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村官的仕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村官的仕途范文1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国家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和促进农村发展问题的一个双赢战略。大学生村官计划这几年仅是一个开端,该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喜有忧,有得有失。无论从政府角度还是从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大学生们的角度,大学生村官工程凝聚着太多的目光和期待。
“近年来,江苏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较快发展,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2007年江苏省分管农村工作的省委副书记张连珍在大学生村官部署大会上明确提出,选拔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是为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成长、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2007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开始面向省内全日制普通高校,选拔1011名应届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到苏北地区经济薄弱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并开全国之先河,全部列入乡镇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享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待遇。此次活动引起了社会和各大高校的强烈反应。而其他各省市为吸引各类高校的大学生投身到农村基层工作,也开出了多种优惠政策。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选派大学生到基层其意何在
“找工作太难了!”这是淮阴师范学院2008届毕业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就业重压之下,很多同学做出了相同的选择:报名应聘“村官”,把就业的目光从城市转向农村。如果能让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农村,既能缓解大学生在城市的就业压力,也有利于大学生更贴近民生,更利于优化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利于农村的全面发展。
农村真正需要的是能扎根农村、专业对口、热爱农村的大学生,而不是为了解决户口,为了优厚待遇和“混日子”的大学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学生“村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贵在一个“新”上,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有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大学生年纪轻,知识新,朝气蓬勃,干劲十足,适合在农村搞创新性建设。相比其他村官,大学生“村官”是具有现念、现代管理和现代科技知识的新型领导干部,他们可以凭借聪明才智带领越来越多的农民发展致富,以他们新思想、新观念、新思维、新知识,影响和培养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纵观历史,每一个时代的热血青年都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弄潮儿,当代大学生已经不是过去的“书呆子”,他们有着互联网一般的脑子,有着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更具有全局性的思考高度和广度。新农村建设任务最艰巨、最繁重,需要能够吃苦耐劳、大胆创新的时代英才,大学生理应当仁不让。
大学生村官是中国未来的管理者,我们国家的未来非常需要一批懂中国国情,精于实践的管理型人才。在农村这块最基层的广阔的天地里,浓缩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大学生可以深入百姓家,亲身到地头,帮农民想出路,求发展,和农民一起体验市场经济中的苦辣辛酸。
当然,缓解就业压力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使得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竞争二字,然而在他们选择职业时,常常会想到的是既能表现知识和能力水平,又可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同时还能充分展示自身价值。然而一些职业却往往与他们意愿所违背,有了工作却不肯就业。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持续上升。
有资料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尚存在着干部来源单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高校毕业生思维活跃、专业知识较为扎实,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本领较强,创业创新的热情也较为高涨。吸引有志青年到农村创业,不但能缓解农村人才紧缺的困难,更能加快农村经济的“脱贫致富”,逐步实现小康社会。选派优秀的大学生到达基层,可以为农村送去专业知识、帮助村干部拓宽思路,更新观念,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组织农民搞好生产,为农民探索致富的途径从而提高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可以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
目前,大学生村官存在专业知识不对口,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的情况。记者通过对江苏苏北五市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一系列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村官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此外,医学占2%,工学占6%,法学占3%,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占22%,哲学、历史学以及说不清楚的占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总数的45%。在专业知识结构上,远离农业、农民急需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只是凭着一腔热情来工作,缺乏对工作的整体思路。
“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专业和学识在实际运用中的欠缺。部分大学生和农村没有任何的专业联系,只是拥有一个大学生的光环,对在农村工作欠缺心理上的准备和知识上的储备。”一名大学生村官告诉记者。
大学生到农村,一些诸如职务晋升、工资发放、福利待遇、各种保险的缴纳、档案和户口的管理等待遇问题,是个现实问题,大学生去农村的“钱途”与“权途”,远远不及在城市内光明灿烂。此外,“跳农门”也是一些农村学子上大学的重要目的,所以很多大学生在城内“千军万马走独木桥”,而不愿意“倒退”去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农村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不愿去农村,诸多现实令人尴尬。
当村官是“机遇”也是“挑战”
今年江苏省全面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7687名应届大学生毕业生踊跃报名,最终1670人入选,其中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以及获得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的占80%。
这些村官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到扶持三农建设,或许他们应该借鉴一些已有经验。
张天然,江苏省徐州铜山单集镇洪楼村的党支部书记。7月18日,在江苏省欢送167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仪式上,就不忘为乡亲们推销产品:“一定要到我们那儿去吃粉丝!”
小张是去年江苏省选派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干部,她是学外贸英语的。刚到村里时,她上网搜索了大量信息,反复比较论证后,与天津一家公司驻徐州办事处联系,争取到该公司的合同,引导村民发展黄瓜制种业,村民人均增收了600多元。她还与临近的肉鸭屠宰场签订了协议,引导村民连片建起60多个鸭棚。
今年3月,她又把村里的粉丝专业户整合起来,争取到一笔创业基金,成立公司,注册了商标,并按环保、卫生要求组织生产。5月,她被选为村支书。
已成为村民“主心骨”的她说,大学毕业生确实可以“在富民强村中彰显作为”。她告诉那些赴农村任职的青年伙伴们:“到农村去任‘村官’,是我们在人生关键阶段的正确选择!”7月18日,在江苏欢送又一批新“村官”到农村任职的仪式上,小张的介绍赢得众人的掌声。
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边听张天然的发言,边点头赞许。梁保华说:“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广大农村正在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巨大转变,迫切需要大批有理想、有文化、有专长的新农村建设者。” 参加完7月18日的欢送仪式,江苏省团委书记练月琴表示,也许到农村任职的大学毕业生在学校里不是最优秀的,但像张天然这样“在富民强村中彰显作为”,在参与建设新农村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将会是农村最优秀的人才。
“他们精神风貌良好,工作积极主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再就业。”提起大学生村官,种植大户刘宝平掩饰不住对他们的钦佩,“我们这里有的大学生还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成了团结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人’。”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说,有志从事党政管理工作的学生,应该到农村基层岗位上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这会让他们终身受益。希望清华毕业生到苏北农村去,那里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家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对有志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大学生们,是一场难得的“及时雨”,也是一种挑战。
■言 论
让大学生“村官”发挥更大作用
大学生村官流失给社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如何使大学生村官真正安心扎根农村,而且切实帮助他们在服务农村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挑选村官时要多考虑一些因素。
“如果是农民,我们没有土地;如果是工人,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又没有编制,工资跟他们相差一两倍!”尴尬的身份让大学生村官在处理工作时常常被人歧视,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大学生村官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干部,主要是对村干部进行协助。
此外,在一些地区,大学生村官的身份编制问题,早就已经被很多人关注,江苏阜宁县31名大学生村官在阜组字[1999]107号和阜人发[1999]48号文件上清楚地看到:“凡选派到农村和企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一律实行一年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可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也就是说,“村官”可以享受在编乡镇干部同等的福利待遇。
但10年来,他们除了每个月领到的几百块钱工资以外,就没有别的福利,没有岗位奖,没有下乡补助,逢年过节只能空手回家,过年当月如果没有及时发工资,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困难。“对政治思想素质好,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可提拔到有关领导岗位任职;乡镇机关在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空岗缺额补员时,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和程序优先录用。”文件同时规定任职时间为3至5年。现实情况是:10年来还没有一个可以直接从“村官”队伍调进政府部门工作。
工作范围有限,权力有限,使部分大学生村官成为放羊状态。当记者问到“在解决农村问题上,你真正发挥了多少作用?”时,一些村官表示自己平日最多的就是“帮助书记村长打打材料,在镇里做做杂事什么的”。当初应招的时候,文件说得好,大学生也是热血沸腾。但是一旦录用了就会发现,除了文件外,其他的东西都没有了。下去前没有足够的培训,自己对当地的情况、如何做工作、工作的困难一无所知;下去后没有人管、没有人问,有问题也不知道找谁去问;由此也就很自然地推断出来,“自己就是认真完成任期后也肯定是没有人管”,这样就不免悲观失望。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些拥有社会背景的富家子弟,则是利用大学生村官作为往后仕途的跳板,这种现象在大学生村官中被称为“富人镀金”。一些权势的关系户基本垄断了升职、调迁的机会,对那些没有社会背景的大学生是很不公平的。同样是努力地去拼取,最后却败在金钱权势上,这本身对大学生从政就是一种很恶性的影响。
大学生村官的流失本就是可预见的问题,不仅因为经济待遇偏低,还因为大学生村官未必都能实现出自己的价值。不少大学生村官都不是本地人,对所工作的农村缺乏良好的感情基础和人际关系支持,在沟通上、情感上很容易和村民产生一定的隔阂和疏离。在待遇偏低、沟通不畅、个人理想的实现受阻时,大学生村官的流失也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