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范文1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促进我市普通高中课改深入实施为目标,坚持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省级培训为龙头,以市级培训为重点,以校本研修为主体,通过培训,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思路、体例特征、结构特征、学科关系及教学要求;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实践能力。
二、培训对象
普通高中的全部任课教师。
三、培训内容
鉴于我市全部高中教师已于20*年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通识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教材培训,因此,20*年高一、高二年级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将侧重于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和新教材的课堂教法研究,高三年级教师培训的重点是高考复习、备考指导。
四、培训组织形式和培训方式
1、省级骨干培训:指标由市教育局统一分配下达到各学校,由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相关学科教研员带队参加省级培训。
2、市级培训:在*市第二十高级中学、*市第二十三中学、*育明高中、*教育学院设培训点,分年级、分学科进行。培训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负责,由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具体组织,各承办学校负责后勤保障和相关管理。
3、培训方式:高一年级以学科教材编写专家为核心力量,高二年级以我市参加省级培训的培训者为主要力量,高三年级以聘请专家、高考先行省学科教学骨干和我市的教研员以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经验介绍、集体研讨等形式完成。
五、培训管理与考核
1、市教育局和*教育学院负责参加省级培训人员的推荐、组织和考核。
2、市教育局负责制定培训方案,筹集培训经费,指导各县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
3、*教育学院负责市级培训的具体实施。
4、各区市县教育局负责对本区各高中校本培训的管理与指导。
5、各高中应配合教师培训做好教学安排,组织和督促教师按时参加各学科培训活动;同时完善校本培训制度。校长作为课改第一责任人,负责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工作计划,整合与开发校本培训课程资源,组织实施校本研训,建立学校实施新课程的有关制度。
6、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后,应完成不少于5课时的教学设计。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范文2
改革方案异同并存
高考统考科目设置仍然没有变化——“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是近年来我国各省份采用的主流模式。
由于高中新课程各科内容都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所以各省份新高考的统一考试内容也都包括必修模块与部分选修模块,且以必修模块为主。
目前,各个高校越来越看重考生的综合素质,体现在高考改革方案上,很多省份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到了高校招生录取综合评价体系,为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依据。
纵观各省的方案,各省在考试科目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江苏采用的是“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山东则增加了一项基本能力测试,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在各地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和高校招生录取方式上,各省也不尽相同。
各省方案大pk
2010年北京高考在考试时间、科目设置、各科考试时间长度和各科总分四方面继续保持稳定。“3+X”的科目设置保持不变;文科综合中,政治、历史、地理3科分值仍各为100分,理科综合中,化学和生物分值微调。
全国首批高中新课程改革四个省份之一的山东开展高中新课改已两年,考试科目设置方面采取“3+X+1”的模式,其中“1”代表基本能力考试。基本能力考试的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省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参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真正实现了高考不再“唯分是举”。
广东省先前实行“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的方案一直饱受争议,从2010年高考起,取消选考X科目,考试科目调整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这与目前全国大多数省市高考科目类似。广东在高考改革上则走了一条从“冒进”到“回归”的路。
浙江省出台的高考方案以“个性化”的特点备受关注。浙江省新高考方案,依据高中新课程理念设计新高考方案的思路,在考生个性化和自主选择性上有了比较大的突破,考试科目由过去的统一科目变成三种不同类型。
浙江省新高考方案给予不同类型的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安徽高考的选修部分确定放在统考“3+X”内容中,而且是指定选考,约占整个高考内容的10%,折合分值约为75分。2010年该省已初步确定,把这75分的“选考”内容放到学业水平测试中去。选修内容考查采取指定考试范围及限定分值比例的方式。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范文3
一)积极进取、稳步推进的原则。课程改革是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勇于开拓,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同时又必须从实际出发,处理好课程改革目标与现实条件的关系,客观科学地处理课程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实践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切实有效地稳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二)整体进入、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我县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不同学校,实施分类指导,各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新课程实施工作。
需三)科研引领、以校为本的原则。课程改革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全新工作。必须加强对学校实验工作的理论研究和专业指导。同时对于新课程实施的主体,要充分尊重普通高中的自和首创精神,切实做到以校为本”发挥学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体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四)政府主导、通力合作的原则。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影响大的复杂社会工程,必须进一步强化政府行为,统筹协调部门力量组织实施。同时,要通过广泛深入宣传,争取家长和全社会的支持、参与,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目标和任务
结合我县实际,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市教育局的要求。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水平。
具体目标任务是
一)结合我县教育实际。创造性地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积极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高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建设、实施和管理能力。
二)构建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管理机制。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学研究、选课指导、学分管理等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校课程文化,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三)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与教学水平监测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教师不断提高、课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制度,加强对学校教学水平的监测,制订和实施与新课程相配套的高考备考改革方案。
四)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建立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将培训与教研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我县普通高中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建立一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
五)构建教育资源共享和开发的有效机制。实现学校之间人才、设备、场所等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校之间互通有无、互利共进、均衡发展。加快基础相对薄弱普通高中的发展步伐,提高普通高中整体发展水平。
六)以课改为契机。实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与配置,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
三、工作重点
一)课程改革培训工作
1.坚持“先培训。不上岗”原则,组织高中校长、教师、教研员及相关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
2.采取统一规划。研训一体的办法开展培训。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全县培训方案,充分发挥国家、省级培训的作用,通过省、市、县和学校四级培训渠道,实现“全员、全面、全程”培训的目标。建立由学校、教研机构共同参与的校本培训体系,充分利用教研、培训网络和教学资源库,加强校本培训,加强网络研修,形成研训一体机制,不断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注重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名师示范教学相结合,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使受训者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和要求,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为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新课程的实施与建设
1.县教育局根据市教育局制定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和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负责新课程实施的组织、指导和管理。普通高中是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校新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估。
2.各普通高中要根据教育部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按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要求。并在保证开齐必修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选修课程建设规划和年度开设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提高选修课程的开设比例,因地制宜开设好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省级示范性高中建立比较完善的课程开发、更新制度与机制。能够开设70%选修Ⅰ模块,并形成一批深受学生欢迎,能提供示范、具有推广价值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和研究性学习项目;市级示范性高中能够开设60%选修Ⅰ模块,开好若干门类的学校课程,初步形成学校特色课程;一般中学能够开设50%选修Ⅰ模块;各学校要努力发掘本校课程资源,开设能满足学生在选修Ⅱ中获得6个学分的学校课程。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逐年提高开设率。
4.各普通高中要成立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本校新课程实施的具体工作。
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制度建设
1.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切实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2.探索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根据《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意见(试行)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为学生选课和制定课程学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建立适应新课程教学特点的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3.建立学生学分管理制度。各学校根据《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指导意见(试行)和课程方案要求制定学生获取学分的办法。严格学分认定的标准和程序,规范操作过程,真实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严禁在学分认定中弄虚作假。
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根据新课程实施要求。建立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进修体系,给予多种形式的专业支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及时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四)新课程教材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
1.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和我县的实际情况。根据省教育厅编制的新课程实验教材选用和管理的指导意见,教育局负责指导各学校选好用好教材,建立民主、公开、透明的教材选用与管理机制。
2.积极倡导各学校引进和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资源。鼓励挖掘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建立校际资源交流与共享机制,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能。
3.各普通高中要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教师、场地、设备等学校现有人力、物力资源的重组和优化,充分发挥其效益。
五)评价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1.建立高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研究实施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构建并形成发展性的评价制度。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和综合评价监控体系,确保综合评价真实可信。
2.建立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将教师教学评价与专业发展评价及敬业精神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及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
3.建立促进学校发展的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学校评估机制。引导学校对自身办学理念、发展规划、组织管理、课程实施、队伍建设、学生发展、育人环境与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的自我评价;引导社会,以课改为契机。家长对高中教育的正确定位和正确评价,建立家长、社区参与评估学校的机制。
六)课程改革的科学研究
1.县上成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课题研究组和学科专家组。对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开展专题研究,为我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科研支持,对全县课改实践进行指导。
2.充分发挥教研部门作用。强化教育科研工作。县教研室要以学校为主体,以课改研究为中心,规划并开展教研活动,做好对新课程实施工作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
3.建立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庄浪二中省级课改样本校为基地,积极探索,不断总结,为全县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提供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定点联系制度,形成各层面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机制。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
1.制定全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规定。
2.组织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学校校长和管理人员等参加的通识培训和面向全体高中教师的学科培训、课标培训和教材培训。
3.组织、准备高中新课程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
4.对全县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准备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5.各普通高中学校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2010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学习阶段。以后逐年推进。直至所有普通高中在校生全部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
2.各普通高中按照课程计划要求。开足、开全、开好所有的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
3.推进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利用以及相关制度建设。为选修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
4.探索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做好学分认定和学业水平考试工作。
5.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联校培训。
6.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典型案例、经验的推广。
第三阶段:实施阶段)
1.做好选修课程的教学与管理工作。探索学校“必+选”课程设置背景下学校管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新课题。
2.完善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工作。构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3.设计学校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复习计划。
4.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典型案例、经验的推广。
第四阶段(实施阶段)
1.组织好高三年级选修课的教学及高考复习教学。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迎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检验。
2.做好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材料的整理工作。
3.总结三年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过程的经验及教训。
第五阶段(巩固提高阶段)
创新思维,进入新一轮循环周期。总结经验。提高效果,促使全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序、健康、规范、科学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发挥主体作用。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各普通高中必须强化新课程实验的责任意识,各普通高中是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施者和主要实践者。建立健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发机制、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和教科研机制等,逐步建立体现学校个性和特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制度。
二)强化政策保障。从政策上、制度上保障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出台与新课程实验工作相关的教师人事、经费投入、教学管理、督导评估、招生考试、条件装备等配套政策。教育局、学校要分别制订全县、学校课改方案和实施意见。
三)加大经费投入。县财政将高中课改所需经费列入预算,为确保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每年列支30万元专项资金(每校5万元)用于课改的组织、培训、调研和指导。坚持“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县级政府的责任,按照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确保学校软硬件基本达到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条件和需要。
四)优化教育布局。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的布局结构调整力度。实现朱店、阳川、韩店普通高中高初中分离,优化高中教育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满足新课程实验的要求。
五)加快均衡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积极进取、整体规划、分类指导”推进策略。充分发挥省、市级示范高中示范和辐射作用,课程改革工作的推进中。发挥其资源优势,与其他学校“联谊”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范文4
一、建立新的学校课程体系,将科技教育活动纳入选修课程体系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和科技教育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坚持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学校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原则,加快选修课程建设,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学校专门开设了新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教师校本培训项目,动员全体教师积极开设各类科技教育选修课。
此外,要以制度形式确保科技教育活动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学校出台了《科技辅导员奖励制度》《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制度》,鼓励全校教师开设科技选修课程活动,同时在班主任考核、教师学期和年终考核中增加科技创新方面个人成果及辅导学生成果方面考核栏目。为了形成学校科技教育特色,除外出参观培训,学校还积极与上级相关科技部门联系,将省市区的科技教育活动请入校园,通过一系列的科技活动,提高教师对科技教育的认识,吸取科技教育的技巧和经验,在实践过程中体现科技活动的创造性、创新性的特点。
二、正确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科技选修课程学习
1.开设科技类兴趣特长选修课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兴趣特长类选修课程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休闲生活、知识应用等课程,旨在发展学生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开设科技创新活动选修课,十分适合当前开展的课程改革。学校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教育的意义,了解科技活动的具体内容,明确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质是以造就创造型人才为根本目的。利用大型宣传画廊、黑板报、广播站和校园网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科普知识,展示获奖作品、公布科技成果、取得科技竞赛成绩等,并宣传发动和科技课报名等工作,使学校科技创新活动能正常有序地开展。
2.开设科技类知识拓展选修课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包括必修拓展课程、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等,旨在让学生形成更为厚实的知识基础。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研究型课程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3.开设科技类社会实践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包括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类活动作为选修课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有了充分选择的权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这一类选修课题,通过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探索实验、撰写报告等。对来自自然、社会、环境、学科、生活等方面感兴趣的问题,从进行人力、物力、财力及可行性等方面的论证,这些课题有与学科中某一问题有关的,也有的是社会问题和人文环境的,还有些调查研究和方案设计的,通过实验、研究,直至得出结论,让学生撰写科普小论文。
4.开设科技类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职业技术。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包括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地方经济技术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倾向。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范文5
一、课程选择性的价值追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曾指出:教育有两个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忽视了(不是单纯地否认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式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回归人的需要,关照人的差异是当代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价值体现,也是高中阶段教育服务高中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奠定多样化发展基础的价值所在。因此,“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怎样获得最有价值的知识”,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具有选择性的价值起点。
如果说课程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教育途径,那么在课程中,当“知识”与人的社会化发展建立起联系时,必然是带有超越教材文本的“知识生产”,进而让知识与人所置身的社会文化变迁、环境陶冶、信息传播方式、个体知识的获得与建构等都联系在一起,表现为“知识”的普及与内化的结合。当“知识”与学生的个体经验建立联系时,必然是基于不同学生实际的“个人知识”,让知识与不同学生的成长环境、个人爱好兴趣、学习方法、情感态度、能力等密不可分,这是“知识”的经验与外化的过程。由此,在课程内容的表现上,“知识”的普及性与个性化的融通会显现出一种选择性。可见,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一种课程价值观的透射,也是教育理念的现实转化。
纵观世界各国的高中教育,更多的是通过课程的设置来体现出选择陛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陛与差异性、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基础和个性需要、引导学生面向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进行人生规划和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求精神,这些都已经成为当代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课程内容重要的选择。从这一意义上说,课程的选择陛,是在国家课程政策的指导下,从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出发,借助一定的规则、技术、方法和内容,搭建起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学习平台,是让不同学生获得多种学习体验、寻求更多学习机会的课程价值观在学校课程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现实表达。
二、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的政策引导
与小学和初中教育阶段相比,高中阶段教育更多的是体现出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素质的基础性奠基,以及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引导。如何让高中课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多样化成长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始终成为高中课程探索的一个努力方向。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直到20世纪末期,普通高中的课程模式、结构依旧呈现单一性特点,即主要是偏向于围绕升学而设置的课程,绝大多数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都是经历着同样的内容、过程与方式。新世纪伊始,国家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实验推进的策略逐渐在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阶段实施新课程。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高中课程做了如下规定:“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同时指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作为全国各地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指导性文件,强调“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自2004年新学年起,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各省逐年推进,选修与必修并行、学校开发课程与学生选课并行、三级课程管理并存、学科课程与综合性活动性课程相结合等课程架构,让普通高中课程因地方化、校本化的自主规划与实施而具有时代性、选择性特征。
以北京为例,2007年北京市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北京市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要“严格按照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实施课程。学校在开设好全部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年度计划,逐步开设各类选修课程。”同年下发的《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安排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按照必修课程统一安排、选修课程自主选择的基本思路构建起新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以实现普通高中培养目标”。为了确保全市高中学校有序合理地实施新课程,针对具体模块的开设顺序、课时量、学生学习意向的个性兼顾与整体管理的一致性,北京市在第一轮实验中统一制订了“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供各区县和学校作为排课参考。同时,北京市还确定了10所高中学校作为自主排课和自主会考实验校,就学校自主排课能力建设与自主会考机制新进行探索。2010年7月,随着首轮新课程实验年级高考的结束,北京市在经历了新课程与新高考的“平稳对接”后,修订了课程指导方案,即就课程中的模块顺序、时间安排、课时要求等做了调整,提出了供区县、学校自主选择的多个备选建议,从而让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灵活,在学生必修与选修的内容、进程等的安排上更兼顾基础性、差异性与新性。
总体来说,突出选择性、落实选择性,是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方案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是对以往课程单一、忽视学生差异的一种自觉调整,也是对高中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与多样性特点的积极回应。由此可见,在普通高中课程价值理解中,对学生作为全面而有个性的人的自觉关怀,对高中教育与社会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途径的主动呼应,让高中
教育切实着眼并服务于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确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普通高中课程选择性的现实思考
高中课程的选择性,既是教育价值的自觉追求,也是国家课程改革的政策要求,更是实施过程的行动表达。因为选择性是高中课程适应人才培养的变革方向,它在高中教育发展的实际进程中,会交互协调各种关系进而成为改革的强劲动力。但在现实操作中,当作为价值的选择性、政策的选择性和行动的选择织在一起的时候,就难免存在着许多有待不断完善和调整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级课程管理与课程选择
高中新课程的一个改革目标就是建设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不同的课程自。从课程实施的情况看,国家、地方、学校也在课程领导与组织方面加强了管理。从课程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三个课程管理的主体在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上必然呈现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面。由此也让课程的选择具有不同的权限范围,共同构成了不同内容与方式的课程格局。同时,由于三个层面对于课程的权力分配本身就是不同性质、不同作用的,因此不同主体的课程选择权限所具有的不均等性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存在并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水火不相容”的状态;相反,由于价值取向、管理传统的延伸,所以三级课程管理又是一个国家统一规划保障基础性,以及地方和学校个性化补充而体现出的特色性“水融”状态。因此,不能以简单的“上下分离”方式看待课程中的选择权,而应当以系统辩证的思考来理解课程选择性中的权利担当,在“简政放权”的策略下赋予不同主体更大的课程自和选择权。
例如,随着2010年新课程首次高考的顺利结束,针对课程的选择性与自主性,北京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了完善,下发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调整普通高中课程安排的通知》,出台了调整后的普通高中课程表。调整本身就是要在已有实验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区县和学校的办学行为,依照课时规定开足开齐课程,为学校灵活安排有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提供至少两个选择路径;同时,该市还鼓励学校开好自主选修课程。这一文件的下发,充分说明了北京市自始至终在对高中新课程进行研究,以及对其内容、结构的区域性和校本化实施在逐步下放决策权和选择权。同时也需要明确的是,毕竟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它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基本素质要求的课程设置,而课程中的共同基础性内容也依旧是它的主体。由此可以看到,对于必修内容的规定、教材选用的决策、具体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取舍等,更多的是地方性的统一选择。表面看,这是忽视了众多课程参与者的选择权,但走进统一选择的程序本身,又可以发现基本的选择程序中对于多元主体的尊重。像北京,无论是教材选用还是模块内容的设置顺序,都是不断组织各类人员在共同参与论证、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择。
可见,选择性不仅要注重形式,更要注重过程;既要尊重多元,也要关照整体;高中课程选择性,是在基于学生共同的素质基础性要求上的个性化选择;在权限范围内把握机遇,挖掘潜能,是不同课程管理主体所拥有的权力与责任。
2.多样化课程与课程选择
选择之所以能发生,一定是拥有可供选择的多种可能。高中课程的选择性,也一定要以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做基础。在新课程方案中,有必修与选修课程之分:必修是基础性、普及性的;选修是个陛的、差异的。高中课程有学科类与活动类之分:学科类是基于课程标准的、相对标准化的课程,它选择的余地不大;活动类是基于师生经验基础的、非标准化的课程,它选择的空间很大。有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并存,才有了对课程的选择。国家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地方和校本课程是基于地域文化基础的、注重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学习。可见,课程结构与组合的多样,才让课程的选择有了可能。
在多样性基础上的课程选择,基本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内容的选择。这方面,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往往成为区域课程特色的亮点,它是地方和学校自主设计、开发的课程,并尤以校本课程最为活跃。另一方面是关于课程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选择。这方面,学校所进行的教学模式、过程设计、学习方式的改进与提炼,都是鲜活的课程经验,也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个性选择。
可见,课程的选择是以多样的课程为基础,而多样的课程是基于选择才发挥不同的教育影响。高中课程改革,是让学生在多种学习领域中,以多种内容、多种途径有选择陛地融入课程,并从中获得不同的学习机会和成长体验。
3.学生自主学习与课程选择
当课程选择是指向学生的学习时,学生对于课程的感受就成为一个基本的考察点。在笔者进行的一个关于学校课程生活体验的小范围调查中,来自某市3个区、3所高中的148份学生答卷里,有60%的学生都感到学校的课时太多太满,有54%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主要是围绕高考开设的,有近59%的学生体会到“考试频繁很有压力”。与此同时,有63%的学生认为学校在放学后为其提供了选修课和社团活动时间,并有66%的学生参与了“一个学生社团或小组活动”。这显示出高中学生尽管感到课时紧,但还是有一定的自主选择课程的空间,而且有60%的学生都觉得学校的选修课还是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
可见,基于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是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目标;课程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与学生的课程体验自觉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是课程选择的基础。有报道显示,个别高中学校面向一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也就2~4门,全年级学生面对这样的选修课程已经无选择可言,选修也就成为大家的必选内容了。此外,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内容过于单一,而且有的学校的校本选修课是清一色的学科类课程的延伸。它从内容到方式都与学科必修课程没什么区别,让学生面对选择都不愿选择。这种状况让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没有了边界,也就没有了魅力。
另一方面,有了多种课程也并不一定就充满选择性。这中间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机制或课程组织方式和选课方式。有些学校从整体数量看是选修课多,学习方式也多样化,但在管理上却是采用最为简单、便利的“配给制”,即硬性规定了相关课程的修习人数和时间,几乎不考虑学生有怎样的需要和想法。这时的“多样”就是单纯的堆砌,就是学校为开课而排课、上课,缺乏对学生的“关照”;尽管“新课”的开设多种多样,但它依旧是“目中无人’’的“旧课”。
4.课程实施条件与课程选择
充满选择的课程,是对于课
程编制与实施能力的一个挑战。课程实施的机制保障和设施基础的不均衡成为制约课程选择性的一个要素。
例如,不同的课程管理机制直接影响着课程选择的差异。有些区县对于模块评价、课时安排、内容进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多采取区域统一、整体实施的方式。这使区县对课程管理权力较大,而学校对课程自主管理空间较小,从而导致了课程的选择性是以区县为主、学校为辅的。也有些区县则更多的是让学校自行组织和实施课程管理,区县只侧重于以督导监控的方式进行统一协调,这形成了一种由学校自主、区域统筹的课程选择策略。总体上看,城区及其学校拥有的课程自一般要大于乡镇及其学校。由此可见,课程选择性在管理机制的层级之间,在“上”与“下”的关系中,因权力的“收”与“放”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选择特征。
再如,课程资源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课程选择。从现实看,存在着城区资源丰富而乡镇资源不足、示范校资源丰富而一般校资源不足、规模大的学校资源丰富而规模小的学校资源不足的状况。一些名校、老校、大校、强校,因经费充裕、设施设备充足、各类人才济济,其选修课就开得丰富多彩;而一些新校、小校、弱校、普通校,对于开足开齐必修课还有捉襟见肘之感,也就无暇顾及选修课的开设了。在城区与乡镇、弱校与强校之间,课程资源的差异,既体现在经费、场地、设备等硬件方面,又体现在课程理念、管理机制、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等软件方面。
因此,课程选择受校际、区域间的资源差异的限制而存在的不均衡现象,有待我们去长期探索,并进行内外互动的改革与发展。
5.高考走向与课程选择
不可回避的是,处于“承上启下”阶段的高中课程,离不开对于高考动向、高考改革的关注,这直接表现为高考对于课程选择的“指挥’’。一是在内容上,高中课程与高考直接相关的科目或内容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给予选择,而非高考科目或关联不大的内容的选择机会不大,也不被重视。二是在选修课数量上,高中课程与高考科目直接相关的学科性选修课程数量多且受到重视,而与高考不直接相关的课程门类却相当少。三是在开课时段上,高一阶段常常是以必修为主、选修很少,高二阶段多以学科限定的选修为主、校本选修为辅,高三阶段的整体复习则基本上都是必修课。上述这些现象背后往往是因为课程修习的一个重要指向――高考。在一些地区,对于一些课程内容、进度规划的“步调一致”,除了有利于区域整体管理、评估、教学研究与指导外,也有一个原因,即依旧要与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的高考对接。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范文6
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要求学校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体现关照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新理念。新课程实施以来,选修课在高中教学中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着需要改进与发展的方面。本期“视点”,我们共选取了3篇介绍国内外高中选修课开设情况的文章,既从纵向上探讨我国高中选修课的设计与实施,又从横向上比较国内外开设高中选修课的经验,以期能为我国当前高中选修课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这不是重启课程改革,而是深化课程改革。无论从世界教育潮流还是从我省教育现状来看,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可谓势在必行。
一、 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定位
(一) 国际性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课程意识的背景下开展的。发达国家几乎都把课程改革作为改革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工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选修课建设已经日趋完善。因此,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占领教育制高点,要在考虑国情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接轨。
(二) 发展性
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发现国内学生对待学问都很“专注和专一”,不仅接受的程度比美国学生“好”很多,而且知识储备也比美国同龄人明显“扎实”。可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这样的“专与精”并没有使中国学生的学术道路“长和深”。而选修课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部分学生走向“长和深”的学术道路。
(三) 互补性
我们不能因为需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就千方百计地突出选修课的重要地位,弱化必修课的主要地位。普通高中的必修课程是根本、前提和基础,而普通高中的选修课程是补充、拓展与深化。
(四) 阶段性
普通高中的选修课程要突出“普通高中”的特色。在选修课的设计及实施上,义务教育阶段重均衡,高中教育讲创新。具体来说,小学最好是综合性的,初中应以综合为主、学科拓展为辅,而高中则以学科拓展为主、综合为辅。在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学科知识的整合是重点。只有强调阶段性、关注连贯性,选修课程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切实地为学生发展负责。
二、 普通高中选修课的设计
选修课可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非限制性选修课。当前,浙江省普通高中的IA选修课程属于限制性选修课,IB选修课程是非限制性选修课。非限制性选修课是为了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专长,根据学校实际开设的选修课。现在许多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多数是非限制性选修课,我们也主要探讨非限制性选修课。
(一) 普通高中选修课的设计原则
普通高中选修课的设计要坚持如下四个原则:
1.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一方面要顾及学生群体的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同一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差异性,扬长避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2.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导的,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参与选修课程建设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在“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转化中,教师的思想高度、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都将得到发展。
3. 有利于培育普通高中的学校特色。现在许多普通高中的选修课存在重复性,每个学校的选修课大同小异。换一个角度看,这样的选修课就是“必修课”。因此,选修课的设计最好能体现学校所在区域的人文特色、工艺优势与经济状况,等等。
4. 有利于促进普通高中的稳定发展。当前,我省许多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实施,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甚微。这不是促进学校的发展,而是延缓其发展;不是提高学校的品质,而是降低其品质。因此,加强选修课的管理,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 分类
根据选修课的范畴与目的,选修课可以分为四类: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身心健康类与生活职业类。1. 人文素养类选修课程包括人文学科的拓展课程、介绍人文学科热点内容和人文学科最新成果的课程等,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 科学素养类选修课程包括理科必修内容的拓展课程、大学理科初级课程、介绍理工学科最新成果和理工学科应用性的课程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 身心健康类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而设立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4. 生活职业类选修课程是指根据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与职业教育活动而设立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
根据选修课程的特征与功能,选修课程还可以细分为八个方面:
1. 人文:文学、语言、历史、哲学、地理、宗教等;
2. 理学:基础学科知识拓展与应用等;
3. 竞技:学科竞赛、体艺竞赛等;
4. 科普:计算机、科技创作和小发明等;
5. 时政:政治、军事、新闻等;
6. 艺术:文化娱乐、器乐学习、美术鉴赏等;
7. 医学保健:心理健康、医学保健、护理急救等;
8. 生活职业:家电保养与维修、投资理财等。
这几类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学校的类型与层次,各校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和师资情况,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
三、 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实施
(一) 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开发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提到:将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将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将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
从开发的主体看,教师是选修课的开发主体。具体来讲,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个人)合作四种类型。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小组、与校外机构(个人)合作这两种类型更佳。如我校独具鲁迅中学特色的校本德育教材《修身》,就是由教学骨干教师形成教师小组共同编写的;又如在鲁迅作品大量退出必修教材的今天,我们准备开设一门选修课程《鲁迅作品选读》,让鲁迅中学的教师与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所共同合作、开发。
从开发的内容看,选修课的开发应以地市(或县)为单位,重点关注地域文化、区域物产、县域工艺等,各个学校应形成多元互补、交错有致的格局。同时,教师群体中有特殊专长者,也可以开发诸如写作、演讲、书法、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开发的内容可以独立,也可以打包。比如,有学校开设的“青春节拍”系列选修课程,就是融合“艺术、体育、社团、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整体打包而成的。
从开发的注意事项看,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科学性,选修课程的开发要体现学科学习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展,使平面的课程走向立体的课程;2. 自主性,从本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开发属于学校的校本课程;3. 校本性,从学校办学特色出发,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课程;4. 乡土性,将富有地方特色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选修教学,建构以乡土文化为特色的选修课,如将绍兴的“桥”编入越文化教育、“越剧”引入音乐教学;5. 和谐性与多样性,我们既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均衡关系,也要注意学科的多样化;既要注意到学科文化的选修,也要注意劳动技术、体育艺术的选修。
(二) 普通高中选修课的开设
从开设的要求看,选修课的开设一般以每15课时取得1学分的方式进行(一学期为20周,除去约两周的节假日,两周左右的各类考试,实际授课15~16周;必修中的“体育与健康”共12学分,6个学期折算一下,也是15~16课时1学分),我们可以自主制订课程开设计划,合理安排课时与教学进度,强调选修课程的学习过程。
从开设的数量上讲,普通高中阶段以开设40门选修课为宜。高中阶段总共6个学期,除了高三下学期不开选修课外,其余5个学期各开设8门,总共40门。开设数量太少,形不成规模与特色;开设数量太多,往往流于形式。当然,备选课程至少是所开课程的两倍。
从开设的程序上看,选修课的开设要有所侧重。高一年级,讲究一个“活”字,选修课的面要广一些,以科普类与娱乐类选修课程为佳。高二年级,讲究一个“实”字,选修课的面要收一些,以竞技类与科普类选修课程为佳。高三上半年,讲究一个“深”字,选修课的面要紧一些,以人文类或理学类选修课程为佳。尽管如此,教师还是要尊重学生自愿选择课程的权力。
四、 普通高中选修课的管理
(一) 师资管理
选修课开设面临的头等问题就是师资,一则需要课程开发的教师,二则需要课程实施的教师。关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三个途径解决:一是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将校本培训与教师个人考评相挂钩;二是加大教师参加进修的支持力度;三是启动名师工程,激发教师成为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热情。既给教师一定的荣誉与费用,也要求教师必须开发出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关于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解决,比如设立选修课的教学比武等形式,让选修课教师与必修课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有同等的地位等。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通过评先评优,甚至职称评定,增强教师实施选修课的动力。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外各界人士来弥补本校师资的不足。
(二) 经费管理
在绩效工资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想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必须有足够的经费保证。选修课的开设也需要专项经费,用于教师的聘用、教材的开发、设施的购置等。政府要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增加在选修课开发与实施中有实绩教师的奖励。
(三) 过程管理
由于选修课具有相对活泼的特点,因此选修课应当实行弹性管理,做到刚柔相济、宽严有度。
1. 建立“课程菜单”
校本课程的实施由学校教学处负责管理。教学处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有自己的校本课程。教师开设的校本课程,形成静态的“课程菜单”。教务处将课程菜单挂在校园网上,以便学生选择。当该菜单有30位学生选择时,该课就具备了开课条件。
2. 张贴“课程通知”
教务处编排好一个学期需要开设的选修课,并将排好的课程表张贴在学校网站上。同时,教务处每个星期一在学校宣传栏上张贴下一个星期要开设的课程。选修课程宣传栏上要注明开课的时间、地点和教师。张贴“课程通知”的好处是既可以提醒教师提前备课,也可以指引学生到指定的地点上课。
3. 领取“课程表格”
每次活动,每位学生都要填写教学处统一发放的一张表格,表格上注明主讲教师、听讲时间、听讲地点、主要内容和评价等项目,学生填好后统一上交到教学处。这张表格,既考查了教师开课的效果,又检查了学生学习的质量。这张表格,既是给教师计算课时津贴的凭据,又是给学生计算学分的依据。
4. 反馈“课程信息”
对选修课教学质量的监控,将成为实施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的教务处应对选修课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突击抽查,以了解和掌握选修课的教学情况,并及时在学校内网上挂出本周选修课开课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纠正。“课程信息”反馈一周一次,教案检查、评比在期中、期末各一次。任课教师负责对学生的考勤,并将每周出勤情况上报教务处,并通知相关年级和班主任。
(四) 评价
1. 对学生的评价,突出过程表现
选修课与必修课是不同的,选修课的评价机制也要有别于必修课的评价机制。笔者以为,选修课的评价以打等级为宜。将学生分成A、B、C、D、E五个等级,其中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中等,D为及格,E为不及格。同时,将书面测评和非书面测评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要重过程表现。学生学习选修课的过程表现(考勤、创意、作业、获奖)都要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学生的平时表现与期末考查可以按1∶1的比例计分。
2. 对教师的评价,倾向过程管理
教务处要制订选修课的评价方法,对选修课教师进行评估。学校应该建立抽查、定期检查、学生反馈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对教学质量高,学生欢迎的课程给予奖励;对教学质量差,学生不欢迎的课程限期整改或者停开。在选修课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可以选课程和教师,不但使学生听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还可以听到高水平教师的讲课,这能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
五、 普通高中选修课的保障
(一) 制度保障
没有制度保障的课程改革是苍白无力的。普通高中作为深化课改的基层单位,自然需要相关制度的推进。在笔者看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外部作用也非常重要。一是需要上级的督导,政府相关部门要对学校开展选修课进行督导,并以此作为对学校考评的依据之一;二是需要高考的召唤,高考录取时设置条件,如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选修几门课程,在高校自主招生(面试)的时候加入选修课程的考查内容(面试时,考生递交曾经选修的课程目录,老师当场出题)。如果说上级的督导是来自外界压力的话,那么高考的召唤则是源于外界的引力。压力与引力互相作用,一个向内,一个向外,双管齐下,能够大大地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二) 政策保障
教育是百年才能检验的树人事业,然而当今高考的短期冲击也不可小觑。如果同一个省份,有的地区实施了选修课,有的地区没有实施;或者同一个地区,有的学校实施了,有的学校不实施,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失衡现象。我们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保障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均衡开展选修课的政策,让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学校能有相同行为准则、相同数量的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