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的要点及技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演讲稿的要点及技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演讲稿的要点及技巧

演讲稿的要点及技巧范文1

中职语文说话能力训练方法一、前言

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如今美国把“舌头”“美元”和电脑作为三大战略武器,“舌头”竟占首位。这里的“三寸之舌”和“舌头”都是指说话的能力。可见说话的作用和价值在古今中外都是非常显著的。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教学编排,可以把说话能力归结为:准确运用语音、词汇、句法、修辞、逻辑的能力;形象、具体、快捷、灵活的应变能力;观察、联想、想象、再现的创造能力。这些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几乎无时无处不在地与师生共生存、同发展。如能加强这些能力的训练,对提高说话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

二、训练的方法

1.出声朗读

出声朗读比默读阅读更好调动眼耳口脑手感官并用,注意力更集中、记忆效果也更好。现行的中职语文课本有很多名段名篇,可以说是脍炙人口,很适合出声朗读,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通过朗读,可以体会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方面的知识,并且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文质兼美的课文要重点训练。朗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范读、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朗读、自由朗读等。从以下方面训练朗读能力:根据不同语气句子的特点,能相应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能读出高低强弱之分;根据文体或句段结构的不同特点,能读出不同的节奏韵律,有快慢舒缓之分;根据文章或句子表达感情的不同特点,能读出不同的心理情绪,有喜怒哀乐之分。

2.讨论发言

讨论发言改变了以往一贯的教学传统,学生积极性很高。老师首先向学生提出有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讨论。讨论形式可以多样,既可以全班讨论,也可以分小组讨论,目的是为了让每位学生有话说,比一比看谁说得好,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偶尔不妨在学生讨论完后进行相关话题的作文训练。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讨论话题的理解,延续了讨论思维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学生写作时有内容可写,促进了说话与作文的有机结合。正所谓“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

3.上台演讲

演讲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具有创造性、挑战性。演讲训练要注意:第一要指导学生写好演讲稿。首先演讲材料要贴近学生实际且具新鲜感,方能激发听众兴趣;其次是演讲顺序要条理分明,使听众易于接受,还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富有鼓动性与感染力;最后是演讲态度要诚恳,说知心话,方能引起听众的共鸣。第二要重视演讲者的体态语言训练。演讲不仅要“讲”,还要用“演”。即用面部表情与手势来助说话,使演讲的语言具有形象生动性及鼓动性,从而增强演讲的效果,且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第三要从易到难,分步实现演讲训练。首先让学生选用别人文章,适当修改后作为演讲稿,在小组内演讲;然后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训练基础,就指导他们自己写演讲稿,在班上演讲。

在教学中进行即兴演讲,即没有事先准备、不可带稿子的演讲,它具有即时性、广泛性、随意性的特点。虽然如此,但它贴近生活实际,实用性强。因此必须重视这种演讲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沉着冷静能力,克服说话面红耳赤、吞吞吐吐、手脚不自然等毛病。可采取抓阄的形式,一学期进行若干次口头作文训练。

4.问答辩论

问答辩论是双边活动,不但要求听明白对方的意图,然后自己准确回答问题,而且还要针锋相对,所谓“唇枪舌战”。老师要先教授辩论的有关知识、特点,然后指导学生清楚辩论该怎样准备,怎样取胜以及一些需引以注意的问题。紧接着拟定有争议的问题,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学生做好辩论前的各种准备,如查资料、列提纲、拟草稿、制卡片。最后选出代表进行辩论,发言可以灵活,结束后让其余学生点评,定出胜负。

辩论训练要注意:一要选好辩论题目。辩论题目一定要选择中职生感兴趣、存在认识分歧,且有争论价值的论题。辩论题目可以事先公布,旨在让学生准备充分,也可以临时宣布,意在训练学生敏捷思考与灵活应变的能力。二要指导学生抓住对事物认识的分歧点进行论辩。辩论双方倘若不在分歧点上交锋,各说各的,就不能称之为辨论。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辩论过程中,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记住要点,抓住矛盾,找出破绽,立马给以针锋相对的驳斥。论辩中,双方都会遇到新问题,这就要求论辩者头脑清醒,反应灵敏,善于思考,巧于言辞,这样才能随机而应变。三要有良好的辩论气氛。在辩论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勇于交锋,敢于坚持真理,但不强词夺理,体现实事求是的学风。同时还要注意讲求礼节,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不感情用事,不讽刺挖苦,这样才能使辩论产生积极的效应。

三、说话训练还应坚持的原则

1.灵活多样原则

“说”的教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灵活性就是随机性,说话训练贯穿在阅读、写作等教学中随时随地进行。多样性即可以开展朗读、讨论、故事复述、提问、情景剧表演、即席发言、辩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相结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原则

“说”的能力需要符合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和学生的发展能力,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在进行过程中要经历“愿说”“敢说”“会说”“善说”等阶段。在实际操作中,注重由低级到高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说话训练。

3.及时评价原则

说话训练的内容“消纵即逝”,它不如书面信息那样持久,所以在说话教学中可以采用“多起点分类指导”,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师生共评相结合方式,及时加以评判,然后归纳整理,查找出学生的差距,就每个个体有的放矢分别指导。这种方式不但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动力。

4.“大语文”原则

生活处处皆语文,引导学生利用一切语文学习的机会和因素,进行说话训练的语言实践。引导学生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让说话训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四、结语

总之,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个有机整体。对中职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还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演讲稿的要点及技巧范文2

关键词:庄子思想 语文教学 拓展实践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 “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而有个性,材料充分、生动,有风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借助恰当的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演讲的效果”;在教材中也有“表达与交流”的要求,比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中就有“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并指出“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面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可见,表达与交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生语文能力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一.系列演讲的实践

有鉴于此,特别是聆听了唐江澎老师《走进语言现场·问答之间》一课,笔者深受启发,深刻认识到,演讲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表达,其实也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和深刻性其实就是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克服语文教学理科化即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答题技巧的训练来获得语文解题能力的错误倾向,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走出一条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路子。为此,笔者在原有的平时零星演讲训练的基础上决定开展系列演讲活动,具体做法是。

1.明确要求。首先结合专题向学生介绍关于演讲的知识,懂得演讲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肢体语言为手段向公众传播信息,来抒感、感召听众的一门艺术。内容具有思辩性,要求理论思维形象化,生活感受逻辑化,语言表达立体化,思想观念人格化。我们不是演说家,但我们可以通过演讲展示我们的个性、气质、风度、修养,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我们演讲不一定很精彩,但要努力把自己的观点有条理地表达清楚,声音洪亮,适当的肢体语言,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听众清楚了解自己的观点。

2.以读促写。学生要演讲就要有话可说,有话想说。然而,目前中学生阅读的现状是基本没有什么课外阅读,尤其是在现代媒体和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冲击下,静心读书课余时间或者是大量的字词、病句、成语的大量反复练习,要么是为了应试的“快餐式”的阅读,把名著肢解成为内容概要、主要情节、主要人物及形象分析,根本不可能静心品味语言之隽永、情节之曲折、人物之复杂。所以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指导,要为学生提供下锅之“米”,这些“米”就是必修教材和读本中的素材和人们对生活中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的评价。我围绕教材和读本中的专题确定了如下专题。结合”人生的境界”专题谈“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结合“时代之子”专题谈“成才的条件”;结合林觉民的《与妻书》谈“小我与大我”;结合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全祖望的《梅花岭记》谈“气节”;结合《阿Q正传》谈“精神胜利法的影响”……。结合教材如由《春江花月夜》谈“月”的意象作用,由《唐诗宋词选读》中“倚阑干”谈“阑干”意蕴,还谈“诗人在风雨中”,谈“诗词中愁的的种类和表现手法”;根据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比如社科院教授唐均在央视合不拢嘴笑谈农民工冻死街头;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为避寒躲入垃圾箱被闷死;9岁女孩寒夜街头卖爆米花借路灯做功课;李天一打人;“最美女孩”单膝跪地当街给乞丐喂饭;我的“中国梦”等等。

3.以写促讲。学生通过阅读,针对具体的人和事写作,学生分小组交流,推荐优秀讲稿,确定演讲人选,演讲选手都很重视,想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展示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学生可以不脱稿,鼓励脱稿。学生在演讲中可谓形态各异,精彩纷呈。比如,学生张容千在记叙同学上台演讲时说:

“唰,一个矫健的身影跃上讲台,不愧是体育委员余成成,走路都能在前仰后合的同时保持平衡。他站定了,马步一扎,双手前举,手捧稿子,开始演讲。不过我很疑惑地是,他怎么结结巴巴的,本来笔直的腰杆子,不时的弯下来仔细琢磨稿子上的汉字,有点像熊猫烧香来入侵时那只邪恶的熊猫,不停地向观众鞠躬,真让我有些不好意思。”

4.倾听点评。在演讲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学会倾听,不是一味看热闹,看表面现象,而要把握演讲者讲话的要点,并把这些要点记录下来,选手演讲后及时让同学复述要点,并进行点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集中注意力,提高凝神度,同时对演讲人也是一种尊重,演讲人和听众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在点评基础上,演讲选手对演讲稿进行进一步修改,打印成文稿,在班级传阅,其他同学可以在文稿上修改,最后由语文课代表对一个阶段同学们的演讲稿收集整理,装订成册,成为同学们宝贵的精神食粮。我想这些文稿也将是同学们多年后的宝贵记忆。

5.激励评价。对学生的演讲,只有同班的评价还是不够的,老师要适时点拨,加以引导。特别是每月一次的集中演讲尤为重要,我及时对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奖励,同学评出一二三等奖,我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学生马雪柔在周记中写道:

比赛的最后有一个小插曲,大家看着老师发着奖品,心里真有点“透心凉”啊,一阵阵的失望和后悔啊,比如我。小小的演讲会却有着大学问,收获了知识,也享受到了快乐。我们学会了如何演讲出激情,演讲出快乐。

二.系列演讲的体会

1.在演讲中学会表达。通过学生演讲,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胆量,我还不知道,竟然真的有学生从来没有站到讲台上演讲,比如学生赵帅辉在演讲以后写的体会文章这样说。

语文课将至,内心紧张的火焰仿佛被浇了油一般,寒冷的早晨显得格外燥热,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演讲比赛开始了,内心紧张的我,哆嗦地盯着自己的稿子,也不知是在准备,还是在发呆。前面同学的演讲也没听进去。“有请下一位,赵帅辉,”那一刹那,心脏仿佛被提到了噪子眼上,前进是我唯一的退路。拿起演讲稿向台上走去,还是紧张,连自己的声音都没注意到,一开口声音便从噪子眼里炸了出来,之后就更收不住了,脑子里的空白,让我多次低下头来看提纲,当读到文言文时,“系统彻底崩溃了”,多次的重复道出了内心的紧张,尴尬无语的我伸手捂住了脸。台下的寂静是在暗示我继续讲下去。一咬牙,一跺脚,我回过神来继续讲……短暂的几分钟仿佛过得相当漫长,五十多双眼睛让我喘不过气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的理解在我脑海里又加深了。

走下台来,回到位上,默默地看着提纲发呆,终究还是未能控制好自身的心态啊。拿起笔来在提纲的空白处记下了几笔演讲时的缺陷之处,接着继续盯着提纲……

每一次上台都是一次磨练的机会,胜败乃兵家常事,因为这点失败而丧气可不是我的性格,我要珍惜把握好每次登台的机会,那都是锻炼我们心理素质的绝好机会,如果还有机会希望大家不要嫌弃我的失败,我会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一定会回来的。

2013年3月,江苏省“杏坛杯”优秀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我校举行,一位青年教师借用我班上课,学生积极踊跃的表现,大胆而有见地的发言给上课老师和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这位上课老师获得优异成绩增加了砝码。我在旁边听课,为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暗暗高兴。

2.在演讲中展示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我”,但是这些“我”都被我们的“满堂灌”淹没了,都被沉重的学业负担压没了。但是这些“我”又是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一旦有合适的土壤和空气,他们就会像顽强的小草一样从土里钻出来。而演讲系列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舞台。学生马雪柔写道:

我们班就“人怎样才有尊严”这个话题,开了一个小型的演讲比赛,颇有感慨。

前前后后大约有12位同学参加了,大方地讲出自己对于尊严的看法。各有各的特色,徐雅的慷慨激昂,赵骞的随意自如,张驰的勇于挑战……

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王圆圆的演讲。她或许没有徐雅的铿锵有力,或许没有冯朝艳的委婉动听,可她所谈吐出的每个字都那么具有说服力。总之,我喜欢她的文笔,在历史和现实中收放自如的写作方法是我所钦羡的,听着她认真地分析“尊严”一词,问出“这个社会怎么了”的疑问,有种拨开了云雾,恍惚看见了人世的感觉。

3.在演讲中训练思维。言语是思维的外在体现,学生在系列演讲中逐步学会了沉着冷静、有条理地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比如学生陈静荷在“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中”演讲中这样表达:“首先,我要自食其力,用勤奋为我的人生搭建阶梯;其次,我必须得报答我所感恩的人,也尽量不愧对我所伤害的人。再者,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人生在世,总要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念想的东西;最后,也是我最不能忽略的追求,保持内心的纯正,保持原有的自己。”说的条理清楚,感性与理性兼具。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还体现在学生对世界、对事物认识的深度,所表现出的不同一般的见解,乃至是有创造性的观点,这正是我们所鼓励和期盼的。如学生余成成在“谈成才的条件”演讲中说:“在我看来,成才的主要条件是能忍受孤独与寂寞。不仅指环境上的清冷静寂,更是心理上、精神上的孤独,要承受无人理解的孤独,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这才是成才的大境界、大智慧。” 马艳在《我所追求的人生境界》中说:“平淡、平凡、清醒、泰然,小人物也有自己的人生境界,即使比不上英雄和伟人,它仍然值得追求,值得你赞。” 赵露莹在《“小我”与“大我”》中说:“在一些情况下,让自己更有意义的活下来比白白牺牲更有价值。兼顾小我,有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也就大我,享受成功。”尽管这样的观点并不鲜见,但作为中学生能达到这样的认识高度确属来之不易,值得肯定。

4.在演讲中学会合作。在学习中的合作不仅是相互点评,赞赏激励,增强自信,更重要的是在互相激励的同时勇于接受批评,能容忍同伴的批评,要达到这样的境界确实是不容易的。比如学生张容千在“人怎样才能获得尊严”的演讲结尾说:“男生们,你想成为高富帅吗?好好学习吧;女生们,你想超越白富美吗?好好学习吧。我的演讲很快结束了,但成为高富帅的梦想持久地在心中激荡。”关于“高富帅”和“白富美”的话题立刻引起了争议,大家认为难道只有“高富帅”和“白富美”才能获得尊严吗?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尽管在世风日下的当下,我们不能免俗,但我们要保持一份清醒,有自己的见解和担当,不能随波逐流。我们只要有理想、有能力、有知识,不是“高富帅”和“白富美”同样能获得尊严。通过辩论,同学们的认识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学习的动力更加充足。

5.在演讲中培养人文情怀。人文情怀及时对社会人生的关注,对生命的同情,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正如罗素所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这就是伟大的人文情怀。尽管我们还不能达到哲人的高度,但是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也许有人认为我在学生演讲中引导关注的是一些负面的事件:比如教授下笑谈农民工被冻死、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为避寒躲入垃圾箱被闷死,以及李天一事件,可能不利于中学生世界观的形成。但我认为,这些事件恰恰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冷峻现实的客观认识,正确理性的对待这些事件,形成一定的批判能力,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如果一味歌功颂德,沉浸在幸福的海洋中,最后会欢乐至死。正如专栏作家潘采夫在《虚拟采访鲁迅先生》一文中所说:“鲁迅先生笔下的中国,当然已和当下中国大有不同,但先生的批点并不过时,反而愈加入骨,刺痛我们的神经。这是因为,第一、中国有些东西变化了,有的变好,有的变坏,但有些东西并没有变,有一以贯之的根脉在里面,鲁迅给提炼出来,并经受住了时间的磨洗;二、鲁迅最为人称道的,是批判国民性,而国民性这个东西,是祖先赐给我们的礼物,想拒收或转送,没有那么容易。”所以,在当下的中国,我们有必要保持一份清醒,努力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和胸怀天下的情怀。

演讲稿的要点及技巧范文3

为加强和改进企事业管理系统,规范行政管理职能,为企事业培养合格的行政管理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邀请秘书界知名专家常年举办办公室行政管理师资格认证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考试认证时间、地点

2013年3月23日至29日 深圳市 (3月23日全天报到)

2013年3月29日至4月3日 北京市 (3月29日全天报到)

2013年4月12日至18日 桂林市 (4月12日全天报到)

2013年4月18日至25日 成都市 (4月18日全天报到)

2013年4月26日至30日 北京市 (4月26日全天报到)

二、参加人员 企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办公室主任、主管、助理、秘书、文员;从事办公室综合管理、档案、、机要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 (一)办公室工作概述。(二)公文、商务文书写作与管理:1.商务文书的特点与格式;2.商品、租赁文书、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商务信函、招标书、投标书、演讲稿的撰写;3.决定、通告、通知、请示、报告、函、会议纪要等常用公文的行文规范及撰写要点;4.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分析与写作技巧;5.公文的处理程序与保管;6.商务文书的处理事项;7.最新《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深度解读。(三)会议服务与管理:1.会议的类型和各类会议的组织思路;2.会场选择和与会人员审核;3. 会议突发事件预案的准备;4.做好会议记录、简报工作和印发会议纪要;5.会议生活管理和会议管理制度的制定;6.会议座次安排的学问;7.成功组织会议的技巧。(四)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1.如何做好办公室的5S工作;2.如何管理上司的时间——帮领导做计划的技巧;3.缓急轻重的优先管理;4.办公室接待、工作与电话处理;5.如何提高调研能力,成为领导的“高参”;6.办公室日常商务活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7.陪同领导出访及外事工作实务。(五)办公室公共关系:1.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2.有效的沟通与说服技巧;3.如何提升办公室人员公共关系素养,搞好公共关系工作。(六)高绩效团队的执行力建设。(七)如何做好新时期领导工作。(八)办公室绩效管理:1. 绩效管理的目标设计(办公室工作的制度设计、人员的能力设计、绩效目标的环境设计);2.办公室事务管理、文书办理工作、会务工作的考核评估;3.绩效管理的责任追究。

四、主讲老师 每期授课老师将从中国高教秘书学会的专家库中选配经验丰富的知名专家。

五、证书资格申报条件(具备之一即可) 1.各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主任、经理、科长、主任科员等持单位职务证明,参加指定培训机构规定学时的培训;2.凡获得国家、社团颁发的《高级秘书证书》、《三级秘书证书》者,持《证书》复印件,参加指定机构规定学时的培训;3.大学本科毕业,工作4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工作6年以上,参加指定培训机构规定学时的培训。

六、费用 培训认证费每人1980元(包含资料费、培训费、电子注册费及证书工本费)。转发文件或组织本单位统一报名人数达10人以上,可享受从优待遇。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费用报到时面交。

七、要求 请确定参加培训认证的人员于报到日前将报名回执表填好后传真或E-MAIL至会务组;具体报到地点,会务组收到报名回执表后另行通知。1.报到时请携带2寸近期正面免冠照片两张,身份证复印件一张,单位证明及相关证书复印件等材料以便办理行政管理师资格证书。2.参加深圳班学习的代表,请提前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港澳通行证!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10)68701028 68701868 联系人:李娟 13426207902

报名传真:(010)68701038 报名邮箱:

演讲稿的要点及技巧范文4

[关键词]培养;说话;能力

中图分类号:TF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018-01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挑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师与学生中并未得到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

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有,演讲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演讲还能使学生的思想沟通,情感相互交流,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便于我们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

二、新闻活动。

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三、乡情国情教育活动。

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

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

五、口试活动。

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我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六、辩论活动。

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辩论时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

演讲稿的要点及技巧范文5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名家都重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从教学现状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各科教师都应通力协作,共同担起此大任。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师生都未重视,教师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学生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有的学生认为“说”很重要,但在回答问题时,若说错了可能被教师批评,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在高中阶段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说”的训练,则可以使学生从“笨嘴拙舌”到“能说会道”再到“能言善辩”,能像阿庆嫂一样,讲话“滴水不漏”。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我经多年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如下: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

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一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演讲者事先可略做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一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我们的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阔了学生视野,还扩大了阅读容量,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再者,演讲不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能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使学生相互间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在众多思想情感的撞击下,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辨识力、免疫力。总之,演讲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确有帮助。滴水可穿石,每节政治课用三分钟演讲是做了一项利于学生的切切实实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二、新闻活动

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两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两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收集的新闻素材首先强调“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有利于开阔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三、乡情国情教育活动

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情,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

此项活动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两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说”。一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学生为了取得高分,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未来成为一个演说家而努力着。

五、口试活动

多年来,我在政治课教与考等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在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中渗透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口试题,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则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践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六、辩论活动

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自己的知识确立辩论内容。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辩论时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

演讲稿的要点及技巧范文6

关键词:新课改 素质教育 语言表达能力

1.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此形式学生取名为“记者招待会”、“答记者问”。做法是:在高一开始对学生进行演讲训练时,先对开场白、吐字、发音、语调、节奏等单项进行分解训练,然后对表情、眼神、手势等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演练时有一个人自练,也有几人一起互练、演练后对演讲的主题、观点、内容、结构、语言技巧、表情语态等方面一起评说。因为凡演讲都要面对听众,要突出政治课的特色,有针对性、条理性和通俗性。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

2.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学生在收集新闻时首先强调一个“新”,其次是“大”,再兼顾“地方新闻”。学生对新闻活动很感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到学期结束从未间断过,而且又十分认真。学生们认为,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如坚持每天早上收听“新闻广播”节目,晚上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此外,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3.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学生通过编写家乡史,抒发爱国情,不但可培养热爱家乡之恋,还可逐步升华为爱国之情,付诸将来报国之行。

4.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个在台上“说”,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人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总之,学生在为想成为一个未来的演说家而努力着。

5.口试活动。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人“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伺学答题,口试者的答题时间不得超过三分钟,这是一个规定。在评分这一环上,为了避免老师打个人感情分,因此成立了一个评分小组(其成员同上),这样确定的分数更具有客观性,又便于操作,分数公开,如口试者认为给的分数不合理,可再共议商量,实行二次终身“裁决”制。这种做法,虽在时间上拉长了一点,但多年实验证明是受学生欢迎的。因为这确实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这种做法,老师虽辛苦一点,但老师正是坚持了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因此,有的学生在周记中反映:“还是口试开心。”

6.辩论活动。辩话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因为在辩论前固然要有充分的准备,然而在辩论过程中,要边听对方的话,边归纳要点,然后运用复已的知识来确立自己的辩论内容。这一切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的,辩论时双方思维均处于最紧张、最活跃的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注意力的集中定向、现场应变等多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在政治课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后,学生既学到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指导和实现人生价值,又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过政治课“说”训练的学生在大小场合的说话胆大了,所以,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说最为基本。”