增加,容易遭受各种意外或受不良思想的侵蚀。当前,校园安全问题广受社会关注,发生在校园的安全事故很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并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加强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防范及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是营造高校良好的教育、科研与生活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我国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1.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安全意识薄弱

一些高校仅满足于常规的安全教育内容,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等,而对新时期出现的新的安全问题很少或根本没有涉及,如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部分学生对善恶是非的明辨能力不强,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对安全知识与安全规范不甚了解,处于危急时刻可能浑然不知,或不知所措,自救能力差,能想到的办法不多;家长以及社会有一种思想定势,就是把学生的安全问题归咎于学校,而没有从当事主体学生身上找原因。

2.安全教育形式单调,教育效果有限

传统安全教育以讲座方式为主,说教的意味比较浓,较少利用其他丰富多样的灵活形式,很难从思想上触动学生,效果差强人意;在安全教育方面投放不足,导致安全教育设施比较落后或缺乏,不能满足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的需要。以新生入学教育为例,多数高校采用的方式是请负责安全的领导或保卫人员,对几百名学生开展讲座,教育效果有限。

3.安全防范技能欠缺,临场处置能力差

安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言传”还需“身教”,许多安全技能需要教师的现场指导、演示,还需要学生的亲身实践,才能在安全事故发生时真正起到实效。如简单的防身技能,遭遇火灾、地震时的逃生技能、落水时的自救以及对他人的施救等。

二、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对策的探讨

1.加强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安全教育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管理队伍是保卫干部与大学生辅导员为主体,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强化安全教育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人员稳定性、专业性、职业性的安全教师队伍,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通过各种培训渠道,提高并加强安全教育干部和教师的素养和管理水平,开展安全教育教学研讨和科学研究,加强团队能力建设;要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从校外请法律、心理、社会等各方面专家加入到安全教育中,教学活动要有创新性,从而促进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2.充分利用典型事件开展安全教育

据一项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调查显示,有68%的同学认同利用典型事件开展安全教育,以活生生的事例警示学生。一是利用本校或社会上有较大反响的事故典型案例,通过各种场合、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警示教育;二是在校园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方如食堂、操场悬挂安全宣传条幅,或摆放展板,利用校园广播、电视台和电子屏幕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三是邀请公安、交通、法院等部门到学校组织各种有关安全的专业展览,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受到安全教育;四是组织学生参加旁听法院庭审与大学生有关的案件或事故。

3.加强安全教育实践环节

有些高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当事人安全防范不到位,导致事故的发生。许多学生希望学校多举办实践性强的安全教育活动,并希望在临场时能真正发挥作用。比如,消防安全教育,除向学生宣传安全用火、用电知识外,还应该联合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消防安全演练,采取火灾现场演示、实际救火现场模拟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丰富教育内容,教学生学会使用消防器材,不定期组织火灾现场逃生演练等。有的高校开始尝试“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安全教育模式,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有规定教材、规定学时、进行考核、计算学分,以使安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高效化。在当前高校对安全教育还不十分重视,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背景下,这一模式无疑能极大地保证安全教育的质量,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

4.利用网络资源教育平台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习惯于从网络中学习,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而网络是把双刃剑,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而在判断上又不完全成熟,可能受到各种不良思想行为的腐蚀。因此,要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把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权,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确保网络信息方向的正确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专题内容;要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强化学生法制观念;要建立求网上咨询的制度,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掌握学生的思想生活状态,消除不稳定因素。

5.大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文化育人,润物无声。校园安全环境的营造和学校安全文化的建设对加强大学生安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要加大投入、健全制度、创新载体、全员参与,要安全教育和良好的育人环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努力形成一种师生“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自觉维护校园秩序”的优良安全文化氛围。

总之,要把高校安全教育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把安全教育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坚持以人为本,需要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聚合各方力量,齐抓共管,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绷紧“安全”这根弦,切实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姗姗.大学生安全教育缺失及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9)

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范文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京市小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获取途径、急救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出该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并而得出该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南京市小学生 体育与健康课程 生命安全教育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东山小学、晓庄学院附属小学、汉江路小学、同仁小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分析

1.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与逃生技巧的关注情况。根据调查,显示了被调查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与逃生技巧的关注情况。64.1%的学生选择了平时关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说明学生渴望学习和掌握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的调查:有44.3%的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过生命安全教育,但不是经常性、固定化的生命安全教育;有48.1%的学生却认为他们在校期间没有接受过有关生命教育知识和逃生的技能。因此,这就产生了学生渴望学习掌握安全知识、技能与学校教育力度不够之间的矛盾,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

2.学生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相关课程”,占40.5%,而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获取安全知识的选择也分别占到了20.1%和22.5%。说明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也说明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应结合教育和社会发展,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教育,把已有的、零散的安全教育整合成为系统的、规范的体系。

3.学生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从对如何使用公共场所灭火装备的调查,可以看出有4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公共场所设置的灭火装备。对于如何从着火的宿舍逃生的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学生在回答“宿舍发生火灾,烟雾很大应该如何逃生”时,36.1%的学生选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爬出宿舍”,这是正确的做法。对于“如果身上着火,可以快速奔跑或用手拍打”这一做法的判断,居然有64.2%的学生认为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也比较差。

4.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形式。调查显示,学生在学校接受安全教育的形式有“培训讲座”,占29.3%,“观看教育录像”,占23.4%,“学校宣传画”,占27.6%,“实习演练”,仅占13.8%。我们可以分析出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还是以讲授宣传为主,偏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因此,各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改变教学形式单一的状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

(二)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问题

1.学生较关注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但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来教授,更没有系统的学习结构和框架。

2.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同时也说明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比较差,对于急救知识和运动损伤现场处理等内容不能正确的掌握。

4.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以体育教师口授宣传为主,偏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学生不能完全的体会出生命安全教育对于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和缺乏实际操作性。

(三)南京市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1.学校生命安全教育要与社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社会上的资源。2.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有关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3.加强体育师资培训。4.充分灵活利用学校现有场地器材设施。5.学校定期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运动会。

三、结论

(一)学生较关注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但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生命安全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

(二)学生通过个人行为获取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学校教育在传授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自救逃生能力比较差,对于急救知识和运动损伤现场处理等内容不能正确的掌握。

(四)学校安全教育教学形式主要以体育教师口授宣传为主,缺乏相应的实战演练,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性。

(五)之所以呈现以上特征,是因为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参考文献:

[1] 尹贻伟,杨善乾,李金霞.对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思考[J].教学探索.2010(06):52-53..

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范文3

溺水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因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估计,我国18岁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达3800万,且在持续增长。湖南省儿童医院急救专家祝益民介绍,在我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以上,溺水事故已成为14岁以下儿童因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今年以来的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多发生在农村地区;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中,男生居多。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不可忽视 溺水找不到年轻人救援

5月6日,距江西宜春市区80余公里的一个小山村,李细秀老人在外玩耍的5个孙子孙女在水塘溺亡,只有最小的孙子生还。出事时,李细秀曾急忙向村里人求救,但是却没有找到1个能下水救人的年轻人。因为在这个季节,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去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走进城市打工,很多农村中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疏于监管,导致事故频发;农村缺少必要的纳凉设施,农村没有专门的游泳馆,一些中小学生就选择到池塘、水库等地方嬉水纳凉。同时,部分农村中小学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安全管理存在明显漏洞,导致事故频发。

防儿童溺水是全社会的责任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合力防范

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对学生在暑假期间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学生安全工作仅凭学校教育,力量有限。杭州余杭某中学的一位老师说:“学生在学校有老师管,但是在寒暑假,家长没时间管、学校又管不到,于是就出现节假日学生安全事故多于平时的现象。

首先,政府和各级领导要重视溺水预防工作,搭建社会网络。针对全人群(社区居民、职工、学校师生)坚持开展溺水预防的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充分开发资源,以倡导、协调、改善等方式让社会各部门积极参与到儿童、青少年的溺水预防工作中来。如卫生主管部门应鼓励多学科合作开展溺水干预措施的研究,不断提高溺水预防的工作水平。湖南省儿童医院危重病医学教授胥志跃建议,野外游泳场所应当设立警示标志,加强安全设施保障。政府适当增加供放假学生选择的运动场所、降低运动场所收费,为学生提供进行安全锻炼的场所。

其次,学校应进一步突出强化安全教育。一是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开设安全教育课,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行防溺水专项安全教育。二是针对性地在学校开设安全知识教育讲座,比如溺水事故发生区域多在农村,可在农村学校开设夏季防溺水安全知识讲座。医生可与学校、社区联动,讲授并现场演示急救常识。三是各校对校园及周边池塘、水库、河流、水溪等水域进行全面拉网式彻底排查摸底,在“高危区域”安放统一制作的“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同时,在各村聘请退休老教师和水库、池塘管理人员为防溺水义务监督员,进行巡逻监护,随时掌控学生校外安全状态,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第三,努力筑牢家庭防线。为避免孩子发生意外伤害,家长应熟悉儿童发生溺水、骨折、烫伤等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置方法。专家认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肩负安全教育责任,安全教育并非一味采取堵的方式,还应考虑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建议家长在节假日、周末多带孩子参加活动。针对当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专家建议,在外务工父母在关心子女生活学习的同时,要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沟通中。

第四,安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一些校长反映,现在很多学生不会用投币电话和IC卡电话,碰到紧急情况束手无策。家长和学校应该给学生“突击”培训一下基本的自救知识,让学生记住一些常用的急救和报警电话,教给学生公用电话的使用方法等。

【链接】各国如何保证学生暑假安全

美国:重视户外安全教育

暑假来临,许多家长会将孩子送进夏令营。夏令营的老师会事先提醒孩子们种种安全注意事项。为了防患于未然,家长们还必须签一份紧急情况处理授权书,委托夏令营组织方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作出及时处理,保障孩子的利益。为此,家长必须填写孩子的详细资料,包括血型、病历、过敏史等等,还要留下最少3个人的联系方式,以便在有问题时及时沟通。

日本:多数学校组织各种兴趣班

日本一些地方政府在中小学和幼儿园安装了和警察署相连的紧急报警装置。在暑假,日本绝大多数学校都会组织各种兴趣培养班,如化学实验室、游泳学习班甚至教孩子学习制作各种菜肴的料理教室等。一些学校还会组织孩子们参加各种野外体验活动,爬山、摘野菜、生篝火,让孩子们和自然充分接触,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瑞士:与家长一起加强安全教育

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范文4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近日,中小学生在安全事故中受到伤害的新闻报道更是不时见诸报端。孩子的安全问题,牵动着每个家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专家表示,实际上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本来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如何对中小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安全意识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安全意识教育不但要入耳更要入心

尽管老师经常把这个安全那个安全挂在嘴边,很多学生对此并不“感冒”。多数同学都是左耳听右耳冒,甚至都产生了逆反心理。老师挂在嘴边的不许做的事,我偏要去尝试。这样的安全意识教育形同虚设,没有在学生心理留下多少印象。安全教育不是灌输机械的理论,而是要将鲜活的案例分析、活动体验、理论灌输三管齐下,让安全知识真正地走入学生心理,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让安全教育活动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安全实战演练,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固定的形式,固定的内容,固定的场景,学生们早已习以为常,失去了兴趣,这种安全教育也成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兴事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机遇。我们何不通过网络视频、书刊报纸上真实的安全案例,让学生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故,再对他们进行相关安全知识的教育,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安全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三、全社会营造安全环境

安全意识教育光靠规定时间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仅局限于纪念日,局限于一两次的活动日。安全教育的内容也非常单调,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听了就忘。而在国外,安全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实用。比如,日本有一种“敬畏生命”教育,要学生把重达五六斤的沙袋绑在腹部一天,让他们体会妈妈孕育出一个生命是多么艰难,从而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生命的价值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人工心肺复苏”也是日本中小学生必修的训练课,通过帮模型娃娃进行心肺复苏,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急救常识。

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范文5

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中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和进行安全技能训练,提高师生员工防范事故的能力和在紧急状态下自救自护的能力。

安全教育以学生为重点,同时也要对校长和教职员工进行教育。

二、安全教育的目标

1.小学阶段安全教育的目标是:初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了解在学校和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安全常识,掌握在紧急状态下避险和自救自护的简便方法,熟记急救电话和必备电话号码,具备初步的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

2.对教职员工安全教育的目标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觉遵守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规程、规定;掌握组织各类大型活动的安全知识、审批程序及处置突发事故的方法;具备分辨安全与危险的判断能力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掌握各类安全知识和紧急状态下自救自护的方法;掌握识别学生心理疾病和正确处置的方法;认真履行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职责,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益。

4.对校长安全教育的目标是: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安全工作列人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和检查;掌握和自觉遵守国家颁布的各类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规程、规定和办法;熟悉组织各类大型活动的安全措施和审批权限;根据地域、环境、季节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防范事故发生和妥善处置突发性事故。

三、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对师生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意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社会治安安全教育、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预防教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触电、溺水和煤气中毒教育、校内活动安全教育、校外活动安全教育、防震安全教育、校舍安全常识教育、生活中各类安全教育等。

尤其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受到不法侵害时的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师资培养培训,通过学科渗透、专题讲座、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优化育人环境等形式,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避免自伤、自残事故发生。

四、安全教育的工作措施

1、健全组织系统,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分管主任为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层层签定责任书。

2、将安全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关心并参与对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积极学习安全知识,并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中小学安全须知》、《小学生安全教育》等现有宣传教育资料及部分年级课本中有关的安全常识,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3、要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中。结合社会实践、日常生活、节假日及各种大型活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不同季节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4、每学期至少在开学初、期中、放假前进行三次。使师生掌握紧急状态下撤离、疏散和自救自护的方法。

5、认真落实七部委确立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并突出活动主题,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

6、要重视学校的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宣传阵地和设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小学生急救安全教育范文6

通过回收的800多份有效问卷,我们将各教工,家长以及小组成员关于如何减少中小学学生安全隐患的对策整理如下:

一、从学生自身角度,加强自身安全意识,提高应急能力

中小学生是安全问题的主体,只有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及时注意到隐藏在身边的危险,尽可能教会他们使用一些消防器具,以应对突发的危险,从而把风险降到最低。

1.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只有一次,平时学习一些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知识技能;

2.学生自身要重视对安全知识的学习,虽然这个一般不作为考试内容,但作为一种学习的锻炼,积累生活安全常识还是有必要的。

二、从家长角度,加强家校联系,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大部分学生的假期基本上是在家里度过,因此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的假期需要家长的督促和帮助。

1.家长和学校要相互沟通,防止学生在欺瞒家长和老师出去游玩的情况下发生意外。双方要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不能将孩子的安全问题相互推托。家长应当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多与老师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

2.家长在空闲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中小学学生安全教育的书籍和杂志,在孩子的节假日或者接送孩子上学的过程中,记得叮嘱孩子注意安全。

3.家长要端正自身态度、注重平时的行为习惯,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做一些违反中小学生安全守则的事,例如:闯红灯等。说教不如身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以身作则。

三、从学校角度,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教育

从我们回收的有效问卷所提供的信息可以分析得到,部分中小学在监管校园安全问题方面的力度不够,对外来人员信息调查不够严格,保安巡逻方面也欠佳,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频率过低,教育途径没有跟上时代步伐。为此,我们小组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要和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加强合作,从不同层面对学生安全问题加强宣传,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可以通过组织中小学生观看安全教育视频、新闻事实或参加安全知识讲座等以达到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目的。尤其要注意的是,组织的这些安全教育活动要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使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安全知识。

2.开展安全演习,将基本的安全器具使用方法和一些急救措施通过现场教育的方式教给学生,以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定期进行消防演习,让学生明确逃生路线。

3.将安全知识通过正规途径且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例如:刊印一些关于安全知识漫画书和杂志,发放给学生,供其课后学习。

4.学校教师应该注意把握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当改变传统的“严师出高徒”教育模式,尝试着走进学生的世界,有时可以以自身的人生经历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学校应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发放《告家长书》、家访等方式和学生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在交流中,针对家长在安全教育上出现的问题,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6.要严守校门,坚决杜绝不明身份者进入校园,防止打架斗殴以及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四、从社会角度,开展活动以丰富中小学生假期生活

针对该问题,我们觉得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为丰富中小学学生假期生活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